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拍金庸武俠劇的很少還原出原著的起轉承合?

看過金庸的大部分武俠,感覺書本身的情節設置已經非常精彩,節奏明快,宛如劇本一樣的存在。
引子,線索,高潮一步步推進的完美了。
主角能扛起大線索,配角也個性鮮明。
但是看到的金庸武俠電視劇,反而不如讀書來的爽朗,大部分都改了很多。
不知道是為什麼呢?
特別是笑傲江湖,我讀小說便覺得,這情節極為緊湊精彩,每個章節必有一個高潮,如同分鏡頭一般的場景描寫。簡直是非常好拍啊!(明天貼具體章節)但是金庸劇里就笑傲拍的最爛


謝邀。


先說結論:在我看來,金庸小說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麼好改編。


因為金庸的文筆能把一個看似普通的內容寫得十分有趣。但如果有人想把同樣的內容轉換成鏡頭語言,則需要編劇,導演,演員和剪輯都有著較高的技巧,才能達到同等的效果。


來個例子,看前面很多人說楊康穆念慈,那我也隨便來一段。看看楊康是怎麼愛上穆念慈的。

小說里劇情大概是這樣的:穆念慈暗戀楊康,一路跟隨楊康到他下榻的欽使府,躲在窗外偷看,只為了默默看他一眼。出於好奇黃蓉跟隨穆念慈,發現了這一幕,她有意成全他們好事,就擒住了穆念慈把她扔進楊康房裡。接著楊康和穆念慈絮叨,明白了穆念慈的心意,在穆念慈的美貌,痴情和持身清白幾點觸動下,出於情慾和敬佩,愛上了穆念慈。

這段金庸用詞很巧妙,寫兩人碰面時「在燭光下見到她一副又驚又喜的神色,臉上白里泛紅,少女羞態十分可愛,不禁怦然心動」到後來的「聽她深情如斯,大為感動,低下頭去,在她臉頰上吻了一吻,嘴唇所觸之處,猶如火燙,登時情熱如沸,緊緊摟住了她,深深長吻」,幾句話,就把楊康的情慾,穆念慈的嬌羞寫得很生動。

到後來寫穆念慈持身清正,拒絕楊康求歡時,金庸筆鋒一轉,寫得是「完顏康滿腔情慾立時化為冰冷」,冰冷二字用得極妙,一下就把楊康的心態變化寫得生動形象。到後來寫楊康想念穆念慈時,是「持身清白,更是令人生敬,不由得一時微笑,一時嘆息,在燈下反覆思念,顛倒不已」,「顛倒不已」四字更是用得為極為精準。

說實話,讀小說我不會奇怪楊康為什麼愛上穆念慈,因為這短短的幾段就把人物的心態寫好了。但我想了想,這段要改成電視劇,非常不容易。

首先,原著里康慈的見面就很不科學。是黃蓉黑夜中一下擒住了穆念慈,然後把她抱進屋裡遞給楊康的——想像下一個嬌小的妹子橫抱起另一個妹子跑進屋裡的情節吧……而且這個情節還得迅速演完。

然後就是楊康的情動,穆念慈的痴情到後來的抗拒,還有楊康一腔情慾的撲滅,到後來反而被感動,而對穆念慈著迷……我都不知道演員的演技得多好才能演出來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倒是挺理解編劇為什麼總是安排一些「穆念慈照顧失落的楊康,楊康因此愛上了穆念慈」的劇情了……因為這種最俗套的劇情,反而最容易讓觀眾接受楊康這個小王爺愛上一個孤女的事實。


同理,你們真的覺得金庸小說的武打場景很好拍嗎?底下這段是岳不群使出「奪命連環三仙劍」攻擊令狐沖的劇情,後面有一大段解釋這「奪命連環三仙劍」是怎麼來的,非常精彩,但是實際上武打內容真要演的話,幾秒就演完了:

他當即將紫霞神功都運到了劍上,呼的一劍,當頭直劈。令狐沖斜身閃開。岳不群圈轉長劍,攔腰橫削。令狐沖縱身從劍上躍過。岳不群長劍反撩,疾刺他後心,這一劍變招快極,令狐沖背後不生眼睛,勢在難以躲避。眾人「啊」的一聲,都叫了出來。
  令狐沖身在半空,既已無處借勢再向前躍,回劍擋架也已不及,卻見他長劍挺出,拍在身前數尺外的木柱之上,這一借力,身子便已躍到了木柱之後,噗的一聲響,岳不群長劍刺入木柱。劍刃柔韌,但他內勁所注,長劍竟穿柱而過,劍尖和令狐沖身子相距不過數寸。

此段真正精彩的內容,在後文解釋此劍招的來源,而非這幾招。可是真要影視化,總不能簡單粗暴地加一大段旁白吧?


還有,金庸筆下場景切換也有不少其實是不利於電視劇改編的,因為切換太快了:

慕容博回掌一擋,全身一震,手臂隱隱發麻,不禁大吃一驚:「這契丹小狗功力如此厲害!」一側身,便即閃進了山門。
  蕭峰哪容他脫身,搶步急趕。只是慕容博既入寺中,到處迴廊殿堂,蕭峰掌力雖強,卻已拍不到他,三人一前二後,片刻間便已奔到了藏經閣中。

從少林寺殿外跑到藏經閣,一句話就說完了……但要拍電視劇,那兩個地點相距的距離可不是一句話能抹掉的。怎麼拍?是一個鏡頭切過去,還是把路上的劇情都拍了?這是一個學問。

最後總結一下,一般的書,劇都有的內容,我常常是喜歡看劇。但金庸系列的,我卻是喜歡看書。無他,因為同樣的劇情,我確實覺得金庸筆下的往往比導演編的,演員演得要好看……


迎合市場。比如射鵰,幾乎每版(94最少)都給康慈加劇情,編劇當然知道自己水平照金庸差遠了。但四大主角啊。書里康慈的戲份完全是路人甲和醬油乙的水平,怎麼拍主角?

還有就是書里有些劇情,如果觀眾看的不仔細就很容易引起誤解。比如。郭靖為什麼都有婚約了還去桃花島求親?看過書的知道,沒看過書的不就給郭靖扣頂渣男帽子。所以17射鵰就動了這條線

再有就是書中部分劇情過於平淡,比如笑傲江湖,結局是任我行稱霸武林前夕暴斃身亡,多諷刺,可是不好看啊,張紀中版就來個正邪大對決,反正觀眾看著乒乒乓乓打作一團就開心。

還有就是女主出場太遲,書里一章就能立起形象來,劇既然請了人當女主,前面那麼長劇情都沒她戲份豈不是太坑了,要知道多少粉絲等著看女主呢。所以蘇有朋版倚天,讓趙敏提前出場,張紀中笑傲江湖也讓任盈盈提前出場。

再有就是標新立異,於媽笑傲,不贅述。

其實改不改的,我已經看淡了,把故事拍好點,製作用心點,別偏離主旨太多,就可以接受了。以前我也執著於影視劇對原著是否還原。

後來我在某論壇發現,很多人對於靖蓉戀的理解。弱智土豪遇到拜金女的故事,動輒土豪富二代,揮金如土就沒有泡不到妹子,遇到捨得給你花錢的土豪就嫁了吧。你知道郭靖請黃蓉的那頓飯花了多少錢嗎?小紅馬簡直就是限量級跑車。

這種純粹看個熱鬧的觀眾/讀者,拍的再好也只能抓住最膚淺的那層東西。
反觀最近的一部《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改動大不大?大。
好不好看?好看(至少我覺得)

這麼多版的金庸劇翻拍,大多主線不變,都是在支線上做文章,所以各版類似的地方很多,也不怪很多觀眾嫌膩歪了。要是按照《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這樣,把黃藥師、王重陽等等有故事的人的人生經歷拍出來。我想,會比無止境的重複翻拍更有價值(反正我也不指望他們會完全按照原著來了)


最後表示怨念

有人不信射鵰四大主角的設定啊。自己看吧。

四大主角還真不是17首創,雖然我也不想,但這麼些年來就是這個趨勢。


射鵰並沒有四大主角,論配角,康慈也不能比上歐陽鋒、洪七公、黃藥師、老頑童。

可有哪部電視劇按這個戲份拍了,遺憾,沒有

射鵰最大的魅力,很簡單,是人物的魅力,人物就是郭靖黃蓉,五絕加老頑童,其他相對遜色。


金庸小說的魅力在於裡面人物的魅力

渣到郭靖的仇家段天德,醬油到傳說中的火工頭陀,劇情短短的楊蓮亭,不會說話的雕兄,連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的小紅馬個個都是個性十足,非常戲精

可是很多金庸電視劇里的演員,比如軒轅劍楊過,神秘微笑韋小寶-……

男一號的人物魅力還不一定有成吉思汗沒射下來的那隻雕多,你說怎麼體現金庸小說的精彩?

你感覺的笑傲江湖的情節精彩其實就是一個錯覺,精彩的不是情節,是人物性格的塑造,令狐衝出場前的儀琳說故事,儀琳的純凈女兒心和她自己也不知道的已經開始的情竇初開還有對長輩的信任和敬畏,誰演?你給我找個一出場,大家就都覺得她不會撒謊的少女演員來?不是沒有,是太費勁。一部笑傲江湖,有名有姓的人物近百人,個個找准,個個演技爆棚,你說吧,投資多少合適?

金庸武俠劇只有一個辦法能拍好,找對演員,拍成電影,忽略情節,突出人物,比如東邪西毒,東成西就,笑傲江湖。

而且最好有張學友-……


近年來所有金庸劇的情節問題,如果說有一個共同點的話,那就是後來的各個版本,都或多或少被曾經的經典或者偽經典影視作品帶歪了整部戲的節奏,在這點上,天龍八部和神鵰俠侶這兩部,對於主線尤其過分的魔改似乎還不算太多,但是笑傲江湖受害極深,射鵰英雄傳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受害者,倚天屠龍記受害小一點,但也真不是沒有


先從受害比較小的倚天開始說,翻拍倚天這部劇,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倒不是劇情,而是對周芷若的花式洗白簡直讓人目不暇接。先附上一篇小可對周芷若的答案

如何評價周芷若? - 知乎

這樣一個忠孝仁義全不顧,小小年紀心腸就無比歹毒的女孩(另一個少女年齡心腸就非常歹毒的五大名著女角是阿紫,然而阿紫惹人生厭是明面上的,比周芷若還陽光點),在各版電視劇里都是被花樣洗白。84台灣版(喻可欣)為救張無忌而被宋青書拿屠龍刀刺中,香消玉殞死在張無忌懷裡;86TVB版(鄧萃雯)為救趙敏被王保保的飛刀擊中身受重傷;到了94台版(周海媚)和03合拍版(高圓圓)(都是賴水清執導),更是惟恐天下不知道,周芷若是一個天生心地善良的姑娘,於是用不少劇情來刻意突出大若神的善良,人畜無害,以及作惡的不得已;只有01TVB版(佘詩曼),把周芷若天生就不是良善之輩這一點,從一開始就表現得很清晰,所以這版的若神雖然演技碾壓其他所有版本,但就一點都不討人喜歡


倚天的其他問題,相比花式洗白周芷若,我覺得都不是問題。不過我還要加一句,倚天電視劇的問題,相比於笑傲和射鵰的電視劇問題,那真不叫問題(當然,射鵰的問題,相比笑傲,那還真是小巫見大巫)

======================================================================

然後我們進入正題,來看看射鵰英雄傳,只要看看08版和17版射鵰那讓人吐槽不能的康慈劇情,諸位就會發現,某個萬世經典的電視劇版本(懂自懂),究竟流毒無窮到怎樣的地步,以及,不把這部流毒無窮的偽經典徹底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是多麼有愧於天地!


當然,諸位都可以說,從1976年的初版射鵰電視劇開始,楊康和穆念慈就一直是作為射鵰的男二女二存在於電視劇里的,然而76版的康慈究竟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已經無從知曉,但是某萬世經典版本里,對於楊康這個不忠不孝的人渣,全方位地進行人格美化,並且大量加戲,可以說是徹底鞏固了楊康在射鵰電視劇里的地位。。。也就是從所謂萬世經典版開始,完全不符原著的「四大主角」的理念,開始深入電視劇觀眾之心

萬世經典版里, 苗僑偉的楊康那真叫一個魅力四射,胸懷大志,雄才偉略,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真是可稱梟雄,我如果不看原著,只看萬世經典版,那麼我說不定還真會粉上這個在書里不忠不孝的東西,外加萬般嫌棄那個出口成臟,動輒吃醋,喊打喊殺,智商從來沒在線過的黃蓉。這種洗白原著人渣,毀人氣女主的「藝術」手法,堪稱下作(對不起,如果對我這個用詞覺得接受不能請自動繞道)。至於後來的各個電視劇版本,總算沒有沿著前輩的光輝道路奮鬥下去,把蓉兒的人設拉回來了,但是楊康靠著83的四大主角,以及靠著楊過這個高人氣男主所催生出的紅利,從萬世經典版開始一直啃紅利啃到17版


苗僑偉的楊康越是深入人心,後世的射鵰,對原著人設的偏離就會越厲害


相對來說94射鵰還是最有節操的,雖然還是名義上的男二,但楊康這條線,除了原著里必須存在的那些劇情,以及略微衍生出來的一些劇情之外,並沒有多少刻意美化或者洗地的成分,從而也並沒有把整部劇帶得太偏。94版靖蓉和康慈的戲份比,雖然不至於恢復到像原著10比1這樣,但起碼算是把萬世經典版帶歪的節奏帶回來了


或者說,94版射鵰原本就是告別萬世經典版,回到正確道路的一個信號,劇情里,萬分感激朱茵無比精彩的演繹,蓉兒從書里走出來了,翁美玲版那個沒有教養的小太妹沒有了一點影子;音樂上,使用了全新的主題曲(雖然這首主題曲真不怎麼樣),以及讓人眼前一亮的bgm,這種與黑歷史徹底揮手作別的決心可見一斑。由此,90年代TVB的那一票金庸劇,94射鵰,95神鵰,96笑傲,97天龍,01倚天都是上乘之作

然而到了03版,康慈的戲份又一次有所回升,這版楊康或多或少是被洗過的,而且蔣勤勤的穆念慈實在太漂亮,有點喧賓奪主了,不過總體上03版在康慈這條線上還算有節操,不像某萬世經典版本。不過到了08版,隨著標誌性的《鐵血丹心》作為bgm回歸射鵰電視劇之後,「四大主角」的理念也一起回來了。。。而且08版最大的敗筆是,不僅在康慈線上花費了大量的筆墨,而且還在靖康的基情線上做足了文章,為此大改各種情節,把原著真是搞得天翻地覆

也就是從08版開始,射鵰的編導們,雖然不至於像萬世經典毀我蓉兒那麼下作,但是恢復了萬世經典版那種,把自己的創造力充分運用到添加康慈線劇情,毀滅原著劇情邏輯的千秋大業里去了。從這點來說,08版和17版本質上一丘之貉。。。17版甚至把鐵血丹心的無歌詞版本作為主題曲向萬世經典版致敬了,劇情雖然不至於像萬世經典那麼誇張,但是論原著邏輯遭到破壞的程度,和08版真是誰都別笑誰的關係。。。


一言以蔽之,萬世經典版餘毒不消,未來的射鵰仍舊會深受其害

==================================================================

不過,相比於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真還算是幸運的。。。我看過的幾版笑傲江湖,除了96TVB版之外,全都是毀天滅地的魔改劇,至於已經殺青的2017版笑傲江湖,看看劇情就懂,又是一部魔改劇


射鵰根深蒂固的問題來自於一部我深惡痛絕的魔改劇,而笑傲根深蒂固的問題,卻是來自於一部真正稱得上經典的電影。林青霞用超級巨星的表現,留給了影視劇觀眾一個無比經典的東方不敗形象,然而很遺憾的是,這個經典形象卻令後來的眾多笑傲江湖電視劇版本都誤入歧途了。。。

在林青霞的笑傲江湖電影問世之後,電視劇版本的笑傲江湖一共拍過6部,分別是96TVB版,00新加坡版,00台灣版,01張紀中版,13於正版和已經殺青的17版,然而除了96TVB版算得上是比較貼合原著的版本之外皆為魔改神劇,另外五版的編導們,大概都是覺得,自己比金庸更聰明吧。。。(好吧,我覺得於媽的笑傲還是比較貼近原著的,畢竟有80%的劇情還是尊重了他的原著——96版笑傲的,還有20%,尊重了林青霞版本的原著,以及00新加坡版的原著)


然後更加神奇的是,林青霞的電影版本珠玉在前,於是乎各個電視劇版本的笑傲江湖就開始對一個叫東施效顰的成語進行了各種深入淺出的詮釋,00新加坡版,00台版,01張紀中版,13於正版全都讓女演員出任東方不敗的角色

00新加坡版的東方不敗鄭秀珍,是新加坡電視劇黃金時代的當家花旦之一,和范文芳,郭妃麗,林湘萍,陳秀麗這些人齊名的啊。。。這版一樣加入了令狐沖和東方不敗相識的場景,然後這版馬教主的令狐沖還真厲害,最後一集1v1擊敗了東方不敗呢。。。

00台灣版的東方不敗劉雪華,熟悉電視劇的人都認識吧。。。早先還在85笑傲里演過盈盈呢

01張紀中版的東方不敗茅威濤老師,是越劇的著名演員,不過這版相比之下沒有過分給東方教主劇情,算是在東方劇情下沒有畫蛇添足的版本,不過其他地方仍舊在魔改

13於媽版,陳喬恩的東方不敗,徹底變成了女版,而且還變成了真-第一女主,讓理應屬於第一女主的袁姍姍黯然失色,什麼東方不敗大戰風清揚這種書迷們樂於想像的情節,也在於媽的魔改妙手下得到實現了。。。

尚未公映的17版,東方不敗恢復了(原屬)男性的身份,不過據說要和令狐沖搶盈盈,可謂魔改出了新的高度


然而各版的結果都差不多,畫虎不成反類犬,而東方不敗也托林青霞版電影的福,從原著里只出場了一幕的天下第一高手,戲份越加越足,由主要配角,到女n,直至最後於媽版里實際上的女一,同時也讓笑傲江湖的電視劇本子,在魔改的道路上從此一去不復返。。。

什麼時候,電視劇版本的笑傲江湖能夠擺脫林青霞經典形象的陰影,對原著能夠予以充分尊重,不要再干東施效顰的蠢事,才是笑傲江湖這部巨著能夠重見天日之日。否則,東方姑娘之類的傳說只能繼續下去。。。


言畢

微信公眾號:追憶的撒馬爾罕城(zhuiyi_samarqand)

http://weixin.qq.com/r/CjhXTxLEi0-0rVYs920Y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金庸本人是編劇出身,所以很多作品本身就符合編劇範式,很適合改編成電視劇,這是他的作品拍劇比別的武俠作家更多的重要原因。

但我們看的電視劇,很多都有大量情節改動。


在我看來,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編劇看不起原著,覺得自己水平更高,最典型的例子是張紀中版的《笑傲江湖》,對此,我有專門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76835/answer/187930371

二是,各個版本之間別苗頭,生怕觀眾審美疲勞,故意要跟別人搞得有點不一樣
改來改去,一個比一個改得多,最離譜的例子,是任賢齊版的「非洲小龍女「,還有於媽版的」東方姑娘「。
到今年,新版《射鵰英雄傳》終於可以拿」忠實原著「作為自己的特色了。

題主,連金庸劇的改編都讓你如此不滿,那古龍書粉不是該一哭再哭了嗎?

我的其他娛評:
為什麼吳亦凡能火遍地球 通吃三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417428/answer/165425657

為什麼好聲音的梁博沒有火起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47221/answer/162110222


如何評價吳亦凡參演王家衛的新電影《繁花》?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668202/answer/158592106


徐克近年為什麼這麼喜歡用林更新?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418902/answer/154532891
怎樣評價徐克電影中的特效運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45399/answer/162291180

為什麼趙又廷主演的電影那麼多?有人脈嗎?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270340/answer/151268950

如何看待「世界電影史不會給漫威留位置」的言論?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16306/answer/167054653

當代青年能否將「成為網路小說作家」作為無所事事時的出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368621/answer/164939274

為什麼像金士傑這樣的演員近年會參演/客串與他演技及品位極不相符的大爛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65506/answer/188062124


如果題主真的是這麼覺得的,其實只說明題主的閱讀能力較強且想像力較豐富。
對題主來說,絕大部分的故事片,不論電影電視劇,如果你能拿到劇本,你都會覺得劇本要比影像好看的。

因為影像受技術的限制其實很多,而文字卻可以達到想像力的邊界。但對一般人來說,影像要比文字形象直觀有感染力得多得多。

我並不認可題主覺得的電視劇改得怎麼怎麼不好。各版本都有人覺得這裡那裡不夠好,這裡那裡是遺憾,但也有各自的擁躉。在知乎的平台上,粉絲總是要讓位於客觀理性的批評的,所以才有貌似你的問題得到很多人認可的錯覺。

我看過許多沒有變成演出,或者演出後反響不大的優秀劇本,這是很正常的。

還有題主最後覺得非常好拍,應該來說是有點傲慢的。看人挑擔不吃力。一個可能是當你自己真拍完了自己發現還沒別人拍的好,或者也沒有原著好。另一個可能就是你自己覺得拍得好,但拍出來了得到的罵聲比之前那些版本更多。最有可能的就是你覺得好拍的,當你真要去拍的時候發現拍不出來。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覺得除你之外的另外九百九十九個哈姆雷特都沒原著好,很正常,但你覺得你自以為的那個哈姆雷特才是哈姆雷特應該的樣子,這種看法應該稱得上是傲慢吧。


我認為電視劇實際上已經把金庸小說改的不錯了

作為小說的金庸

再好也就是個很好的通俗小說的水平

我小時候看《神鵰俠侶》電視劇,印象很好

後來大學之後,再看的書

我承認小說的故事的轉折走向,依然有其吸引力

但是作為小說,是有缺陷的

裡面的人物似乎就像木偶一樣,被作者拖著走。

換言之,它的世界不是生長出來,而是有強烈的設計感

但這種很適合改成電視劇

因為情節吸引人嘛


編劇自作聰明。
比如《射鵰》原著有個屁的【四大主角】,17版這麼魔改還好意思說自己「尊重原著」?印象中也只有17版這麼一邊在宣傳說自己如何如何尊重原著,一邊在宣傳上說自己搞「四大主角」多牛逼
你怎麼不說《神鵰》是「楊過,小龍女,尹志平,雕兄」四大主角?你怎麼不說《笑傲江湖》是「令狐沖,盈盈,岳不群,寧中則,林平之,岳靈珊」六大主角?


看了這麼多的回答。
我只是覺得影視和文學本來就不太能融匯到一起去罷了……


歪個樓,金庸寫小說一流,但編劇功力就麻麻了,不信請看早年他給夢中情人量身定製的電影《絕代佳人》,那叫一個雷啊。。。果然小說和劇本不是同一種產物,小說家和編劇也不是同一種生物


好文筆的魅力,是很難用影像表達的。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有那部影像能完美的表達出其意境。

金庸的文筆極好,意境或許達不到巔峰唐詩宋詞那樣完美,但也不是現在的電視劇或電影能夠企及的。

很多時候,文筆帶給讀者的遐想和快感,是要遠遠超過影像的表達的。

比方說拍蜀山的電影和電視現在也不少了,但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部能夠達到還珠樓主原著的水準。

如果你看電視劇或電影,覺的比原著還要爽。。。不用說,原著肯定不是一流的,甚至可以說是二三流的。

比如冰與火之歌,比如魔戒,比如哈利波特。

這幾部書在我看來,充其量其水準,頂破天也就是金庸早期的書劍恩仇錄的水準。

而且還是未修版的。


題主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前幾天剛好也在想。我在看書的時候試著把自己想成一名導演來構思接下來的鏡頭怎麼拍,比如笑傲江湖第三章「救難」里,儀琳在衡山金盆洗手大會上講述令狐沖如何智勇雙全的相救自己的畫面。小說中是通過儀琳自己的口頭表述來引出當時的畫面,但時而又穿插著旁人的反應,比如說定逸師太的暴怒,余滄海的尷尬和心理活動,眾人的笑聲與起鬨。
於是,高潮來了。
我說:「師父師姊在找我呢,再說,師父不許我隨便跟男人說話。』那人道:『你說都說了,多說幾句,少說幾句,又有甚麼分別?』我說:『快讓開罷,你知不知道我師父是很厲害的?她老人家見到你這樣無禮,說不定把你兩條腿也打斷了。』他說:『你要打斷我兩條腿,我就讓你打。你師父嘛,她這樣老,我可沒胃口。』……」
定逸喝道:「胡鬧!這些瘋話,你也記在心裡。」
眾人無不忍俊不禁,只是礙著定逸師太,誰也不敢露出半點笑容,人人苦苦忍住。
儀琳道:「他是這樣說的啊。」定逸道:「好啦,這些瘋活,無關緊要,不用提了,你只說怎麼撞到華山派的令狐沖。」
試想一下,這個畫面你要怎麼拍呢?是直接像張紀中那樣把儀琳的話語變成真實的畫面拍出來還是只拍在衡山上儀琳說話的場景呢?
假如你選擇了前者,那麼這些儀琳的單純天真以致的口無遮攔的笑話便無法拍出來了,而如果選擇了後者,那令狐沖相救儀琳小師妹的這一精彩片段怎麼辦?
我也想過可以通過轉換鏡頭來完成這一操作,但總覺得有些僵硬,不能像書中所描寫的那麼圓潤自然。可能這便是金庸老爺子的偉大之處吧,將複雜的故事用文字變成話劇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令人捧腹不禁時而拍案叫絕。
希望以後能拍出讓我們這些金庸粉真正滿意的笑傲江湖吧,這本書我實在是太喜歡了。


還是看小說吧
想讓誰演就讓誰演


03版射鵰還原度很高,甚至有些地方優化原著


有些情節電視劇從來不細說,原著黨很受不了。
有的小說的敘述方式奇特,比如《雪山飛狐》就適合拍成電影,羅生門式的劇情,從幾個人口中娓娓道來,各種回憶,有真有假,沒看過的人第一次看會很過癮。
有的前期鋪墊太長,拍電視劇加入太長鋪墊的話可能怕觀眾失去耐性,比如《書劍恩仇錄》一開始陸菲青收徒,遇到千里接龍頭。《碧血劍》張朝唐來中國趕考遇楊鵬舉歷經磨難,又遇山宗與李自成結盟
最重要的就是《倚天屠龍記》前兩回《天涯思君不可忘》《武當山上松柏長》,大鬍子版簡要的象徵性的拍了一下,也是從張三丰嘴裡說的,其實這兩回可是承載《神鵰》和《倚天》的關鍵,有些電視劇不提這些,直接《九陽神功》如何如何,讓一些觀眾看的一頭霧水,郭襄大鬧少林,使出各門武學堪稱經典,西域少林與崑崙三聖的恩恩怨怨都和後來劇情有關。
《鹿鼎記》第一回 縱橫鉤黨清流禍 峭茜風期月旦評 基本不會有電視劇去演,黃顧二人不算重要人物,借二人聊天,知道了吳六奇,這個故事《聊齋》里也有,最後又才出來了全書一個大人物陳近南。而且和第二回沒有線性聯繫。
還有些作品中的一些情節被電視劇完全忽略,比如《天龍八部》第二十九章 蟲豸凝寒掌作冰

第三十章 揮灑縛豪英。這兩回很少電視劇會細演,但是原著小說卻十分精彩,丁春秋剛出場就被全冠清的蛇陣搞的狼狽不堪,慕容家四大家臣也全部出場,有的電視劇為了省點盒飯,把四大削減成兩大,讓人笑掉大牙。虛竹出場迂腐不堪,喝水念經,沒人會覺得他會是主角,蘇星河的弟子們更是花樣百出,和少林派鬧誤會,又合力對抗丁春秋,直到所有人被俘,才引出珍瓏棋局。
作為原著黨,每次看到與原著不符的情節,內心就會吐槽,吐血,好多年不看了,有些劇情也忘的差不多了,是時候重溫一遍了


其實很不好拍的,我們以笑傲江湖為例子:

笑傲江湖小說的開篇結構非常巧妙,一出場林家被滅門,引出矛盾,男主(偽)林平之家破人亡,劇情緊湊但讀者還以為是一個大少爺復仇的老套故事。

結果劇情一路走下來,到了衡山金盆洗手大會,又變成一個錯綜複雜的群像,各路人馬心懷鬼胎,寫的錯落有序(金庸很擅長群像描述)然後在各派矛盾集中將要爆發之時,破局的竟然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尼姑,這就很吸引人。

哪成想這小姑娘說出了一段極為驚險的故事---令狐沖vs田伯光,從救人到坐斗,兩人又是比武又是鬥智,中間還有泰山派來湊熱鬧。金庸的這段描述就是神來之筆,放到漫畫里就是龍珠+欺詐遊戲....都說古龍擅長寫陰謀破局,我看整體效果而言還是金庸更好,只不過老爺子寫的少...古龍總是在布局階段寫的太高深,期待太過導致破局的時候讓人感覺不過如此(可能是文風問題...)

說遠了,扯回來。到此為止,大家才明白,原來之前的鋪墊都是為了一個真正的男主角:

令狐沖

這時候小說前4章都過去了,男主令狐沖還只活在人們的描述里(岳靈珊,陸大有等一眾弟子,青城派,儀琳等等等等...)但令狐沖那玩世不恭卻有勇有謀的浪子形象卻早已深入人心。

小說里典型的側面描寫,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多說幾句,這種寫法金老早年在《書劍》就用過,主角陳家洛第三章才登場,也是眾星拱月。但那時金老的筆力離笑傲時代差了很多,寫的遠不如笑傲精彩....這也是為什麼令狐沖歷來都是中國武俠小說中最具人氣的男主之一,光論出場用心程度就秒了99%的其它男主啊(⊙o⊙)

「留白"是文學的殺手鐧,是影視符號難以企及的。《笑傲》開場的起承轉合是建立在留白這一技巧上的,所以電視怎麼拍都拍不出來那種感覺。無論是tvb還是央視還是於媽,對令狐沖的出場都是正面描寫,結果上是削弱了小說傳達出的意境,但這也是「文字描述"轉換為「影像描述"的必然結果,因為是兩種傳播符號啊~


以前我看元雜劇,總覺得促狹。譬如情節的展開,角色的調度,都很小氣。一折戲,就三四個人登場。

直到後來,我猛地發現,相對於角色的稀缺,演員常常是更稀缺的。比如《牡丹亭》,它通常是這樣寫的,「凈飾xx上」,「末飾xx上」;生旦凈末丑大家都知道,「類型」演員:比如生,就是年輕男子類型的角色——而這也意味著,戲裡每個年輕男子的角色,都是你來演。

這種局促性達到了什麼地步呢?有時候類型不同,也要來演;角色低賤,你是個角兒,也要來演;一個演員常要演十數個角色。這時再看戲裡人少的緣故,是因為一個尋常戲班子通常也就五個人(最多十二個),角色再多,就不能圓場了;人少,也方便調度。

電視劇也是一樣,非不願,實不能也。當然,眼下的編劇實在可以做得更好一點,但粗糙的背景,簡陋的人數,都是難為處。想拍起承轉合,層層遞進,調度上又太難,時間上又不夠。

這都是小說和戲劇的區別;《紅樓夢》里賈母可以吐槽說,戲劇里的小姐永遠只有一個丫鬟,既無兄弟姐妹,也無成百上千的下人;但再吐槽,這些也永遠不會「改進」,因為天賦如此,舞台化的《紅樓夢》,也會一樣地「假」。有導演回憶TVB武俠劇的日子,就說鏡頭必須時刻聚焦在演員面部,因為稍一擴大,就會穿幫;現在好一些了,但還是不能隨心所欲地描繪一個場景;再往後,電腦技術好些了,可能會更好些,但一個鏡頭能容納的人數始終有限,表達的人物心理始終淺止,「群雄」、「武林大會」與「人性深處」,就永遠要差一點味兒。

即使《權力的遊戲》般給人浩然感,它於原著,也要經過一層戲劇化的主要角色的篩選。


看什麼武俠劇啊,看小說不就行了,翻拍越拍越讓看過原著的人失望,從金庸古龍名家,到網路小說,搬上銀幕的有幾個不會讓人吐槽的,究其原因第一就是演員水準低,國內小鮮肉有幾個肚子里有墨水的,演技浮誇,脫衣沒肉,怎麼能把主角演好;第二製作成本限制,五毛特效,真不如請幾個身上好的武替來的實在;第三導演編劇製片人一通個人獨到的見解加進去,基本原著就毀了;第四觀眾類型變化,看過原著的一幫人基本都是90以前的老人了,生活工作壓力大,沒時間看翻拍,翻拍也都是給現在沒看過原著的小朋友看的,他們沒看過原著,所以拍成什麼是什麼,反正小朋友也不懂,就加點料,迎合新的觀眾群體,什麼俠骨柔腸、精忠報國、剛正不阿、仁義禮智信都可以拋開,加三角戀,加愛恨情仇,加卿卿我我,你不愛看,有的是人看,原著什麼的算什麼,大不了改個片名,一部全新神劇就誕生了


因為編劇不看小說 導演不看小說 演員都是文盲看了也看不懂

都不知道原著講什麼

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拍出原著的精髓


金庸本身就是編劇,本來就是編故事的高手,是敘述文學的最高峰之一。他的小說拿來直接拍就是了。

但是,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個貴字,其實是說極少有人有自知之明。這些金庸劇的編劇都自以為比金庸高明,一定要體現自己的價值,豈不知金庸是武俠小說的最高峰,是否絕後不好說,但是絕對是空前的。那些金庸劇的編劇算個蝦米球球啊,非要自以為是比金庸還要高明。結果是全部失敗。

請問又有誰能說出幾個金庸劇的編劇的姓名來?

本來就是蝦米球球,非要與太陽爭高下。可笑至極。


推薦閱讀:

1994版《三國演義》有哪些穿幫之處?
神夏粉看《法醫秦明》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美劇《疑犯追蹤》?

TAG:電視劇 | 金庸 | 編劇 | 改編 | 金庸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