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紅樓夢》中的惜春?

《紅樓夢》中對惜春的描述並不多。但很多人都說惜春是個冷漠無情的人,獨伴青燈古佛旁是她的最終歸宿,該如何評價惜春呢?


謝邀,簡單說兩句。
惜春幼年即喪母(個人推測)父一心修道,哥哥荒淫嫂子軟弱,可以說一家子沒有人給過她真正思想上的關愛。
從小養在親戚家,親戚家的下人們天天說自己家亂倫的亂倫,爬灰的爬灰。幸虧四小姐在咱們府里養著,不然還指不定成什麼樣呢。
再有壞心胚子接幾句,我看四小姐長得倒是標緻,要是在那府,指不定怎麼浪呢。
周圍的人都覺得把你養在這兒是對你的施捨和恩賜,因為我們,你才得以保全。如果你在這樣的環境長大,會不會下意識的有多遠離原來的家庭多遠?
反正爹不在府里,大家互相也都沒啥感情。
東府怕是只有石獅子是乾淨的吧,哎,還有四小姐呢。
惜春想出家,我覺得看破富貴的原因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人們都覺得佛教和尼姑是乾乾淨淨不染紅塵的。
我平時這麼向佛,一概七情六慾都免去,一方面緩解了自己不與東府往來的愧疚,一方面自我說服,我是清清白白的,乾乾淨淨的一個小姐。
就連下人們嚼舌根,也會說一句,別看四小姐是東府出來的,倒是一心向佛,清靜的很。
所以入畫出事的時候,惜春才會對自己的丫鬟,對東府表現的那麼無情。因為她不想再受一點點非議,這種懷疑伴隨著她長大,她的內心已經驚弓蛇影了。
這個時候,惜春是想努力的融入榮國府的。但是後來榮國府也開始出事,惜春認識到這兩邊竟然都不是什麼乾淨地方,下意識的第一反應,就是出家自保清白,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歸根結底,惜春跟寶玉賈環一樣,不過是從小生長的環境造就了的性格而已。

另外,為了和大家更好的交流,在此厚顏無恥的放一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即於墨(jiyumo10),大家可以直接搜索添加。會不定期更新一些自我成長類的乾貨,歡迎來騷擾~


四年前寫過一篇關於惜春的文章,對於這個孩子,我是很憐惜的。
剛剛把這篇文章找出來重新讀了一遍,發現那個時候的想法和現在還是有些差距的,可能是這幾年的經歷,讓我對人對事,都有了些不同的看法吧。
先不改了,把原文章貼出來,等有人看的時候,我再寫寫這幾年來的新發現。

原文如下:

孤介絕塵為何故

賈府四春的名字多少有點落俗,皆因一個「春」字,然則這個「春」字前面加一個「惜」,便有了別具一格的風流神韻。無可奈何花落去,明艷春光,不在人間。且珍惜,欲留住,卻是枉然.私心認為,四姑娘惜春名字的寓意遠在另三春之上,沒有迎春的被動接受,也沒有探春的主動勇敢,只是孤獨的一聲嘆息而已。而我喜歡叫她四姑娘,因為惜春兩字總有感傷之意,每每念出這兩字,眼前就浮現出一個嬌小的身影,怯生生的惹人憐惜。所以實在不忍說出口。後來有個以抄出名的道德沒下限的寫手小名也叫四姑娘,讓我很是怨念。

惜春是賈珍胞妹,自幼便抱過來賈母這邊生活,父親道觀中與世隔絕,哥哥與自己隔歲太大,也不大管她,所以惜春有父親哥哥和沒有是一樣的,這也可說是一種寄人籬下,於是造就了她性格的孤僻。賈府姊妹眾多,林姑娘寶姑娘史大姑娘,個個都是出類拔萃。惜春偏不與他們一處頑,從小兒就和饅頭庵姑子智能玩耍。正是豆蔻年華的女孩兒,本應燦爛盛開的年華,卻出奇的壓抑,壓抑到深沉。

曹公對於四姑娘著墨並不多,賈府三春剛登場時,曹公花費了大量筆墨來描述迎春的溫婉柔順和探春的文采飛揚,然而對惜春卻是一筆帶過,只有一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至於到底長相如何,僅憑讀者自行想像。四姑娘似乎永遠處在被忽略的地位。她懶於詩詞,眾姐妹作詩聯句的時候,從來不曾有她的影子;後來因為畫畫的緣故,她倒樂的告假,就此退出了詩社,遠離那些姐妹;怡紅院群芳夜宴,誰也不曾想到邀請她。惜春,宛如一朵小小的,柔嫩的豌豆花,永遠只在一個角落,靜靜看著眾人熱鬧,她只獨自開放在她的小世界。

四姑娘的才華體現在畫畫。大觀園裡的眾姊妹,薛林二人的才情最佳,兩位奇女子都是精通詩詞,擅舞文弄墨,才華不相上下。而探春的才幹又在於精明持家,有敏捷之才,與鳳姐倒有的一拼。獨惜春精於畫畫,這是個孤僻的愛好,滿腔心事無處訴,唯有借顏色畫筆來渲染出來。在當時,「才藻非女子之事也」,閨閣中女兒們不過做做女紅,認得幾個字而已。所以四姑娘雖在書香世家長大,卻也懶於詩詞。閨中長日無事,惜春也只能借畫筆來聊解煩悶。只是閨中姐妹們只以吟詩作對為雅趣,繪畫方面卻不大留心,所以無人欣賞四姑娘的才華,更沒有能與四姑娘志同道合之人一起探討。劉姥姥逛大觀園,賈母才拉出惜春來,說「我這個小孫女兒就能畫」,可見是金子哪裡都會發光。

整部書看下來,四姑娘永遠只出現在眾姐妹相聚的場景。唯一正面直接描寫四姑娘的,就是與尤氏爭吵的一段。賈府內部抄家,從四姑娘的貼身丫頭入畫處抄出了一堆金銀錁子並一包男人的玉腰帶出來。實為賈珍賜予入畫哥哥的,因為怕被叔叔揮霍了,便悄悄傳進大觀園來與入畫收著。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就連行事果毅的王熙鳳都說可以饒過,偏生四姑娘狠心,執意要攆了入畫出去。用四姑娘自己的話說:「獨我的丫頭這麼沒臉」「不做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若不了悟,也捨不得入畫了」。可見四姑娘的自尊和清高。入畫是自小兒服侍四姑娘的,與四姑娘的感情,就像紫鵑與林姑娘,晴雯與寶二爺是一樣的。寶玉與晴雯吵架也說過打發出去的話,終究只是氣話,不多會就好了。而四姑娘竟然做得如此狠心決絕,實在讓人心寒。可她的狠心是有理由的,小小年紀,卻把家裡的骯髒齷齪事情看得多了,賈府的驕奢淫逸,明爭暗鬥,她都看在眼裡。她能做的,就是躲著是非走,不把自己牽扯進醜陋當中。所以凡事謹慎,處處小心。不想大觀園抄檢,又牽出入畫的事情來。四姑娘何曾捨得這個自小一同長大的丫鬟?但是為了自己的清白,她毅然拋卻感情,狠心舍了入畫。這就是個試圖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她的剛烈與清高,皆是為了保住自身的名聲和臉面。為此她不惜與寧府斷絕往來,「我清清白白一個人,何苦叫你們帶累壞了我」,這番刻薄冷漠的話語,卻也不無道理。柳湘蓮曾說過「你們寧府里,只怕只有門前那兩隻石獅子是乾淨的」,說這話的,存這念頭的不止柳一個。府外的人尚看的清楚明白,四姑娘心裡更如明鏡一般清楚著。如此一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女子,一個在封建社會做不得主的女孩,寧願捨棄親情,不顧兄長,只為了身居濁世依然清凈清白。她何錯之有?!

第一次看到四姑娘攆入畫的時候,實在有些不能理解,覺得她未免過於孤高自詡了。就算寧府那邊不好了,可入畫畢竟是從小一起的情分,四姑娘未免也太狠心了。後來根據劉心武老師的解讀再看,才發現箇中奧妙。三姑娘探春才能攢下幾吊錢,賈母身邊頭等丫鬟鴛鴦一月才一兩銀子的月錢,就連賈政的兩位姨娘也不過是每月二兩銀子。而賈珍賞給入畫哥哥的財物,一出手就是幾十個金銀錁子,還有玉腰帶。這說明了什麼?入畫的哥哥,也不過一個普通的小廝,他是做出何等的功德來,才能有這些賞賜?這除了體現賈珍的奢侈淫逸,是不是還有更多的內幕?(後經紅學家研究,玉腰帶等物,似乎也暗示了賈珍和入畫哥哥有過同性戀行為,證據不足,不加評論)這一切都是個疑問,四姑娘年輕,又是閨閣女兒家,自然不好多問,但是寧府里的骯髒不堪,她大抵是猜想得到的。於是狠心攆了入畫出去,又與尤氏一番爭論,我們這才知道,她攆入畫,又說下那許多絕情話,不過是為了與寧府那邊徹底脫離關係,保全自身的清白。一個嚮往山水田園的素凈女子,卻出身在這樣一個髒亂的家庭,四姑娘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在這裡,她的狠心無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姑娘從小就是有慧根的女子,周瑞家的給她送花時,她正和小姑子智能兒玩,笑說「我才跟智能說,明兒也剪了頭髮做姑子呢,這花可給誰戴呢」,不想竟然一語成讖。這個從小就只和小尼姑玩的女孩子,大了也只是和帶髮修行的妙玉走得近。四姑娘和妙玉相似,卻又大有不同。妙玉是看似孤潔,內心卻嚮往紅塵;而四姑娘,雖然身居富貴地,心裡卻羨慕妙玉的清凈超脫。妙玉雖是口念般若經,內心卻並非清凈,始終是嚮往紅塵的,若真的一心向佛,不問世事,有怎會知道賈母喝茶的喜好?她心裡推崇寶釵黛玉,將釵黛二人讓進裡屋喝茶,只是她願意親近,別人未必想與她親近。後來寶玉進來也要喝茶,素有潔癖的妙玉卻拿出自己喝茶用過的綠玉斗來讓與寶玉,如此曖昧,她的心意可想而知。寶玉生日,她特特地寫了帖子來祝賀。蘆雪庵爭景聯詩,寶玉落第,李紈罰他去妙玉處折了紅梅來,因怕他摔著,又命人好生跟著,黛玉說:「讓他自己去吧,有人跟著反倒不得了」,可見一般人去討要紅梅,妙玉是不放在眼裡的,未必肯給。然而我們這位寶二爺卻笑盈盈擎了一枝紅梅回來了,妙玉對寶玉的心思,欲蓋彌彰。妙玉果真是「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帶髮修行,更可見她始終留戀紅塵。

而四姑娘,卻是真正有慧根的善女子,她身在濁世,心卻嚮往西方菩提。她如一枝芰荷,刻意躲著周邊的淤泥,卻平易近人。妙玉自命清高,斷然不肯放下身段去親近比她低下的人,而四姑娘卻可以和小尼姑子交情甚好。妙玉所鄙棄的劉姥姥拉著四姑娘的手摩挲著,她也只是笑笑,並不嫌棄這位窮苦的庄稼人。元宵節制燈謎,惜春所作佛前海燈之謎面:「前身色相總無成,不聽菱歌聽佛經。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小小年紀,竟作如此禪意深切之語,實是慧根的體現。從一開始,四姑娘就不曾在詩書上留心,元春省親遊園,命她幾位姊妹作詩,四姑娘的詩作也是平平,並無可取之處。然而這首詠海燈的詩,我個人認為作得非常好,超乎她的水平,尤其是「性中自有大光明」一句,可見是參悟了多少佛經,才能寫出如此精深的佛理。後來看破三春景不長,眼看著賈府從初時的繁華一路走到後來的沒落,四姑娘的心裡滿是悲涼。原來人生不過如此,眼見著一時風光,燦爛背後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呢?即便這時得意,下一刻也許就禍難當頭,到頭來,終不過是大難臨頭各自飛,誰又顧得了誰呢?原來芸芸眾生,都不過塵埃一縷而已。罷罷罷,不如歸去的好。聞說西方菩提樹,上結著長生果。奴不求長生,但求安生。慧劍斬紅塵,決絕棄前緣,般若經中自有大智慧,彌勒佛前才好安睡眠。妙玉尚且難以割捨三千煩惱絲,惜春卻拋得乾淨決絕,斬斷青絲,隻身獨入空門,從此與外界隔緣,世上一切紛擾,再與她無關。晨鐘暮鼓,敲經念佛,從此安穩一生,孤獨終老。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世人皆為四姑娘唏噓,以為她蒼涼終老,孤凄可憐,我看未必。四姑娘是個從小就缺乏愛的女子,父親哥哥不大管她,雖有個賈母,可在賈母心中,到底還是最疼黛玉,上面還有寶釵湘雲,迎春探春幾個姐姐,後來又多出個寶琴,賈母更是愛到心坎兒去了。四姑娘在賈母的心中,也只是「沒個爹娘在身邊,可憐見兒的」,所以才抱過來與眾姊妹一處伴著。在那個高牆大院的賈府,竟沒有一個人是打心裡真正疼愛她的,所以說在賈府的日子,四姑娘才真是令人憐惜。在賈府中,意欲「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四姑娘,在她眼裡,周遭一切都是骯髒不堪,尋求清凈世界而不得,她的心裡才真是飽受煎熬。所以出家修行,對她而言未嘗不是一種解脫。佛前,四姑娘的內心終於不再有惶恐惴惑,小小一方廟宇,雖沒有富貴榮華,卻更沒有那齷齪醜陋之事,清清凈凈,是立足境。這不正是四姑娘真正想要的嗎?這朵不堪風雨的柔弱小花,終於有了最安全的歸宿。


柳湘蓮當著賈寶玉的面說寧國府:你們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幹凈.我不做這剩忘八。

尤三姐看上柳湘蓮,執意要嫁,柳湘蓮本來是允了的,連家傳寶劍都送了做定情物。但一聽到尤三姐是賈珍的小姨子,立刻就反悔了。

柳湘蓮何等風流倜儻不拘小節的人物,賈珍威名,一至於斯。

惜春不幸就是賈珍的妹妹。賈珍縱情享樂,荒淫無恥,完全是「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末日狂歡,這時候,但凡有點腦子的 ,都看出來,這是遲早要完的節奏。

惜春一個寧國府的女兒為什麼要送到榮國府,其實就是賈珍太荒唐了,她要在寧國府長大,沾染了壞風氣不說,即使沒沾染,黃泥巴掉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封建社會的女子最重名節,尤其是貴族的仕女,名節不保,是嫁不了人的。為了保全惜春,才把她放到榮國府養著。

四姑娘惜春想要的是什麼,也不過是一個「潔」字,她刻意的撇清跟胞兄和嫂子的關係,不是她天性冷漠孤僻,而是她不敢沾染寧府。

尤氏說她傻,可她哪裡傻,她說得很清楚,「你們才是真的傻,我清清白白的人,憑什麼被你們帶累壞了」。

與機敏的探春不同,探春覺得這個家族還值得拯救,還有使命感,還想要做救世主,惜春已經完全不想了,她只想做「自了漢」。

「不做狠心人,難得自了漢。」

要獨善其身,惜春能想到的只有一條路,青燈古佛過一生。開始這種想法大概只是在她心裡萌芽,在《紅樓夢》里,四姑娘說的第一句話便是:惜春笑道:「我這裡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

此時的惜春,還只是愛跟尼姑玩鬧,對於出家之事,更把它視作一種調侃,但隨著惜春的成長,看似烈火烹油的賈家,也早已顯露敗象,只是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傾而已。

四姑娘對這一切早都心灰意冷,甚至連吟詩作對的風雅之事也覺得沒意思,這個家裡沒有什麼是她割捨不下的。

但是,想清白哪裡那麼容易的。抄檢大觀園時,惜春才發現,自己為了與胞兄和東府切割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終究還是牽扯不清。

入畫確實無辜,但是抄檢出來的東西在惜春眼裡,不在於有多少,而在於與東府、與賈珍扯上了關係,在被抄出來的那一刻,惜春一定是絕望的,躲來躲去,到底是沒躲過去。

既然躲不過去,那就乾脆了斷了吧。

「不但不要入畫,如今我也大了,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況且近日聞得多少議論,我若再去,連我也編派。」

惜春徹底「了悟」了,徹底斷絕了跟東府的關係,也斷了跟俗世的關係。這是一個小女孩無奈的決絕,在這時候,出家應該已經是她篤定的選擇。

而在賈元春暴卒、迎春被抵債給孫家、探春遠嫁之後,惜春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青燈古佛。

這就是判詞里說的:「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在寫惜春的曲子《虛花語》里也說: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

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應該說,惜春是寧榮二府中少有的清醒著,她早都在桃李之盛的時節,看到了寒秋的凋零之象,「到頭來,誰把秋捱過」。

《紅樓夢》里的所有女兒的命運都是悲劇,很多人以為惜春的悲劇就是繡戶侯門女,長伴青燈古佛旁,可恐怕她的悲劇還不止於此。佛門並不是像四姑娘想的一樣,是清凈之地,與惜春玩耍的智能兒,跟秦鍾私通,芳官兒要出家,領她走的尼姑智通想的是什麼,想的不過是白多了一個供使喚的奴僕,王熙鳳弄權鐵檻寺,害死張金哥,幫凶正是水月庵的靜虛。


寺院也是小社會,寺院也是藏污納垢之所,哪裡有乾淨之所?尤其是這種與上流社會千絲萬縷的寺院。

賈府里有個賈芹,管的就是尼姑庵,可這尼姑庵什麼樣呢?「西貝草斤年紀輕,水月庵里管尼僧。一個男人多少女,窩娼聚賭是陶情。不肖子弟來辦事,榮國府內好聲名。」在他的治下,水月庵就是風月場,就是妓院,他的荒唐連以荒唐聞名的賈珍都看不下去,「你在家廟裡乾的事,打諒我不知道呢。你到了那裡自然是爺了,沒人敢違拗你。你手裡又有了錢,離著我們又遠,你就為王稱霸起來,夜夜招聚匪類賭錢,養老婆小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算當了狠心人,自了漢也是當不了的。惜春自以為她了悟了,可她沒有了悟的是,她那個藏污納垢的家族,同時也是她的庇佑,在她的家族興盛之時,自然不會有人敢碰一指頭四姑娘,當她的家族傾覆之後,在更加齷蹉的寺院,還有人在乎她這個昔日侯門女的想法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說她污穢的家族對惜春尚有一絲溫情的話,那些道貌岸然的出家人只會把她當成玩物。恐怕不知道有多少惡徒垂涎於她的美色。

清白哪裡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惜春真正的結局應該是,躲到了青燈古佛旁,但也終於沒有清白得了。

想做自了漢,但終於做不成自了漢。一個小女孩躲來躲去,還是沒躲過寒秋。

首發頭條號:霍老爺的小木屋(頭條號簽約作者)
微信公號:霍老爺的小木屋

http://weixin.qq.com/r/OUM9JcvEw5a8rY9G9xYr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先看一個伏筆:

只見林之孝家的和一群女人帶了一個媳婦進來.那媳婦愁眉苦臉,也不敢進廳,只到了階下,便朝上跪下了,碰頭有聲.探春因一塊棋受了敵,算來算去總得了兩個
眼,便折了官著,兩眼只瞅著棋枰,一隻手卻伸在盒內,只管抓弄棋子作想,林之孝家的站了半天,因回頭要茶時才看見,問:「什麼事?"林之孝家的便指那媳婦
說:「這是四姑娘屋裡的小丫頭彩兒的娘,現是園內伺候的人.嘴很不好,才是我聽見了問著他,他說的話也不敢回姑娘,竟要攆出去才是。」探春道:「怎麼不回大奶奶?"林之孝家的道:「方才大奶奶都往廳上姨太太處去了,頂頭看見,我已回明白了,叫回姑娘來。」探春道:「怎麼不回二奶奶?"平兒道:「不回去也罷,我回去說一聲就是了。」探春點點頭,道:「既這麼著,就攆出他去,等太太來了,再回定奪。」說畢仍又下棋.這林之孝家的帶了那人去不提.

猜猜這個彩兒的娘是說了什麼才被攆出去的?

誰知惜春雖然年幼,卻天生成一種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獨僻性,任人怎說,他只以為丟了他的體面,咬定牙斷乎不肯.更又說的好:「不但不要入畫,如今我也大了,
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況且近日我每每風聞得有人背地裡議論什麼多少不堪的閑話我若再去,連我也編派上了。」尤氏道:「誰議論什麼?又有什麼可議論
的!姑娘是誰,我們是誰.姑娘既聽見人議論我們,就該問著他才是。」惜春冷笑道:「你這話問著我倒好.我一個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尋是非,成個什
么人了!……古人曾也說的,`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的
一個人,為什麼教你們帶累壞了我!"
尤氏心內原有病,怕說這些話,聽說有人議論,已是心中羞惱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上不好發作,忍耐了大半.今見惜春又說這
句,因按捺不住,因問惜春道:「怎麼就帶累了你了?你的丫頭的不是,無故說我,我倒忍了這半日,你倒越發得了意,只管說這些話.你是千金萬金的小姐,我們
以後就不親近,仔細帶累了小姐的美名.即刻就叫人將入畫帶了過去!"說著,便賭氣起身去了.惜春道:「若果然不來,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倒還清凈。」尤
氏也不答話,一徑往前邊去了.不知後事如何

很明顯了吧,彩兒的娘議論的肯定就是東府那點事兒。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這句話雖然不是在說她,但是安在惜春身上,也非常合適。


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整本紅樓夢,榮寧二府上千的人口,真正的明白人,只有兩個半——秦可卿,李紈,賈探春只能算半個。

秦可卿和李紈,都看出了賈府終將倒台的事實,這點其實並不難看出,連冷子興這樣的外人都能看出來賈府「內囊卻也盡上來了」,可見賈府的頹勢已經十分明顯。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生活在溫室中的人不願意相信這個溫室有一天會倒塌。也許因為秦可卿和李紈是外姓人,所以他們能有更清楚的認識。秦可卿生前對賈府倒台的準備不得而知,但是從死後託夢王熙鳳可知,她是全書中第一個認清形勢的人,只不過她是個東府的孫媳婦,實在沒什麼地位,對家族命運也無能為力。李紈作為大奶奶,對未來的準備是攢錢,教育兒子和斂財是李紈的主要任務。因為她作為寡婦,有獨立於家庭的特殊身份,可以不必過多參與家族事務,所以整本紅樓夢,李紈基本只受人照顧,從沒有付出。

賈探春是主子里唯一比較清醒的人,其他人如王熙鳳林黛玉雖然也清楚賈府的巨大危機,但並沒有看到隱藏在這危機之下崩潰的可能。而賈探春已經說出「自殺自滅」這種話,她已經對未來的危機有一個自己的判定。作為榮國府正經的主子奶奶,賈探春對家族命運有不了推卸的責任,她也做了自己的努力,只不過受限於個人見識和權力,失敗了,所以她只能默默的等待最後時刻的到來。

惜春跟她們都不同,她對未來很悲觀,但她並沒有對未來的退路做出部署,她對所有人都很淡漠,因為——她是一個不曾受親情愛護的人,也是一個自私的人。

惜春的父親,是個一心修道不食人間煙火的絕情種子,如果可以的話賈敬願意和賈府斷了往來。惜春母親早亡,哥哥是個遠近聞名的紈絝子弟,嫂子是外姓人,她沒有什麼家人來關懷她。

有人可能說賈母不是一直照顧她嗎?可是別忘了,賈母所謂的極愛孫女,榮國府這五個主子里,林黛玉賈寶玉自不必說,賈迎春賈探春都是賈母的親孫女。只有賈惜春是親戚,連榮國府的下人都知道,對待賈惜春要照顧東府的面子,說明榮國府上下——並沒有把賈惜春當家人。想像一下寄居在別人家裡的孩子看著人家一家其樂融融的吃飯,就可以想像出惜春的處境。

所以缺少家人關愛的賈惜春對家族裡的人並沒有什麼感情,她可以很果斷的和東府斷絕關係,殊不知東府是她唯一的依靠,因為賈府的人敬著她更多是因為——她是珍大爺的妹子,和東府斷絕關係,你算是什麼位置?

所以賈敬去世她不說話,東府倒台她不說話,因為在她眼裡這些都是外人。當最後的容身之所榮國府也倒了的時候,她既沒有家族責任感,也沒有和榮國府眾人的感情,賈惜春連親哥哥都可以不要,又怎麼會顧及西府這些親戚命運如何?她想的只有趕快撇清自己,這樣的絕情,這樣的冷漠,讓她和賈府最後的一點親情都消散,所以出家是她最好的結局。


事實證明,自私並不會給人帶來更好的結局,青燈古佛的冷清,也許是對她十幾年絕情的最好回報吧。


一個旁觀者。


白茫茫大地落了真乾淨,她是站在旁邊看的那個人。


《紅樓夢》中,惜春和寶釵是個對照組。不得不說,曹公對人物精細的描摹刻畫是建立在其對人性的深切感悟上的。

惜春天生氣質是「冷」,但不是高冷,而是表現在對世事人情的洞察和寡淡。作者偏偏讓她住在「暖香塢」。她也和智能兒玩耍,也被劉姥姥逗得哈哈大笑。可是這些並改變不了她的本性。

寶釵天生有一股熱毒,她本也是天真爛漫的。其實也貪玩,曾經也不愛看正經書。可作者偏讓她吃「冷香丸」,住在雪洞一樣的房子里。寶釵是被禮教生生改造成了一個「冷」姑娘了。

作者對惜春的真正看法未必如書中字面上描述的那麼差。「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惜春這句謎語因原稿散失,謎底不明,有人說是海燈,也有人說是木魚。若是海燈,則褒義甚顯;若是木魚,嗟乎!緣木求魚,豈可得乎?那也只是寄託了作者對這位欲「奮其私智」以自救的小女孩深深的同情。


基本是按書中順序來說的,說著說著就亂了,各位將就看...


三回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惜春正式出場。只有八字形容:「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與「腮凝新荔,鼻膩鵝脂」的迎春與「顧盼神飛,見之忘俗」的探春相比,這個小妹妹顯得並不起眼。

貼一張87版電視劇中的圖:

雖然劇中演員的年齡比書上的明顯偏大一些,但是這個演員演惜春真是合適!眼神中是滿滿的好奇,緊繃的嘴角又顯露出矜持和一絲戒備。這時賈府尚處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小小的人兒就已經顯露出格格不入的一絲凄清。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這一回在全書的地位如何不再說了,只說惜春那一支曲子:


[虛花悟]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前兩問都是在說賈府最後大廈傾頹、家破人亡之勢。「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和「連天衰草遮墳墓」幾句則直接有紅顏白骨之感。古詩十九首里有這樣一首: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迎春探春乃至黛玉寶釵,從來都生活在錦繡富貴中,雖有探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是從裡邊殺死自己方罷」之讖、黛玉「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之明,那畢竟是以「成年人」的視角來理性地分析賈府的處境。而惜春,年齡尚幼便無父兄管教,待到年齡稍長、三觀塑成之時,賈府已然走上了下坡路,有了金釧兒投井、「辱親女愚妾爭閑氣,欺幼主刁奴蓄險心」、二姐三姐相繼慘死、鴛鴦逼嫁、抄檢大觀園、晴雯含冤而亡等等悲劇。一個自小性子疏離的女孩兒,長大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一樁樁慘事在自己身邊發生,如何能不冷漠?姐姐們尚有享受豆蔻年華的機會,還能以主人的姿態為賈府作出自己的努力,惜春卻直接從孩童直接變成了老人——賈府大門砰然關閉之時,便是她步入老年的一刻吧。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最後全都去了,只剩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如何歸?舊時繁華如南柯一夢,欲歸道無因...

第七回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只見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兒一處頑耍呢,見周瑞家的進來,惜春便問他何事。
...惜春笑道:「我這裡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說著,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丫鬟入畫來收了。

誰曾想,智能兒不久之後便和秦鍾私通,而惜春則成了個真正的姑子。

第四十二回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餘香
惜春精於畫。現在想來,從頭至尾不曾參與這場南柯一夢、始終清冷孤寂徘徊於繁華之外的,只有惜春了。她的丫頭叫入畫,可她卻從未入過畫,所以只有她有資格來畫這幅大觀園行樂圖啊。(檻外人妙玉卻是「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何況她哪有真正在檻外,自欺欺人罷了)

第七十四回 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避嫌隙杜絕寧國府
「誰知惜春年幼,天性孤僻,任人怎說,只是咬定牙,斷乎不肯留著。」

說是她為入畫好也罷,說是她絲毫不把入畫放在心上也罷,終是咬著牙斬斷了和花花世界的最後一點聯繫。「不但不要入畫,如今我也大了,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況且近日聞得多少議論,我若再去,連我也編派。」
到最後,反而是惜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了。

迎春懦弱,卻還是有「獨在花陰下拿著花針穿茉莉花」的靜好時光。探春是帶刺的玫瑰,卻也對寶哥哥帶來的小玩意兒愛得不得了。就連妙玉,都用著蘇軾的杯子,用冬天集的梅花上的雪沏茶喝。唯獨惜春,除了「做姑子」,她似乎再沒表現出對什麼的喜愛。
是冷麵冷心,更是徹底的灰心吧。
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嘆哉。


涼薄之人又是極其清高孤傲的人,但才華又承擔不起她的人設。
我還是很喜歡她的。


父母兄弟對她也是很冷漠的吧,真正的有爹生沒爹養(無貶義),所以養成這樣的性情也是無可厚非了。東府族長家的大小姐只能住在西府後院的一個小小的暖閣里,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紅樓的姑娘都是聰明的女生,對自己的處境和家裡怎麼回事都門清。迎春對丫鬟以及自己那邊的親戚說的話心知肚皮,生怕他們帶壞連累了她,躲起來,什麼都不管。探春更是玫瑰刺般的人,積极參与園中事物,想要挽回頹勢,終究不行了就遠嫁再也沒回來了。惜春是早就生了出家求佛之心,避世了。大廈將傾,積極自救。

她是個挺冷漠的人,但結局反而算是好的了。


獨卧青燈古佛旁——四姑娘惜春的修行

紅樓夢的十二釵中我最同情的是惜春。

惜春的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裝。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小小年紀,最後出家了。

與妙玉不同,惜春出家是主觀意願。

自小,惜春便愛與小尼姑智能玩在一起。不愛女兒顏色,周瑞家的送花給各房姑娘,惜春卻玩笑說「我這裡正說呢,明兒我也剃了頭做姑子去,若剃了頭,這花可戴在哪呢?」雖說是年少時的玩笑,卻沒料到後來果然成了真。

惜春在紅樓夢裡實在是太默默無聞,不起眼。書中關於惜春的著墨也不多。我們只記得,黛玉剛入賈府的時候,見了賈府三位小姐,而惜春那時還「身未長足,形容尚小。」年紀尚少,自然沒有什麼青春故事,所以遍尋蹤跡,也只找出惜春那為數不多的出場,寥寥幾筆,卻大有深意。

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看到大觀園裡的景緻,不停的讚美道「就像年畫一般」,賈母指著惜春說,「我這個小孫女就會畫。」

在紅樓夢裡的一眾女兒中,惜春實在是太不出眾了,沒有林姐姐的詩情。沒有寶姐姐的智慧。沒有探春姐姐的精明。沒有中眾姐妹那樣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只聽得賈母如此一說,我們才知道,原來惜春擅長的是畫畫。她也是有一位有才藝的女子。

這一回,通過劉姥姥一說,「我的姑娘,你這麼大年紀兒,又這麼個好模樣,還有這個能幹,別是神仙托生的罷。」原來四姑娘也是美如天仙,才藝翩翩。

脂硯齋曾說,野史中所云「才貌雙全」佳人者,不過是粗知筆墨的女子而已。而紅樓夢裡,但凡「知書識字」者,便是上等才女。

全書中惜春最引人注目的不過是抄檢大觀園時,她的心狠意狠,冷心冷口。惜春的丫頭入畫替哥哥收著得來的財物,被抄撿出來了,少不得要查。惜春知道了,怎麼說「我竟不知道,這還了得,二嫂子要打他們,好歹帶出去,我聽不慣的。」從小配到大的貼身丫鬟呀,求情寬恕是人之常情,惜春非但沒有,還要求重罰。每一個字聽起來都那麼的冷。這還不算,次一天見到尤氏,便堅決不再要入畫。尤氏苦勸不動,引得惜春講起了「了悟」,說出了古人的「不作狠心人,難為自了漢。」

聽著好像是那麼個意思,可是修行真的是這樣嗎?惜春的修行正確嗎?

太冷了!

遠離人群,遠離俗世,心寒齒冷,不念人情。

真正的修行決不是這個樣子。

記得早年間讀到過一首寫修行的詩,特別有意思。

「我心如燈籠,點火內外紅。有物可比擬,明朝日出東。」

真正的修行,不是冷,而是熱情、活潑,積極,向上。滿懷希望。

惜春雖然貌似看破紅塵,實際上方向卻是錯了的。

為什麼她會這般孤僻、清冷呢?

缺愛。

自小她就由哥嫂撫養,父親賈敬一心修道,萬事不理。母親在書中根本沒有出現過,想必也是一位早逝的可憐人。惜春自小鮮少和爹娘接觸,自然感受不到什麼直接的愛。她從小在榮府長大,跟寧府里最直接的親人疏離。自然會沒有安全感,因而會有一些敏感。她的敏感還不似林黛玉那樣,必是遇到事了,她的那股子敏感才顯露無疑。等到她長大了懂事了,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族裡,人多口雜,又專有一些不得志的下人愛造主人的謠,以她的成長經歷,聽見了一定會躲開,躲得乾乾淨淨。這才有她說的那番「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麼教你們帶累壞了我?」與其說她心狠意狠,倒不如說她是真的害怕,從小一個人孤零零的長大,又從沒直接感受過愛。難免心裡扭曲。

這才有了尤氏口裡的「糊塗姑娘。」

真真糊塗!

也真真可憐!


微信公眾號:圓圓嚼菜根。更多紅樓精彩內容。


惜春著墨似乎並不多,但幾次描寫她的部分都非常出彩,很有性格:
抄檢大觀園時,她的丫頭入畫因私傳東西受到遣責,這時惜春不但不為入畫辯解討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殺,或賣,快帶了她去。」她說:「古人說得好,『善惡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夠了,不管你們。」又說:「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一個人,為什麼給你們教壞了我!」大嫂子尤氏說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惜春冷漠而清醒,只因為她心裡非常明白賈府中醜惡灰暗的一面,她不願過問是非,冷麵冷心,是因為面對這些事,既無心無力改變,且深惡痛絕,只求抽身趁早,尋求一方清凈。
惜春是個果決之人。「不做狠心人,難得自了漢!」
全因她不願面對周圍紛繁複雜的人性之惡,也深知結局悲涼,不如索性離了乾淨。


清醒者,(極端的)旁觀者

勘破三春,遁入空門,惜春和妙玉都是某種意義上拋棄俗世的極端清醒者。在攆入畫時,她完全與其劃清界限,這種清醒可以理解為冷漠無情,但從全書來看,黛玉的悲歌、寶玉的出世,和惜春一樣,都屬於對俗世的不屑和終結。

不同的是,惜春無情無色,自潔自顧,「雲空未必空,欲潔何曾潔」,這一句也點明了對她這種人生態度的懷疑。


認同惜春後來應是個發揮作用的角色。
越是自證無情,越是註定爆發一次動情,爾後遁去。
這種前後打臉立Flag的命運,感覺是紅樓人物的標配。

迎春木訥,婚嫁後省親訴不停;
王夫人念佛,卻逼死了金釧;
寶玉體貼,祭出一記窩心腳與襲人;
妙玉出家,心在塵世;
鳳姐盛氣,到頭來給劉姥姥下了跪;
...

惜春後來應會為救一些人放棄了一次自己的堅持。


她分明在琴瑟笙歌中 又彷彿在雲歸處。


前身色相總無成,不聽菱歌聽佛經。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賈政道:「這是佛前海燈嗄。」惜春笑答道:「是海燈。」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香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道說,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從判詞上看,惜春就是會去出家的,看破紅塵,勘破世事,應該是她的命吧。


《紅樓夢》中,惜春是我喜歡的人物之一。個人覺得在金陵十二釵中,惜春和黛玉有一點相似,她們都無依無靠,寄人籬下(對於惜春來說等於沒有父親賈敬和哥哥賈珍),因此性格難免有不足之處。而惜春同妙玉一樣,都很看重清白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也就不難解釋:惜春年齡尚小,性格冷漠孤僻又缺乏對問題的更多思考,寧國府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困擾著她,她便一心只想和寧國府斷絕關係而狠下心攆走丫鬟入畫,以維護自己的清白。然而清清白白的她又怎麼能依靠榮國府,她不同於黛玉,黛玉在榮國府還有唯一的指望(寶玉),剛從寧國府解脫出來的她斷不可能再去蹚榮國府的渾水,所以榮國府對於她來說也不是一個長久的好去處。而如果選擇出嫁來求得依靠,就三個姐姐的命運來看,她們或死,或被虐待而死,或是遠嫁,出嫁對她來說更是充滿未知甚至就是不幸。無論如何她面對的都是悲慘的現實,因此產生棄世的念頭。而削髮為尼是她最後也是唯一的選擇。
有知友說「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也可以用來形容惜春,個人認為這句形容妙玉的詞用於形容惜春是不合適的。首先不揣測妙玉是否對寶玉有情以及後來遭遇怎樣,就她出家的原因來看她是因為自己體弱得病而出家的,就是未斷牽念也不奇怪。再有一是惜春自始至終都沒有愛慕過哪個男子;二是惜春對寧榮兩府是沒有任何情感上的牽念的了,更不可能把世俗中的榮華富貴放在心上;三是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長」,產生棄世念頭而出家。即使惜春可能有部分原因是為了能夠保全自己,以上三點都能說明她是清凈的,內心了無牽掛的。
個人覺得不管惜春的性格如何,是否值得憐惜,小小年紀的她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下徹底了悟並及時做出選擇是很難得的。並且她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維護自己的清白,這也是《紅樓夢》中許多人物難以做到的。


元春的曲子里有一句曰: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試看惜春對尤氏的一番表白,雖然言語幼稚無情太甚,卻是明明白白要與那除了門前大獅子乾淨的西府里撇清了關係,豈不是"退步抽身早"?所以惜春的結局,雖然是長伴青燈古佛未免寂寞,總好過後來事敗遭人荼毒。
賈府四春的結局裡,元迎探三釵可傷可悲可嘆,或許只有小妹子惜春,雖遁入佛門讓人憐惜,好在乾乾淨淨一輩子,還能給人一些安慰。


保住性命 留住清譽 躲過災劫 雖然活著也會艱難 但在這惡濁的世上也是有安身之處了
曹公悲憫


說說我對惜春的一點看法
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賈蓉十六歲,寶玉十來歲,惜春小於寶黛探,此時估計最多6、7歲而已。彼時其父賈敬已一味向道,其兄賈珍只一味高樂不了,把寧國府竟翻了過來,因史老夫人極愛孫女,都跟在祖母這邊一處讀書,造成了惜春無父兄管教、生活在非至親親屬周圍的狀況,這種情況及易造成所謂的」孤獨冷漠「的性情。
第七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里惜春和小尼姑在一起玩的時候,雖然主要是為後來出家埋伏筆,不過也從側面折射了惜春在賈府內的孤獨。
第七十四回矢孤介杜絕寧國府可以說是惜春的本傳,不單在入畫問題上惜春的「自保」態度透出一股無情,怕更是說出了輾轉千回的「杜絕「之語,作為上帝視角的看客,只能說惜春是理智的,但是有些理智到冰冷。
80回內惜春戲份不多,但是以惜春的身份和結局來說,後面肯定有重頭戲,比如關聯寶玉、妙玉;比如影響賈珍結局等等... ...
我對後40回的惜春有著美好的祝願
希望惜春是冰封的火焰
在生死關頭,她滿浸寒霜的連上浮現出一抹溫情,以一己之力幫助寶、雲、秒度過難關
然後為了自保 再次擁抱冷漠
我覺得 惜春才配得上那句」任是無情也動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許多人都以為鳳姐和別人有私情?
將寶釵和元春放到甄嬛傳的故事裡,兩人結局會怎樣?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王熙鳳講的兩個笑話笑點何在,有什麼含義嗎?
紅樓夢裡賈母真的喜歡林黛玉嗎?

TAG:紅樓夢小說 | 四大名著 | 紅樓夢十二釵 | 紅樓夢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