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莊子》中,「呆若木雞」被認為是鬥雞的最高境界?

《莊子·達生》篇講了一個故事: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莊子應是以雞喻人。輕躁易敗,故紀渻子以」虛憍而恃氣「為下,這我可以理解;但把意氣風發的鬥雞訓練得」望之似木雞矣「,卻認為」其德全矣「,就很奇怪了。而且更讓我不能理解的是文中還描繪道別的鬥雞對此木雞如何懼怕,竟然」無敢應者「。

這只是一個為了支持他的思想觀點而創作的寓言呢,還是真的有現實意義呢?(對雞對人都是)


我覺得這個寓言不只是說輕躁易敗這樣簡單的道理。也許和道家的修行觀念有所關係。它所表達的,可能是調心的四個境界。心性沒有訓練以前,純粹的為外面境界所轉動,心很驕躁(人人都有這毛病)。氣息很浮。莊子說,
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這時候心完全沒有入道。
第二次問,其實代表著進境,虛驕恃氣已經去除大半,只是心追求外物,不返觀內照是習慣了的。這時候功夫不深,還是容易為外境所牽。
第三次,說的是疾視盛氣,別的鬥雞來,已經不立馬就會出現反應動作了。但是全身的那種力量感還是暴露出來了的,其實修到這一步,從精神和氣質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但還能從外相中反應出來。大致比喻,就像《冰鑒》所說收拾入門的狀態,已經沉下心來,學識和能力堆積出來的「氣場」是很大很震懾人的。只是還沒到究竟。
最後一步,才把心終於收拾乾淨了,可以參照莊子裡面,北宮奢造鐘和顏回齋心。內心的達到純凈圓滿的狀態,貪婪、憤怒、昏沉等等毛病全部都除去了,呆若木雞,很像一種定的狀態。所謂用志不分,乃凝於神。這時候,就拿打架來說,專註而無雜念,無妄想也無多餘情緒的對手,對上虛驕恃氣的對手。勝敗基本算定了。


靜心澄念,不為外界所擾。可謂呆


這則「呆若木雞」的故事中蘊含著極深刻的內涵:修鍊最重要的是達到一種心神合一的精神境界,以這種心境來駕馭一切,才會無懈可擊、無堅不摧、無往不勝。能達到這一境界的人,心平氣和,以靜制動,心不浮,氣不躁,大智若愚,實為大器之才。


其實通過長久的競技體驗才發現 ,以不變應萬變是最高的水平,保持自身的不變(對手無從觀察自己的習慣,手法,心理狀態,這是最有利的狀態),如果對方貿然進攻,就可以一瞬間找出對手的失誤(進攻必然帶著某種風險和失誤),一擊制敵。這就是我理解的呆若木雞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愣的。


因為庄沒看過《飛越瘋人院》,沒做過額葉切除手術。


推薦閱讀:

TAG:古文 | 寓言 | 莊子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