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三觀總在刷新?我是三觀未形成嗎?

比如我心中本有答案,但是看到不一樣的觀點,會覺得他說的好有道理。後來又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答案,又會覺得啊,這個更有道理。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動搖自己的思想,這就是傳說中的三觀未成嗎?


不是刷新,而是迭代。

多迭代幾次,三觀就形成了。


你所見到的世界一直在變
你所經歷的人生一直在變
你所擁有的價值也一直在變
如果三觀一直保持不變,才是奇怪的事呢!


這是因為自己在處理某些事情上,經驗淺薄,生活經驗缺乏導致的容易動搖。

因為自己深深的知道,自己沒有底氣,沒有某方面的實力,因此覺得別人都對。
舉例而言,馬雲絕對不會去鳥知乎對於支付寶啊,淘寶啊,什麼電子商務未來展望啊什麼的動搖自己的看法。

因為他底氣非常足,絕對夠了解。

同理。

當你絕對足夠了解某方面的事情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你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一直動搖,那麼證明你需要學習和吸取經驗,直到形成自己的看法。


其實是好事。

證明你的認知在不斷更新,沒有固步自封;
絕對真理這東西,看得見摸不著,
多看多思考,正反信息都接受,
才可以不斷接近真理。
況且真理本並非不變的。


好事啊
說明自己在成長,在進步。
三觀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三觀未成是因為經驗數據太少。

面對從未遇到過的複雜問題,人們都會動搖,而當見識多了就會發現,以前認定的很多貌似有理的觀點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站不住腳的。


題主應該年齡不大 或者說經歷尚淺 所以才會對自己的想法產生懷疑

擁有多少 只能表達出其中的十分之一 或者更少
想想看 你覺得別人說的話好有道理的那個問題 你對它的思考深入度有多少? 有至少用兩個以上角度去思考它的可能性嗎?
如果你只是停留在一個表面上去思考問題 那麼很多細節都是考慮不到的 別人思考的比你深入 你就會產生TA說的好有道理的感覺

或者關於這個問題 你的經驗有多少? 有處理過類似的問題嗎?
如果往深了挖掘 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具有共通性和思考框架的 只要完成過類似的事 培養出來的能力是可以遷移的

如果以上兩個方面你都沒有 你已經深入思考過了 並且有一定的經驗 但是你還是總覺得別人說的好有道理
那說明你帶有一定程度的不自信 可能是支撐你的觀點的來源不是那麼確定性 或者你成長經歷養成的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 所以你在聽別人觀點的時候 覺得自己的觀點不如別人 但是事實未必
很多時候別人也是在YY而已

結論就是
你可能缺乏的是深入思考的能力 或者 缺乏真正去完成一些完整的事的經歷 或者 不太自信


我以前也有你這樣的感覺 我的情況是三者都有 但是這三者往往是一種遞進的關係 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往往不能真正的去完整的完成一件事 最後的結果就是不自信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解決的辦法就是從源頭開始 就是思考深度開始
思考問題不要只停留在表面 一件事情發生了 但是它不僅僅只是發生了 起因、經過、結果 都有很多可以思考的空間
沒有方案會是完美的 只有the better 別人提出一個方案 不足在哪 優勢在哪 哪裡能夠優化 哪裡能夠借鑒 哪裡需要引以為鑒 等等

思考深度的鍛煉就是另外一個很深的話題了 我經歷尚淺 不敢妄言

只能說 認識事物都是有三個階段的

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還是山

你多聽別人的觀點 自然能形成自己的觀點
不斷地聽 不斷地修正 思考就慢慢的深入了

至於奇葩刷新三觀 多看看就習慣了 人世間並不是只有美好的事物的 總需要有一些不那麼美好的東西 才能襯托出美好的東西有多美好

最後一點建議: 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已經夠了 學習的越多 越覺得自己是多麼淺薄。。


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程序在載入到100%時總要經歷從0到99%


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也是成熟的標誌之一,你經歷了一點事,走過了一些路,在想法上風格上有個自己遵循的標準,有容忍也有底線,不代表你不接受其他的東西了,而是你站在原來的基點讓它更完善,好處是你可以獨立思考,能考慮精力問題讓你合理安排,壞處是你可能面對一些事情有那麼一點點的「固執」。


簡而言之,書讀少了。
像微信朋友圈,qq空間上一些顯而易見的謠言,教育程度高的人,自然很容易一眼看出破綻。
而題主的問題在於,對於「升級版的謠言」,大部分人都很難分辨,包括知乎上的大部分人。
舉個栗子:柴靜的報告。
普通人乍一看,好厲害的樣子,但是專業的人士可能挑出很多錯誤,知乎上已經有很多類似的帖子了。
知乎上很多人鄙視qq空間,在某種程度上,知乎其實是個高級版的qq空間。


三觀是用來刷的,底線是用來破的


一直刷新?格式化就好了。


1.說明你在成長,成熟。 說明你的三觀在不斷修正,這是進步。
2.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對個人的思想成熟和未來發展,應該要多接觸正向的東西,屏蔽些負面訊息。
3.過了這個過程(幾個月到一兩年)你再回憶這個經歷,你會覺得這個過程有多麼重要,以前的三觀有些是多麼可笑。


世界的多樣性,就是因為不同的觀點的存在。世界是多元的,不要用兩元論來看問題,不要以為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是多彩的,你可以喜歡和認同赤橙黃綠青藍紫,也可以認同256色,更可以認同1600萬色,甚至更多。
三觀不斷被刷新也是種好事兒,人只有更寬容,才能容納這個繽紛的世界,才能與這個世界創建更密切的聯繫,才能生活的更自由。


你太年輕,太幼稚,有時候還傻的可愛。


人的成長本來就是三觀不斷重建的過程。很多東西我們沒見過 沒聽說過,認為事物是那個樣子,可是當你見了 聽說了 你會發現 原來是這樣啊 會受到震驚會受到顛覆,這時候你的思想就會很混亂。然後你開始思考這些東西 思考這是什麼,當你思考透了,新的觀念就會形成。這就是成長。
直到什麼時候呢?直到你的思想接近這個真實的世界。貼近這個真實的世界的時候。


因為你一直在接受別人看上去很正確的結論,
而沒有自己在思考,他們的結論是怎麼來的。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忍不住笑了。也許這就叫做成長吧,接觸的事情越來越多,就會有多種可能。
所謂的三觀,我覺得也可以用原則來說。
久而久之,遇到再多的事,你都會堅持自己的看法的時候,你就有了原則,就有了相對穩定的處事態度。


因為你看的少!
題主,你剛提到三觀。世界上的觀點和評價標準何其多,為什麼大家最注重的是「三觀」?有句話說的好,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才是三觀。而你只看到變,沒看到宗。把「變」看的多了,「宗」會顯現的。


舉個栗子? 比如曾看到楊瀾的文章,說女人要活的精緻。其中舉了自己在英國留學時發生的事情和見聞,讓她對精緻有了深刻的思考。從不是裝飾只重提高個人能力的女學霸成為了一個內外兼修的美麗成功女性。個作者文筆很好,看完對我觸動也很大,那段時間看了好多楊瀾的節目。這是我接觸到的最具體,也最具感召力的了「精緻營銷」了。一段時間以後,才對「精緻」這個詞有了自己的思考。如果你對「精緻」有興趣,可以在知乎搜一下,會有好多不同的答案。
另外,人們在不斷接觸事物的過程中,對事物的也會有新的理解。所謂不破不立,突破舊的認識就會獲得成長。
而這兩者的區別,在於個人這個認識是自己經過思考驗證的,還是只是隨意聽人說一說。

(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東西,分享給題主。)


推薦閱讀:

總是害怕在很多人面前講話,可以通過哪些事情鍛煉自己?使自己變得自信,不怯場?
為什麼爵跡拍的像一坨翔?
為什麼內心純潔正直的我,別人卻說我悶騷裝B!?
在大街上看到低胸美女,男生是怎麼想的,低胸女生是怎麼想的,?
是什麼奪走了你的自信心?

TAG:心理障礙 | 心理分析 | 思想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