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演義要給諸葛亮編造這麼多故事以及把別人做的強加在他身上?

只是為了給農民工意淫嗎?


這個問題,其實要了解一件事情,《三國演義》並非都是作者羅貫中自己的YY。而是羅貫中搜集民間傳說和集合廣大說書人的三國段子,加以改編和加工的產物,也就是說,《三國演義》里關於諸葛亮的不真實的事迹,很多也並不是羅貫中腦袋一熱寫上去的,更多的可能是民間就那麼傳說的。《三國演義》成書之前,民間對於諸葛亮的追捧,歷代名人對於諸葛亮的嚮往和推崇都由來已久,武侯祠,武廟,杜甫,岳飛,等等,自己去找。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理解成:為什麼民間都願意去吹諸葛亮呢?這答案很簡單,一個民族需要偶像,需要智慧偶像,精神偶像,道德楷模。偏偏歷史上就有諸葛亮這麼個人,在能力,道德,理想,機遇上近乎完美,一個人覆蓋全部4個屬性。他成為全民的精神偶像已經不可避免,甚至在這個問題上都沒有什麼其他候選人。我這麼說真不是誇張,如果諸葛亮的標籤不是政治家,軍事家,他的精神影響力會更大,政治家限制了他的偶像屬性,所以他沒有像關羽那樣被宗教這種文化形式選中。

能力上,放眼整個歷史,諸葛亮也是罕見的天才+全才。政治,軍事,戰略,外交,發明,書畫,禮樂,文章等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所覆蓋的領域,諸葛亮很多都有涉及,而且都有成果保留給後代並得到強烈認可,真的只能用天才來形容他的能力。

道德上,諸葛亮是一個民族的楷模。為了理想不得不發動戰爭,一生都在做和戰爭相關的活動,一個戰爭狂人的身上,第一位卻始終是以民為本,民生第一,生產第一,治國第一,這種奇妙的矛盾只有諸葛亮身上有。對君主,他忠心不二,能制衡卻不僭越;對同僚,他沒有私心,以身作則,用權力制衡卻不壓制,用能力感染用法制服人;對百姓,他全身心關注民生,修水渠開墾農田,開發蜀錦貿易,政治廉明依法治國人心無怨,不斷發展軍隊卻能做到先保證民生,需要軍費卻能做到儘可能不給民眾增加壓力,發動侵略戰爭卻不傷害敵國子民;對自己,他沒有物質追求,沒有私慾,不濫用權力,節儉清廉,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思想在他身上都可見一斑。

理想上,他一生主線清晰,在劉備一無所有的時候選擇劉備,從此至死不渝,一諾千金,一生追求,為理想燃燒自己。他用一生詮釋了什麼是理想主義者,什麼是為理想忘我的境界,把他驚為天人的才能,潔白無瑕的人品,和自己的生命一同燃燒給了理想,把自己化成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在歷史上書寫了一段傳奇的理想之歌。

機遇上,諸葛亮是幸運的。除了皇帝,幾乎歷史上的人臣,沒有幾個得到過像他那樣的地位和待遇,先主樹立他地位和權力,後主維護他的聲譽和名節。像他那樣,有充分的權力可以放手發揮盡情選擇自己的人生,自己做自己的主宰,足以上絕大多數名人士大夫羨慕。

綜上,很多人說諸葛亮是歷代政府推崇的產物,此論有誤。諸葛亮是上到歷代政府,下到歷代百姓,近到他治下的領地,遠到對手敵人都尊重並且認可的人物,加上他略帶悲劇和有強大感染力的結局,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把他神化符號化。

因此,就可以解釋樓主的問題,為什麼《三國演義》為諸葛亮編造故事?是一種各個階層偶像化的願望。所有人都希望這個偶像異常高大神奇做命運的主宰,因此,不斷把他的事迹豐富。本來諸葛亮強在政績,但是政績並不好流傳,所以民眾說書人更把事迹加到了淺顯易懂流傳容易的軍事事迹上,因此才有了《三國演義》中的孔明。

人們希望自己的偶像強大,因此賦予了他很多神奇的事迹,如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人們不願接受自己的偶像失敗,因此把責任全推給了馬謖,並且編出了空城計為諸葛亮本來的失敗賺回面子,而且還為此出了一句成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們看不慣司馬懿死守不出來,硬把他寫出來,因此有了上方谷,然而,最終卻無法阻擋天意,因此有了上方谷的大雨;人們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偶像離開,因此用了最悲情最可以歸結為天意的方式,將星隕落。

當然,看過正史的人,永遠不會覺得三國演義是誇大了諸葛亮的,正史中的諸葛亮更全能,更完美。但是《三國演義》就是那樣,一本對民間傳說編撰的小說,為了樹立對偶像的崇拜和民眾的理想,從一個角度大幅放大了諸葛亮。


你為什麼提問要把對象安給農民工呢,難道只是為了給你自己意淫嗎?


諸葛亮的腦殘粉太多了


正義之凝視: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里的秦宓天辯該如何回答?
菜場小販出身的關羽、張飛,為什麼都這麼厲害?
郭嘉是《三國演義》捧起來的嗎?

TAG:諸葛亮 | 三國演義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