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諸君東南互保的結局?

東南互保的意義是什麼?漢人集團已集體表明了態度,為什麼不進而「東南獨立」,在政治上與清庭區分?為何李鴻章還要北上談判,背上了污名,賠了款又賠了命,難道只為謚「文忠」?東南互保之後,清廷對於漢人集團的態度又是怎樣的?袁世凱在東南互保期間是怎樣的態度?


13日更新一下,針對LZ的評論。
近來讀近代史,也有類似的問題,當然個人是見識淺薄,坐等大神回答。不過我先來說說,哈哈。
老太后向八國宣戰,其實內里很怕洋人,然而她更怕的是洋人逼著她歸政,所以搞出這麼一出殺洋人的鬧劇。地方上的三位總督當然是清楚這明顯是給了洋人進軍的機會。
第一個問題,意義何在呢?
很簡單,認清了敵強我弱,所以決定保留實力
至於為什麼不再搞一個東南獨立?乾脆和清廷鬧翻?
不學認為是:三位總督只是反對北京當權的幾個載字輩的滿清貴族,並未上升到要鬧獨立的地步,簡而言之,就是地方和中央不合。李,張,劉三人樂見北京的政敵被操翻,正好借了洋人的手。
袁世凱在這個時候做山東巡撫,至於他什麼態度?那話就長了,前任山東巡撫李秉衡治下的山東,原本算是義和拳盛行的,李大人治拳亂,殺人倒是不手軟,殺多了也慫,後來就搞招安了,結果山東大亂,拳民惹了洋人,李秉衡被調走,繼任的袁世凱屬於開明官僚了,知道義和拳這幫人不可靠,洋人也惹不起,所以在山東境內大開殺戒,最後逼得拳民進了河北,老太后和載字輩的幾位(端王載漪,庄親王載勛,輔國公載瀾,還有一個實在記不得了)真信了義和拳那一套刀槍不入的表演,於是信心大增,打開北京城門放入拳民,向各國宣戰……這才有了聯軍進北京。
可想而知所以袁世凱此時什麼態度可想而知:老太后你自己作死怪我咯?當時的山東反而比較安寧。

至於中堂大人為什麼要談判?我個人認為是,李文忠公的確配得上文忠二字,清末能臣不少,能夠獨當一面的,私以為只有李鴻章和袁世凱,這兩個出身完全不同,袁世凱是行伍出身,所以腦子裡沒太多忠義的執念,李鴻章則是翰林出身,典型的傳統知識分子,忠君愛國一點不含糊。

至於背了污名,呵呵,沒有老李頭挑撥各國猜忌內鬥,列強當即就可以瓜分了中國。只是賠了點銀子,都沒割地! 老太后事後是相當的滿意啊。然而老李每次談完了,國內都有人說喪權辱國,借用一句現在的話來和這幫憤青理論,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bi。李文忠公在病終的前幾個小時,俄國公使還在他的床前逼著他簽字,要求清廷割讓東北,然而中堂大人始終不肯簽字,最終鬱鬱而終。讀史至此,足以抆淚。

個人認為,清末各派的劃分不能單純地按照民族,滿漢兩族其實融合得很深。滿族官員也有進步開明的,漢族的幾個大學士保守起來也是頑固。當時的政局,正是保守派佔據了北京的中央政權。三位總督雄踞一方。
基於以上,「漢人集團已集體表明了態度」,這個提法是不恰當的。可以說開明官僚們已經表明了態度。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問:那個時期的矛盾,真的是漢滿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嗎?即使是孫文鬧革命,也是搞得顛覆政府,不過恰好政府是滿族人,孫文就打著驅逐韃虜的旗號了。

過年了,再更新一次,反正沒什麼人看,LZ在底下的評論說,「說假如先賢再果決一點,自1900年始發奮圖強,以外交的手段斡旋各國豪強,把之前的種種不幸當作「黑船事件」,想必是不晚的。」

我今天忽然想起來已故的唐得剛先生的三峽史觀,簡單說一下。李文忠公自己也講此乃兩千年未有之變局,晚清時候的社會轉型,本就是一轉百轉的過程,雖然整體向前發展,但是發展的每個階段卻是任何人琢磨不透的,不可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也就指望不上李中堂能幹得了毛太祖的事。先賢們不果決嗎?只是沒到那個階段,達不到我們後世的人對他們的期望罷了,須知這個期望本就是不切實際的。


東南互保,總得來說,對滿清國民和百姓是有利的,阻止了中國進一步滑入列強戰爭的漩渦,不然列強進入內地,綠營抵抗不了,就連淮軍和北洋軍也夠嗆,少了多少生靈塗炭,但是同時也讓清廷多苟活了幾年。
從當時的環境看,滿清兩集團上層確實沒有十分分裂,以開明派和保守派劃分官僚集團似乎更為合理,或者以「清流」和「實幹家洋務派」劃分更合理。但是,我們同時不要忘記,滿清人是一直對漢人心存芥蒂甚至是慎於防賊的,說滿清是滿族的政權並不為過,當時第一等級就是滿清貴族,王公貝勒,接下來是不事生產的寄生階層:綠營和滿清普通人,再次是蒙古人,地位最低的是漢人。
至於李鴻章庚子戰爭時,公然抗命,給慈禧的回電是一句話:「此偽命也,粵不奉詔」,可以說是打了慈禧的臉,不僅如此東南條約甚至山東袁世凱也參與啦。可以說,清廷的中央權力這時候已經被深深地藐視啦,但是藐視的好。至於李個人為啥之後仍然北上收拾爛攤子,我想,原因一,李自幼飽讀詩書,忠君節義,促使他北上;二,與外國打交道,除奕忻外,純熟幹練實再無第二人可以比肩;三,李內心明白,自己的一世清名可能這一會就完了,憑藉多年來的經驗,他知道這是有去無回的,可是如果自己去了,還能夠據理力爭,盡量減小損失,保全國體;自己託病不去,讓別人簽這個條約,結果一定會更糟,不知道糟到哪裡去了。
按說,當時風傳李很可能稱帝,據說孫文還面見李,勸其稱帝,推翻滿清,(《走向共和》中有相關情節)。可是他沒有答應,還把咱們的國父孫中山攆出去了。


東南互保應該是慈禧默認的。慈禧歷經三朝而不倒,比誰都精明。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同洋人打了多次贏過?她不會不知道結果是什麼。

大多數朝臣和各地督撫也要求剿滅拳民,反對開戰,許景澄說:「無論是非得失,萬無以一國盡敵諸國之理。」光緒帝也說「「斷無同時與各國開釁理」,並舉甲午中日之戰為例——「甲午一戰,創巨痛深。……況諸國之強,十倍於日本,合而謀我,何以御之?」」

明知打不過為什麼還要打?這裡就有一個背景,各國政府一直強烈要求還政於光緒,八國出兵前更送來了要求歸政皇帝的照會,如果慈禧不表明反抗態度則權力不保。這就是她強行開戰的原因!

其結果就是她在北方局部開戰,默許(讚許)東南抗命,使得占政府賦稅收入大半的富庶之地得以保全。稱借義和團之手給洋人點顏色,等到棋子義和團被剿滅,再返回和八國和談。這篇論文也有部分講到 _東南互保_新探_圖文_百度文庫

至於一些人說的什麼漢族覺醒藩鎮割據,完全是想太多了。只要慈禧在,這些人都不敢翻天。當時清政府手裡編練了好幾支新軍,也有抗衡東南資本。而且李鴻章,張之洞等人都是典型的儒家知識分子,講究忠君愛國的名聲。八國侵華始於義和團之亂,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上書要求剿滅義和團,不可讓拳民之亂引來各國瓜分中國,本意就是維護清廷,只是沒有想到慈禧維護權力的那一步。


東南互保是中央集權崩潰的結果,預示了中國未來幾十年的軍閥混戰


推薦閱讀:

國民黨將領孫立人?
求推薦楚漢爭霸的書籍,能深入了解的,不是小說類的?
要是當年溥儀小時候沒有被選作當皇帝,那麼他的一生會是什麼樣地?中國的命運又會有什麼改變?

TAG:中國近代史 | 南方 | 李鴻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