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度社交理論的朋友是指哪種程度的?
6度社交理論的朋友是指哪種程度的?
每兩個人之間只需通過6個朋友就可以認識了,這個朋友是指哪種程度的?我大學的校長之類,應該不算,某次坐火車和鄰座的人聊了2小時,也應該不算,我用陌陌和某美女深入了解了一晚,也應該不算,我是劉德華fans,我對劉德華的了解比劉德華本人還多,某次見面會劉德華還和我親切交流10分鐘,也應該不算。
至少要交往3個月以上才算這個理論里的朋友嗎?
但是要達到這種非常親密程度的朋友,6度社交理論很難成立
發現是指經過6個隨機的人(而不是6個朋友),能到達一個指定的人,是不是?
---------------------------------------------------------------------------------------
從數學的角度看,6度理論未必成立
按多的算,每個人假設100個朋友,假設沒有重疊
1度朋友100個
2度朋友10000個
3度朋友1000000個
4度朋友100000000個
5度朋友10000000000個
6度朋友1000000000000個如果是稍微關係深點的朋友,大部分人的朋友無非是同學同事親戚鄰居,大家彼此都認識,考慮到這種重疊,每人估計頂多只有30個稍微關係深點的不重疊的朋友
1度朋友30個
2度朋友900個
3度朋友27000個
4度朋友810000個
5度朋友24300000個
6度朋友729000000個=7億
所以如果每度30人,每個人的6度理論上連全中國都沒法覆蓋
(2015-01-18修改)我正好研究過這個理論,其實很多人對它的理解都是錯的,甚至在一些堂而皇之打著「六度人脈」出版的一些書裡面。
我們首先來看這個理論本身的結論。
六度分隔理論:你想要與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產生聯繫,實際上最多只需要經過6個人。
理論最早由來是一個來自哈佛的心理學教授在上個世紀60年代所做的一系列實驗,當時被叫做「小世界實驗」。
所謂的「小世界實驗」確切的說是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在實驗中,他將一些信件交給自願的參加者,要求他們通過自己的熟人將信傳到信封上指明的收信人手裡,實驗結束了之後他發現,在294封信件中有64封最終送到了目標人物手中。而在成功傳遞的信件中,平均只需要5.5次轉發,就能夠到達目標人物手中。
試驗結論被廣泛引用,幾乎在所有談人脈的書里就必然會出現。但是我覺得這個實驗是有缺陷的:
- 首先,它樣本量太小了,加上所有的,總共被用於實驗的信只有不足300封,所以說它得出的結論可以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卻不能夠直接的被拿來推而廣之變成全球皆如此的真理。由於樣本的偏差,我們如何知道這不是一種「存活者偏差」呢?
- 然後是它的時代局限性,請注意實驗的年份:1967年。二十世紀80年代個人計算機才開始普及,90年代蜂窩數據電話才被逐漸投入使用。所以在那個年代,信息流通非常不流暢,即使是熟人之間假如相聚比較遠,也需要通過寫信與電報等的方式保持聯絡,何況是找一個莫不相干的人呢?但是到今天,實驗的大環境已經完全改變了。由於通訊技術的發展,要找到一個人其實一點都不難。
- 每一度的關係定義。到底轉交的對象是誰,與自己是什麼關係?64封成功的信件之外失敗的230封理由是什麼?假如有人非常聰明的將信封給了郵局的工作人員,那算是幾度的人脈?
- 實驗的假設有問題,通常來講,一些偉大的科學實驗是會顛覆我們的傳統認知的。物理上許多著名的實驗就是如此,大大顛覆了當時基於宗教的一些對自然現象的解釋。而「小世界實驗」對當時人們的假設是:之所以我們的人際交往有著局限性,是因為我們認定了不可能與某些人有交集。也就是說,是人們自己限制住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而與外部環境無關。
- 由於時代局限性,當時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一個人確實不容易。
- 主觀性的假設很難去判斷或者證明當時主流社會確實是這麼認為的,實驗的設計有些一廂情願。
當然這些缺陷歷史上也有其他人注意到了,例如第1和2條局限,就有社會學家的後續試驗將它解決了。
後續實驗:
1. 在2001年,有一個科學家鄧肯·沃茨(Duncan Watts)就做過一些後續的驗證實驗。他從13個國家招募了18個目標人。從愛沙尼亞的檔案檢察員,到澳大利亞的警察,再到紐約的教授,他選擇了儘可能多元化的目標。而後他在全美招募了6萬人向這18個目標發送電子郵件,結果發現這些郵件一般都通過5-7個人送達了目標。實驗選取的人物職業多元化是為了儘可能的保證得到數據的代表性。
2. 同樣的,在2008年,微軟根據MSN的用戶分析也統計出類似的數據,一個人通向另一個陌生人的鏈接是6.6個人。
3. 再加上評論中@葉風 提到的:今天社交網路巨頭 Facebook和米蘭大學共同宣布了他們關於六度分離理論的新研究成果:他們已經確定世界上任何兩個獨立的人之間平均所間隔的人數為4.74。Facebook 的研究對象是一個月內訪問 Facebook 的7.21億活躍用戶,超過世界人口的10%。Facebook:六度分離理論或將改寫
在這些後續試驗中,時代的局限被解決了,樣本數量的問題也解決了。得出的結論還是同樣的結論:
- 六度分隔理論:你想要與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產生聯繫,實際上最多只需要經過6個人。
但現代的實驗其實有著巨大的不同,那就是人的主觀意志。1967年的實驗,米爾格拉姆教授要求「實驗者通過自己的熟人將信傳到信封上指明的收信人手裡」,實驗者有人可能交友廣泛,能夠直達目標人物,有的可能根本沒有認真對待,只是隨意給了周圍的朋友(或許這能夠解釋失敗的230封信件的去向)。然而,現代社會MSN和Facebook的實驗卻是不需要實驗者主動行為的,而只是測了一下數據,看用戶好友們的集合是否有交集。這兩者的區別之大,變數控制之不嚴謹,讓設計過社會學實驗的我簡直無語。
結論
雖然轉了一大圈,還是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但是我相信能夠堅持看到這裡的童鞋一定對這個理論的由來、論證和結論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單看這一個結論,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嚴謹的結論,甚至難以證偽!
稍微對現代通訊技術和互聯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要找人的話在linked-In、Facebook、Twitter、微博或者公司的主頁上面我能夠找到任何人,甚至是美國總統先生。根本不需要通過別人繞來繞去,完全可以直至目標人物!
所以,最早的六度分隔實驗演變到如今,就像最後一個MSN、Facebook結論已經變成了:
當用戶總量(10億)一定時,每個單獨個體自由發展的好友數量超過閾值(200人),隨機抽取兩個用戶,他們之間通過有共同好友交集來讓彼此產生關聯需要平均4.74人。
這已經完全是統計學意義上的結論了!
其中的變數有:1.用戶總量;2.目標人物好友的數量;3.平均個體的好友數目
換句話說,此結論完全可以推出:
Facebook中好友數量為500以上的用戶總數為3億,在他們之間,通過有共同好友交集來讓彼此產生關聯需要平均2.3(隨意填寫,遠小於4.74)人。
這就類似於一部電影叫做《讓愛傳出去》,裡面主人公的社會學實驗,每個人幫助三個陌生人,這三個人幫助9個陌生人,總有一天一定會覆蓋全人類。因為這是一個「米粒問題」,是一種指數級的增長,是一個「荷塘效應」。
而要說「六度分隔理論的意義在於啟發和構建了社交網路的理論基礎」,這也很扯。根據上述統計學的分析可知。一個社交網路,只要覆蓋的總人數足夠多,然後讓每個用戶再擁有更多的好友,那這個網路內的所有人一定會在突破了某個閾值之後彼此互聯。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找到了那個人又如何呢?
這就涉及到了人和人之間的一個交往基礎——當我們能夠輕易的縮短物理距離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能夠同步的縮短心理距離。這兩個距離顯然是不同步的,不然豈不是在同一間飯店吃一次晚飯就能與當晚所有在飯店裡的人成為朋友了嗎?
這就是「六度人脈理論」,一個名氣遠大於實質的理論。然而友誼的獲得需要的是時間的積累和真誠的付出,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想要認識很厲害的人,必須讓自己首先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還需要對的環境。越努力越幸運。不過這就涉及到人際交往的方向了,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可以參閱一下我其他相關的答案。
--------------------------------------------------
對社會心理、社交行為有進一步興趣的可以參考我同話題的其他答案:
為什麼有的人就是不願意幫助別人? - Amos 的回答
是否也喜歡上知乎是否會成為你擇偶時的考慮因素之一?為什麼? - Amos 的回答
6度社交理論的朋友是指哪種程度的? - Amos 的回答
如何經營平時較少交集的人脈關係? - Amos 的回答
好朋友之間是如何變淡的? - Amos 的回答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 Amos 的回答
什麼決定了你的階層 (class)? - Amos 的回答
人為什麼會出軌? - Amos 的回答
為什麼說「喜不喜歡和合不合適是兩回事」? - Amos 的回答
女朋友總抱怨這兒痛那兒痛,讓我很抓狂,為什麼? - Amos 的回答
譬如說你跟你同學,同事,父母親戚等具有穩定關係的。譬如說無論你多熟悉劉德華,你跟劉德華就不算六度裡面的關係。
這不是什麼社交理論
畢竟朋友的朋友未必是朋友
這只是一個所謂的「關係論」
即是說如果把每個人看成一個節點,那麼他可以向外發散出更多的節點,然後這些所有的節點就可以織成一張網了
但是這也不代表每個節點之間的邊是等價的,甚至有些邊只是單向邊
這麼說吧,我爸和習大大互相認識。但是這隻能得出我通過我爸知道我爸和習大大的關係。然後我的朋友又通過我知道這件事(假設),然後我朋友的朋友也具備這樣的潛在屬性
然後又鑒於習大大和奧巴馬有往來
於是乎,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下子就和奧巴馬都搭上關係了
但是這個搭上關係並沒有任何屌用,如上文所說
首先,我和我的朋友是朋友。但是我朋友的朋友和我就沒啥關係了,再往上可能就更沒關係了
其次,我爸和習大大有關係,但是我沒關係
再者,習大大和奧巴馬有關係,但是我爸和奧巴馬沒關係,於是我也沒有,我朋友也沒有。。。
你認識他,他認識你。
大學同學加高中同學加同事,200個比較熟的朋友肯定有的。
反自反性 對稱性 傳遞性
專門從問題出發的話,6度理論所指的"朋友"就是你所認識的人的程度,也就是你認識的人最多經過6次他們認識的人,就能找到你的目標人物.完畢.
討論其他的內容(比如成本,人際關係)那是實際操作的範圍了,題主的問題只是問什麼程度.
另外,每個人對朋友的理解都不一樣,按百度的意思:
朋友,指除情人或親屬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交情,指互相交往而產生的情誼.
至於產生的情誼是多是少,是正是負,就是很主觀的了.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朋友在於你自己心裡的定義.
雙向關係。
其實這只是在表達一個觀點那就是世界很小,也許你和奧巴馬之間只隔了六個人或者更少,但是不代表是有效的人脈。有效的人脈基礎是對等的關係和價值。
而成為朋友需要時間以及其他的磨合。
恩……然後去維基搜了一下……
維基定義
這種現象,並不是說任何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都必須要通過6個層次才會產生聯繫,而是表達了這樣一個重要的概念:任何兩位素不相識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聯繫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繫或關係。顯然,隨著聯繫方式和聯繫能力的不同,實現個人期望的機遇將產生明顯的區別。
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有一個故事說的就是一個人想給美國總統寫信,於是寫了200封,分別給了自己周圍的人,並要求每個人轉手之前都要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信上。最後,有大約150封到了總統手裡,而且這些信上的名字都不超過6個。
大部分回答看的我迷迷糊糊的。
這個理論的初衷僅限於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產生聯繫。
不是社交理論。
什麼叫產生聯繫?
簡單的說,你在微博里向一個大V發私信了,他回復你了。這也算是產生聯繫。
包括排名第一的答案,說的大多都是後續研究,而後續研究和這個理論最初的初衷定義是不一樣的。
後續的不管是社交網站的統計,還是人與人關係程度的變化。
都是在「聯繫」之上的操作。
所以,你不能拿一個別的理論來當做另一件事的結論。
所謂的我們和一個陌生人之間最多間隔6個人。
你要記住,是最多。
實驗當然有不嚴謹的地方。
當初這個理論出現的時候。只是提供了一個方向而已。
並不是發表出了一個結論。
他的意義是在於開了個頭。
於是,後來出現的所謂6度社交理論,也是搞笑。
我特別記得,讀書的時候。
喜歡一個其他學校的姑娘。
但是我們倆根本就沒有交集,僅僅一面。我甚至不知道她叫什麼。
但是因為6度理論,我決定,試試。
說實話,要說聯繫的話,我通過了4個人就聯繫到了。
這個理論的最大價值。
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並沒有那麼遙遠。這樣一句話。
而並不是,最多通過6個人,我可以認識任何人。
我這裡說的是價值。
簡單的說,社交網站已經將某些數據花樣使用了。
首先,票數最高的答案較好地解釋了什麼是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 of separation),並且補充了一些比較新的研究進展(比如Facebook的結果)。這年頭大數據給了社會學很大的啟發意義,以至於有數個新興學科出現,比如網路科學和計算社會學,如果你知道如今很多做社交網路研究的都是物理系的會不會很驚奇呢。
從問題本身出發,我相信題主是想知道,通過六度社交關係聯繫上的人在多大意義上可以被認為是「朋友」?首先答案是: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會被當做朋友。其次,題主所說的經過六個隨機的人是不正確地,因為你不可能隨機的去認識到一個人,任何實驗條件也不允許這樣做。題主想想,這個世界上有七十億人,你能稱的上朋友或者熟絡的能有多少?鄧巴的理論是大部分人能維持親密關係(也就是樓主所指的「朋友」)的數量基本在100和200之間。通常會用150人作為一個經驗數來表示一個人的朋友圈(也稱作鄧巴數)。所以六度社交理論也是建立在熟人關係的基礎上的,這恰恰是這個理論最有趣的地方:通過你的朋友,你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你可以接觸到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也就是說人和人之間的社交距離比想像中得要小得多。所以有時候你偶然碰到一個人,談論起來以後,發現有相同的背景亦或相同的朋友,你會讚歎「哦世界真小!」
但要將這種理論變現成很多成功學書上所說的人脈,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並不是所聲稱的那麼有用。這裡有必要引入另外兩個理論:三角關係閉合(Triadic closure)和三度影響理論 (Three degree of influence)。三角關係閉合理論簡單說來就是如果你有兩個朋友,那麼這兩個朋友也會比較容易地成為朋友。目前很多社交網路上的朋友推薦系統都是基於此的,比如會倒序地推薦那些與你的共同好友多的人。
三度影響理論來自於哈佛的兩個教授做得一系列的實驗,他們想通過社交網路觀察人是否會對他朋友的行為產生影響,他們發現這種影響的確存在,但這種影響僅限於三度社交關係,對三度以外的朋友的影響微乎其微。
所以回到題主的問題,想要成為「非常親密程度的朋友」,需要的條件有很多,但可以確定的是,六度分隔理論幫不了你。6度社交理論,根本就不存在。這個「理論"出處的實驗,是發現了一個現象,社交網路是通過幾個活躍的聯繫人組織起來的,並不是任何兩個人都可以通過6個人相互建立聯繫。
好友圈互相關注即可。
其實你提的問題就是六度理論的缺陷
六度理論是通過實驗得出的,但是沒有考慮一個問題叫做人情,難道介紹認識是沒有成本和風險的嗎,這是最昂貴的人情。
所以,你說的什麼程度上的朋友其實就是成本的大小,也就是加權的問題。
最後,六度理論的缺陷,沒有量化完全不足以用以指導實際交流、交友和生活。只能提供一個粗淺的認識。
在相對落後的信息通訊條件下,這個理論絕對不成立,風俗和距離的原因導致,很容易出現地區間隔離。隨著通訊條件的改善可能會實現吧,誰也不知道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視頻爬滿了網友的實時評論文字?
※SNS 的本質是什麼?
※如何看待男生不把女朋友公開展示在社交網路上?
※為什麼有很多回答者獲得的贊同是在「一覺睡醒」後才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