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求崑曲推薦?

之前看了《玉簪記》(岳美緹.張靜嫻)覺得很棒,
一推一搡就被鉤得心裡痒痒……
想有時間多看看崑曲
但是完全是外行分不出好壞
於是求崑曲曲目推薦(同時求經典版本,註上鏈接或演員名最好)


既然題主那麼喜歡愛情戲,下面貼個崑曲戀愛攻略:

少女懷春《牡丹亭?尋夢》《孽海記?思凡》《蝴蝶夢?說親》
少男鍾情《牡丹亭?拾畫、叫畫》
邂逅《西廂記?游殿》《桃花扇?訪翠》《白蛇傳?游湖》《幽閨記?踏傘》
一見鍾情《牡丹亭?驚夢》
探消息《占花魁?湖樓》《西廂記?跳牆、著棋》
相互試探《玉簪記?琴挑》
有誤會《西樓記?拆書》《白蛇傳?斷橋》
約會《西樓記?樓會》《紅梨記?亭會》
求長久《長生殿?密誓》《牡丹亭?冥誓》
定情《玉簪記?偷詩》《長生殿?定情》
受挫《療妒羹?題曲》《西樓記?玩箋、錯夢》
吃醋《長生殿?絮閣》
假裝吃醋《金雀記?喬醋》
殷勤侍奉《占花魁?受吐》
生病探望《玉簪記?問病》
約會沒找到人《桃花扇?題畫》
約飯《長生殿?小宴》
好事已成《西廂記?佳期》
不捨得分開《玉簪記?秋江》《紫釵記?折柳、陽關》
無奈再娶有愧前妻《琵琶記?書館》
男生拈花惹草《獅吼記?跪池》
控訴負心男帶自盡《焚香記?陽告》
做鬼也不放過他《水滸記?活捉》
人鬼情未了《牡丹亭?幽媾》

……編不下去了。


喜歡崑曲很多年,崑曲里有美不勝收的部分,也有普通的部分。這裡僅推薦一些個人覺得最好的部分,特別是我所欣賞的典雅之美。
推薦演員部分屬個人欣賞,請那些注重名角的朋友忽略。剛入門的朋友最好不要一開始就碰那些老錄音,你未必能欣賞,反而影響你的感受。資料網上都可以找到。

1.《尋夢》 ,個人覺得最好的一折,前面的曲子都非常美。《遊園驚夢》,朱傳茗、王奉梅值得一看(聽),龔隱雷(唱)張志紅(表演)也還好,其它可以忽略;
2.《驚變》,俞振飛,可惜只有錄音,自己腦補錄像;錄像其它湊合看吧;
3.《折柳陽關》,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折,文辭音樂皆美,可惜演得太少了;王奉梅;
4.《寄子》,裡面「勝如花」實在好,鄭傳鑒和張世錚都好;
5.《聞鈴》俞振飛;
6.《掃花》只為那支「賞花時」,朱傳茗有錄音;
7.《睹慘》「傾杯玉芙蓉」實在好,俞振飛;
8.《彈詞》傳奇里個人覺得最驚嘆的收尾。推薦張世錚(某些所謂名角就忽略吧,實在受不了那柔美飄浮的李龜年);
9.《琴挑》,摺子勝在音樂,錄像汪世瑜、王奉梅;汪世瑜的巾生身段的確是獨步,別人比不了;
10.《亭會》汪世瑜、王奉梅,好像沒有特別好的錄像,周傳瑛有一支曲子的清唱錄像,絕好;
11.《盤夫》沒有特別好的版本,隨意;
12.《游殿》念做為主,林繼凡,石小梅;
13.《湖樓》在崑曲摺子里並不算非常好,但這是岳美緹最適合也是最好的一折,所以推薦;
14.《借茶》音樂一般,主要是表演和味道。王世瑤;劉異龍、梁谷音;
15.《吃茶》很好的摺子,演得太少,可惜了。張世錚、王世瑤;王世瑤的蘇白魅力不可擋;
16.《斷橋》 錄音朱傳茗、沈傳芷,感受一下傳統唱法;俞振飛和梅蘭芳有錄像;
17.《夜奔》我唯一喜歡的一折武戲。演員推薦真糾結。推薦裴艷玲的表演,侯少奎的唱。大家看了就知道我糾結啥了;
18.《秋江》 岳美緹、華文漪,好像都差不多,沒有特別好的;
19.《刀會》侯少奎,唱做都好;
20.《刺虎》華文漪唱的風格偏豪邁,唱這折正好;
21.《玩箋》音樂真好,俞振飛;
22.《拾畫》「顏子樂「」錦纏道「不錯;俞振飛;
23.《佳期》西廂文辭這麼好,可惜摺子幾乎沒了,可惜!
24.《醉寫》俞振飛,周傳瑛,看看兩位不同的風格,皆好!
25《離魂》」集賢賓「好;
26.《喬醋》沈傳芷;
27.《痴訴點香》姚繼蓀,表演好;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685880


題主提到的《玉簪記》,除了岳嫻,我還推薦看石小梅的,石老師的扮相十分俊俏,眼神特別傳神,她的潘必正演得特別萌~
崑曲里最耀眼的一顆明珠那必然是《牡丹亭》呀!我最喜歡的是張繼青,她的唱腔特別圓潤,每次聽她唱都覺得心都要軟下來了,還有她的手特別美,每次看她玩金粉摺扇,那才叫魂都要被勾走了。《牡丹亭》還推薦上昆的張靜嫻和張洵澎:嫻阿姨的扮相好,唱得動情,前兩年看她的現場,僅是清唱便能感受到她從眼神到聲音中傳出來的感情;澎阿姨是身段好,扮相也好,年輕時稱得上傾國傾城,她的身段很妖嬈,時常加些芭蕾的動作到崑曲身段中,卻不會讓人感到厭煩,反而會覺得很熨帖,澎阿姨的唱腔也是極有特點的,一聽就是上海人。
其次就是石小梅的《桃花扇》,比起崑劇,我其實更喜歡劇本,裡面的國讎家恨、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讀起來自是蕩氣迴腸、氣象萬千。
還有張繼青的《朱買臣休妻》,當年青奶可是靠著演繹這齣戲博得了「張三笑」的名頭。
還有大名鼎鼎的《西廂記》,這戲我不喜歡,看得少,所以也不知道誰唱得好。
蔡正仁和張靜嫻的《長生殿》。應該是13年在上海吧,蔡正仁因不在國內無法出演,於是工作人員別出心裁地用了視頻通話,嫻阿姨便在台上隔空與蔡老唱起了《長生殿》,那場景也是永生難忘的。
胡錦芳的《白蛇傳》,13年在南京,胡老師闊別多年後重新登台,開場時清唱了《牡丹亭》的《山坡羊》,後來又彩唱了《白蛇傳*斷橋》,頓時驚艷全場,滿場的掌聲不絕於耳,幾乎能趕上「崑曲皇后」張繼青出場。要提的是,這個月12號晚7點,胡老師的《斷橋》又要在紫金大戲院上演,不過票應該是沒了吧。
還有石小梅的《白羅衫》,11號晚7點在紫金大戲院演全本,有生之年能聽石老師唱全本的機會恐怕是不多了,無論是《白羅衫》還是《桃花扇》。
計鎮華與梁谷音的《邯鄲夢》,王世瑤的《十五貫》,王振義的《琵琶記》……還有許多,由於手機碼字就不一一細表了,等想起來再做補充。


我的審美巔峰體驗有多次是源於牡丹亭。

《訓女》一出,著淡粉衫裙的麗娘從舞台左側小步蹀躞而出,側身甩袖,開口唱: "嬌鶯欲語,眼見春如許——" 《遊園》中,麗娘與春香衣容映襯,身姿錯落配合,麗娘唱調由低至高: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幽媾》一出,做了鬼的麗娘於無限溫柔嬌羞外又添深情率性,喚一句"秀才——"自薦枕席: "奴年二八,沒包彈風藏葉里花,為春歸惹動嗟呀......"

凡此種種,無不給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美妙體驗。在最美妙處,有瞬間被擊中,周身發熱,時間停滯之感。彷彿天地間只剩下我和這一個舞台,空山凝雲,頑石初裂。往往動容,幾次簡直落淚。

歌德說,永恆之女性,引領我們上升。在我,是永恆之牡丹亭,引領我上升。

青春版《牡丹亭》相當不錯。貼一個台大教授寫的短評,針對女主扮演者沈豐英的:

沈豐英所以能雀屏中選,先決條件應在於青春年華中透顯出來的嬌秀姝麗、纖塵不染之態,她妝扮杜麗娘異於張繼青之雍容貞靜、王奉梅之端麗嫻雅。她的身段尚不及張繼青、王奉梅,如光風霽月、流水行雲,然其體態輕盈、楚腰纖細,在舉袖揚袂、掩扇輕羅、小步蹀躞、轉身顧盼之間自有旖旎婀娜之致。她的音質固然迥別於張繼青之醇厚圓穩、王奉梅之甜潤流麗;但清脆純凈、柔媚輕細中而無尖銳刺耳之感,亦無支蔓龐雜的字疣之音,乃是其獨特之處。因其出自蘇崑,又師承張繼青,故咬字吐音同樣具有婉約濃郁的吳儂風采,更能體
現崑山水磨玉潤珠圓特色與復古情韻。

  崑山水磨調,高度講究字頭之出聲圓細、字腹之過氣接脈、字尾之悠揚轉折,從字頭到字尾顛落擺宕,如明珠走盤,晶瑩圓轉,不可有頹濁偏歪之疵。沈豐英經過名師調教,努力體現口中裊娜、紆徐綿眇的古曲聲情,很值得喝采與肯定。除了吐字轉聲歸韻技巧,沈豐英對出口即唱斷的入聲字,唱得輕俏截絕、短促俐落。對該用腔或腔的上聲字,掌握頓腔落嗓之低沉警俏,毫無粘帶。至於高唱的去聲字,在轉腔之間用豁腔拔高一個工尺,音雖上揚,仍維持平出去收,不致於混轉他聲,圓穩妥貼。大體而言,沈豐英對咬字吐音之準確、平上去入四聲之清晰以及尖團音之分明,頗有乃師之風。不過偶有幾處不合聲調,如「裊情絲吹來」之「絲」字,「我步香閨」之「香」字,都將平聲唱成去聲,這是傳承張繼青的唱法,王奉梅就唱對了。

  抒情濃厚的崑曲唱段多是細曲,往往一字多音,故行腔之中必須精擅用氣技巧,仔細聆聽沈豐英運用氣口,頗為巧妙。譬如〈驚夢〉【山坡羊】「沒亂里」尚未起板,「里」字可舒緩延長為六拍;上板之後「春情難遣」,「情」字、「遣」字也都是六拍;「遷延」「淹煎」之「遷」與「淹」字更長達八拍。沈豐英換氣、偷氣並無斷續之痕,用氣息推動聲波,彷彿循環不斷一氣呵成,以聲傳情抒發春情搖漾無憑之感。行腔運氣之流暢完足,固然是年輕演員之優勢條件,但如沈豐英者,亦不可多得矣。

  由於沈豐英神完氣足,所以對高下閃賺之音也能唱得曼聲徐度。如〈離魂〉【集賢賓】為贈板曲,旋律起伏跌宕。沈豐英以其音質特色,雖不同於張繼青纏綿悱惻、迴腸盪氣中展現沉鬱頓挫之風格;但掌握此曲音調之高低、感情力度之強弱及音量響度之大小,亦足以體現【集賢賓】曲牌必須「抑揚」的理趣。加之以目搖神迷、眉皺翠顰之神情詮釋杜麗娘病逝前的感傷意緒,頗能表現望天問月、愁艷幽邃之狀。當然如此繁重的唱腔,偶爾也有失誤,某些低音亦有未盡妥貼之處。

  沈豐英的念白字真句明,句讀清楚,輕重、急徐、抑揚、高低之節奏,大抵能切合當下情懷心境,〈尋夢〉各唱段中的獨白,都能傳達感心動耳、熨貼纏綿之情。可惜其間的叫板,如「正好尋夢也」、「好不話長也」、「好不動人春意也」、「好傷感人也」,這些「也」字都略微出現乾澀斷續之音。此外,有些鼻音韻尾的字,如「春情難遣」,節拍延長轉折之時;或是行腔換氣之時,如「驀地里」之「里」字,沈豐英往往出現抿唇閉口之狀。唱曲不止在字正腔圓,更講求自然優美的唇形。沈豐英或可模仿古人對鏡唱做之例,自我觀摩。品評沈豐英抿唇之態,或指出高低唱腔、念白叫板的偶爾失誤,的確是吹毛求疵。其目的乃是提醒沈豐英在唱念形貌、行腔轉調、吐字收音方面仍有待琢磨鎔鑄,以期在姿容豐格的體態及純凈清亮的音質中,散發個人妙造自然、婉柔光滑之風致華采。崑曲藝術固然需要傳承,然藝術亦是獨立的創造;名師調教後輩,並非要「複製」另一個張繼青或王奉梅,而是要「創造」一個獨立的沈豐英。身為一個觀聽者,我可以欣賞張繼青的沉鬱頓挫、王奉梅的溫潤流麗,也可以欣賞沈豐英的清柔細緻。


1699桃花扇


要經典實力看張繼青的《牡丹亭》,網上能搜到。
要好看就看張志紅的《牡丹亭》,雖說老中青三代都有所謂最美杜麗娘,所謂最美中挑最美只有張志紅了。
要只是看個場面熱鬧的青春版《牡丹亭》咯~


《春江花月夜》


江蘇省昆的精華版牡丹亭全本


唐詩宋詞元雜劇 到了明清是傳奇 十部傳奇九部愛情 崑曲對愛情的演繹達到了巔峰 從唐宋詩詞流傳下來的深厚文學底蘊 使崑劇的戲詞考究精美到了極致 婉轉優美的水磨唱腔又唱出了愛情的哀怨纏綿 至於推薦 愛情當然首推 傳情絕調 牡丹亭 要只看一出 推薦 驚夢 少年男女發乎自然的互相愛慕讓人心馳神往 你可知我常 一生愛好是天然


臨川四夢、《南西廂記》、《水滸記.活捉》、《思凡》、《玉簪記》、《潘金蓮》。。。


岳美緹、張靜嫻版本的《玉簪記》
江蘇省崑劇院石小梅、龔隱雷的《桃花扇》,精華版《牡丹亭》
上海崑劇團《長生殿》、《牆頭馬上》


我覺得題主既然是新昆蟲,那就先從整齣劇看起吧。你就當看話劇那樣,先整體的看,慢慢地看得多了就有自己的喜好了。


現在流傳下來的劇目都好,尤其是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白羅衫等這些耳熟能詳的。

我也是新昆蟲。我的經驗是多看,一定要去現場看,畢竟現場給人的美感和感受度是不一樣的,用我的話說「比坐在屏幕前看 美一千倍」。2015年,從崑曲周到現在我看過各個劇團的一共十幾齣劇了。有的一齣劇就要連著兩到三天,想想那會兒也挺累的,幾乎天天往國家大劇院跑。後來崑曲周結束了,就找北昆的戲看,又看了一遍北昆的牡丹亭,長生殿,還有白兔記。反正,有時間有條件一定要到現場捧場啊!

平時,我一般在蝦米音樂上聽,找石小梅、 張繼青、龔隱雷、單雯、華文漪的;男生有張軍,他的懶畫眉挺好聽,我推薦給不喜歡崑曲的人聽,都會喜歡得不得了。我還喜歡汪世瑜,可惜蝦米上沒有他的,只有酷我上有個牡丹亭開篇「忙處拋人閑處住,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是他的聲音,你可以去聽聽。男生裡面,施夏明我也很喜歡。小明是石老師的徒弟,走的是石小梅的那種清冷路子,他的視頻很多,各個網站都有,可惜蝦米上沒有。先介紹這麼多,你先聽著。


7月11日晚在蘭苑劇場有江蘇省崑劇院的首個老生專場,可以去看下


崑曲演出門票_近期崑曲演出信息
自己慢慢找吧~


正好在做相關話題的脫口秀,順便回答。

如果你沒看過崑曲,第一部必選《牡丹亭》。

——————————————————————————————附公眾號推文。

那些偉大的愛情故事中,有一部特別大膽的,竟然來自400年前還處於封建社會的中國。

它,就是——《牡丹亭》

《牡丹亭》,中國戲曲史上的一部傳奇作品。

它創作於明代萬曆年間,上承西廂,下啟紅樓,自問世之日起,就受到了全世界各地勞動和非勞動人民的欣賞和喜愛。

湯顯祖在開篇的《牡丹亭題詞》中,即用極為精鍊的語言概括了整個故事:

翻譯一下,大致是說:

「(魔鏡啊魔鏡),

這世上最最情根深種的小女子,還有誰能比得過咱杜家大小姐麗娘的?

夢到個小鮮肉就害了相思病,病著病著就不行了,P了張自拍留下就掛了。

掛後三年,居然又能在冥冥之中靠著自拍成功撩到小鮮肉,並且還復活了!

這樣執著的迷妹,才是真愛粉啊!

怎麼會迷上你?我在問自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活蹦亂跳的人可以分分鐘咽氣,咽了氣又能夠原地滿血復活!

要是你覺得臣妾做不到,那是因為你用情不夠深啊!!」

用情夠!深!

——就是《牡丹亭》中,湯顯祖提出的「至情」

它不止包括男女之情,也涵蓋著人一切的自然的情感和慾望,是「阿湯哥」對戲曲、乃至對人生的終極感悟。

在「阿湯哥」看來,「人生而有情」。人生,即有情人生,情永遠是第一位的。人生有情,才有詩歌,才有舞蹈,才有歡樂,才有意義。「因情成夢,因夢成戲」,成就了他「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

情之所至,可以超越生死和時空,可以不朽,可以自由。

只要你用情夠深,就可以不再只能夢中相見or化蝶為伴,而是可以直接隨你心愿突破生死界限;不再只能做魂伴soul-mate,更可以修成正果,做一對柴米油鹽恩愛有加合法啪啪啪的肉身夫妻。

不光「愛得死去活來」,還美得一塌糊塗。《牡丹亭》的文字纏綿穠麗、意韻深遠: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凄凄慘慘無人念, 待打併香魂一片,守得個陰雨梅天。」

傳唱不衰的金句簡直隨手摘

《牡丹亭》的「至情」,深深肯定了人生而具有的情和欲,在明末清初的中國不但超越了前人的哲學,也走在了同時代思想家的前面,更與當時官方的程朱理學針鋒相對。它引起了持久的、大範圍的討論,成為不同票圈刷屏的焦點話題。

像所有歷久彌新的經典IP一樣,在過去的四百多年裡,《牡丹亭》被不斷地點贊、轉發、評論、跟帖和再創作。據不完全統計,從明朝到清末各種版本的《牡丹亭》共計 24 個,基本上每隔幾年就被重新刊印,這還不包括一些臨時改編的、只供戲班演唱之用的本子。

各種評本、改本也不斷刻印,明萬曆刻臧懋循訂本、明安雅堂刻王思任批點本、明刻沈際飛評點玉茗堂傳奇本、天啟間刻清暉閣批點本、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清代有康熙夢園刻吳吳山三婦評本、乾隆冰絲館本,以及芥子園本、暖紅室本等各路點評小能手一起帶你飛~

數百年間,宜黃腔、調腔、新腔、皮黃腔、豫劇、崑曲等眾多劇種,都紛紛將這部傳奇搬上了舞台。2004年,白先勇將《牡丹亭》重新改編製作,在保持崑曲抽象寫意的同時,輔以網路時代的媒體技術與審美趣味,很和年輕人的口味,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彼時離經叛道的「人鬼情」,在文化多元的當下,倒顯出一點老派的優雅來。

普通人的日常也許無從經歷穿越生死的至情體驗,但若在KTV里飆《死了都要愛》之餘,亦能感懷於這個內涵豐富的老愛情故事,想必也是極好的。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註明)

微信公眾號:藏嘉(cangjiahunter)


推薦閱讀:

關於崑曲的網路營銷,可以考慮從哪些方面下手?
崑曲中扇子是怎樣運用的?
《紅樓夢》里賈母說借著水音更好聽有何聲學或是審美依據?
崑曲最好聽的段子有哪些?每一個唱段的優點是什麼?在哪裡可以下載?
完全沒有崑曲基礎的人能否聽錄音自學,還是一定需要老師面授?

TAG:崑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