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慈禧活著,武昌起義的局勢會怎麼樣?辛亥革命能夠發生嗎?

當時大人物的命運會如何


慈禧還活著的時候,革命黨人的大小起義就有近二十次,其中像武昌起義一樣取得階段性勝利(佔領了起義城池並向周邊城池進軍)的有五次,最終都被清政府調兵鎮壓了。

如果慈禧還活著,武昌起義(感謝@雲天明的糾正)不過是第六次罷了,後面還會有第七次第八次,但革命一定會發生,也一定會成功。這是大勢所趨。

我曾經在一個答案中說過,武昌起義能夠燎原、辛亥革命能夠成功,最大的推手不是革命黨人,而是立憲派。

在當時,無論是保皇派還是革命派,力量都非常弱小,真正強大的是立憲派。

當時無論是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還是張之洞的湖北新軍,無論是天下漢人督撫各級官員,還是在野的無數書生文人,甚至很多滿族要員,尤其是最廣大的士紳地主階級,基本都是立憲派。

哪怕是同盟會中第二大實力光復會,人家也是追求漢族皇權,而不是民主共和。

真正的保皇派就是滿清那一幫子。在京城的老爺們什麼都幹不成就知道撈錢撈權給慈禧惹麻煩,在地方的新軍滿營更是為非作歹不得人心,連各路新軍統領下面各營管帶都要頭疼。後來這群滿營都成了辛亥革命後的首批犧牲品,各路革命黨和新軍紛紛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沒仇沒怨殺著玩兒。

而真正的革命派,說白了也就是那一幫自以為見過世面的留學生,被孫中山胡漢民賣了還幫人家數錢。(陳天華之死與此事無關,有遺書為證。特此糾正,感謝知友糾正)也就這群人,才會依賴會黨發動革命。會黨那是什麼?黑社會。誰家革命靠黑社會啊?

雖然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但近代中國那麼複雜的國情那麼糾結的利益紛爭,就這兩群人能成什麼大事?

辛亥革命能夠成功,不是因為武昌起義成功了,我前面也說了像武昌起義這樣階段性勝利的至少有五次。關鍵原因是天下雲集響應了。武昌一通電,全國十五省宣布獨立,怎麼獨立的?就是立憲派掌控的各省諮議局和新軍支持的。唯一沒參與的就是北洋軍掌控的直隸河南和東北。

立憲派為什麼支持?因為他們被載灃搞出來的皇族內閣整沒轍了。

如果慈禧還活著,她是絕不會這麼搞的。看看人家慈禧的手腕,把帝王學術用到了極致:

太平天國打出了個湘軍,為了壓制湘軍把淮軍扶持起來了,還動用了至今天下聞名的楊乃武案。

淮軍坐大後,一面扶持張之洞和他打擂台,一面拚命讓李鴻章背鍋,沾了一身鍋灰的李鴻章成了過街老鼠,甲午之後也黯然退出政治舞台。

舊北洋沒落後,總要有人挑起洋務運動的大旗,但是張之洞也老不堪用了,就重用袁世凱。

袁世凱小站練兵剿滅義和團立了大功,又成了立憲的新旗幟,就放縱岑春煊去咬他。

南岑北袁為了立憲主導權咬得雙方鮮血淋漓,天下人看戲看得厭倦無比的時候,慈禧突然就「順應民意」拋出個欽定憲法大綱,把袁世凱幻想的君主立憲責任內閣制直接搞成了皇帝說了算的立憲君主制,直接給袁世凱整懵逼了。

就是當年光緒想搞維新,慈禧也是直接榮養放手讓他去搞,還幫他壓著那幫成天上門嚎喪的八旗權貴,可惜光緒自己死狗扶不上牆,又碰上了翁同龢和康有為這倆奇葩。

慈禧是真的敢用人,該放的權絕不攥著,該用的人也絕不壓著。因為她有信心能控制住對方,控制不住就隱忍不發等待時機創造時機,一旦時機成熟了就直接讓對方滾蛋。無論是曾國藩還是李鴻章亦或是袁世凱,都沒有還手之力。

像載灃的皇族內閣,沒有金剛鑽還想攬那個瓷器活兒,就純屬自己找死。

所以只要慈禧還活著,她就有信心也有能力給立憲派以希望,哪怕這個希望就是一張畫餅一個謊言,總是要不斷用新的畫餅新的謊言去掩蓋彌補。封建帝王權術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嘛,大家一起說謊,看誰能忽悠。

但是這麼做,唯一的好處就是能保住自己的權位,於國於民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如果慈禧活著,辛亥革命不會成功,但是滿清也不會中興,中國也不會復興。而總有一天慈禧會死,她畫下的大餅扯出的謊言會被戳破。


不僅起義還會發生,甚至會更好。慈禧存活會讓頑固派更加強大,同時她的政治能力可以拉攏住大量漢族軍閥、士紳。在這種情況下,武昌起義可能失敗,但起義還會不斷上演。同時最重要的,頑固強大的敵人是革命者最好的老師。這樣可以錘鍊出一個頑強的資產階級革命黨,而不是軟弱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一旦滿清多續命十年,TG元老就有可能加入革命黨,對該黨完成換血、再造。

同樣的如果TG的頭號敵人不再是光頭而是滿清,這將極大改變日後的民族政策基調,功在千秋。


當初唐太宗要是把唐僧吃了,我們到現在還是漢唐盛世


今天是辛亥革命106周年,適合說說這個題目。

有一名「思想家」,回答了這個問題:

本文摘自《告別皇帝的中國》,馬國川編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馬國川:我有一點疑問向您請教。如果慈禧早死十年的話,戊戌變法可能成功,這一點我贊成。但是,慈禧晚死十年會造成什麽局面?我覺得恐怕難說,難道中國真的會走上XZ道路嗎?

李澤厚: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有充分的材料根據。其實一些學人的論著文章中也有這種看法,並非我的獨創,但沒有我這麽乾脆明確罷了。慈禧死後,清廷搞皇室內閣,是非常愚蠢的。慈禧太后不會幹這種蠢事,她在世時重用漢人。你看,她多麽信任李鴻章,重用張之洞,談判都是讓李鴻章出馬。慈禧太后也不會推出「鐵路國有化」,引起保路風潮。

馬國川:所謂「鐵路國有化」,其實就是「國進民退」。它導致四川發生保路運動,湖北兵力被調進四川,武昌起義時湖北兵力空虛,這是革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澤厚:所以,一個最高領導人的能力丶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馬國川:慈禧可能不會做許多蠢事,可是她的改革底線也是有限的,能夠設想她交出權力嗎?

李澤厚:只要給予充足時間,變化就會發生。慈禧廢科舉是不得了的事情,誰也不敢做,她做了。廢科舉,斬斷了知識分子千百年來的傳統道路,等於斬斷了當時皇權制度的基礎。她能夠做出這等大事,還有什麽不可設想的呢?那真是向世界看齊啊。

馬國川:但是當改革涉及到她自己的利益的時候……

李澤厚:只要保證她的利益,可以慢慢來,她搞開明專制也可以。在和革命黨論戰時,梁啓超提出「開明專制」,當時清廷搞立憲還與梁暗通消息,與梁商議,儘管梁是被慈禧通輯的戊戌要犯。在改革中,一定要保證政府的穩定。慈禧死後,一幫子蠢材搞「皇族內閣」,集中權力,排斥漢人,引起普遍不滿,讓革命黨鑽了空子。如果慈禧在世,不會推出「皇族內閣」之類的愚事。但歷史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只有三五十年,三五十年等於歷史的一瞬間,機會很容易就錯失掉了。

馬國川:如果慈禧還活著,好,給她十年時間,總之她是要死的,一旦她死掉之後呢?

李澤厚:她的繼任者權威遞減,慢慢的權力就可以更快地和平讓出來。辛亥革命起來袁世凱又不肯保駕之後,皇室提出,只要保證我們的安全,不搬出紫禁城,其他的都給你們。根本沒有動什麽武,一個王朝就瓦解了。

馬國川:但是,在慈禧死後,清王朝已經岌岌可危丶朝不保夕了,為什麽就不能搞革命加速其垮台,而要維持一個眼看著要垮了的政府呢?

李澤厚:一個要垮的政府也比沒有政府強,無政府是最可怕的,因為任何人可以干任何事情。一個國家沒有一個最高權威,任何地方軍閥丶任何個體都可以為所欲為,社會就會重新陷入野蠻殺戮的「叢林狀態」。

馬國川:如果進一步,是不是可以說,一個惡政府也比無政府要好?

李澤厚:對,但最壞的是無政府。無政府是什麽?就是任何人可以殺任何人。清政府垮台以後,尤其是袁世凱去世後,中國不就是陷入了長期的軍閥混戰嗎?

馬國川:辛亥革命開啟了以後的幾十年革命。

李澤厚:對,不斷地革命。辛亥革命的勝利是一個偶然性事件,然後形成了很強的歷史慣性。不要以為清政府是一個力量非常小的體制,它在人心中還是有很大作用的。以中國之大,人口之多,觀念差異之大,各種利益的衝突丶各種情況的不均衡等等,要重新建立一種統一的公認的權威丶體制,談何容易!清政府被打倒以後,軍閥們都想當「總統」甚至皇帝,人們無所適從。

馬國川:經濟史也證明,民族工業發展最快的時期是那些社會較少動蕩的非革命的時代。在這個意義上是不是可以說,辛亥革命打斷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李澤厚:對,打斷和延遲了。我已幾次具體提到某些學術論文比較辛亥前後論證了這一點。

馬國川:辛亥革命從反面證明了,實際上改良比革命要好?或者說,辛亥革命以自己的方式否定了革命?

李澤厚:對啊,很可惜,本來挺好的。

馬國川:所以,您對一生堅持維新改良的康有為的評價還是蠻高的?

李澤厚:對,革命黨當時罵他保守,連他的學生梁啓超都開始傾向革命了,只有康有為依舊堅持改良思想。因為誰也沒有想到,光緒和慈禧一天死掉。如果不是這樣,慈禧死後,光緒親政,康有為就很有希望了。所以光緒之死,是對康有為的最大打擊。

居然還有人粉康有為這個「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以康有為的才能,真的能帶領中國走出困局?

思想家即是思想家,只識思想,不會實踐。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歷史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歷史】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關問題:

脫苦海:中國經濟的格局是南強北弱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怎樣演進的?

脫苦海:如何看待第一個烈士紀念日的到來?

脫苦海:如何看待土爾扈特東歸?

脫苦海:為何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迸發的時代,?

脫苦海: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地震?


彼時各國凡革命沒有不成功的,辛亥之前一次次的失敗絕非因為滿清的執政能力,僅僅是滿清更加野蠻更加殘忍而已。

辛亥革命可以說是一場非常可惜的革命,因為被袁世凱篡權,所以名義上是推翻了滿清,然而事實上根本就沒有成功。袁世凱只覺得好運得來太容易,只想自己的榮華富貴,從沒有想過中國為什麼前赴後繼,英烈們斷頭流血是為何。在他心裡根本沒有這300年來的屈辱和仇恨。然後就是80天皇帝天下反的鬧劇,這死胖子根本就沒有能力沒有資格代表中華。

而你們居然會讚美這歷史上的跳樑小丑,騷年,網上跨越文讀多了吧?你們需要一點腦白金了。

辛亥革命,應該繼續打下去,革命黨流多少血,就用成倍的滿洲人頭來償還。坐穩江山前根本不需要談什麼三民主義,對18省以外滿清基本盤,就一句口號——攻破紫禁城,搶錢搶糧搶女人。彼時的革命黨就是讀書太多理想太多卻太軟弱太輕易的妥協了,改成無產階級,早把慈禧挖出來殲屍了。

說革命黨財政有問題,所以打不下去,這樣的觀點是100%不能成立。

革命軍和滿清軍隊是完全不同的,滿清軍隊是吃皇糧拿軍餉的士兵組成的,給錢就放槍,沒錢就睡覺,大家窮苦人憑什麼要為滿清送死?革命黨人卻是世世代代被欺凌被壓迫的漢人,隨時準備為國家民族捐軀的熱血青年,誰曾想過造反是為了拿工錢?就算是為了利益而革命的,也是瞄準了紫禁城裡的錢和蔭及後代大把大把的期權。

如果說沒錢就不打仗,那肯定是滿清的軍隊。事實上也是這樣,辛亥革命以後,18省一獨立,滿清的財政就斷了,沒錢自然就調不動軍隊,不管是八旗還是綠營還是袁世凱,所有的軍隊都不動了,鬼才願意為滿清賣命呢,換成老妖婆又會有什麼不同?你覺得袁世凱手下的士兵會高呼太后萬歲,然後衝鋒陷陣么?難道不是反戈一擊,砍下袁世凱的人頭獻於革命黨換個萬戶侯容易???

辛亥之前革命黨滿腔熱血卻一無所有,但辛亥之後革命黨已經佔據了武漢、兩廣、江浙的地盤,其他的省份也相繼獨立,中國富饒之地已經全部落入了革命軍之手,漢陽、江南等製造局兵工廠也在革命黨手上,而且革命黨還控制了出海口,所以一可以日夜製造槍支裝備自己,二可以從歐美進口各種大規模殺傷武器。

財政上革命黨可以發售戰爭債券,用滿清達官貴人的金帛子女來償還,1:10的賣肯定是有投資價值的,一頭滿洲公主換三頭豬好了,有槍的人還怕沒錢?通過金融交易還可以把北方動搖的漢人卷進來,當初為了錢去做漢奸的,當然也會為了錢背叛滿清。在辛亥早日斷絕了滿洲貴族,日後也不會再有溥儀、川島芳子的滿洲年輕才俊出現。

所以,彼時革命黨的牌,遠遠要比清廷、比袁世凱要好。要打大家拚命,革命黨為中國,袁世凱為滿清,沒錢的前提下,就算袁世凱肯做滿清的狗,他手下的將校不一定願意,就算袁世凱手下將校願意做滿清狗,他們手下的士兵一定不願意。

打仗殺人肯定是袁世凱的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但是沒有錢的前提下,袁世凱撐不久,人心不在。北方滿清是正統,合法性是愛新覺羅的血統,北方人肯也只肯做滿清的奴隸;南方革命黨是正統,合法性是三民主義,南方漢人不允許再來一個什麼皇帝,所以當兵的袁世凱註定就是一條狗。哪裡輪得到他坐天下?

黃花崗的時候,當兵的還會開兩槍,都辛亥了,當兵的還會為滿洲拚命?笑話!絕對是砍了當官的人頭投誠收益更大了。當兵的不是傻子,保衛滿清有什麼好處?看看曾國藩手下那些拼了命以後被解散的湘軍吧,早知道這般結果還不如當初投了太平直搗紫禁城凌遲老妖婆來的痛快了。

打下去肯定會流更多的血,但這血債一定要滿洲來償還!索性一次血流成河,也好避免日後滿清勾結日本背叛中華!把4億國民拖入戰爭泥沼。

只可恨孫文、黃興這幫革命黨急於套現,革命一半就拱手讓給了袁世凱這鳥人。可惜了一副天時地利人和的好牌,可惜了這400年來前仆後繼的仁人和志士。


慈禧死後,清政府主導的立憲全面失控,導致本就不多的朝廷權威在各省幾乎土崩瓦解,各省士紳已經完全和清廷離心離德。
應該說,清朝滅亡是歷史大勢,無可避免,但在不到三年時間內突然崩潰,卻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究其原因,醇親王載灃難辭其咎。
他身為攝政王,皇帝之父,政治手腕過低,各種矛盾無法解決,反而被他全面激化,與北洋,與立憲派,處理的都及其失敗。說到底,畢竟太年輕,乃義務啊!
如果慈禧活著,辛亥幾乎不可能成功。


諸位都說的很好,有沒有人考慮下假如滿清真的續命,不讓民國出現。在10月的一聲槍響後,天魔傳人帶領能人異士直接推翻滿清建立新中國的優劣哪?

在我眼裡,凱申公和四大家族統治下的中國,工業化速度還真沒有滿清治下快,更別提宋的「買飛機不如存錢吃利息!」這個神邏輯了。


慈禧活著,無非北洋勢力更為收斂,皇族仍握實權(某種程度上並不是見壞事)最好的情況是慈禧活著的時候根本沒有一場起義勝利。

大家經常低估了慈禧的能力和威望,按慈禧當政期間的政績經歷而言,蔣委員長也就那麼回事,慈禧任人唯賢眼光可謂獨到,好幾次把大清從滅亡邊緣拉回來的也是人慈禧,還有最被我們忽視的是慈禧本身就是大清的一道屏障,在朝五十餘年的老太后,她就象徵著大清帝國,封建時代的國民對慈禧的印象可不是我們對慈禧的印象,慈禧叫老佛爺不是沒有理由的,所有國民真的把她當成神明一樣膜拜的。而且我們仔細分析會發現,清王朝的腐敗落後,是相對當時世界其他國家而言的,當時的清朝從歷史上而言並不比明末的饑荒年代黑暗,國民更多把罪責歸於洋人和各地的起義軍上,而不是清政府,你居然要推翻老太后,相當部分國民是不答應的。

但是就像我說的,慈禧好比是清帝國的靈魂人物,這樣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力挽狂瀾的人物一旦死去,繼任者沒有她那樣的魄力,清政府依然會滅亡,慈禧的在世也是苟延殘喘罷了


八國聯軍打入北京,簽訂《辛丑條約》之後,清政府崩潰已經是定局。列強攫取了大量特權,並且不斷蠶食侵佔領土,清政府之後已經喪失了一個合法政府的基本功能,連自己的利益都保護不了,國民最基本的生存安全都無法保障了,已經失去了一個政府的基本功能。別說慈禧,就是康熙乾隆在世,不能改變這種狀況也無法維持統治了,統治者自己的尊嚴和利益無法維護,被統治者最起碼的人身安全無法保障,等於人人都是待宰羔羊只欠一死了,而且這種危機幾乎人人都清醒的意識到了。等死也是死,舉大事也是死,面對這種徹底亡國滅種的局面還管你是康熙乾隆還是慈禧,就是佛祖耶穌坐鎮都無法維持統治了。
個人是無法抗拒時代潮流的,億萬人的意志,你沒有絕對實力,哪怕是強人也無法維持,何況已經是被列強砸得稀爛奄奄一息半癱瘓的殘破的清政府國家機器。二戰後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的大潮深入人心,各殖民地人民獨立運動風起雲湧,一點都不虛打贏了殘酷二戰的英法美巨頭們,這種大潮巨浪哪怕丘吉爾、戴高樂這些真正的大國巨頭都無法抗拒,一個慈禧怎麼可能抵擋?


退位詔書的署名從隆裕太后變成慈禧就是了


要不是袁世凱陽奉陰違,武昌起義根本成不了氣候,不說軍事上打不過,就算袁世凱什麼都不幹,坐等下去武昌臨時政府也會因為沒錢而散夥。慈禧在的話哪輪的著袁世凱做大?老老實實奉旨平亂。


武昌起義會被撲滅,辛亥革命不會發生。但從以前的起義和朝廷軍權掌控來看,只是延遲一下子,只能續命,不能保命,因為滿清貴族越來越扶不起來了,最有能力和希望的那些年輕貴族,都被革命黨刺殺光了,無論如何,漢族軍閥或者革命派的力量,必將崛起

滿清皇帝退位後,全國大小軍閥割據,但有一個是滿清貴族的嗎?人才是最寶貴的,失去了人才就失去了一切可能


(???)以慈老佛爺的手段,大約不會有皇族內閣,也不會鐵路國有 沒有四川保路運動,自不會武昌起義 當然她一死該來的還是會來


保路運動是武昌起義的導火索;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導火索;但是,導火索也僅僅就是導火索而已。真正的問題是,清政府既專制又無能,所以才會人心思變。

也就是說,集權不是問題,如果能把國家搞好,把列強打出去,集權依然會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人民要的不是什麼民主自由,而是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然而,清政府雖然集中了權力和利益,卻無法維護中國的民族獨立與主權完整,這才是最致命的。

搞清了這個基本矛盾之後,回到問題本身——慈禧雖然在玩弄權術上是一把好手,但是她能做到維護中國的民族獨立和主權完整嗎?歷史已經證明,她做不到。

既然做不到,那麼人民必然會不滿,革命必然會發生。可能不會在辛亥年發生,也許會晚一兩年,也許會多失敗一兩次,但是這個趨勢不會變。


滿清統治已經到了壽命,搖搖欲墜了,任何維護帝國的努力都無濟於事,頂多讓其多殘喘三五年。
要知道同盟會早在1894年就已經成立了。
雖然1907年已經開始搞君主立憲,但內閣滿清皇族並不願意,也不可能交出權力,其失敗是必然的。她多活三年只會讓局勢更糟。三年的時間也不會有什麼巨大的突破。況且1905年時直隸總督袁世凱、兩江總督周馥以及湖廣總督張之洞聯銜上奏請求實行君主立憲,以12年為期。1912年君主立憲的任務還不能完成。
其實走向現代化的設想其實不但沒有維護清朝統治,反而加速了它的滅亡。派遣留學生,只是讓他們眼界開闊後更有了共和的理想。
中國要想近代化,君主立憲之路是走不通的。當時的中國因為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傳統,所以不可能出現一個無實權或權力受制衡的皇帝。君主立憲存在的前提是對君主敬而不畏。兩者中世紀中國都不符合。


大清賴了吧唧地挺到辛亥年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了。二鴉被打殘且不說部分主權喪失,臣民眼裡「主子怕洋人」已經讓朝廷威嚴掃地,於是長毛席捲半個天下。等甲午之戰連倭人都輸,有識之士都知道韃子沒用了。再等到庚子拳亂,英明偉大的老太后變身戰神,封疆大吏已經「不受亂命」東南互保了,你大清也就數著日子過了。一株枯木從裡面已經朽爛透了,武昌起義不過輕輕一推,就碎成一堆渣渣攤在地上。「壽則多辱」,西太后沒能多活幾年是她的幸運,今日還有不少人認為她能力挽狂瀾,還真是「縱作鬼,也幸福」啊。


阻擋不了袁世凱


有些答案根本沒有分析清楚當時的根本矛盾是什麼,推動歷史前進的是什麼。軍閥混戰是必然要出現的,你看看東漢末年的皇帝是怎樣的。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企圖阻擋的都會被無情碾碎


不管武昌起義局勢如何,辛亥革命發不發生,一切都在1893年12月26日之後成為宿命,位面之子的面前,就算是慈禧活到140歲,迎接她生命最後幾年的歷程也將是:監獄,特赦,黑五類和人民公敵。


推薦閱讀:

關於晚清立憲失敗?
請教諸君東南互保的結局?
國民黨將領孫立人?
求推薦楚漢爭霸的書籍,能深入了解的,不是小說類的?

TAG:中國近代史 | 近代史 | 慈禧太后 | 辛亥革命 | 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