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在 2013 年亞錦賽表現得這麼差有哪些原因?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1/4決賽慘敗中華台北,無緣直接晉級西班牙世界盃。
「We Are All Witnesses」——本來這是我準備用在這篇文章的標題。我終於見證了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時刻:中國隊無緣亞錦賽四強。但是,現在我已經沒勁揶揄中國男籃了。除了把標題改成「嗶嗶嗶」外,我只想問一個問題:這到底是誰的錯?
師傅,大師兄被妖怪抓走了!
我能理解揚納基斯堅持把孫悅帶到馬尼拉,他一定知道憑孫悅的狀態是沒有能力承擔國家級的賽事的。但是即使是我也明白,這是一個天賦極佳的球員,身高,臂展,彈跳,視野,運動能力,他具有成為頂級外線的一切條件。進攻端有靈活性,防守端有覆蓋面,但凡有一點復甦的跡象,孫悅都將是國家隊一筆寶貴的財富。
可惜,他連一點復甦的跡象也沒有。
孫悅官齡28歲,正是一個運動員的大好年華,即使到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他也依然有能力為中國隊的外線添一把柴火。如果只是狀態不佳的話,每個教練都寧願用一個亞錦賽名額幫他恢復狀態——可是,他在球場上的表現,已經不僅僅是用「狀態不佳」就能輕描淡寫混過去的事情了。
對陣印度和巴林,孫悅幾次在蠅量級盯防的情況下運球脫手,砸到膝蓋腳面,然後被迫抱住球,等隊友接應。進攻端不僅是投不進球,大部分進攻都用草率的投籃解決,沒有突破,完全看不到持球進攻能力。防守端在淘汰賽之前毫無積極性,也跟不上對防球員的腳步,場上幾次被晃個趔趄,這種盯防水準我只能用「運動能力失調」來形容。
一個無需爭辯的事實:孫悅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進行系統訓練了。
這幾年,我已經很難在娛樂之外的版塊聽到孫悅的消息。他在球場外的活動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他打籃球的機會實在太少,太少了。也許我們不能怪孫悅,雖然他確實不是一個具有很強自律性的球員,但是在無球可打的狀態下,我相信多數球員都沒有辦法調動起對籃球的熱情。
最開始孫悅還能在美國打一打ABA聯賽,接下來就只能給美國的業餘球員在一些國內次級城市打打表演賽,賺賺球票了。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籃協和孫悅的東家:北京奧神男籃功不可沒。
前一段時間,網易體育和《籃球報》寫了兩篇觀點不一的文章。網易體育把李蘇和他的北京奧神隊擺在一個「規則挑戰者」的位置上,描繪了一支完全私有化的球隊在半市場化體制內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籃球報》則從張琦的賣身契入手,揭開了奧神球員被當成老闆私產的悲慘境遇。而孫悅正是這些簽了長達幾十年甚至終身合同的球員們當中的一個。
這兩篇文章的目標指向同一個問題:在CBA聯賽逐漸邁向市場化的過程中,球隊和籃協的關係是怎樣的?
在計劃體制下,地方提供大隊向國家輸送人才,為國爭光天經地義。但在職業聯賽的環境下,雖然大部分球隊依然具有官方背景,但準確的講,球員已經成為球隊的僱員,沒有參加國家隊,為國效力的義務,而籃協從理論上來說也僅僅是一個協調組織,並無調動球員的權利。這是籃協與奧神爭端的起點,而爭端的終點,就是奧神的賣身長契不符合職業聯賽規定,需要修改球員合約以獲得入場資格,而奧神不願放棄自己佔有的球員特權,最終被籃協踢出局。
在這場拉鋸戰中,我們很難以確鑿無疑的說誰是正確的一方,誰又應該背負鬥爭的責任,但是奧神的球員們——比如孫悅,他們是犧牲品,這群球員的青春和天賦已經完完全全的耽誤在遊戲規則變更的痛苦之中。
師傅,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
平心而論,中國隊在對台北的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遠高於之前的小組賽。我們可以看到孫悅在防守端積極的回防站位,也能看到朱芳雨和王仕鵬在底線和兩翼不斷反跑穿插,中國隊在比賽一開始就展現出了良好的狀態,台北隊幾次試圖將節奏帶快,都被這種積極性遏止。台北最重要的得分武器林志傑在孫悅的限制下發揮糟糕,中國隊上半場領先的最大分數一度達到17分。
於是我們覺得這場比賽可以輕鬆拿下了,我們降低了比賽的興奮度,我們開始放任對手打出快節奏,我們不再給對方的外線施加壓力……在一波瘋狂的三分雨過後,我們才發現比賽才剛剛開始。我們沉浸在溫吞的愜意當中,伴隨著心理防線的崩潰,球員們的表現就像是走丟了的孩子,再也完全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和防守了。
其實這已經不是中國隊第一次領教中華台北隊的外線實力,早在2009年,中國男籃的刻骨銘心的天津之旅,台北球員就已經讓中國男籃吃到了足夠的苦頭。只是那個時候,台北內線缺乏一個支撐點,沒有和中國隊進行一較高下的硬實力。然而,當昆西·戴維斯成為台灣SBL聯賽的MVP,並進而歸化成為台北代表隊成員時,中國隊內線已經不再具有絕對的優勢,當遮羞布被扯的一乾二淨,中國隊的鋒衛線在攻防兩端的無力一覽無餘的展現在亞錦賽上。
這屆亞錦賽展現了亞洲籃球飛速提高的競技水平——當然,其中不可忽視的原因是亞洲籃聯的歸化政策。如今,除了中國隊和伊朗隊,本屆亞錦賽餘下的13支球隊都已經擁有了歸化球員。他們有內線的補外線,有外線的補內線,中國隊的鋒衛線看起來如此不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國隊再也無法以強大的整體優勢碾壓對手了。
當我們把相同位置的球員擺到同一水平線上硬碰硬,我們終於有機會認真看看中國隊外線的成色。
王仕鵬依然屬於國內一流的得分後衛,老太太過街式的小碎步上籃獨步籃壇,我一度以為亞洲沒有一個防守者和裁判能看清王仕鵬的步頻。幾場比賽下來,王仕鵬的表現並不能說大失所望——他一直是一個攻強守弱的球員,可年齡的增長讓他的缺點暴露的過於明顯,而進攻端的手感也越來越捉摸不定。
與之相比,朱芳雨則更加讓人無法忍受:他是巴赫拉米之前的亞洲第一小前鋒,國家隊外線最重要的防守者。雖然進攻更多依靠一手三分,但在防守端,他幾乎是無法替代的閘門。可是本屆杯賽,8號疲態盡顯,身軀依舊孔武有力,但是腳步已經完全跟不上對位防守者,但凡遇到掩護,對手就會得到一片開闊的投籃區域。
之所以中國隊打實力較弱的對手也依然無法拉開分差,實在是因為我們的防守太難以跟上對方的腳步了。當我們的球員在基本能力上就已經和對手有了距離,一味的談防守還有什麼意義呢?
也許我們不應該過多的責怪朱芳雨和王仕鵬,畢竟他們的年紀都已經大了。王仕鵬從2005年開始真正進入我們的視野,而朱芳雨還要更早,對於這兩名老將來說,儘管他們的防守質量下降,態度也不再積極,可畢竟他們都已經打了快10年球了,我們無法要求更多。
可……等等!現在已經是2013年了,可我們的球隊核心為什麼還是王治郅,易建聯,陳江華,王仕鵬,朱芳雨,孫悅?現在明明已經應該是易建聯這一批球員的時代,為什麼我們依然不得不帶上那些老傢伙?
請問鄧華德,除了一屆乾枯的武漢亞錦賽冠軍,你還給中國隊留下了什麼?
也許我們對鄧華德的要求太多了。2008年之後,中國隊的人才培養就處於一個低谷,鄧華德帶著殘破的國家隊拿到亞錦賽冠軍,給中國籃球保留些許顏面已經實屬不易。在那種青黃不接的情況下,除了鄧華德,我們也找不到真正有實力改善中國籃球環境的教練——畢竟,有哪位名帥甘願培育一支無法打出成績的球隊慢慢成長呢?
於是,鄧華德的精神療法讓人們暫時忘記了中國籃球所面臨的的危險,五戰盡墨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並未讓人警醒,直到一年之後,人們才發現中國男籃在2008年之後沒有任何進步,有的只是在吮吸哈里斯和尤納斯剩下的老本,直到現在。
是的,承擔人才培養責任的應該是聯賽,而不是教練。鄧華德也正是當時求賢無門的中國男籃唯一能夠指望得上的人物。公允的說,籃協和鄧華德只是男歡女愛,相互投其所好而已,雖然相互看著不順眼,但彼此都知道,自己是對方的唯一選擇。
於是,話題又回到了聯賽上。我們本不應該指責CBA,因為這已經是亞洲運營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籃球聯賽了。但是,由於中國球員培養的特殊形式,球員無法自由流動,大部分人只能留在國內生老病死。而各支球隊對於聯賽的態度,似乎是過於短視了。
至於上面的官老爺們,似乎還沒弄明白CBA到底應該成為一個具有強大吸金能力的商業機構,還是中國籃球的造血站。他們也不知道籃協和籃管中心的牌子,他們到底應該掛上哪一個。
師傅……師傅也被妖怪抓走了!
比賽失敗,總要有人承擔責任。信蘭成是肯定不會引咎辭職的,儘管中國隊最糟糕的的三屆亞錦賽:2002,2009,2013,他都是中國籃球的最高領導者。但是我們總要挑出一個人來背黑鍋,如同2009年的郭士強,如果籃協想要找一個人承擔全部責任的話,那這個人只能是揚納基斯。
看,輸球後更換教練,洗清責任,平息眾怒,再許給球迷一個美好的明天,中國足協就是這麼做的,屢試不爽。
揚納基斯在幾場比賽中的調度能力實在是太糟糕了。這種糟糕並不在於他給了孫悅機會,又在最關鍵的時刻雪藏;也不在於生死戰中幾位老將將局面穩定的情況下,讓年輕人打了太長時間。
而是,他不夠了解亞洲籃球。他太自信了。
他自信到直到小組賽的最後一場還在磨合陣容,調試球員;他自信到把正式比賽當成訓練賽,開啟12人的大輪換,考察球員能力;他自信到認為中國聯賽培養出來的球員可以不進行基本素質的打磨,直接演練戰術。
那只是他以為的亞洲籃球而已,亞洲籃球沒那麼弱,中國隊也沒那麼強。
揚納基斯帶希臘國家隊的時候,正是希臘籃球的巔峰。2005年奪得歐錦賽冠軍,2006年擊敗夢之隊拿到世錦賽亞軍——揚納基斯是歐洲最優秀的教練之一,也正如他所說:「面對尤納斯,我從來就沒輸過。」
然而,揚納基斯率領的是怎樣的一支國家隊?
我們暫且不論希臘的國內聯賽,帕納辛納科斯和奧林匹亞科斯都是歐洲的頂級強隊。單說希臘流暢的切入突分大範圍轉移,這是在他們後場擁有三位歐陸頂級球員:迪亞曼迪提斯,帕帕盧卡斯,斯潘諾里斯的條件下實現的。三位球員突破投射大局觀樣樣俱佳,並且基本可以實現一到三號位的錯位,與希臘對陣的球隊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突分轉移,再來一次」的進攻號角中,很快就會出現防守失位,給希臘隊的外線讓出巨大的空間。
可是如今中國隊的一二三號位,有能力做到這些嗎?與台北隊比賽的開局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揚納基斯的戰術思路,頻繁的繞掩護跑位和內外線傳導除了缺少突破之外,和在希臘的戰術如出一轍。然而用了幾次,問題就出來了:快速穿插時中國隊根本無法保證傳球質量,以至於球到手裡就要稍微停頓,快速轉移所造成的效果接近於零。諸如中國對韓國那場的命中率,根本就沒法看。
也許揚納基斯會哼哼兩聲說,就這些基本功還用老子教?可現實是:這些基本功真需要有人教。目前的人才培養體制中,球員的先天天賦被擺在第一位,技術位居其次,在身體條件相對不佔絕對優勢的後衛位置,這種選材方式的缺陷尤為明顯。
能突破的不能投籃,能投籃的不會突破,突破投籃都會的不防守,願意防守的別的什麼都不會——當然,也有一個什麼都會的,但那僅限於熱身賽。
這就是我們的聯賽培養出的一群球員,這就是我們圍繞著姚明培養出來的一群球員。想想尤納斯力排眾議選出來的兩名球員,陳江華和孫悅,一個進入CBA之後就不復國青風采,另外一個則根本不在CBA打球。我們的聯賽怎麼了?
雖然亞錦賽連半決賽都進不去,這事實無論如何也太難以接受了,可是回頭想想,這樣的一群球員,揚納基斯想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質的飛躍,是否有可能?
我想,我們是否應該再多給他一點時間,讓他為中國籃球做一點真正的事情?畢竟有了哈里斯和尤納斯的努力,才給了我們一個2008,頻繁換帥也許是能讓我們的成績變得好看一點,但是到2016,再到2020,唯成績取用的教練選拔策略又能讓中國籃球有多大進步呢?
誰是妖怪?
誰是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和師傅的妖怪?不需要多說了吧。
我們都應該真心的讚歎中華台北隊在這屆亞錦賽上的表現,他們的實力足夠擔當的起四強的榮譽,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球場上展現出來的團結,拼搏和永不言敗的意志,正是中國籃球在職業化的過程中慢慢缺失的。
台北隊不是中國男籃的妖魔,而是中國男籃的醫生。
也許計劃體制無法給予中國球員選擇權,但至少我們不會去擔心李楠在球場上悠閑的散步,不會擔心劉玉棟在一場大敗後偷笑。
台北對卡達的失利成為了戰勝中國隊的最好註腳:在那場比賽中,中華台北本有機會避開中國隊,選擇一個稍弱的對手,可他們沒有。
賽後許晉哲教練這樣解釋:「其實有一段我們落後12分的,但我們並沒有想過挑選對手,我們想要贏球,我們一直說要尊重比賽。我們當時落後12分,大可以輸下去,或者我們乾脆輸到16分好了,那樣的話就把卡達變到小組第一名去了,可是我們並沒有這樣做,這樣是有點控制比賽、玩弄比賽的感覺,並不是尊重比賽的行為。我們每個球員都想要贏球。」
這場由落後17分到反超18分的大逆轉,是對中華台北隊拼搏進取,永不言棄的最好饋贈。我依稀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台啤「綠色奇蹟」所埋下的種子。體育本該如此,不是嗎?
謝邀。
8月12日修改。
籃球隊分勝負,說破天,一是硬實力,二是軟細節。硬實力決定等級,軟細節是個波動值。比如說,劉易斯打霍利菲爾德,孫悟空打二郎神,洪七公打歐陽鋒,擎天柱打威震天,可能因為天氣不好、陽光晃眼、早起沒吃飽、腳踩香蕉皮、吃壞了東西拉肚子,輸個一招半式,那是細節問題。但劉易斯哪怕剛拉完肚子,腳步無力,遇到張佳瑋也是一拳打飛,沒商量餘地,賭場都不肯開賠率,那就叫硬實力。
平心而論,中國男籃這次打亞錦賽,首先是軟細節上,一塌糊塗。核心話題,就是揚納基斯老師。
————————————————————
先定幾個基礎論點,好比數學公理,沒法撼動:首先,揚老師非只是名帥,還是大帥鐵帥,胸藏韜略,腹有良謀,是真本事。這點有2005年歐洲冠軍、2006年世界亞軍和美國隊滿地找牙的歷史做佐證,絕無可疑。但今年,中國隊的戰績落花流水,卻得說,和他脫不開干係——
但他老人家,卻不應該是負責任的那位。為什麼呢?往下細說。
揚納基斯老師這人,希臘人喚做暴君、暴龍,聽著就不是善茬。2005年希臘奪歐洲冠軍,每場只丟不到60分。這樣的教練去帶NBA,斯特恩要活活賠破產。他自己是希臘史上第二得分手,明星出身,脾氣甚大,眼裡不揉沙子。摳細節,抓防守,靠威望,而不是死皮賴臉哄人。
這樣的教練在NBA,有模版嗎?有。1964年奧運會金牌得主、1968年ABA助攻王、大學明星教練出身、進了NBA拼防守摳細節脾氣大眼裡不揉沙子靠威望壓人——嗯,拉里·布朗爺爺嘛。
但看看拉里·布朗爺爺的經歷,就知道這類教練的問題——當年布朗帶馬刺,雖然培養出來波波維奇,但自己脾氣大,和海軍上將這樣好脾氣都處不來,呆久了,散,而且是前一天還打高爾夫,第二天甩手走人,上將都發愣不知道哪得罪他了;在費城,跟經理嚷嚷,三年內把全隊除了艾佛森都換了,和艾佛森吵吵鬧鬧歡喜冤家七年,戰績也有了,恩怨也夠了,散;到活塞,硬帶出一支鐵軍來,但沒兩年,散。
結果去紐約,他老人家遇到一幫不聽話的億萬富翁下屬,一個不時給他下絆的總經理刺客,一世英名都砸了。最明顯倆例子:2004年,帶一群臨時湊的人——包括勒布朗和甜瓜倆剛出道的小毛孩——去打奧運會,慘敗而歸。2008年他去了山貓,帶群小土包子,硬攢出2008-09季NBA第一防守來,把山貓帶進季後賽。
就是這麼個意思:你給鐵帥點時間,外加趁手可靠的人,他能把頑鐵打成金剛斧。你不給鐵帥時間,扔給他一堆他未必喜歡的人,亮銀槍都能給你撅成晾衣桿。尤其鐵帥們都是暴脾氣,容易得罪人。你看布朗爺爺在紐約,被人簡直五馬分屍,大卸八塊。
揚納基斯教練這回去打亞錦賽,人不是他要的,籃協給的;到六月中他還抱怨,「就十個人參加過訓練」。他的套路,大家都看到了:防守端,防擋拆時硬延阻,局部夾擊,卡弱側傳球路線。這是希臘當年的老套路,打好了,侵略性十足,招招掐死對手打反擊;但打不好,就是漏三分。揚納基斯的套路,需要的一是隊員積極性,二是預判,三是默契。沒預判沒默契,就像2012年總決賽雷霆似的,漏空位,被熱隊練三分。
中國隊打的既是慢工出細活的防守,人不齊時間短,於是沒磨成型。真打起來,團隊倆問題特別嚴重:問題之一是默契不夠,體現在退防差,陣地戰延阻多而輪轉慢。打巴林印度約旦,人家轉移球慢推球不穩,還行;打韓國打台北,人家那個突破分球定點投籃可不是業餘級,於是台北和韓國連傳帶投,到處空位,拿中國隊刷三分玩。問題之二是防守特別三板斧,開始很威風,體力一下來,防守施壓立刻鬆軟。所以打台北上半場還成,下半場被人家連反擊帶三分,一瀉千里。
所以:
如果單為了2013年亞錦賽拿個好成績,真就不該讓揚納基斯教練出馬。人家本來就是摳細節鐵帥,要時間要磨合要絕對服從。你硬塞給他一堆人,讓他帶著去打比賽,那不就是2004年美國隊臨時給布朗爺爺一堆明星,去打奧運會么?隊里人不愛聽揚老師的話,套路又沒打磨成,大家打膩了亞錦賽軍無斗心,最後再加上全運會前,誰都不想受傷。爾虞我詐,各藏心機。
所以,揚納基斯老師今年敗這麼慘,也恰好是趕上一切不利因素了。如果真讓個熟悉中國球員、又會哄人的土帥去帶,興許成績還真好些呢。再換個例子,2006年,美國是讓老K教練帶隊去世錦賽的,也是初來乍到,輸給了揚納基斯的希臘。趕明年,老K帶支全副武裝美國隊,先去美洲杯宰了所有人一遍試刀,之後就開始奪冠了。
連美帝國主義那麼閉著眼橫推地球的,都還要在軟細節上講究個謹小慎微,何況中國呢?
————————————————————
當然,話得往回說。如果你的硬實力,真到了歐陽鋒那武功級別,哪怕被軟細節拖累,拉了肚子,要打張佳瑋也是一拳打飛。怕的是,你硬實力也不過是小區保安大叔,拉了肚子,被張佳瑋一個撩陰腿傷著了,那才麻煩。
什麼叫硬實力?美帝國主義籃球何等牛,但1988年輸了奧運會,1990年輸了世錦賽。一生氣,打開石碣放出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夢一隊橫空出世,巴塞羅那奧運會,每場贏44分,把世界來回踩。2002年世錦賽、2004年奧運會、2006年世錦賽,被人撒了石灰丟了臉面,生氣了,2008年一較勁,全力出動,於是2008、2010、2012兩個奧運會冠軍一個世錦賽冠軍,手拿把掐。前南斯拉夫籃球,先是歐洲無敵,然後被分裂成七八個國家,不急,沒幾年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斯洛維尼亞,也慢慢起來了;2004年塞黑最低谷,被中國隊奧運會打殘了;杜伊科維奇一使勁,本土少年一發掘,又回到歐洲頂尖水準。人家出天才,源源不斷。所以2004年美國輸了奧運會,也沒有哭天抹淚:
老子底氣在那裡,輸你一陣,日後自然找回場子,怕個鳥!
有些國家,是趕上一撥,或者一個好球員。阿根廷這撥人是黃金一代不提,德國靠諾維茨基混到歐洲頂尖,中國2002-08全仗姚明打球。那是一時的豪傑,比美國和南斯拉夫那種地里刨都能刨出明星的略次一籌,但也還成。怕的是,這一代人沒了,就完了。
中國籃球,以前是有底氣的。亞洲級比賽,不是沒輸過。1997年亞錦賽輸了,1998年亞運會立刻復仇,決賽112比92大破韓國;第二年世錦賽,63比45再幹掉韓國:斗快的斗慢的,你都沒戲;2002年亞運會輸了,但之後亞錦賽亞運會立刻連年征服,不留面子。為什麼不怕,因為那時候有底氣,有硬實力在,輸了也只是軟細節波動,下次休整好,點齊兵馬,找回場子去。
但2013年,中國男籃的硬實力,還有幾分把握?
————————————————————
說回2013年亞錦賽的場面。防守端,如前所述,戰術本身難度大,沒默契容易散,但個人防守更差。朱芳雨一見掩護就發獃,王仕鵬橫移見不著,孫悅防守施壓只夠半場的體力,其他球員,不說一突就過吧,也缺乏施壓能力。進攻端,對約旦一戰完全是王治郅天下無敵,把打三分當飯吃才硬掙下來的。
中國的進攻套路,其實稍微看得出希臘的意思:內線提上,連續給持球者掩護和無球切出者掩護,然後內切;持球走位和無球切出找機會突破分球,高低位直塞內線。如果打成,確實有效:比如王哲林幾乎所有扣籃都靠這招。問題是,中國隊布這套路,跑得多,成功率很低。為什麼?
當年希臘打這個好,是因為內線掩護紮實,而外線有歐洲第一控衛帕帕盧卡斯、左右手皆能的迪亞曼迪迪斯和突分之妖斯潘諾里斯,揚納基斯可以打奢侈的三後衛布陣,連續擋切突分。中國男籃,一沒有靠譜的掩護質量(大郅和易建聯真不是以掩護見長),二沒有外圍持球突分(孫悅的持球威脅真是趨於零了,郭艾倫攻防轉換時才突得起來),怎麼打?
中國隊外圍差,不如90年代黃金一代,這事打姚明時代就有人說。其實那時候,話分兩頭:90年代中國男籃,才華橫溢者有之,胡衛東、鄭武、孫軍、李曉勇,及至後來的李楠,也包括內線的劉玉棟,那都是球性精熟、技藝精純之輩,哪怕是吳慶龍留一大肚子,運傳突尤其是定點三分,也都是順暢滑溜。但那一代人,忒飄逸,不剛猛。包括吳乃群和後來的焦健,都是打亞洲範圍內橫掃無敵,真上了世界賽場拼身體,就吃了大虧,比如2002年世錦賽,剛席捲完CBA的劉師長對位德克,球都難投出手去。
2004-08,中國男籃又一個盛世:奧運會八強算坐穩了,2004年擊敗世界冠軍塞黑,2008年奧運會把西班牙拖進加時。但這些年的中國,乃是姚明的中國。朱芳雨、劉煒、孫悅這些位,論小技巧未必比當年的老幾位純熟有仙氣,但能生扛,有防守。那會兒,大家都說,中國外圍不及黃金一代了,其實細想來,90年代那幾位飄逸有仙氣,技巧精熟,但2004-08那幾位,能防守,能對抗,就為了姚明備著的——當然,你也可以說,王仕鵬這種對抗一般、妖氣十足的三分手,還真有90年代的意思。
所以到今年,當以前靠防守、個子、運動能力吃飯的朱芳雨和孫悅們,完全沒有運動能力優勢了,你也就知道:這是硬實力出問題了。
以前中國打亞洲範圍內無敵,一是居高臨下,從穆鐵柱到石挪威,從韓朋山到宋濤,從單濤紀敏尚到移動長城,韓國當年只能死抱著徐章勛和金周成然後賭文景垠們的三分,卡達剛出了雅辛時簡直把他當雨人。連身高帶運動能力,中國在亞洲都不犯怵。二是套路到位:中國開始全方位依賴姚明之前,中國男籃的套路之爛熟,在亞洲,也就韓國可與媲美。
但自打1994年菲律賓歸化了卡迪克·阿蘭,1998年日本歸化了邁克爾·高橋,全亞洲現在都是歸化球員。至於套路,當年中國圍繞姚明建隊,姚明一撤,鄧華德老師是給大家打雞血,鼓勵大家動態進攻,撒開了發威(去年奧運會,中國只有40%的進攻來自助攻),也談不到好套路。
到現在,國家隊這裡,老的老小的小,套路是談不到了;個人能力上,亞洲到處都是歸化球員,各家聯賽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反過來,孫悅不知道多久沒機會系統訓練了,王治郅本來早該休息可國家隊離不開他——這硬實力,真在亞洲沒優勢了。
哪怕不和別人比,就看自己:無球走位的動作,掩護的動作,突破運球的動作,球性,空位投籃把握度,這些東西,看電視屏幕都能看出問題來。
————————————————————
去年寫過這段:在中國籃球圈,有些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每次敗北,總會有人談論中國籃球需要改革。一兩個教練,一兩個領導,制度,都有其罪過,但許多事複雜得多。比如,大家都痛恨籃球功利化,但又指望中國籃球成績好;大家都指望聯賽繁榮,但又覺得多幾個NBA球員挺好的——這些其實是挺矛盾的。
唯一能確認的是,聯賽繁榮不一定像陰陽和合散,可以短期讓中國男籃兩眼血紅、奮然勃起,但這是個長期的活。NBA依然是世界第一,而且在海納百川的吸收NBA球員。歐洲之王西班牙擁有堪稱世界第二的ACB聯賽,而且在把巴西的胡爾塔斯、斯普利特、塞爾維亞的維利科維奇們抓過去;變強的道路不只一條,但要麼去更高水準的聯賽,要麼讓自己的聯賽變得更有水準,這是必須的。向上是唯一的道路。美國的強大,是林林總總的各類小聯賽、奴隸販子一樣四處翻飛的球探、繁如星點的高中和大學籃球隊(大學裡也包括大堆外籍學生,比如俄羅斯中鋒考恩)堆起來的。你需要的是為更多年輕人開闢新的比賽機會,而不是削減外援來給他們騰機會。比如,ACB聯賽那麼多外援,為什麼從來沒壓制過西班牙本土天才往外冒?因為西班牙聯賽多達四級,完整的後備體系。培養人不只靠CBA一級聯賽,而是靠後備力量、靠成型的青年聯賽的。簡單說,CBA不是外援太多,而是球隊和比賽太少。CBA需要的是更多更長更完備的聯賽和後備體系,更多的馬布里,以及他上賽季那樣的傳奇,以及那些被他傳奇吸引去打球、去看球的孩子們——熱血和參與才是籃球的根本。
但現在,我開始有點疑惑了。因為拉長來看,CBA聯賽的興盛與否,似乎和其競技水準沒有決定性關係。眾所周知,甲A聯賽剛開踢那兩年的1994和1995,中國足球熱火朝天,但之後是一些大石頭出現:裁判啦,轉會制度啦,聯賽氛圍啦,球隊與足協(在CBA,可以轉化為球隊與籃協)之關係啦,市場運作啦。這些問題,又臭又硬,咬死不變。同樣,CBA亦如是。時間流逝,許多老問題依然是老問題。
當然,你可以說,台灣聯賽也就七支球隊,過家家一樣玩,錢賺得也少,要不然當年鄭志龍、而今林志傑和曾文鼎,為什麼都看CBA的收入眼饞?但看看中國男籃對中國台北那場,你就會疑惑:為什麼台北男籃這麼個聽說半職業的球隊,其球員球性和體能,看上去怎麼比中國男籃順?昆西·戴維斯一旦控制內線,中國男籃就沒法子?這裡說一句:台北雖然沒正經職業聯賽,但高中聯賽和大學聯賽有幾百支球隊;韓國隊里有五個人是大學生球員;美國人高中和大學球隊外加小聯賽如恆河沙數,南斯拉夫遍地都是半職業隊。中國男籃CBA收入挺高,大家也愛看,但CUBA跟CBA是拖節的,至於後備隊伍和民間開展?呵呵。
還是拿美帝國主義舉例:
1988年奧運會被前蘇聯幹掉、1990年世錦賽被南斯拉夫幹掉後,美國人是怎麼做的?
美國籃協和NBA不對付,但他們還是授權NBA干這事。大衛·斯特恩根本不想為國爭光,只想推銷他的明星。他那時組個委員會,裡頭都是各NBA球隊的經理和教練,簡單說,都是懂球的;大家開始以蘇聯和南斯拉夫為假想敵,琢磨人選。不選刺客是為了避免不團結,不選威爾金斯是覺得他愛耍秀不防守,穆林、斯托克頓和萊特納入選跟他們射程好更適合FIBA有關係……選教練,不選萊利是怕他太凶,不選威爾肯斯是覺得他太適合當助理教練,選戴利是覺得他脾氣好有魅力,適合帶一支臨時組成的明星球隊……一群懂行的人民主投票,花一整年時間慢慢收拾。別以為1992年夢一隊橫掃世界每場44分真來得容易,之前美國人戰戰兢兢,把能鋪墊的都鋪墊到了,就怕奧運會輸哪怕一場球。
實際上,夢一隊那批人,除了大衛·羅賓遜,根本沒人懷著「勇奪奧運會冠軍,為國爭光」心思打球,你可以說,這批人意志品質非常不過關,奪了冠也沒感謝國家,但他們就是這麼,把活兒給干利索的:用職業的懂行的人,規划了職業的懂行的球隊,找了一批全世界最職業的球員,組了支史上最偉大的球隊。美國籃協主席指揮不動斯特恩,甚至連喬丹和巴克利都指揮不動,但那又怎麼樣?他們為利益打球,最後還是能贏。因為他們有全世界最懂行的籃球人,以及全世界最職業的籃球聯盟。
他們的明星12歲就會接到球探名片,14歲就可能把打球視頻上傳網路,高中里就能打幾千萬合同。全美國所有高中籃球打得還成的小孩,都有幾千字的球探報告。美國的籃球數據早十年前就有了82GAMES這樣的專業網站,現在已經細化到每種進攻方式的時間分布和命中率了。
CBA呢?我們到現在,有沒有完成NBA80年代的數據完整程度?——細化到每個賽季每一場的全技術統計?有多少球員擁有可供查閱的球探報告?奧神和鳳鋁的事情為什麼都會拖拉那麼久?職業籃球頭幾年拖拖拉拉,可以說剛起步;打了快二十年了,老問題還是老問題,半職業化還是半職業化……類似的例子?那就只有中國足球了。
————————————————————
聊聊王治郅。
對約旦那場,尤其是下半場,真是靠他左一個2+1,右一個2+1,彈無虛發贏下來的。而且許多球,都是套路打死了,沒得傳了,來讓大郅打一個,這樣子。
官方年齡36歲,別說在亞洲,在NBA範圍這都是老頭子了。
哪怕到現在,到了他在奧運會場均只能拿6分的時代,也沒人能否認:王治郅擁有FIBA規則下最全面的進攻技巧之一。他能投籃,節奏張馳有度的背身步伐+勾手,試探步+投籃假動作+突破的潤滑度不下德克,面筐突破的大幅度轉身更是魔術般的動作。在純技巧上,他是大師,中國上一代——鄭武、劉玉棟、孫軍、胡衛東、吳慶龍——們那種舉手投足球感爛熟的范兒,都在他身上了。
從他初次打奧運會,已有十六年了——這段時光幾乎佔到他人生的一半。他的國家隊生涯是一個中國籃球運動員可能想到的所有劇情集合:年少成名;巔峰;被神秘消失;低谷;歸來;作為一個最老的老將,帶最後一班崗。哪怕在他離去的那段,也不斷有人在談論:「如果王治郅……?中國籃球史上天賦最超逸絕倫的兩個巨人,一個不怎麼聽領導的話,黃金年齡被擱置,整個職業生涯曲線都被改寫;一個很聽領導的話,29歲上受了致命傷,31歲就退役。
2012年,大郅要告別國家隊時,享受到的媒體尊榮有多少,對比2002-08那段時光的冷遇,就越讓人覺得膽戰心驚——你知道,在這個國度,一個人可以被給予多少讚美、再被隱瞞冷藏得多深、然後重新獲得久違的讚美,就像當初他被冷藏這事,從來沒發生過一樣。
可是2013年,他還在出戰。天曉得。如果2002年,告訴還在為大郅是否歸來,是否一直會被籃協壓著,滿懷焦慮的中國球迷:「別急,大郅會回來的,還要為籃協當牛做馬,出戰到36歲呢,還會是國家隊關鍵時刻依靠的王牌攻擊手呢」,誰信啊?
命運當然是玄妙莫測的,但籃協的做事套路,更加玄妙莫測。它有時顯得很形式主義,有時又顯得很功利,有時顯得很開明,有時顯得頑固不化。
————————————————————
話題又得回到某位信老師身上。眾所周知,2002年中國世錦賽和亞運會雙敗後,他下去;姚明時代正式開始,2004奧運會、2006世錦賽、2008奧運會後,他又回來了。你會覺得:真巧合啊,為什麼他每次回來,都能趕上中國男籃成績不佳呢?我們還知道,信主任說過:
「職業發展規劃設計基礎較弱。脫離了實際,省市體育局的定位含糊,過於強調俱樂部,弱化了政府的角色,舉國體製作用在聯賽中未能充分發揮。」
但問題的根由,不在於他。
實際上,大家習慣這種思維:「一個昏君上台,中國男籃就完蛋;趕上一個青天大老爺,中國男籃就有救」。這想法不奇怪,就是中國古來勞動人民的樸素念頭,但想細一點,比如說:
為什麼信主任走了還能回來?誰讓他回來的?誰給了他這麼大的權力來左右這一切?
更深一點說,中國男籃硬實力的相對下滑——如上所述,原因很多:後備欠缺,聯賽水準止步不前,球隊派系叢生——而軟細節也一塌糊塗——比如臨陣派教練,硬塞陣容,更新換代一塌糊塗——其實都可以歸咎到整個運作的制度,而不是一兩個人身上。
四年之前,亞錦賽敗北後,我寫過:
中國籃球正在經歷一個非常討厭的階段,具體如下:
一般運動的進程:
某項運動無人重視——開始有粉絲——有投資有熱情——投資生效,運動興旺——領導們發現有利可圖,前來插手——完蛋了。
多少中國運動在粉絲極少無利可圖的情況下,領導不來干涉,所以得保清白,偶爾還可以在奧運會取下佳績。可惜,中國足球就是走到了領導發現有利可圖的境地,於是完蛋了。中國籃球,同樣如此。
尷尬呀。
所有的投資和專註發展都是人來瘋。中國籃球青年梯隊建設所以很有問題,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只想一謀暴利然後擦屁股走人。因此,中國籃球必須要能夠製造點兒效益,才有持續的投資和梯隊建設可言。但是,一旦有了持續的利益,領導們就要摸過來啦。
所以,中國籃球的錯誤也許在於,它有段時間太火暴,讓領導們看中了,然後過來瞎摸一氣,然後……
最好的辦法是,中國籃球隔一段時間假死一次,讓領導們覺得沒有撈政績的機會,於是他們就可能走開一點。大概想讓中國籃球躲開領導們的咸豬手,只有這種辦法了。
(如果這次慘敗可以讓領導走開,讓問題暴露,把傷口開得大一點讓歌舞昇平的上頭們覺得疼,其實吧,真的是值得的……)
1582年,織田信長和小姓森蘭丸被明智光秀謀反,弄死在本能寺。之後,信長的天下被猴子秀吉給篡奪了,順便逼殺了佐佐成政。
信長、蘭丸和成政這三道幽魂懷恨在心。
他們因為恨明智光秀,恨屋及烏,每當看到名字里有明的人就要蹂躪一番。所以他們去蹂躪了姚明。
他們因為恨猴子,發現了孫悅被人民稱為猴子後,就特意又趕來坑害他一遍。
信長+蘭丸+成政=……
但我現在,不這麼想了。
換個青天大老爺,改革一下聯賽。
再趕上姚明這樣的稀世奇才,或者其他一撥好球員。
找個好教練調教一下,出征前把套路對付熟一些,比賽時大家保持健康。
那麼,中國男籃依然能在各個大賽,打出好成績,也許還能稱霸亞洲——就像中國足球2001年也能進世界盃。
但制度不變的話,哪一天,英明領導又被大手一揮隨便換了呢?一切是不是從頭再來?
所以,中國男籃接下去,要想長治久安、可持續性的昂著頭,就像美國之於世界那樣?就在中國籃協及其主導的這個,時而形式主義,時而頑固不化,時而擺出開明模樣,時而又功利無比的,你不知道下一步會怎麼拍腦袋的規則之下?
我真的非常,非常,悲觀。
談到2013 年亞錦賽表現得這麼差有哪些原因?
有人說:「這肯定是體制問題,籃協的不作為,培養不了好的球員,國家隊能取得好成績么?」
有人說:「原因當然是球員態度問題。看著孫悅,陳江華,張博就來火,在場上不積極,進攻渣化,而且態度不端正,這樣的球員也配進國家隊?乘早回家吧,不要丟國家隊的臉。」
又有人說:「這分明是教練的問題,揚納基斯搞什麼一大四小,中國隊最強的是內線知不知道,為什麼在對台灣的下半場不上上半場防守端表現很好的孫悅,為什麼這場要冷藏陳江華?」
當然還有人說:「這次失敗是傷病的原因,你不知道易建聯這場比賽是打封閉上場的么?艾倫腳傷也複發了,曉宇的背傷還沒好利索,這樣被傷病籠罩的男籃輸了是時運不濟。」
。。。
曾經看到過一句名言「失敗緣於忽視細處,成功始於重視小事。」我就想男籃失敗忽略的小事有多少,忘掉的細節有多少?也許我不能一一列舉全,但我相信單單把這次失敗歸咎到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絕對是不客觀的。籃球要想發展的好,我們需要注意的太多太多,絕不是專家所說的某幾個方面。
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培根老爺爺有句老話,叫「讀史使人明智。」縱觀籃球短短一百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例子,最經典的當屬「04年美國夢之隊在雅典的潰敗。」
曾經的世界男籃霸主,號稱「夢六隊」,在雅典跌落神壇,輸掉了三場,只獲得一塊銅牌。(和在亞洲的中國男籃有沒有一點相似?)奧運會後,美國媒體和球迷一篇炮轟。
《體育畫報》的網站認為,美國隊應該明白籃球的本質,籃球是一項以投手為主的比賽,特別是在國際比賽中,而美國隊恰好是在投籃上完全不如阿根廷隊。特別是阿根廷讓人恐怖的22投11中的三分球命中率。美國隊這次輸的三場比賽都是輸在了三分球上。名人堂教練布朗沒資格指責隊員,他也許該好好反思一下,為什麼過度依賴狀態不佳的鄧肯,為什麼不安排足夠的投手進球隊。
《福克斯體育網》的評論文章怒斥到夢之隊應該醒了,不要再用配合生疏,不熟悉規則來搪塞失敗。事實是,在世界上多種風格籃球隊的衝擊下,NBA的領先優勢已經被大大削弱了。散亂的防守,脆弱的進攻,不會無球跑動,只會在球場上不斷說廢話,這就是美國的籃球隊?也許派上NBA的總冠軍也比這支隊伍好。NBA總熱衷於引進吉諾比利,加索爾,諾維茨基等國際球員,如今這些國家的籃球隊都在進步。
大批的球迷和專家噴美國男籃選人體制,噴球員態度不端正,噴教練的執教能力。(和現在中國男籃的確很像。)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是怎麼做的?
原太陽隊老闆克朗吉洛成為了美國國家男籃新掌門人。並在2006年年初推行新的國家隊選拔計劃,已經變質的「夢之隊」選員計劃徹底作廢,取而代之的是由25人組成的「人才儲備庫。」開始醞釀這樣一個計劃,試圖組建一支相對固定、更具團隊凝聚力、能夠常年集訓的國家隊。聘請杜克大學教練老K成為新任美國男籃教練。
看到著,不禁產生疑問,這些改革和中國男籃有半毛錢關係?別急,聽我慢慢說。在K教練的一本書曾經說過,當時克朗吉洛和他在制定國家未來的方案中提到了以下一些問題。
是誰
- 我們的對手是誰?
- 我們將和誰一起來面對比賽?
- 我們代表了誰?
是什麼
- 我們的特殊挑戰是什麼?
- 我們在失敗的比賽中做錯了什麼?
- 我們的動機是什麼?
何時
- 我們何時比賽?
- 我們何時能融為一體?
何地
- 我們在哪裡比賽?
- 我們的集合地點在哪裡?它意味著會有什麼樣的特殊挑戰?
為什麼
- 為什麼舊的體制不再適合?
- 我們為什麼而焦慮?
怎麼辦
- 我們怎樣去改變團隊文化?
- 我們該怎樣準備迎接挑戰?
- 我們的準備時間有多長?
K教練在書中還說:「毫無疑問,搞清楚這些問題就能避免重蹈覆轍。從過去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答案顯而易見 ,傑里所說的就是最好的回答 ,在任何一場比賽 中,完美的團隊可以打敗完美的個人。團隊可以擊敗天才 ,步調一致能夠戰勝個體優勢。於是,我們注意觀察那些國際強隊,他們在某些方面的成功正是我們的薄弱之處。例如 ,我們從阿根廷、西班牙這樣的優秀團隊中就學到了知己知彼和持之以恆等優點。」
這是無疑是一個全方面,成體系化的反省。我想這些才是中國男籃要學的,在未來要注意的。
好吧,接下來我斗膽來說說中國男籃的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吧。
一 「火熱」的CBA聯賽並沒有全面提高國內球員能力。
CBA聯賽這幾年火,是不爭的事實,看外援就知道了。麥迪,馬政委到了,極大地提高了CBA的觀賞度,但國內球員卻沒有在聯賽中得到很大的進步。曾經我在CBA 聯賽越來越火的同時,本土球員的水平有沒有進步?回答過。
CBA越來越火的同時,本土球員的水平能進步是不爭的事實。但這個進步我們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CBA這幾年的進步我們有目共睹,單從外援我們就可以看出。從以前的無名小卒到現在麥蒂和馬布里,無論從名氣還是實力都提升了很多倍,同時現在看CBA人也越來越多。在cba進步的同時,本土球員防守能力和身體對抗能力都有提高,本土球員看起來也越來越結實,這是我們高興的方面。但在cba進步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問題,cba外援水平的提高使本土球員越來越功能化,現在看cba比賽,進攻時球幾乎都在外援手中,由外援持球單打,國產球員功能變得單一化,投籃的投籃,搶籃板的搶籃板,特別是控球後衛似乎變成把球運到前場的搬運工,現在的CBA聯賽能自主創造得分機會的本土球員寥寥無幾。同時本土球員的戰術素養沒有提高,這一點可能也與外援有關,進攻靠外援,甚至依靠外援,本土球員在球隊進攻時迷失自己,不會跑位,拿到球就傳給外援,自己不敢投,所以這幾年國家隊成績很差不無道理。
CBA越來越火,本土球員的水平提高是毋庸置疑的,但提高的很片面,還有很多方面都沒有得到提高,甚至出現退步,例如基本功。最後希望cba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CBA本賽季得分榜前40名有國內球員14名,分別為易建聯(6),王治郅(22),王哲林(23),張楠(24),郭艾倫(25),段江鵬(30),西熱力江(31),李曉旭(32),王仕鵬(33),張慶鵬(34),丁彥雨航(35),易立(37),唐正東(38),李敬宇(39),朱芳雨(40)。這14人中能自主創造得分能力的人並不多。我所說的自主創造得分能力是指可以不依靠隊友,可以持球單打對手的能力,在cba比賽中本土球員中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並不多,更何況到了國際賽場。倫敦奧運會就是最好的例子,國家隊投手自己創造不出投籃機會,必須靠隊友掩護出位置,內線除了易建聯和大致其他球員都屬於功能型球員,後衛中陳江華和郭艾倫有這種能力,但在聯賽中看看他們的出場時間,被外援壓制的可憐,郭艾倫被他叔叔改造為防守奇兵,陳江華被李春江改造為突破奇兵。cba聯賽本土球員在教練的心中壓根就不是核心,就是角色球員,只要干好角色球員的事就可以了,教練認為他們沒有持球打的能力,這正是中國籃球的悲哀。看看聯賽關鍵球處理哪個不是外援做的?國內球員要想生存有上場時間必須把自己變成一個合格的角色球員。有人會說,角色球員也是球隊的組成呀!但你想想一個國家隊有11角色球員,甚至有12個角色球員時,國家隊會取得好成績么?我不是說cba持球進攻的本土球員少,而是你有這種能力教練也不會用你,你必須把自己變成一個合格的角色球員才能上場,還有記得把球傳給外援。
我認為中國籃球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問題。外援能做好的為什麼我們本土球員不能嘗試,當有一天外援變成角色球員時,本土球員才是真正的提高了。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cba現在走的路可能偏離聯賽建立的初衷,cba聯賽成立時為了什麼,是徹底商業化還是為國家隊培養人才,籃協可能可能現在都沒有答案。我認為聯賽發展是好事,但披著偽職業化的嫁衣發展聯賽,只是在自欺欺人。
ps:據姚明估算,目前平均每個CBA俱樂部的凈虧損約2000萬元-2500萬元。有些俱樂部像新疆這樣的投入更大,虧得更多。cba發展並沒有出現盈利,這是更可悲的。
二 人人都是董求迪,球迷和媒體,甚至籃協沒有耐心等待中國籃球的復甦。
今天看比賽,主持說,08年之後中國換了三屆教練了。出問題找教練成為了失敗很好的「借口」。
面對失敗,我們似乎首先就會想到教練執教方式出錯,戰術體系出錯。懂球帝不斷批評教練,認為該這樣打,不該那樣?我想大家來看看K教練怎麼說吧?
我的大半生時間都在做球 隊教練 ,所 以我常常被問及這樣的問題 :「你是如何打造一支球隊的?」本書就是我的回答。作為一名教練 ,當我看到一支球隊最終成長為一個團隊 一個整體真正優於部分之和的團隊時,就是我最引以為榮的時候。在 2006 年夏天直至 2008 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我獲得 良機與一支令人讚歎無 比的球隊共同工作 ,並十分榮幸地擔任了他們的教練。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籃球運動中的翹楚 ,我和他們一起為美國重奪奧運金牌而踏上了征程。在這三年多的美國國家籃球隊主教練任期內,我有幸獲得了職業生涯中最寶貴的經驗 ,我相信這些經驗足以詮釋團隊建設的真諦。
沒有現成的團隊可供你選擇 ,你只能挑選一些人然後努力使之成長為一個團隊。也就是說 ,所謂的團隊是不可能憑空閃現的,它必須要經過一個發展歷程。為此 ,你需要的是時間、目標和比賽。我所說的時間,並不僅僅意味著你們在團隊中共同度過的那幾天、幾個小時或者幾個星期 ,儘管時間數量的累積極其重要。我真正所指的是你們如何度過這段時間,我所關注的是這段時間的質量。當你被委以重任去打造一支團隊時,有些事是必須要花時間去做的:花時間去構造團隊關係、花時間去建立行為準則、花時間去激勵團隊;同樣 ,有些事則完全不必浪費時間:不必浪費時間去申辯、詫異和內訌。為了順利完成工作 ,領導者既有責任確保大家有質有量地利用好在一起的時光 ,又要確保沒有無謂的時間被浪費掉。
每個團隊都要有一個終極 目標 ,那是你們將同心協力為之奮鬥的目標。它會賦予團隊滿懷的豪情和無窮的力量 ,它也能表明你們為什麼而激情澎湃 ,又為什麼去艱苦訓練。無論距離這個終極目標還有多少中間環節,團隊都應該時刻把它銘記於心,用對它的不懈追求來鼓舞自己。
比賽也是團隊建設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某些時候 ,比賽可能恰恰是你組建團隊的理由。即使先不考慮團隊的最終 目標 ,那些即將到來的比賽也勢必會影響領導者的決策。你們必須全面了解對手的情況和當前面臨的問題 ,才能準備好開展訓練。
在團隊的生命周期內,比賽還給我們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機會。考察團隊在賽場壓力之下如何運轉將會有助於領導者判斷團隊的訓練效果 ,從而明確下一步的方向,找出有待糾正和提高的地方。訓練 ,戰鬥 ,然後再訓練 正是這樣才能確保你們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
再好的教練都要有足夠的時間來打造一個團隊。輸球賴教練,教練能上去打球么,教練能讓那些不防守的球員防守么,能讓球員打出好的進攻么?
所以為了中國籃球的發展,請多給教練一些時間,球迷和媒體放下你們的怒火,讓時間去證明。
三 體育和教育的分離
「打什麼籃球,籃球能當飯吃?」不得不說,在中國,體育和教育是分離的。
擁有中美兩段運動經歷,姚明更是深有感觸:「所謂理念,有時候並不局限於球場上,而是一種體育觀的體現,是整個社會怎樣面對體育的態度。」
「在美國,體育教練絕對是受人尊敬的職業。」德克爾說,這不僅是深厚的籃球底蘊所決定的,更是因為美國的學校教練既執行傳授專項體育技能的職責,還要擔當老師的角色,「在學校里,孩子們既是球員也是學生,教練的責任就是通過體育平台教會他們團隊合作、面對挫折、努力爭勝,讓孩子們成為更好、更完善的社會人。」
正因為這潛移默化的影響,近20年來美國青年的人生規劃悄然改變。「20年前,年輕人的首選是上大學,其次才可能是進入NBA或其他職業體育聯盟。」美國籃球教練員協會理事肯特非常有把握,「現在的情形是,當一名NBA球員已成為很多美國學生的頭號願望。」學生們的體育熱情空前高漲,以至於美國高校聯盟NCAA不得不做出規定,只有平均績點達到2.0以上的學生才能進入各體育項目校隊。換言之,成績不過關,休想玩體育。
但在中國,情況正相反。「可能是天氣或者假期的原因,我們在這裡一周,很少見到學生自發進行體育活動。」肯特說,他會認真考慮,繼教練員培訓之後,中美學生間也可進一步交流,尤其是請中國學生去美國感受下校園裡的體育氛圍。而在姚明看來,中國校園與體育脫節的現實,終將輻射到更高競技水準的層面。過去十年,從王治郅、姚明到易建聯、孫悅,NBA的中國明星有了些「兄弟連」的意味。而這十年間,中國籃球無論是從視野還是經驗都有了質的飛躍,照理說,下一位NBA中國明星應當不會遙遠。
但大姚卻搖搖頭,「任何事物的發展若是啞鈴型的,必然不是健康的。對中國籃球來說,我們見識到很高的水平,也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但中間這段我們從來沒有建設好。」姚明指的「中間段」便是青少年籃球,「在體育系統與教育系統分離的前提下,再出一位NBA中國明星,很難。」
四 「團隊」籃球缺乏
過去一周,來自美國帕克十二聯盟的三名教練,為中國校園籃球現場問診。該聯盟是由美國西部12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聯盟,此次來滬的羅賓遜教練就是帕克聯盟中的俄勒岡州立大學男籃主帥,該校曾為NBA輸送近30名球員,其中有球迷耳熟能詳的加里·佩頓。面對業界佼佼者,中國學校教練們希望能汲取先進的籃球執教理念。但經授課的三名美國高校教練「把脈」,中國籃球差距最大的未必是理念,而是團隊。
從狹義來講,這種團隊體現在基層教練數量上。「在美國,一般高中籃球教練每隊有三到五人。大學教練更多,幾乎每三名球員就能配備一名教練。」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男籃教練德克爾打個比方,「就像幼兒園老師看孩子,一個人照看15個孩子,與三個人照看的效果肯定不同。教練越多、劃分越細,每位球員就越容易得到個性化的培養。」正是由於教練資源充沛,在美國每個社區都有籃球隊,每個星期都有社區比賽,「只要會走路,一兩歲的孩子就已在社區里接觸籃球。等到七八歲,每個社區都有適合不同年齡的籃球培訓和比賽。」德克爾說,是團隊的力量讓美國校園籃球生機勃勃。
羅賓遜教練則從廣義上闡明團隊的重要。「每支球隊主教練與助教間的通力協作固然重要,各種隊際間的交流同樣不容忽視。」羅賓遜以俄勒岡州為例,每個社區、每座城市都會定期舉辦各級教練交流,尤其是每年9、10月開學初的時候,各地方教練聚到一起,既探討新規則與新技術,也交流各隊里教學中的困惑、孩子們的進展。「以團隊智慧解決個體難題,這對教練本身也是執教經驗的疊加。」羅賓遜說,但在中國,培訓班這一周就能以小見大,「每個教練都是孤立的。」
籃球團隊在中國很少出現,不少教練是即當爹,又當媽。同時教練之間似乎沒有交流,真如羅賓遜教練所說的「每個教練都是孤立的。」
五 國內的裁判水平不高
說到國內裁判,我想是CBA噴的最厲害的一群人了。「誤判」和「黑哨」這樣的名詞不斷的出現在球迷評價裁判的身上,CBA球迷甚至發明 CP3 這樣的辭彙來形容我們敬愛的裁判。同時 CBA 比賽中存在著大量的主場哨,同樣一隻球隊,在主場和客場的罰球數之比有很大差距。CBA存在著很多「魔鬼主場」,我想有些主場並不是他們球迷有多熱情,球場氛圍有多好,而是由於裁判在主場的過於偏哨。還有就是CBA存在過多的保護球員哨,看看王哲林吧,在CBA的比賽有時候只要和防守球員一接觸就響哨,場均能有8次罰球,到了國際賽場,呵呵,不知道怎麼打了。
我們再來看看閔指導是怎麼說的。(無半點噴北京的意思,只說裁判,希望北京球迷理解)閔鹿蕾:奔籃兒去 裁判對我們有利視頻
六 國家隊選拔人員機制存在嚴重的問題
想想吧,一個國家的主教練在名單的選擇上都沒有決定誰去誰留的權利,這樣的國家隊是國家隊想要的么,是中國最強的么?名單的選擇還要考慮什麼政治的原因,什麼地域的原因,一個球員有時候能否入選國家隊,看的盡然不是該球員的能力,而是要看背景,這是競技體育么?這代表「更高,更快,更強」?不要懷疑。這一定是體制的問題,而且存在著很大問題。
七 球員的「態度」問題
可能我們最該噴的不是球員,他們為國家效力背負著很大壓力。
昨天看虎撲,看到一位台灣朋友這麼評價中國男籃。
「中國男籃和台灣的棒球很像,贏了,是應該的,甚至成了某些人政治炫耀的成本。輸了,怪球員,怪球員沒有拼勁。」
是的,有些球員的「態度」的確有問題,但絕對不是拼勁。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任何一個中國國家隊的球員在場上沒有不想贏球的?
我說的「態度」,是一種虛心學習的態度,不驕不躁的態度,充滿自信的態度。
每當中國男籃輸的,有人就會找出尤納斯的「九問中國籃球」來批評中國男籃,我們再來回顧一遍。
- 你說為什麼他們會疲憊得那麼快?
- 為什麼他們總是不夠快,總是在猶豫?總是在不斷地失誤,犯錯?
- 為什麼他們總是那麼軟,總是扛不住?
- 為什麼中國球員的壞習慣總是改不了?許多東西,我希望主教練說一遍就行了。可是幾乎每個問題我都說上一百遍,他們還聽不進去,為什麼?
- 為什麼 CBA 聯賽的水平至今無法提高?中國國家隊和俱樂部水平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不像歐洲球隊,他們俱樂部和國家隊的水平幾近相等。
- 為什麼我要的球員,我要考察的球員不能來?
- 如果一位球員表現不好,你們會如實地反映在報紙上嗎?
- 為什麼姚明不在,我們就打得沒有自信?中國球員可不可以,在姚明不在的時候也告訴自己,我是最好的,我可以做到?
- 為什麼球員們對每一種打法都在不斷地問我?
我們接下來來分析一下這幾個問題,給它們分分類。
球員的「不自信」為什麼姚明不在,我們就打得沒有自信?中國球員可不可以,在姚明不在的時候也告訴自己,我是最好的,我可以做到?
為什麼他們總是不夠快,總是在猶豫?總是在不斷地失誤,犯錯?
為什麼他們總是那麼軟,總是扛不住?
球員的「不虛心」
為什麼球員們對每一種打法都在不斷地問我?
為什麼中國球員的壞習慣總是改不了?許多東西,我希望主教練說一遍就行了。可是幾乎每個問題我都說上一百遍,他們還聽不進去,為什麼?
「態度」決定下限,一個球員沒有「態度」是可悲的,希望中國男籃的小伙能做到梁歡老師所說的「態度端正」。
只要做到態度端正,我相信球迷一定會做到「贏了我們一起狂,輸了我們一起扛。」籃協這十幾年過的比足協舒服的多。並不是因為籃協做的比足協好。相反,從各方面看,籃協都做的比足協更差。比如鳳鋁籃球隊進不了CBA,籃協就是不給進CBA的明確方式。比如王治郅事件。比如CBA的主場哨問題。比如籃協只負責吸聯賽的血,不管各個CBA球隊賠錢的問題。比如男籃為了給盈方賺錢,打了不少損害球員體力的表演賽的問題。(山西賣球隊賣出的風波更讓人苦笑。中國足球再爛,這種事也不會在中超發生。)
姚明王治郅易建聯太耀眼,掩蓋了籃協的問題而已。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籃協是阻礙籃球發展的最大障礙。解散籃協。然後讓CBA俱樂部自己組織一個聯盟公司,自己管理自己就行了。1 體制的事情沒有什麼好說的,去抨擊這個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
2 棄用鄧華德或者沒請在國內有著充足經驗的戈爾之流,用揚納基斯,本來就是著眼未來,希望能在集訓模式下為中國男籃重塑風格。雖然沒拿到世界盃資格,但這個大方向仍然是沒問題的。
3 揚納基斯有自己顯而易見的問題,但從大方向來看,應該硬著頭皮往下走。還記得尤納斯的九問和08年嘛?
4 我不認同「未盡全力」的說法
5 亞洲進步很快,不要老抱著十年前贏台灣四五十分的觀念,加上戴維斯的台灣本來就是四強實力,中國即便沒崩盤,也只是四強實力。
6 中國男籃沒有完,范斌的隊伍、王懷玉的隊伍今年的表現都非常好,這些是未來
說句不客氣一點的,天朝所有的體育強項,都是在競爭環境還不夠發達的情況下、依靠雄厚的人力物力、欺負一下半業餘的對手。等到對手們完善體系、穩步前進,天朝不僅裹足不前、甚至還互扯後腿。於是持續退步在所難免
男足如此,女排如此,女足如此,現在男籃也在這個軌跡上越走越遠。
等到所有團體項目都被人打腫臉的時候,體育局就該反省了。——不,我太天真了,他們永遠不會反省的。
三大中鋒開創的盛世,你能說是籃協的功勞,還是運動員自身的成就?別說沒人接過三大的槍,現在能接替易建聯的我看都沒有。
不是我烏鴉嘴,等到易建聯都退休了,男籃能在亞洲保持前五就不錯了
那個啥,這一定是體制的錯
——更新於2014年12月——我原本對自己的神棍是很有信心的,可惜出了一個預料外因素:周琦大魔王。
如果本預測被打臉,那一定是因為大魔王的成長超出了預期。當然,到時候請盡情的打臉,用力的打臉,打得奴家欲罷不能,這才夠酸爽~
這次該信蘭成向國民剖腹謝罪了~
姚明退役後,中國男籃也終於輸的連最後的遮羞布也不在了~
這麼多年來,信蘭成拿了那麼多姚明、易建聯的NBA收入分成,到底幹什麼去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句話是屬於中國男足的,沒想到啊沒想到…
楊毅說,這是中國籃球一個暴風驟雨的夜晚。蘇群說,感覺到恥辱,有什麼黑就大膽揭吧。網上各種口誅筆伐鋪天蓋地不見天日,簡直就是腥風血雨。什麼人艱不拆累覺不愛,什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什麼男足黨國鄧華德都蹦出來湊熱鬧,當然更多的是致以親切的問候,從伯父到列祖列宗直到部分內容不予顯示(一直就覺得在罵人起鬨黑出翔這類事兒上大家心最齊,就像一個喊裁判是SB的就能帶動全場,最終達到共同SB)。我不是教練不管戰術(也沒見揚納雞絲出什麼好招),不是央視不管正能量(反正每次一有事兒總是先垂頭再找理由接著加油曙光在前頭),更管不了體制聯賽籃協總局啥的(當心查水表),作為球迷只是客觀淡定地對本屆國家隊12名球員簡單剖析,如有雷同又不查重,「你行你上啊」這種心態的直接滾粗不謝!
廢話說的多點兒哈(最近不有狀態說這樣更快樂么,看人跑題哥糊糊),咱言歸正傳。12人按發展趨勢分為3類,退步型,原地踏步型和或許進步型。
退步型:孫悅,陳江華,張博,易建聯,朱芳雨,王治郅。(尼瑪一半兒都退步的這選人還有打?)
先說孫大聖,會耍帥唱歌車震黑腳的大牌全能選手被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咋還越來越次了呢?孫一中打到最後一個也中不了了,賴以成名的看家蓋帽每每被吹犯規,組織不給力,腳步跟不上,神來之筆的玩兒他呢?偷笑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按理說這身體條件這當打之年應該是外線的領袖才對,到不了吉諾比利這級別怎麼也得有巴赫拉米這層次吧,咱也是有NBA總冠軍戒指的(沒想黑啊),為啥現在這慫呢?平時高水平比賽打的少吧,看這樣兒訓練也沒好好練。你想一個大四體優生沒事兒就去初高中虐兩場菜當然不覺得水平有下滑呀,還當自己是個大腕兒呢。好意思TreeNewBee么?抓緊跟奧神撕毀賣身契要不就一起投奔個好點兒的組織吧,這樣下去自毀長城。馬道長說劉煒背黑鍋是因為他配背,孫悅配么?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
華仔,曾經的劉煒接班人,北京奧運會給姚明傳球的人說了多少年。可他一共給姚明傳過幾次球呢(擦我真不是黑姚明退役早)?倫敦奧運的靈光一現(也可能是迴光返照吧反正不是恆紀元),讓我們恍惚相信終於有個能突能投的組織後衛了,事實證明還是個贗品。06年老尤帶他去日本世錦賽鍛煉時就有印象,靈活速度快的小個潛力無限的樣子,不想就長期並一直處於初級階段了(沒別的意思),成長的慢也就算了你別下滑呀,別以為叫個陳將滑就有理了說是命。當替補的時候還敢打敢拼愣頭青呢,打上首發完全就是劉煒二世還沒人家壯(大侄子也這熊樣兒)。上場後那個猶豫呀,看那又苦又衰表情就想起國家隊的魯尼傑拉德。心理素質的確不過硬,俱樂部機會太少,劉曉宇也是這問題。在國家隊混這麼多年了居然俱樂部連個穩定出場時間都沒有別提首發了這賴誰?一打不好就被那小母牛倒立的上腿教練李春江換下了,擱誰自信都磨沒了。從帕克到小布再到斯隆,華仔一直沒有出頭之地呀,誰讓你在冠軍俱樂部呢又打個最需要外援的控衛又轉不了會?唉,希望這種悲劇不要繼續在曉宇身上上演了。華仔跟大聖,按上頭老的兵敗先滅替罪羊套路,不出意外離國家隊是漸行漸遠了。。。
張博這貨,完全是自己的問題。還記得09年武漢世錦賽關鍵時刻有著不錯的發揮呢,之前熱身賽里敢突破投的也挺准,這回打個孫悅的替補都擠不下去他。拿個球尋思半天是投是傳二意思思,多少個24秒違例就毀手裡了?就他那持球突完全不看人和筐,一轉身就扎人堆里然後隨便一扔各種離譜磕板兒要不就走步,防守動作大捂捂喳喳的(大侄子又跟著中槍)。你說在八一隊這麼好的環境都沒有提高,還能怪人家韓碩爆發王磊復出搶佔機會么?本來在國家隊可以打控衛的,自己不好好把握可勁兒練誰也沒轍。
阿聯,沒想到居然也到這裡來了。怎麼講,就說跟10年世錦賽20+10比吧,這幾年確實有倒退。不得不佩服NBA,雖然把太空易從嚼綠箭放輕鬆的宇宙高富帥神壇推到回廣東當大腿的城鄉屌絲男,但起碼幫他練就了一身肌肉塊。前幾年還能靠著好身體背打什麼的往內線轉轉擠擠起起,現在完全只剩兩招了,要麼拉開中投,要麼晃起直接暴扣。都說咱內線佔優,但碰上哈達迪多希特弗羅曼阿巴斯,甚至戴維斯金周成,都看不出是誰完爆誰啊。沒策應,少背打,缺防守,老大不小的易建聯能否扛起後姚明時代的大旗,就算能還能扛多久呢?阿聯的未來在哪裡,是繼續在宏遠跟外援一起刷冠軍還是?到歐洲練練也許有好處。對了,突然想起他還算蠻幸運的,第一場就無辜地負傷了,這樣輸伊朗不賴他,輸台北也可以說有傷病影響了。冥冥之中凡是自知無力回天的人都能找個很好的台階下呢,準確的說是有個,讓人很無奈又不得不對這種精神讚許敬佩,譬如。。科比(神啊我真是個科蜜呀愛信不信!)。
朱芳雨,常年CBA的MVP呀,總冠軍拿到手抽筋。這屆亞錦賽手是真有點兒抽筋。要不是第一場投那麼差也不至於輸給棒子。不過總的來看朱8的發揮還是比較正常的,命中率也還說得過去,畢竟是定點投手嘛,非得讓他干4號位頂人搶板的活也強人所難了。雖然身體在這兒擺著,不過畢竟也是老骨頭一把了速度沒有也跳不起來。發現自從前胸紋了雙翅膀以後發揮就越來越不穩定了,沒事兒學什麼大鵬你也不展翅也不屌絲男士,三分雨也變時靈時不靈了。反正國家隊留給你的時間也沒有了,跟大郅好基友一起告老還鄉吧。
王治郅,還是很不忍心把他放到這裡,可惜歲月催人老。。名利都忘掉,一壺濁酒把夢醉倒(夠了你)。一直以來的精神領袖,定海神針能屈能伸(妹的嚴肅點兒),誰成想告別演出搞的這麼苦。。澀,連悲壯都談不上。當年的追風少年如今老胳膊老腿兒了還得指著他靠打,晃動,策應,防守,遠投,誰叫咱後繼無人呢有人也不敢用。抱完姚明這棵發財樹再抱大郅這棵不老松,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撞南牆不回頭,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落淚,不簡單吶不簡單(王木生亂入了)。亞運會奪冠接受頂禮膜拜後就退役多完美,就不明白了為啥總給自己找麻煩,像什麼菲爾傑克遜,艾弗森,羅伊。。大概這就是出於對籃球最初的熱愛吧,嗦也嗦不清楚。。。願王大郅今後幸福吧,咱不有董潔了么,致敬。
原地踏步型:王仕鵬,李曉旭,郭艾倫
大鵬,一如既往的神經刀,還沒有JR那樣連續爆發的能力。運球依舊那麼懸的楞的,後背紋那對兒翅膀也沒帶他飛,飛過絕望。不過時不時來一發六脈神劍還是蠻有氣勢,外加還要負責孫悅未盡的組織責任,傳了不少好球當然好多都被斷了也,能力所至但起碼堅決果敢。王7這些年在宏遠有超越朱8的趨勢,世錦賽亞運會奧運會等關鍵時刻也偶有精彩發揮,可讓大家記得住的還是06年的絕殺球。廣東隊的球員啊,集體成為中國籃球後姚明時代難以逃脫的悲劇。
李曉旭,國產魔獸,事實證明國產的確夠山寨,再說魔獸都縮水了不是?幾場比賽下來只能說中規中矩差強人意,完全看不出CBA里遼小虎的霸氣,連個扣籃都沒有,還好也混個傷病顯委屈。一說到這兒又想起大侄子了,反正之前也跟著躺不少槍了。郭大侄子在遼寧這賽季打的也叫一個風生水起,哼哼哈兮,到了國際賽場立馬也跟著萎了。從世青賽初露鋒芒到現在直奔江郎,控不穩投不準傳不好防不住,為關係所累還身背罵名,就只剩所謂的拼搏精神了。沒事兒咋不跟楊鳴叔叔(我是說遼寧那帥哥)多學點兒意識呢,凈妄想著打NBA以為你是盧比奧啊(當然這哥也毀在年少成名了),不做下一個陳江華就好了,回去打好氣兒重新起航吧,做自己的男神(又黑誰了么?)。
或許進步型:周鵬,劉曉宇,王哲林
說或許進步,因為不常看CBA的人你也不知道他們原來打啥樣承認不,包括我這賽季也就看過兩三場廣東福建的比賽吧,還凈看斯隆麥克唐納啥的玩兒了。他們是新人,拼勁兒夠足,敢打不怵,防守也夠積極。或者說在泥潭裡浸泡的還不夠久粘的輕,所以沒有挨媒體的槍子兒,也希望他們以後不要也都一個味兒了吧。周鵬的持球突破再練練擠下個朱8孫9佔個主力小前鋒還是沒問題,投籃丑就丑點兒吧能進就行。曉宇好像還是建院某女生的偶像呢,總算也擺脫了花瓶給人硬氣的感覺,轉身突破傳球速度都還不錯,回頭增強一下投籃的穩定性在俱樂部拿下華仔坐個首發還是很有戲。別說,之前說「小輪滑」組合還真是按這個順序發揮的,劉曉宇幸運的受傷又增加了其正能量的戲份呢。小王吧,咳咳,成名早的總是值得擔憂,不過這屆打的還可以,籃板拼的凶,中投也比看起來准了,怎麼也算是值得表揚的行列。在福建一個賽季20+10不是白刷的,攻擊時很有信心,但經常心有餘兒力不足,拱不動了就只好走步,上肢力量還不足,手感也不甚柔和好多手邊兒球擱不進去remind me of Asik。哲林同志是塊好料子,姚明接班人男籃未來核心的大帽子現在已經扣得世人皆知了。但關鍵怎麼發展朝何處發展還得看自己,當然了有個好的智囊團隊相當重要別跟易帝似的。期待著他們前途一片光明吧,為了中國男籃的未來,為了部落!不能都是犧牲品。。。
哇擦居然墨跡了這麼多,那選人有沒有點好建議呢?我說話又不好使,不過要是選國家隊也跟全明星似的讓球迷投票也不賴哈,最起碼打不好上面可以說反正是你們選的人你們自己負責,也給球迷一個交代了省的又黑我們沒有機會投。諸如野獸派李根,大局觀楊鳴,技術流韓碩,彈簧腿易立,神射手段江鵬,潛力股丁彥雨航,死胖子韓德軍(咦咦?)。。這些技能在國家隊都能有用武之地。當然了,引進規劃球員什麼的對我們這些好面子的領導來說根本不口隆,YY的林書豪準備趟這渾水另說。每每談到這麼多人口這多人打球咋連個12人的國家隊都挑不出來好苗子,我們都有且只有鄙視地瞥一眼印度。。。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更比前浪浪?有群眾基礎,就有希望,這點確實比隔壁強。
好了,太長不看了都。說好的冷靜分析,還是變成了落井下石幸災樂禍的吐槽。要有打破常規徹底重建的決心,就要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態度。廣大球迷們還是盡量心平氣和,口下留德,孩子既然都慣出病來了就等他改過自新重獲新生吧。最後說一嘴,昨天的比賽讓好多人知道台灣不僅有智齡(還黑),還有志傑,志善。。。祝台北的兄弟們一路狂飆,抽瘋到底,先滅伊朗,再奪冠軍!
別忘了再過幾天就是全運會了,各省給施加的壓力有多大呢?像孫悅這樣的球員明顯就是為了保存實力留在全運會去拼名次,除了獎金什麼的,也能在該省的體育圈子站穩腳跟,跟奧神荒廢了這麼多年,不投機一下怎麼回到體制內?像廣東這樣的籃球大省,拿CBA冠軍拿到手軟,全運會要不第一,整個廣東籃協、體委會受當地媒體和地方政府多大壓力?都去準備亞錦賽了,打傷了,名次沒了,就等挨整吧!!
個人主觀臆斷,如果要是換到2014年或2015年或某個非大賽年,這幫球員一定會更加拚命,在亞洲,中國隊拿冠軍就是名至實歸,就應該是嘴邊的肉,這是媒體和幾乎所有關注國籃的想法,你拿不到冠軍就是你不努力,你自己水平不行,中國隊就應該是亞洲第一隊,就是亞洲的美國隊,你拿了第一是你應該做的,頂多媒體給一頓捧一頓誇,帶不來絲毫利益,但省運地方政府能給多大好處,以後退役了能享受什麼待遇,這都是能決定一個球員是否拚命的關鍵。可能你在國家隊挺賣命,結果地方出不來成績,等退役了,誇你的人沒了,媒體不再關注了,地方體育局什麼的肯定不會給你好臉色,例子太多了,自己百度去吧。
歸根結底,體制不改變,就跟足球沒有兩樣,甚至還不如足球
在我看來,其實男籃這一屆亞錦賽的失敗,在出征前就已經註定了。原因有很多,但並不像國足那樣的嚴峻。我們可以逐條分析一下。
首先是人員構成。出征前的大名單一換再換,無非是因為是否應該帶上朱八大治等老將的爭論一直困擾著揚納基斯和中國籃協。在姚明退役後,先是由大治領銜後姚明時代,然後是阿聯。而前幾屆重要的大賽上,無非是劉煒,大治,朱八,王七,孫悅這些人為核心。但隨著整體年齡的升高,中國男籃中生代球員發展極為緩慢,也就是阿聯這一屆的,現在也只有周鵬和陳江華。另一部分則是青年球員,先是今天打了很長時間的郭艾倫,劉曉宇和王哲林。這樣的人員構成劍指四字,青黃不接。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屆亞錦賽本身就是中國男籃的一道坎。
然後是教練。無論是尤納斯,哈里斯還是鄧華德,他們都趕上了男籃的好時候,自身實力稱霸亞洲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揚納基斯接受的這隻球隊已經面臨著主力隊員的老齡化,這是不可迴避的問題。但單從揚納基斯與中國隊的適應性上看,可以說很不成功。揚納基斯的履歷很漂亮,本身也是有實力的,但其核心的歐洲打發似乎沒有體現在中國隊身上,反而磨滅了中國男籃本身的很多特徵。例如控球後衛很少直接進行進攻,而往往採取突破分球的模式,本事就是與郭艾倫陳江華的特徵不符的。還有頻繁的外線傳球,命中率卻沒有保證,大個子球員拉到外線很少內線單打等。在進攻方面,甚至不客氣地說是毫無章法,往往都是依靠個人能力得分。不知道是揚納基斯的戰術安排沒有得到隊員的執行,還是本身戰術上的問題。
最後是球隊狀態。其實這屆男籃從熱身賽開始的狀態就很不穩定,背靠背打澳大利亞,反差很大,而且體現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不會打逆風球,一落後准歇菜。第一場打韓國就是如此。當然這次的分組對中國也很不利,根本沒有適應和調整的時間,先韓國,後伊朗,兩場下來,中國隊的自信徹底被打掉了。尤其是對伊朗的一場,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所以說體現在後面對陣哈薩克和中華台北的比賽上,就是落後時沒人敢出手,進攻猶豫,防守畏縮。哈薩克是實力不濟外加周鵬那個暴力三分球。而面對今天下半場打了雞血的中華台北,中國隊毫無還手之力,甚至是毫無還手之念。在最後三分鐘,落後13分的時候,中國隊當時的防守狀態已經崩盤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想到過會輸台北,更沒想到是在上半場領先10分的情況下,第三節被打了個12比31。
當然,命中率,傷病,球隊氛圍,媒體壓力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但在我看來,輸不是壞事,也根本沒到世界末日。這屆亞錦賽後,老爺子們基本都會淡出國家隊的舞台,而由於中生代球員匱乏,所以中國男籃必然會有2-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陣痛期,需要等待年輕人的成長。這是新老交替的規則,是自然法則,沒人能夠打破。而對於中國男籃的優勢在於,籃球的普及程度很高,選材很廣(這是男足不具備的),所以男籃的未來還是很光明,他們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這也是我們這些球迷和媒體人應該努力為他們創造的,尤其是哪些心態尚不成熟的年輕隊員。置於教練么,揚納基斯接手時間太短,有待考察,不妄加評論。
看好郭艾倫,李牧豪,王哲林,周琦他們,會為男籃撐起一片天。
多說一句,不一定無緣西班牙,還有可能拿到外卡,但對現在帶我中國男籃來說,明年的世錦賽真的有意義么?
其實從今年男足失利的時候我就有個想法,但是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雖然昨天因個人原因沒看比賽,可是看到新聞上男籃落寞的背影,還是不吐不快,我覺得,中國體育在眾多競技項目上競爭力不強,就是缺乏一個最簡單的理念——「想贏」。
競技的體育比賽,歸根結底,真的是非常單純的一件事情,足球就是把球踢進球門,籃球就是把球投進籃筐,比誰進得多,NBA的口號就是I love this game,說到底就是一場game。
打過球的人可能都有這個感受,幾個朋友在夏天約個日子,一起玩玩鬥牛打到汗流浹背的時候最開心,不過最能令自己念念不忘的,必然還會是那幾場全身心投入、只為贏球的對抗或者比賽。像我這樣的弱雞,參加什麼班賽院賽都是被虐的份,但隨便一想,我就能記起來某個傍晚的半場對抗,雖然我方實力明顯弱於對手,但最後通過配合硬是扳回比分,那一個福至心靈的超遠三分,恐怕一輩子也不會忘得掉。
但隨著game的升級,比賽就不僅僅是雙方的對抗了,往往會被附帶上很多別的東西,我們這邊比較常見的就是榮譽,什麼班級榮譽、學校榮譽、球隊榮譽、國家榮譽,在國際比賽上得了個金牌比神一百飛天還要轟動;明燈國就喜歡造英雄,林書豪打了幾場好球,簡直成了喬神再世,而斯特恩恨不得把老北京吹成superman,大手一揮就能拯救美利堅於水火之中,至於什麼新仇舊恨、冤家路窄、八卦周邊,NBA也快有「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了。
想像一下,數萬人的球場,呼吸凝聚積壘成山,「MVP」的呼喊如同海浪洶湧,無數的聚光燈,無數的鏡頭打在你的身上,球從隊友那裡傳到了手中,你的一舉一動都被歷史記錄,拿著手裡的球,會不會迷失自己——我究竟在這裡做些什麼?
頂著中國隊這三個字的球隊,經常能看到球員處於這種狀態,當然,他們考慮的不是「我是不是個英雄」,而是,「我不能給祖國丟臉」。現在能有這種榮譽意識已屬難得,更多無關的因素在干擾著球員在場上的表現,神仙打架波及蒼生簡直是司空見慣,勝利了什麼都好說,失利了各種原因都冒出頭——為名為利為蒼生為百姓,就不是為了贏。
今年NBA的總決賽非常精彩,出現了各種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場景,米勒光腳投三分、老北京暴走甩頭帶,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有人這樣想過,詹姆斯、韋德、鄧肯這樣的世界級巨星,拿著千萬級的年薪,名利俱備,要啥來啥,是什麼支持他們站在場上?
是總冠軍的榮耀么?不是,還有更單純的東西,就是「想贏」。
不是想贏的話,是什麼支持詹姆斯摘頭帶玩肉搏?
不是想贏的話,是什麼支持韋德爬在地上如同尺蠖蠕動只為追一個球?
不是想贏的話,是什麼讓雷阿倫燃盡全力完成最後的投籃?
不是想贏的話,是什麼讓鄧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是什麼讓石佛情緒失控怒拍地板?
凡是站過球場上的人,都會明白,自己最偉大的時候,就是身體最拚命、精神最集中的時候,時空凝滯,萬物不存,一生的存在只為此時此刻,將最終的結果——勝利得到手。
Game的本質,就是人的本性,就是想贏。
一個好的體育比賽,一個好的體育制度,就是要能保證,在賽場上,這種最單純的精神能夠維持。NBA的比賽如何包裝都可以,想怎麼造英雄都成,但能不能得到世人的承認,球星還需要捧個奧伯萊恩杯在懷中。91年的喬丹,在更衣室里痛哭,12年的詹姆斯,在場邊揮毛巾笑得像抽獎中了十噸香蕉,彼時的他們,都已經是毫無疑問的聯盟最強,在有些人看來,「拼那個勞什子作甚」,上場打個好看混個溫飽就成,而有些人,他們的征途永無止境。
因為他們,籃球競技水平才能不斷的提升——他們選拔人才,他們勤奮練習,他們鑽研戰術,他們打造團隊,他們犧牲自我,他們奉獻青春,他們的目標是最強,他們的本能就是追求勝利。
在眾多對手的身上,比如昨天的台北,我們不斷能夠看到這樣的品質,雖然說,這是競技球員的最基本的要求——不是想贏球的話,誰能夠堅持從一場一場比賽打下來?但在中國競技體育人的表情里,「想贏」已經逐漸被漠然吞噬。
是什麼時候,我們不想贏了呢?是揮汗如雨地練習,身邊的人冷冷地傳來一聲「傻逼」?體校孩子的父母期待的目光?孫悅的迷茫,王治郅的無奈?是信蘭成「我沒有什麼想說」的斬釘截鐵?是表彰大會的獎狀?是媒體的「丟中國人的臉」?是高牆密室內的竊竊私語?是大學生和農民工迷惘的眼神,還是誰的保時捷呼嘯穿過街頭?
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我不知道。
之前看西班牙的游泳錦標賽,bbc的主持一直在強調孫揚這幾個不容易"因為他們要回國馬上參加一個"省與省之間的運動會",那個運動會對於他們這個級別的運動員來說也是很大的壓力,因為牽涉到funding,如果沒有好的成績會極大影響運動員乃至整個隊伍的收入。"
我想說後奧運轉型期間,上面可能沒給這次比賽下目標也許是個解釋。球員國家隊訓練差也許是個解釋,但這裡全運會以及全運會涉及到的各省之間競爭和獎勵是讓運動員有所保留的一個可能原因。恭喜中國男子三大球類回歸同一起跑線
直接上圖。
其實足球籃球深層次的問題差不多 只不過籃球沒有足球競爭激烈而已
找個牛逼點的省隊來打,估計會比這個好很多!
其它因素不談,我覺的楊納吉斯作為主教練有很大責任。接受中國對三個月就要打亞錦賽了,那時候的主要任務不是給中國隊灌輸新的戰術,而是應該在這個三個月內觀察球員,確定5個主力隊員。中國隊的隊員打了那麼多年的球,你想三個月就改變,可能嗎!此前的熱身塞第一場,最明顯。很隊員拿到球後的第一反映,就是找人傳球,如果隊友被人盯死,他們就好像腦子短暫短路了一樣,整個人就愣在哪裡。明顯是對教練的交得戰術沒有完全掌握。其實,亞錦賽,最後幾場,隊員們已經放棄了揚納吉斯的戰術,使用自己的平常的方式來打球,所以,有些時候就顯得戰術很亂,這一點在防守上特別明顯。
記得當年有副對子:謝天謝地謝亞龍,信神信鬼信蘭成。 感受一下
男足、男籃這種全球範圍高度職業化的集體球類項目,你不走學校體育、職業化(俱樂部)體育、專業化管理的路,拜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