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除了詩人這個身份外,還有什麼其他身份(及軼事)?


1.
嫖客

盛唐的士人,大都嫖。這都怨唐玄宗,他是音樂家,他的夫人楊玉環,也是音樂家。唐朝廷的教坊於時為盛,歌妓尤多,因此滋生了一條龍黃色服務產業鏈。
作為一名優秀的嫖客,李白就曾帶著妓女去給謝安上墳。「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墳荒草寒」。謝太傅啊謝太傅,請你睜開眼,看你多可憐!白雞夢後三百歲,灑酒澆君同所歡!

(好吧,知道一句解釋不到就會有人質疑,說古代歌妓賣藝不賣身,大概是被那些流傳甚廣的文章帶歪了。所謂唐代文人「狎妓」,說白了就是嫖,歌妓保持清白的是有,但別拿個例當實際。《官場現形記》:做官的人得了錢,自己還要說是清官,同我們吃了這碗飯,一定要說清倌人,豈不是一樣的嗎?)


2.
政客

人都人云亦云地說,李白沒有執事能力,也沒什麼政治預見性。事實上,李白在做官那些日子裡,「相對議事,皆不出太白所見」。別人能想到的,他都能想道;別人想不到的,他還是能想到。當然,這是李白喝醉了的情況下干出來的事兒。李白酗酒,但醉酒時頭腦依然清醒,能寫下無敵之詩,說出精到之論,故時人號為「醉聖」。

3.
想保研

李白不走考試這條路,走的是保研路。李隆基熱愛音樂,所以教坊為盛,但李白總歸不能以嫖客的身份面聖,知道皇家熱愛道教,因此到終南山尋求免試推薦的機會。結識玉真公主、賀知章等人,最終拿到了這個名額。注意,終南山是唐玄宗時的保研一條街,但並不意味著你去就能保上。


4.
殺人犯

李白是劍客這一點大家都是知道的,《贈從兄襄陽少府皓》里說「脫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足以見得。《結客少年場行》里說「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雖說是寫的荊軻,但回頭看上一則寫自己在紅塵中「殺人」二字,對用劍殺人,應該是十分嫻熟的。


5.
辭職

李白賜金放還之前是寫了辭職信的,而且是給眾人都看過的。就是那篇《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晨趨紫禁中,夕待金門詔。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
片言苟會心,掩卷忽而笑。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
本是疏散人,屢貽褊促誚。雲天屬清朗,林壑憶游眺。
或時清風來,閑倚欄下嘯。嚴光桐廬溪,謝客臨海嶠。
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

總結來講,意思就是「我在這裡過得不快樂,還不如回家釣魚」。李白的出走,並非高力士、楊貴妃的威逼,他的不快樂,多半源自於自己的一些同事。由於唐玄宗給李白的待遇十分高(冬季派宮女十餘人,專門為李白呵筆),李白又慵散,因此遭遇了排擠和誹謗。另外很多人蠅營狗苟很噁心,李白不參與,還有人罵他傻逼,這事兒他不能忍。


6.
預言家

另外李白還和魯迅、白岩松等近現代名人一樣,被評為「名言警句界十大代表人物」和藏頭詩鼻祖。由於古代離得遠,你再有名群眾也不知道,因此古人中能得此殊榮的幾乎沒有,李白卻光榮上榜,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我們看:

感謝李白!


謝不邀,趣問趣答。


最知名身份—神仙下凡
  李白出生時「母夢長庚星,因以名之」(《新唐書》本傳),及長有賀知章呼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知名道士司馬承禎也說李白仙風道骨(李白〈大鵬賦序〉)。他死則有傳說雲「騎鯨捉月」(郭沫若《文藝論集》),據說是「因醉泛舟於江,見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洪邁《容齋隨筆》)。
  縱觀李白的一生,不得不說他看起來真像是太白金星貶謫凡塵,功德圓滿又回歸天庭去了。


最通俗身份—酒鬼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裡說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頗有事實根據。正因為杜甫此詩非常知名,所以李白又多了個飲中八仙的綽號。《新唐書》與范傳正〈李白新墓碑序〉都說玄宗召李白寫詩,李白已經在翰林苑中飲得大醉,玄宗只好命高力士扶以登舟。這樣的事情可能不止一次,《唐國史補》就說「白在翰林,多沉飲,玄宗命撰樂詞,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動。索筆一揮十數章,文不加點」。李白自己也說「百年三萬六千日,日日須傾三百杯」(〈襄陽歌〉)。
  這世界上酒鬼忒多,醉成爛泥還能詩才大興、揮毫潑墨的就很少了。


最脫俗身份—道士
  李白很喜歡同道士交往,從詩中可見。他的好友東岩子、元丹丘、元演、紫陽先生、高尊師、參寥子等,都是道士。有了機會,李白還索性正式受了道籙(見其詩〈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予造真籙臨別留贈〉及〈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籙畢歸北海〉)。所謂受道籙,就是由道教尊者授與某人,標誌其成為正式的道教徒,性質相當於佛教的度牒。李白詩中也時時講自己修道,比如「余嘗學道窮冥筌」(〈下途歸石門舊居〉),「學道三十春」(〈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道教之於李白,大抵思想底蘊就是契合的。


最虛假身份—隱士
  開元年間,李白與當時名士孔巢父、韓淮、裴政、張叔明、陶沔五人在徂徠山竹溪隱居,世稱為「竹溪六逸」。李白出山後還寫過〈送韓淮裴政孔巢父還山〉等詩,表達對隱居生活的懷念。但我們不妨想想李白同志向來自稱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唐代又有「終南捷徑」的特殊風氣,即用隱居來彰顯自己的名聲影響朝廷,由出世借道入世。
  所以啊,隱居有幾分真心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最顯赫身份—公務員
  天寶初,李白被唐玄宗召入宮中,賜供奉翰林。據說玄宗給他的待遇很好,甚至「以七寶牀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問以國政,潛草昭誥」(李陽冰〈草堂集序〉)。可惜好景不長,無論是出於小人讒言還是李白本人要求,玄宗不久就將其「賜金放還」(《新唐書》本傳》)。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本位意識很強,文學往往被要求被政治服務,詩人大多也以有政治身份為榮。
  皇帝親召這件事給了李白很顯赫的名聲,可說是李白詩名滿天下的開端。


最霸氣身份—皇帝他爺爺
  《新唐書》說李白是「興聖皇帝九世孫」,李陽冰〈草堂集序〉也說他是「梁武昭王暠九世孫」。興聖皇帝,也就是梁武昭王李暠,同唐代開國皇帝李淵及唐玄宗李隆基的關係是如何的呢?世系表大抵如下:李暠—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賜—李虎—李昞—李淵—李世民—李治—李旦—李隆基。也就是說,唐玄宗李隆基是李暠的十一世孫。如果李白真是九世孫,那就是唐玄宗爺爺一輩的了。
  實際上,《新唐書》的記載有很多靠不住的地方,比如此書。李白的宗室身份並非史實,這涉及到唐皇室對族譜編修的問題,此不詳述。


最作死身份—軍師
  李白喜歡縱橫術,很早就「遍干諸侯」(李白〈與韓荊州書〉),很有志向。實際他是不是真有政治才能卻要存疑。供奉翰林被放還不說,最有問題的要屬安史之亂時跑到永王李璘那裡去,還寫下肉麻的〈永王東巡歌〉十一首,說自己要「為君談笑淨胡沙」,「西入長安到日邊」。可是永王李璘實際被定為叛軍,有謀反大罪。永王敗北,李白也坐系潯陽獄。如果不是有人替他上書說話,很可能李白的人生就到此為止了。
  結論是,沒有政治才能就不要強上,不作就不會死。


最逍遙身份—驢友
  所謂「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很能說明李白喜歡遊山玩水的特質。道教本就有遊仙一說,加之李白本人的個性灑脫,這也符合唐代的大風氣。據李白詩文中所載,其一生遊歷過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貴州等等地方,詩中所寫的山就有近百座,可謂資深驢友。
  唐代遊仙、遊學的風氣都很興盛,不過李同志還加上了少年出川和暮年流放兩條。

最瀟灑身份—劍客
  李白不止一次說過自己「十五好劍術」(李白〈與韓荊州書〉)。魏顥〈李翰林集序〉也說他「少任俠,手刃數人」,與詩中所寫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俠客行〉)很相符。《新唐書》本傳也說李白「擊劍為任俠」。他還曾特地到山東去學劍(李白〈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甚至渴望「願為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
  所以有個不靠譜的人據此寫了本書,喊李白作「大唐第一古惑仔」。


最風流身份—嫖客與倒插門
  據說王安石曾批判李白詩「十句九言婦人與酒耳」(《冷齋夜話》),固然未必全對,但可窺李白一二特質。他效仿謝安「傲然攜妓出風塵」(李白〈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四首〉其一)不說,還專挑宰相孫女倒插門。關於李白的婚姻史,他的粉絲魏顥記錄的比較詳細。〈李翰林集序〉說:「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宋。」中間兩個苟合的不談,這一頭一尾可都不是一般人。許乃是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宋據說是宗字之訛,乃是宰相宗楚客的孫女。
  娶了宰相孫女,李同志還是照舊「駿馬美妾」(魏顥〈李翰林集序〉),何等風流快活。


最有功身份—大唐王朝的間接拯救者
  此條為 @張佳瑋 公子補充,感謝。
  《新唐書》本傳說:「初,白遊並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郭子儀後來做過什麼呢?復長安,御吐蕃,大唐王朝的拯救者當之無愧。李白救過他,說間接拯救自然也不過分。陳耀文《學圃萱蘇》引〈樂史李白序〉說得更加詳細,李白在並州哥舒翰中見到剛剛從軍不久的郭子儀,讚美道「此壯士也,目光如火炯人,不十年當擁節旄」。
  可惜這段看起來氣勢恢宏「識英雄重英雄」的佳話並不靠譜。清人已有質疑,比如趙翼說「青蓮集中無一字與子儀往來者」(《甌北詩話》卷一),惟一一首〈贈郭將軍〉也與郭子儀履歷不符。同樣的記載,《新唐書》中有,《舊唐書》則無。詹瑛在《李白詩文系年》中也考察了郭、李二人行蹤、生平,斷其不可信。

個人聲明:

1. 原創文字,請勿轉載。不授權知乎以外任何地方及任何人的轉載,微博上如轉載請給出原文地址鏈接。

2. 任何有關中國古代文學、歷史或文獻的問題,皆以繁體字作答,這是出於對文獻文本的尊重,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歧義。若有異議,可以選擇不看,請勿在評論中作無意義回復,否則舉報或刪除。

3. 歡迎任何有理有據的反對。


著名的預言師。曾以藏頭詩的形式預言日本滅國、詛咒小泉純一郎身死。【霧


按年譜順序。

  1. 遠門宗親,據說是隴西李氏的後人。當然這個說法不一定靠的住。因為李白他們家基本就是憑空冒出來的。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 《新唐書》

  2. 混血兒 按照唐書描述的李白的長相,很像中亞人。李白的母親應該是中亞人。
  3. 超級富二代 李白他們家很有錢,不是一般的家庭那個有錢法。這從李白一直沒有正經上過班卻有很多錢揮霍就可以看得出來。當然錢都是他老子掙得。
  4. 詩人
  5. 驢友
  6. 公務員
  7. 縱橫家,師從趙蕤, 可惜當時天下還太平,沒有用武之地。只有一次機會,還是失敗的。其實細讀歷史,李白縱橫家的本事學的並不怎麼樣。但歷史很神奇,雖然李白在安史之亂的時候有心無力,但是參與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就是當初李白施救的,郭子儀還是愣頭青的時候有過前科。
  8. 劍客,武林高手榜第二名,第一名裴旻(劍聖)。李白也是劍聖的徒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
  9. 書法家 《上陽台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詩,也是其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歷代對這個帖子的評價都很高,這東西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10. 酒徒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酗酒成性,衣衫不整,胡言亂語啊。很多史料顯示李白的一雙兒女有輕微的智力障礙,史學家猜測可能是李白酗酒導致的。有待考證。
  11. 業餘道士,青少年時與道士為伍,晚年又浸淫黃老。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蘇頲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安祿安祿山反,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闢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時宋若思將吳兵三千赴河南,道尋陽,釋囚闢為參謀,未幾辭職。李陽冰為當塗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年六十餘。

晚好黃老,度牛渚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麓。元和末,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祭其冢,禁樵採。訪後裔,惟二孫女嫁為民妻,進止仍有風範,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頃葬東麓,非本意。」傳正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將改妻士族,辭以孤窮失身,命也,不願更嫁。傳正嘉嘆,復其夫徭役。

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張旭)旭,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古

初,初,仕為常熟尉,有老人陳牒求判,宿昔又來,旭怒其煩,責之。老人曰:「觀公筆奇妙,欲以藏家爾。」旭因問所藏,盡出其父書,旭視之,天下奇筆也,自是盡其法。旭自言,始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意,觀倡公孫舞《劍器》,得其神。後人論書,歐、虞、褚、陸皆有異論,至旭,無非短者。傳其法,惟崔邈、顏真卿雲。

(裴旻)旻嘗與幽州都督孫佺北伐,為奚所圍,旻舞刀立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斷,奚大驚引去。後以龍華軍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一日得虎三十一,休山下。有老父曰:「此彪也。稍北,有真虎,使將軍遇之,且敗。」旻不信,怒馬趨之。有虎出叢薄中,小而猛,據地大吼,旻馬辟易,弓矢皆墮,自是不復射。《新唐書》


一看到這個題目我就猜到好多人會在下面說是撒貝南老婆……

好吧我其實也想這麼說來著……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然愛上撒貝南。


李白是一個武林高手,據說劍舞得相當好。還有按咪蒙書中的說法,和杜甫有過一段可能是超越朋友的情誼,但是杜甫比較在意,李白因為性情豪爽似乎對這感情比較隨便


讀過一段軼事,我看沒人答,貼出來吧。

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裡,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
-------《唐才子傳.李白》


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都是軼事。


最近玩劍三追妹紙,突然偶遇李白……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詩人,在《劍網3》中,李白通過賀知章認識了長歌門。


李白以詩仙之名聞名文壇,但他其實還愛劍、琴與酒,是劍中青蓮、琴中聖手,加入長歌門中之後,他劍琴相伴,不僅品味到更多同門高明琴士彈奏,而且自己也時常親手抱琴長奏。年少時任俠於江湖,還有人說他的劍法與昔日武林盟主唐簡的劍法有些相似。


李白在長歌門中的地位超然,他沒有任何正式的職位,但他為長歌門教導了三位傑出的親傳弟子,他們是大弟子「幻魔心」韓非池,「覓音明心園」的執掌者、「一氣傾樓」鳳息顏——長歌門掌門人最忠實的追隨者、還有一位便是得傳他的青蓮劍術真傳的長歌門當代掌門人——「四指流雲」楊逸飛。

史上最帥劍仙,雖然僅僅是個腦洞,也不免被帥一臉。

說實話,劍三的文案策劃國內一流。


憤青李白本是西域少數民族子弟,天生好鬥,文采了得,在多次重大事件中,均積極發聲,以憤青姿態贏得頗多讚譽,後以詩文會友,又好酒劍,聲名在外,留名於網路論壇時期。

話說李白第一次名聲大噪是從天涯上一篇八卦唐明皇內幕的爆料帖子開始的。那篇標題是《八一八長安城裡不為人知的秘密——高力士給我舔過腳哦》的八卦,在當年的排行榜上居高不下,最後還是後宮施壓,才被人為拿下,且設置為永遠不可回復。不過,通過網路快照,還是能夠看到當年的頂貼盛況。

李白曝光了唐明皇喜歡摳腳丫子的惡習,講述了高力士豬狗一般的宮廷生存法則,以及楊貴妃關於養生關於化妝關於美食的一些偏見,他還不無敵意的諷刺了一通京官,那些平時人五人六頤指氣使的大臣們,到了宮裡,都恨不得跪在地上舔皇上剛剛扣下來的腳趾甲。

後來,隨著原帖的消沉,有人開始扒李白的身世,一個註定成為網路第一高樓的帖子,就這樣在全民人肉搜索的熱潮中誕生了。

《八一八你所知道的李太白——有內幕,懂得入》,一開始的爆料純粹是穿針引線,爆料人本著拋磚引玉的原則,簡單交代了一點李白的出生地之類的信息,後面的細節,純粹是全國各地的網友根據大家的描述和耳聞目睹,合力補充出來的。

最後出來的李白是個什麼形象,咱們慢慢往下看。

有人說李太白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祖上是李建成的後人,因為玄武門之變逃離長安,落腳在遙遠的西域。李白四歲跟他爸回了四川,在江油附近的青蓮鎮住下來,後來李白詩句里經常提到劍閣,還自稱青蓮居士,這些都是證據。

有人說他身高八尺,舞得一手好劍,好喝酒,十斤不醉,吟的一手好詩,聲名遠揚,連皇帝都因為他的詩想見他一面——他還不領情,說什麼「天子呼來不上船」,傲得很呢。

另一人爆料:「什麼傲啊,我看是傲嬌吧。李太白就是一直想進入政壇,但又不屑於好好讀書,從十五歲開始雲遊四方,根本考不過科舉。於是,指望著通過詩文找人推薦,進京謀個差事。他曾經找過韓荊州推薦,結果被無視了。後來,因為好基友賀知章的力薦,李太白終於得入大內,成為風雲人物。」

曾經愛過他的一個女網友爆料說,李白的道術特別高明,能做法呼風喚雨;舞劍飲酒之外,還喜歡吟詩取悅美女。聽說他的一個妻子,就是在梁園的牆上看到李白的詩愛上他的。他一直很愛這個女孩,後來李白被流放夜郎,還寫過一個情詩表達思念之情,不過仔細讀讀,會覺得有點像淫詩的說。「估客發大樓,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錦衾,陽台夢行雨。」這幾句是不是很露骨?「妾似井底桃,開花向誰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是不是很瓊瑤?

後來,李白終於坐不住了,自己發了一個單獨的帖子,澄清一些不實傳聞,並且藉機批評朝廷奸佞對自己的迫害。《李太白自述——還原一個真實的青蓮》,主要講的是自己浪遊天下的奇聞,江湖兒女的情誼,幾段失敗與幸福的愛情,宦海浮沉的感慨,以及關於投奔永王試圖奪權的辯解。

但可惜,這個澄清的帖子並沒有多少瀏覽量,更不用指望著網友回復,給李白一個澄清的機會了。

半年後的一天早晨,當大唐帝國的網民們,又一次無所事事的打開電腦,在顯示屏右下角的彈窗里,大頭條上赫然寫著:《著名詩人李白逐月溺水身亡》。於是,鋪天蓋地的紀念和緬懷以海嘯之勢席捲網路,關於李白的那幾個帖子也再度被激活。討論越多,爭議越多,李白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至今沒有人能給出定論。

「李太白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也許在李白逐月落水的一瞬間,他也在這麼問自己。


書法家
代表作《上陽台帖》

頗具藝術鑒賞力的宋徽宗趙佶,曾在此帖後題一跋云:
「太白嘗作行書 " 乘興踏月,西入酒家,可覺人物兩望,身在世外 " 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評價算是不俗的了。可惜太白書法終究為其詩名所掩,不為常人所知。


gay
"李白乘舟將欲行,
勿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某日,李白攜一歌妓興趣盎然遊玩錦官城,在路上碰到兩個耍哥兒,,當對方曉得他的身份後,決定逗逗他,於是其中一人以他的名字作了一句上聯:「你白,你太白,你太太白,你太太太白;」。另一個思索片刻,回了下句:「我黑,我確黑,我雀雀黑,我雀雀確黑。」然後一陣狂笑走了,留下李白,一臉黑線……

各位只要能聽懂三川話,就能懂這個梗。


李白和王維是情敵|?ω?`)

兩人作為同時期有名的詩人,基本是同年生同年死,有共同的朋友,但是他倆基本沒有往來。


李白一生遊歷遍跡了大半個中國,他是一個旅行者。


碰瓷的。

白,嶔崎曆落可笑人也。雖然,頗嚐覽千載,觀百家,至於聖賢,相似厥眾,則有若似於仲尼,紀信似於高祖,牢之似於無忌,宋玉似於屈原。而遙觀君侯,竊疑魏洽,便欲趨就,臨然舉鞭,遲疑之間,未及迴避。且理有疑誤而成過,事有形似而類真,惟大雅含宏,方能恕之也。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容有穆,怒顏不彰。雖將軍息恨於長孫之前,此無慚德;司空受揖於元淑之際,彼示為賢。一言見冤,九死非謝。白孤劍誰托,悲歌自憐,迫於淒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雲阝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困河朔之清觴,飫中山之醇酎。屬早日初眩,晨霾未收,乏離朱之明,昧王戎之視。青白其眼,瞢而前行,亦何異抗莊公之輪,怒螗螂之臂?禦者趨召,明其是非,入門鞠躬,精魄飛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鬼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掛《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慜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之辜,深荷三公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五情冰炭,罔知所措。書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無地。伏惟君侯明奪秋月,和均韶風,掃塵辭場,振發文雅。陸機作太康之傑士,未可比肩;曹植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駕。天下豪俊,翕然趨風,白之不敏,竊慕餘論。何圖叔夜潦倒,不切於事情;正平猖狂,自貽於恥辱!一忤容色,終身厚顏,敢昧負荊,請罪門下。儻免以訓責,恤其愚蒙,如能伏劍結纓,謝君侯之德。敢以近所為《春遊救苦寺》詩一首十韻、石岩寺詩一首八韻、《上楊都尉》詩一首三十韻,辭旨狂野,貴露下情,輕幹視聽,幸乞詳覽。——《上安州李長史書·新唐文·卷0348》

有組織,有預謀的碰瓷專家,自比嵇康,滑稽可笑。
其實也很可愛。


上面很多人都說,李白是胡人
放什麼狗P
胡無人,漢道昌
這句詩是誰寫的


最近讀到報刊上一段文字,立論頗為新穎驚人:
「李白已意識到了四維空間。」筆者孤陋寡聞,以我所知,這是科學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學者提出過的新論點!
四維空間的概念,其關鍵在於指出
(1)在幾何學上,空間為3維,有3個坐標;
(2)時間為1維,有1個坐標;(3)時空的聯繫,是同時使用上述4個坐標組成「超空間」,
即4維空間。這個重要概念的發展,在科學史上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直到19世紀末年才形成。
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淮南子·齊俗訓》所載「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已經意識到四維空間。60年代就有人(包括筆者本人)指出,這種說法未免牽強附會。因為它並未表述「宇」——空間的3維性,即有3個坐標;也沒有表述「宙」——時間的1維性,即有1個坐標。《淮南子·覽冥訓》高誘註:「宇,屋檐也:宙,棟樑也。」可見「宇、宙」 只是來源於古人將建築物的具體形像與「時間、空間」的抽像概念,兩者之間所作感性類比; 它更沒有接觸到「時、空」之間可以相互轉換的4維聯繫,沒有接觸到時空連續區的概念。
今天見報,看到又有人提出一個奇特的觀點:生活在《淮南子》之後幾百年的李白,居然「已經意識到四維空間」了。何以為證呢?
文中舉出李白的作品為證:「李白有一篇文章叫《春夜宴桃李園序》裡面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李白是個大文學家,但他已意識到了四維空間,X、Y、Z,再加上一個時間。」李白生活於8世紀唐代。當時不僅中國,就連歐洲(使用 羅馬字母的文明地區)都還沒有使用代數符號「X、Y、Z」,沒有「空間坐標系」的概念。更談不上提出空間與時間之間的4維關係。
直到19世紀末以前,科學家們一直以為「時間」與「空間」是無關的。李白所說的「天地者」,也就是《淮南子》所說的「宇」;李白所說的「光陰者」,也就是《淮南子》所說的「宙」。他不過把「空間」比喻為客舍(迎止賓客之處),把「時間」比喻為過客。大詩人李白並沒有超越他幾百年前的先人,甚至在時空觀上並不比《淮南子》高明。他遠遠沒有「意識到四維空間」。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苛求於李白,也不能製造出一個具有物理學和數學知識的李白。
只要化幾分鐘翻閱《辭海》中「四維空間」這一條目,就可以讀到:「四維空間,……亦稱『時空連續區』等。這一概念由德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閔可夫斯基首先提出,因此又稱為閔可夫斯基空間。……要確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須同時使用空間的3個坐標和時間的1個坐標。
這4個坐標組成的『超空間』就稱為『四維空間』。閔可夫斯基根據這種觀念,發展了一套對於相對論極為重要的數學工具。」創導「李白已意識到了四維空間」的學問家,是否可以參照《辭源》的這個條目,談談感想呢?
我曾在《中國人對愛因斯坦的誤讀》一文中,記錄了80年代初宗白華先生的一段談話:「中國學者歷來有兩種極其強烈的嗜好與習慣(或者可以說是本能),就是模糊籠統和牽強附會。到了近代歐美學說輸入中國,這種聯想比附、隨意發揮的習慣,更得到了用武之地。昨天以《莊子》來比附達爾文進化論,今天以《墨子》來比附盧梭民約論,明天以以《老子》來經附愛因斯坦相對論。似乎現代科學的許多成就,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生搬硬套、不可思議,自吹自擂、想入非非,實在令人又好笑又可氣。……」
宗老師又說:
「中國學者必須克服一種壞毛病,就是讀書不求甚解,望文生義,沒有弄清事實,就草率地做定義、下結論。例如,很多學者入雲亦云,津津樂道什麼萊布尼茲的二進位數學來自八卦、電子計算機的原理來自《易經》……,這都是望文生交、不求甚解的典型。」幾十年前的這些見解,成為現代學界的共識;有趣的是,這樣的科普常識,並沒有普及到每個學者。眼下我們又看到一個新的典型例子,就是「李白四維空間」論。

——《談談「李白和四維空間」》 陳明遠


花月別院3號boss


「杜甫說: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文| 烈酒封侯

圖| 來自網路

1

五六年前,杜甫突然間變得非常火了,變得非常忙,網友各顯神通,「杜甫很忙」在各個社交圈掀起一陣流行風,他被改的惡搞圖至今仍在瀰漫。

比如:

又比如:

又比如:

總歸杜甫是這樣的:

但是歷史上,真正的杜甫並不是這麼瀟洒的,杜甫他既不瀟洒,而且也不帥,有時候寫的詩還讓人憂心忡忡的。相比而言,李白,卻要瀟洒的更讓人無比欣賞,因為他不但帥,瀟洒起來簡直讓人是心生豪邁。

就連杜甫本人都愛上了李白,這可不是胡說八道,是有正兒八經的詩為證的(見於知.乎)

杜甫的詩:

《贈李白》翻譯過來《李白哥我想你啦》

《昔游》翻譯過來《那一夜,我和李白哥》

《冬日有懷李白》翻譯過來《冬天想李白》

《春日憶李白》翻譯過來《春天又想李白哥》

《不見》翻譯過來《好久不見了,李白哥》

《贈李白二》翻譯過來《李白我真的又想你啦》

《夢李白二首》翻譯過來《昨天晚上夢到了李白哥》

《遣懷》翻譯過來《我想起了和李白哥在一起的日子》

《天末懷李白》翻譯過來《在天的盡頭,思念李白哥》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翻譯過來《一首二十韻的詩送給李白哥》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翻譯過來《和李白哥一起去找老范玩耍》

《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翻譯過來《蘇請我喝酒喝醉了我又想起了李白哥》

《飲中八仙歌》翻譯過來《能喝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可能是又想李白哥了》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翻譯過來《我寫了一首詩送給孔巢老爸我又想起了李白哥哥》

由此可見,在歷史上,杜甫和李白的關係,還是非同一般的好,譽為「詩仙」的李白,與杜甫並稱為「李杜」,他們倆可能是歷史上最著名的CP之一。烈酒封侯本期的文章,便來聊一聊李白,這位最具有浪漫主義風格的詩人。

2

李白,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非常喜歡交朋友,他是唐朝的詩人,酒仙,道士,隱士,背包客,劍士,公務員,軍師,嫖客等集多重身份於一身的一個人。他的人生大致可以分為五部分,川蜀青少年——中年游仕生涯——長安應召生涯——隱仕遊歷生涯——晚年報國流放生涯。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了,但是的出生地至今還沒有定論,一說是在唐劍南道綿州昌隆青蓮鄉,也就是現在的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另一說是在中亞西域的碎葉城,也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而後四五歲的時候隨父遷到四川 。他的祖籍是現在的甘肅天水。

家世家族等一些背景資料現在歷史界了解的也是有點模糊。但是據《新唐書》的記載,李白是興聖皇帝李暠的九世孫,李暠又自稱是西漢將領李廣十六世孫,要是這個說法靠譜的話,那麼李白就是大將李廣的後代,按照排資論輩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也有一些說法,說李白其祖乃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當然,這種說法還是很勉強的。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名叫李客,為任城尉,至於李白的真實家世,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不管怎麼說,李白是李客第12個兒子,這個應該是沒錯的。

李白五歲的時候,開始讀書,他自己曾在53歲的時候作詩《上安州裴長史書》,詩中說自己「五歲誦六甲」六甲,也就是當時的小學識字課本。所以說在李白的內心裡,自己是五歲開始接受啟蒙教育的。

小時候的李白,有這麼一個典故,你一定知道,便是鐵杵成針,出自於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白讀書未成,棄去。過小溪,道逢老嫗磨杵。白問其故,曰:「欲作針。」白笑其出。老嫗曰:「功到自然成耳。」李白大為感動,遂還讀卒業,卒成名士。

小時候的李白,少年求學,長期讀書沒有成果,便棄書而去,打算放棄。

渡過了小溪,看見河邊有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很粗的鐵棍。

李白好奇的問:「老婆婆,您磨鐵棍做什麼呀?」

老婆婆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的針。」

李白吃驚的說:「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鐵棍,也難以磨成那麼細的繡花針,就算是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磨一輩子也未必能把這根鐵棍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說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功到自然成耳,只要我還活著一天,就會堅持不懈一天,把自己這根鐵棍磨的比昨天更細那麼一點,最後自然就磨成繡花針了嘛。」

李白聽後很有感觸,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實是可以用持之以恆的刻苦來彌補的,如此一把年紀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來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麼可以因一時的挫折就隨便半途而廢,放棄所追求的理想呢,於是馬上返身回到學院繼續讀書。

一年之後,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謝對自己指點的同時,也看到那根鐵棍真的細了很多。

若干年後,李白終不負天賦才華,卒成名士。寫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詩篇。當然,這是後話。

李白十五歲的時候,已經有了不少的詩賦,寫出來的詩作已經顯示出了他在文學領域的天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當時的李白,也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

干謁,也就是為某種目的而求見某人,類似於現代的自薦信。當時的一些文人為了求得進身的機會,往往十分含蓄地寫一些干謁詩,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跡。

這時候,李白逐漸的接觸了一些道家思想,閑暇時間練練寶劍,劍術據說還挺不錯,喜歡當俠士。李白還殺過人,李白於開元中所作《贈從弟襄陽少府皓》詩云:「……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還有「託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兩句。李白的朋友魏顥也曾說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就是說,無論是李白本人的自述,還是他生前好友的記載,李白都是殺過人的,而且所殺不止一人。李白參加過武鬥,干過群架,殺過人,看來他的青少年,也是當個混子的。其劍術之高卻僅位於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

很久以後,他和朋友敘舊,還曾興緻勃勃地回憶說,自己當年殺出五陵惡少重圍的往事。見於《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等到他18歲的時候,便開始了假裝隱居的生活,當時他隱居在戴天大匡山讀書,他從趙蕤學。趙蕤是個以「王霸之道見行於世」的學者。隱居期間的他,還經常喜歡遊山玩水,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等地,這些經歷,讓他對於自然山水,有了一種特殊的情懷。這也說明,當時的李白,家境富裕,要麼怎麼能有那麼多閑錢到處玩耍。

後來的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託、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雲,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捲一切,表現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衝決羈絆的強烈願望。

在出川之前,李白的性格、才能、興趣的多樣性,已經逐漸成型,少年的經歷,便與其他文人不同一般。

3

中年游仕生涯

終於在二十四五歲的時候,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離開故鄉而踏上遠遊的征途,開始了他一生的不羈生活。李白先是從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荊門、游洞庭,接著又到了金陵、廣陵和會稽等地。

這一階段,大概是李白在二十四五歲到四十二歲之間,是李白漫遊的經歷,他的遊玩可不是說報個旅行團,到處吃吃喝喝看看玩玩,而是有目的的,他一路玩,一路還要交朋友,這些朋友當中,除了一些文人,更多的還是做官的人。

李白在出蜀之初,便曾做過一首詩《上李邕》

李 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直言不諱的表達著自己的理想,非常的自信、自負、不畏流俗。年輕的李白,敢於向大人物挑戰,滿是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功業自許,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實現「談笑安黎元」、「終與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他希望能像姜尚輔佐明君,像諸葛亮興復漢室。《梁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抒懷》、《永王東巡歌》、《行路難》(其二)都反映了他的這類思想。

為什麼叫游仕呢?李白內心深處,深藏的抱負與理想,但是他啊,不屑於通過科舉走上仕途,所以經常進行干謁活動,所以寫詩,就是他的工作,可以說是他的生存方式,他以詩歌的形式,來求仕,到了一個地方,他想做官,他就寫詩,寫給當地的大官,所以很多的詩裡面,有名有姓的有很多,一些官員看了這些詩句,賞識了,就給他做一做官做一些事情。當然,完全抒發自己感情的詩,也有很多,畢竟李白的一生,寫了上千首的詩詞文章。

726年,那一年李白二十六歲。春往揚州。冬離揚州北游汝州,後來又到了安陸,途經陳州時與李邕相識,後又結識孟浩然。

這一年,李白寫下了《靜夜思》,它幾乎是全世界華人耳熟能詳的一首名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也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李白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將自己遠客思鄉之情表達出來,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李白青年時代,想要一步登天, 通過科舉來報效祖國太慢了。他很驕傲,要麼自己不被重用,要麼就是要成為決策級別的人物,輔佐國君成大材,不想從科員做起的他,繼續著自己的遊歷生涯。

時而出世求天下,時而隱居念蒼生,隱而不絕俗,李白的這段人生,去過太多太多的地方了,他去過了湖南、江蘇、江西、山東、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山西、陝西等等之地,真可謂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些地方中,有兩個是李白的據點,第一個是安陸,另外一個是在山東兗州一帶,相當於是定居了。

在安陸的時候,李白娶了自己的第一個妻子,許氏,前朝宰相許圉師的孫女。那一年,李白27歲。李白在襄陽經過朋友孟浩然的撮合之下,娶了這位前朝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其實也談不上娶,李白就是當了個倒插門女婿。由於在婚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李白經常生活在他老丈人家裡,有種寄人籬下的滋味使他非常的鬱悶。不過他還是抱著很負責的心態去對待的,婚後得育一男一女,婚姻生活還是十分和諧的。後來妻子先他而去,於738年去世。

那時候的唐朝,空前盛世,729年的八月五日,皇帝唐玄宗為自己四十歲生日舉行盛大的慶賀活動,並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詔令天下諸州宴樂,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國財賦,強制稅法,廣為聚斂,供朝廷奢侈之用。那一年李白二十九歲。依舊在安陸。

第二年,也就是李白三十歲的時候,曾多次謁見本州裴長史,但是因為遭人讒謗,上書自白終為所拒,被拒之門外。

31歲的李白,第一次來到長安, 李白初入長安為期約三年。他隱居在終南山,廣為交遊,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薦引,干謁宰相張說,並結識了他的兒子張垍。也認識了寓居終南山玉真公主,這位是玄宗的御妹。李白又曾謁見其它王公大臣,可是均無結果。之後李白暮秋遊邢州,寒冬遊坊州。這一年,杜甫19歲,游于山西。

這時候的李白,已經是窮愁潦倒了,他過了一段自暴自棄的生活,經常與長安市井之徒交往,多次干謁無果之後,李白離開了長安,後來去過開封,去過宋城。到達篙山時,李白有了隱居之意。李白是多元的,既有儒家的出世思想,也有隱居深山的瀟洒念頭。時而出世求天下,時而隱居念蒼生,隱而不絕俗。

當時,全國戶數為七百八十六萬一千二百三十六,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萬一千二百六十五,為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

最終怏怏離去的李白。沿黃河東下,先後漫遊了江夏、洛陽、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舉家東遷,「學劍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時,曾與孔巢父等人會於徂徠山酣飲縱酒,人稱「竹溪六逸」。後又漫遊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帶,北登泰山,南至杭州、會稽等地。

所到之處,形諸吟詠,詩名遠播,震動朝野,最後連天子也被驚動了。

後來在李白三十九歲的時候,娶了人生的第二個妻子,劉氏,這一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結婚12年、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後。不過這次婚姻,李白不是那麼幸福,因為劉氏有些看不起李白,她覺得李白平日里只顧著詩詞歌賦,而不想著怎麼掙大錢,讓她有點失望,最後,李白憤而離開,不再回頭。李白一生有過四個妻子,另外兩個見附。

4

長安應召入朝

公元742年,盛唐天子李隆基改元,是為天寶元年。由於玉真公主的薦引,唐玄宗下詔征李白入京,並待以隆重的禮遇:「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

這時候的李白,已經42歲了,應召入京之時,頗為躊躇滿志。

《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云:「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在李白的心中,自己將會大展宏圖,有心作一番事業,以此來報答玄宗的知遇之恩。

當時的唐玄宗,問到李白一些當世事務,李白多年遊歷,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面對皇帝的問話,胸有成竹,對答如流。

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就這樣,李白來到了皇帝身邊,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者是郊遊,一定要讓李白侍從左右,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當時玄宗的想法,可能是非常欣賞李白的才華,也想要李白將盛唐的時代描述出來,用文字的形式流傳後世,向後人誇示。

李白受到了玄宗的如此寵信,同朝為官的同僚,不勝艷羨,所以,嫉恨之心應運而生。

天寶二年,李白四十三歲。詔翰林院。初春,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官中行樂詞》,賜宮錦袍。

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龜年看到皇帝與楊玉環興趣盎然地在賞花,便令他那班梨園弟子拿出樂器,準備奏樂起舞為皇上與貴妃助興,唐玄宗卻說到:「賞名花,對愛妃,哪能還老聽這些陳詞舊曲呢?」於是急召翰林學士李白進宮,李白進得宮來,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很快下筆如飛,一揮而就,在金花箋上寫了三首《清平調》詩送上。唐玄宗看了十分滿意,當即便令梨園弟子奏起絲竹,李龜年展喉而歌,楊貴妃拿著玻璃七寶杯,倒上西涼州進貢的葡萄美酒,邊飲酒邊賞歌,不覺喜上眉梢,唐玄宗一見愈發興起,忍不住也親自吹起玉笛來助興,每到一首曲終之際,都要延長樂曲,重複演奏,盡興方止。楊貴妃飲罷美酒,聽完妙曲,遂款款下拜,向唐玄宗深表謝意。

李白很快就遭到了宮廷權貴們的忌恨,他開始遭到讒毀。

「白璧竟何辜?青蠅遂成冤」《書情贈蔡舍人雄》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玉壺吟》

這些詩句都是他當時險惡處境的寫照。

這時候的李白,對御用文人的生活也逐漸的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游,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這時候,兩位聲名煊赫、風格迥異的人物相遇於大唐首都長安宮苑。一個是權重四海的 冠軍大將軍渤海郡開國公內侍監首領高力士,一個是落筆搖五嶽、嘯傲凌王侯,獨領風騷的天才詩人李白。有一次,白酒醉應唐皇召集前去皇宮為 楊玉環作詩。因衣著破爛,唐皇賜李白衣物。李白因醉酒無法更換,便喚高力士為其脫靴。高力士自視尊貴但因唐皇在前,遂應之。此後懷恨在心,宮中人也恨之,讒謗於玄宗,最終玄宗逐漸的疏遠了李白。

野史上說,李白寫《清平樂》的時候,是由楊貴妃磨墨、高力士捧靴。在此前的宴會上,還蒙貴妃用自己的勺子喂他湯喝。

天寶三載春,李白被放還鄉。這一次他在朝中任職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但卻使詩人對社會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

5

隱仕遊歷生涯

離開長安的李白,李白到了東都洛陽。

在這裡,他遇到了蹭蹬的杜甫。

於是乎,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

此時,李白名揚全國,此時,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大11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

「性豪也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

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會面,訪道求仙。

這一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

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白杜甫再一次分手。李白到齊州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籙,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了一名道士。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籙的蓋還,為他造了真籙。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公元745年秋天,,這一年,李白四十五歲,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兩人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李杜兩人分手。

隨著天寶年間政治形勢的每況愈下,這時候的李白,對國事的傾危深感憂慮和不安。

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遠別離》等詩中,都有自己對局勢的看法,對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擅權和誅殺異己表達了自己的憤懣之情,對險惡的政局發出悲愴的吶喊。

李白四處浪遊,飄泊在梁園、魯郡和金陵一帶,還到過幽薊等地。一路走,一路寫,寫出了很多的優秀詩篇。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這是感情在尖銳複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que)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8年之久。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在朝廷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泄胸中的鬱積。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李白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6

安史入幕 溘然病逝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這一年五十五歲,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春在當塗。旋聞洛陽失陷,中原橫潰,乃自當塗返宣城,避難刻中。至漂陽,與張旭相遇。夏至越中。聞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大勝,又返金陵。秋,聞玄宗奔蜀,遂沿長江西上,入廬山屏風疊隱居。

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五月,郭子儀、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復河北十餘郡。六月,安祿山率部攻破潼關,生擒哥舒翰。

757年,李白五十七歲。當時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師由江陵東下,「辟書三至」(《與賈少公書》),以復興大業的名義恭請李白參與其戎幕,李白遂滿懷熱忱毅然從戎。不料肅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間又禍起蕭牆,李璘軍敗被殺。李白也因此在潯陽獲罪下獄。

後來李白被宋若思、崔渙營救。成為宋若思的幕僚後,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但是,李白,最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也就是今天的貴州桐梓。

這一年杜甫四十六歲,李白五十七歲。

在當時,杜甫以為李白正陷於非常危險的處境之中,誤信了流言寫詩寄託沉痛的哀思。

「世人皆欲殺」杜甫《不見》。

李白溯江西上,到了巫山的時候,遇到了皇帝的大赦放還。

這時候的李白,已年近六十,但是他仍壯心未已。

又兩年,61歲的李白,又一次踏上征途,準備參加李光弼的平叛軍隊,途中因病折回。

762年,李白死了,結束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附:

1、生死考證,關於李白的出生地,唐人所撰李白身世資料,最可信者,除魏顥、李陽冰分別為李白編集所寫的序文外,再就是劉全白、范傳正於李白身後為他寫的碣記和碑序。「白本家隴西,乃放形,因家於綿。身既生蜀,則江山英秀。」(魏顥《李翰林集序》);「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李陽冰《草堂集序》);「君名白,廣漢人。」(劉全白《唐故翰林李君碣記》);「神龍之初,潛還廣漢。...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複姓,先祖母夢長庚而告祥。」(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魏稱綿,李稱蜀,劉、范稱廣漢。實則地點相同而有詳略之別,魏、李、范三人均指明李白生於蜀中,為蜀中綿州(漢稱廣漢)人。20世紀70年代,郭沫若提出「碎葉」說。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李白研究的深入,學術界普遍採納李白生於綿州昌隆縣青蓮鄉(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的說法。

安史之亂髮生的第三年(756年),他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與肅宗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寫下《早發白帝城》。晚年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說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發疾病而死(見皮日休《李翰林詩》)。也有說是單純的喝酒猝死(見《舊唐書》)。也有說是醉酒入江中捉月溺死,這種說法古已有之且廣為流傳。

2、身世之謎,關於詩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當時就諱莫如深,特別是對其祖父、曾祖父,史料無一記載。李白自己很少談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遠祖,諱言近親,閃爍其辭,故布疑陣。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從歷史的塵幕中看出了蛛絲馬跡。最早提到此事的是唐梓州刺史於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紀念,明末曹學全《蜀中名勝記》載有碑文內容:「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接著提到此事的乃宋人杜田。

延至當代,才有《中國青年報》1985年7月28日所載兼葭《李白身世之謎》,轉述台灣學者羅香林認為:李白乃李建成之後。韓維祿1988年撰文《李白「五世為庶」當為李建成玄孫解》論證李白乃唐宗室,李建成玄孫。持同樣觀點的徐本立1990年發表《李白為李淵五世孫考》亦認為李白應為涼武昭王十二世孫、太祖李虎七世孫、高祖李淵五世孫、太子建成玄孫。而朱秋德的《論李白的宗室情結及對其人生諸要素的影響》(《絲路學刊》1997年第4期),更對李白的身世及人生諸要素作出一番綜合考察和評價,以期接近歷史本來面目。

李白的研究者們主要引據的是李陽冰《草堂集序》和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李陽冰《草堂集序》作於李白同時,其中的身世內容當出自李白口授,范傳正作《序》時有李白孫女陪范主持其祖父遷墓之事。

朱秋德在他的文章中說:「李白作為淪落民間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劇是命定的,是誰也無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脈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為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間首鼠兩端。他的一生就是在這種矛盾中,在祖先留下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枷鎖中度過的。他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人,而這鐐銬世人看不見,只有他自己知道。」

3、祖籍迷霧,雖然90年代以後大多數學者認同李白出生地在四川江油,但是關於李白確切的出生地還是存在爭議,大致學者們認為主要有三個地方:分別是四川綿陽江油、隴西成紀、吉爾吉斯斯坦碎葉城。

4、李白的四個女人

原配:許氏,結髮妻子,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與李白生一子一女。

繼室:宗氏,第二任妻子,唐高宗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攜宗氏南下。後李白因李璘案下獄時,宗氏曾奔走營救。

劉氏,與李白同居,後分手。

某氏,東魯一婦人,與李白同居,生李頗黎。

7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李白,無論是同代人,還是後人,對其評價都極高

杜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辛棄疾:「當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明月入江依舊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憶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

魏顥:「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後》

呂居仁:「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後之言詩者,皆莫能及。」《江西宗派圖序》

龔自珍:「莊騷實二,不可以並,並之以為心,自白始;儒仙俠實三,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白始也。」

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本文首發於公號《烈酒封侯》

本文部分內容史料整理自

《新唐書·列傳·李白傳》

《舊唐書·列傳·李白傳》

《唐才子傳·李白》

《草堂集序》李陽冰

《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范傳正

《李翰林集序》魏顥

《唐故翰林學士李君墓碣記》劉全白

圖片來源於網路

— END —


推薦閱讀:

李白劍法到底是什麼水準?
李白的生平除了兩唐書之外,還見於何典?
李白的劍術怎樣?為什麼大才命運總是坎坷呢?
網路上李白的詩的預言是怎麼回事?真的假的?
李白是舞劍還是武劍 李白真的是高手?古代真有武功這種東西?不是打打拳舞舞劍?

TAG:歷史 | 文學 | 詩人 | 冷知識 | 李白 | 中國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