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葉永青的《鳥》這幅畫為什麼值 25 萬?是普通人看不懂藝術嗎?

中國當代藝術專場,葉永青,《鳥》, 2001,油彩布面 ,150×150cm。估價25-35萬元,25萬元落槌。。。


這張作品為一個系列中的一張,準確、完整的標題叫『畫個鳥!』
個中含義挺明顯了叭?

針對拍賣價格與藝術價值的一點補充:

@薄錦:

首先拍賣不能單純等同於藝術品的「實際價值」或「市場價值」。藝術本身是很主觀的東西。說白了這就好比情人眼裡出西施,你不稀罕,但買的人認為它值那個價願意掏這麼多錢。更何況拍賣還可能涉及市場運作考量。

再有就是,美術作品的價值往往不能單憑畫面本身來判斷。特別是觀賞者並不具備一定藝術素養的情況下,覺得一幅作品不夠好,更多時候是因為自身素養不夠,「看不懂」好在哪裡罷了。譬如有的作品可能涉及美術史意義等。

再有也很重要的一點是:畫作這種東西,原作和圖片的差別是很大很大的,給人的感受可能天差地遠。我個人在觀賞到趙無極的原作之前,對其作品也是持保留態度的,但在畫廊里看到原作的第一眼,就被其作品魅力徹底折服。

更專業的解說見下:

@蘇芸:

葉永青除了以整天夢遊的狀態上過一個貌似正統的學校之外,創作道路跟「正統」「科班」這些字沒有任何聯繫,也沒有「主攻」過西方繪畫,(當時滿世界都在搞「傷痕」,說他們主攻西方繪畫未免也太看得起那代人了)。
另外,葉永青在帶本科生時候,對古典範式的寫實基本功要求非常嚴苛幾近變態,結課作業打分也嚴得變態(至少跟同是光頭的曹敬平 何多苓甚至張曉剛相比是這樣),這足以說明他對藝術的態度是足夠嚴肅不忽悠的。如果非要說他跟那些同樣「荒謬」的當代藝術家有什麼不同的話,葉的哲學素養要高些。

關於此作品。
其實不瞞你說,我看它的第一眼也覺得這貨是只紅薯,似乎還當著王林(葉的老師)的面就「它更像紅薯還是蘿蔔」這一問題跟師兄爭論了很久。不過,後來看了原作,我們都選擇了閉嘴。
首先不得不承認,把一張巴掌大的的草圖謄到一面牆般大小的布上是項技術活,還是用眉筆。記得他當時是打了網格的(坐標紙這種東西出現在藝術家的工作室里一點都不意外)圖案中每一個紋理筆觸都被細緻的描繪了出來。曾經有人勸他把這種謄抄的工作交給學生做,自己專註靈感的表達就好了,就好像國外版畫家會把印畫的體力活交給助手,並不影響作品的價值一樣。但葉真的是一描就是一年。
當然,其實這也不能證明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當代藝術的一大特點就是「沒有意義」和「拒絕解釋」。杜尚的小便池、安迪沃霍的印刷品,當初都因為難以解讀而備受質疑,無論它們後面多牛逼。想起大學裡最顛覆我觀念的一句話是:「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東西,為什麼還要畫呢?」其實想想也簡單,攝影出現了這麼多年,繪畫之所以還沒有消亡,就是因為它可以創造出能感知到卻看不到摸不著甚至用語言表達不出的東西,不需要解釋出什麼所謂的意義,就是激發人的情感,喜悅、憤怒或者噁心,出錢買畫的人有可能是買家和作品產生什麼了某種共鳴。

關於葉永青。
他經歷過的那個年代,對於複雜和浮誇有自己的體會,因而有種反叛的意味在裡面(因時代所限,本人對這些東西很難理解透徹,見諒)。不過比起解讀這些「似是而非的作品,這個人倒是挺有意思。比如他講述,「當年跟同寢室同為loser的張曉剛互相勉勵,每天畫一幅風景,最後一個日本留學僧買走了各自的一幅畫,張曉剛說這樣真好他終於不至於身無分文地結婚了」 的時候,真想哭(當時的售價是每人200元,再想想現在兩人的身價,不禁感慨基友時代的美好)。還有聽他講當年在倫敦,為了生計不得不跟有潔癖又是素食主義者的女房東同居,面臨巨大的文化差異的折磨的時候,又讓人覺得即使是作為荒誕的生活拷貝,這些作品也絕非偶然(「我用特別認真的方法對待那種本來不值得那麼認真對待的對象的時候,就有了荒誕感」——by葉永青)。
之所以要說這些,是因為藝術家的積累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他的作品價值,畢加索如果一開始就就抽象,未必會有人願意買賬。

關於價格。
首先,必須說明,作品一旦離開藝術家本人,進入商業運作的流程里,所有的一切就都不是他能掌控的了,拍賣起價也不是藝術家哄抬的,而是些是畫廊的事,而偏偏當代藝術本來就因「概念性」、「實驗性」,或者極端依賴於個人體驗(上文說了),根本無法進行價值判斷,反映到市場上就是:你無法說出它值多少錢,全看買家出多少錢。因此沒必要膚淺的只見那數字後面有多少個零。
再者,二三十萬 一、點、都、不、貴、啊!!一點都沒有因為買家是蓋茨或者志玲姐姐就欺客啊~!!比起方力鈞背後有一個文化公司支撐,動輒就幾百個集裝箱的陣勢,葉永青連出版畫冊甚至辦展的錢都是自己出的好么。「在80後90後的人眼裡,藝術是能掙錢的東西。他們學會跟經紀人打交道,每個人心裡裝著個小賬本,計算著發財的時間表。」這話是葉永青眼中的悲哀。

---------------
最後提供幾個例子,感興趣的話不妨了解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John Cage的《4′33″》——ambient的鼻祖,就是在鋼琴前坐著來觀察觀眾的反應;
2.Marina Abramovic 的行為藝術,探索藝術家與受眾之間的聯繫和極限;
3.Cy Twombly的作品;
4.

(這幅畫被比爾蓋茨買了。嗯。)

※以上全部轉自『為何很多看起來很怪的「抽象」畫,或一些照片都能賣出天價?』[1] 題下評論
[1]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43409


多說無益,我放張圖,你們感受一下

更多請見鏈接:
葉永青 2003年作 鳥--卓克藝術網
拍賣作品搜索-卓克藝術網關於問題中那張《鳥》(葉永青畫過多張《鳥》),我能找到的最高解析度是這張,點擊查看大圖:

============================================
如果說現場觀看的效果是100分,題中那張低解析度圖是30分,那我給你的這兩張圖大概能有60分。
放這兩張圖不是為了論證這畫值多少錢,也不是探討藝術不藝術的問題,而是給你多一點信息,讓你的判斷多一些依據
============================================
一定要問我對這個系列有什麼感想的話,我個人看到的是四個字:大巧若拙


首先說這是什麼,網上很容易找到解讀:

藝術刊物《頂層》雜誌說:

「看似隨意甚至幼稚可笑的線條,其實是由一個個極小的三角形墨塊精緻組合而成。葉永青想表達的就是對陳舊繪畫方式的嘲諷,他如此精心費力畫出的東西,看起來卻如此簡單潦草。」

葉永青自己說:

「藝術家運用專業的方法,甚至像老太太繡花一樣地去創作,但畫出來的作品卻像是用兩分鐘就能完成,這種複雜與容易的反差,讓作品體現一種荒唐感。」

說完是什麼,再來看值多少錢。

一般一個藝術家的價格會有幾個因素決定:畫家的名氣、作品的突破性、作品在市場上的流通狀況、作品以何渠道售出(拍賣場上的價格通常會比較高,這個很好理解)、作品在美術史上的意義、作品在作者系列裡的重要程度等等等等。

這幅畫的作者是川美系的,在本國和歐洲話語渠道中都有點名聲,加上這組作品比較有想法,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價格很正常。

話說回來,25萬在現代藝術市場真不能算貴。何況是拍賣場上的價格。


購買藝術品不是買家在為藝術品定價,而是他在為自己定價。許多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的重要動因,是那種為了追求讓自己和其他人區別開來,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的意志,當他們變得富有之後,在消費上也會體現出相同的行為模式;但是,在任何量產的商品身上,他都無法達成這個目標,因為,只要別人和他同樣富有,也可以買到同樣的「品位」。只有藝術品不然!首先,每件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其次,藝術品的成本相對於其價格幾乎是零(也就是說,成本與價格完全脫離了關係),這就給了人為自己的「品位」任意賦值的權利。一件藝術品值多少錢,實際上代表著買家認可自己值多少錢。這樣,藝術品就成為終極的奢侈品,因為它實現了「錢可以買到一切」。所以問題不在於普通人看不懂藝術,而在於普通人賣不起藝術。假設您是一個億萬富豪,當一個技巧純熟的Dealer為這幅畫定製了一個能夠證明您品位的好故事之後(比如蘇芸的那個故事),您可能會拿更高的價錢拿下它!
以上說的是藝術品定價的終極環節,也是決定性環節,但在各個中間環節,藝術品的高價還有多樣的原因,但都是與其普通金融屬性相關的,不多說。
另外一個,是文化差異的問題。如果您是一個歐美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半不會有這樣的懷疑,因為當代藝術的知識體系已經完全成熟並且被吸納到這些國家的教育體系之中。從小學開始,當你被老師組織去藝術館參觀,可能展廳里就放著皮耶羅·曼佐尼那密封在罐頭裡的——他的屎,其價值是150萬美金,而杜尚那個從雜貨店買來現在放在費城藝術博物館的小便池,現在大概已經成了《蒙娜麗莎》一般的無價之寶了吧,如果你從6歲開始就聽老師細細講解這些屎尿的偉大之處,怎麼還會對這幅畫賣了區區25萬元大驚小怪呢?
然而,請允許我暫時以托派分子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小布爾喬亞氣質的核心,就是以掌握某種輕佻的知識(特別是分類學上的知識,人文知識大多屬於此類)作為其獲得優越感的基礎,我稱之為「知識腐敗」。當一個西方藏家在你面前對某中國「當代巨匠」的作品發表感慨且四六不著的言論時,你能感受到他少年教育中接受的那些屎啊尿啊正在被連腸帶肚地掏出來,腐爛的氣味尤其濃烈!這套遊戲規則的出現,部分與西方人的理性觸角高度敏感有關,部分是一整個利益共同體通過對教育體系進行知識賄賂而形成的。中國人是一個極端現實主義的民族,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就在於可以從小布爾喬亞的氣質中解脫出來,拒絕知識腐敗,保持其本性的自然康健,您的這個問題,包括前幾天看到一個問畢加索是不是皇帝新衣的問題,在我看來這是保持現實主義本性的一種努力,值得支持,而大可不必用一些生而未聞的分類學知識扭曲自己。


不想討論這幅畫值不值這個價,因為對一件「藝術品」來說,這個沒意義,也不能說明什麼(這個價格當然不排除拍賣市場的炒貨現象)。單就作者的創作而言,大家不要看不起,覺得畫面或者畫家的付出和價錢不對等,覺得這是隨意而為。
一米五乘一米五,這不是一張A4紙或者普通的八開四開素描紙,是大幅的布面。這樣的尺寸上誰能用小小的眉筆用油彩大跨度地勾勒出這樣隨意的線條,並且組成一幅值得玩味的畫面?沒有幾十年的功底,誰能?反正學了這麼多年畫的我是不能而且也沒有這種思想境界(這句話不是捧臭腳不是過度解讀不是腦殘粉)。
另外,看畫要看原作。不要以為電腦上指甲蓋大小的、書上巴掌大小的圖片就能完整的呈現出原作的本來面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當今的印刷技術還沒有發達到印刷品完全不偏色的水平。想想為什麼大家在各種媒介上看了那麼多名作,但一有原作的展出卻又趨之若鶩地前去參觀,甚至幾個小時佇立於畫前不願離去?因為原作帶給我們的震撼是各種印刷品望塵莫及的。看到《蒙娜麗莎》看到《審判日》看到《星空》看到《格爾尼卡》的原作你才能知道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梵高畢加索的偉大!
抽象派大師馬克·羅斯科說過:

「我認識到歷史上創作大型繪畫的功能可能是為了描繪一些宏偉豪華的事物。然而,我之所以畫它們的原因——我想它也適用於其他我所認識的畫家——正是因為我想變得極為友好親切而又富有人性。畫小幅繪畫是把你自己置於體驗之外,把體驗作為一種投影放大器的景象或戴上縮小鏡而加以考察。然而畫較大的繪畫時,你則是置身其中。它就不再是某種你所能指揮的事物了。」

這就是原作的魅力。
PS:有人說葉永青這幅畫完全就是兒童塗鴉出來的,我不多說,看看畢加索當年是怎麼說的:

「為了像一個6歲的小孩子那樣作畫,我學了整整一輩子!」

為什麼學習孩子?答:創造無拘無束;世界充滿色彩!(這個PS里也許跑題了……)
以上。


很多人看畫,還停留在像不像的層次,所以當他看到一些看起來醜陋的畫拍出天價,很難理解,我自己的一個評價方法是:普通,能看出他在畫什麼;佳作,能看出他想努力表達什麼;上品,你被他的作品帶入到一種思考和對話的狀態。當然,老實承認,很多大師的作品,我根本看不懂。究其根本原因,一是中國缺乏真正的藝術教育,二是我們很少看原作,都是看印刷品,而畫的原作給人感覺和印刷品的差距非常大。一幅畫作好不好,要看原作才能發話,一幅畫貴不貴,要看背景才能想通,這就需要對藝術史有比較系統的了解。

先談談價格,比如當年日本經濟處於泡沫期時,拍得天價名畫的往往是日本企業出手,這背後除了考慮保值,從商業角度來看,投資名畫可以消化巨大的流動資金過剩,還可以在企業經營不善時辦理抵押貸款,解決資金短缺的一時之需。

同樣在中國當下,當代藝術品價格紛紛上揚,無非這麼幾個原因,1、通貨膨脹,企圖購置藝術品保質;2、當代藝術家開始成熟,作品有人喜歡,有市場就有價格;3、古玩贗品泛濫,當代藝術品更容易買到真貨;4、通過購置藝術品方式消化利潤避稅;5、送禮洗錢的一種方式;6、某些利益相關方的炒作。

四川美院畫家葉永青畫的一隻鳥,賣出25萬,在他,這是一件普通的事,在網上卻引來爭議,許多人說,那樣的鳥,我也能畫,憑什麼你就能賣出25萬?

先看看這隻鳥吧!

很醜陋,像塗鴉,比例也不協調,似乎一美感都沒有,為什麼?

可是就是這樣的畫,四川美院院長羅中立親自為葉永青開畫展,如果你不知道羅中立,你應該知道《父親》這幅在中國打動很多人的畫,就是羅中立的傑作,但很顯然,羅中立一輩子都沒有能突破《父親》,而最近我看到於建嶸老師畫了一個上訪者母親的油畫,顯然是受羅中立《父親》的影響。

寫實風格的羅中立為什麼推崇一個怪鳥的作者?

其實比塗鴉鳥更難以讓人接受的是葉永青另一幅拍賣了100萬的畫《傷痕》

對,就是這幅畫,好像隨意拿口紅在畫布塗了幾筆,100萬,沒有錯。

你暈了吧,但我要告訴你這幅畫很多人真的喜歡,林志玲收藏過它,這個花瓶女懂什麼藝術?那另一個收藏它的主人是比爾蓋茨,微軟總裁那個。

我相信把葉永青在1980年代中期迷醉於摹寫西南風情,創作的一批浪漫、憂鬱的繪畫作品,比如這個《離開和留駐在最後一塊草地上的兩個人》拿出來,說是比爾蓋茨花了100萬買下,大家就都理所當然,心安理得了。

這幅畫有些誇張的變形,但還是唯美的風格,接受這樣的畫難度不大,但是100年前,這樣的畫也為很多人無法理解,因為比例顯然不協調嗎?

對於葉永青的畫,我第一眼看到《鳥》,這個系列有三個作品,我能感覺到他在表達什麼,比如我一個玩笑式解讀是他在2001年就預言了我們將成為那隻鳥,努力被人拔毛還自我感覺良好的鳥。

其實,這樣評價一幅作品是不妥當的,好的做法是,去努力了解這個畫家的背景,了解他想表達的主題,然後看他前後期的作品,了解他的思想脈絡和當時藝術潮流,當然最重要的,要去看原作,油畫是有立體感的,印刷品沒有。

對於葉永青,我搜索過他的訪談,我認為他是一個有想法的畫家。

對於當代藝術,我建議我們這些缺乏審美教育的人少亂髮表意見,如果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東西,那叫流行風。

真正的藝術家並不追求被當下的潮流所理解,他要創造一種屬於自己的世界,好的藝術世界,總有一天,人類會讀懂這位藝術家的內心,只是未必在當下。

對了,我想說一句,我很喜歡《傷痕》,我的感覺,好像我看到一個美女,拿起口紅,在紙上用不同的力度塗了幾筆,先是很重,然後很輕,算了吧,忘了吧,不過是《傷痕》。

對於我們這些不懂藝術的人,看到《傷痕》賣100萬,估計這才是我們內心真正的傷痕吧……

作為搞質量的我們又看到了那些?


我只想說,妄圖打動所有人的藝術,根本就不是藝術。
至於打動的人,因為什麼而被打動,能為這份感動付出多少東西,這就不是那麼容易搞清楚的了。


一、
葉永青這系列作品,簡單的說就是「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描繪出看起來很隨意的畫」。

所以當觀眾看到這樣的畫面,覺得只是隨手一塗的劣作,這種看法是對的,因為畫家的目的去表現這樣的效果。
但這樣只能說是看懂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必須站在原作面前,看著一個個細小的筆觸,去體會畫家的苦心。
這系列作品有強烈的當代藝術氣息,而當代藝術氣息有一個很重要的標籤—去圖騰化。
去圖騰化是什麼意思呢,你可以理解成為顛覆。
我想舉個例子,邱志傑的作品《作業第一號:抄寫《蘭亭序》一千遍》(原諒我不知道iOS上怎麼打出來單書名號)。

在這個作品裡,藝術家花了三年時間在一張紙上反覆的抄寫《蘭亭序》,在整張紙都被染黑之後依然繼續抄寫。
臨習《蘭亭序》可以說是學習傳統書法必經的過程,而藝術家用他的作品提出問題:在大量失智的,機械的重複下,我們能得到什麼?
耗費大量的工作量,得到的最後畫面是一張黑紙,這個作品的意味跟葉永青的作品殊途同歸。

回過來看葉永青的作品,同樣提出了一個問題,但許多人連問題都沒看明白,就質疑答案。
你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老師沒教過要好好審題?

微博上有人這樣回復了我,不明白他是根據什麼而做出沒有意義,毫無藝術價值的判斷。
但如果真的有人像他所說的用納米材料一顆顆堆出來,一副畫了五十年,那麼這個人會在藝術史上名垂千古。二、
關於藝術作品的價值。本來一副作品,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是正常不過的。
而且拍賣的價格也並不完全正確的反映作品的藝術價值。
我也並不喜歡葉永青的這系列作品,譬如一開始我還覺得他的這種表達還是太過溫和。
但有人因為看到這樣的作品賣出幾十萬,覺得自己也可以畫的出來,繼而覺得自己損失了幾十萬,繼而把損失財產的這種不平衡遷怒於畫家。
這已經是令人難以容忍的愚蠢。
這樣看來葉永青的手法並不溫和,他用一副作品將一眾蠢貨激出水面,然後把蠢貨們變成作品的一個尾聲。


在我看來就是玩概念玩脫了的。


《觸不可及》
N:我們周二開館 ,周二晚上它就能賣掉

P:這幅畫傳達了一種安謐祥和,甚至還有一絲暴力。

N:我也覺得這幅畫很讓人感動,

D:這些白布上的血跡讓你感動 ,這幅畫多少錢?

N:應該是3萬歐 ,要不要我去確認一下

D:我看是要去確認一下 !這個價格太離譜了。 你不會花3萬歐買一灘血吧?這不可能。

P:不,不,有可能。

D:這傢伙流了一灘鼻血在畫布上,要求3萬歐!!

P:告訴我,德瑞斯,你認為人們為什麼對藝術感興趣?

D:不知道,為了做買賣吧。

P:不是 ,因為這是人們來過這世界後所留下的唯一的痕迹。

D:這是屁話,菲利普
你給我50歐,我去建材店,然後完成我來過這世界的痕迹。
如果你願意,我還能加點藍色的作為饋贈。


這幅畫,伊夫·克萊因《IKB 92》,最近一次拍賣是在 2006 年,當時的成交價:17,656,796美元。按現在的匯率,約合人民幣一億一千兩百萬元。

是的,普通百姓當然是懂藝術的,但只能懂最基礎的一部分;就像凡人也可以是懂數學、物理、化學的,但是只能懂一部分一樣。如果想懂更多,就要學習、磨練很長時間。到時候,按提問者的標準,就不算「凡人」了吧?

但是,藝術品的視覺特性又意味著,任何人都會產生「我看明白怎麼回事了」的錯覺。見本題內的若干答案,非常清晰地體現了這一點。

當然,藝術品價格和藝術品價值的關係,又是另一個問題,說起來就遠了。


第一個問題不回答,什麼叫值25萬,是說他的藝術價值,還是說他的商品價值,如果是藝術價值那麼對於葉本人來說是無價的,如果是商品價值,那麼對於你分文不值,請問你認為藝術的價值在於什麼?藝術的商品價值恰恰體現在於人類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賦予其價值,這可以讓人類體驗到自己做上帝的感覺。所以金錢的價值反而是其次。
第二個問題普通人懂不懂藝術,很悲哀的告訴你,在中國大部分不懂(雖然我是在學畫畫,但是我自己也搞不懂,現在的藝術門類太多了),抱歉並沒有可靠的數據能提供,因為藝術本身便是可感染他人,不可被量化不可被他人感知,極端個人主觀意願的產物。而且從歷史來看中國的藝術圈主要是社會精英圈層,自古便不是一個大眾化的開放式的圈層。我們並沒有歷史傳統,從近現代來看,雖然蔡元培先生有提倡過美育教育,但是效果甚微,到現在美育教育一直是缺失的狀態,可以說是太監狀態,甚至現在大部分的藝術教育者都不明白或者不理解藝術,何談教育他人。想一想那些被數理化佔用的美術音樂課吧。。。

最後一切討論藝術品商品價值的都是耍流氓!
少年不如我們來討論一些人生或者理想吧。


讓你們看懂了又如何,你也買不起。

又懂的人買了,畫家活下去了,就行了。

本來也不是公開展覽,而是私人收藏。

藝術其實是個很私人的事情,特別是繪畫。


我想到了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是我很喜歡的畫家,雖然我幾乎不懂藝術.

這幅畫據說09年拍了2800萬美元
有什麼好的呢?不就是幾個色塊嗎?沒有任何美術基礎的人都會畫啊.但就是這些簡單的色塊和條紋影響了後世.使得我們身邊的許多設計都帶有很多蒙德里安的風格.


其實以前我也不理解為何這幅畫會買如此高價。但後來知道了創作過程...作者先是隨手畫了這隻蘿蔔鳥,之後用投影儀投在巨大的畫布上,再根據速寫中顯現的紋理進行勾描...包括筆觸的毛邊都是重新放大描摹的。所以,您看到的看似是妙手偶得的東西,不像是值那麼多錢,但的確創作過程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


這是出名畫家的行為藝術和有錢買家的行為藝術。


葉永青說:「藝術家運用專業的方法,甚至像老太太繡花一樣地去創作,但畫出來的作品卻像是用兩分鐘就能完成,這種複雜與容易的反差,讓作品體現一種荒唐感。」


是普通人沒有這個閑錢。你畫一幅畫,有人出250萬,那你這畫就值250萬。問題不是你的畫值不值這個錢,問題是有沒有人願意買。



人類的貧富差距已經大到有錢人能夠隨性地以天文數字購買任何東西,不管有沒有價值,甚至給出比這幅畫還貴幾千幾萬倍的標價,而不必有任何個人層面的後顧之憂

今天富豪可以出兩百萬買一個空可樂罐,明天我們討論的就會是我們是否一直以來低估了可樂;如何趕上富豪的觀念;富豪這種行為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比爾蓋茨如果有心整蠱,現在就可以一幅一千萬地大量收買無名美院學生的作品,然後不解釋。兩百年後的藝術史則會研究美院學生主義運動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濫觴

不要怪藝術家,怪我們的社會是如何走到這一步


推薦閱讀:

學油畫應當最先投資什麼東西?顏料,刷子,畫布還是松節油?
手的構造並不複雜,但為什麼難畫?

TAG:繪畫 | 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