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白髮一雄和具體派?
這幾年在拍賣行比較火熱,那麼如何評價他們?
謝邀,如果說給具象派下一個評價,我個人的看法是「形式大於內容」,這句話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他們的創作形式看起來「哇好棒和那些呆板的架上創作手法好不一樣」,然而實際上這些手法創作出來的內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而更深層次的話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具象派的誕生和發展。
1954年Jiro Yoshihara於日本大阪創建了具象派。和抽象表現主義一樣(abstract expressionism),具象派也算是二戰後日本在文化方面做的努力,一方面希望提升自己的國際形象,一方面也希望在文化方面有所建樹。
當時Jiro Yoshihara表示他們要:「Do what no one has done before!" 做以前沒有人做過的藝術。Gutai的意思是」具體的「,通過藝術家與創作材料,創作手法來表現出新的創作形式。
然而,還是不得不說,這個被稱之為「The unlikely legacy of 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小組仍然逃不過形式大於內容的魔咒,甚至比抽象派還受到禁錮。從紐約學院抽象派我們學習到,創作方式可以是:用畫筆沾顏料撒(drip painting),用刮刀直接往畫布上囤,拿茶壺從上往下澆,或者是像Yves Klein一樣讓裸體模特在畫布上滾來滾去……於是具象派就想出了其他的,比如用腳畫。
以及用顏料放在瓶子裡面然後把瓶子在畫布上砸碎。
還有弄一堆紙然後在他們之間走來走去,
除此之外不是說要提升日本的競爭力嘛,專門搞這些和紐約學院看起來沒什麼區別的東西怎麼行呢,我們霓虹國要名副其實,搞霓虹!於是就有了奇奇怪怪的作品比如:
如果把他們的作品和抽象表現主義的波洛克,德庫寧,或者是羅斯科等人相比,我感覺到少了一些內涵。具象派過多的把精力放在了「過程」上面,而架上藝術我仍然認為「結果」更為重要。比如在具象派已經不復存在的今天,我們只能看到放在拍賣行裡面拍賣的「結果」。
雖然說形式大於內容,但是未必是個貶義詞,畢竟後來還有更加進化的觀念藝術,具象派活躍於1954年至1972年,影響了後來的一系列行為藝術家的happening,環境藝術,行為藝術,觀念藝術創作,不禁讓人感嘆二戰之後的世界對藝術家們來說真是個最壞的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啊。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拍賣價格的話,藝術品的藝術價值不能夠和商業價值進行對比,所以藝術市場怎麼鬧,都隨他們去唄。當然也有可能是一群權威的藝術史學者感覺這個學派真是太重要太厲害太值得拿重金去買了。
在我看來具體派只不過是抽象派內部鬥爭,對於抽象價值的探討,白髮一雄是我很喜歡的藝術家,這幾年火起來和勃洛克和franz kline等人是有關係的,西方市場抽象的火爆,亞洲市場當然也有所響應
有用屁股夾筆作畫的
有用屌蘸墨作畫的
有用頭和發做毛筆的
他選擇用腳
其實也還中規中矩吧
反正方式不驚人死不休的多了去
能出位成功,有人買單就行
繪畫藝術應該回歸畫作本身,而不是畫的形式
個人認為繪畫藝術在他們手中是走偏了的
非專評,個見,勿噴。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藝術可以被稱為當代藝術?
※有哪些當代藝術家的文章值得一看?
※如何看待藝術家任航因抑鬱症自殺?
※到美國英國去學文學或藝術,英語需要達到什麼程度?
※在當今世界的語境里,藝術還有/還需要好的標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