如何評價《三體》同人短片《Waterdrop》?

英文名稱"waterdrop」,王壬製作。全片14分43秒,歷時三年完成。
作品官網:「三體·黑暗森林」致敬作品(版權與免責聲明已更新)
Vimeo觀看(英文字幕):W A T E R D R O P on Vimeo
A站觀看:【中文字幕】三體·黑暗森林同人短片
B站觀看:【中文字幕】三體·黑暗森林同人短片
優酷觀看:「三體·黑暗森林」致敬作品
YouTube觀看:WATERDROP - Three Body II: Dark Forest
豆瓣主頁:水滴 (豆瓣)


我和這個短片的導演有一面之緣,三年前他有了這個打算,和他有過一點點交流,了解了他做一個關於水滴的短片的計劃,這次短暫的交流大概是這樣的:

- 你覺得水滴應該是什麼形狀的?

- 球體一端拉長一點,不會太長,大概這樣

- 我也這麼覺得

我也狗腿地希望當年還聰明地說了點別的,然而實際情況就是,我們只是說了這麼幾句話而已。事實上,他還記不記得這一段我都不確定。

那一年,是我的畢業年,畢業之後和他也就只是保持著網上遠遠看著的關係而已。他在美帝,我在北歐,隔著時差和大西洋。


三年之後的今天早晨,另一位朋友發了一個鏈接給我,我當時在上班的路上,打開了這個短片,看到了他的名字,震驚得走路都在飄。


他做到了。


並且完成得如此出色。


這真的是太棒了。


影像的解讀已經有不止一位答主,我就不補充了。然而這個短片的文本,其實深究起來也是非常有意味的。


開篇點陣出現的時候,旁白中口音有點奇怪的老頭,說了這樣一段話:

As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 organizations of the 147 member
states who represent almost all of the human inhabitants of the planet earth. I
send greetings on behalf of the people of our planet. We step out of our solar
system into the universe seeking only peace and friendship, to teach if we are
called upon, to be taught if we are fortunate. We know full well that our
planet and all its inhabitants are but a small part of the immense universe
that surrounds us and it is with humility and hope that we take this step.

聽了這一段我就知道作者的立意是很高的,這一段中的聯合國147個成員國而非如今實際上的193個成員國,並非是一種設想,而是因為這段錄音發生的時候,聯合國確實只有147個成員國。


這一年是1977年。而這段話也自然不是隨便找個配音演員說的,這是一段歷史上真實的錄音,來自於前前前前聯合國秘書長,奧地利人,庫爾特·瓦爾德海姆。這段話也不是隨便的某一段聯合國秘書長講話錄音,而恰恰是人類文明最有可能被另一個文明聽到的一段話,因為這是旅行者一號、二號探測器上搭載的金唱片中記錄的一段錄音。這是一段真實的,發給外星人的錄音。


後面的音頻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中直接與三體相關的那些,比如艦隊的通話,或者中文主播的播音腔,或者英文主播,應該都是配音演員的表演,這些按下不表,應該是按照小說內容編寫的劇本。而另一部分,則是歷史上真實的錄音。這些真實的錄音我找到了兩個出處,作者將兩段錄音資料和配音表演剪輯在一起,形成了最終的旁白。

短片中,關於宇宙中任何生命都應該由與我們相同的元素構成的討論,關於討論鏡子中看到的話題而非望遠鏡中看到的話題的討論,關於成功與外界交流的前提是成功完成人類內部交流的討論,關於與高技術文明取得聯繫是噩夢的討論,關於與地外文明接觸會對接觸者造成傷害的討論,以及地外文明先進技術不會讓人恐懼的討論,統統來自於同一場座談會。


這場座談會,比旅行者一號還早一些,發生在43年前,1972年11月。這場題為「Life
Beyond Earth and the Mind of Man」的座談會在美國波士頓大學舉行。參會的科學家有六位,覆蓋了天文學,物理學,人類學,生物學,以及神學:

天文學家,搜尋地外生命(SETI)的倡導者人之一,理查德·E·拜倫森(像不像王牌特工里的老男人);

生物學家,諾獎得主,喬治·沃爾德;

物理學家,曼哈頓項目參與者,菲利普·莫里森;

人類學家,社會生物學家,阿什利·蒙塔古;

神學家,克里斯特·斯坦達爾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


短片中,關於大眾對於地外生命態度轉變的討論,關於地外文明是否具有道德的討論,關於宇宙是否有無限細節的討論,關於不反對逃亡主義的討論,關於一個文明見到另一個文明發來物體的感受的討論,以及斯蒂芬·霍金的那段語音,則來自於一段電視訪談。


這段訪談發生在1988年,由BBC當家主持人瑪格努斯·馬格努森(這位主持人是冰島人,所以才會有這麼神奇的名字)主持,有三位嘉賓,一位是前面提到的斯蒂芬·霍金,當時的他手指仍然可以活動,但是已經無法說話,所以聽起來就是和今天一樣的那個電子音,另一位嘉賓是在美國,通過衛星連線,與演播室互動的卡爾·薩根,第三位嘉賓是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


這一年,斯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剛剛出版,因此BBC進行了這樣一場名為《God,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Else》的訪談,邀請到了這樣三位在不同領域各有建樹的大神,共同探討了這樣的一些話題。對科幻或者天文學、宇宙學稍有了解的人,都會覺得這三個名字如雷貫耳。斯蒂芬·霍金,流行文化中現代宇宙學的代表人物;卡爾·薩根,拋開所有其它建樹不談,旅行者探測器項目的負責人,給外星人寄明信片就是他的主意;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的作者。


這意味著,這些語音,都可以認為是水滴(智子)在監聽地球時會聽到的語音,所以說,短片中不僅所有的影像是來自水滴表面的反射,連聲音,也是水滴收集到的發自地球的聲音。


而這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是真實的。當真的有外星人遠遠地望向地球的時候,他們會看到會聽到的,就是這樣的信息。你們說的人類的目空一切,人類的盲目樂觀,其實都是真實的。


時到如今,距離那場波士頓大學的座談會,已經有43年過去了,參與這場座談會的科學家們,大部分於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去世,如今在世的只有77歲的理查德·E·拜倫森。距離旅行者一號、二號發射,38年已經過去,當年的聯合國秘書長已經去世。而距離BBC的這次訪談,也有27年過去了,參加這場訪談的人物大多也都相繼去世,只剩下73歲的斯蒂芬·霍金,靠著臉上最後一塊能動的肌肉,繼續著對宇宙的探索。

多年以後,一代大師已經紛紛離世,然而今天的我們,仍然在糾結相同的問題,沒有什麼進展。


多可怕。

--------------------------------------------

附錄:

Life
Beyond Earth and the Mind of Man – 1975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QeOp7a8QMI

文字版:http://www.archives.gov/social-media/transcripts/transcript-life-beyond-earth-mind-man-649452.pdf

Carl
Sagan, Stephen Hawking and Arthur C. Clarke - God,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Else (1988)

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QQAv5svkk

人物圖片來自各任務維基百科英文頁面。


通過水滴絕對光滑的反射對比人類工藝的粗糙,可能很多人沒看懂每一個尺度的細節,我來按照倒序整理一下視頻吧,在知乎上傳這麼多高清截圖真費勁。

艦隊與水滴的對比,視角變化完美展示了原著中丁儀的矩陣思考

「透過舷窗,丁儀回望著漸漸遠去的艦隊陣列。位於陣列一角的「量子」號這時看起來仍很龐大,但與它相鄰的下一艘戰艦「雲」號,小得剛能看出形狀,再Page272往遠處,行列中的戰艦隻是視野中的一排點了。丁儀知道。矩形陣列的長邊和寬邊分別由一百艘和二十艘戰艦排成,還有十餘艘戰艦處於陣列外的機動狀態。但他沿長邊數下去,只散到三十艘就看不清了,那已經是六百公里遠處。再仰頭看與之垂直的矩形短邊也是一樣,能看清的最遠處的戰艦隻是微弱陽光中的一個模糊的光點,很難從群星的背景中把它們分辨出來,只有當所有戰艦的發動機啟動時,艦隊陣列的整體才能被肉眼看到。丁儀感到,聯合艦隊就是太空中的一個100X20的矩陣,他想像著有另一個矩陣與它進行乘法運算,一個的橫行元素與另一個的豎行元素依次相乘生成一個更大的矩陣,但在現實中,與這個龐大矩陣相對的只有一個微小的點:水滴。丁儀不喜歡這種數學上的極端不對稱,他這個用於鎮靜自己的思維體操失敗了。」

正面水滴的反光,右半邊是因為行星遮擋的黑暗(艦隊從木星基地出發,而攔截時水滴已經越過海王星軌道,所以此處推測應該為土星或者木星,但是結尾並沒有看到土星的巨大土星環或者木星環,可能是行星角度問題,也可能是疏漏)

黑點矩陣是水滴表面映照的人類艦隊,而更大的白色點和塊就是銀河系的群星。

單艘軍艦照片(原著並沒有詳細描述軍艦外形風格),船首中間的圓形,應該不是主炮,而是一個球面或者圓錐船頭,雖然在真空不需要考慮空氣阻力,但是原著也沒否定軍艦有在大氣層降落能力,所以在保證科幻感時適當照顧氣動外形是可以說通的。
另外,這兩千艘軍艦的批次型號和大小都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裡面還可能有不同功能特化的軍艦,這裡統一為一個形狀了。

原著中自然選擇號的外壁是鏡面般光滑

軍艦「上」半部分,中間沒有棱,推測「上層建築」的前緣是曲面。
在宇宙沒有上下之分,敵人可能來自任何角度,「上下」是在重力之井束縛下愚蠢的人類才特有的概念,所以宇宙戰艦建築和火力布置的任何偏向都不合理。

軍艦武器部分分析:

這個應該就是軍艦裝備的電磁炮,炮位沿著邊緣扇形布置,沒有看到有炮管俯仰和旋轉的空間,因為電磁炮理論上是可以通過偏轉磁場對於炮彈發射角度進行一定調整的。(作者可能設想的是每門炮都可以沿著整個軍艦前邊緣的大半圓軌道移動,很有浪漫的風帆戰艦時代炮甲板風格,因此需要這樣複雜的供彈,但其實布置這麼大的軌道得不償失)

所以這裡推測為炮彈架(這幾個缺口真規則),炮彈架白色應該是考慮視頻色調平衡。

很容易忽略的細節:艙室頂部有可能是用於裝填炮彈的機械臂,直線和曲線是機械臂軌道,其中的曲線布局略微考究,並不是簡單的裝飾,設計目標是以最快速度把炮彈運送到各個炮位。看到這個細節,我覺得作者作為三體電影科技顧問的資格太充足了。
雖然跟現代艦炮的供彈系統相比,這個供彈系統並不合理,而是偏藝術吧。
下圖為直線軌道上靜止機械臂和沿曲線軌道移動中的機械臂殘像,細節都有體現。

接下來應該就是單個炮彈了
原著:

還有電磁炮,每秒鐘能發射上百個鋼球,每個有足球那麼大,出膛速度每秒幾十公里,無堅不摧,幾分鐘就掃平了火星上的一座大山...

假設全艦有100門電磁炮,那麼每門需要每秒一發的射速,所以為了滿足大劉提出的火力指標,需要這樣折騰的炮位數量和供彈。
話說現在電磁炮的炮彈設計成球形也看不出任何優勢,還是為了忠實原著啊。
以及,炮彈速度如果按照50公里每秒,也就是147馬赫,民航客機一般是0.5馬赫。然而換算成光速只有1.7x10負7次方,炮彈對比軍艦本身的最高15%光速,可以忽略。(在戰鬥中水滴達到過170公里/秒)
作者特意選擇炮彈而不是軍艦其他部分進行細節描述,應該也是因為原著描寫了電磁炮彈與水滴相撞,水滴完好無損。

美國海軍為朱姆沃爾特隱形驅逐艦規劃的電磁炮,對於軌道炮來說,額外的彈托用於導電是必要的,所以這裡設計的應該是線圈炮。(另外對於DIY電磁炮,線圈炮比軌道炮更常見。)

炮彈的一個艙蓋(雖然現在的美軍實驗電磁炮彈是實心的,只靠動能殺傷,但是未來確實有可能在電磁炮彈裝入一些設備,這要取決於未來電子設備抗超高G力和強電磁衝擊的水平如何。)(取足球直徑0.25米,艙蓋直徑目測為足球二十分之一也就是0.0125米,螺釘帽直徑目測為艙蓋的0.046倍也就是0.000575米,這個螺釘真小,大概無法承受機械力,而是調整用螺釘吧)

炮彈艙蓋上的螺絲釘。

一字螺絲釘是在刷過白漆的基礎上又刷了一條紅漆,根據評論區大家補充,螺釘緊固件刷漆是為了標記標定旋轉角度。真空不需要考慮防鏽處理的問題,所以不理解白色底漆的意義,並且對於造出宇宙戰艦的人類,防鏽不應該這麼簡陋。

此處可以看到紅漆不均勻,露出白色底漆。

下圖由於螺絲釘表面不夠光滑,凹凸導致白漆無法刷均勻。

螺絲釘表面的金屬加工缺陷,也有可能是工人在擰螺絲時候,螺絲刀造成的劃痕,這種形狀可以體現材料的延展性。

對於這個微觀結構,作者應該是參考了一些電子顯微鏡照片

有人提出這裡是碳納米管螺絲釘,對比下面照片還是不像,並且碳納米管刷漆的合理性更小。另外從上圖的缺陷形狀來看,材料延展性肯定不錯。
維基百科:

一般而言,以金屬鍵鍵結為主的金屬材質通常認為是延展性物質,材料之所以產生高延展性,是因為金屬鍵外層價電子並沒有被束縛,且原子間共用遊走於空價軌域的電子云,這些自由電子允許金屬原子可以彼此間透過滑移通過,而不會像其他材料會產生的強排斥力,造成破裂。

所以碳納米管雖然柔韌性很好,但是很難想像會擁有金屬水平的延展性。

開頭的金屬材料晶格結構,與結尾的艦隊視角呼應,從微觀到宏觀的相似。

所以這個片子並沒有拍到亞原子尺度,畢竟再繼續微觀,物質就開始顯現波動性而不是粒子性了。這個視頻應該進高中物理教材。

有些沒有完全理解的地方,期待原作者出來解答,該寫個英文版的長文章出來才方便更多人理解,不放出更多原始設計圖就太可惜了。

另外配音台詞的諷刺,也完美濃縮了原著的精神。

作者大概也看過這個40年前的經典短片《十的次方》,從亞原子核到宇宙,展示了量級的概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KBhvDjuy0

這是我的公眾賬號,寫一些技術評論,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FEMHH0vE7haRrQ989xYG (二維碼自動識別)

搬運:
發信人: nzg (lcx), 信區: SF
標 題: Re: 三體的這個同人太牛了
發信站: 水木社區 (Thu Sep 17 20:53:53 2015), 站內

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
※ 來源:·水木社區 水木社區-源於清華的高知社群·[FROM: 110.180.18.*]


看到三體電影也轉發了這個視頻

忽然覺得三體電影就像是大而無當的地球艦隊,而這個短視頻就是水滴。————————————————————————
更新,附上大劉看過這條短片之後的評論: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一連看了三遍。

好,好到沒話說,這是大家普遍的感受。但是關於為什麼好,我來談談自己的淺薄看法。

首先,作者抓住了《三體》抑或劉慈欣的精神和手法。劉慈欣是很擅長使用一種手法的作家,那就是「對比」,而往往會把這種對比做到極致。

像是極大與極小這個概念,他在《鄉村教師》中就設立了多組的對比。我之前寫過一個答案中隨意列舉了幾個,現在放在這裡。

  • 窮病交加的瀕死教師——拯救地球的傳道者(小——大)
  • 無法享受更好教育、知識結構失衡的鄉村學生——拯救地球的功臣(小——大)
  • 村莊的渺小——地球的龐大(小——大)
  • 地球的渺小——外星人聯盟能力的可怕(小——大)

又比如,《黑暗森林》的開頭,大劉是怎麼寫的呢?

褐蟻已經忘記這裡曾是它的家園。這段時光對於暮色中的大地和剛剛出現的星星來說短得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於它來說卻是漫長的。

在那個已被忘卻的日子裡,它的世界顛覆了。泥土飛走,出現了一條又深又寬的峽谷,然後泥土又轟隆隆地飛回來,峽谷消失了,在原來峽谷的盡頭出現了一座黑色的孤峰。其實,在這片廣闊的疆域上,這種事常常發生,泥土飛走又飛回,峽谷出現又消失,然後是孤峰降臨,好像是給每次災變打上一個醒目的標記。

褐蟻和幾百個同族帶著倖存的蟻后向著太陽落下的方向走了一段路,建立了新的帝國。

是的,螞蟻。追溯到偉大的《詩三百》,先民們使用著一種叫做起興的手法,表達著心中的情緒。是以褐蟻起興,呼應人類於宇宙對比下的渺小,正如人類無意識的動作於螞蟻就是大災變。

優秀文學作品的開頭都是值得留心的,螞蟻的遭遇是人類之後遭遇的一次預演,一直能呼應到水滴、二向箔,那些無謂的掙扎和消亡。

是的,大劉是最擅長用對比來表達的。作為《三體》的同人作品,導演恰恰抓住了這個點,整部片子做的就是一個對比:

  • 人類工藝的粗糙——三體工藝的完美

這個點是很難抓住的,整部《三體》的信息量亦是極大的,能精確抓住水滴這樣一個意象,深挖其中令人恐懼和絕望的差距,正是劉慈欣式的大手筆。

第二,表現手法。能抓住點,但是以何種方式表達,這裡也很能見功力。

作為一部十幾分鐘的短片,其實是一個漫長的、不斷拉伸的單鏡頭,從微觀圖景到宏觀圖景,在昭示出投影這樣一個概念之前,不斷拉伸的鏡頭,抽象的畫面,其實是讓大部分觀眾感到一頭霧水的。

正如 @孔鯉 指出,相似的畫面,曾出現在一部偉大的作品中,這部作品便是《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里克那恍如嗑藥一般的抽象畫面。

這一段究竟要表達什麼,那些奇怪的幾何圖形到底是什麼,至今我也沒見到有人能說明白的,但這也恰恰成就了這部片子的偉大。老庫壓根沒想你們去猜這是什麼,這些意象的名字,都叫做——

未知

未知從來就不是令人愉悅的東西,觀眾接受大量的莫名其妙的信息,配合那詭異無比的音樂,第一次看的時候,如坐針氈。但庫布里克偏偏把這一段拉得極長,他要做的壓根就不是讓觀眾舒適,這種關於未知和恐懼的刺激越長,他的表達就越成功。

我關於宇宙未知的恐懼,就是來自於這部電影。

這部短片的作者,我不知道是不是曾受過庫布里克的影響,但是他的這部作品,明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謂異曲,是他們表達的內涵不一,所謂同工,是表達的技法相似。

作者通過漫長的、令人不適的長鏡頭,讓很多觀眾忍不住快進,但又捨不得快進,心裡會一直在想:「我看到的這些是什麼鬼?」是一團廢紙?是一片大海?

等到一切昭示出來的時候,我們發現,人類工藝每一個尺度的粗糙,在水滴的完美面前,都纖毫畢現。水滴就是一面鏡子,照映出人類的自大和渺小。那伴隨著鏡頭的畫外音,是人類愚蠢的、自大的、一廂情願的思想表達,這無疑是原著開頭螞蟻的復刻。

原著讀者們,則會收穫一份額外的感慨。我們都知道,這顆完美的小水滴,摧毀了人類引以為傲的巨大艦隊。也許是限於長度、限於技術,作者不曾表現出這樣的內容,但恰恰成為了絕佳的留白。

其三,製作精良。

有了好的點子,好的表達方式,這些還不足以成就一部好的片子。這部片子讓我最興奮的點,也在於製作太精良了,看這部片子是一種很愉悅的體驗。

這樣的畫面,對內涵的表達,是巨大的助益。

最後,《三體》電影是絕達不到這種程度的,我希望有這個的三成水平就可以。

以上。


關於每一個尺度的細節的解讀 @嘯語 的解讀已經很齊全了,少量的補充我也寫在了 嘯語 的回答評論中。

這裡我單獨開一個回答是說說一個大家都沒提到的很重要的點:

那就是視頻作者非常巧妙利用了一個物理規律:被反射物體的細節的尺度一定是大於鏡子本身的缺陷的尺度。這很好理解,比如說:用一個粗糙度為毫米尺度的鏡面來觀察物體,你是不可能看清被照物體毫米尺度以下細節的。但是通過一個粗糙尺度只有微米量級鏡子就可以。
所以,只有當水滴表面接近無限光滑(強作用力尺度,即原子核尺度10^-15m)才可能反射出人類戰艦從宏觀(~km)到微觀(原子尺度10^-10m)的所有細節。

如何證明水滴的光滑?小說中是不停地放大放大鏡的倍數去看,看到的都是絕對的光滑,不停放大後都像一張純白的白紙一樣,這可以直接證明水滴的光滑,但顯然不是好的電影表現形式。
而作者很巧妙繞開這一點,利用了反射的物理特性來從側面證明水滴的光滑。再加上其他材料物理,設計,工程各種細節的精心設計,配上精緻的音頻,真的可以封為神作了。


看到這我腦海里第一個浮現的是這個…

總覺得有點神似啊啊


今天上課的時候劉忠范院士很神秘地說他最近在看一本書,我估計就是三體,果然是的。他說他也非常喜歡這本書,趁著在飛機上看完了兩本,正準備看第三本,他也欽佩大劉的想像力,以及豐富的相關前沿知識。
五年前,當我第一次看三體的時候,記得晚上睡前沒看完第三本,心心念念著第二天凌晨四點多自然醒來然後接著看,從來沒有那本書能如此吸引我,而到如今已經看過大概四五遍了。
如今三體越來越流行,我依然是欣慰的,這幾年我也安利過無數人。但我希望真正喜歡三體的人,都能好好說話,好好討論問題。至於跟風狗什麼的,走好不送。(2015.10.22)

前兩周有次上劉志榮老師的課的時候,他給我們講計算中的維度降低方法的時候也開始給我們講三體。。看來三體已經逐漸打入p大化院老師內部了。。(2015.12.30)

【更新完畢】
知乎首答,獻給三體,獻給大劉。

【寫在最前】
我看完這部短片以後,熱淚盈眶。

這的確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雖然電影這樣拍可能賺不了錢,但是如果真的拍出來的話在歷史上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於意蘊結構內涵什麼的之前的各位大神都已經分析地很透徹了。

的確,這樣的電影拍出來,死而無憾。

水滴,蔑視著人類的自以為是,毀滅你,與你何干。

弱小和無知並不是阻礙文明發展的因素,傲慢才是。

但是,我仍然想從不同的方面來談一下這一部短片,比如說一些細枝末節上被忽略的東西。

【Abstract】
在本回答中,我本著一種盡量追求「自洽」的原則,對短片中從原子級別到宏觀尺度的一系列鏡頭圖像進行一些技術上的分析與討論,進而稍微起到一點科普的作用,並希望引起各位科學/科幻愛好者的積極有意義的討論。但著重需要注意的仍然是如何辯證地看待科幻與真實科學之間的關係,正確處理兩者的邊界與矛盾。

【Introduction】
就我個人而言,科幻是一種比較特別的體裁,而且明顯是具有歷史時期性的,不同歷史時期的科幻注重的方面可能大相近庭。處於先進發展階段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在科學性上去嘲笑前人做出的不切實際的,甚至是完全錯誤的幻想。

我認為科幻的關鍵並不是要準確預言未來的科技,甚至於與現有科技有部分衝突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要不跑到類似於奇幻之類的領域去就行。雖然所描述的不是現實世界,但是正因如此,做到作品本身的自洽才是最最關鍵的因素。

在本文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目的就是從不同的角度討論這樣一部優秀的短片中一些似乎是不太自洽或者是僅僅能夠引發大家討論的細節。而不是所謂的「空穴來風」,「庸人自擾」,「點錯技能」甚至是評論區里有人所說「焚琴煮鶴」。這樣的一點文字,哪怕只是引起了少數人的一點點積極的思考,也是令我心滿意足的。

1.關於原子層次以及「看」到原子的若干討論

1.1片中的「原子圖像」到底可能是什麼?

首先,一開始的點陣,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按照作者的意思,應該是處於原子這個級別,單個的點應該就是是單個的原子。但是作者用的圖片,我感覺像是透射電鏡中Electron Diffraction(電子衍射)得到的圖片。由電子源產生的電子,入射到晶體中,由於晶格的的特性,比如對稱性,點群類型什麼的而衍射的特定的pattern(圖案),科學家可以依此可以得到相應的信息,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科學研究表徵手段。

舉個例子,最近給了准晶(quasicrystal)的Nobel Prize,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如果使用電子衍射得到的pattern如下圖所示:

從這張圖裡面就可以看得到所謂的「五重對稱性」

又比如:

而短片開頭的應該對應的最普遍的一種四重對稱性,如果將其理解為原子,應該是不恰當的。
當然,我的專業並不是搞這個的,所以我也不準備花時間查閱文獻來將其講得更加透徹。

1.2現有的實驗技術如何看到原子?

如果真的是要「看」到原子的話,最簡單也是現在最常見的的方法應該屬於SPM技術(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但我之所以要在「看」字上面加上引號,那是因為狹義上的看應該就是說通過光學成像所得到的圖像,但是由於原子的尺寸基本上在幾百pm左右(1pm=10^-12m),而可見光的波長在400~700nm之間(1nm=10^-9m)所以妄想用可見光看到原子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當然如果你非要說用波長極短的X-ray來看的話那我也沒有辦法,你可以算一算波長在原子級別的X-ray的能量有多少...或者伽馬射線....)

我們來介紹一下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中最早的技術手手段。即1981年Gerd Binnig和Heinrich Rohrer發明的Scanning tunnelling Micoscopy,他們也由此與另外一位物理學家分享了198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成果與諾獎只差五年,足見該儀器在學科中的重要性。這種電鏡是通過原子尺寸針尖與待測表面在真空中發生的電子隧穿效應(結果直接由量子力學所得到),進而探測表面原子的電子態。技術細節就不作過多討論了,儀器圖示如下:

而這樣的儀器,直接「看到」到的原子也應該是它們的電子態,簡單說就是表面電子的分布情況,比如說,STM最早研究的Si(111)表面的7×7reconstruction重構,在STM的「鏡頭下」是這樣的:

其中的點,並不是指一個一個的原子,而是相當於一個電子密度的「等值圖」,這才是現今人類「看到」原子的手段。另外,隨後發展的基於原子間作用的的Scanning Force Microscopy(SFM)也能夠得到類似的,甚至更好的一些結果,SFM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在semi-conduct(半導體)上運用,前者由於需要一個導電的待測表面而只能在conductor(導體)上取得好的效果。當然說的有點遠了,我們畢竟不是來討論儀器的,那關於SPM的更多話題我們在此便不再贅述。

1.3關於影片中原子視角的討論與分析

下面回到影片上來
,正如前面各位所說影片一開始的「原子」起到的一個重要的作用便是與後來人類的艦隊形成的矩陣實現微觀與宏觀的對比。但如果真的用是在的STM電鏡圖片來演示的,並不能在視覺上起到什麼特別的效果。所以我認為影片中使用電子衍射圖案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由於長鏡頭需要一鏡到底,所以看上去就像是直接縮放的一樣。

但是!即便是使用了正確的原子圖像,這裡仍然有個最致命的矛盾,那就是影片中水滴的鏡面反射是完全光學的,怎麼可能達到原子級別呢?我看其他的答案裡面有過分析,討論過極限成像,我就不多說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科幻上的東西,但科幻並不能代表不嚴謹,既然水滴粒子是強相互作用力結合的,那就必然要滿足一些基本的物理定律。但這樣的一個表面現在是沒有人研究過的,就是說沒有現在的科學依據,因為人類如今根本無法合成。但既然小說設定裡面是鏡面,那就默認是光學反射,概念上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自洽」。甚至你說水滴倘若能自行收集周圍光子將其投射在自己表面,我也接受,但只要是光學上的,就看不到原子。

作者這樣處理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誤解。但我也沒有更好的方法,只希望大家能夠對其真實的物理背景有所理解,不至於混淆。但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仍然會選擇作者的方法,前後微觀宏觀的對比實在是相當震撼,而且也能夠體現出大劉的思想,大部分人也不會去糾結原子的實際模型與處理方法,何樂而不為呢?我只能說:

這個影片傳遞的是思想,不是細節。

2.進入納米尺度後的鏡頭

2.1「密集」的管子可能是什麼?

看尺寸,根據經驗,這明顯是納米管的SEM(掃描電鏡)圖片,由於沒有標尺注釋什麼,我也不知道作者從哪裡找的,具體的組成是什麼。但是!我想說的是,在這樣的場景中,根本不需要也不應該出現納米管的蹤影。作為近些年來流行的1D nanomaterial,納米管相關的文獻簡直不能更多,尤其是最早的碳納米管。現在的科學家能夠在實驗室裡面弄出各種各樣的納米管來,產業前景能寫出一大堆,但是實際應用基本上沒有。未來肯定會有的,比如做器件,各種微納半導體器件什麼的啊,也是屬於精細的納米結構,而在短片中,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應該是出現在了螺釘表面的塗料之中,根據我的理解,這是完全不需要納米管出現的地方,根本沒有體現出納米管這個結構的優勢所在。當然這並沒有違反「自洽」的原則,我只是希望能有一個更加好的描述方式,我也很理解作者這樣做是為了增加視覺效果,我同時也覺著這樣處理起來很好,但是如果能夠更好地把握各個微觀層次,放上更加匹配的照片,無疑是會錦上添花的。

說句題外話,如果作者沒拍完的話,只要隨便找幾個設備齊全實驗室,聯繫他們得到一點科學上的指導和清晰高質量的各種尺寸的電鏡圖片是完全可以的。現在的一些納米器件在實驗室已經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果,或者乾脆可以參考如今在納米尺度的電腦晶元。

再往上,尺度增加並沒有再出現什麼特別的結構,感覺就是一些普通的SEM的照片,也沒什麼大問題,這樣的結構也是非常普遍的,一些多晶,單晶,孿晶什麼的,按照微觀,介觀,宏觀的順序過度。

還是但是!掃描電鏡也是通過電子與組織的作用,相當於用電子波來「看」到物質的微觀結構,並不是光學上的,和之前「看」到原子是同樣的問題,在此也不再做過多討論了。

還是那句話,這個影片傳遞的是思想,不是細節。

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鏡頭是從紅色塗料開始的,而最開始的原子,納米管都不應該是塗料應有的結構,不過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吧,也許是從基底再到表面的一個轉移,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還有個有趣的細節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意為之,那就是直到縮小到一定倍率之後,圖像才開始出現顏色,是不是正好對應進入了可見光的波長呢?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只是常見電鏡照片都是灰色處理的的而作者正好使用了相應的素材,也說不定。

不過這只是細節,只要不吹毛求疵,是完全不影響觀影的。

3.宏觀的討論

進入宏觀尺度後,我覺得就沒什麼討論下去的必要了,一個是各位已經解答地相當清楚,另一個是我的確也沒什麼研究。所以就留待各位自由地討論了。

4.無限細節的保留與否

拋開這部短片,我們來討論一下關於所謂的「無限細節」的問題,我之前也經常想過,在怎樣的尺度觀測能夠得到無限的細節,是不是在普朗克長度達到終結?畢竟原子核一下普朗克以上還有將近二十個數量級。考慮到以小見大的原則,人類,甚至於說宇宙的認知是否有極限?如果真的存在的話,無限的細節將以怎樣的速度衰變?超過極限分辨之外的信息究竟如何獲得?無限細節的概念甚至會不會與「神」聯繫起來?何況這只是三維,說不定哪一天人類進入高維空間,發現之前的某些概念是如此的可笑。但這一切今日也只能是幻想而已。

我們現在先只說光波,或者說電磁波。事實上,電磁波是一個現階段足夠好的信息載體但不是完美的,因為光波很可能會在傳播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耗散掉,甚至在觀測過程中被捕獲。一個事件發生,因此發射出的攜帶有此事件信息的光子應該是有限的,即便我們現在沒有完全弄明白光子的全部奧秘,但我還是對通過光子保留信息或者說遠距離得到詳實可信信息的技術細節持悲觀態度。何況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來看,光子這種基本粒子是沒有任何微觀的細節的,希望未來可以打臉。

短片中「水滴」表面如果能展現這麼多的技術細節,也就是存儲了極其大量的信息,通過電磁波體現出來(即影片中的「看到」),是不可思議的。當然,用「上帝視角」解釋的話也無可厚非,但是我覺得科幻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促使人們發出思考,一味地往「上帝」上靠並不是萬全之策。

真善美,一般情況下默認「真」是第一位的
,追求「美」並沒有錯,但是為了「美」拋棄了「真」,就是本末倒置了。舉個也許不那麼恰當的例子,《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我們假設他是為了向我們傳遞所謂的「美」,然而他選擇了一個極其錯誤,極其虛假的的方法,難道我們可以把《水知道答案》當成是科幻小說呢?
即便是《水知道答案》寫於一千年前,略加修飾,改掉胡說八道的實驗部分,恐怕它仍然不能被稱作科幻吧?

不過說實話,我覺得我們討論的影片,在「真」和「美」之間找到了一個極佳的平衡點。這樣的有意無意犧牲了一點「真」這個要素,並沒有影響一個偉大的思想的表達。

當然,我之前的前提都是現有的人類水平,或許若干年後的人再來看這段話就是可笑至極了。所以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沒有那麼「自洽」的地方了,之前是從解析度來討論,這裡主要說的是信息量的問題。

我們可以來做一個假設,倘若有一個完美的球體,內部是利用「水滴」技術製成的鏡面,如果裡面有光子的話會如何呢?假如裡面有人造物體,它又會以怎樣的形式顯現呢?也會產生無限信息么?「水滴」超過了所有地球人的理解,也包括我。

我認為:鏡面可以是無限光滑的,甚至是突破了普朗克長度的光滑,但信息能不能在「有限的水滴」表面上是無限豐富的呢?

我們知道三體文明並沒有宏觀物體超過光速的具體行為,那麼水滴表面接受信息肯定不是超距作用,速度被限定在光速,那樣的話要顯示出艦隊所有的細節,而設定又是「強相互作用力」,自然我感覺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這方面的內容我一個學化學的再討論下去難免會貽笑大方了,這也算是我提出來的一個問題,希望有人能為我解答。

再往上走就是引力波了,這也是當下的一個熱門的話題,無論是在科學研究領域還是科幻界均是如此。甚至有人認為空間本身即帶有記錄的能力,蜷縮在不可知世界裡的其他高緯度預示著空間那不可估量的令人感興趣的其他性質,這都是現階段不可知的東西。

也許三體人利用我們完全理解不了的方法做到了。但還是那句話,通過電磁波(光波)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影片中這樣的表達是有問題的;但思來想去,要體現微觀宏觀之間的這種對比,也只有這樣的表達,才能夠帶給即便是對自然科學了解不深的人最直觀的理解,完美傳達出影片作者乃至於原著作者大劉的思想,給我們以震撼。就此而言,這就完全足夠了。

【Conclusion and Outlook】
簡單的討論就到這裡,在本文中,我們主要討論了究竟怎樣地表示影片中微觀到介觀的世界是更為恰當的。然而由於各種各樣的,比如藝術性,可觀看性的限制,以及原作者已經做得足夠完美,我們並沒有得到一個比較好的,可以得到比影片更好的效果的方案,但這至少起到了提醒觀眾應該注意一些明顯與現有科技有所違背的地方。當然,現有科技並不一定絕對正確,僅僅起到一個參考作用。

同時,希望這樣的優秀作品越來越多!便可令我輩此生無憾!同時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相關討論中來。以一個更加廣闊的視角來對待《三體》以及其他所有值得認真對待的事物。

【Acknowledgement】
感謝所有能夠靜下心認真討論的朋友。
世界很大,我們還會再見的。
致敬導演!致敬大劉!順便致敬庫布里克!


我們終究只是原始蒙昧與星際新人類(超人)之間的橋樑,但我們做的任何的哪怕是最簡單的思考都不會是徒勞,都只會讓我們更加接近超人。
(此時,響起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背景音樂)

歡迎大家閱讀我另一篇正在寫的關於二氧化碳利用的科普性回答:
目前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的利用現狀是怎樣的,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相比如何? - 江雪隆的回答

【參考文獻】
[1] Hofer W A, Foster A S, Shluger A L. Theories of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 at the atomic scale[J].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03, 75(4): 1287.
[2] Surface analysis: the principal techniques[M]. Chichester: Wiley, 2009.
[3] Electron diffraction


希區柯克曾經講過:如果我來拍攝《泰坦尼克號》,開頭會給一個鉚釘的特寫,然後鏡頭向後拉,直到整艘泰坦尼克號都拉得進入鏡頭了為止。
每次想到這句腦補電影畫面都感覺大師這種拍法太牛逼了,今天終於有機會目睹成品後感覺這種拍法確實TMD牛逼啊!!!


《水滴》這個14分43秒的學生作品所展現出來的老辣,使之足以進入世界影史經典長鏡頭的殿堂。這句話絕非誇張。雖然可能由於《三體》小說本身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的限制,今後的地球人不一定會反覆提起它,但是它自身的素質絕對夠。下面我來說說為什麼能這麼斷言。

相信在絕大多數磁鐵、三體迷和「ETO成員」心中,這14分鐘是對得起《三體》的偉大的。

一鏡到底、不斷放大視野的表現形式,《水滴》不是首創。1977年的科普短片《POWERS OF TEN》(十的次方 (豆瓣))就以由夸克到宇宙蒼穹的宏偉尺度徹底震撼了觀眾。以後也有紀錄片這麼干,電影也包括《星球大戰:新希望》開場中的宇宙飛船和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高潮中的如來神掌,都玩過。而《Waterdrop》的突破,就在於為內容找到了這麼一個誇張到完美、完美到誇張的形式。

先從《水滴》的視覺結構說起。我們看這個結構如何吐露信息,控制觀眾的情緒的。

第一階段,從第8秒開始到第6分鐘整,是觀眾的困惑期。畫面從閃閃發光的不知是原子還是分子的極微觀視角起,直至畫面放大到一顆螺絲釘,剛好進入肉眼能及的宏觀尺度。這個階段,哪怕是熟知《三體》情節的觀眾,也根本不知這個開頭是什麼鬼,只是直覺上明白畫面一直在放大,終歸會回到大家熟悉的視野。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第二階段,從6分00秒開始,到10分03秒,是觀眾的搜尋期。畫面從大家熟悉的螺絲釘開始,擴展到整個宇宙飛船入畫為止。觀眾依次看到了螺絲釘、球體陣列、貌似是機房、貌似是岩石、貌似是海洋、貌似是宇宙飛船。一個個熟悉卻陌生的物件相組合,觀眾屏息凝神、眼球不斷地搜尋畫面信息,其實仍然一無所獲。

第三階段,從10分03秒開始,到11分30秒結束,是觀眾的動腦期。一個個巨大而熟悉的宇宙飛船化作星雲背景下排列整齊的點陣,直到星雲的邊際化作一個黑暗中的半圓。這期間畫面沒有什麼信息量,結合《水滴》的片名,初步猜測到這個半圓是水滴。那麼前面的粗糙的微觀視角,難道是在展現水滴的微觀結構?大劉說好的完美的絕對平整的表面在哪裡?

第四階段,從11分30秒開始,到13分05秒結束,是觀眾的審美期。畫面鼓勵觀眾放下先前的一連串問號,轉而以放鬆的心態欣賞水滴那完美的姿態。我們從水滴表面的鏡像中看到了木星上的日出,又看到水滴的側身在陽光和「油膜」中拖下長長的尾影,在這樣一個高質量的宇宙圖景中,我們先前的鬱悶一掃而空,被深深滿足了。

第五階段,從13分05秒開始,到13分56秒結束,是觀眾的頓悟期。隨著先前看到的艦隊陣列和木星本體重新進入畫面的背景,我們明白了這個鏡頭展現出的正是小說中水滴飛向人類艦隊的橋段。不對啊,那麼前面的微觀視角是什麼呢?難道。。。是從水滴的表面映照出來的人類艦隊的表面細節???!!!這麼誇張!!!!!!如此一覽無餘地反射出如此遙遠距離下的宇宙戰艦表面上的螺絲釘上的原子!!!!!!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黑黑黑黑黑科技,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創世神般的文明!!!!!!

第六階段,從13分56秒開始,到14分10秒結束,是觀眾的印證期。黑場,中英文字幕打出:「公元2212年,人類捕獲了來自半人馬座艾爾法星三體文明的探測器。它被命名為水滴」。然後其它字幕消失,僅留下「水滴」、「Waterdrop」字樣,成為片名。乾淨利落的點題收場,留下遐想無數,因為熟悉小說的人明白,接下來的情節,就是人類引以為豪的「無敵艦隊」頃刻間被水滴完虐、在歷史上從此消失的名場面。我們剛剛欣賞完美麗的木星日出,接下來就是人類文明的日落。

完美的視覺結構。沒有一個人物出場,沒有說過一句台詞,就靠一個畫面講明白了小說中其實用畫面很難講明白的一件事:由於三體文明掌握了強相互作用力,水滴的表面由緊密鎖死的質子與中子構成,所以絕對絕對絕對光滑平整,絕對絕對絕對無堅不摧。

當然,要看懂這個畫面,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識,也要看過《三體》。

單靠畫面敘事完成了這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後,剩下的就是聲音結構。作者想方設法地增加了影片的內涵。他使用了偽紀錄片式的錄音,分別錄製了聯合國秘書長、《新聞聯播》主持人、艦隊國際發言人、觀測團隊、專家學者等等的聲明、彙報、演講和評論,不僅開篇就使得情節與《三體》的故事有所勾連(不然前11分鐘打死觀眾也不可能承認這和《三體》有關),而且傳達出了這麼一個信息:主流的人類文明普遍樂觀,認為三體人在強大的人類艦隊面前慫了,水滴是一個和平友好的象徵和信物。

這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安排,而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升華。由作者精確控制的錄音信息,與莫名其妙的畫面、詭異恐怖的音樂三者一起,產生了絕妙的化學反應:在人類自鳴得意的一派平和景象之上,水滴如高高在上的造物者,冷冷地審視一切、監聽一切。在冰冷的聲畫之間,我們貌似又品出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幽默。

這樣的亮點,還有很多。事實上,《水滴》這部片子彷彿有洗腦的功能(不知三體粉們有沒有同感),我越多看幾遍,越能體味出作者的精妙構思。他彷彿是有強迫症的處女座,除了唯美的技術安排,全片就是由幾組極端純粹的對比構成的:

畫面所呈現出的誇張的小與大的對比:這自然是本片第一特徵。

孤獨而完美的水滴,與龐大卻粗糙的人類艦隊的對比:不多說了,為了這個畫面,我獻上膝蓋。

人類戰艦平整的外觀與粗糙的細節的對比:如同是蘋果手機的外殼、安卓系統的內核,更襯托出三體科技的不可一世,簡介有力地傳達了小說中人類科技被三體智子鎖死、無法在基礎科學上突破,就只能在技術應用上追求極致的情節。特別是6分40秒左右的畫面,一圈鉚釘那粗糙的做工,重看一遍時,顯得特別毛骨悚然。

恐怖的音樂與人類世界的樂觀情緒的對比:偶爾的掌聲、鬨笑聲,更在那詭譎的音樂下讓人不寒而慄。事實上,當真正看明白本片所傳達的信息之後,我認定這片子是恐怖片,邏輯上的絕望,甚於心理上的恐怖。

還有一些更精妙的對比,是在前半段,當畫面仍然不知所云時,錄音所傳達的信息剛好能似是而非地解釋了這些畫面。比如3分45秒,有專家說「微觀上估計就沒有這麼光滑了」,另一個說「或者說是液態狀,處理得很好的粘性金屬」,畫面剛好是粘性塗料的微觀細節,匹配得要死要活。整個前半段,很多細節都呈現出這樣的曖昧狀態,這樣的架構設計也給了死忠粉絲充分解讀的空間——而恰恰有很多人閑著沒事就是愛干這事(比如我)。

最後是結尾的雨聲、雨滴聲。這麼有詩意的事情你也幹得出來。

寫著以上文字,愈發覺得《水滴》登峰造極、妙至毫巔。

好吧,我承認我被《水滴》洗腦了。或許我像小學生做語文作業一般過度解讀了,但又怎麼樣,這就是兩年來最討我歡喜的片子!這麼冰冷的硬科幻,你有多久沒看到了?

本片作者王壬,兼編劇、導演和製作。聽B站UP主說,是在美的學生,製作過程頗為坎坷。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王壬,我看好你!快快參賽!

自然有很多三體粉認為《水滴》強於將來的《三體》電影,我也覺得一定是的。但是短片可以這樣任性地玩藝術,長片還是完全不同的玩法,好不容易中國有機會做個響噹噹的科幻品牌,大家也要包容。只希望電影版能吸收《水滴》的一些亮點。對原著有愛,做得走心,粉絲是能看到的,也是能為你瘋狂的,不是嗎?

最後說一句,多希望這是官方的病毒式預告片啊!好吧我真的想多了。

(完)


我們要發射"螳螂"號了 擋一下車吧


1,首先,短片確實拍得很好,相當好。用一種寫意的方式來展現水滴,巧妙通過形式來藏拙,這正是短片該有的拍法。

2,至於說什麼一鏡到底就算了,本來這短片就不是一般的鏡頭,更接近CG。何況一鏡到底的短片不要太多。

3,傳播者給加上的什麼「史上最有逼格」就更有點過了,如果說「最有逼格」是形容「三體同人短片」的還好,真要說短片,那出色的作品成千上萬,很難說哪部最厲害。

4,短片和長片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有些導演短片拍得很棒,長片就未必能把控住了——當然出色的短片是邁向長片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像《第九區》的尼爾·布隆坎普就是從短片開始發展的。這個短片基本沒有進行敘事,《三體》電影如果這樣拍,那不成了《生命之樹》了?短片好是好,但對《三體》電影而言,敘事、角色、場景都很重要,短片只能做到風格或某個角度的片面呈現。

5,短片也並非盡善盡美了,包括整個OS的層次、邏輯(有些過滿,有些重複)。如果比較喜歡這部短片,推薦可以去看看克里斯·馬克的科幻經典短片,28分鐘的《堤》!絕對的大師級作品,影響深遠,直接啟發了特里·吉列姆的《12猴子》——堤 (豆瓣)

6,作者還是非常有潛力的,加油!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等待,長久的等待。

只有在無聲的等待中才能感受到無知的恐懼和靜謐的震撼。

短短是15分鐘,於我而言長到渾身冷汗。

因為未知,所以恐懼。

我們對宇宙不正是如此么?

加上那樣的配樂。

如果說《2001太空漫遊》里伴隨著《Requiem For Soprano》的最後段落是宇宙大尺度上的震撼和對宇宙深處未知的恐懼。

(超文本里是這曲子的收聽地址)

那麼這部小短片的15分鐘就是小尺度上對《2001太空漫遊》的成功模仿。

雖然是《三體》里的情節,但主題同樣是宇宙的廣闊無垠和人類的渺小自大

宇宙的廣闊使得人類異常渺小。

觀看過程中不停猜測,究竟這是什麼?

是水滴?

同時我們看到的是人類的自大。

可為什麼慢慢擴大後會有纖維一樣的東西,會有坑窪?

難道是因為三體文明的水滴其實也是有很多粗工,但對地球人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工藝了?

因此在看到這段話時,便是這麼狂妄地覺得的。

水滴其實也是坑坑窪窪的。

然後有一段以為是地球上某個物品不斷放大的過程。

因為看到的東西,是人工的模樣。

排列整齊。

再之後甚至想到過,難道不是水滴,是二向箔?

直到最後,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剎那,整個人坐在那裡好像石化了。

我坐在那裡不敢動,因為我覺得水滴就在身邊。

也許我們看不到,但水滴想出現就會出現。

人類太渺小了,我自己也是,居然狂妄地認為水滴內部也是坑坑窪窪。

但那一刻我知道答案了。

這是光滑無垠的水滴啊,我們看到的那些坑坑窪窪,是水滴反射的人類工藝表面啊。

原來人類工藝是那麼地粗糙。

一步步從未知到恐懼到震撼。

直到水滴沖向艦隊。

配樂和畫面鑲嵌地極為融洽。

《2001太空漫遊》里的《Requiem For Soprano》是安魂曲。

我不知道這個小短片里的配樂是什麼,但我願意稱之為「安魂曲」,只有這樣的曲子才能在如此靜謐的時刻,帶給我們如此可怕的感受。

恐懼和震撼。

每個喜歡《三體》的朋友都應該看看這個視頻。

如果《三體》電影能拍成這個效果,此生無憾。


oh~shit。
我沒看過三體,但是因為他的短片我現在已經在看了
不為什麼,只為下次碰到他的時候可以讓他跟我做其他更多的思想交流
因為我真正感興趣的是他對建築和人類未來聯繫的看法
他是我的高中同學,執著和單純是我對他最初印象
他又是我的鄰居,從小到大都是整個社區孩子們的噩夢(因為他成績超好,長得又萌)
後來他去哥倫比亞大學後就沒見過他了
其實在我上大學之前我對他本無交流的慾望
但是大學我和他很巧的都讀了建築學專業
建築學的學習讓我激起了對任何新思想新流派以及未知領域的興趣
不得不承認如果身邊有這樣一位既有思想深度表達邏輯又清晰的建築設計師可以交流感覺一定超棒
哈哈,最後一次和他交流的時候他在準備去哥大的作品集,聊天的時候他在聽周杰倫的「療傷燒肉粽」。

這種史詩遺迹風格的作品集完全把我看呆了
當時就感嘆大師其實就該這麼成長
說的很亂,其實只想有機會聽聽他的想法
除了三體他真的很迷星戰
不過從小到大隻嫉妒過他一次
高中的時候我們幾個壞孩子打聽女生寢室熄燈後的卧談會
王壬被全班女生公認為以後最想嫁的男生
那是還沒有男神的說法
哈哈哈
上一張萌照


科幻電影最困難的就是拍出科幻質感。
這短片無疑把科幻質感拍出來了。

建議發給三體電影劇組觀摩學習。
現在最怕的就是他們拍成文革愛情文藝片+魔幻穿越大作之——三體遊戲。


這個短片的初衷很好,藝術效果也非常震撼(我看了三遍)。但,冷冰冰的現實是,這種效果即使是水滴也遠遠達不到。

因為光的衍射效應,只要鏡面質量高到一定程度,最小分辨角 λ/(2L) 就受鏡面大小L的限制,而不再依賴鏡面質量。(λ是可見光波長)

可見光的波長大約是微米量級,所以水滴的最小分辨角不會小於10^-7, 也就是 10^-6 度。如果艦隊距離水滴1000公里,那麼水滴反射的像里能看清的最小的東西大概就是一米左右。遠遠達不到視頻里描述的細節。如果你還要強行放大,看到的就是一片模模糊糊。

那麼,製造質量達到這個物理上限的鏡面需要多高的科技呢?在望遠鏡製造業,有一個術語叫diffraction limited。說一個鏡子是diffraction limited,就是說它的平整程度已經足夠好,成像質量將只取決於總體尺寸。一般來說diffraction limited 鏡面的加工精度要到光波長的幾分之一,也就是到0.1微米量級。對於一米尺寸的鏡面,一個有經驗的師傅配備上足夠好的測量儀器,手工就能磨製出這個級別的鏡子。只要你肯花50萬,就能找人給你做出一個。

Orion - 50 " Monster Dobsonian Telescope

--

一覺起來這麼多評論。裡面有人提到水滴有改變光波波長的能力。那麼如果它實際上反射的是短波長的gamma光,那解析度能否達到這個水準呢?

鑒於水滴是強相互作用物質,強相互作用的尺度是10^-15m, 它能有效反射的gamma射線的最小波長也是在同一個尺度。這樣的話解析度能提高10億倍,剛好能看清艦隊上納米級的東西。

可使,關鍵問題是地球飛船的一個螺絲釘不會發射gamma射線啊。沒信號的話,再牛的接受系統也沒辦法成像。評論中提出的電子顯微鏡的想法也有同樣的問題。螺絲釘不發射GeV量級的高能電子。

不過這個想法很有意思。由於我們的製造技術只能到原子量級也就是10^-10米,現在最先進的gamma射線望遠鏡也非常的差。(實際上不是望遠鏡,而是一個靶子放在太空,角解析度在10個滿月的量級)。如果人真能造出高品質的強相互作用物質,它做的望遠鏡,理論解析度超過同尺寸光學望遠鏡的十億倍。這種解析度實在是難以想像啊,直徑一米的強相互作用gamma射線望遠鏡,解析度超過直徑相當於月球軌道的光學望遠鏡。當然,也需要觀測目標在gamma波段足夠亮才行 (比如超新星,類星體,黑洞之類的東西)。


  • 已不是「史上最有逼格」可以單一形容的短片了
  • 它的精髓幾乎完美詮釋書中所蘊含的所有意味
  • 甚至,短片作者的思考和意境更增添其中震撼

看著無邊黑暗中陣列的光點,我們聽到了聯合國秘書長看似謙卑真誠的聲音,似乎人類的善意和文明正向著這個矩陣娓娓道來

我們習以為常的等待著光點矩陣消失,等待著秘書長代表地球人發出的這個冗長廣告聲停止,然後讓我們進入正題,進入面壁破壁,進入地球三體。

然而,秘書長的發言漸入尾聲,而那光點,卻沒有。
它們似乎無限延伸,終成一個沒有人理解的環。
這個環不規則也不完美,好似一團星系的星雲,一定有人這樣猜測。
(Ps.說到星雲,《三體》憾失星雲獎,希望2和3可以有此榮譽,畢竟,它們確實有資格)
這時秘書長說,人類只是茫茫宇宙中,微小的一部分。配合畫面,我們對此似乎也有所認同。
然而同秘書長一樣,我們其實都沒認識到,我們究竟已經渺小到了何等地步,卻何等狂妄的自以為,自己已經看透了宇宙的大小,可以為自己定位為微小的一部分。

長長的鏡頭令人目眩的拉伸著。
我們大膽的否定了星系的猜想。
這密集的纖維,似乎更像是某種微觀圖像,它混亂隨機,數量驚人。

長時間的拉伸已讓人感到不舒服
寂滅的BGM讓人感到壓抑
真想趕快結束這一切,又想繼續看看還有什麼
哦,原來是一處破損和褶皺

延伸繼續,不疾不徐,更不以任何看官的感受為轉移,單調的拉伸,又拉伸
又有人的聲音了,在如此令人莫名,無限而又毫無生氣的鏡頭裡,又有熟悉的人的聲音出現真是一種寬慰
然後與隕石坑般怪誕的鏡頭內容強相對比的是某訪談節目的談笑,一般人可能不喜歡這種極端的不平衡
而讀過《三體》的人,對其笑談的內容又覺得更加愚昧
「人們變得越來越樂觀了」
豈不知死神正向你們趕來,頭頂的屠刀幾乎就要落下

延伸,延伸,延伸
已經沒有誰對自己的猜測有信心,畫面隨著拉伸不停怪異的變化著,誰也說不上看到的是什麼
人並不怕黑,怕的是未知
看到此處,未知的可怕已經開始困擾每一個看客,煩躁
此時又有了人聲
那是觀測者對「水滴」的描述和推斷
「微觀上估計就沒有這麼光滑了」
呵呵,這是第一反應
然後,疑惑,事實上,看到現在,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確定。是否,水滴,無限細分之後,也是如畫面中那樣粗糙?疑惑,這是第二反應
甚至有人覺得畫面中的那抹埋汰,就是水滴的微觀劃痕

絕對0度
那是人類從不敢想像自己可以理解的技術

然而,狂妄的人啊
必然是由跟你我一樣
的嗎?!
何來的自信,
那種畫面給人帶來的抓狂,BGM詭異的嘯叫,和讀過原著的讀者對人類愚昧的憤恨和焦躁
讓人隱隱不安

還在延伸,還是那樣冷靜的速度,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看到這裡,已經想關掉,太長,太枯燥了
看到這裡,已經沒有人知道畫面是什麼,不理解,不知道
每個人都不停變換著對畫面的猜測,然而已經沒有人認為這樣的猜測有意義
基本尺度的概念,已經在漫長的拉伸中逐漸失去
什麼是大,什麼是小
還有人記得最初那個氣勢磅礴,佔據整個屏幕的光點矩陣嗎

分不清微觀還是宏觀
但這已經不影響你理解,無論微宏,這裡面都有令人恐懼的宇宙
背景音的話題,逐漸轉入我們所熟悉的話題了
要結束了嗎
並沒有

並沒有

更加不可思議的畫面
新一輪的無意義猜測
逐漸從視野的震撼,轉移到字幕的話題
這是在尋求熟悉和安全

似乎是汪洋大海,熟悉
似乎又不可理解畫面的上半部,陌生
放棄猜測,又忍不住去猜測

它好安靜
它好安靜
它好安靜
連你也屏息凝神
漫長的折磨
你知道,這說的是水滴

殺手隨著拉伸顯出端倪
水滴 水滴 水滴
BGM切換
畫面在拉伸,終於石落而「水」出

漫長的拉伸,難道是鏡花水月
那些不可名狀,那些糙瀝
難道是來自太陽系,來自地球,來自狂妄可笑的人類
那是可笑人類愚昧的映射么
似乎確定
但,這麼久了,你好像已經不敢再輕易確定任何東西

旋轉,而不是拉伸
真令人舒暢,終於不是拉伸了
那透亮的令人愉悅的球面一轉
正是水滴
浩淼蒼穹中的一滴水
此時,已難以分辨它的大小,大還是小,粗糙還是光滑
who tm know呢

穿過宇宙塵埃
「水滴」的「刷毛」也得見真容,太美了
歷經10幾分鐘不明的糙瀝後,這一滴完美,妙到不可方物
你都忘了不安了

畫面再轉!
宏大的人類艦隊!
200年來苦心孤詣的文明最高成就,太陽系中最偉大也最巨大的軍事力量,2000多艘恆星級超級戰艦,陣列!
然而,一瞬間,你又失去尺度了
水滴和巨艦,誰大?
還記得最初那些光點嗎
什麼是大,什麼是小
來不及了,水滴安靜的飛去,壯麗中,一滴莞爾的美飛了過去
看過書的讀者,突然回過神來
你知道要發生什麼了
你想大叫,快跑,快跑啊,傻孩子們
但沒有,那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的屠刀,正飛向人類艦隊
而你,竟矛盾在寧靜與殘暴,大與小,混沌與完美之間,無法發聲
快跑啊,傻孩子們,心中默叫···
只有BGM播放著,依舊那樣美

伴著嘲諷的這一幕,戛然而止
人類啊
======================================================================
未完待糹賣
繼續答完
以上是看短片全程的感受,看罷許久,不願說話。
首先為有這樣用心的人表示感謝和慶幸,行動果然是最最震撼人心的,不論效果,就說用心程度方面,已經足夠讓一整個劇組汗顏了。
其次是作者全篇一筆而成,一鏡到底的大氣手法真的是讓人驚嘆,宇宙的宏大和無情,人類的狂妄和渺小,諸多主題融於一爐,一鏡,amazing。
最後,這的的確確能看出是一部有深度的短片,至於它究竟描寫的什麼,我覺得這是一個哈姆雷特問題,也許只有作者能給大家一個完美的回答。但反之,這樣的題材,這支短片有一個非常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把大片大片的不可名狀留給了觀眾,就像庄顏畫的那副雪地國畫,留白去給人瞎想和思考,使得畫面具有無窮的生命力。
@孔鯉先生珠玉在前,反射的確是一個很可信的回答,但我看罷,卻仍久久不能肯定,也許還有這樣那樣的可能,會不會有可能是水滴內部結構什麼的,也可能不是,但我們無法斷定。由於之前的畫面過於繁雜,很難有斷言吧。所以,我這個答案,也算是對這麼用心的一部短片的一個補充,畢竟多一個用心的看法並不是壞事,算是對作者致敬。
最最後,如果說,每一個鏡頭都有特殊含義的話,那真是太有意思了,非常期待!我也傾向於相信這種說法,畢竟,作者的水平和細緻,有目共睹。
Ps.字幕里有錯字啊,美中不足,不截圖了
希望作者可以參與到以後黑暗sen森林的拍攝啊,畢竟,《三體》這本書如果拍成影視作品的話,不論效果如何,都起碼值得被這樣尊重。


「它是如此的安靜、平和、孤獨、脆弱。
正是它的獨一無二打動了我們,我們無法想像,一個被摧毀了無數次的文明,為何依舊如此的沉穩、安詳?
最後,就讓我們一同祈禱,見證兩個文明接觸的偉大時刻吧!」
————————————
我不禁想起了已經禁播的、80年代央視在中國紅極一時、誘發大量不穩定因素的反思中華文明的紀錄片:

——《河殤》


看完這個視頻後我的內心都是崩潰的

人類啊,愚蠢的人類啊,大概心裡還喊得就是這句話

看很多答案裡面都表示沒看懂所以斗膽貼上地球艦隊遭遇水滴的片段,同學們看完這段就能大概了解了吧

打算給這視頻做一個截圖講解,先佔坑

下班回家了,來做截圖講解吧!
個人覺得這個短片倒放的話就很好理解了,所以下午的時候是打算做個倒放的截圖講解的,後來發現樓上@嘯語的倒敘截圖解說已經非常完美了,所以就不再浪費大家的流量。

那我就依順序貼上短片的字幕,並講一點我的個人理解吧!
片頭首先出現的是地球飛船船身上電磁炮材料的晶格結構

然後咱們的聯合國秘書長說話了

作為聯合國秘書長

一個擁有一百四十七個成員國

代表了幾乎所有地球居民的組織

我向你們送去,全人類的問候

我們走出太陽系的家門

進入這宇宙

只為尋找和平和友誼

抑或應邀傾囊相授,抑或有幸聆聽教誨

我們很清楚

我們的星球以及上面所有生靈

只不過是這廣袤宇宙中微小的一部分

我們謙卑而滿懷希望的邁出這一步

鏡頭後移,材料的微觀結構出現了

而這時的背景音是這樣的

艦隊計算機的聲音:

簡訊播放結束

進行最後一次遠程側寫

跟文革時期廣播聲很像的廣播聲(中文):

各位觀眾,我們翹首以盼的日子,終於到來了,此時此刻,地球國際,與艦隊國際協同全人類,都將踏入一個激動人心的新紀元。我們遙望已久的鄰居—--三體艦隊的前哨探測器,目前已經抵達太陽系,請讓我們,致以最真誠的問候

這中間還夾雜歡呼尖叫聲


這是什麼感覺?一個光滑到能完美反射出它面前這個艦隊的任何一個細小細節的探測器來到太陽系了,而人類竟然還在為了這個比自己高出不知多少個段位的文明的到來而歡呼雀躍?只是為這個長得像「聖母的眼淚」的東西的外表而歡呼,而不為它本身含有的科技含量而膽寒?


鏡頭繼續後移,原來那些微觀結構只是飛船船身上螺絲釘表面的金屬加工缺陷。

這時的配音台詞是這樣的

廣播聲:

這裡是艦隊國際發射中心,我們已進入十分鐘倒計時

我們正準備發射螳螂號進行捕捉任務

倒計時九分鐘五十秒

聽起來像是脫口秀主持人口音(因為我覺得口音好像啊!):

我們的檢測團隊由艦隊國際負責

太陽系艦隊聯席會議監督

正緩緩的圍繞探測器旋轉,正在接收來自他們所讀取的信息時,我們將一同聽聽專家們的結論,以及他們對地外文明接觸的一些看法。

專家說:

一個讓我很感興趣的現象就是人們對外星文明的看法已經與以往不同了,它們本來是被當作敵人看待的,但是現在,人們變得越來越樂觀了。他們認為外星人如果不是善意的,至少不是我們曾恐懼的那樣充滿敵意和具有攻擊性,你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聽聲音在轉向另一個專家

是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任何邪惡的文明都將迅速的自我毀滅,就像我們曾對自己做的那樣。所以如果外星文明與我們接觸,進行物理上的實際的接觸,我相信他們是善意的

在小說原文中,人類在捕獲到探測器----水滴之後的同一天就大半都對三體人充滿了善意,愚蠢而自大的人類啊!

水滴的到來,使人們對三體世界的感情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那個正在向太陽系跋涉的種族是一個偉大的文明,他們經歷了二百多次災難的輪迴,以令人類難以置信的頑強生存下來。他們歷盡艱辛跨越四光年的漫漫太空,只是為了尋找一個穩定的太陽,一處生息延續的家園...公眾對三體世界的感情,開始由敵視和仇恨轉向同情、憐憫甚至敬佩。人們同時也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三體世界的十個水滴在兩個世紀前就發出了,而人類直到現在才真正理解了它們的含義,這固然因為三體文明的行為過分含蓄,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人類被自己的血腥歷史所扭曲的心態。在全球網上的公民投票中,陽光計劃的支持率急劇上升,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把火星作為三體居留地的強生存方案。

聯合國和艦隊加快了和平談判的準備工作,兩個國際開始聯合組建人類代表團。

這一切,都是在水滴被捕獲後的一天內發生的。

盡頭繼續後移,原來這金屬缺陷竟如此細微

而這時地球上有些什麼聲音呢?
有正在全球直播捕獲水滴的電視節目

主持人問:

你認為它們會有社會道德體系嗎?外星生命也有道德觀嗎?

其中一個專家說:

儘管不一定與我們相同……

馬上被另一個專家搶過話頭說:

所有的社會都有某種形式的道德準則,不然社會結構就不存在了。你必須知道其中的規則,知道如何與你的鄰居打交道所以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是基本普遍存在的

這是正在在暢想三體文明的社會生活

這個物體的做工極其精細,實現如此光滑和純度的工藝手法是前無古人的,我們應該馬上就會收到一些大倍數的掃描圖片

另一個聲音說:

微觀上估計就沒有這麼光滑了,因為電磁力不可能做到把原子卯得死死的

又是另一個聲音說:

或者說是液態狀處理得很好的粘性金屬,跟水銀差不多,我猜想它的熔點一定非常低

前一個聲音說:

有意思,有可能是一個封閉的保護殼。裡面有一個隱藏的生態圈

這是在介紹水滴的外表,還對水滴之所以是這個樣子進行了猜想


這時,艦隊上的計算機傳來探測結果

物體表面的溫度----絕對零度

感覺後背一涼對不對?


但另一邊,電視節目還在進行著

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形式,必然是由跟你我一樣相同的元素組成的,碳、氫元素、氮和氧元素。

甚至還有人已經在現場使用起用於觀測水滴表面的顯微鏡了

從這些裂縫中我們能觀察到材料崎嶇不平的景觀,白色的斑點四處散落著,它們是一些微小顆粒附著在表面上,與萬有引力與電磁力比起來這種作用力只主宰在一個很小的尺度上,它比其他作用了都強得多,它維持著原子核的穩定同時也作用於基本粒子,使它們結合成原子核內的質子與中子。

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聲音說道:

現在令我著迷的是,它有著無限的細節,你可以不停的看下去,所以我想問個問題:真實的宇宙也有無限的細節嗎?
我們知道有分子、原子、電子、質子,到目前為止一直到夸克,但這個細分會一直繼續嗎?還是說會有個極限。宇宙會有個最底層的尺度

在三體第一部中,發現了地球的三體人首先發射了一個智子,它干擾了高速對撞機,讓基礎物理學就此停滯,所以到了那個時候,基礎物理學也沒有怎麼發展,人類自豪的地球艦隊,加起來共有2000個戰艦的艦隊,也只是物理學橫向發展的結果而已,只是一個數量上而不是質量上的提升。竟能讓人類如此自豪,讓在太空中成長的人類顯得「高貴而完美」,骨子都里透出睿智。

愚蠢的人類啊!

我想如果你要問:人類是用什麼觀察這個事物的,我肯定你會說:人們談論的是從天文望遠鏡看到的,但實際上,至少大部分與會者們,談論的都是從鏡子里看到的

這一段我不怎麼懂背後的深意,求各路的大神幫解答一下吧!
9.18修改:評論里有同學對這段提了自己的理解,貼上來~
「天文望遠鏡和鏡子那段,說的是一些人對外星文明或者外星事物做探討,然後某人就以天文望遠鏡和鏡子做類比,意思是說很多人自以為自己對外星文明的想像很到位,就像用望遠鏡觀察到一樣,而實際上,這些想像僅僅來自於我們對自身情況的聯想,就像照鏡子一樣,而這種想法非常狹隘,也非常自大。這段和有一段旁白說「外星人應該和我們一樣是碳氫氧組成的」類似,應該是表達人類的思想很愚蠢很驕傲吧。」

然後,慢慢後退,看到了這個戰艦的全貌

這裡有一個細節,戰艦的表面跟水滴的表面對比起來,真的是跟大海一樣的粗糙啊!我看到這兒還以為這個是地球上建築在海邊的建築呢......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在人類能成功的與地外文明交流前,人類必須學會成功的與人類自己進行交流,沒有國界與族裔的界限。

表明這時候的地球其實仍然還存在種族之間的歧視

沒有一種噩夢比擁有先進技術的高等文明建立聯繫更可怕的了

雖然大部分人都覺得「其實三體人對我們是善意的啊!」但還是有一部分人是警覺的

我不認為物理學教會我們如何對待鄰居,我不想與另一個文明接觸,除非是在一個安全的距離之下。

然後就有了「安全距離」,1000公里,哈哈,一千公里就是人類認為的安全距離?


艦隊計算機的聲音:

物體的正面是圓型的,直徑一米,側面長度三點五米。從材料角度看,這種彎曲的物質形式暫時無法鑒定,與資料庫中任何探明的元素類型不符。根據目前的無線電監測結果,沒有任何生命跡象。

開始進一步的監測了!

首先,沒有人真正的反對逃亡主義,只有一類人才反對逃亡主義,就是關在牢里的人,而且……

又是電視節目的聲音,我猜是有人覺得三體艦隊即將到達,地球就要被佔領,人類應不應該逃亡,於是給電視台提問題。當時的嘉賓專家這樣回答的,並得到了一片掌聲。


另一個電視採訪:

有人擔心與地外文明的接觸,會帶給那些接觸的人帶來生理或心理的傷害,正相反,極其遙遠的空間距離會把和我們相似的文明隔離開來,這意味著即使是在光速下,期待回答的實時交流是不存在的,類似的交流例如:你好嗎?我很好。
至少來回要好幾個世紀,而且實際旅行所需的能量需求是無法想像的,即使是對比我們先進的文明來說。所以我既不害怕,也沒有很大的期待,我不認為我很渴望的想要與他們接觸來證明我們並不孤獨。

主持人問到:

你認為人們會有什麼反應?
我估計是這樣的:啊你看又是一個極其原始文明送來的探測器,他們經過思考,把這個信息送到它們的未來,這是一個沒有好處的無私的行為,可能會被認為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樂觀的姿態,來自一個發展中的文明,剛踏入這混沌的宇宙。
總的來說,先進的地外文明、科學與技術,並不讓我感到恐懼,卻恰好相反。

鏡頭繼續後拉,100x20的地球艦隊全貌出現了

我們在太陽系的光輝下遙望著這個物體,它好安靜,就像墳墓一樣。

像文革廣播聲一樣的背景音:

它是如此的安靜、平和、孤獨、脆弱,正是它的獨一無二,打動了我們,我們無法想像,一個被摧毀了無數次的文明,為何依舊如此的沉穩、安詳。最後,就讓我們一同祈禱,見證兩個文明接觸的偉大時刻吧!

三體文明因為是處於一個在三星系統中,天上太陽忽然沒有忽然兩個忽然三個,而且出現的個數和時間完全沒有規律,三體人可能分分鐘被三個太陽曬死,或者在沒有太陽的日子裡默默堅持幾百年。所以三體文明是一個充滿了危機感的文明。


發射倒數

水滴全身出現

圓形直徑一米,長度3.5米,重量一噸,在顯微鏡一千萬的放大倍數下,仍是絕對光滑的鏡面。


這個三體艦隊的前驅探測器,之後將靠近地球艦隊,被螳螂號捕獲並進入艙體內部,接收四個人類對它表面材料的監測

然後從水滴尖端開始發出一波波強烈的光環,加速,瞬間汽化它身邊的4個人類。

螳螂號炸毀

水滴在炸毀的同時飛離螳螂號,從地球艦隊的一個角開始像穿針一樣高速穿過第一排的100個戰艦,接下來毫無減速地15°銳角轉彎,穿過第二排戰艦......

它穿過的戰艦紛紛變得通紅,爆炸,只剩下一些碎片

這時離螳螂號炸毀只過去了十幾分鐘,人類還沒反應過來,甚至都不知道艦隊的毀滅是水滴造成的。

除了兩個提前進入「深海狀態」的戰艦可以以第四宇宙速度逃離外(而且是因為水滴根本就無意去追上他們),艦隊就這樣全軍覆沒了

人類為之驕傲的艦隊國際啊!在幾十分鐘里就全軍覆沒了。

而這只是三體世界裡一個區區的前驅探測器


愚蠢的人類啊

畫面最後,水滴迎著太陽的光芒,和地球艦隊沐浴在同一個恆星的光芒下,飛向地球艦隊,BGM宛如神的讚歌

所以說啊,千萬不要自己為是的去歌唱什麼盛世

好開心得了這麼多贊!來知乎三年了,三年啊,第一次有這麼多人贊我呢,少女心都活過來了!跪謝你們~

下面是原文:

9.19改:樓下評論建議我改掉這段,所以現在原文我刪了,不好意思哈!《三體》中這段在《三體.黑暗森林》第三部分大概中間的樣子,大家可以自己百度去看。


神級作品!給10分!
我很期盼作者忽然宣布:這就是三體電影的預告片!那樣我真是死也瞑目了(偽)

不過,有一個地方有點疑惑:

螺絲釘里為什麼會映射出銀河系中心方向的圖案?

最高票 @嘯語 的答案說是漏出白色底漆,並不是的,我們來看看銀河系中心方向的照片:

上圖的中心部分,倒過來,就是第一張圖裡的圖案了,愛好天文的人都很熟悉,一眼就能看出來。

如果說這是銀河系全景的圖像反射到人類戰艦一顆鉚釘上,然後又反射到水滴上的話,隨著攝像視角的遠離,這個銀河系的圖像部分應該不會隨著鉚釘的縮小而縮小才對,可實際上就像是印在了鉚釘上一樣?

難不成製造鉚釘的工匠是個天文愛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說根本不像,好吧,這不是像不像的問題,它根本就是。我把銀河全景圖中心部分翻轉了180度,你自己判斷吧。。

————————
還有說這是暗喻二維化的銀河,我就更不解了。這段視頻很明顯沒有納入第三部的世界觀,主題是在表達三體科技與地球科技之間巨大的溝壑,愚蠢人類傲慢自大的態度與水滴乾淨徹底顯示著超級科技的外觀形成鮮明對比,這才能讓人對人類的無知印象深刻。可是加了個二維化的銀河用來暗喻的話,明擺著是說:人類比三體愚蠢,殊不知三體也比歌者文明愚蠢。這就有點給地球人洗白的意思了,與視頻要表達的主題有衝突。


各位觀眾,我們翹首以盼的日子終於到來了!此時此刻,地球國際與艦隊國際偕同全人類,都將踏入一個激動人心的新紀元!我們遙望已久的鄰居、三體艦隊的前哨探測器,目前已經抵達太陽系。請讓我們致以最真誠的問候!(持續不斷的歡呼聲)
……
它是如此的安靜、平和,孤獨、脆弱;正是它的獨一無二打動了我們。我們無法想像,一個被摧毀了無數次的文明,為何依舊如此的沉穩、安詳。最後,就讓我們一同祈禱,見證兩個文明接觸的偉大時刻吧!


推薦閱讀:

電影《一條安德魯的狗》表達了什麼?
影視行業沒錢有技術如何能快速升級器材設備?注意??不用錢的情況下,拍攝非商業作品。?
如何拍攝一部短片或者微電影?
法國短片《精神分裂症》中為什麼偏離91cm呢,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你拍攝過什麼短片或電影?在製作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故事?

TAG:電影 | 科幻 | 三體書籍 | 短片ShortFilm | 三體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