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知乎用戶在抵制韓日文化產品方面主流觀點完全不同?

因為薩德系統所以我們就要抵制韓國產品或者韓國明星嗎? - 國際政治 - 知乎
你會因為《你的名字。》是日本電影而拒絕去電影院觀看嗎? - 動漫 - 知乎


謝邀。

這個問題我拿捏不好,我喜歡看韓國的諜戰劇和電影,也酷愛日本的動漫、欣賞日本的傳統文化,至於為什麼抵制觀點不同吧,我簡單說3點自己的看法。

1. 韓國文化征服的是中國女人或者娘炮(不是噴,而是簡化了一種追求時尚文化的男性審美趨向),日本文化征服的是中國的男人+女人。男權至上的社會下, 無論網路還是民間還是凝聚主流觀點的機構或者平台,男性的話語權時時大於女性,大多情況下,女生愛韓星或者韓劇會被男性壓制性的排斥為腦殘,而男生愛看動漫頂多被嫌棄為幼稚;腦殘和幼稚二詞的程度,高下立判。

2. 韓國現代文化流於表面,很多作品停留在表面功夫、沒有太多內涵,不具有成為經典作品的潛質,時代特點太過鮮明,老一輩人不太能接受、而將來的孩子可能將其吸收或者淡忘;而日本現代文化注重打造精品,打個比方,很多日本電影就連父母輩的人都時時提起來會稱讚。簡單來說,韓流文化影響流於表面、很快隨風而逝,經不起推敲,而日本文化影響春雨無聲,緊跟美國腳步,價值觀的影響更加可怕(我就是受害者)。某種角度來說,韓流只是讓你覺得新鮮、喜歡,而日本文化是讓你不僅喜歡、還樂於參與他們文化權威的構建,成為他們文化價值的聲援者。或者說,韓劇只是讓你感動,而日本作品讓你深思、跟著它的思路走,深思的過程中與其同化,試問,某一天,一個你已認同的價值觀和一件曾經喜歡的衣服或者音樂,你更容易抵制哪一個呢?


3. 作為一個國策和外交戰略,弱點太明顯,韓國高調而日本暗度陳倉。日本以科技立國,文化外交為輔助,更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巨大的經濟效益;而韓國太過張揚和高調,以文化外交為國策,大肆推行不說而且到處標榜韓流的成果甚至宣揚優越性和征服感(比如江南style),極其會引起民族主義者的反彈和厭惡,而且民間外交上容易被反韓者抓住為弱點進行攻擊,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還到處誇自己很富的人、很容易被人盯上雞蛋然後全部打碎。


僅僅從用戶年齡上來看,就無法統一對兩個文化的認知。

以我這樣的70後來說,幾乎沒有被所謂韓流影響到,但日本的文化就接觸較多了。而80/90後恰好趕上韓國流行文化的爆發期。

綜合來說,應該從國家層面對域外文化進行限制


以下純個人看法
1,韓國娛樂文化輸出被韓國政府強推的很厲害,我國政府雖然這幾年有一定限制,但多年來基本是引進態度,而日本的文化輸出則是多年被政府限制的。而民眾對文化影響的政府引導普遍是有逆反心理的。
2,對日本的態度,國人雖然看似分裂,無論是認為日本代表亞洲最高社會發展水平也好,認為日本忘我中華之心不死也好。一般都承認日本是一個比我們國家要發達的社會,承認日本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無論認為日本以後是敵人還是朋友,但不能輕視。而對韓國的態度則不同,韓國歷史上做過中國的跟班也做過日本的跟班,雖然也經濟騰飛了,但從數據上也只是勉強搭上發達國家的邊邊。而民眾個感情上,從我個人來看,很少有覺得韓國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再加上韓國的去中國化,以及韓國文化輸出本身就偏重於新興的KPOP。使得感覺日本文化和韓國文化比起來,日本文化反而和中國文化更接近。


因為韓國文化相對於日本文化就是垃圾。沒別的。
日本無論在文化,經濟,科學上都堪稱是東亞第一,即使是中國,在經濟,科學上也只能說和日本互有長短,而現代文化相對於日本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中國,科學技術吊打韓國,經濟吊打韓國,現代文化就算渣到這種地步,和韓國也能拼個互有長短,甚至中國一些文化(如網路小說等)還能對全世界輸出。所以「限韓令」基本上沒造成多大影響,大家彈冠相慶。
「限日令」一出來集體高唱反對,最後搞的限日也就是主流媒體不播了而已……
雖然知乎用戶現在弱智也比較多,跟風也比較多,但是屎和飯的區別還是分得出來的。
韓國?
韓國人均GDP大概是2.8萬美元,經濟總量1.3萬億美元左右,而中國大陸人均GDP在2萬美元(按PPP計算和韓國GDP差不多)以上的人口,加起來也和韓國差不多了。1萬美元以上的城市,中國超過80個,你猜猜這80個城市加起來多少人口?
韓國根本沒有跟我們比的資本。
日本即使是美國的一條狗,也不是我們能忽視的敵人。拋棄仇恨,其實大和民族是一個很不錯的民族。


其實很簡單嘛,我不消費的隨便抵制,我消費的不能抵制,理由還不好找?

日本文化滲入時間比韓國文化要長一些。逼格略高。70後看日劇,80後95前都是看著日本動漫,玩著日本遊戲,MP3里聽日本歌,存著一些日本不可描述長大的。整天生啊死啊感情啊啥的,這個哲學那個宗教的。看哭了多少80後95前,打小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愛情觀,連第一次那什麼都是日本文化構建的,要是沒有日本動漫給我勵志打雞血我這輩子可咋活喲。你說要抵制日本文化?你是U型鎖憤青吧?不得不說日本的垃圾文化輸出真的很成功,成功地塑造了中國小知識青年的大腦。

韓國文化逼格就低了,05年以後韓劇才入侵,主要觀眾是95後小P孩加一部分80後腦殘婦女。殺馬特肥豬流一樣的偶像團體迷倒了多少腦殘妹子。她們肯定不知道祖國面前無愛豆吧。抵制了是為了你大腦健康!韓國的文化垃圾,怎麼是我們高貴的知乎兒看得呢?我曾經也是這種想法,但我真是認識好幾個學妹,也是韓流迷妹,看起來挺腦殘?有在藤校,在清北的,學術智商比我高得不知道哪裡去,在美國歐洲和她們去聽歌劇聽交響樂逛畫展藝術館,一樣落落大方,對藝術頗有見地。

中學時候同學大部分聽周杰倫,班裡少數幾個人聽歐美搖滾,甭提逼格多高了,出國了以後才知道,敢情一直在聽美國喊麥。

我對日韓流行文化毫無興趣。實在不知道日本動漫整天高中生愛來愛去,一群西遊記似的小孩打怪獸,西方宗教故事裡抄點片段裝神弄鬼的有個毛意思,我人生也不需要日漫打雞血和聲嘶力竭的嚎叫,日本歌更是聽多了發膩,也就不可描述還可以看看。日本工業化流水線批量生產的流行文化產品,你告訴我高在哪裡?

具體例子見樓上框子,簽名欄果然是日本風,對比了韓國日本以後,結論是日本比韓國高不知道哪裡去了,韓國文化相比日本文化是垃圾。

韓國現在就是發達國家,上升勢頭很猛,以日本的一半人口做到了工業科技相當有特色實力,少數領域吊打中國差不多,各方面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人均GDP2萬8,還不至於到中國可以隨意鄙視的地步吧,當然如果你以為三星只是個賣爆炸手機的咱就無話可說了。按照這套理論,美國實力甩日本幾條街,看美漫豈不是比日漫高得不知道哪裡去。歐洲國家(包括俄羅斯),論經濟科技,很多起碼不比日本差吧,隨便一個國家的文化都足夠一個學者研究一輩子的,問題是,你能看得懂么?


日本韓國流行文化論高低,也就是個周立波和郭德綱的關係。

這其實就是個逼格問題。當年我們的父母著迷小虎隊,鄙視周杰倫,我們著迷周杰倫,鄙視掏糞男孩和小時代。聽京劇的瞧不起河南梆子,看足球的瞧不起看籃球的,用iPhone的瞧不起用安卓的,聽搖滾的瞧不起聽流行的,看美漫的瞧不起看日漫的,喝咖啡的瞧不起吃大蒜的。

我消費的文化,那必須是精品,那怎麼能抵制呢?哎,您可別抽我臉吶!


因為日本文化滲透更深啊,菌迷和日漫迷,Av迷重合度很高的。我們菌迷看得東西,辣么高端,不能抵制!哼。


謝邀,隨便說點,有偏頗之處還請見諒。

就個人理解的,日本的實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足可以與中國一較高低,可以稱之為對手,而韓國,一個千年屬國分裂而成的小國,它沒有資本成為中國的對手,既然沒有資本成為你的對手,但又不自知,天天來噁心你,能叫人不氣嗎?

其實國與國之間和人與人之間是一樣的,雙方實力對等,才能成為對手,反之,看你一眼都嫌浪費力氣。


謝邀,但這個問題我還真不好回答。因為我對韓國的了解不多,只能說說日本的文化外交,再和我所了解的韓國進行一些對比,如果有誤,還請指出。

千萬不要小看日本的文化輸出能力。韓國這個國家,往高了說,也就是對亞洲的文化輸出國,最近還在往下掉。韓國有好的有內涵的影視作品,但韓國放棄了這些,將對外輸出的重心放在娛樂化上。running man等綜藝節目,小鮮肉主演的韓劇,都是此例。而在中國,這一塊的受眾人群應該處於逐年減少的狀態,在知乎用戶中佔比應該更少。這種策略相當好賣,但無法造成深入的影響。

而日本對外文化輸出推行「酷日本」政策,以動漫、食材等文化產品進行對外輸出。看似不高調,其實是很多人潛意識裡已經接受了日本的文化輸出。舉個例子,任天堂推出《pokemon go》的時候,全球瘋狂。
《精靈寶可夢Go》於2016年8月17日獲得五項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被認定為「上線一個月以來收益最多的手游」、「最快取得1億美元收益的手游(耗時20天)」、「上線一個月後下載次數(約13000萬次)」、「上線一個月後在最多國家下載次數排行第一(約70多個國家)」、「上線一個月後的收益額在最多國家排行第一(約55個國家)」的頭銜
2016年11月,《精靈寶可夢GO》在第三十四屆英國遊戲產業大獎「金搖桿獎」上獲得「年度最佳移動和手持遊戲獎」和「年度創新獎」 。
2016年12月2日,獲得了「TGA 2016」遊戲大獎最佳手機/掌機遊戲、最佳家庭遊戲獎項。
以上轉自百度百科
作為一個pokemon迷,我對這款遊戲的認知不過是小規模人的狂歡,願意接受pokemon go的人群基數之大遠超出了我的想像。儘管這其中有應用新技術的原因,但誰能想到pokemon作為日本的本土文化形象在全球的影響力如此巨大,乃至在美國大選的時候,候選人還要以pokemon go拉年輕人的選票?美國是公認的對全球文化輸出國,但在美國,年輕人心目中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已經逐漸從米老鼠轉變成皮卡丘。國外最受歡迎的MOBA手游《虛榮》,在畫風上兼容了甚至偏向日系的畫風。換句話說,你身邊所有的日系畫風都可以算作日本的文化輸出,所以日本的文化輸出不聲不響,但影響已經極為巨大。

日本所輸出的文化已經逐漸成為年輕人群中的主流文化,也可以稱作對全球的文化輸出國之一。因此,在知乎用戶這樣一個人群中,對日本的「酷日本」文化輸出多少有了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和美國對外的文化輸出,如蘋果手機、好萊塢電影等,已經差距不大,甚至隨著現在這群受眾年齡的增長,對日本文化的認同感親切感還將增加。綜上所述,由於文化認同感的差異,包括所推行文化的優劣,排除民族情緒影響,會更為親近日本。


利害關係罷了。整天玩著國內代理的韓國網遊的說抵制韓貨,韓國文化,根本就是自己打臉。先把手上那畫面過時的毀天滅地的穿越火線扔了再說(當然知乎應該很少有這種惡趣味的人)。

美國同樣,因為利害關係,則是根本不可能抵制。好萊塢大片照樣來圈錢。部署成功之後,就算用來打中國,也是美國來打,而「愛國者們」現在只抵制韓國,更像是藉機體現天朝上國的民族優越感,是因為瞧不起而抵制,而非真出於「愛國」。純粹就是殺雞儆猴,為了在東亞地區當「猴王」的。


而對日本就不一樣了,感情比較複雜。一方面是瞧不起日本人種、愉快地嘲笑日本的一些奇特習俗,一方面又忌憚、會炮製威脅論。以歷史論,日軍曾橫掃半個中國,我國、即使是蒙古,也是連島都登不上去。此外,日貨有些確實也是世界水平,比如動漫、時尚、料理、汽車、日用品,且自成體系。韓貨就不一樣了,本質上就是個小型的美國,全部都可以被美國取代。最具代表性的電子產品,同類的替代品真是太多了。就跟日本電器衰落一樣,這類門外漢有錢就能入行的低端產業,從來就不是不可或缺的。


因為日本文化比韓國文化的滲入程度要高得多,並且目前日本沒做出什麼必須讓中國反擊的舉動。

如果以後有限日令的看法,我是無條件支持

我是日劇,日漫粉,如果限制日文化產品了肯定會非常難過。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如果以後中國有必要去禁封絕對支持。

昨天和一個日本朋友聊天。他頂著著家裡的壓力來到中國,為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爺爺來贖罪。

來這裡時他已經和家裡決裂了,不打算回日本。

聊天中他一直和我說你們中國人很值得敬佩。

在我再三提醒他你是日本人,至少要熱愛自己的國家時。

他說,這樣給別人帶來災難的國家 ,無能的政府他不想去愛,如果以後有了戰爭。他絕對不會幫助日本。

去過日本,對日本人的影響還是很不錯。

這十年來幾乎就是一直看著日本文化作品長大的(書籍,動漫,電視劇)

對日本文化也是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國家受到傷害時,必須無條件支持國家的決定

即使再不願意。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愛國就抵制日貨,買日貨就是漢奸」?
「斷舍離」的日本收納哲學理念是否同樣適合中國人?
如何看待東京 2020 奧運會會徽涉嫌抄襲?
如何評價NHK紀錄片《不了神話 宮崎駿》?
為什麼喜歡蘑菇山(キノコの山)的人比喜歡竹筍鄉(タケノコの里)的人多?

TAG:日本 | 知乎用戶 | 韓國 | 薩德系統 | 你的名字。動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