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詩、宋詞、元曲之間過渡的時代界限那麼明顯?
大致的時間點是:進入宋朝就變成了詞,進入元朝就變成了曲。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就是耍流氓。
有個範疇叫唐五代詞不知道題主知道不知道。
有一首《菩薩蠻》,有一首《憶秦娥》,號稱百代詞曲之祖。
好,這兩個作者存疑。
還有韋應物《調笑令》。
就算以上都不知道,溫庭筠、馮延巳,李璟、李煜總該知道吧?
詞不是宋代獨有的,正如詩不是唐代獨有的一樣。宋詩走的和唐詩不一個路數,而是以理趣見長,當然,這是概論,細究起來又有很多關礙。
————————————————————
為什麼今天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呢?
因為這是他們最富代表性的體式。
最富代表性和最好大部分時候是差不多的,但是很多時候並不一樣。
還是說宋詩,宋詩不好嗎?絕對不是,山谷詩我大愛。但是宋詞更能代表宋代在文學上做出的突破。
清詞不好嗎?君不見納蘭公子已經快要立地成聖了。也很好。
一代又一代之文學,指的大致就是這個意思,而不是說他無我有。
而且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個說法,嚴格來講,是個通俗說法,打個比方,就類似:
小學時,1-5老師告訴你減不動,後來你才知道有負數。
後來你還知道了無理數,知道了複數。
那麼小學數學老師錯了嗎?
沒有,通俗說法不確切罷了。
以上。
我覺得一樓同學有誤,其實題主的下面解釋題目並不好,詩不是僅有唐,詞也不是僅有宋,但唐詩宋詞在各自時代所展現的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味道。
用胡應麟一句話來說吧,文章關氣運,非人力啊!
本不明顯,是故意簡化了
詩從魏晉,到隋唐,到宋元,到明清,一代有一代風格
詞從唐五代到兩宋,到明清,甚至北宋和南宋都有微妙差異
曲從元到明清,很多曲牌子跟詞牌子同名甚至同格,說明啥
一代有一代的顯學是對的,但是界限並不明顯
呵呵,為什麼過度那麼明顯,是因為你知道的太少。
這三者哪有什麼界限啊,詩,從詩經發端,貫穿整個中國歷史,詩在中國任何時代地位都是極高的,詩以言志。詞,從南朝發端,大約在唐中期發展,至宋鼎盛,明清亦有之。曲,宋即有發端,元時鼎盛,明清亦有之。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應該還有明清小說只是一個近於形象化的簡稱,即公認的該時代最好的文學形式,亦也是該文學形式最好的時代。
其實宋詩相較唐詩,只是風格不同,其實內涵,韻味更勝之,在氣度,情思上有所欠缺。清詞相較與宋詞也差不了多少。所謂唐詩,宋詞之類的劃分,只是讓你好記罷了。
這個題目本身有問題!唐詩宋詞元曲是王國維先生講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各自是唐宋元的主要文學形式)。
其實這三者過渡的並不明顯。諸如詩、詞、曲,三朝兼有之,歷經時代積澱渾成為主要代表形式。
予以為樓主的意思可能是為什麼會有這樣明顯區分的代表形式,其實很簡單。總不能說唐詩宋詩元詩明清詩,也就沒有所謂的的「一代之文學」,更不能道足我中華文化。
簡單點說,就是說到古典詩詞,大多數想到的就是唐詩宋詞元曲,代表性比較明顯,但不能說這幾個就概括了整個中國古代詩詞史,更沒有所謂界限之所。傳承延續,適時而變罷了
文學是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表達。有興趣你看看唐宋元明清的歷史,就知道為了文人的關注點也不一樣了。
差矣!並不明顯。細情可聯繫我。
私以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創新啊喂!詩都讓唐朝人寫成那樣了,宋人表示壓力山大啊,沒法好好玩耍啊!
推薦閱讀:
※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怎麼樣的人生態度?
※《憶江上吳處士》中第三句應當作「秋風生渭水」還是「秋風吹渭水」?
※古代詩詞大家為何都愛倚欄杆(闌干)?
※為什麼李白、杜甫這些大詩人,現代人總喜歡塞一些藏頭露尾詩給他們,署他們的名字,讓他們具有預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