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幾大電影製片廠有什麼區別?

比如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峨眉電影製片廠


中國的幾個主要大製片廠本質上沒有區別。
屬於國家一級(其實就是幾個區域性跨省級別的電影廠)故事片廠有以下:
北京電影製片廠
上海電影製片廠
西安電影製片廠
珠江電影製片廠
八一電影製片廠
娥眉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
瀟湘電影製片廠

而每個省基本都有自己電影製片廠,比如:雲南電影製片廠,湖北電影製片廠,廣西電影製片廠……都是用省的名字命名。
還有一些是以城市命名的,但是也屬於省一級的,比如南京電影製片廠,蘭州電影製片廠……等。
這些省一級別的電影廠基本建立在文革後期,當初主要是用來政治宣傳的,不是用來製作全國發行的故事片的,當然後來改革了,地方廠也可以製作故事片全國發行了,有些地方廠還很出名,比如廣西廠,這個廠和西影一樣,是第五代的恩主啊。

而比如像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 ,上海譯制廠,農業電影製片廠等,看名字就知道是幹什麼的。

真正要說的,有巨大影響力的還是前面提到的九大電影製片廠,只有這九大廠有自己的簡稱,他們是:
北影
上影
西影
珠影
八一
峨影
長影
瀟湘

其他廠的簡稱只是自己用,沒那麼出名。

要說這幾大廠有什麼區別,是有,但是並不強烈。比如並不是說北京題材只有北影能拍,當然不是。八十年代引起巨大轟動的北京題材電影《城南舊事》就是上影拍的。四川的峨眉電影製片廠的《頑主》,徹底的北京題材加王朔。珠影拍的《孫中山》也不局限在廣東一隅。長影的電影很多也不是東北題材。
當然,各廠的區域性劃分,還是主要發揮了各自的地理區域性優勢,總的說起來,各廠還是有一些特點:
北影:大製作,歷史題材很佔優勢,在首都北京,合拍片也比較多,比如《末代皇帝》。
上影:上海題材,改革題材,手法想對較為自由。
西影:包辦西北題材,第五代的發祥地,《老井》《紅高粱》……西影的地域特點還是比較明顯的。
珠影:廣東題材,和上影一樣,處於改革前沿,手法相對較新。
八一:軍事題材,主旋律。
峨眉:沒什麼太大特點,不過有一些新奇商業片在九十年代初很流行。
長影:主要是主旋律,這就是他的特點。
瀟湘:沒有什麼特點……


主要補充下第一個回答的缺失。

瀟湘不能說一直沒有特點,簡單來說:
上世紀八十年代小高峰拍了兩部全國知名的紅色題材電影,1983年的《候補隊員》和1987年的《湘西剿匪記》;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代表作是
巔峰作92年是與香港思遠合拍的華語經典,徐克的《新龍門客棧》,
98年拍的《那山那人那狗》,文藝青年裝逼必看片之一,現在來看仍然不錯,與北影聯合製片,
99年拍的紅色獻禮片《國歌》,拋開意識形態不談,確實算是千篇一律的獻禮片里獨樹一幟。

所以瀟湘基本上就是在文藝片和紅色獻禮片里搖擺,主旋律紅色經典算是特點。

但是近年來瀟影最強的業務不是製片,而是電視頻道和院線、影院。

瀟湘電影頻道算是國家最早特批的幾家區域性電視頻道,雖然現在也掛了芒果標,不過瀟影仍然能從中分成;

瀟湘院線和影院就不說了,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基本上覆蓋了整個湖南,且還走出湖南對中西部地區各三四線城市發展業務。


中國當年在國際上獲大獎的電影,一大半都是西影拍的。西影曾經影響很大,可惜後來沒落了。


西影,贊


長影是是自己作死。好好的電影不拍,去搞遊樂場。現在整的不倫不類的。好好一個電影製片廠讓幾個王八蛋給敗禍差不多了。現在有要拍電影,老一輩的電影工作者都年齡大了,其他的都不是長影培養的,沒有長影的技術都是垃圾,什麼燈光攝影服化道,美術編劇等等都需要培養,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見到再次輝煌,也許就他的就不到他的輝煌了,唉


推薦閱讀:

電影的營銷發行費用是由製片公司承擔還是發行公司承擔?制發流程中的具體成本分配是怎樣的?
影視從業者對什麼話特別反感?

TAG:電影 | 電影製作 | 中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