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每個學校對於建築教育的不同側重點?

比如美國側重邏輯思維的訓練甚至對建築邊緣問題的探索,歐洲某些學校可能偏重建築構造上的表達(當然這都是知名的學校)。國內又各不相同,有些學校很學術,有些學校的教學目標是了解實際項目,把學生培養到能到設計院畫圖就ok了。

大家怎麼看?有沒有高下之分?


謝邀,這題可能涵蓋的面很大。我對建築教育一直有一套自己的理論,既然是理論那就有可能是錯的但是卻有點道理。

我做了六年建築學的學生,再加上半年UCLA正式的教學經驗。如果把我從大二就開始帶學弟學妹,並看著她們從三流國內本科走進TOP20的建築學院(前後大概有十幾人吧),雖然資歷尚淺,但也姑且說說無妨。

背景:
我上本科的第一天系主任就告訴我們,這個「大學」是培養畫圖工人的。你們畢業了就是去設計院給人畫施工圖。他這麼說的原因是這個學校的師資力量是沒法培養出來大師的,與其冒險耽誤了同學們學基礎簡單的知識,不如教一些他們作為畫圖工人的經驗,畢業大家也能糊口。14年畢業的,後來國內建築業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

畢業典禮那天,這個曾今的系主任已經成了副院長,掏心掏肺的和我說。當年你第一天來,我說我們是培養畫圖工人的,是因為你繼續深造才能成大師。我笑著對他說:教授,我確實有大師夢,謝謝您對我的包容。

搗亂01:不想懂手繪
國內本科建築學院都會有「配套的」手繪培訓班,目標是培養考研快題。借著學生的功利心,賺得瓢滿缽滿,就像新東方解題思路,練出套路。那時候,設計本身已經沒有意義了,快題的就是一道題,自由發揮的前提是避開陷阱,當你避開所有陷阱,你發現已經沒有自由發揮的餘地了。
我當時對比自己小的學生說,手繪就是用手畫。你們想怎麼畫怎麼畫,為什麼線一定要這樣拉?馬克筆必須這樣刷?透視有問題都沒關係,畫出自己心裡怎麼想的,線條不堅決也好看。

James Stirling: Staatsgalerie, Stuttgart, pencil studies for plan of intersection, c1977

Draft of Shirohara Kazuo 我偶像筱原一男

柯布西耶畫小貓小狗水壺那張我就不放了。想到什麼就畫什麼,純創作哪兒來套路?有套路還要你幹嘛?

搗亂02:不想懂過程

我在國內學建築學的五年一直處於精神緊張狀態,雖然不算學霸但也蠻刻苦的,短文就不比慘了。學習過程大概也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拿到一個場地或者任務書感覺就像拿到高考試題一樣。總平-柱網-平面-剖面-立面-反覆查下規範。心中不忘:實用,經濟,美觀。(從公元前25年維特魯威到現在都沒什麼變化?)

懂設計 還是 懂軟體? - 李樂賢的回答

所有有這個疑惑的人肯定都是經歷過高考的,這其中一些知識是可以轉換的,比如你數學做錯的題目,你會放到錯題集裡面去糾正它。如果你沒這麼做,下次遇到還是錯,你只不過用錯誤的方法又解了一次題。當然設計比這複雜的多,涉及的因素也多得多,如果這五年就關心那麼屈指可數的幾樣因素,你的訓練有意義嗎?就像一道追擊問題,你做十遍,你有提高嗎?

那麼除了排功能摳立面,我就想去研究點別的了。最初最束縛手腳的肯定是形式,看著Zaha,MAD的那堆東西,心想怎麼給弄出來的?感覺自己有一天能做出這種形態我就牛逼了。研究造型軟體,造型技術,CG和工業設計的都來一遍還不過癮,再去翻關於幾何和生物形態的文字看。

慢慢實習了幾家公司發現,其實所有人去接近一個設計的過程都很不一樣,BIG用大眾化的diagram,OMA先來幾個research,Zaha,MAD和Thom先畫畫再捏,Gehry先畫畫再堆盒子解決功能空間。(高逼格同行請寬恕我粗暴淺顯的描述方式)

你自己有一套固定想法或者思考模式嗎?你會去閱讀學習更多的東西來注入到一個新設計里去嗎?

搗亂03:不想懂技術

4. 不懂設計,不懂軟體

我覺得懂軟體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懂設計,沒有審美,不聰明。我懂點技術會點軟體,你不能說我什麼都不會吧?

在我看來,問這類問題的大多數對目前做的不感興趣(感興趣一般都是想方設法達到目的)。你什麼都不需要兼顧,什麼軟體都可以不學。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果沒找到就繼續找。

我依然記得我大一很天真的去了學習經驗交流會,官宦氣息濃重的學生會領導人叼著煙和我說:大學你把Sketch Up用好,《建築空間組合論》讀通,就行了。

我對Developable surface和Bio surface特別著迷……所以我喜歡長腿S型的姑娘。
然後我就瞎玩兒,試了一圈覺得Rhino和Maya最能滿足我的需求。當能滿足我的需求,我也就沒有再去開發別的軟體了。

搗亂04:真不想懂技術
用對的工具干對的事 ,這句話是對的也是虛的。
一個工具的潛力,在設計這個工具的時候有設定,你要在這個區間里探索更多。
強烈推薦一本神作: The Animate Form

一個哲學家,在1980年代末期對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探索。

作者是我的導師Greg Lynn,非常神奇的一個Maker,我甚至沒法把他定義為藝術家或者是建築師,儘管他拿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他為了追求理論,設計和想法都可以拋棄審美。書中講如何用動畫軟體找型,這本書的啟發意義大於實際蓋樓。

搗亂05:不想懂歷史
西方藝術史是一個很大的寶庫(我的學習方法很可能是錯的,學歷史的請別批我)
我自己也做了Archive,我大概知道發生的時間段和歷史背景,我從來不記案例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我只看他做了什麼,這些案例對我來說像是色情小說,我看懂的就是他設計的。如果沒有啟發意義或者思考價值,我誇下建築師手感好就過去了。(在這方面我是實用主義者)

而且我認為建築史和藝術史是階段性連續,把Ten books architecture, Marcus Vitruvius Pollio或者是金字塔什麼的放在西方建築史最前面對我來說是可笑的。我覺得這倆案例和我學的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文藝復興可能都對我沒什麼幫助。AA建築學院的院長Brett Steele也調侃過這事兒,不明白為什麼文藝復興忽然去把古典柱式什麼的研究一遍然後就照搬過來蓋房子了……

既然我們身處這個時代,就應該做這個時代的建築師。包豪斯的出現完全割斷了和過去的關係(但是他們準備了很久,體系成熟),AA的創立廢除了西方減持數世紀的建築學導師制(但是他們不斷的擴展過去建築師的試驗平台,而不是從零開始)。當然現在又有變化了,我們又翻過去了,我們又開始言傳身教了,我們也更願意思考工業革命了。

我這麼說並不是蔑視藝術史,我非常尊敬建築史,建築史告訴我歷史上spiral的平面成功的案例不足十個。我只是想強調這些數據信息的分析價值遠遠大於那些fact。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Frank Lloyd Wright

搗亂06:不想懂製造
剛完成舊金山MOMA當代藝術博物館立面的製造商Bill Kreysler和我開過這樣一句玩笑話:Jingjun, you know architects are poor, right? If you know how to build, you will be f**king rich!
有一些公司得意於自己把建築師和工程師分開,對於這些建築師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在歷史上這個時刻真正的成了紙上談兵,丟失話語權,工作的成就感可能都遠遠低於CG場景師。(工資肯定低於他們,工資代表了市場價值)所以,別怕臟手臟腳,像地球上第一個蓋房子的人一樣去享受make+build的過程。

SF MOMA, Sn?hetta

搗亂07:不想懂教育
你畢業那天問問自己學到了什麼?這不是雞湯,這定義了你。


個人認為沒有高下之分,這世界上最寶貴的事情之一,就是多樣性。我作為學生,覺得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構造是美的,邏輯是美的,參數化也是美的,各個領域都有其值得學習的地方,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但沒有必要把領域之間對立起來,它們也從來都是相互結合的。

就像大家對建築的評價從來沒有統一標準,自然在建築教育方面也會有不同的側重。其實我感覺大多數院校在本科階段的教學並不會有特別嚴重的偏重,都會考慮兼顧各個方面,只是加強某些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比如不嚴謹的說,歐洲大陸重構造,英國重敘事,北美則重思辨。況且人又不是機器,學校怎麼教出來就什麼樣。現在學術交流也很活躍,不管你在哪,總能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

而作為學生,經歷了本科階段,應該能夠成熟到決定自己希望往哪個方向發展,那麼去相應的院校深造即可。每個人喜好不同,也沒必要為自己的選擇貼金。

吐個槽,我看回答里不少人似乎不屑畫圖,要知道構造,施工,也是有雲泥之別的,人的體驗很多由細節開始,你們推崇的大師們哪個不是對材料構造有多年經驗和摸索,只是他們中許多並非因構造出名,這並不代表人家不懂不重視構造好么。畢加索雖然很抽象,人家當年寫實的畫工也是杠杠的。蓋里雖然以捏紙團找造型出名(開玩笑),人家也花很多時間推敲空間和尺度的好么。

也許是這個時代大家都求快狠准,總愛給東西貼個容易理解和宣傳的標籤,這可以理解,但我希望人們還是盡量獨立的去看待作品和所謂風格,去看它的方方面面,去學會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設計方法,這樣人才不會固步自封。


關於國內建築教育的側重點不同,沒有高下之分,它反映了國內不同的建築高校對建築學教育的理解。說點我自己知道的吧。
我記得上海大學的建築學本科出來是文學學士,它的建築系放在美術學院里,側重藝術。央美的建築學也是側重藝術。香港中文大學應該是側重建構,上次在東南聽了顧大慶教授,和朱競翔副教授的演講。同一所學校的不同老師,對其學生要求也不通,講課也各有側重。
再說建築系出來也不一定干建築,就好比學表演的出來不一定演戲。比如吳彥祖,陳奕迅,叫獸易小星。。。。
關於培養的側重,很好理解。像我這樣的三流學校出生,老師當然培養你畫圖的能力,將來再和老八校學生的競爭中,能混口飯吃,這就夠了。我不是說普通學校出不了大師,畢竟教育是批量生產,能走多遠還是靠自己。
畢業後有人畫施工圖,有人做設計。不是說只有做設計才是高雅的,畫施工圖也需要設計的,比如扎哈的廣州大劇院,我感覺它的施工圖比設計難多了,項目落地需要考慮方方面面,有的人就適合畫施工圖。
我記得東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韓冬青說過,建築學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個例,而是允許個例的存在。像王澍這樣的大師,畢業後沉寂十年,這十年里對國家,對建築業幾乎沒什麼貢獻,然後猛地出來做項目獲獎。如果建築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類似於王澍的大師,國家早廢了。
所以建築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建築學人才,畢業後能適應對應的崗位要求,為國家服務。這種崗位要求就多元了,教室,設計,施工圖,監理,歌手,導演。。。。
建築學教育側重不同,正是市場對人才的多樣性需求導致的。


不只國家之間目標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學院的不同派別老師,理念也是迥異的= =

比如我所在的TJ大學建築學院,大二的老師有位現在經常做實際項目,要我們緊跟時代發展,不要做一百年前的建築,最好在現在就加強競爭力,遠遠甩開同齡人。還有一位同樣做實際項目的老師,卻更加重視採光防火之類的問題,平面圖僵硬得一比也不管...還有另一派老師覺得現在重要的是訓練基本功,手把手地教學生排功能啊流線啊基本的空間審美啊。

第一種老師的目標是培養新銳建築師;第二種是培養工人;第三種也許沒什麼個人目標,只是想讓學生多學點東西?

嗯現在大三,某控制欲超強的老師就是想讓我們一畢業就能被用得上,另外也有老師想讓我們擺脫形式的束縛。

理論上沒有高下之分。說起來,目標如何和自身條件也有關係啊。想要去歐洲美國留學甚至工作的學生,大概家裡經濟條件不錯?但是急著工作賺錢的人,也許會想在大學五年里趕快學會各種專業技能,可能就不會很重視理念和創新。
存在就是有原因的,說來如此,但以星辰大海為目標的學生大概是瞧不起那些實際的老師和學生的...

所以重要的是個人選擇吧?比如在同一所學校里,喜歡AA的人可能會選以理念見長的老師,想要工作的人就更加實際一些。就好像有權力欲的學生會參加各種學生組織,然而閑雲野鶴類的人就不屑一顧嗯……

看了下其它答案,我從前也是覺得只有想當大師,想不斷超越時代的建築師才是好建築師。雖然現在我對於自己依然這樣要求,但是已經可以理解那些安於傳統的同學了。有個很好的朋友,對於建築的觀念和我相當契合,都認為固守形式,過於保守是不對的。然而她家裡沒有辦法供她留學,即便是讀研也未必可行,所以她很想趕快學好各種基本本領。我就也沒法勸她和我一起選思想開放但不愛教實際手法的老師。
但是老八校大部分老師都是按「你們就算不是大師也得是頂尖建築師」的標準要求我們的吧= =少量想讓我們當畫圖dog的老師都被學生嫌棄到死。


這幾種教育有什麼區別、高下之分我不清楚,但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我確信國內的教育(並非所有)是有問題的。


相信大家都會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建築是一個複雜多元的事物。服務的對象,所處的環境,考慮的因素使得建築設計面對的問題複雜甚至充滿矛盾。而建築工程是包含建築設計,結構,水暖電等等方面的綜合系統,更不用提建築學自古以來又有那麼多的風格和流派。所以,教學方法有不同的側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取決於你的定位,不是說當大師還是當畫圖狗,而是你的建築觀。

你若是覺得建築師就是高逼格群體,他們的工作就是滿足自己的創造欲,好吧,那各個學校自然高下立判;
你若是覺得建築師就是用建築設計去服務人,服務社會,那麼我想,了解實際項目,做精緻的細部豈不比扯一些高gou深pi玄bu奧tong的理論,做一些稀奇古怪(如果造得起且造得出來)的造型要好的多?

當然,至於學校高下之分,我想,這又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這還取決於學生想要什麼,老師能教什麼以及學生畢業以後能幹什麼。

就我了解,一些英美建築院校並不是太在意培養建築師這件事——不管是大師還是普通建築從業者,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他們會有很多「腦洞很大」的探索。忘掉是哪個在英國讀碩士的人轉述了他們老師的話,他們老師說,這個建築碩士項目主要的目的是培養你們用思考建築的方式去解決其他問題。

至於美國,有的學校建築學本科是四年,發B Art學位,有的是五年,發B Arch學位,你看,學位的不一樣,說明側重點的不同既在於不同老師,不同學校,不同國家對於建築學教育的不同理解,也和他們的培養目標息息相關。

回到國內,雖然我覺得國內設計院做得東西基本上都很屎,但我希望大家還是要認清一點:一些學校在探索高大上的理論和概念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在培養大師,一些學校在干著枯燥乏味的,毫無創造力的事情並不意味著他們在養畫圖狗。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設計類院校的女生,總是對建築抱有一種少女情懷的幻想,以為做一個建築師就是肆意揮灑自己的設計激情。

對不起,建築是一個服務行業。滿足規範,是一個建築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即便你要突破規範,也應當是在保證這個建築好用,而不是好看,的前提下。畫欄杆,畫門窗細部,畫扶手就很low么?難道非要做造型——好像你就能做得很好似的——才夠屌,才夠逼格算是建築師乾的事?

【非但不能把做這些事以及學做這些事當做「畫圖狗」的日常,還應該樹立這種觀念:連這些都做不到,你不配管自己叫建築師】。

一個建築院校,如果只教學生排功能,畫流線,卡各種規範,用一用SU,它的教學思路無疑是老套的。但至少你有了在建築行業從業的最基本能力。不要天真地以為學校不教你排功能了,不死扣各種規範了,你就能做設計了,能做大師了。這跟「風格」無關,而是殘酷的現實。國內一些學校也確實沒有能力給予你更好的培養環境了。優秀的資源是有限的,你拿不到,成為頂尖人才的機會就渺茫,這在任何一個專業都一樣。【喂,誰讓你高考不好好考

但我從來不認為,畫圖的就不算是在做建築

當然,「王大師」的學生看不起這些東西挺正常的,看看「王大師」在中國建築圈裡的口碑就知——王大師好像自稱業餘建築師吧? 誠然,某些同學要學王大師的范兒,走穴,喝酒,找個金主給自己各種項目玩玩,然後販賣點文化私貨也無妨,開心就好。

記得李興鋼說起過他做設計的感悟。有一天,他真正意識到自己筆下的每一根線都將被建造,都將成為現實,都將存在並影響無數人的時候,他開始覺得自己真正懂得如何做建築設計。

學校的側重點不同,很正常建築本就是一個複雜的事物。畫圖不動腦子?畫圖不是做建築?哦,好吧,難道我們是拿著大師的草圖去蓋房的?

正好有人不依不饒地在扯什麼建築師的出身什麼的,那我就放張圖好了

一個真正熱愛建築的人,應當熱愛這個行業的每一個部分。一個只有優秀設計的建築會變成怎樣,我想大家在中國已經看得夠多了。至於某些美院的半吊子設計學學生,以為做做造型就算走在通往大師的康庄大道上的狹隘認識和膚淺偏見,希望不要有太多人在意。

======================================================================
那個國美的姑娘覺得我說「做建築跟做設計不是一回事」的觀點很傻逼
科科,然而她自己又在大談特談建築師的人文情懷。翻看她之前關於建築設計的回答如何看待中國美術學院的建築系? - 吳雨晨的回答,其中有一段話:

「老八校的建築設計作業給我的個人感受就是:
你有想過你做的這種建築放在中國城市裡,它將要融入中國當下城市語言么?直接臨摹和借鑒國外的手法和形式放到當下中國城市環境里沒有一點點疑惑,這些歐化文化到底是否正確到底是否能用么?」

所以,這就是做設計跟做建築的區別。你可以隨心所欲地用設計表現你想要表達的——如果你要做的是一個雕塑,或者設計一個香水瓶子,並把它們放到你能放到的任何地方去。有人還把自己的屎裝罐頭裡對吧。但建築不一樣。


王澍在我大一的一場講座上,對著我們建築系的學生說「你們要把自己當做大師一樣要求自己,不可以匠氣。」

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一個同學在老八校,看了我的設計作業,說他們學校老師不喜歡這些形式感和風格探索,他們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們不是大師,不要搞這些。」

在他們老師看來進設計院拿8k+的工資,乖乖當一條畫圖狗就可以了。

你們自行判斷。

不要強行等價,因為我所表達的其實是兩種學習態度和認知問題。

還有我口中所說的畫圖狗,就是指抄襲照搬,不動腦子,軟體出出圖的人,對,中國現在好多設計院都各種抄襲各種照搬,很多人在做這種事,他們在抄襲照搬的時候沒有想過這樣做的後果(其實這個後果很嚴重,但是他們沒有那個意識,為什麼沒有那個意識,就是因為建築素養不夠,一方面老師問題,另一方面自己書讀的少):千城一面。全盤歐化的背後意味著幾十年過後中國城市文脈完全斷裂消失,那個時候你很難和你孩子描述你小時候所居住的城市建築,所感受的居所文脈。所謂的「鄉愁與故土」情節再也無從談起。「千城一面」
同時會改變我們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社會關係,地域風土。

當然,現在大陸地區有很多老師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所以在極力挽回改變現狀。

建築師不僅僅承擔著一棟建築的誕生,這棟建築自誕生起被寫進人類城市歷史。它對人的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所產生的積極消極影響,都是建築師要考慮的事。

所以王澍曾經說過「建築師有責任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


在我看到評論里有個憤青說,做設計和做建築是兩碼事的時候,我就深深地認識到在中國存在很多人對建築學專業有著片面化認知,中國的建築發展的道路確實任重道遠。


加拿大曼尼托巴建築碩士畢業兩年飄過……
說說自己的感受
本科國內211,建築專業大概在國內排12名左右。
本科國內的感受就是累,不停的畫圖,個人的美術功底算好的,從小習國畫西畫都有基礎,也算愛手繪。

當初去加拿大也是因為有個文藝的雪景夢加之另一半已早去曼大三年。

現在回頭看,本科國內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培養繪圖員為目的,真正的設計思想過程的培養幾乎為零。雖然我們本科的建築學在國內已算不錯。

曼大的建築學應該說是加國很有歷史的院校,也相對來說比較傳統,很注重手繪,當初我擔心的沒有三維建模軟體基礎的問題基本沒出現。

曼大很注重傳統的手工模型,尤其是初期尋找設計靈感做的一些概念模型,這部分就跟國內的建築學教育差異非常大,這種過程幾乎在曼大的一個設計課程中會有一個學期,這個過程你不知道你要做的最後的建築體量,功能,具體的容積率等更是不知道。

它看重的是你從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可以是抽象的跟建築毫無相關的名字或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等等引發,全程由你自己去做各種任何,注意是任何你能想到的所有的任何的方法,可以是任意材料做出來的模型,繪畫,藝術裝置,甚至是一段舞蹈,一首歌,一部戲等等都可以,學校和老師都會鼓勵並要求你盡量用更豐富更多層次和手段來探尋你想要主題,問題,最後慢慢引導你剝離出一個更加具象的建築問題與課題,最終回到一個有你自己找尋到的具體的建築設計任務書。

我竊以為這個探尋的過程才是真正培養建築設計師亦或所有設計師的靈魂教育過程,這跟國內粗燥的快題設計,一個月從成形的任務書到出設計平立剖畫炫圖完全不一樣。

雖然曼大在北美的建築教育中不算頂尖的,但也比國內的培養繪圖員式的教育大相徑庭。當然我知道現在國內頂尖的一些建築學院不論是在本科還是碩士階段的教育已經在做一些向國外建築學教育靠攏的嘗試,尤其是同濟大學做的一些改進就很好。

15年本人還曾差點成為同濟的建築副院長的博士生,但因個人的一些家庭原因放棄了在國內繼續讀博的計劃。

總的來說,學設計真的需要走出國門,國內的審美,設計,藝術教育從小的氛圍就比發達國家差很多。當然國內也有國內的好,有些實用的基礎的建築學知識在國內的梳理也很有幫助,但真正培養設計師,還是需要去國外。

關於曼大的建築教育個人還可以寫更多,我在曼大的碩士畢業課題就是關於建築教育的研究,有空我會梳理一些


大學學習沒怎麼學,在工地晃悠了5年,越來越想蓋一棟除了廠房之外別的稍微有點創意的建築物,因為經濟制約,目前除了想著考完一建想著換個環境,目前依然盲目。
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人生到了快三十的路口,家裡催著結婚,而我卻想攢錢深造,
有的時候覺得寧可當一條畫圖狗~


誰不是揣著大師的心,做著畫圖的狗呢?


說點無關的,知乎上建築設計話題果然也還都是學生居多,
也不知道設計院畫圖的怎麼惹你們了,畫圖狗就不要動腦筋了?布個平面功能就不是設計了?排個柱網就不是設計了?搭個穹頂桁架就不是設計了?畫個幕牆節點就不用設計了?畫個花池欄杆就不用設計了?做個入口門頭就不是設計了?非得高來高去拗造型才叫設計?哪個大師不是一筆一划熬出來的?哪個大師不是事無巨細精益求精?
然後,你們試試自己開家設計院,看看有多少畢業生能值5k+。


推薦閱讀:

輕鋼結構住房有哪些優缺點?
建築專業,如何準備作品集及申請到不錯的牛校啊?!
有哪些設計得很棒的學校宿舍樓?
建築系學生畢業去上海工作,怎樣選擇入職單位?
建築手繪中如何突出層次感?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