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聽到「小女孩比男孩要懂事」的言論,而相反的言論幾乎沒有?
如果屬實,先天的性別和後天的教育哪個是主要原因?
延伸開去想,在國外一些男女相對平等,女性不處在弱勢的社會中,有沒有類似的言論?
這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個道理,弱勢群體總會表現得更符合社會規範和他人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女孩會和男孩一樣越來越「不懂事」
小孩的沉默,隱忍,恐懼,以及討好,在麻木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
—— @李瀟寒看到了一些非常不友善的回答,又是碧池又是裝的。請注意這個題目問的是小女孩,無論她們以後是變成女神還是綠茶表還是碧池,但我們現在談論的是現在,請不要加諸種種惡言在她們身上。因為她們將來會是別人的愛人、妻子、母親、同事、下屬、領導,她們的人生無任廣闊。
現在答題。我覺得這是兩方面的影響:社會和生理。
從社會來說,人們對女孩普遍的期望是文靜,人都希望獲得認同和肯定,小女孩如此,我這麼辛苦的用手機答題也是如此,所以女孩會趨向於文靜,文靜就會給人成熟的感覺。
而對於男孩子,社會的評價更多元一些。文靜是好的,這叫乖巧;調皮是好的,這叫活潑;上課認真是好的,這叫早慧;上課不認真也是好的,這叫大器晚成。這麼說是有些偏激,但同樣的事情,女孩做了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男孩做了就是稀鬆平常。比如逃課,女孩逃課那還得了,如果是和男孩一起逃課就更是天都要塌一樣;而男孩逃課可能就是一頓批評而已。
因此在男孩的襯托下,女孩更顯得成熟。
2。生理上。這方面有很多的證據,我也就不展開講了,知乎上的牛人很多,而且有個網站叫百度。
所以我可以回答題主,你問題中的兩個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小女孩會更成熟一些。
以上。
我好小的時候,親戚們都不誇我長得漂亮,老誇我懂事。
我哥比我大一歲十一個月,我倆的友誼從一個澡盆開始,直到大學才兩地「分居」。
他帶我爬樹爬牆偷石榴,偷爸爸口袋裡的鑰匙逃避午睡去抓蟋蟀……我們就是戰友關係好么!
他每次被我爸打,我都哭著求我爸,我爸不讓他吃飯,我偷偷端著碗去勸他吃飯,陪他一起受懲罰。
可是當我爸打我時,他從不勸,在一旁說:「活該,誰讓你這麼晚回來」。我爸罰我不能吃飯,他都不陪我挨餓。
外公外婆各種姨各種舅每次都誇我:這孩子很愛她哥哥,很懂事。
爸媽很經常吵架,每次吵架我都在旁邊哭,勸架,我哥從不勸,一點不傷心。大家肯定誇我懂事啊,懂得爸媽的balabala
初中以後,我知道發現我考好成績我爹媽就很開心,我聽話他們就不生氣,我哥喜歡打球玩遊戲,各種補針摔斷腿,我最怕看到傍晚時,媽媽回到家是一副失落的表情,最怕她的眼神里透出淡淡的憂傷。
親人們都說哥哥不懂事,我懂事,我心疼媽媽。那時候也沒怎麼想,覺得我聽話一點,好像家裡就會開心一點,現在想想,就拿我哥和我成長經歷對比,我們生長環境幾乎一樣,地點,十二歲前的朋友圈,親戚,就我日常生活的表現,我一直都比哥哥表現得「懂事」,我害怕最親的人傷心,我害怕我哥哥會餓死會被打死,我害怕我爸媽會離婚,我害怕我如果不「懂事」了,大家就不愛我了……哎……那可不可說,我是因為打心裡是非常渴望家庭和睦開心,我可以犧牲一點點我的「忍讓」,表現一點點我的不舍。而我哥似乎就從未擔心他會死,從未擔心我們的爸媽會離婚,從未擔心他的頑皮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
據我自己的觀察:小女孩天生就對「人」感興趣,喜歡與人互動,久了自然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或者說「取悅」你;男孩天生對「物」感興趣,關注人的感受相對少,我發現很多小男孩知識面很廣,但他們要大到一定程度才會「懂事」。
不知是否有這樣的理論。
我同樣傾向於小女孩自制力比較強
這有可能是家庭和社會上對女孩子影響的定位,以及女孩子自身智力發展的共同作用。
主要是對女孩子不懂事行為的寬容度較低之前看過一個外國的公益視頻,大意是鼓勵女生以身為女生而自豪。
私以為,這種言論屬於一種很少有人在意的性別歧視。是一種落伍的詬病陋習。
這是一種壓力和偏見,讓所有的女生都被要求必須懂事,要沉穩安靜,如同百年前荒謬地大家閨秀、三寸金蓮。
「看人家小姑娘穩穩噹噹的多好,真懂事。」——「一個小姑娘怎麼跟男孩子似的,真不像話。」
「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樣子。扭扭捏捏跟個娘們似的像什麼東西。」——「男孩子要勇敢,不哭才是堅強的好孩子。」
「看那個男生跑的好娘啊。」——「女生這麼大力氣真是以後都嫁不出去了。」
這是國際都有的,用女性來作為對男性的貶義詞,或者認為女性男性都應該怎樣才是「正常」的。
我書讀得不多,但是覺得這真是畸形啊。
無論是拚命地跑不顧形象、還是如自己心情一樣開懷大笑,都是女生。因為我生為一名女性人類,我有權決定我是外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性格。
無論是喜歡保養自己的皮膚、還是不喜歡運動,都是男生。因為生為一名男性人類,也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喜好和生活。
懂事是我最不喜歡的褒義詞
一句話:因為無名指相對食指的長度。如果你有興趣就往下看。
父母對孩子後天的教育固然會造成男女懂事上的差異,但根本的原因是生物學上的原因。
什麼叫做懂事?
我覺得所謂懂事就是:服從父母和不給父母惹麻煩。
在幼兒園/託兒所里老師對小朋友的要求和父母是一樣的,從來不會說你是男孩子就可以去打人、調皮搗蛋。你做了壞事一樣要懲罰(我小時候就是關小黑屋啦)。然而在幼兒園中依然可見男孩子比女孩子調皮得多(男孩子更喜歡打架、弄壞東西等),這個時候孩子還小社會和家長的教育應該還沒厲害到這個會兒就深刻影響孩子的地步,所以後天的原因顯然不能完全解釋男女幼兒的行為差異。所以這事兒應該有更底層的原因。
服從父母意味著在強者面前的低競爭性。男性在擇偶方面總體處於主動出擊的地位,想要有個好伴侶男性得更強更有力更有資源,這些東西都需要男性磨練自己的能力以及積極和別的男性競爭。我們看看我們的近親猴子,公猴子需要打得贏別的猴子才能有母猴子交配,否則落得個孤獨終老一點不奇怪。
在這裡,我將不聽話歸因為更強的競爭性。為什麼女性比男性的競爭性低則歸因為由於性選擇造成的男女行為差異。那麼,生化方面的差異在哪裡?
在睾酮水平的高低。睾酮又叫睾丸素,男女身上都有,在百度百科上對它的解釋是這樣的:
睾丸素具有維持肌肉強度及質量、維持骨質密度及強度、提神及提升體能等作用。睾酮會影響許多身體系統和功能,包括:血生成,體內鈣平衡,骨礦化作用,脂代謝,糖代謝和前列腺增長。它是主要的男性性激素及同化激素。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它對健康及有著重要的影響,包括增強性慾、力量、免疫功能、對抗骨質疏鬆症等功效。據統計,成年男性分泌睾酮的份量是成年女性的分泌量的20倍。睾丸素也是男孩好動、好競爭、敢冒險,渴望成為最強壯、最勇敢、最堅強的男子漢的重要原因,對男孩的生長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睾酮使得我們更有競爭性,身體中睾酮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競爭性。而這玩意兒的含量。。。嗯男性是女性的10倍左右,不論幼時還是成年後。
【喂!(#`O′) ,說好的手指長度呢魂淡。】
其實睾酮基礎水平可在手指長度上看出一點跡象,基礎睾酮水平高的人,其無名指相對食指更長。女性在一般情況下無名指相對食指較短。
八卦時間:
2011年有兩個經濟學家(Aldo Rustichini、Luigi Guiso)採訪了超過兩千個自己創業的企業家,發現越是成功的企業家,其無名指相對越長,最成功的那些甚至長10%-20%,這其中有780位女性企業家基本都是無名指相對長的。
看了這裡,你有沒有去看一下自己的手指呢?
天生的吧。在不同的後天環境中,這個差異依然存在,大概是天生的。
一個人看重什麼,他就會選擇什麼。
男性不在乎生活的安穩,所以就會表現出不安定的傾向。女性看重生活的安全、延續,所以就會選擇通情達理的行為。
知乎用戶好年輕,回答好形而上學。
養過孩子你就知道了。女孩普遍早熟一歲到一歲半。生理心理都是,隨便到哪個幼兒園觀察一天就明白了。
黃帝內經素問: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女孩子七歲相當於男孩子八歲,更小的時候差距更明顯。
順便貼個幼兒園寶寶跳舞的視頻,看一遍你就知道男孩女孩發育差多少了
http://video.weibo.com/show?fid=1034:94d464af42b668a8f032d5d2b8c1f537
我感覺是女孩更加敏感,導致她們(在某年齡段)對家庭和近距離人際關係的理解比男孩跟多。
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因素:
1、家庭教育與大人態度
2、小夥伴的影響
最近正在學習發展心理學,並且看到樓上許多並不友好的回答或者經驗主義,覺得應該以稍微科學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獻醜了。
就以發展心理學的目錄來看,人的發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胎兒、嬰兒、幼兒、小學兒童、青少年、成年早、中、晚期。
到了幼兒時期3—7歲,在這一階段我們掌握了語言並與人交流,能跑能跳了,可以和小夥伴們玩耍了,很多社會經驗開始影響我們了,此時我們已經開始記憶、思維、學習。這時候當男孩子哭的時候父母會說:男孩子要勇敢要堅強不能總哭!當女孩子哭的時候父母會說:哦寶貝別哭了再哭都不漂亮了~親親么么噠。這個時候我們開始意識到,男孩不應該哭(負強化),女孩可以哭還能得到親親抱抱(正強化)。這一情況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父母開始教你如何做一個男孩/女孩。如果一個女孩淘氣會挨罵(你怎麼跟個瘋小子似的!),男孩淘氣會被原諒(男孩子嘛淘點正常)。小孩子這時候會記住。
這個階段會出現親社會行為和性別認同,當小孩第二次再淘氣的時候,女孩會記起上次的慘痛經歷(大人說她),男孩會記起有人為他找借口(我淘氣是正常的),女孩不想大人再說她(取得大人的認同)就會規範自己的言行,不再淘氣。
在與夥伴的交往中,我們開始學習和我們同性別的人是如何做的。如果女孩a很淘氣,她會受到女孩團體的「排斥」,所以她會學習她的小朋友,她的母親在這個社會中是怎麼做的。
對這個問題有疑問的同學,可以看一下《畢生發展》的P398的性別相似性和差異性。
我簡單節選一些內容:
……
- 差異是普遍的,適合於所有男女。
- 即使性別差異存在,通常男女之間也有相當部分的重疊。
- 差異可能主要源於生物因素與社會文化因素中的一個,也可能兩者皆有。
……
……人類的大腦都很相似,無論是男是女。……
- 女性的大腦比男性的小,褶皺更多;女性頭骨中的褶皺(稱為腦回)更大,所以大腦皮層組織比男性要多。
- 涉及性別行為的下丘腦部分,男性比女性大一些
- 男性執行視覺功能的頂葉區域要比女性大。
- 與情緒表達有關的大腦區域中,女性的代謝活動比男性強。
……
在美國教育部的一次全國調查中(2000),男孩的數學,自然成績略好於女孩,但女孩的閱讀成績明顯好於男孩。在另一項最新的全國調查中。2、8、12年級的女孩閱讀成績和寫作技能都比男孩好,並隨著年紀上升而差距變大。
不過請別忘記,學校表現、標準測試分數可能反映的不止是認知能力。比如,有些測試分數可能反映了刻板印象威脅(第八章討論過),學校表現可能反映的是學生對於性別角色的遵從或者是男女學生在動機、自我監控或者其他社會情感上的差異。
……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關於性別差異的評論,我們很難擺脫我們主觀的意識和社會的思考方式的影響。這個題目的正確性,現在還是不可以確定的。那就不要帶著觀點找驗證了。那樣不嚴謹。
懂事哪能是天生的呢,人的本性都是懶惰,哪會心甘情願自動學會懂事。小女孩被要求這樣,也是社會對女性提出的角色要求吧,服務的是男權。。。小的方面來說,刻意從小給女孩灌輸這種價值觀,也為家庭增加了半個勞動力,對家長來說是省心省力的。這種社會流行話語,背後都是有利益既得者,他們為了自己利益鼓吹這個,推波助瀾,默默造勢,久而久之形成話語對行動的約束力,鞏固他們的既得利益。這跟綁小腳很像呢,母親們哭著給女兒綁小腳,不然就擔心孩子嫁不掉。女兒要是斗膽不配合,母親們也會生氣起來,因為她們自己受了苦,馴服於這種體系,女兒居然有膽子不同受,於是視其為失節者,融入社會背景,一起對女兒形成壓迫。
「你是女孩子,怎麼可以這麼不懂事!」
我一直很懂事,但是我突然好後悔懂事了這麼多年
有趣有趣,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太"懂事"不是好事,但是長大了呢?不也有許多女生認為男人沒有女生"成熟"?這也是類似的現象啊。
我怎麼覺得是因為女孩發育早。。。
後天因素,倖存者偏差,簡單來說是社會對女性更不寬容,所以達到相同地位的女性要比男性水平高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我國有些陰謀論會比較容易被接受?
※「動態圖片加兩條白杠就能營造出 3D 效果」利用的是什麼原理?
※大腦:考試時非常緊張,希望集中注意力,但大腦反而會自發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