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投資可行性如何?

我想成立一支這樣的互聯網超早期投資基金:

1.固定的少量投資額和股份佔比,如5萬佔0.5%。

2.創始人還沒有團隊,只有一個人。

3.投資基金合伙人都有互聯網工作背景,參與被投資項目前期執行工作。幫助快速實現第一版產品上線。

4.投資流程和合同極簡。

5.篩選項目的標準是創始人對所做事業的熱愛及專業能力。

請問這樣的一家投資機構對創業者是否有吸引力,其投資業務是否可行?

(我自己也是一名互聯網創業者,之所以想到這樣的問題,一是因為自己在創業過程中感受到了這樣的投資機構匱乏。有這樣的基金可以很好的幫助早期創業者度過最困難的一個人冷啟動階段;二是我自己目前做的創業產品本身也服務於超早期的創業者,旨在讓超早期創業變簡單一些。如果這樣的基金可行,我們可以進一步做好服務;三是有朋友也想到了做這樣的朝早期基金。如果有覺得可行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一起合夥)


對部分創業者肯定是有吸引力的,不過VC可能會較容易失敗。
首期募資1000萬,投200個項目,最終需要有幾個項目有百倍的回報才行。
這種模式可能降低了單一投資的風險,但總體風險還是太大。
建議投資額加大一點,占股也加大一點,估值降低一些,例如20萬5%,早期創業者大多都搞不清楚0.5%和5%之間的差異。20萬比5萬更能保證產品的質量。VC也可以集中精力篩篩項目把把關以降低風險。


提問主你好,我對你的想法很有興趣,我們現在正在幫種子期的項目找投資,如果你的資金ok,我們完全可以負責前期尋找、篩選、推薦項目的工作,你負責快速投資即可。
關於楠爺的回答,我認為過於苛求了。除了股份佔比太少之外,我覺得你的想法沒什麼方向性錯誤。5萬佔0.5%太少了,對只有一個成員和一個idea的團隊,5萬佔到5%都是可以的,甚至可以2萬佔2%。這個時期的團隊廣撒網嘛。
再算收益率,如果按照20%的比例稀釋,再隔輪退,那麼:種子期估值100萬,佔5%;天使期估值500萬,稀釋到4%;A輪估值到5000萬,稀釋到3.2%,退出價值160萬。就算打個8折,也有120多萬,回報率24倍。即使只有5%的團隊能活到A輪,都可以打個平手。
當然打個平手不是目的,1000萬規模的基金,每個項目投5萬,可以投200個項目,這裡面能有1、2個帶來超高回報,比如1000倍,就足夠了。


天使灣20萬8%都有人能接受,你這還沒起步就估1000萬,創始人背景很牛嗎?很牛的話怎麼也不會缺這5萬呀,怎麼都說不通。


一個創業者5萬都拿不出來,是什麼創業者,你確定你不是來逗的?


打個比方吧,對受精卵投資,那是天使,對精子投資,那是瞎扯蛋。
P.S. 有想法的個人非常多,多得跟精子一樣。。。你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時間去鑒別他的想法是不是純夢想還是可靠的Idea


變數太多,蒙吧。。。。。或者扔硬幣!

知道硬幣直立!


了解一下HAXLR8R孵化器,他們的想法跟你有點像,但沒有早期的那麼誇張。

全球挑10個團隊,每個團隊幾個人,定額5萬美元拿7.5%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投資額和股份比例太小沒有意義。


找的就是你,投資我吧


創業者真是喜歡題主這樣的投資人,我告訴你我們很熱愛、很專業,只要能儘快幫到我給我點錢,其它都能省就省。
這樣對創業者是好,但是對投資人來說風險太大了。
很多問題(比如初始資金)真是需要我們創業者自己去解決,只把自己當成熱愛自己專業的程序員顯然不夠。


我認為早期項目投資的基本邏輯依然是找靠譜的人,做靠譜的事,但是難度顯然要遠高於中後期投資,如何能夠見微知著,洞見未來,除了專業度之外,以下幾點可能尤為關鍵:

1、模糊判斷能力比嚴謹的分析推理能力更重要。這也許正是薛蠻子所謂的「蒙」吧,但絕非瞎蒙,而是要把握大方向,在朦朧中前行。能進入投資領域的人,相信都不缺乏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但是,如果事事都要問邏輯,時時都要看清楚,恰恰是早期投資無法做到的,因為此時此刻,很多事還說不清楚,道不明白。記得我們投資房多多的時候,只是認定它想做的事情對開發商、消費者、經紀人都會帶來價值,創業團隊很強。至於如何實現,當時模式並不清晰,在上投委會時也引起了較大爭議。等到了B輪融資時,大家基本都看明白了,但是估值已經數倍於A輪了。

2、發現亮點的能力比挑剔問題的能力更重要。早期項目可能滿眼瑕疵,如果把眼光盯在問題上,可能會錯失很多機會。分享曾經錯失蒙草項目,當時該項目兩度上投委會討論,但是都被否定,原因是有投委認為該項目就是個種草的,相比高科技企業根本不算什麼,但是沒有看到種草的成活率在北方並不是個簡單的事,而且種草對美化北方城市市容市貌很有價值。後來蒙草上市,如果分享投資了這個項目,回報會在50倍以上。我們這次投資貝殼社,其實也是亮點與問題並存,但是我們認為這個團隊有宏大的格局設計能力、廣泛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較強的落地執行能力,尤其是互聯網推廣能力,這是傳統孵化器、加速器所不不具備的。當然,亮點要足夠亮,瑕疵可以多,但不足以致命。

3、決斷能力比反覆研究的能力更重要。我們有時會在一些項目上猶豫不決,反反覆復,等決定要投的時候,早已時過境遷,要麼沒機會了,要麼估值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4、創業者動態調整能力比勤奮努力更重要。我們投資張強醫生,除了看好醫改方向必然是用市場化的方式去重組醫生這個醫療資源核心要素,我們更看好張強從一個醫生想一個創業者轉換所體現出的動態調整能力。其實去年5月份,在分享這次投資之前,曾經有人投資張強醫生集團,當時投資人希望走建手術中心的模式,張強醫生開始也認可這樣的模式,但是後來意識到在初創階段如果就陷入重資產模式,並不能體現醫生集團的價值,因此後來張強醫生集團把該筆投資退回,重新調整為以提供醫生服務為核心,與現有的醫院廣泛合作的模式。另外一個例子是我們投資的貝登醫療,做醫療器械電商的,當初是做電動工具的電商,做了兩年沒做起來,後來改為專註於醫療器械領域電商,抓住了醫療流通環節的痛點,這兩年有很大起色,目前已有邁瑞、3M、奧林帕斯、熱電等國際國內大大品牌與其合作,有望重構醫療流通領域格局。這樣的創業者,就具有不斷調整方向,自我糾錯的能力,比堅持不懈、埋頭苦幹更重要。

5、未來空間的大小比估值高低更重要。大家可能都知道去年十月份華大的原CEO王俊出來二次創業,成立了碳雲科技,做生物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第一輪融資估值50多億元,可能創了全世界第一輪融資估值記錄,很多原本很看好這個項目的投資人因為這個估值最終望而卻步。客觀地說,這個估值絕對不低,但是否很離譜呢,其實不是。我們看看美國類似的做生物大數據的公司,像23andMe、Human Longevity、Patient Like Me、美國國家腫瘤資料庫,估值都在10億美元之上,而且成立時間也都在兩年左右,如果這麼看,碳雲的估值也沒離譜,最多可能透支了未來一兩年的時間,再考慮到這個團隊肯定是國內一流的團隊,成功的可能性遠高於其他公司,這樣的估值雖然不低,但成長空間巨大,一旦成功,可能不亞於華大的價值。

黃反之,分享投資管理合伙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原沃爾瑪中國公司財務總監,並曾在機械電子部工業部從事行業管理、擔任過大型國企財務處長、飛利浦消費通信公司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高管,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有豐富投資經驗。


轉載此文請於文首標明作者姓名,註明來源,保持文章完整性。


不如股權眾酬


推薦閱讀:

如何對待投資人的欺騙行為?
投資人錢從哪來?

TAG:風險投資VC | 天使投資 | 投資人 | 互聯網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