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系統地學習先秦文言文?
謝邀!
實際點說:王力,《古代漢語》
其實並沒有所謂的「系統學習先秦文言文」TAT。。。。。。
既然題主已問到「先秦」那麼細節,那想必是有一定文言根底,至少也是認真接受過基礎語文教育的。
從個人的經驗來看,由於先秦時期文體尚未高度發展,所以先秦文學的主題都是像《春秋》這樣的歷史記敘文和《論語》、《老子》這樣的短篇語錄體,像《墨子》、《韓子》、《莊子》這樣的議論文已經是先秦文學最複雜的部分了。因此,事實上大部分學習文言的人,反而最先都是從先秦文學入手的。
所以說,先秦文學是文言學習的最基礎部分,而題主是不必太在乎系統學習「先秦的」文言的。
答主本人的個人經驗是,直接抄起原著來讀,然後對著網上的注釋版,不懂就看,然後抄在書上。
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其實很多句子句式其實連古人都未必讀得懂,所以古人讀書大多要依靠註疏版,連古人都不懂的東西,題主就沒必要強迫自己懂了。買本中華書局出的繁體豎排註疏版的書,不懂就看註疏,沒有註疏再對著網上的現代注釋版查。答主本人也是這樣做的。
利申:讀過《四書章句集註》、《莊子集釋》、《春秋左氏傳》、《史記》等先秦及秦漢文學,目前在讀《資治通鑒》(胡三省音注)。
PS:我是刻意沒轉回簡體字答本題的,因為繁體字逼格比較高。
希望能幫到題主。左傳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看《左傳》的經典篇目,憑著高中語文課上打下的童子功,基本算是「看得下去」。但離「看懂」差距很大。藉助注釋和工具書,一篇不到200字的小文,不說每個字詞都理解清楚,要看通順,就要花1個多小時。
(所以一些人說平常會把《左傳》《史記》這些著作放在床頭,每天偶爾翻翻。我不想刻意指摘,但如果沒有積累一定的功底,或者花必要的精力,想像看雜誌一樣輕鬆愜意地隨手翻翻,可能也真的只能是翻翻書頁了。最要命的是,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囫圇吞棗下來好像懂了,實際上意思完全相反或者南轅北轍。)
當然,我們閱讀古文時並不是每個字詞都弄懂才可以看懂文章,就算一篇文章可以,遇到另一篇陌生的文章,又會有一些新的障礙。鄙人覺得閱讀古文的方法在於掌握好一些基本「要素」,其他不懂的可以像高中做閱讀理解一樣,上下文推理得來,這樣文章的大意我們就掌握了,一般也就夠了。何以為之?根據自己目前非常粗淺的一點閱讀的經驗,應重點抓住幾個「主要矛盾」。
對一些習以為常的字詞不要用白話文的習慣想當然
「以為」這兩個字連在一起,在兩千多年前的文學作品如《左傳》中就已經很常見了。比如「而以為戮」,「寡君之以為戮」,「以為戮」幾乎成為固定片語在《左傳》多個篇目中出現。但這裡的「以為」不是我們天天所用的「以為」,它是「把……當作」的意思,這裡的「戮」也是動詞活用為名詞,意為「殺戮的對象」,就是「把我作為殺戮的對象」。如果看到「以為」就立馬想到「我以為」,理解起來就會完全講不通,一個詞兒有時就直接決定了這篇文章你是否能看懂。
類似的字詞還有「也」「因」「於是」。在上古時候,「也」根本沒有現在「也」和「又」的意思,它主要是一個助詞和語氣詞,表示判斷或者延宕語氣。如祁奚薦賢中「對曰『午也可』」,乍看之下好像在說,「午這個人也可以勝任」,實際是說「午可」,「午這個人可以勝任」。「因」字在上古沒有「因為」「因此」的意思,而是「憑藉」「依靠」或者「於是」「趁機」之意,比如「因而立之」。表達原因,一般文言文中是用判斷句、「是以」、「是故」或者「所+動詞」來代替,如「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於是」本義則是「在這個時候」「在這個事上」,近似於現在的「於是」。
適當掌握一些基本古代文化常識
就以謙稱和尊稱為例,古文中隨處可見。上古時候君主常以「寡人」「不榖」稱呼自我,而如果臣子對別國國君談論自己的國君一般用「寡君」表示,臣子對別國國君談論自己國家臣子則用「外臣」表示,還有對話時會稱呼對方位高權重者為「執事」等。再如,「吾子」「子」都可以表示「你」,但前者就比後者更親切一些。「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吾子勉之」,不了解「吾子」所蘊含的尊敬和關愛意味,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就可能少一份味兒。還有其他一些約定俗成的說法,如軍事上的「中軍」「車右」「俘聝」「纍囚」,這些都是閱讀古文中會經常碰到的。
熟悉古文的行文習慣
不像現代漢語,在敘事說理時,往往為了追求邏輯嚴密,各種起承轉合關係都會專門用詞語點明或暗示。比如「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者在敘事時會專門交代下背景,「前一天晚上他們一宿沒睡」之類。古文由於比較簡明,很多時候,它是勾勒式敘事,或者直接省掉了主語和賓語。省掉主語賓語算是好理解的。有的則直接在敘事的時候穿插些假設性的內容或倒敘的內容,但沒有詞語提示。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熟悉套路,靠上下文的連貫和串想,把這些省略掉的起承轉合和事件背景補充出來,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我發現,比之字詞句上的障礙,這種行文邏輯上古今差異可能需要更多的閱讀積累來「修彌」。
《齊晉鞌之戰》中寫逄丑父帶著齊軍逃避晉軍的追趕時,有這麼一段話「逄丑父與公易位。將及華泉,驂掛於木而止。丑父寢於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而及。」這段話雖然在字句上並沒有太多障礙,但卻很難從意義上連貫起來。前面說丑父跟齊君換了位置,幫他掩護,然後車不小心掛到樹上而停止了。接下來又說丑父就寢時遇到了蛇,防禦蛇時受了傷,隱瞞沒有說出來自己的傷情。所以來不及推車被晉軍追上了。仔細推敲才知,丑父擊蛇受傷是頭天夜裡的事,但作者在描寫丑父幫齊軍趕車逃跑的過程中,冷不丁地穿插這一事情,一開始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古文中類似這樣的「留白」或「穿插」有很多,需要在精準掌握相關字詞意思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反覆揣摩。
多揣摩現代漢語中一些詞語尤其是成語中每個字的本義
上古距今雖有兩三千年歷史,很多字詞古今含義有了變化,但這種變化是呈正態分布。也即是說,古今含義完全一樣或者完全不一樣的字詞很少,絕大部分字詞都是古今含義有關聯。一些字詞的本義乃至一些文言文中的句法,還都保留到現在。比如「遇人不淑」,這個成語,可能用的人很多,意思也大致有個主觀感受,但要具體說出「淑」的意思,可能不一定說得準確。「淑」其實是「美好、善良」的意思。
再如「無辜」,這個詞中,「辜」的含義其實是「有罪」。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所以「辜」很少單獨用,但在古文中「辜」是經常直接作為一個詞來使用的。還有一些古代語法也在現代一些詞語中有體現。文言文中否定句和疑問句,代詞往往是要放在動詞之前,極少例外。如「莫我知也」「莫之繼也」「又誰敢怨?」,而這種用法其實也沿用到現在還在用的詞語中,比如「何去何從」,正常語法應是「去何從何」,「何」是疑問代詞。閱讀文言文過程中,多聯想對比我們現在用的詞語,平時多逐字琢磨一些現代常用詞語的含義,而不是不求甚解,也是一個有趣又有用的方法。
(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qDilm7hURoQwLqf0C9aZ4w)
我們老師說了,先啃一套左傳,然後再讀別的先秦書,會覺得開了天眼。
先識字,再多誦讀!
推薦閱讀:
※擺脫困境,重拾希望?
※怎樣才能學而不厭?
※怎樣有格調地翻譯「Many happy returns 」?
※為什麼總能聽到「讀書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