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蜀國時按照法正的從寬而非諸葛亮的從嚴思路,會怎麼樣?

秦亡,劉邦約法三章,漢初休養生息,武帝雄才大略用酷吏並窮兵黷武。

攻心聯 「寬嚴皆誤 」是否與之相關?


謝邀。

我的意見,恰恰相反。

蜀民面有菜色那件事,反而可以證明:諸葛亮是對的。
因為民有菜色這句話發生在蜀漢景耀年間。
那時,蜀不是諸葛亮的時代,而是著名奸臣黃皓的時代!

民有菜色出在哪裡呢?

漢晉春秋曰:孫休時,珝為五宮中郎將,遣至蜀求馬。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主闇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孫休登基是258年。蜀漢景耀元年。
那時離諸葛亮立法四十多年。
離諸葛亮死已有二十四年。
離費禕死已有五年。

請您看看下面這句話:

景耀元年,姜維還成都。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宦人黃皓始專政。吳大將軍孫綝廢其主亮,立琅邪王休。

是的,孫休登基和黃皓專權,是腳前腳後的事。
孫休手下的人看見蜀民有菜色,明顯是在黃皓治下。

好了,咱們從頭掰扯一下。

諸葛亮入蜀定法,法正進諫。
法正的意思:劉備剛到,應該效法劉邦,法令寬和。
即:咱們要寬!

諸葛亮的意思:不同情況不同看待。秦是法令嚴苛,大家受不了,於是劉邦用寬。
劉璋則是一直太弱,法令不嚴了,所以要嚴。
即:之前嚴,那麼要寬;之前寬,那麼要嚴。
效果不論,諸葛亮這個看法就比較辯證,高法正一籌了。


那麼,看療效。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嚴刑峻法,法家做派。
陳壽如是說: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諸葛亮很嚴,但只要執行力度好,就沒人抱怨。
到諸葛亮死,蜀漢治理都算很清平。
蔣琬、費禕繼之,不多說。
這些年,蜀漢雖然不說強得氣吞天下,但好歹比較平靜。
不像東吳和魏國,廢了多少個皇帝,淮南謀叛了多少次啊!

費禕一死,蜀漢立刻有許多規章是變天的,從那時起,怕就未必遵從諸葛亮遺法了。

費禕死前是這樣:

(姜維)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費禕一死:

十六年春,禕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糧盡退還。

重新說回那個細節。民有菜色,全文是:

主闇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

民有菜色的同時,後主暗弱,不知道臣子罪過;臣子也就苟且著得過且過。
這恰好是法令不夠嚴明,而非法令過嚴的結果吧?

這種明顯法令不嚴的大黑鍋,黃皓專權治理下的問題,恐怕就不能讓死了二十四年、倆繼承人都死掉了的諸葛亮來背了吧?
葛大廚四十多年前留下的菜式,還讓蔣費兩個學徒繼續做這個菜。後來一個姓黃的廚子過來接手,做出來的菜不能吃,你卻去罵葛大廚,不太對勁吧。


你只知其三,不知其四。劉焉靠屠殺蜀中豪族控制了蜀地,這種反彈趨勢後來非常強烈。三輔之亂後更多流民進入益州,根本就不服從州郡管制,土豪各自耕作。劉璋因為推行道德教育,不以嚴法治理,他除了經濟還算可以之外,沒法控制益州的治安,於是與張魯對持多年也拿不下。

這與漢初的局勢不同,天下正處於大亂之際,百姓沒有所屬,務必要採取法家最嚴厲的手段來治國。劉表和袁紹都有寬仁之名,偏生推崇法家的曹操、劉備是當世英傑。

商鞅、管仲以法治強國,劉備入益州後居然直接就把劉璋積累的財富分給了諸將和土豪,一方面收攏了人心,卻意味著法制有所缺失,諸葛亮等參考劉璋行政的弊端才以嚴法治國。

在漢朝四百年發展里蜀地有它的先天性不足,當地的文化教育和科技都不如中原,再加上劉備得漢中不得其民,生產力更是低下,諸葛亮推行嚴厲而公平的政令來控制地方豪族,在他治蜀期間政局非常穩定,不存在什麼問題。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基本上秉承著諸葛亮的政策治國,積累了十數年資本。其中費禕為了增加人口曾經頒布大赦令,為此被孟光破口大罵,沒理由的赦免罪人違背道德和法制。費禕也知道此舉不妥,但為了以人口彌補生產力不得以而為之。

蜀國百姓面有菜色至少是259年以後的事情,此時離費禕被刺已有五年之久,期間黃皓擅權,劉禪昏庸,姜維窮兵黷武才導致蔣琬、費禕十數年修養生息的資本被消耗光了。無論是劉徹還是秦政,他們能立不世功業都有數代前人積累之功,治國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諸葛亮又怎麼能想得到蔣琬、費禕之後蜀國居然無人了呢。


這得考慮具體的社會背景。

劉邦入關中的時候,是作為項梁的前部下,楚懷王的現部下打著滅秦復仇的名義的,於是在達成既定目標,滅亡秦政權之後,為了圖謀長期佔領關中,以對抗關外諸侯,他就必須要儘可能的去在最短的時間裡團結和整合關中的秦朝殘餘力量,在這個背景下,他封府庫,不殺子嬰,約法三章,使用比較寬鬆和仁恕的政策,是為了儘可能在短時間內收得關中人心以為己用,因此范增才看出劉邦志不在小,將其視為項羽爭霸天下的大敵。

劉備入蜀和劉邦入關中的形勢截然不同,劉備入蜀時,曹魏政權對中原的統治力已比項羽對關東的統治力高太多,在此基礎上,劉備入蜀後無論是在戰略發展,還是政治理想上,都不可能學劉邦偽作割據偏安,麻痹項羽,等待關東諸侯內亂爆發,而必須趁著己方銳氣未衰,在曹魏政權對東漢殘存政權的替代尚未完成前,以益州為根基反攻中原。因此,劉備集團就必須要儘可能的加強新政權對蜀中的控制度,即需要從當地的大族,無論是本土大族,還是較晚入蜀的雍州和荊州移民大族手裡奪取權力,要讓自己的政權能驅使得動益州的財富和人口作為北伐的力量,而不能讓這些當地豪強紛紛成了土霸王,反將自己的政權給架空了。在劉璋時代對益州的實際控制度已經很差,如甘寧,趙韙,張魯等本土或地方豪強叛亂/割據不絕的情況下,法正所謂施政從寬的建議,且不論其私心,在政治上的意圖實際是更進一步的放權收買當地大族人心,以穩定益州本土的狹隘格局,斷然是比不了諸葛亮的嚴格施法,以己為主的全面控制益州的思路的。

實際上正是有了嚴格施法的思路,劉備集團才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益州當地的土豪勢力,才有了其三年之後便反攻和奪取漢中,此後更在荊州方面的配合下幾乎撼動天下格局的成就,即便在此後失去荊州,夷陵再敗的情況下,季漢政權還能在蜀中存續,並有效的藉助益州的力量,和曹魏對抗幾十年,這和季漢政權長期以嚴格的法律為準繩,能限制和駕馭住本土勢力是分不開的。


漢末三國是亂世,豪強並起,禮崩樂壞,你這個時候不用嚴法,難道用寬?


謝邀。
大家都寫那麼多。
我就說說我個人看法吧。
諸葛亮在答法正書里寫得很明白。
諸葛亮要做的只是肅清整風,並不是要為難老百姓,針對的是劉焉劉璋庇護之下的益州老牌的士族團體。諸葛亮並不想給劉璋過去的氏族勢力過多的特殊權利。事實上,太給那些氏族面子他們也根本不會給你多少面子。
劉備作為新主,當然是要白臉寬厚拉攏的,娶了吳氏皇后,已經很有些一家親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意思。那不能給臉不要臉,但是這群老油條可沒這個概念。常年在益州插科打諢撈油都順手了,管你是劉備還是劉璋。

至於法正為什麼要墨跡覺得要多給些益州老油條們面子和好處,那是因為他本來就是益州老油條啊……
呵呵。
我是欣賞法正的,但是孝直他們家從祖上就常駐扶風那片也是名士;不過有時候就是太自我主義。做人是很現實的,他關注劉璋舊部和士族的利益就是關注自己的利益;他那麼愛恨分明睚眥必報的人,之前諸葛亮沒跟他較真,到了真要決定國家體制和律法的時候了,也就諸葛亮夠身份夠膽識為了國家利益跟他叫板。

越是助長這些士族特權,對老百姓越沒有好處。
倒也不是說要把士族乾淨殺絕,是要緊緊這群人的皮而已。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不是跟他們開玩笑呢,但這群人覺得王法就是開玩笑。
也難怪,亂世而來,要嚴律法是不得不為。
反觀曹魏的《魏律》那是更加清晰細緻,雖然在嚴苛度上稍有緩解。當時諸葛亮等人一起編撰的《蜀科》就是要讓季漢走上正軌法治國家而進行的努力。

不提情懷,在治國這一章上,我也投諸葛亮的贊成票。


"漢自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公以猛糾,此為治勝。"

連在你乎名聲不佳的郭奉孝都看出來了,漢末王綱衰敗的原因之一便是政令遭到破壞,沒有辦法發揮國家機器的強制力,按照法律來重塑社會秩序。

古代君王崇奉亂世重典不是沒有道理的,一昧地迷信聖賢之言,拿書上的典故生搬硬套,反倒是會橘生淮北則為枳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前老師沒有教你們一些辯證唯物主義嗎?


一個國家的命運啊,當然要靠國民的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就算把法正龐統諸葛亮都續命20年,結局也是三分歸一統,無非早晚。


諸葛亮治蜀,走的是開明專制加總體戰路線。

以蜀加漢中一州半的地域對抗穩居大半天下的曹魏,不大規模動員人力物力是根本不可能的。況且諸葛亮還知道時間越久越不利,所以出征極其頻繁,更是加重全國負擔。

但諸葛亮是治國高手,而且肯竭盡心力,所謂二十棍的刑罰也要親自過問。所以有嚴有正,保證了民眾負擔儘管重,但相對公平透明,避免了極端情況發生。蜀漢連年北伐不成,境內也沒有發生民變騷動。

但諸葛也因此早逝。中國歷史上能這麼搞好的確實不多,連天才王安石也玩砸了。

其實曹操起家的時候也走的類似路線,也就是屯田制,屯田民需要繳納一半以上的收穫,相比漢末十稅一簡直是人間地獄。唯靠治者得力才能維持,從中得到的資源最終幫他擊敗強大得多的袁紹。


前面珠玉在前說了太多,分析的也算到位。在下再接著說就沒啥意義了,某個方面已經說完了。劉備佔領巴蜀之前的確因為「寬政」引發了各種問題,所以急需改弦更張進行調節。

沒有說的,是蜀漢「嚴政」的另一面。可能說的有些多,有遺漏和錯誤的地方,還請看官不吝賜教,多謝多謝。蜀漢記載太少,在下只是稍微分析,求同存異,還望理解,共同提高。

漢末亂世,本來就是大爭之勢,稍微疏忽就可能滅亡。董卓、公孫瓚、呂布、劉表、二袁,包括劉備消滅佔據的劉璋……….這些人的先後滅亡,對於國小民弱、困居巴蜀的蜀漢說,無疑是一個又一個的警鐘。蜀漢政權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獲取大家的支持、維護內部的穩定、以及更好的將有限的資源用最大的效率投入到競爭當中。

獲取大家支持這方面,劉備無論是和吳氏聯姻,還是繼續對於在劉璋政權甚至於出身於巴蜀本地的人才、豪強進行提拔重用,無疑都是對對方進行拉攏的信號。

【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三國志 先主傳》

而對於一些不聽話的人,也得進行收拾了

【裕又私語人曰:"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人密白其言……先主常銜其不遜,加忿其漏言,乃顯裕諫爭漢中不驗,下獄,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鉏。"裕遂棄市。】《三國志 周群傳》

不過由於蜀漢內部的整頓並不太完備(劉備也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更大的整頓),而且夷陵之戰大敗,劉備在永安又突然病逝。蜀漢內部一度極其動蕩。

【漢嘉太守黃元素為諸葛亮所不善,聞先主疾病,懼有後患,舉郡反,燒臨邛城。時亮東行省疾,成都單虛,是以元益無所憚。】《三國志 楊洪傳》(黃元叛亂在劉備病危的時候造反,在劉備死前被平。但足以看出夷陵之戰後到劉備死後的亂局)

【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三國志 後主傳》

這個情況下,比起劉備初平巴蜀、爭奪漢中之時, 還要動蕩。而當時蜀漢和孫權政權(當時孫權尚未稱帝),更是敵對關係。南中的叛亂,很大程度上是東吳策動的。其中危險,更遠超劉備時期。

【燮又誘導益州豪姓雍闓等,率郡人民使遙東附,權益嘉之】《三國志 士燮傳》

諸葛亮其後進行的外聯東吳、南定百越,固然也是在政治、軍事、外交中的妙筆。但更重要的,其實是【內修政理】,也是本文的重點。總不能文不對題嘛。

之前我們已經說了獲取支持、維持穩定。接下來,就要說說關鍵了——如何利用資源、提高效率。這個對於國小民弱、又必須北伐以圖後事的蜀漢來說,必然是重中之重的。不能有效利用資源,那麼不僅僅北伐毫無希望,自身政權也很難在和曹魏的競爭中沒有動搖甚至傾覆的危險。強如曹魏、東吳也得想辦法去提高自身政權的效率,何況蜀漢?

劉備和諸葛亮讓劉禪讀的書,有商君書、申子、管子、韓非子。如此看來,劉備諸葛亮對於法家思想,應該是很重視和了解的吧。

【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諸葛亮集》

【治國刑多而賞少,亂國賞多而刑少】《商君書 開塞》

商鞅的政治思想和智慧,算是我國統治者的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雖然商鞅的學說有一定的偏頗的地方,但無疑確實是富國強兵的很好途徑。諸葛亮對於商鞅的著作有心得,吸取其中的智慧結晶用於政治實踐,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法重、法公、法一、法信,無疑是諸葛亮時期政治重要的一面。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三國志 諸葛亮傳》

【治法明,則官無邪。國務壹,則民應用。事本摶,則民喜農而樂戰。】《商君書 壹言》

【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三國志 諸葛亮傳》

故當今之時,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則兵強而敵弱。故審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則主不可欺以詐偽;審得失有權衡之稱者以聽遠事,則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輕重。】《韓非子 有度》

【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三國志 諸葛亮傳》

【堅白、無厚之詞章,而憲令之法息。】《韓非子 問辯》

【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三國志 諸葛亮傳》

【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生殺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韓非子 定法》

只是舉了幾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施政上和法家學說很是相似,也結合了商、韓互相的精髓地方。而諸葛亮之注意仁德、提倡教化,則是刻薄寡恩的商鞅所做不到的。這也是諸葛亮對於法家政治學說的一種改進。

好了,回到正題。商鞅學派的政治目的是什麼?富國強兵。而手段呢?作壹。換句話說,就是以施政手段來將資源合理利用於生產(農)、軍事(戰)當中去。雖然商鞅這部分思想有些偏激,諸葛亮並沒有完全運用。但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的做法,無疑是蜀漢政權所迫切需要的。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三國志 諸葛亮傳》

率軍南征迅速平定,是政治和軍事雙管齊下的作用。而【軍資所出,國以富饒】,則是整合資源富國強兵的寫照。至於【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則是軍事上的準備,也就是強兵的關鍵。蜀漢之國小、民寡,能夠在如此困境下不影響穩定,並且屢次北伐(而且不可思議的是,北伐時期蜀漢的民生記載,依然欣欣向榮),如此可怕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政治效率,難道不是蜀漢治理出色的體現嗎?而這個情況下,諸葛亮的嚴政思路,還能說是錯誤的嗎?

施政是沒有固定的好壞、正誤之分別的,有的只是適合和不適合。戰國秦和大一統的秦帝國需要的政策不同、漢初環境和漢武帝時期所需要的政策不同是很正常的。蜀漢政權的處境,寬政顯然無法滿足其需要。而以「富國強兵」見長的商韓之學,便成了劉備、諸葛亮等人所需要借鑒的學說。


在我的理解,秦國的嚴刑峻法並非是統一後才施行的。

秦能一統六合,秦法功不可沒。

而秦亡亦因秦法嚴苛,那麼問題出在哪呢?

在我看來,當你的行政力足以支配領土時,嚴刑峻法可以有效的約束民眾,令其不敢越雷池一步,可以最大化生產效率。

但是當你的行政力不足以支配時,有嚴法卻不能有效執法,那麼就會有「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死國,可乎」。

那麼分析之後,丞相治蜀以嚴法是一個無可挑剔的選擇,蜀國地偏人稀,不以嚴刑峻法提高生產效率,怎麼能支撐北伐,只怕自守亦不能夠。而且丞相的行政配置的也足以支配蜀境,執法有效且公正嚴明。所以受到當世及後世史官的一致好評。


解放生產力是第一要義。封建王朝(這裡應該只是一個割據勢力)並沒有一套成體系的法制系統,所以人治里的「人」是什麼樣的才是重點。蜀漢四相相繼去世後,沒有誰能制約後主享樂,並沒有誰能扶大廈將傾,陳衹不行,姜維更是負面影響更大。法正的方法也只是換個思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蜀國那個情況,誰來都一樣是GG,除非有外在條件比如魏國吳國內亂分裂再各種賣國。
誰都知道三國鼎立中蜀國的國力最弱,不管是生產能力還是人力資源都比另兩個弱得多了。你仔細想想蜀國有什麼優勢?在丟了荊州之後,徹底轉入川地依天塹防守,沒有擴張的資本。你看諸葛亮北伐,傾全國之兵也就四五萬,騎兵更少,也就夠裝備幾千。糧食產量,戰略物資(鋼鐵,馬匹甚至包括食鹽等),人力資源(毫不誇張的說魏國人口是蜀國幾倍),還有政策傾向,蜀吳都不禁止豪強兼并土地,而魏國還有一定限制。說實在的如果不是蜀國有都江堰這種天然工程在,那根本就不會有鼎立的說法了。
所以你說在這種情況下,無非是早死和晚死,諸葛亮也是看得明白,與其慢性死亡不如賭一把,所以他強行透支了國力(打仗可是要花很多很多錢和動用很多很多人的),包括諸葛亮五次北伐,後繼者姜維九次北伐,耗空了這個地區的生產能力,不過這種方式是否正確也眾說紛紜吧,如果當時真的就大力出奇蹟了呢對吧~


你覺得台灣用什麼政策能讓他具備反攻大陸的實力?


人家暴7-9個礦, 你才暴1-1.5個礦, 怎麼拖到大後期, 說什麼都沒用


然而民有菜色跟諸葛亮並沒有什麼關係


亂世之下不嚴刑厲法怎麼治?蜀漢偏安一隅,國力擺在那,人口兵力土地都是三國最差的,前有諸葛亮北伐,後有姜維窮兵黷武,民眾疲敝國力空虛,伐魏吞吳不是說笑話么


法正感覺不帥


後期面有菜色不是諸葛亮的鍋,是黃皓這貨的,大牛們都說完了。

另外,我覺得,這是黑我孝直最狠一題……看題目是一「粉」頂十黑啊……
寬嚴皆誤那一聯是: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意思是寬有寬的理,嚴有嚴的理,審時度勢用正確方法才能搞定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寬或者嚴。明顯資瓷諸葛亮,法正在這聯里估計是被批判一番的……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時,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正是因為法令不嚴,才導致的面如菜色啊。

寬,寬的是誰?老百姓?別逗了,寬起來,寬的是益州土著豪強啊。

嚴呢?是所有人都嚴。在這個嚴峻但公平的制度之下,才能保證荊州集團的最高利益。


我依稀記得,剛開始的時候,魏跟吳都有土地,只有劉備他們仨居無定所到處流浪…後來就三分魏蜀吳了呢,好神奇噠~


推薦閱讀:

為什麼崔琰、毛玠在民間和演義里沒名氣?
三國時期河東地區在做什麼?
孫權稱帝時順利嗎?有反對的人嗎?
如果三國時期人物全部是一個國家人物,那麼當時會昌盛嗎?
劉備在投靠他人時,為什麼能以主公的姿態獨立著;而其他人就不能(我們只在《三國演義》小說的背景下談論)?

TAG:三國 | 諸葛亮 | 季漢 | 三國人物 | 法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