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批評政府時,爸媽就勸我多角度看問題,可自己卻不從反面看?

比如現在的央行問題-_-他們勸我多角度看問題,可自己卻不從反面看,只找好處,說我四五十的時候才能理解。說我們學生閱歷淺,易被鼓動。那時是被現實磨平脾氣了嗎?

有什麼比較客觀的方法了解中國?怎麼辨別真假是非?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

  • 回答題主問題
  • 對評論區的回復
  • 對高票答案的淺顯探討

=========回答題主問題============

別的不說,就說你提問里寫的「現在央行的問題」。

從智力儲備來看,政府有足夠的資源優勢(無論是物質上,政策上還是學術上)去吸引優秀人才,如「長江學者」、「千人計劃」,首先明確央行的的這幫人腦子並不蠢。

從結合具體國情來看,央行大多數領導都是本土派,七八十年代在國內讀的碩士博士,對本土經濟走向、政策慣性等跟蹤幾十年,可以說無論學術橫向還是歷史縱向,對中國的現狀了解比較透徹,當然這批人早期土鱉後期都也喝洋墨水,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紙面功夫」。

從政策流程上看,每一項政策都是幾個單位的專家聯合出,對外部性做了綜合考量,儘力做到帕累托最優,這個最優不一定是最優於經濟,或者甚至最優於群眾,但一定處於最佳平衡點,保證各行各業和整體局面穩定。

在智力、知識儲備、信息量、需要考慮權衡的因素諸多方面,普通群眾的評價參考價值並不大。

「爸媽說我們學生閱歷淺,易被鼓動。那時是被現實磨平脾氣了嗎? 嗯,有什麼可以較客觀的了解中國的方法?怎麼辨別真假是非?」

閱歷越少越容易被調動情緒,越容易忽視自己的局限性。解決方法也很簡單把經濟金融的本碩課本看起來,深入一些的可以看《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相信走了一遭你會有新的體悟。

至此,「為什麼我批評政府,批評央行,父母說我天真」已回答完畢。

==================對評論的回復============

  • 評論:你說最牛逼的人在黨內,那麼我引用yesprimeminister里的話問你,"name 6",說6個出來試試看,哪幾個符合洋墨水高級精英?總理和周小川誰是洋墨水?退回來說,央行做決策既然「考慮到全國方方面面的利益」,那就是妥協的產物,政治的產物。按照你的邏輯,央行和證監會奪權那也是國家層面的戰略布局咯?我並不認為央行多差勁,但問題必然是存在的,盲目認同政府的能力,難道不也是片面的嗎。

答:總理是政治家不是學術派,周小川有留洋的,公開履歷沒寫。另,高西慶,王波明,CCER等機構里一批,還有一些保密單位的同志,其實都有留洋背景。盲從確實不對,但對於央行這種比較強專業性的機構來說,出台政策的內在合理性多數情況下是非常強的。如何合理地批評?多看專業書。

在學術理論體系完備的前提下,是否是信息強有效市場對能否理解決策有很大作用。

  • 評論:合著我們屁民還不能說話了么?答主的回答其實就是,批判前看看自己有沒有資格,這個資格是你個人能力達到智囊的程度,按照答主的這個思路,大家都別說話了,呵呵答主一臉。我們要民主!沒有民主你們為了精英階層的利益做的決策肯定不好!
  • 答:很奇怪總有些人戾氣很重。題主問的是「為什麼我批評政策爸媽說我太天真」,而不是為什麼不讓他說話。答題前先審題很重要。

任何人都有資格批評一項政策,但你批評背後的基礎太薄弱了,甚至就是嘴炮,是沒人聽見的。至於說民主,在專業問題上談民主,那大家都別讀書天天投票得了。

  • 政府做出的決策一定就好嗎?

賣豬的總希望把豬養肥些再殺,收稅的都希望人們多賺些錢多交稅,統治階級即便有私心,也總是希望強大其統治力量的,無論誰上台,都是希望降低失業率,發展經濟維護其合法性。說得殘酷一些,政治本來就是維護統治集體利益的,而被統治階級也是其利益一部分,尤其作為一黨政府,國家利益和黨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當一個政府發布一項殺雞取卵的政策時候,你覺得難以忍受需要揭竿而起,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在你發現自己應該採取行動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人採取行動了。在社會已經形成某一方向的預期,而政府無法阻擋的時候,有些你懂的事便在所難免,這種現象叫做「離婚效應」。如果現在國家還非常穩固,那麼可能是你比較敏感,憤怒得比較早。

  • 評論:政府最近折騰股市,以前的四萬億,你怎麼看?

答:見後文。

  • 評論:再優秀的精英也架不住各方利益的妥協,如果只是為了國家經濟的良性發展,那肯定不會出台某些備受詬病的政策,但是從國企,從社會穩定,從黨的利益,甚至某些既得利益團體的角度出發,就會發現這些政策的合理性。不過這種「合理」政策還真沒必要為它洗地。

答:政策本質上就是為了分配利益,合理的政策就是從長遠來看能不能推動問題解決,提高國家實力。一些利益團體一方面為國家若干支柱行業貢獻力量,一方面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有些政策如果不安撫這些團體,可能他們控制的力量和資源會影響經濟其他發麵的發展,甚至是社會動蕩。為了社會穩定和政策執行,或者安撫之,或者秦城之。這就不得不提到法制對於現在國家的重要性。當然民主也很重要...如何避免台灣式民主是個問題。

  • 評論:洋墨水就一定好嗎?

答:現代經濟理論是建立在西方經濟理論體系之上的,我國幾乎所有經濟體系,金融交易、財稅制度、銀行體系等都是從西方習得。可以說西方整個經濟金融體系更加先進,當然也存在不穩定的情況。

  • 答主自問自答:我可以給你舉出一百個例子來說明政府的昏庸無道,比如,蔣介石時期請的宋子文制定的國家經濟體系,也是按照西方來的,最後也不是濫發紙幣通貨膨脹么?你看,政府里這些專業人士也就這樣嘛。

答:這真是個好問題。這個問題充分說明了貨幣政策往往不具有獨立性,它有時是需要為政治or軍事服務的,有時是要配合其他政策(比如財政政策,外匯政策),要讓貨幣政策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就要加強法制建設,減少腐敗,提高軍隊力量保護國民安全,老蔣那時候為了打仗已經什麼都不顧了...更何況央行財政部什麼都是四大家族把控,這時的情況就是另一高票所形容的情形,領導打哪你指哪。所以加強監督確實很重要。

=======關於其他答案的討論=====

@楊大懶人從另外一個角度提供了一種想法,寫的很棒~這樣除了便於題主理解貨幣政策,也便於理解其他方面的政府決策。但對「智囊的作用僅僅是「我打哪你指哪」,只要你懂事聽話別指錯了就行」不是很認同,也許在行政,體制改革,立法...為了維護一些階層利益用一些喉舌發聲,把領導的決定用學術的手段圓回來,確實有這樣的情況,但並不敢苟同於以上黑體字的論斷。

舉個例子。90年代分稅制改革,包括最近幾年的營改增,是財科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老師們和其他一些單位很早就開始的調研和分析得到的成果,財科所算是智囊沒人否定吧。當時情況簡單地說就是地方諸侯雄起,中央窮得揭不開鍋,地方強大中央弱的模式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什麼後果,為了加強中央財力控制進行改革。最後成效很明顯,當然也有缺陷,不過算是解決了問題。這裡的重點是梳理模式:

發現問題--專業人員分析問題、提出方案--決策者拍板--行政執行

而不是

發現問題--決策者拍板--專業人員圓回來--行政執行

中國這些年取得經濟領域巨大進步如果說是這種模式取得的我想說服力很低。

有人提到4萬億,確實詬病不止,分析的文章太多,你說這個決策到底好不好,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如果沒有這個決策現在會不會更好?誰都不知道。包括最近的股市,同樣說什麼的都有。

我覺得評價一個政策的好壞看1.長期效應。2.是否達到政策目的。3.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果幾十年後回來看這個政策確沒有達到政策目的,並且有一種方式證明有更好的替代方案,那麼確實是有失誤的。

需要強調的是,我不是在講央行(or政府)完美,挑黑沒意義。

除了四萬億,經濟領域還有很多決策,由於我國特殊國情往往偏於保守,甚至有人覺得沒什麼卵用的決策,比如12年取消強制結售匯制度這種,我個人是非常贊同漸進式改革,但這類改革是領導做個決定找人背書的么,一定是分析過外部性後作出的決定。

包括亞洲金融危機人民幣不貶值政策,是朱相為了彰顯個人魅力or國家魅力么,因為背後有在這個領域研究多年的老師們,據我淺顯理解,當然有彰顯我們大國風範負責任形象的成分在,也有考慮到資本管制政策,本幣升值出口不利的解決,貶值對國內恐慌性影響,外匯政策調節等方面,也包括政治考量,最後做出不貶值的決策,一定是認為這樣長期利益更多。

很難理解一個領導人會為了一個自己覺得正確的目標合理性找專家背書,而不是在專家分析的基礎上做決定。

在貨幣政策這種專業問題上,專家治理的成分更大。

但政府的政策多了去了,除了專業貨幣政策,還有行政政策啊,就因為滴滴打車合法性問題鬧了多長時間,政府管不管制都有一群人罵。還有很多地方保護主義等等,我能說三鹿出事之前石家莊對蒙牛伊利其他省份的牛奶都有有限制的么。美國南部有的極端保守的州現在還有歧視黑人的判例,最高法院都判了同性戀合法有的州堅持不合法,有的州可以一夫多妻,並不是每一個政府的決策都是那麼美好,你可以隨意吐槽。因為這些決策不是數理運算,社科的東西總有槽點。

其實要說央行貨幣政策,有數理的東西在,也有文科的東西在,想吐槽下也不是沒有槽點。但,雖然我不是D員,但我佩服這個領域決策層某一項決定凝結的集體智慧。如果日後證明這項決策有誤,起碼目前以我的水平坐在那個位置上沒有辦法做的更好。作為老百姓只能吐吐槽物價高了,如果某天可以進入決策層,可以理直氣壯爭論某項決策的時候,一定會大加批評,無他,因為我們知識儲備,業務素質,信息深度都是一個層級的,只是想法側重不同導致的意見不同,在專業問題上我不批評誰批評。注意,這裡的批評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上的,關於操作方法的批評,即不僅指出問題,也給出解決方案,類似於某前輩寫萬言書力阻三峽大壩之舉。想要自己批評被重視,就要有價值。另,至今沒入D是因為「理想主義情懷」這個被知乎黑遍了的東西在,面對其在政治和歷史上的一些事沒有考慮清楚,要對自己的信仰負責。但在貨幣政策(包括經濟決策)領域,國內最優秀的人確實都在黨內,這沒的說。

完。


你爸媽說得沒錯,但是他們沒有給你解釋清楚為什麼「學生太天真」;我來簡單解釋一下

學生太天真的最核心原因是:學生往往把國家的方針政策想像成專家們先預先構想設定一個「最優方案」「最佳政策」,而後由握有實權的執行人員去實施這個政策;在學生的這種想像中,政策的好壞,國家治理的是否有序取決於政策制定者們的智慧

這就是學生太天真的最根本原因

而實際的政治是怎麼回事呢?實際政治生活中的政策,舉措,條文其實是高層各個集團利益博弈的結果;是各個實權集團達成的最優解,這種「最優解」往往看起來不是那麼完美,甚至是漏洞百出的;但是你只要稍微動一下都是絕對不可能,牽一髮動全身

那麼那些頂層智囊的任務是什麼呢?這些智囊的職責絕不是學生想像中的國家政策引路人,不是這樣的;智囊們的任務文雅地說有兩個:1 為政府要員做參謀 2 為現行政策和政治家站台、背書

如果直接地說呢,那他們只有一個任務:為現行政策和政治家站台、背書


所以,所謂知識精英在這個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的運轉體系中的作用不是「他們指哪,我們打哪」而是「我們打哪,他們指哪」

更赤裸一點,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些智囊哪怕就是驢子,只要不是太蠢的驢子,他們對於大局也絲毫起不到什麼壞作用,當然更起不到什麼引導作用;因為智囊的作用僅僅是「我打哪你指哪」,只要你懂事聽話別指錯了就行

我這麼說你應該就明白了吧?


學生的天真之處在於他們總是認為這個社會應該是怎樣的,然後大家努力把社會建設成它」應該的樣子「;而真正經歷過世事,在一線工作過的成年人明白」敬畏現狀「」因勢利導「才是重中之重


尊親只是簡單的趨利避害:「 學生閱歷淺,易被鼓動 」——上一次學生被鼓動,都快30年了啊~


當然,這麼解釋很敷衍,你指點江山卻被父母悶頭一棍,很不開心。

為什麼我批評政府時,爸媽就勸我多角度看問題,可自己卻不從反面看?

尊親並不是專業人士,如果你有能力挑出「正面視角」的破綻,還會鬱悶到來網上求助么?你提到央行,假如尊親說央行保護了市場穩定,然後你有理有據證明不用央行保護也很穩定,反而因為某某失誤導致了不良後果,那尊親只會欣慰「兒子長大了,懂這麼多東西」。情緒激動的話,陪你一起在負面視角抨擊政府也是順理成章。

可你做不到!

你只「知道」央行的「失誤」,但這失誤有很大可能只是某網站某寫手某公眾號告訴你的,於你而言,並沒有形成一套合理而邏輯自洽的認知體系,不清楚央行舉措的來龍去脈,也不知道其他潛在措施有何利弊。

所以父母一懟,你毫無還手之力。

包括知乎財經版,一有風吹草動出來跳大神,危言聳聽讓人看了就想轉發的,不是公眾號寫手就是香港保險代理。真正有地位有學歷有認證的優秀答主,沒人會口若懸河亂噴一氣。

同理適用於政治經濟歷史等版塊,因為了解,所以敬畏;因為無知,所以無畏——也有可能是故意騙人。


至於「客觀方法了解中國」,現成的例子擺著,太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你也能寫出尋烏調查,那辨別「真假是非」易如反掌。

當然我們做不到,很多人想偷懶尋找一個公開公正的權威媒體,從那裡直接攝取新聞論斷,不存在的。論證媒體的立場傾向黑歷史是一筆糊塗賬,環球系舔菊、南方系胡謅、專黑土工BBC、做人不能CNN、經濟學人中國持續崩潰、公眾號語不驚人死不休,美國大選各路外媒原形畢露。所以與其被標題黨釣魚,倒不如放棄各路新聞媒體公眾號,研習專業之餘就在知乎守株待兔,畢竟有了新聞提問比誰都快,而理性討論真理越辯越明。當然,自己也要看點入門書籍免得上低水平營銷號的當——有能耐的人不會收那點智商稅。

同時記住,兼聽則明,你的圈子要有多狹隘,才會稍有反對意見就一敗塗地啊。


楊大懶人的答案在我看來,和他筆下「學生的天真」正好是兩種不同的類型。

在他的認知里,政策決策完全是政府官員說了算的,政府智囊和非政府智囊完全就是傀儡,絲毫不能影響政策。

如果說學生是天真而小白,那這種理解就是天真而黝黑。

別說財政稅收這種專業領域的政策制定是智囊團起了相當的決定性作用(有一個答案已經提到了),就算是區域發展思路和規劃這種東西,哪怕是一個計程車改革方案,編製單位和政府諮詢機構都可施加相當的影響,甚至叫板。

比如關於義烏無水港國家戰略,浙江省政府諮詢委有一位老先生連續三十年研究義烏,近十多年幾乎每周都旁聽義烏市委市政府例會。他的思路與省長思路有相左的地方,在會議上就毫不留情地辯論起來,最後出來的思路是他的那一套而不是省長的。

比如在做某縣主導產業培育方案的時候,該縣是全國竹子產地,但他們居然想慢慢放棄這個產業,而作為編製單位的諮詢方則恰好認為要創新提升該產業並作為主導。最後雙方爭論了半個月,以諮詢方的意見作為最終結論。

比如某市計程車改革方案,目前諮詢方正與主管部門爭,還沒有定論——但政府智庫不是你指哪兒人就打哪兒的。

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事實上,政府諮詢委或諮詢方與政府部門的內部會議,是相當不和諧的。姚先國老師就曾經在內部會議上當著省長面做報告說省政府效率低下,省長想法太多管太多。而他是省政府諮詢委主任。就連政府政研室那幫人都未必全聽省長而不爭取…他們可是省長直屬下屬,都可以對他的想法做修正。

只不過多數時候,智庫的研究結果與真正掌權的人在整體上幾乎不謀而合,細節上雙方各有優劣。因為我國的地方一把手其實並沒有那麼渣,況且人家是真正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的。

就算是部門利益博弈,難道智庫不懂嗎?別鬧好不好,智庫在提出建議對策的時候,當然也要考慮各部門利益博弈的。

僅此而已。


謝邀

很簡單,首先,雖然不敢說你父母當下秩序的受益者,但絕對不是受損者,所以當你批判當下時,他們自然會從自己的立場為其維護。其次,你在你父母的呵護下活的不錯,所以並不太清楚世界的殘酷性。

我記得那還是1995年的時候,恰好舅舅偷渡香港被關押一年多後遣送回國,雖然在他的回憶中,關於香港如何繁華的言詞很少很少,畢竟除過監獄的時間,他只在香港的土地上待了僅僅一周,其後一直生活在監獄。但是在他的描繪中,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彷彿就像是一個天堂,畢竟對於生活在一個西部小城市的少年來說,當他聽到香港監獄的犯人每周就有一根雞腿、每月還發兩包煙、並且乾乾洗洗衣服之類的輕活還給發不低的工資時,其震撼是難以想像的。

正好在那個時候,出於政治目的,雞雞童鞋支持的焦點訪談開始大面積曝光各級政府機關的一些醜惡現象,每當看到這些的時候,還很年幼的我也和題主一樣,大肆的批判著政府,並且試圖通過自己從各種渠道聽到看到的那不知道幾手的信息來證明外國比帝國還好時。父親總會斜著眼瞪我,並且來一句「崇洋媚外」。

然而,僅僅是五年以後,當父親的身份從一名國企中層幹部變成一名不文的下崗職工後,認識到現實殘酷和無奈的我再也懶得做這些無意義的指責,因為我每天得早早的離校躲避掉同學的目光和母親去菜市場垃圾桶去看看有沒有可以吃的爛菜葉或者菜販們賣剩下的廉價蔬菜,再也沒有精力去關心這些「有的沒有的」的東西。而父親也總在碰壁後抽著煙感嘆「人心不古、社會越來越壞、共產黨變了」。

現實不是理想,是各種切切實實利益的直接碰撞,沒有體會過那種窒息般絕望與困難的人是很難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底層的。正因為沒有任何人想要活在這個層級,因此才會有人寧願出賣自己的尊嚴和肉體也要去擺脫這種命運。

好死不如賴活著。人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是很多人卻不理解這句話,而年青人無疑其這些人里的翹楚。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因為「完美」是上帝的專屬物,而我們是人而非神。

人人都在批判央行放水,是的,從長遠來看,放水根本就是揚湯止沸,無益於問題根本的解決,只不過是一種用空間換時間的手段而已。只要稍有點經濟學頭腦沒讀書讀傻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然而,卻很少有人指出這個問題,是大家都不懂嗎?還是大家都讀書讀傻了?顯然,不是。

很多人喜歡把問題簡單的歸結到體制上,認為這一切都是帝國體制的問題。這顯然是一種小孩子的簡單思維,但是無疑又是一種便捷而又直接的邏輯,因為他給了我們一種可以一步登天的幻覺,讓我們避免了直面現實的無奈和痛苦。

「先在自己的意識空間里假想一個天堂,然後試圖證明我們之所以過的不好是因為我們沒向天堂學習。」——現在想想,如果把天堂換成美帝、西方發達世界或者民主、自由之類的東東,這不就是說的二十年前的自己和當下很多人么?

為了追求所謂的」天堂「我們輕易的放棄了先輩三十年的努力和血汗,實行了全盤的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西化。直到三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徹底與西方世界融為一體、彼此不可分割後才發現——原來天堂里也有黑暗。

帝國在大肆放水,但是天堂們也在干同樣的事情,但是弔詭的是有些人對前者大加指責卻對後者徹底無視。實際上這並不奇怪,天使們性交是生命傳承;而惡魔們性交就是淫亂。立場本身、就是一個很微妙的東西。

放水只不過是一種手段,同樣,政權本身也只是一種手段。

放水可以讓我們避免立刻面對社會貧富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社會財富重置的問題。同樣,政治秩序的存在也可以讓我們避免內部的無序競爭,更好的團結內部力量,以實現社會效用的最大化。

它們都是延緩問題的一種手段,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甚至大多數時候,它們本身也會造就很多問題。然而很多年青人卻並不明白。在他們認為,政權的存在,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人人都過上民主、和諧的大同社會而存在的,但是現實中,這顯然只是一句口號。

現實當中的政府僅僅是一個充斥著妥協、平衡藝術的博弈平台罷了。他的存在僅僅只是為了把社會各階層間的利益分配衝突烈度弱化到一個可接受的狀態、維繫社會秩序那脆弱的動態平衡保證不會突然間崩潰罷了。

所以,大多數時候,政權都是欺軟怕硬的。強者衡強、弱者衡弱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血淋淋的現實。底層的草民們在社會變革中傾家蕩產變的一無所有後,往往還會被狠狠的踩上一腳,讓你永世不得翻身;有錢人在獲得你的家產、榮譽、妻兒子女後,往往還想著把你變成奴隸發揮最後的剩餘價值。

政權是為維繫秩序而服務的,至於說光明、正義、和平之類的東西,僅僅只是它的衍生物而已。然而很多人卻不懂這一點。

失去了秩序的加護、社會的總產出將會大幅下降,社會競爭將會更加白熱化和血腥,當然激烈的競爭也會一定程度上更加趨近於」公平「,但是這種公平卻無法彌補總產出的下降。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將會在秩序的崩潰中過的更壞而不是更好。

所以,有時候即使是身為奴隸,也不得不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既受剝削,也不得不維護剝削者的權益。而對於奴隸和被剝削者來說,如何不淪為最底層才是其所需要考慮的唯一問題,而不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錯的是世界,而我們無能為力,只能甘之如飴。

大多數中年人們的社會經歷讓其模模糊糊琢磨到這麼個道理,所以他們才會變的短視、現實,只考慮當下。長遠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狗屎,畢竟從長遠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是死人。只要自己不是身處於社會最底層,還有著向下轉嫁剝削的空間,保持現狀並且讓自己在」金字塔「上更進一步才是其真正期望的東西,而不是拆除」金字塔「。

年青人們不懂這些道理,總以為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不同的,自己一輩肩負著偉大的歷史責任,然而現實卻是,我們的時代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環節,平淡無奇、歲月靜好;他們總以為自己會是小說中的主角,從而喜歡從一個宏大而又光輝的視角切入去看待現實複雜的問題,並且妄圖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些問題,然而現實卻是,我們都只是小說前言中關於小說歷史背景介紹里的背景而已。

如果不是身處於社會最低層那絕望的深淵且看不到一絲光明,好死不如賴活著是成熟後的人們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因為不認命接受這種選擇的人,註定會自我毀滅、或被世界所淘汰。

政權是舊秩序的維護者,而階級社會中,任何秩序都是一種不公平的剝削體系。並且隨著時間的進步,這種不公平將會以各種形式進行自我強化。

或許這種自我強化會因為一些原因遇到挫折,反覆,會因為強力的底層民眾組織反撲、對抗而短暫蟄伏、甚至吐出吞到嘴裡的利益,然而這就像金融市場上漲途中的突然暴力回調一樣,無助於趨勢的改變。畢竟,再牛逼的人終逃不過一死。即使舊時代太祖在華夏大地上徹底的消滅了黃賭毒,把一切階級思想都抹黑搞臭,但是僅僅在其死後二年,新帝國就已經結束了這種看似空頭控盤的回調。

然而,天道唯衡。當我們放眼人類歷史時,我們就會發現,這種不公平早晚會被地球媽媽以各種匪夷所思的方式進行重啟,回歸平衡。

每一次的回歸所釋放的毀滅能量烈度,是與秩序的維持時間與剝削強度成正比的。那些自我毀滅、或被世界淘汰的人並沒有被地球母親所忘卻,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把自己的不滿與怨念變成黑暗能量壓縮於黑暗。只等待——移星易宿、天地反覆時那絢麗爆發的一刻。

而不幸的是,我們正處於那絢麗重置一刻的前夜。


我只能說父母明白「井岡山依然在,太平洋沒加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個嘴炮,根本沒什麼意義,而且父母對你的要求就是找個好工作、取個好媳婦、生個孫夥計,至於說國家大政的事情,你要現在不是985、211的學生幹部,不是30來歲就已經是處級幹部,那就洗洗睡吧,父母明白這些事情跟你沒關係。


學生天真些沒什麼問題,誰不是年輕的時候過來的。
但這不是樓主問題的核心所在。
核心問題是家長和孩子站在對立立場的時候,為什麼只能用「天真」「幼稚」這種字眼去蔑視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互相平等交流,給孩子展現更多角度的思維方式,以理服人呢?

錯誤的和讓題主受挫的是,家長那一副我是家長我懂得多,你是小屁孩你天真的態度。
中國很多家長不會構建學習型家庭,自己頑固不化和拒絕學習,也讓孩子喪失了繼續進步的機會。

原因可能在於家長並沒有很獨立的思維方式和見解。一個真正具有思考能力的家長,不會隨便說自己孩子幼稚,不會隨便說自己孩子沒有多角度思考能力的。
這樣直接造成的後果是中國學生缺乏質疑精神,參考這篇報道詳細的描述 中國學生為何缺乏質疑精神?

可悲的是 這裡幾乎所有答案都是贊同父母的,還有高票數的某答案,居然搬出 海歸精英 的這樣的title和威權來反對年輕人對政策的疑問。 這邏輯至少錯的離譜。nasa的專家夠牛吧,就火星上有水沒水這事,這麼多專家盯了火星研究了這麼多年,最後還是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發現和確認火星上存在水的。換句話說再多的權威和正確都不能證明你不發生錯誤,更別提中國的決策中大量為政權利益而損害普通民眾利益的事情。這和智商無關,和利益有關。參考當年石油定價機制和現在對非洲援助的政策。發改委落後的石油定價機制在前幾年民眾的聲討中被迫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如果不是眾多公民的參與,也許目前我們還用著高價和劣質的汽油。你能說普通民眾的質疑是錯誤的嗎?實際上,經濟運行關乎每個人利益,春江水暖鴨先知,在這個層面上,普通民眾更有質疑知情的權利和義務。他們不必要有多高深的經濟學知識。
同樣的問題還有三峽大壩的修建決策,三峽大壩建成後問題多多,以至於各界領導人開始撇清自己的責任。他的決策雖然涉及各種地質和水利工程前沿學科,但如果廣泛徵求普通民眾的意見,而不是某些院士的意見,也許問題會更少。至少普通民眾更在意自己的子孫後代的福祉,而少考慮領導的旨意。
類似的決策還有很多,比如計劃生育政策,現在出生率創新低,而對此反映最冷淡的可能恰恰是計生部門,因為他們沒有動力去改革計劃生育政策,這會讓他們失去飯碗。(看到今天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很高興,為那些奔走呼籲推進此政策的民間學者鼓掌-2015-10-30)

取消鐵道部,取消發改委,可能要取消的計生委,這些權威部門,都是民眾呼聲高漲和質疑的成果。不是因為部門的官員不牛逼,而是因為他們所在陳舊的體制下和自己利益牽絆,無法和全體社會的利益達成一致。

很多人混淆了一個基本邏輯,裁判不一定非要是最好的運動員,普通人完全可以就對結果質疑,因為經濟的結果很容易衡量。

即使正面回答央行的政策問題,一個正常的公民都因該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幾十年來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債主,持有著幾萬億美元的巨量外匯儲備,按正常道理來說這些外匯的收益率應當是相當可觀的,可是實際上呢,我們得到多少的回報率呢?每個公民不需要很高深的宏觀經濟學知識,都可以發出這樣的質疑,然後促使專業人士去呼籲政府改變僵化落後的匯率政策(實際上,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並開始在做調整了)。

所以,面對政府政策,年輕人,甚至每個公民的質疑,批評,不僅是正當的,還是必要的。對自己促使個人進步,對國家,促使國家進步。

回到家長和孩子這個問題上來, 我個人認為負責任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去提出疑問,去提出不滿,然後旁敲側擊他的一些論據,促使孩子從某些角度提出更嚴謹的證據。也讓自己的孩子甚至自己本身真正得到成長。

結論也許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呢。當年的4萬億的出台,據說不是總理給財政部長一句話的事情嗎?現在不是遺臭萬年的政策?很多現實的背後也許就是如此不堪。

最後給大家補充一個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楊小凱先生的事例,有興趣者可以自行百度。在楊先生少年血氣方剛十幾歲的時候,正好遇上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動的文革,相信在絕大多數當時的國人看來,毛主席偉大英明,才華橫溢,不遜於今天的海歸精英,不應該犯今天看起來這麼低級的錯誤,但是,事實是,文革發生了,而且慘絕人寰。楊先生19歲,1968年,對文革中腐敗現象進行了思考,寫出了一封檢討文革的信&<&<中國向何處去&>&>,自此鋃鐺入獄。也許當時所有的人包括他的父母都會嘲笑他的天真,歷史是公正的,時間證明了楊小凱所質疑的現象,是他沒看到更深的根源所在,文革從根本上就是錯的。正是這種天真加上一些年輕人的認真,卻讓楊小凱持續進步和思考,最後成為了一名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

歷史也許常常在這樣證明,年輕人是對的,而老年人,經常容易犯錯。否則,人類怎麼進步呢,你說呢?多一些天真,再多一份認真吧,這會讓我們離真理更近,離犬儒越遠。


謝謝邀請。

A true hero is fuller of bravery in the midst than in the beginning of danger.

想做英雄的青年人是可畏的。
想做英雄的中年人是可敬的。


你只是看到了問題,卻沒有去解決問題,甚至都沒有去想解決問題。當你真正去著手解決問題,你才發現自己原來想的有多麼幼稚。

哦,這話有點裝逼了。但不是么?

學生么,反正三餐有保證,即便有煩惱也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待到自己工作,獨立生活的時候,遇到實實在在的問題,你就發現空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樓主很厲害,看到了央行的問題。
恩,問題很大。
恩,然後了?

等你工作了,你就會發現,最討厭的人,大家都討厭的人,領導也噁心的人,就是那種整天抱怨的人,最讓你舒服讓你真心喜歡的讓大家服氣的,就是那些不去抱怨而是去解決問題的人。

當然,抱怨,共同的抱怨和不滿,可以幫助你很快的結交一些同樣抱怨的朋友,同時也就無意中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看到這裡,樓主肯定認為我太市井了。

拜託了,我不是趙日天,你也不要覺得自己就是葉良辰了。


題主說了「比如中國央行的問題」。作為金融從業者,我必須說現在央行不是沒有問題,但即使有問題也確實是目前中國最牛逼的專業性最強的機構,甩銀監政監保監這些二貨十幾條街。
央行的政策會損及一些人群或者一些利益集團的利益,一定會有很多質疑的聲音,題主你應該多聽聽別的聲音,而且多去想想這個聲音是誰發出來的,為什麼發出這樣的聲音。對於成年人來說,說什麼話是由自己的利益決定的,比如搞互聯網金融的肯定要罵央行斷人財路,但是央行要是不斷他們財路,他們就會卷了老百姓的養老金跑路,參見今年幾百家跑路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所以如果你要罵央行,先想清楚央行怎麼傷害到你了,也需你咬牙切齒痛恨的政策事實上是在保護你,而你不過是做了那些打你爸媽養老金主意的騙子的炮灰。
世事艱難,正確與錯誤、正義與邪惡哪有那麼輕鬆。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是在正義地審判別人,其實你可能正在犯下罪惡,你以為你是在彌補錯誤,其實你是在製造更大的錯誤。你爸媽的意見沒有錯,多聽多看多想多學,作為學生,請遠離政治。


因為這樣活得會比較開心。你想想看,任何政策,如果你不能腦補出他的合理之處,那你就會處處感受到壓抑。你還年輕,這樣的壓抑還比較少,比較短暫。最重要的是,作為年輕人,對世界充滿了美好的想像,總認為能改變世界。然而歷史和生活經驗告訴你的父母以及和你父母一樣的千千萬萬的普通人,這樣的想法很危險。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不能向現實妥協的,必不能生存。這個道理,連王思聰都能明白。向現實妥協的第一步,就是認同現實的合理之處。

至於別的高票答案說的什麼政策是妥協的產物了,就是這樣的一種腦補。他們完全忘記了,在這裡,妥協與否,他們和我們都不是參與者。還是那句話,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是你上台,也不會做得更好」。對政策的不滿度會急速下降。心理學上也能解釋。這樣的想法做到了忘我。忘記了我為什麼不滿,跳到一個所謂的「客觀」角度,打壓了內心真實感受,負面情緒被忽略乃至壓抑了。只可惜,負面情緒並未消除,總會爆發出來。或許是沖著女顧客,或許是沖著女司機,或許是沖著空乘人員。


似乎你覺得你很適合當國師和央行行長?
好吧,歐美經濟危機亂印加需求不足時,如果採取你們跟二手節奏扎堆獨立思考者的意見,放任通縮。


很遺憾,新產業基本不會出來,東南亞金融風暴,歐債危機,拉美大停滯,引發科技爆炸了嗎?什麼時候經濟危機了工廠都快倒閉了還能憋出創新升級?

房價是很低了,但是如果你沒失業,算你幸運。更可能你因為通縮裁員失業了,那你更買不起了。局部房價超出承受能力又不是沒崩潰過?不管次貸危機還是東南亞金融風暴,哪次不是房價崩盤同時死了一大波中產,大批人返貧淪為負資產階級和新窮人?

成千萬的失業市民和上億的返鄉農民工怎麼安置?一波上山下鄉還是放任自生自滅(巴西貧民窟,黃賭毒)。

現在這種環境,鬧金融風暴,一波幾倍於九十年代的大下崗或者直接上山下鄉,工業化進程經濟發展進程全打斷,估計三提五統也得復活,在沒有華為沒有航母的08年倒退回去,確定不會亂套,確定亂套了不會變成中東?

或者說,你真覺得,金融風暴,甚至社會動蕩中,你一個小市民利益能保持得住?你覺得你能在國家通縮的吐血的時候還買得起房,發的起國難財?


這些你想過沒有?
或者你只是在跟風,自以為獨立思考?


我在2012年的微博。給5年前的自己發條簡訊。。

都來給我點贊!
不會有人說我是五毛了吧?

剛剛看到一些人的回答,無非是亂燉千年老雞湯,舉些年輕人牛逼叼炸的例子,似乎年輕人里有人牛逼,所以學生群體就都牛逼了一樣,看起來不像回答,倒像是自我安慰。

以下是我在某個回答下的評論。

……一個沒有專業知識,沒有社會經驗,不懂權利運作,不了解國際環境,不清楚國內環境,不懂國內各項基礎金融數據,不清楚銀根收緊放鬆對中小企業影響,不知道政策對各項經濟指數的影響的學生就敢信誓旦旦的要非議央行政策?
我倒不是說央行政策一定就對,但顯然不是一個學生甚至很有可能是一個高中生能夠指手畫腳的領域,這已經不是幼稚,是狂妄和對專業知識的蔑視。
而有答主這種想法的人,骨子裡相信的也是一套比爾蓋茨不考大學也能成功,大學無用,知識可以被天賦取代的雞湯論調。
我只能說,例外永遠都有,但我從來不指望在那些研究永動機的「鄉村民科」里發現真正的科學家。每每看見有些傢伙動不動就宣稱發現一些鬼都不信的狗屁定理,我就哭笑不得,他們中也許有幾個人確實牛逼閃閃,但無法掩蓋多數人純粹是不學無術又自命不凡的傻X這一事實。這些人總以為自己是牛頓、高斯,其實他們只是屌斯。


我換個和大部分答主不同的角度來說吧。

純學術探討。

大家可以去看NYU的心理學家John Jost的一些論文,比如http://www.psych.nyu.edu/jost/Jost%20%20Thompson%20(1999)%20Group%20based%20dominance%20and%20opposition.pdf

(標題是Group-Based Dominance and Opposition to Equality as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Self-Esteem, Ethnocentrism,
and Social Policy Attitudes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and European Americans,話說因為政治正確,在美帝做這種研究應該要非常謹慎吧)

裡面提到很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他發現相對於European Americans來說, African Americans"對自身經濟狀況的滿意度更低",但是」認為這種經濟不平等的現狀是合理且公正"的人卻更多。

而如果調查社會金字塔兩端的人的話,相信不平等是合理且必要的人,」處於底層的人比處於頂端的人的概率會大17%「。

當問及是否要為了集體犧牲個體(如"為了解決國家問題要頒布限制公民和新聞界批評政府的行為的法律"),「處於底層者願意接受的概率是頂端的人的兩倍」。

"同優勢群體相比,弱勢群體傾向於維持現狀的比例更高。「

所以John Jost得出結論:「在某種狀態下受害最深的人,卻恰恰是最不願去質疑、挑戰、拒絕或改變這種現狀的人」。

由此結論可知,作為學生的題主,還有著一腔熱血,是挺正常的事情,關鍵是你這一腔熱血能維持多久,這就是一個或勵志或悲劇的故事了。


高中語文老師教我們:

請相信你不比當政者聰明,你想到的,人家一定想過。而為什麼問題還依然存在,到底怎麼解決,這才是你該想的。


我小時候一直覺得中國教育體制簡直就是shit,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不知道高到哪兒去了。覺得美國先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長大後再根據興趣找專業才應該是教育界的王道。覺得背誦全文這種事兒簡直就是浪費時間,覺得我國官僚體系腐敗怎麼能嚴重到這個地步,覺得混官場只要有一個大的靠山,自己隨便混混就能春風得意,平步青雲。
但是後來我也知道,高考雖然殘酷,但是這是沒背景沒條件的孩子在那個年齡與比自己家庭背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的孩子相競爭所能擁有的最公平的競爭環境。我也知道美國的教育制度中最受益的是那些天才型的學生,有太多的智商一般,家庭一般的學生早早就在競爭的浪潮里初高中畢業以後就要面對找工作的現實。而中國強調的基礎性教育才是能讓我們這種普通學生受益的教育方法。我還知道背誦全文這種我覺得浪費時間的事情,其實是對於那些本身文學素養比較低的學生,培養語感以提高文學素質與文學修養的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更知道,就算你的家庭背景夠硬或者擁有財富夠多,如果你自己本身的實力與相應職位的要求差異過大,那麼就算你能通過家裡達到一定高度,你的仕途瓶頸也就在那裡了,就算社會再怎麼黑暗,如果你真的足夠優秀,總有你的一片天。
可能題主在兒時並沒有那麼天真,但我想跟題主說的是,其實書上說得對,好多事情真的要辯證地去看,你父母不是沒有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而是他們在看到以後以他們的經驗權衡利弊後告訴你了一個最辯證的思考問題的角度。
最後的最後,雖然父母可能在某有些方面存在著不太恰當的想法,但是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談,大部分事情聽爸媽的沒錯。


你爸媽只說了上半句,全句是「學著多角度看問題,這樣你心裡會好受點」。


一提到中國政府的政策,我就特別討厭現在最高票這種答案。為什麼呢?似乎是提倡人們從各種角度來看問題,可是目前中國看待政府問題到底有多少可靠的「角度」呢?

廣播,新聞里有多角度的分析嗎?有獨立學者的不同角度嗎?另外政府並非鐵板一塊,你們知道每個決策都是政府里的那個人做的嗎?在成熟的民主國家,跟蹤每個政客的立場是必須的。看看我們的微信上有多少文章在討論某個政策到底是 X 做的還是 L 做的?

所以,所謂的專業人士別扯什麼角度,也別顯示自己的角度多麼深入獨到。本質上都是街頭流言而已。角度就是屎!


香港鬧學潮,鬧學潮,為何是學潮?

工人罷工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訴求,同性戀權益遊行為了同性戀自己的訴求,等等其他群體的集體抗議有個明確的利益指向。。。。。。。。。學生為啥容易鬧學潮呢? 更多的是被煽動的吧!學生總自我意識太強,總想要去發揮自己的價值,社會並沒有張開冰冷的大口!

年輕人,等你知道背後瞎逼逼只會形成憤青形象,對現實然並卵的時候,你才正真長大了啊!


什麼父母的豐富人生經驗啊,中國社會都翻天覆地變了多少回了? 之前的他們的人生經驗真的那麼有用嗎,況且假如你的父母是普通人,而且是沒什麼太高學歷和智慧的話,他們的人生經驗你就得仔細挑揀了,因為大多數都不適合你,鑒於挑選過程十分複雜困難,我直接建議你不聽,自己去闖蕩積累,這種東西別人沒辦法直接給你的。


不過我保證你會滿頭是包就是了。 什麼你怕啊? 大男人的怕個叼啊。一輩子做父母的乖寶寶嗎?


又什麼利益集團的相鬥的最優解啊,你我難道不是利益集團嗎? 憑什麼只讓能讓他們斗? 有相同利益的就抱起團來,斗他個天翻地覆。

政治是需要妥協,但是是指大家斗累了才有的那種妥協,而不是一開始就妥協,這種東西靠不住,因為根本不能服眾。

才二十齣頭三十不到的人,玩什麼妥協玩什麼看透世事,無聊不無聊噁心不噁心?

這年頭又死不了人,怕什麼怕? 不為自己的利益和理想轟轟烈烈地掙扎一番,如何對得起自己的一腔熱血和青春?

我不反對那些掙扎之後妥協了回歸平凡之人,更不歧視一開始就是最求平凡的人,但我特別噁心那些一開始就不敢去掙扎,找一大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去安慰自己甚至嘲笑別人的人。

別人幼稚,你成熟? 知道成熟代表什麼嗎? 代表離腐爛不遠了。


推薦閱讀:

。2333?
怎麼說話能讓自己表現的很中二?
假如成吉思汗遇到了拿破崙,請分析蒙古軍和法軍誰能取勝?
如果《文明》系列遊戲一直更新 ,遊戲官方是否會把希特勒作為德意志文明或者德國的領袖?

TAG:中二病ちゅうにびょう | 重症中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