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楊絳先生去世的前幾天,她病危的消息被「闢謠」?

在楊絳先生去世前五天的5月20日,網傳先生病危,但先生的保姆、三聯書店前總編輯等人否認了這一消息。多家媒體還發文表示不要讓謠言打擾了楊絳先生,但先生幾日後去世,讓人聯想到之前的闢謠可能並不屬實。請問如何評價這些消息?
消息稱楊絳病危 知情者:親自詢問過,沒有
105歲楊絳病危是傳聞:先生身體很好 精神矍鑠
網曝楊絳病危 三聯書店前總編輯:沒有說她病危
程振偉:楊絳「被病危」是情懷炒作習慣使然
別讓謠言打擾楊絳先生
在此特別說明,題主讀過先生的一些作品,十分尊敬先生。先生的去世也讓題主感到非常悲傷。這個問題與先生本人無關,只想了解一下這些消息是緣何產生並傳播的。


謝邀。
病危在漢語的語意系統里略等於瀕死。
你把以上新聞標題里的「病危」改成「快死了」
你看看,有哪個人敢大大方方承認?
先生在世的親朋,誰願意看見「楊絳先生病危(快死了)」這樣的新聞?
日常生活中,我們就算得知哪位老人家身體不好甚至將死,也只是很含蓄地問「老人家身體又不太安泰?」能直接來一句:聽說你們家老太太病危了? 你看人家不揍你!
所謂知情權,只是對利益相關方而言的,楊絳先生是文學家、學者,只有她的作品才可能和我們發生一些聯繫,如果是利益關係,頂多是你買書的錢和老人家稿費而已。
個人生死是先生的私有的權利,憑什麼要向大眾請示彙報?
你的知情權是權利,老人家就沒有安靜離世、靜心休養不被打擾的權利了?
整天盼望高壽老人病危(就算真的病危)也想急切搞個大新聞出來的,都是辣雞。


梅葆玖先生去世前兩周,也即梅先生昏迷十來天后,就有內部消息傳言梅先生走了。

當然,楊絳先生要比享年82歲的梅先生活得更長,去世時已是105歲高齡。但毫無疑問,怹們好像都沒有參加大型的活動,所以在去世前夕,還需要闢謠。

而有的人,無需闢謠。


無數從未消費過她的書本 她的文字和她的智慧的人 倒是很願意消費先生的死亡


親友對死亡的避諱是人之常情,在這個話題上探討「新聞真實性」的問題是不合時宜的。
如果病危者是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另當別論,因為其人去世可能對社會造成巨大影響。而其他人士,如社會名流、學者、普通人都一樣,家屬有權利避諱,陌生人應有同情之理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回憶一下楊絳先生去世當天的情況。我的朋友圈被各種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充斥,大家紛紛悼念這位令人尊重的才女和學者,許多人用「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來讚美楊絳先生,這個成為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其實,這種悲傷的情緒我能懂,畢竟在這個時代能稱為大師的人已經不多了,而楊絳先生又離我們遠去,舉國哀痛,情理之中。
楊絳先生的去世,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媒體的一種狂歡,先生走的轟烈,不知符不符合她的心意。在昨天,人民日報社的編輯李輝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課,李輝老師前幾天剛剛去看望了黃永玉老師(黃永玉老師與楊絳住在一個社區),曾問道楊絳先生的病情,當時就有記者給李輝老師提議要不要事先寫一個文章準備一下,但是李輝老師很嚴厲地說「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人還沒走,怎麼能發悼文。確實是這樣,媒體人雖然重視搶佔新聞的先機、新聞的及時性,但是最起碼的底線還是要有,李輝老師真的令人敬佩。
日本著名的表演藝術家高倉健去世後等到遺體被火化了家人才向社會公布了這一消息。楊絳先生一生淡泊寧靜,丈夫和女兒相繼去世後安靜做學問,或許不想自己的去世給這個世界造成多麼大的影響,也不想轟轟烈烈,只是想安靜去另一個世界跟家人團聚,也不想被某些「有心之人」所利用,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當楊絳先生病危 的消息出來後,就有人闢謠了吧。


不願被打擾,不願被媒體消費。你以為好心的關注,不過是打擾了別人最後的寧靜


三聯編輯和楊絳先生的保姆出來闢謠
不用質疑他們,楊絳先生把書都交給三聯來出版,對三聯將錢鍾書的書稿整理所付出的辛苦,楊絳多次表示過謝意。就是說楊絳和錢鍾書一家與三聯,有深厚的情誼。
三聯周刊的微博昨天下午發出消息了,楊絳生前囑咐她走後,不接受各種送別儀式,火化之後再發消息。
或許出於這種考慮,才有闢謠之說。
她不想被打擾!


老將軍張震死前也是這樣,而且後來沒人注意,打臉


你們不知道什麼叫自然死亡嗎


不知道怎麼理解 就提問題吧

不承認和闢謠是兩回事
呼籲保護好老人和歪曲事實是兩種補救
讓人難過的是 身邊人 媒體都說的是不真實的 人們不是對沒有知情權感到難過 而是受到了媒體的欺騙
這特別傷感情 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媒體和具有公信力的人的不可信之處
而且我覺得有理由相信 有很多媒體把虛假的闢謠當做了事實 傳播了虛假的信息

保護老人也許是闢謠的作用 但闢謠事實上也具有欺騙公眾的功能
1 這個時候是採取闢謠但以後損害社會感情讓公眾不知道如何相信
2 還是呼籲社會不攪擾老人 讓老人和社會的接觸盡量減少但讓老人在臨終時少了一些自由
3 此前已傳出的病危消息又會不會對老人產生影響
4 欺騙公眾又會不會讓老人難過
5 欺騙公眾是否要瞞著老人 這樣是不是同樣限制了老人接觸新聞的自由 而且是不是可能讓老人做了她不願做的事
6 確認老人病危會不會比欺騙公眾傳播得更快更廣以至於更容易讓老人知道
7 媒體甚至公眾人有沒有說實話的職業的或者道德的義務
8 這些問題的回答怎麼平衡
這些可能才是應該討論的問題


其實可以說「無可奉告」!撒謊是下下策。
——————————————————————
就像有些老一輩人,跟你不熟還愛問你收入,婚姻等問題,直接告訴ta「你問得太多了」,就行。


畢竟是105歲的高齡,可能不是病帶來的呢?病情可能並不嚴重甚至可以比較簡單治療好,但是身體已經不行了。本來就是兩個意思啊,這個歲數的老人前幾天可能還在打麻將到處跑,說不定某天早上就醒不來了。


你們想知道的太多。
卻不願意把自己放在太陽下,給別人看。
這是一個隱私意識極強的時代。
這是一個沒有隱私的時代。
悲哀。


所以說,闢謠就算是立flag了咩


說個不好聽的話,人家生個病,關其他人什麼事,講真話還是講假話跟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做個名人真不易,死的都不安寧


楊絳先生去世十二小時後才有媒體報道,大家發現了么?
第一個報道的鳳凰新聞

13時24分,鳳凰新聞就已經發布了消息——「錢鍾書夫人楊絳先生在北京去世 享年105歲」

澎湃新聞經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對這一消息進行了確認,官微在13時39分發布的微博。隨後,其他新聞網站紛紛轉載。

這兩個媒體報道時間僅差八分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消息源也不一樣:澎湃先是從某處獲得該消息,然後經人民文學出版社確認;鳳凰新聞的消息源則來自微信朋友圈等。

知名媒體新華社的時間比鳳凰和澎湃還要晚,晚了兩個多小時,新華社在下午15時38分才發布消息。

一般而言,媒體接到重大新聞總會在第一時間發布報道。即便事發在凌晨,消息也應該在早上就傳遍了,可為什麼中午過後才擴散出來?

【除非,媒體選擇不報!】

據業內人士介紹,其實媒體跑口記者早在上午就已經獲悉並確認了消息,而且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稿件了。但是楊先生生前有遺願,一不希望媒體大規模報道,二是希望媒體在官方訃告之後再跟進。因此,許多媒體出於尊重楊先生遺願,才選擇秘而不宣。

澎湃新聞在報道中也有提:

(不知道這是不是新華社發布消息較晚的原因。)


但許多媒體還以此為標題,但媒體們卻沒有遵照楊先生的遺願。不過,也有業內人士為,媒體的功能之一就是傳播信息,秘而不宣不符合新聞操作的規律。

楊絳先生,一路走好

(資料來源:播音主持夢工廠)


人家病危的時候說人家去世了,這種應該算詛咒吧,要遇上老人家,不打死你,算你運氣好。


很可能闢謠是真的。
一般90以上的高齡老人因為一點小感冒導致肺炎就會突然加重抗不住。我大姨爺也是這樣,98歲小感冒,家人以為問題不大,結果三兩天就去世了。
據說人老以後肺比想像的脆弱很多。


其實我也覺得,老太太沒什麼突發性疾病,只是年齡到了,隨時都可能走。再說了,即使老太太病危,家屬有保密的權利吧,沒必要鬧得太大,何況這也是不吉利的事


我也很好奇,同問,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的社會真的連這點真實的消息也無法透露,都要說假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錢鍾書楊絳夫婦?
你是如何理解 楊絳《老王》這篇文章的?

TAG:新聞 | 文學 | 楊絳 | 闢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