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太白有子瞻之才,無子瞻之學」的說法?
1,求此句出處,看到有人里說是宋神宗的話,是真的嗎?
2,李白與蘇軾在學識上差別真的很大嗎?
謝邀。
出處我不太清楚,因為換了電腦,許多檢索程序都還沒有安裝,所以無能為力。但我妄自揣測,此言或為今人以訛傳訛,或為筆記中所見,當不得准。
但恕我直言,二人生平相距三百餘年,非要強行拉在一起比較,和關公戰秦瓊有什麼兩樣?左右不過是莫衷一是的局面,大家自說自話罷了。
僅就文學而言,如果非要比較的話,我只能說二人在伯仲之間。
才氣這一方面,二人自不必說,都是橫絕千古不世出的人物。
而學識上,人們對蘇軾的認識往往多一點,覺得他學識豐贍。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確是自己下過苦功夫,本身學識遠超常人。另一方面,與他的出身、仕途經歷以及時代頗有關係。蘇軾本自書香門第,家學淵源深厚,又以科舉進身仕途,雖頗有波折,但也多次起複。死後追授太師,謚號「文忠」,幾乎都是士人們的終極夢想了。而反觀李白,則是所謂的「野路子」了。才看到 @夜小紫 同學對問題的評論:李白太靠天分,其詩靠學力支持的地方不如大鬍子明顯。
這的確是一個原因。因為李白天分超人,所以後人往往對其學力產生誤解,覺得他學力不濟。李白他一不經科舉、二不經國學,是推薦入仕。雖然唐朝初期,推薦是入仕的重要途徑,但後人觀之,往往覺得不是正途,這一點影響了對於李白學識的判斷。另外,李白性情疏狂,屬於那種沒正形的,流傳的典故都是「貴妃磨墨,力士脫靴」這種,和人們心中的飽學之士相去甚遠。再加上李白的仕宦生涯實在是有點短,這也影響了人們對其認識。
觀古今有名的飽學之士,他們往往符合下面兩個特點中的一個或兩個:要麼政治生命很長,要麼弟子門生眾多或者擔任過國子監、太學這類機構的教授。除此之外有沒有飽學之士呢?肯定是有的,但是多數不出名。李白這兩點似乎都不符合,所以對其學力的認識往往有偏差。
李白的學力真的那麼差么?必然不是。
首先,詩學之道,有才無學,那是賈島姚合、江湖四靈,還有宋初白體、晚唐體之類。特點就是有句無篇,只見一二警句,全篇觀之則止於末流。有學無才,那是朱熹這類,乾枯無味,質木無文。李白顯然不屬於這兩類,李白全集收詩約千首,多屬上乘。後人往往以為杜甫那種無一字無來處才算是學力的體現,難道李白的雄奇瑰麗就能真的一空依傍,全憑想像?其背後自有深厚學養作為基礎。如其《清平調》三首,是應試作文,古往今來,侍駕之臣何止萬千,能在短時間內做出這樣水準的詩歌,又有幾人?此例足以說明其急智和博學。
其次,無論是李白自述還是旁證,都表明他其實也是學力豐贍。僅舉數例:例如《文選》,在唐代幾乎是士人必讀書了。杜甫韓愈這些公認的學霸都下過一番功夫,李白也不例外。
李、杜、韓、柳初亦學《選》詩者,然杜、韓變多,而柳、李變少。(朱熹《跋病翁先生詩》)
白前後三擬《詞選》,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別》賦。(《酉陽雜俎》)
李白是否擬過不清楚,但其深入學習過當無疑義。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
「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
這是李白自述,雖有誇張,但至少能說明他是正經讀過書,下過功夫的。
還有「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自從建安後,綺麗不足珍」這些詩句,都是證明。
第三,用事。李白詩作乍一看起來往往覺得幾乎都是明白如話,少用典故,所以不大看得出來其後的素養。但這與李白的詩風和初盛唐的現實情況有關。唐前的詩作,少有密集用典,如古詩十九首這種更是語短情長,所以唐初用典之風並不盛。這是習慣問題,而並非能力問題。事實上李白如果想的話,他也可以的。如《行路難·其一》,《答王十二》幾乎全篇用典。另外,曾有人統計過,李白七絕84首,用典的有64首,用兩個以上的有37首。
最後,李白曾經擔任供奉翰林。能當這個職位的,學識才力方面還需要說么?
所以說,如果把範圍縮小到文學這樣的範圍,李白的學識其實也是遠超常人。至於和蘇軾相比,僅就目前留存下來的這些來看,二人當時伯仲之間,雖有差異,亦當不遠。強行分個高下,是比較傻的行為。
補一句:做官的才能,蘇軾比李白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尚未返校,手頭材料極少,擇日再補。
以上。
基本上是胡說吧。才華毋庸置疑吧,能說有子瞻之才那麼肯定就是應該說有超過子瞻之才。學問我不知道怎麼比較。只能說蘇軾是當時時代的巔峰。而李白是超越時代的。有沒有感覺李白詩句很多和很多現代或後現代的理念很像。
再說唐代和宋代的學術區別差別很大,你比個什麼。就像你現在看宋代理學還是看科學什麼的。
最多說前半句對,這句話抬舉蘇軾的手段真是拙劣。應該說太白無子瞻之才,無子瞻之學。何必假惺惺。
推薦閱讀: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此句當真出自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杜甫的詩作為什麼到了宋朝被大加推崇?和當時的大環境或者流行詩風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