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不流行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有減少陣痛,加快宮縮,減少分娩時間和陰道損傷等優點。為什麼在中國並不普及?水下分娩相比傳統分娩方式有何缺點?


據說在古代中國、埃及、日本、希臘、羅馬,都有關於水中分娩的記錄,而在當代提出水中分娩的 ,是一個前蘇聯人,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水中分娩大法好!」到了80年代開始被一些歐洲國家接受。英國在1993年開始官方接受水中分娩的方法,然後一些提供水中分娩設備的中心開始建立起來。
所以,水中分娩雖然傳說中的歷史比較悠久,但是實際應用實踐並不長,也就三十來年。
30多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比如試管嬰兒技術也就才30多年,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遍地開花,發明人也因此拿了諾貝爾獎。那麼水中分娩呢?
可能有些人覺得水中分娩在國外很流行,應該屬於比較高大上的分娩方式,而在中國遲遲沒有推廣,可能和中國某些體制或者傳統因素有關。
其實你想多了,水中分娩之所以沒有流行起來,僅僅是因為它還沒有獲得醫生們足夠的信任。

先說說水中分娩在國外的情況。目前對水中分娩比較待見的是大英帝國,前面已經提到,他們在1993年已經給予了官方承認。隨後,在2006年,英國皇家婦產科學會和助產士聯盟發表聲明表示,對於沒有任何孕期併發症的健康孕婦,分娩期可以選擇水中分娩。可以說,這是對水中分娩很大的支持。於是,有很多人選擇了水中分娩。多到什麼程度呢?有大約1%的人分娩過程中在水裡泡過。
與英國不同的是,美國在水中分娩上一直保持謹慎態度,比如美國兒科學會2005年發表聲明,表示不支持批准水中分娩。10年前的一份數據估計,全美大約有100多家中心提供水中分娩,具體美國有多少人經歷水中分娩,目前缺乏具體數據,不過估計比例也不會太高。

可能有人會說,我感覺不是這樣的啊,美國好像水中分娩挺普遍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不就拍的是水中分娩嗎?嗯,電影里確實是在美國的水中分娩,只不過那是中國人拍的電影,只不過他們也同樣以為水中分娩在美國挺普遍罷了。

好了,現在你應該清楚了,水中分娩不僅僅是在中國不流行,在外國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流行。接下來就是為什麼了,既然水中分娩的相關宣傳中有辣么多好處,那為什麼不流行呢?
簡單點說就是,水中分娩的好處,可能有意淫成分在;而水中分娩的風險,有被低估的可能。

關於水中分娩的好處,包括可以改善產婦心血管系統,增加靜脈迴流,減少水腫,減輕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產時陰道和會陰的裂傷,使胎兒從宮內到宮外環境轉換得更加溫柔。
這些好處是有不少,但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你要證明給我看!

醫學關乎人的生命和健康,不能是哪個人拍腦袋一琢磨,說「水中分娩大法好」,於是水中分娩就是好的。和傳統的分娩方式相比,水中分娩是屬於醫學干預的,那麼就需要有足夠的證據來說明,這項醫學干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們需要用循證醫學的思維來分析這個問題。
循證醫學是幹什麼的呢?簡單的說就是,我在臨床上碰上一個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我是直接求助於我的老師或者上級醫生,聽聽他們的意見,還是像解數學題一樣,從醫學基礎理論開始進行推導來得出結果?循證醫學的思路告訴我們,理論推導和前輩們的經驗,都不是首選的依據,你最好去搜索一下已有的醫學文獻,看看那些醫學文獻里的數據給了我們什麼建議。
這個方法聽上去確實不錯,我們只要去看看文獻上是怎麼說的,然後按照文獻的建議去做就好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會看病了!
可是據統計,每年有200多萬篇生物醫學文獻發表在2萬多種生物醫學期刊上,而且年增長6.7%,再考慮到有相當一部分的論文,可能是某些人為了晉陞職稱在家裡不知道怎麼鼓搗出來的,這事兒又有點麻煩了。
所以,循證醫學建議我們,如果你搜索文獻,最好先到二次資料庫去搜索。什麼是二次資料庫呢?就是這個資料庫本身是有門檻的,裡面的內容已經被嚴格評估審核過了,實驗設計上出現瑕疵的機會比較小,通俗點說就是,權威性比較強。而Cochrane圖書館就是循證醫學比較有名的二次資料庫。
2009年發表了一篇關於水中分娩的權威文獻,被收錄在Cochrane圖書館裡。

在這篇文獻中,作者對於當時可以獲得的關於水中分娩的文獻進行了考察,在設定了嚴格的納入排除標準之後,最終選擇了12篇文獻進行系統綜述。然後作者發現,關於水中分娩的文獻,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比如說水中分娩的水池什麼形狀多大多深,水池的水需不需要是流動的,產婦在分娩進行到哪個階段的時候下水,這些問題不同的文獻之間差異很大。
而且,還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所有研究都是單中心研究,而且樣本量小,雙盲就不要提了,這種試驗就不可能做到雙盲(你怎麼讓產婦在水裡生孩子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在水裡的?),隨機化的可信性也不高,這就容易發生試驗人員的主觀意願會影響到試驗結果。
下面這張圖是對這12篇文獻可能出現偏倚的分析。

通過對這12篇還比較「粗糙」的文獻進行系統綜述後,作者發現,水中分娩的好處,僅僅發生在第一產程(就是在產門完全打開、產婦用力屏氣生孩子之前),而且僅僅是降低了使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鎮痛的比例。至於對胎兒的好處、對會陰的好處,我們都表示「呵呵」。而且作者最後還指出,由於目前可得的文獻質量都不盡如人意,關於水中分娩的好處我們還有待進一步考察。

這篇文獻其實已經是在給水中分娩潑涼水了,但是作為「水中分娩黑」的美國婦產科學會和兒科學會(ACOG和AAP)覺得還不夠,他們在總結2009年這篇文獻的基礎上,又重新考察了其他文獻,在2014年提出了一個委員會意見(committee opinion)。這份意見認為,即使是水中分娩降低了硬膜外麻醉的使用率,也不能證明就是水中分娩帶來的,也有可能是因為水中分娩的產婦本身就對硬膜外麻醉有抵觸,所以才選擇了水中分娩,即使你讓這部分人使經歷傳統分娩,她們也可能更傾向於不使用麻醉。
其實,讓ACOG和AAP如此專註黑水中分娩十幾年的,還不是對水中分娩好處的不信任,更多的是來自於水中分娩潛在的風險。

臨床醫生在做出一個醫學干預的決策時,這項干預可以帶來多大好處我們暫且不談,首先我不希望我的干預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害處。就好像曾經有個藥物叫「反應停」,可以很好的緩解孕吐反應,但是後來發現這種藥物有很明顯的致畸作用,生出來的孩子四肢短小,被稱為「海豹畸形」,於是很快被禁用了。就是說我們評價一項醫學干預,首先考慮的是它所帶來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而在評估風險的時候,和評估療效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你想證明一項醫學干預是有效的,你需要拿出非常好的證據,有足夠多的樣本量,設計良好的試驗,還有足夠說服人的數據。但是如果想證明一項處理是有風險的,可能要省事兒的多,甚至你只要有幾個個案報道就足以起到警醒作用了。

在2014年的這份委員會意見中,他們就發現了不少這樣的風險,而且遠不止個案報道這麼簡單。比如有文獻說水中分娩可能增加新生兒和產婦的感染風險,可能影響新生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可能增加臍帶斷裂的風險,可能發生新生兒溺水,甚至有新生兒死亡的報道。還有文獻報道,有12%的水中分娩的新生兒要入住重症監護病房,但是非水中分娩的新生兒對照組裡一例也沒有。
其實,之前有人提出過新生兒存在一個「潛水反射」,就是說水中分娩的新生兒是不會呼吸吞咽的,所以不會被嗆到。但是動物研究和一些對出現問題的新生兒研究發現,有些孩子出生後的潛水反射被覆蓋了,於是危險就降臨了。

因此,基於水中分娩的潛在風險,以及並沒有被完全證實的好處,ACOG和APP的這份委員會意見最後建議,水中分娩方式不應該作為一項常規的醫療干預被推廣開來,而應該被當做一項可供研究的臨床試驗。就是說就像新葯上市之前要做臨床試驗一樣,水中分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還需要充分評估,應該在充分告知和符合醫學倫理的前提下,設計更好的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
也就是說,水中分娩其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分娩方式,而只是一種未經充分證實的嘗試,還需要更多的人來充當這個臨床試驗的「小白鼠」,為以後的人提供更加充足的臨床資料。
所以說,水中分娩對於嘗試這項分娩方式的產婦和新生兒有多少好處還不好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充分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這些產婦所提供的各種臨床資料,對於以後的人來說肯定是有益的,所以,我們也要向現階段嘗試水中分娩的產婦表示感謝。不過,以國內大眾參與臨床試驗的積極性來看,願意參加的肯定就更少了。


一、分娩鎮痛方式很多,最有效的為椎管內麻醉,不影響運動神經,持續確定的有效止痛時間大於四小時。
二、可提供水中分娩條件的醫院級別要求高、硬體條件要求也高(比如有足夠的場地、有確定消毒水池的方式和人手etal……)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亞洲人和西方人體格和會陰條件差別真的很大,你看到一個黑人或白人女性第二產程用力(也就是宮口開全開始push那個階段)保持三小時以上完全沒問題,體力好的可以四小時不停屏氣push,然而中國產婦一小時就放棄轉剖宮產或兩小時就徹底沒體力需要醫生、助產士幫忙的非常之多,你要產婦很冷靜的在水池裡給你push兩小時?我只能呵呵一聲告訴你,在正常產床上在我們連罵帶吼的情況下也不一定能做到!另一方面會陰條件中國人真是差一大截(所謂會陰條件好,是指寶寶頭能順利從陰道口娩出而不需要進行你們討厭的所謂萬惡的會陰側切、並且也不會導致撕裂傷一直損傷到肛門周圍肌肉和腸道結構而無法修補的這個條件),老外那可以容納大號弟弟的生殖系統條件註定了他們輕鬆生七斤八斤寶寶,而中國人六斤多寶寶出生時都經常劃傷媽媽下邊,搞得半個月上廁所都擔心縫線會崩開好嘛。。。那麼水中分娩在這裡出現就會勢必涉及到一個問題:我作為醫生/助產士沒法給你保護會陰啊!

一個減痛效果不穩定、易感染、設施條件要求高(雖然我們醫院產房裡就配備)、第二產程難以配合且難以做到會陰保護分分鐘重度撕裂傷的分娩方式你作為產婦時會選擇嗎?
凡是看起來「非常好」卻沒人願意區推行的方法其實背後都有著更深刻的原因,sign,就這樣~


排名第一的回答上了日報,裡面也提到了""AAP和"ACOG指導性意見,我覺得有失偏頗。

真的是醫生不能接受?醫生接受了病人就一定能接受?我是剛剛生了孩子,我覺得我不能接受水中分娩。(我接受了無痛分娩,因胎試產失敗,改為剖腹產,主要原因是頭盆不稱,不是每個人都是八斤多孩子的骨盆啊T^T )

我編輯的那部分怎麼不見了?再說一次:分娩的時候肛門會放鬆!我不敢想像……

將指導性意見轉了下,不是原文,如果看過原文仍覺得這個有失偏頗,我們討論下啊。原文如下,英文的嘛,有興趣的強人自己看。醫學是不斷發展的,以後有更先進的措施出現後,現在的觀念可能就是極其荒謬的。

太長可以直接看結論


【AAP和ACOG指導性意見】

這份由兩家學會下屬專門委員會發布的標題為《水中待產和分娩(Immersion in Water During Labor and Delivery)》的「委員會意見(Committee Opinions)」,在世界各大媒體的報道中卻都直接稱之為「新臨床指南」。這份《意見》分為四個部分:

【一、相關證據分析】

需要提請讀者注意的是,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到循證醫學階段,所謂循證醫學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就是臨床決策需要遵循目前可以獲得的最好的臨床研究證據。由專業學會、協會或者委員會給出的臨床指南或者意見,事實上就是通過對目前所有臨床研究遵循一定標準作出選擇性取捨並進行審查基礎上得出的幫助臨床醫生做出合理決策的指導準則。

AAP和ACOG的這份《意見》也不例外,第一部分首先對歷年來有關該主題的研究證據做出全面審查。指出目前發表的推薦水下分娩的文獻大多數來源於單中心顧性觀察,或者個人的意見和推薦,往往未經同行評審;更重要的還有,缺乏動物或人體有關水中分娩在相關生理機制等基礎科學研究。同時指出這些研究存在的諸多缺陷以及混雜因素造成的結果存在的偏倚。

【二、支持者宣稱的好處缺乏證據支持】

經過分析,《意見》總結出支持文獻中擬議的水下分娩的好處,包括浸泡在水中可以促使血管外液回歸回吸收、促進靜脈迴流消除水腫;減少圍產期疼痛,增加產婦舒適度和控制感,降低會陰創傷幾率;還能降低產婦應激和應激激素水平。同時使得新生兒從子宮內到子宮外環境一個「溫和」的適應過渡。這些也與媒體和傳言中常見水中分娩的各種好處大同小異。

隨機雙盲(多中心)大病例組對照試驗是最理想的醫學研究,但是由於比如倫理學、條件等原因的限制,通常這種研究難以進行。隨機對照試驗是僅次於前者的良好的研究證據。

《意見》最後引用了Cochrane(以循證醫學奠基人、英國臨床流行病學家、Archie Cochrane名字命名的循證醫學證據評價系統)2009年一份包含12份經過適當設計的、涉及3,243婦女的隨機對照試驗系統分析,認為支持者所宣稱的上述好處均缺乏足夠的臨床證據支持。

【三、併發症】

相反,無論病例報道還是系列分析中均報告了涉及母親和新生兒的一些風險,主要包括產婦和新生兒的感染、新生兒體溫調節障礙、臍帶撕脫和臍帶斷裂可以引起嚴重出血甚至休克、;浴缸內水吸入和呼吸窘迫、圍生期窒息、低鈉血症等。

這些併發症大部分都是嚴重的甚至是可以致命的。其中報告最多的併發症是溺水或接近溺水、以及吸入性嚴重呼吸窘迫病例,其中1例因為嚴重銅綠假單胞菌敗血症而死亡。原因是支持水中分娩的理論基礎之一「潛水反射」,即認為出生在水中的新生兒並不呼吸和吞咽,但是動物實驗和人類有關胎糞吸入綜合征的大型試驗研究表明,在受損害胎兒和新生兒,潛水反射被覆蓋,也就是說潛水反射並非是絕對的。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水中分娩安全性的基礎。

雖然,2009年Cochrane的隨機對照試驗分析中沒有併發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資料,其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水中待產和分娩增加胎兒/新生兒或產婦的不利影響」,但是有分析認為,由於各項報告病例數量不多,往往不容易發現少見併發症。

而一份被排除在Cochrane分析的研究報告,相比於水中分娩組中12%新生兒需要入駐重症監護病房治療,非水中分娩組沒有1例新生兒需要入駐重症監護病房。

【四、結論】

《意見》認為,在分娩第一階段(待產)浸沒在水中或者可以減低疼痛、降低相關麻醉的使用率,並且可以縮短產程。然而,沒有證據表明,浸泡在水中待產對可以改善圍產兒預後。待產階段浸泡治療不應阻止其他治療措施,包括對產婦和胎兒監護。

第二階段過程即分娩期浸沒在水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立,沒有證據支持水中分娩對母體或胎兒的好處。鑒於新生兒少見但嚴重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第二階段即水下分娩應被視只有經過適當臨床試驗才能採用,並制訂一個實驗程序和簽署知情同意書——簡單說,就是只能被視為一種臨床試驗,不應該被推薦為臨床常規療法。

最後,認為,雖然水中待產和分娩不是一種嚴格的臨床試驗,但是也應該有一定的設施要求和計劃,包括與申請產婦簽訂嚴謹的知情同意書,浴缸或浸泡池的維護清潔規定,感染控制程序,對母親和胎兒監控時間間隔設定,以及一旦發現母親或胎兒出現緊急情況立刻轉移出浴缸等規範。

綜上所述,水中待產和分娩,並非像傳言中宣稱的那樣安全有益,相反存在很大風險,第二階段即水中分娩不應該被視為一種常規選擇。


我選擇的水中分娩,看到有些回答真是亂七八糟的,親歷者來答題。

首先我所在的醫院,水中分娩是不打麻藥的。因為無痛針是從脊椎打進去的,我比較排斥這個,所以乾脆就水分減痛了。我們這裡水分比普通順產只多收1000塊水費→_→。另外水分是不給側切的,等自然撕裂再給你縫。還有就是對胎兒大小有限制,孩子太大是不給你水分的……我寶寶六斤三兩不到一點。在水裡只能呆倆小時,倆小時還沒生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撈你出來到床上生……

開了五指進產房,一個浴缸一張床。浴缸的水,直接就是水龍頭出來的……可能加了消毒水什麼的,但是基本上應該都是自來水吧……

滿滿的一浴缸……脫光泡在裡面的確放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舒服了點。陣痛時間感覺是縮短了(陣痛間隔時間應該不變),疼痛程度改善應該有點吧,不明顯。

有人說裡面是不是有屎……額……沒錯是的……有屎粒被我拉出來了,漂在水裡(捂臉)……

孩子出生立馬抱出水面(好熟練!)然後剪掉臍帶,立馬把我撈出來(等等我還想泡會兒),孩子去洗澡去了,我被扶到旁邊的床上……跨出浴缸的時候下面還在滴血,然後臍帶從陰道一直拖到膝蓋那兒……哭笑不得的是臍帶那頭還夾著手術剪……

到了床上,兩腿叉開,壓出胎盤,然後陰道止血,打局部麻醉,縫合陰道撕裂口。我就一邊聽著孩子哇哇哭一邊縫……那個麻醉真的是效果不明顯啊,反正每一針我都能清晰感覺到,你們自行體會下……

縫好之後助產士用吹風機給我吹剛才泡濕的頭髮~然後護士開始放水,做下一個水中分娩的準備……
等等,我的屎不要緊吧……(不好意思雖然噁心但是生孩子十之八九會拉出點屎來的……)

我一直比較憂慮水順著產道湧進子宮怎麼辦?

不過孩子挺健康,我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等產後42天檢查結果出來再來補全。

————好了(??ω??) ————

產後檢查挺好的。驗血驗尿驗陰道分泌物都是沒有異常的……不過就是盆底肌恢復不好,鬆弛。
想想可能是因為水分的時候,接的胎心儀的探測頭掉水裡了……(就是媽媽們做胎心監護的那個餅狀的東西,不知道叫什麼,測胎心的……)掉水裡儀器就聽不到胎心了……雖然護士在重新幫我連接,但我頓時緊張了……怕寶寶呆產道呆太久不好,一心想著趕緊生出來母愛洶湧澎湃,然後可能過於用力了吧……
目前正在恢復治療中……不過這個應該和水分沒有什麼關係,盆底肌鬆弛很多產婦都有。要說癥狀,沒什麼異常的,只是據說老了之後會漏尿……
後悔坐月子沒聽媽媽的話做提肛運動啊!!
麻煩看到我的准媽媽們,記得生完孩子一定要做提肛運動!!一定要做!!就是憋尿的那個感覺,沒事平躺,放鬆,憋尿,放鬆,憋尿,來回十幾下,每天都要做哦!

另外我生完孩子之後第12天,排出一塊很大的血塊,拳頭大小,完全不知道什麼鬼……身體也沒見到有異常……有懂的妹子們說說看這是什麼鬼嗎?


因為中國流行涼水不能碰


大概是害怕「無良醫生草菅人命,水中分娩淹死母嬰」,這樣的條幅吧!


如果見過婦幼醫院的產房緊張成什麼樣子,一定不會提出這種問題……現在的產科醫生都嚴重不夠用,一個醫生需要顧及幾名產婦,水下分娩……如果請得起私人醫生的話可以試試。


剛生下來也不讓人家泡點好水。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多年來,中國水資源質量不斷下降,水環境持續惡化,由於污染所導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斷發生,不僅使工廠停產、農業減產甚至絕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和較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地威脅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威脅了人類的生存。中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進行排序,其結果為: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其中,遼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綜合考慮中國地表水資源質量現狀,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的Ⅰ、Ⅱ類標準只佔32.2%(河段統計),符合Ⅲ類標準的佔28.9%,屬於Ⅳ、Ⅴ類標準的佔38.9%,如果將Ⅲ類標準也作為污染統計,則中國河流長度有67.8%被污染,約佔監測河流長度的2/3,可見中國地表水資源污染非常嚴重 。
中國地表水資源污染嚴重,地下水資源污染也不容樂觀。
中國北方五省區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資源,無論是農村(包括牧區)還是城市,淺層水或深層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區(主要是城市周圍、排污河兩側及污水灌區)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污染呈上升趨勢。
具體而言,根據北方五省區(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1995眼地下水監測井點的水質資料,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在69個城市中,Ⅰ類水質的城市不存在,Ⅱ類水質的城市只有10個,只佔14.5%,Ⅲ類水質城市有22個,佔31.9%,Ⅳ、Ⅴ類水質的城市有37個,占評價城市總數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至於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觸目驚心,2 015眼地下水監測井點的水質監測資料表明,符合Ⅰ-Ⅲ類水質標準僅有443眼,占評價總數的22.0%,符合Ⅳ和Ⅴ類水質標準有880和692眼,分別占評價總井數的43.7%和34.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評價,在評價的總井數中,僅有328眼井水質符合生活標準,只佔評價總數的16.3%,另外2/3以上到監測的井水質不符合生活飲用衛生標準。


謝邀。半躺在按摩魚缸里,溫暖的水輕輕拍打,水面蕩漾著幾朵玫瑰 ,耳邊是舒緩的輕音樂,握著孩子他爸有力的手,四目溫柔相對…………看上去很美哦


扯那麼多有的沒的

「2014年3月20日,美國兒科學會(AAP)和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聯合發布了指導性意見,給這種熱潮兜頭潑了一盆冷水。《意見》認為,沒有證據支持水中分娩的這些好處;相反,鑒於水中分娩可以引發新生兒少見而嚴重的併發症,不建議把水中分娩作為臨床常規方法」


我想以一位親身經歷水中分娩媽媽的身份來回復這個帖子 相信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吧
首先 題主文中提到的各種大數據 作為並不是專業人員 醫療知識也有限的我來說 其實理解的並不是很透徹 我只想知道這些大數據里對於真正進行了水中分娩的產婦有沒有系統的描述 好與不好 用過的人總比沒用過的人有發言權吧?
其次 親身經歷來說 我在入水的一剎那 的確是感覺陣痛減輕了的(當然後面還是會疼 我只是說入水的一剎那而已)
第三 我選擇水中分娩最最重要的原因 是因為可以避免側切 側切這件事 不知道又有多少大數據可以來證明優劣 反正我是敏感部位不喜歡被剪那麼一下子 所以我選擇了水中分娩 個人經歷證明 我的選擇很明智
這是我在知乎回復的第一個帖子 我並不是來力挺水中分娩的優異性 僅僅只是把我對水中分娩的親身經歷稍作分享 我個人認為 生產的痛苦絕對可以妥妥排上世界最疼痛事件排行榜的首位 所以如果有更好的幫助產婦順利分娩 減輕痛楚的辦法 未嘗不可一試 當然前提是要保證生命安全
個人拙見 不喜勿噴~


水中待產撈出來分娩的答一個。
先結論:第一胎水待棒極了棒極了。老二就算了。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醫院可以選完全泡水裡和泡到要生撈出來。事先我沒決定,助產士替我決定先泡泡再說。當時是這麼說的,我先泡著要是疼的受不了就叫她,如果那時候才什麼三指,撈出來無痛,要是6指你們就別管我咋叫喚。
下午15點整我破水,到產房15點10分,然後做完45分鐘ctg,那時候是一指(已開了一個月的一指,恩),換衣服去浴室16點,開泡。
老公在邊上陪泡。
一開始很好,暖洋洋的。痛意起來扭扭腰或加點熱水就過去了。後來就不對了。
每次陣痛間隔變得只有5到10秒。這啥概念呢,後來我撈出來的時候穿浴袍,一個胳膊穿進去的時間下一個陣痛就來了。當時我就是跨出浴缸—痛—披浴袍—痛—一個袖子—痛—第二個袖子—痛—去產房—走倆步就下一個痛。
我覺得不對啊,這才進浴缸倆小時不到就這樣,按照一般初產婦速度也就倆三指,幺壽!立刻派老公去找助產士。20分鐘後,空手回來。說她在給別的產婦接生中。。
於是老公被我吼出去,立刻給我找個人來,不管是誰。
結果他這次把最貴的主任醫師搞來了。。一臉很淡定的把我撈出來,還帶來個新助產士。我同時表達,麻醉師呢,我要無痛!
撈出來後,一檢查。。8指。。無痛已經沒有什麼意義。。麻利的進產房掛各種水,尤其是應我要求掛了減緩宮縮的點滴。
我不覺得有多疼,但是這間歇實在讓人崩潰。
麻醉師還是來了,等他老人家收拾東西準備好器材一路過來,我10指都開好了。。
19點15分,7斤8兩大的閨女出生了。

三年後生老二,醫生問,要浴缸么?
我說, 能別生那麼快么


國外也不流行這個啊!人家是喜歡在家生孩而已。

當美國佬已經對本身比例很小的水中分娩提出質疑,並進行各種合理性、安全性統計分析的時候,國內知乎還在質疑為何中國水中分娩那麼少?!

看到我們有多落後了吧,不僅僅是物質上,更多是思想上。


我是選擇水中分娩的媽媽。
所在的婦產醫院是省婦幼,只有一個水中分娩產房。從國外進口回來的凈水設備+一個分娩浴缸。所以一次只能一個產婦在裡面生。

而我,是臨時選擇水生的,因為陣痛太TM痛了。。。。但此之前我並不排斥水生這種方式。因為之前多少了解到國外甚至有產婦在自家浴缸里生寶寶的。

1,費用。
省婦幼明碼標價,水中分娩,接生費2980,這價格是寶寶水裡娩出+一位家屬可陪產。
水中分娩,最多在水裡待兩小時,因為泡太長時間也不利。這兩小時你要沒生出來,就得水轉陸繼續生。如果中途有狀況也會水轉陸。只要寶寶最後沒從水裡娩出,價格少800還是怎麼的我忘記了。
其實算下來也就比正常的生產多一千多塊。我覺得一般的家庭可以承受。
(住院三天,加上其他七七八八費用一共才花了七千多。。。在成都公立醫院是很合適的價格。。。不用水生的有些也要花七八千)

2,水質。
抱歉,我眼睛不是顯微鏡,解析度低。水質好不好,這不好說。
但我所在的那家水生產房,是有一整套凈水設備的,就在產房一面的牆邊,進去就能看到。據他們宣傳是從丹麥引進的。
我下水用力幾下就便便了(不許笑我!好正常的。生產的時候寶寶頭部下降壓迫媽媽的膀胱和肛門部位,尿不出也便不出的。尿,我是醫生人工導尿。便,護士吩咐宮口沒開全不許用力,所以。。。)護士很淡定地用網兜撈出便便。我也想過這污染了水,會不會有啥風險。但看護士那麼淡定,估計也正常了。但我水裡泡了三四十分鐘後,感覺水冷了些。中途是又重新給我換了一缸熱水。
如果這間水生產房沒有適當的消毒潔凈措施,他們敢不敢一個又一個地接產婦進去生。

我生了寶寶後,立馬要求出水,躺手術床上取胎盤,壓宮血,縫合傷口。產房兩隊醫生護士人馬,一組專門負責寶寶。一組專門負責產婦。各司其職,分工有序。
出水後,有護工專門清潔浴缸。重新放水,迎接下一個產婦。

3,浴缸。
專門針對產婦生產躺著而造型的浴缸,反正就是產婦可以斜躺著浴缸里,雙手也有抓握的地方,雙腳也有踩踏的。夠了夠了,不用擔心滑倒,溺水啥的。

4,減輕痛感。
是的,非常能夠減輕痛感。我後來回想,如果不是選擇水生,我很擔心我是否能夠堅持,亦或者我硬著頭皮堅持一般方式生下來了,我得痛到啥程度。。。。算了 不堪回首。
而且我屬於宮口開很慢的人,正式用力生產前我已經陣痛了幾十個小時了。大肚子上綁著胎監帶,沒開到五指胎兒心率有些不太好還讓我吸氧。但下水一泡,我痛感大大減輕,寶寶胎心也正常了。
整個用力分娩的過程,我從頭到尾沒吱過一聲,就是用心調整呼吸用心使勁配合醫生。

5,有原則。
不是產婦想水生就OK的。
年齡,胎兒體重,胎兒狀況等都是要篩選的。產婦有什麼皮膚病啦 傳染病啦 都不能水生。這些是建卡醫院都有檔案的。

在我之前水生的那個產婦,B超北鼻7斤左右,水裡生了出來一稱8.1斤,母子平安。我進去下水的時候,這個媽媽還躺床上縫合傷口。撕裂傷口會打麻藥,縫合三層,但最後一層麻藥是管不住的,所以這個媽媽喊的蠻大聲。估計撕裂傷口比較長。
我,不知道運氣好還是不好。寶寶出來有些輕微窒息。因過產道我用力分散,寶寶本身有一圈臍帶繞頸,加長了寶寶出來的時間。生出來後他的聲音很小,還被送往了新生兒科觀察。當然最後是OK啦,現在健康半歲了。
當天,水生產房不下五個寶寶出生,就我的進了新生兒科觀察。
所以客觀講,負責水生的醫生和接生護士都很專業的。


6,產婦沾水。
這個不說了,我們的傳統雖然時間長,但也不一定全對。
人國外生完不都要洗澡么。我生完站起來發現自己站在血水裡,根本沒給我好好沖洗一下就直接躺到手術台處理胎盤+縫合傷口。頭髮打濕了在待產房觀察的時候還是我一個人吃了糖蛋再吹的頭髮。。。。坐月子第十天左右洗澡洗頭……
我覺得我恢復得很好。42天B超檢查,子宮啊其他相關的恢復得都好……全母乳餵養寶寶至今半年多了,除了肚子上肉皮很鬆弛外,體重體型已經跟孕前差不多了……

以上……
----------------------------一年了,更新下----------------------------
寶寶一歲左右 醫院有打電話來回訪,可能也因為我寶寶當時有輕微窒息住過新生兒科。
寶寶現在一歲8個月,各方面發育正常,說話之類的還比同齡有些寶寶說得多。

我自己各方面恢復的都好,產後沒有婦科問題。嚴格避孕中。。。

目前的狀態是不想生二胎的。但如果以後要生二胎,我還是會選擇泡著生……


歐美在玩返祖
中國人在玩進化
人類進化史
能人會使用石器,但還不是直立人。
中間有一段時間,因為海水倒灌,人類祖先在沼澤地生活。
人類祖先,在水裡進化成直立人。
那時候人類確實是在水中分娩的。
所以水中分娩有很多好處。
但是,後來人類走出沼澤地。


因為貴,
廣州第十二醫院好像要一萬多,


水中分娩親歷者來回答,宮口幾乎十指全開才進入浴缸,對陣痛的減輕作用異常顯著。孩子大人都舒服,至於費用,只比普通順產多1000元而已。2009年上海長婦嬰的價格。


突然腦補了一個畫面,用力和宮縮的時候刺激到直腸不小心拉了粑粑。。。那豈不是要泡在糞水裡。。。


沒有革命性的優勢。
如果說水中分娩無痛,絕對全跑去了。

為什麼還有人用5S,為什麼不用蘋果6S,因為沒有顛覆,如果跟鋼鐵俠的手機一樣,絕對全換了。

許多東西不是好就一定要用。能替代的,一定能顛覆。


我就是去年九月水中分娩,感覺挺好的,確實減輕了疼痛,也沒有什麼後遺症,孩子也很健康聰明。


推薦閱讀:

TAG:醫學 | 婦產科學 | 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