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建築對世界觀會有怎樣的影響?

twitter上看到有人在問這個問題,所以轉過來聽聽知乎上建築師們的理解是怎樣的。


謝邀。
這個問題暗地裡有點大。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說,即學建築對人的世界觀影響很大,非常大,超級大。
該問題一般在大學一年級裡面,會不止一次地被那些還算有情懷、還算對學生負責的老師提及。結合我個人及我諸多朋友同學、同事同行的經歷體驗,大概可負責任地總結如下:

1、進入建築系一年級的高三畢業生(包括中途轉行學習建築的學生),大部分人是一張白紙,樸實素雅,潛力無限。而建築學,也像其他學科那樣在這張紙上作畫,只不過這張畫有較之其他學科更包容的意義。他不純粹,而是包羅萬象,這是建築學本身決定的。老師在年級會上告訴你,建築學非理非文,卻又包含它們融合它們。展現在你面前,是一個較文理科更具綜合性、同時包括建築學概論、繪畫初步、美學基礎、構圖法則、模型自製、房屋工程體系等等新事物的學科。文科理科各自固有的學習思維均不再適合這個學科,你需要改變思維,以適應建築學的包容性。從這層意義講,很多人的觀念在大一就於變化中逐漸改變。若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至通曉萬物,你當然很適合建築學。但如果你本是理尖,很可能在求學初期,建築系遠不如讓你在物理系或數學系那般如魚得水。理科尖子思維會問:這裡難道是幼兒園嗎?寫字塗畫、繪製拼貼,更有甚者,這裡還做手工活!

2、從根本上說,建築學,是研究如何使得建築變得更好更完善的學科,而建築是為人而設,所以從一開始,建築學就會和人產生非常直接的關係,你必須不斷深入地了解人,包括人體尺度,人的習慣、人的思維乃至人性。我至今記得當年所見高年級師兄們,在設計作業上打出的旗號:先學習做人,然後學習建築,彼時心頭一顫。此話穿過十餘年的歲月,現如今聽起來多少矯情,但這種意義,總是善良積極的,這種觀念,總是素潔光輝的。

3、建築學一直會涉及美學、審美、藝術等等範疇,儘管還涉及構造、工程、造價、施工、業務等等範疇,但正因為他涉及相當比例的藝術,又區別於純美術,更包含理性科學,所以顯得有些神秘而誘人。其實沒那麼神秘了,不過是把房子盡量做得讓人眼睛、身體乃至心情都舒服一些罷了。但就因為那些關於美學、藝術乃至人文的軟軟的東西,會令人逐漸懂得,怎麼去發現美,什麼是美,為什麼它美。我始終以為,只要並非追求一種自大自戀型的高雅,了解一點點美學乃至藝術,至少是令生活變得更加飽滿、令你的世界觀變得更加多元的契機。簡言之,建築學怎麼也將使得,你看很多事物的方式變得更有意思了一些。

4、建築學需要你獲取很多知識,歷史與人文,美學與藝術,商業與社會,人類與宇宙、更有科學與理性。學建築之後,對世界的接受度無疑比以前高,因為一切一切的問題,都源於人類的變化,而作為一個建築學習者、建築師,你偶爾會與之抗爭,但更多的時候,你只是其中一份子,只不過你有機會用你的房子,給出自己的答案,這個答案,有時會讓你欣喜,有時會讓你難過,僅此而已。

5、我終於要提及品味了,我自己都覺得驚訝。提及品味似有裝逼之嫌,但本人絕非裝貨,只因為品位也是世界觀的表現,不是嗎。如果你學習了建築、並堅持學完現行五年本科建築學,品味都沒有得到丁點兒提高的話,我相信不是建築學的事,不是學校的事,只是你個人的事,是你過於自我了,很難被改變。這沒準是個好事,不是嗎。

6、再來說說負面的影響。這個負,倒也見仁見智。之所以說有負影響,是因為學建築易使人心高氣傲,尤其對於初學者可謂屢見不鮮。這與大部分建築系都設在理工科院校有直接關係。理工院校總的來說,找不出幾個平素里不過寫寫畫畫,集聚一堂由老師各個傳授,同時還一起畫圖、一起熬夜、一起走來走去、一起習慣於交流的專業,而建築系恰恰是。建築學的作業,最終總是以一次次的花花綠綠的圖紙或者各色模型而告終,極易產生可見的成果,這便給大家造成一個錯覺,即建築系的學生多少都懂一些藝術、繪畫,甚至哲學。其實他們懂不懂並未可知,雖然最終是會懂一點兒的。而這一切,在理工院校裡面已然不可多得,更何況,建築學的課程內容本就需要去思考那些關乎人類和美的事情,這就會讓很多建築系人變得不可捉摸,你看他們長發飄飄、累累黑衣、目光迷離,真的好不一樣也!於是,大家多少對建築系師生產生一種錯覺,覺得他們古怪、神秘、不可理喻抑或魅力無窮。其實建築系的課程並非比別系難,深,只是學習內容不同於純理科專業罷了。

7、總結。建築學對人的影響,更多的應該是一種激發,而不是自我設定。它能激發你對世界的琢磨和觀察,發現和辨析,於是才有玩味和欣賞,才有思考和改變。所以,當你學習了建築,你完全可以感到自豪,但你很快就變得心高氣傲、藐視他人、無視大眾、認為自己懂點兒」藝術與理性交融的事兒」 無法泯然眾人捨我其誰的話,那建築學以人為本的根本性你又丟掉了,不是嗎。還是那句話,建築師理當是普羅大眾的一份子,理當是一個生活家兼夢想者,唯獨這樣,你才會逐漸了解建築學、才會真正不斷包容、不斷心懷善意,不斷有著不一樣的情懷。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與我2017年12月16日晚19:30的Live非建築專業,如何學習並從事建築設計?


跟樓上各位不同,我曾經是學建築設計的。

有一句話最適合建築設計師這個行業:腳踏現實,頭頂浪漫。

大學的建築系是文理兼收的,所以建築系可以是文青和Geek歡聚一堂的地方。而學習建築的過程中,既要學習繪畫,攝影,建築史,也要學習幾何,結構力學,工程學,還要在假期進行山野實習。它會讓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興趣和看問題的視角朝感性與理性的兩個方向同時伸展。並且不會由於太接近某一極而忽略另外一極的重要性。

因為建築師的任務不光是設計出一些平面立面和體塊,更是需要讓其有很高的可實現性。所以,在現實嚴苛建築規範,與迸發的靈思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是需要建築師自己進行一番思考爭鬥和自我妥協的。沒有一個合格的建築師會不考慮材料結構和承重等因素去創作「藝術品」,而只注重功能卻毫無風格的建築師只是匠人。哈迪德,艾森曼的房子看上去再詭異,也是能夠蓋出來的。

我個人覺得,當下這種極端化思維方式比較流行的社會,在表述前有一些自我糾結和妥協,往事情的各方面多想想,有助於理解,有助於冷靜,更有助於理清思路。


世界觀真的會有本質改變么?那是學專業之前就已經形成的吧?
我個人覺得,學一個專業主要改變的是觀察和思考的方法,是方法論的改變,而不是世界觀的改變。

涉及建築的問題,可能看起來會不一樣。
比如發生大災大難的時候會立刻想,該怎麼解決建築的問題……
像911的時候,我們討論的問題主要不是美國人中國人本拉登,而是。。鋼結構很脆啊。。容易著火啊。。要塌全塌啊。。地滾大鋼球什麼的。。
以東日本地震為例,聽我師妹說東大地震研究室的書架也塌得亂七八糟,我心情還是挺低落的。。但也建築師心裡會想,啊,有飯吃了。。。
這是世界觀的問題么?可即使這麼想,也不是出於壞的目的,只是做事和生活而已。


不知道世界觀怎樣,我覺得我辨別事物美醜的標準一直在變得更全面
上大學之前強迫症到喝奶茶不能用粉紅色的吸管,因為死板的審美永遠只能買特定基本款的衣服。
現在作為建築狗既要痴迷於弗蘭克蓋里解構全世界的張力,又會永遠膜拜卡拉特拉瓦每一絲精細的美感;一顆蘋果要接受它不只是一團紅色而是有冷色暖色在交替;在還不夠全身黑色資歷的時候去嘗試各種款式的衣服;因為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建築去讀沒接觸過的領域的書,幼兒園圖書館博物館書畫社甚至是一整個古村落的振興。因為能力不足所以一直學得很虛。感覺每天什麼都學,又什麼都只學一點點。
但是我認識世界的角度因為這個專業確實轉變很多,這也確實是這個專業綜合的地方。


學了五年,周圍很多同學成了畫圖匠,學建築對他們的世界觀有什麼影響?「收入還不錯」僅此吧。

我個人感覺,學建築對我最大的影響是:世界原本是簡單的,美原本是簡單的。

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觸動,知道他人為什麼會被觸動,能提煉,並能表達,這世界上的大部分難題就都解決了。

這個思想一直影響著我,現在我依舊會這樣,找到最核心、最直接、也是最感性的那個點,然後將它用所需要的形式表達出來……


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收到錢不出圖。


做施工的,算不上建築師,以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施工時,會按照規範的最下限實施,比如,規範要求鋼筋搭接0.5-1.5米,基本上肯定會只搭接0.5米,而這個過程中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實際搭接好的鋼筋,長度很有可能達不到0.5米,但是該長度是可以滿足構件的強度要求的。或者,規範提供兩種方案,一般會按照最簡單最省錢的方案實施。
所以說,每次看到針對所有群體的普遍性條例時,第一反應就是,按最下限走,差一點也沒關係。比如看到剛過期的食品,不會很在意。


有,大部分人都變成了一個拖延症患者,平時天馬行空,deadline前熬夜畫圖。那些堅持理性和時間觀念的人,最後變成了項目經理。


我自己的體會是,讓我懂得如何去愛他人。

每一個空間、每一處細節、每一個使用者身處其中的感受,琢磨他們的體會,推敲他們的感受,用我自己所能及的知識和努力,用每一處設計來關愛他們,來理解他們。這個過程讓我明白生命是多麼喜人,形形色色的人們是多麼溫暖。

因為這可能是一個家庭畢生的積蓄,可能是個小公司發展全部的資金,可能是陪伴一地百姓幾十年業餘生活的見證。建築與人息息相關,他們的所用、所想、所存在、所寄託就是你手中的筆,指下的按鍵。

一個建築參與的人很多,投資的甲方有什麼需要;施工的師傅方不方便施工;使用的人看到怎麼想,用著怎麼想,他們有著怎樣的生活怎樣的流線怎樣的生活記憶怎樣的精神情感,他們一一需要你去考慮、你去滿足、你去呵護。讓與這個建築有關的所有人滿意,將他們生命的一部分以一個實體牽絆在一起,是多麼讓人值得追求的領域。

去愛每一個人的生活,就是建築教我的


會改變世界觀嗎?不知道。但會逐漸學會和適應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習慣。這種能力常見於抽象意義的生產者/provider,例如畫家/工匠/製片人/設計師/程序員,在遇到工作/任務時,將面臨的問題逐片分解,從而將巨大的/複雜的/令人撓牆的難題轉變為一大堆簡單的/熟悉的工作片段的堆疊組合:
設計師會分析出一幅促銷海報時怎樣的構成,用到了哪些特效濾鏡需要/分為多少個層次/某個圖案在哪裡似曾相識可以借鑒,何處可以偷懶客戶而看不出;
程序員會將一個華美的移動應用拆解成多少個視圖/模型/控制器,哪些可以重複使用,需要什麼圖標按鈕,哪些開源組建可以借鑒,棘手問題可以如何以山寨方式完成;
換言之,是一種「透視性眼光」和「想像力」吧


世界觀這麼大的問題沒有太深的感悟,到是更靜得下心,更玩得開


親測,感覺學了之後確實影響挺大。從偏執變得有點博愛。從注重細節到把持大局。


不管怎麼說,建築和很多學科一樣,都是門美妙的學科。
不認可排名第一的答案。心胸開闊,心高氣傲,諸如此類,其實這些特質,在很多學科都能見到——很多學科,尤其是外國的該類學科明顯高出國內學科素質的時候。為什麼呢?因為當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越發意識到國內外差距,知識的差距,從而對國內的很多事物的現狀產生憂慮,又因為自己接觸到了部分「先進」文化,而對「普通人」抱有某稱程度上的「傲」。
這和學不學建築,無關。

建築對於理科和大部分工科,更靠近「藝術」,而對比藝術系又摻雜著「技術」的門檻,使得很多建築學科的人心高氣傲,啊,孩子,這完全是拿自己的優點跟別人的缺點比啊。。。
對於這樣的建築學子們,「世界觀」恐怕就是「別人眼中的優劣觀」,不值一提。

在西方的歷史中,建築的重大革新是伴隨著藝術的重大突破的。說明確點,建築在西方歷史中,雖然和繪畫雕塑等並駕齊驅著,但是地位卻相差甚遠。為什麼呢?因為西方里,建築是為了教皇服務的。也就是說,它的意義在於滿足宗教方面的需求。對於普通民眾,除了膜拜只能「遠觀而不可觸之」。在這樣的一種為統治階級服務下的情況來看,建築達不到文學或者美術那樣」啟迪世人「的高度。
同時期去看,在中國,建築的地位更加尷尬。國內一直將「建築」作為「匠人所營」,身份和地位上自然較「文人」下了幾層。除了為統治階級服務外,建築還淪為園林的附屬。因為國內一直重視的是」文人畫家「(有沒有發現這點上國內外都是統一的?),而文人士大夫畫家騷客們,追逐的是「自然意」,建築作為「匠人營」便淪為了下一層級。
爾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開始,新材料的湧現,新思想的誕生,給世界造成了新的震動。建築界也牢牢緊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革新。之後柯布西耶更是將建築帶領上普通民眾,最最普通民眾也可享用的饕餮盛宴。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建築開始有了思想。這個思想就是之前千年里文人們輕而易舉就可以帶來的,那就是對於普通民眾的生存的考慮。
到如今的時代,能為眾生謀未來,能啟迪眾生的職業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勵志改變世界的年輕人。「啟迪眾生」這種高級的辭彙,目前看來還是只能由自由洒脫僅僅著力於「思想」的職業完成。譬如作家,音樂家,畫家等。這也是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只頒給那些有著反思精神的文人們。建築界,因為其必須要著力於結構,材料,施工等這種實際存在的,便失去了「純思想性」,畢竟,普通民眾需求的先是個實際的場所,才是思想。

不過可喜的是,普利策獎一直都頒給具有開拓精神,給建築帶來新的可能性,或者關注人文的建築師。這也正是說明了,人類一直認為的「高級」其實是「思想」。
對於一個建築從業者來說,能夠做有普適性的房子,改變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這才是推進歷史的玩意。而不是自鳴得意,要知道,站在思想最前沿的,永遠不會是建築家。


懂得美,尋找美,發現美,設計美。
建築學是一門熱愛生活的學科。


樓上說的形而上的全是意淫……
從高三畢業開始進入建築系基本就會被現代主義那一堆說辭、各種現代主義的衍生物以及各種競賽洗腦。世界觀會從對世界的認知轉化成抽象的圖解,企圖把四維和感知全部用各種各樣的圖示去表達;會把所有的現象當作智力遊戲;會覺得自己設計個建築就是在拯救一些東西——無論是空間還是什麼生活方式;會覺得甲方是暴發戶沒品位;會覺得做結構的全是在偷懶;會覺得施工方都是不看圖紙的;會覺得別人都不懂藝術;會胸懷天下但是潛意識排斥天下;會……(此處省略幾萬字)……總之,會過於把自己當回事兒。
總結來說是思維方式的改變吧。
媒體的介入導致建築學已經不靠自身去表達了,於是建築系學生基本都放棄真正的認知了,試圖全部用圖去解釋一切。
然後正如把四維的時空使勁縮短拍平這個過程一樣,我們慢慢失去了世界,躲在一個小圈子裡自說自話。


個人理解:
建築首先要以人為本,然後以對社會做貢獻為目的,以傳承文化為理想。


這個問題放在任何一個行業應該都是成立的,職業素養的建立本身就是對自身性格,思維方法的塑造過程。
關於學習建築對自身的影響,我只能從我自己的感受做答,不具有廣泛的參考性。答案在最後,中段大量回憶抒情,建議跳過。
在醫學家庭長大,進入大學前,對建築學的接觸幾乎為零。選擇專業的時候,為學醫還是學建築糾結良久。父母為我身體著想,建議我選擇設計方向(醫生家庭都知道學醫之苦)。考慮到從小學畫,理科也還不錯,最後選了看起來文理兼備的建築學。
畢竟是九年義務教育加三年高考衝刺出來的理科生,雖然從小學畫(也就畫素描,畫色彩,不懂藝術的畫匠)但骨子裡的思維方式還是非常刻板。進入大學,第一年的專業課幾乎和之前學習的數理化完全不搭邊。鋼筆字,鋼筆畫,水彩渲染,空間構成,幾乎所有的專業課程都在衝擊著之前早已形成的思維方式。世界不再是由A推導出B且只有B,不再是非美即丑。
這個階段的轉變對我來說是最痛苦的時期之一。 因為缺失標準而無助,因為不知方向而迷茫,因為無法感受卻羞於告人而做作。 與之同時,也有積極的一面,開始試著踏出由理性和邏輯保護起來的世界,開始嘗試理解美與丑的非絕對性,開始用更包容的視角評價事物。說到這段時期,不得不提到一位朋友,她出身藝術世家,耳濡目染,有著很好的藝術修養,雖然性格有些孤僻,但對朋友很認真,認真的讓人覺得心疼。也許她至今也不知道,從她身上我學到了太多太多,如何理解美,理解設計,理解每一根線條,理解每一塊顏色。
就這樣,在劇烈的掙扎中度過了學習建築的第一年,也是思維方式,乃至世界觀變軌的開始。
寫著寫著就開始無中心無結構的思維發散了,也許是因為想說的太多的緣故。就此打住。
本來只想給出題主一個簡單的答案:會讓理性世界的人打開通往感性世界的通道。

補充: 前段時間打電話給那位朋友,她頗為認真的對我說:「我覺得優秀的建築師首先要成為好的結構師……」
因此,答案還要再加一條:同樣會讓感性世界的人找到進入理性世界的鑰匙。


說實話,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建築不是在美術學院里,而是在理工科大學裡。按照國外美術的分類,大體可以分:造型、設計和建築。造型包括了幾乎所有在中國分類非常細緻的純藝術,比如油畫、雕塑、版畫等等,設計在國外也沒有在中國分的如此細緻,比如平面視覺、環境藝術、等等,而尤為讓我不明白的是建築。其實我一直都認為,建築是容器藝術,建築的本質其實不在於建築本身,而在於沒有建築的地方。當然我這樣說不說建築不需要美,而恰恰相反,建築作為城市畫卷的某一個符號,其基礎本就應該是美,這也就是大多國外建築劃分在美術學院里的原因。


不知道別人,但我自己多了一雙看觀察更細緻的眼睛和鏈接藝術的大腦。
我以前不是這樣的,我肯定。
我覺得不一定帶來什麼好處,也不見得會讓我變得有錢,但是更感性了。


每個學科學進去都會一定程度的影響你的世界觀,作為畫圖狗,我想說世界觀改變多少不好說也因人而異但是大致可以這樣說,半桶以上(同班或同年級範圍)認為自己建築師了都會變的臆想的逼格很高,其實不咋地,只是喝了點不倫不類的藝術的毒酒,也就是說自戀不自覺;半桶一下以致學渣,要麼放棄,要麼自卑的活著。其實我想說學建築太容易讓人把自己當回事,進了社會就不是那回事了,但是倘若你真的愛建築,那麼這都不叫事…

想想還是回答一點自己切切實實有意義的變化,也許其他行業也會有相似收穫。

建築設計是一個容錯的過程,建築師個人情懷的訴求,甲方的要求,美學與實用性間的矛盾,場地自身條件的限制,各種規範技術之間的相互制約,各工種技術部門間的協調,經濟方面的制約…總之客觀主觀的各種矛盾,建築師就是要在這之中尋求最優解,那麼你不可能一開始就兼顧一切,在過程中也不可能同一時刻兼顧所有。聽過這樣一種說法,最初的設計無論再差,只要你肯繼續認真地深化終究會成為一個還算不錯的設計。那麼關於價值觀的影響就是,做事你不可能兼顧一切,抓大放小,從主要矛盾入手,當然最終也不會有完美的結果,也不會有唯一的答案,只有不同立場的相對最優解,起點很重要,但是有時是講天時地利人和的,如果起點並不好,那麼不要放棄,堅持並修正其實都有希望,再有就是長期通宵熬夜後你會變的巨能吃苦。再有,審美上可能確實有影響吧,不是說都會提高,至少會往這方面靠。


推薦閱讀:

做任何事都不能堅持,怎麼辦?
有沒有一個答案可以對任何一個問題進行回答?
在完美主義者眼裡這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為什麼有些人最終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世界觀突然間顛覆是怎樣的體驗?

TAG:建築師 | 世界觀 | 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