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學生「只能誇獎,不能批評」的心理是怎麼造成的?
背景:昨晚18號本人學校舉行了某某舞台劇演出,編劇那是超級的爛,甚至說他侮辱我們智商也不為過,離場有很多。然後我就在人人裡面說了編劇不行並且誇了演員演得很好,瞬間就有人說:「如果覺得不好你可以不看啊?有本事你自己編一個去啊?在這裡瞎唧唧哇哇的!」
之後轉發我的狀態且瘋狂的給我帶高帽子,並且對我進行「文革式批判」。我想我幸好還誇了人,不然我肯定會死的很慘
-------------------------------分割-------------------------------
我之後想了很多,發現這是我學校的普遍現象,出來任何的演出和任何的活動,基本上都是歌頌的,並且話總是那麼幾句「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吻)(吻)」「你們真是太棒了」「經過這麼天的辛苦,我們總算圓滿完成了任務,愛死你們了(吻)(吻)」
如果有人說:「你們有哪些缺點,在某某處」,膽敢有人說這麼一句不是,那麼就是群起而攻之,並且把你當做異類對待,我就被別人說:「艹!!你真特別」
我不明白,難道他們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嗎?即使抱怨演員們假唱也是想法啊。難道對待任何公共的事就只能歌頌嗎?侮辱你智商的活動你也歌頌嗎?難道大學裡面已經沒有一個可以表達自己想法並且不受人攻擊的環境嗎?
謝邀。答案躺在草稿箱里都這麼久了(主要是覺得拿不出手有負信任),實在不好意思再拖了。
怎麼造成的,哎,一聲長嘆。我倒是想知道,怎麼不造成大學生這種心理——這麼想有點太悲觀了。
大概從我們進小學開始,一直持續到大學,我們只有假大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課,可疑可憎的歷史課以及那什麼毛概鄧論三個代表。。
然後,就是各種升學壓力。。。
我們哪有最基本的公民通識教育。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是不是常識?
「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堅決捍衛你說這話的權利」是不是常識?
是,太是了。
可是學生有多少機會和時間接觸和消化掉這樣的常識?
我們從小被這樣教育長大,如果不是有偶然情況讓你在鐵屋中破開一條縫:
比如,你的家庭教育開明,完全壓倒了學校教育;
比如,你碰到了一個不混體制的好老師,他的一句話一本書一部電影,至此打開你的視野;
比如,你周圍有不願戴緊箍咒的兄姐或者同學,如丁丁哥哥之於路子野,韓寒之於其同班同學甚至一代80後(哈哈,這句歡迎吐槽。我真是寫什麼都不忘韓寒同學啊~)
再比如,也是最有可能的,你有一定的課外閱讀,而正好又讀到了「那本書」。
若非如此,在現行教育制度下長大的學生,在20歲出頭還是這個樣子,我個人比較寬容——勉強還有被原諒的理由吧。你若有心,就嘗試著溝通。
顯然,我把大學生這種心理的形成歸咎於現行的教育制度。可說是老生常談,但若無教改,我悲觀地覺得,一切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的討論都是白談。。。
當然,互聯網時代里成長的一代,有常識的90後們會越來越多吧。這個提問也證明了這一點。
大學裡這樣的社團,我相信最初一定有很多人是抱著單純的熱愛去的,但最後發展成什麼樣子,我不樂觀。不過,這確實是除了「同學」「同宿舍」之外,大學生社交最有用的一個途徑。
別太糾結於此,大學裡多泡泡圖書館和多泡泡妹子,這兩件事一定沒錯。
多上知乎玩玩嘛,還可以邀請同學來玩玩。
謝邀。
我要反問,這真是大學生心理么?不是中國人心理?不是中國人面對熟人、面對自己的所謂成果的普遍心理?
我遇見過很多這樣的人。
首先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自己的父母是最好的、學校是最好的、成績是最好的、家庭條件是最好的、審美品位是最好的……當然,他們的藝術創作(姑且稱之為「藝術創作」吧)也是最好的。他們的真的好么?人外有人,就算真實情況的確不錯,就算你是比我好,你的真就那麼好么?沒有你好的,就不能認為【你其實不夠好】么?
同樣的,基於這個「我的就是好的」的心理環境之上,就延伸出「別人的都沒我好」第二種情況。你們的不行,你長得不夠好看,你穿衣服不夠時尚,你做事不夠周全,你為人處世不夠圓滑,你說話不夠伶俐……那麼,他們眼中的你,怎麼有資格對他們自己的【作品】進行批評呢?
的確是這樣,你讓他承認你做的好,那要做到比他好出至少兩倍才能得到認可,而你也只有到了這樣的水平,你說的話才可能被認可。同級的合理批評,不被接受,是很普遍的事情。
總會有人是玻璃心,接受不了批評。把自己當作是溫室里花朵,別人不澆水,不點贊,就不開心。
前一陣聽一個故事,馬雲問柯林頓,為什麼總有人來公司靜坐抗議,柯林頓問,有多少人?馬雲曰,幾百人。柯林頓再問,你們客戶多少人?馬雲曰,幾千萬。柯林頓說,你們做得非常好了了。反對意見很低,幾乎可以忽略。我現在如果還競選,選票不會到三分之一。
故事說完,我的體會就是做任何事,別指望所有人同意你。選擇一種觀點,就會放棄另外一種觀點。持有另外一種觀點的人即使再少,也會有。就是強權壓迫,別人嘴上贊同,也難保證別人是打心裡認可。
要知道在中國只要是公開的活動沒有一個是不成功的,然後你知道答案了嗎?
我同學正好寫過這樣的一個日誌:
可見,並不是你比你將要評判的對象的能力弱,你才能表揚或者誇獎他/她。你表揚或誇獎,是因為他/她的表現、能力等超出了你的預期。
同樣的道理,並不是你比你將要評判的對象的能力強,你才有資格批評他/她,你批評他/她,是因為他/她的表現或能力等低於你的預期值。
這種心理在大學生中很普遍。焦躁的、急於出成果的社團活動對批評是尤其不能忍受的。現在的大學生就是如此浮躁,他們辦活動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能夠在簡歷上記錄、能夠在朋友間炫耀,至於效果怎麼樣,不用去管。各種新聞稿會大肆渲染,因為新聞部也要交差,何必得罪人。
我是九零後,看到了不免反省自己,如果我遇到批評能否虛心接受,如果遇到挫折能否獨自戰勝
見不得真話罷了
經歷的社會現實太少,根本就無法看到這個社會規則的殘酷。有許多事我們可能都會做不好,鼓勵是會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但是真正有意義的還是客觀地看待自己犯過的錯誤。敢於翻過自尊心那道牆大概是很值得的一件事,一直以來我們的應試教育讓有求學夢的人要做到極致,甚至拒絕犯錯,實際上這蒙上了我們的雙眼。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想到這兒,失敗學要比成功學要有用的多,好心態要遠比凡事追求有用好的多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會物化其他人?為什麼人會人格化其他東西?
※你平時怎麼對待背後說你壞話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掩飾自己的長處或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