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困境,重拾希望?
本人是國內top2的學生,家境不錯。說來慚愧。從小到大周圍的人對我抱有很大的期望,我也一直努力,基本達到沒讓他們失望。高中時候的自己,是有理想並為之奮鬥的人,但是到了大學,情況完全變了,由於沒有父母老師管束和教導,我就像脫了韁的野馬一樣,開始墮落起來了,大學已經兩年了,我並沒有真正的快樂,我深陷泥潭,愛情觀越來越畸形。越來越沒有相信真愛的能力,真愛似乎離我越來越遠,我總是空談夢想,不做點實際。又或者做了幾天,就開始放棄,不能堅持下來。我今年暑期報了個20萬的培訓班,但是也是由於自己的無能,學習了一個月,就早早地放棄,沒有繼續下去。本來大學剛入學時,我就自己制定了自己的目標,以後的人生路線,就是出國,由於叔叔阿姨的關係,一早就以哈佛為目標,但是到了第二學期,我就只能把目標降低到美國前20,到現在,就是澳國立和墨爾本了。感覺自己越來越敗家了,對不起自己的父母和親戚的期望,無數的夜晚,我都想開始振作努力,但是第二天總是被其他事物吸引,日復一日,我真的受過了這樣的日子,我真的不想這樣。我覺得我的毅力被自己的懶惰削平了,我就像徹底變了一個人 ,變得連我也不認識。我寫這些問題 ,希望有人可以給我誠懇的建議。我自己的打算是休學半年,讓自己冷靜下來。
首先,題主大學之前的經歷使得題主盲目地相信,自己只要一改頭換面開始努力,就又會無堅不摧戰無不勝,下狠心報20W的培訓班就是這種心理的體現。但是我想說,即使你大一開始每天都像高三一樣努力,在top2學校中,有極大的可能也只是保持一個中流的成績。
其次,就是如何面對家人期望的問題。對大部分進入top2高校的學生來說,考學進入top2是他們一生取得的他們家人能理解的最了不起的成就了。此後的人生中,無論你克服了怎樣的困難,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在家人眼裡都不能和考入top2相比。但是實際上對大多數top學校人來說,考學和以後人生道路比起來,就像開場CG和真正的遊戲一樣。此後,即使你付出了努力,也是正確的方法,也不一定能做成一件事。嘗試多次能做成一次,就很了不起了——這才是人生本來的樣子。至於那些勸慰題主從過往的輝煌中尋找奮鬥動力的,這隻會把題主坑的更慘。
最後,不要給自己要求太高,要求低一些,但是一定要做到。不要想著自己一下子就可以變身賽亞人全天候學習。那樣的話過高的目標和你目前的現狀的巨大落差會讓你產生巨大的挫敗感而行動不起來。你就要求自己,每天只看一小時書,但是一定要做到。
其實很簡單。如果我現在在top2,還能隨便出的起20w,而且還有富足和富有關係的親戚,如果不是真的感興趣,我會努力學習?
我幹嘛學習?
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
我又不需要畢業了去給微軟打工。。
我學習毛?
題主其實你早就在潛意識中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有資本不學習。
而且你的做法是正確的。
你這種條件的人,就是不需要學習。你能去top2,說明你非常非常的幸運了,如果不是因為生源地分數線特別低的話,那就是你從小的確對考試還有一定的興趣。不過從你「脫韁的野馬」這點看來,你對考試毫無興趣。。。
哪天你家沒錢了,沒錢養家找妹子了,你一定會好好學習,為了工作,為了生計並且力爭第一的。
哪天你對科學技術真的痴迷了,你會敗家到底,花一百萬,但是也要搞一個自己的航天器/3d印表機/人造器官/新式手機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特別厲害的人可以追求自己的興趣
如果這兩件事沒發生,那你還是安心在自己溫暖舒服的被窩裡看美劇吧。我認識個我們學校的哥們,成績也很一般,家裡也很有背景,也是去澳洲某大學拿了個phd,名頭還不如你說的這倆響亮。現在呢?回國就在北京某211拿到tenure,每年公費去歐亞各國訪lv學you一番,還贏取了白富美,吾輩皆謂之人生贏家。想想自己手上的牌怎麼打好,我覺得如果你的描述不誇張的話你能夠拿到他拿到的。
最近我也在休整自己,當然客觀條件和題主不是一個級別。我思考了好幾個月,想了很多以前的人和事,並且故意試錯了一些事情,現在有了一些體會分享一下。
1、我做錯了很多事情我不知道錯了。小時候犯錯有很多人來糾錯的,但是我仍然不知道我錯了,原因如下:
①他們不是我,沒有人能真正了解別人的內心。只能憑自己的經驗和情景設想無限接近地去構想對方的想法。但是很多成人都認為小孩幼稚單純,自己的想法是對的,灌輸一些正確的觀點給小孩,而忽視小孩的個性和內心真實想法。因此,對於很多小孩心中的錯誤想法無法提出正確的更正意見,只是從行為上加以約束或者是思想上進行引導,但可能並非真實需求。
②《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有這麼一段,「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學了那麼長時間的文章,真正用了好久才能體會,古人誠不欺我也。
③正確的話,聽不懂。年少的時候有太多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年少有朝氣,殊不知傲氣也是淺薄,見解都是偏執。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成熟就是對內消除傲慢,對外消除偏見。」
結論:我犯了那麼多錯,有自己的淺薄和偏執,也有無人引導的苦楚。犯了也就不糾結了,青春那麼少,一定要過讓自己舒服的日子。
2、我現在的作為就是我的本性表現。我所表現出來的浮躁,懶惰是我本身所具有的。幼時的生活簡單,思想單純,唯一主業就是學習,而學習的評價標準是學習能力(不止包括學校的學習),學習能力強了就會被認為優秀,自己也受此影響認為自己優秀,實際上很多很重要的其他要素(自控力,執行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都被忽視了。而越是成長,需要真正去創造自己的生活,學習能力退為次要位置(一些人可能學習能力一般,但是足夠恆心,投入大量精力,可以獲得和學習能力較強人同等的學習結果,和學習能力較強的人也處於自我創造的同一起跑線上),其他要素的作用被放大,甚至是決定性的。結論:「我幼時優秀」,這本身就是一種片面的評價,我本身就缺少很多重要的人格要素來支持我的人生創造。
然後,我來分析一下你的問題:
高中時候的自己,是有理想並為之奮鬥的人
你的理想是什麼?考哈佛?這是理想,還是無限地證明學習能力,來得到周圍人的讚譽,來證明自己是個優秀的人?
我把時間差不多都花費在追漂亮女生和玩上,並以此獲得成就感,我也腳踏n多船
我看到的就是無事可做,沒有追求,從女生的依戀中得到成就感和滿足。馬斯洛需求理論中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你可以分析一下你哪一個需求更多,我認為是尊重。你需要被承認優秀,你需要別人的尊重。與愛情無關,這麼做還會消耗愛情。
我總是空談夢想,不做點實際。又或者做了幾天,就開始放棄,不能堅持下來。我今年暑期報了個20萬的培訓班,但是也是由於自己的無能,學習了一個月,就早早地放棄,沒有繼續下去。
我認為你本身也是缺乏意志力的,這是本性,是需要你去努力克服並且讓自己強大起來的地方。
無數的夜晚,我都想開始振作努力,但是第二天總是被其他事物吸引,日復一日,我真的受過了這樣的日子
就像很多人不能停止刷社交app一樣,其實沒什麼生產力,就是停不下來。主要還是沒什麼真正想做的事情,想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又太浮躁,強制讓自己去做又半途而廢。
我的建議:
1、正視自己。你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人生榮譽需求。不要用「無能」來評價自己,年輕,沒有什麼不可能。
2、花時間去找什麼是自己耗盡一輩子去做很也開心的事,然後當做事業。
3、把自己的真實想法,一定是真實的感受,找機會對你崇敬的人講,他的觀點會給你巨大的影響。
4、愛情,真不是我這樣的女屌絲考慮的事情,你隨緣吧。
鄙人也在某校混,家境可能沒有題主好。鄙人也沉淪過,掙扎過,休過學,最後決定對自己刻薄一點:每天堅持早睡,就算明天是deadline也要十點睡;堅持早起,就算早上沒什麼事干也要七點起。
早睡早起等於每天都給自己一個重新面對生活的機會,而且簡單的作息習慣漸漸影響你的其他行為,讓你變得純粹…
也可以考慮其他習慣,本質上都是給自己一個reset點。但不要開一些自己明知做不到的,例如每天跑一萬米。
作為一個親身經歷者,來讓我好好答一下這個題。主要也是看到目前的答案都幫不到當時的我。
首先自爆一下背景吧,大學比不了題主,華東五校之一。也是一入學就開始墮落,四年之後踉踉蹌蹌畢業。
我覺得現在過來了之後,回想當年我希望自己能懂的道理,應該有如下:
1. 不要害怕失敗。
每一個高考輝煌過的學生都有過這樣的心態,那就是「這個世界也不過如此,你們都做不到的事情勞資輕輕鬆鬆就做到了!我就是神!」。青春期的年輕人有這樣的心態非常的正常,畢竟高考是我們當時的全部。
現在長大了,明白了高考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它:
a)幾乎沒有不確定性。
真正的成就都是非常冒險的,科研、金融甚至包括工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更不要說政治、戰爭。這樣說,你覺得馬雲沒你學習好,但是真的問你,搞個阿里巴巴和考上清北,你對哪個更有信心?
b)不需要背負道德壓力,不需要背負精神壓力,唯一要做的就是埋頭學習。
這一點大家不要不同意,我說的是那些你明知道要做的犧牲。不僅僅是法官、律師、醫生、記者、政治家、企業家、作家,哪怕只是做一個好老公/老婆,你都要默默忍受委屈,就是你明知道做這件事會讓自己委屈,但是你別無選擇,只能勇敢的去做。回過頭來看看高考,全社會都在關注,所有人都敬佩並鼓勵努力學習的學生,「努力學習」換來的可不只只是成績呵,別忘了你「父母滿意欣慰的眼神」,「親戚老師鼓勵欣賞的話語」,「同學朋友佩服的掌聲」,各種榮耀……
c)方法清晰,對想像力和創造力沒有挑戰。
對比於科研,工程、文學、藝術等。
還可以列舉出來的很多,我希望大家看到這裡已經能理解那個點了,那就是高考跟人生比起來,太特么簡單了。
所以,這麼簡單的高考成功了,根本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這一點,看看周圍同學都明白啦,通過什麼方式考上清北的都有,自己根本就不算什麼。所以一定要接受這一點,考上個好大學,真的不算什麼。如果還是想不通,那就倒過來想,如果一個人能考上清北就是算作成功了,成功是不是太簡單了?每年有幾千個17-8歲的小破孩就這麼成功了?對吧?
好了,費了這麼大的勁,只是為了歸零,大家都只是普通人。
那麼現在,作為一個普通人,在大學裡、新的環境新的挑戰下,遇到了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價值觀受到衝擊,對自己的能力開始懷疑,受到周圍人(可能包括老師、同學)的質疑甚至鄙視,學業本身的壓力與困難,甚至是照顧自己的身體和生活,這些才是真正的人生挑戰。過去的20幾年裡我們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挑戰,跌倒了就對了。我其實有一度非常恨這個社會沒有在我上大學之前教會我這個道理,這才人之立足於社會必備的技能。現在我特別希望能讓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是還太稚嫩,受不了真正的人生的各種衝擊和挑戰,其實很多人還是沒能成熟起來,他們有的躲到了學術背後,有的躲到了文藝的背後,有的躲到了物質的背後,也有的躲到了父母的背後,這真是社會的大不幸。
如果接受了自己的失敗,那麼其實就很簡單了。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俄羅斯方塊。玩到了一定程度,攢夠了一定的積分,於是速度突然變得很快,然後噼里啪啦就輸了。然後你怎麼辦?輸了再玩唄!原來從來沒這麼快過,輸不是很正常的嗎,後面自然會越玩越好。
2. 不要小瞧自己。
我大學混畢業很久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那時候我開始問:
「你在周圍人都不如你的環境下壓力大,還是周圍人都比你強的環境下壓力大?」
是的。無論我們是誰,我們身體里最普通的那個自己都會說「那當然是周圍人都比自己強的時候壓力大啊」。但是,是這樣嗎?
上了清北,你已經脫離你們當年那些學習成績跟不上的同學了(*)。你也許很依賴他們,很想念他們,覺得那幫跟你吃喝玩樂說著一樣方言一起奮鬥過青春的小夥伴們才是你的同路人。
不,他們不是。
你已經考上了清北,你的平台已經比大家高得多了,接下來,你可以跟真正有實力跟你成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上路了。小時候碾壓別人的成就感不再,可是這說明你已經更牛逼了!一定要記得這一點,當你成為了你周圍環境中「較差」的一部分人的時候,你其實是升級了!
所以不要小瞧自己,你還是那個能輕鬆考上清北的那個你,只不過你現在在一個周圍全都是「隨便考上清北」的人里,這是一個好事!
人很容易迷失在環境里,覺得周圍人比自己強,自己就是弱逼。不是的,要學會辯證的看這個問題。哦,對了,這也是人生的挑戰之一哦。
3. 找到人生的意義。
好了,接下來我來回答題主「那我這糟爛不堪的大學經歷怎麼辦?」的問題。
很多好學生(我不算好學生)其實都傻傻的單純,為什麼呢?我試著分析一下。因為青春期探索自我的時候,他們在學習。所以其實他們的夢想根本就不是什麼夢想。不信?試問,如果考上清北回家會被親戚們說「這孩子真傻,就知道學習」或者「哎,這孩子完了,以後估計是個書獃子」,你還學習嗎?如果回答是「不是」,那說考清北不是你的夢想,而是你周圍人的夢想。這也許並不符合你的價值觀。但是不要忘了,人天性就喜歡追求別人的認可,遑論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呢。所以很多孩子生活在父母親戚的影子里,追尋著他們父母人生的意義,因為這會帶來認同和表揚。可是,不,你騙不了自己。真到了學習的時候,你發現如果不能「考第一」,不能「再上一次清北」,學習毫無意義。學習對於好學生也毫無樂趣可言。
除非你有興趣。
你為什麼要考哈佛?我是學計算機的,我的夢想絕對不可能是哈佛,MIT斯坦福還差不多(讓我過過嘴癮)。你要去哈佛學什麼?你為什麼要去哈佛學這個?學完之後你想要幹什麼?改變世界嗎?如何改變世界?改變世界的哪裡?你是要維護世界和平還是要促進人類生產力的進步?
這些問題都可以簡單描述成「人生觀」。人生觀決定你要選擇什麼樣的人生。你是要體驗生命的多姿多彩還是要挑戰人類的極限?生命是禮物還是謎題?這個問題可能要用你一輩子來探尋,不過至少,哈佛不是必須的,其實清北也不是必須的。但是他們無疑可以給你帶來巨大的機會,也許他們是最適合的一條路,但是這要問你自己。
所以,回過頭來說你已經過去的第一年。你學習不好,沒問題。你需要學習好嗎?為什麼?你要用成績來保研出國還是你需要知識技能去應用?當你明白了這一點之後,你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去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做事了,像上面說的,你有這個能力。問題不是你學不會,而是你不想學,不想學因為沒什麼用。如果你不知道有什麼用,那它們就沒用。相信我,當你明白了你(暫時)真的想做什麼之後,你肯定會遺憾自己沒有好好學習,但你不會再氣餒了。一年學業有什麼了不起的,對嗎?它除了擊碎了你「完美學神」的美好形象外,還能給你帶來多大損失呢?當你真的有了想追求的東西的時候,你會自然而然的想到辦法,而不是覺得處處碰壁。保研、直博、出國、創業,都可以補救。如果你要是像李健一樣想搞音樂或者錢鍾書一樣搞文學,那你更不用在乎了,不是嗎?
最後,送題主一句話,經歷是一種財富。
祝你成功。祝我們大家成功。
* 強調一下我完全沒有鄙視成績不好的同學,這是另一個話題了不展開講,成績不好是可以牛逼的。但是牛逼的人想做到成績好是很容易的。我學歷比比爾蓋茨高可我知道我是個菜比。
難道就我覺得這是人生贏家?
題主你好,看了你的問題描述深有感受,所以忙裡偷閒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你的問題很簡單,一句話就能說清楚:你從高中時代開始到現在的理想,都是外界施加給你的要求,而非自發的,自覺的追求,因此一旦這個施加給你的要求得以實現,或者沒有外界權威給你新的要求,你就會進入一種迷茫而不知所措的狀態。題主就像在馬戲團出生的跳火圈的獅子,一旦放歸野外去除一切約束和指引就無法適應「新」環境。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你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
具體的分析只看這句話:本來大學剛入學時,我就自己制定了自己的目標,以後的人生路線,就是出國,由於叔叔阿姨的關係,一早就以哈佛為目標
我剛申請完拿到offer的時候也覺得中期目標實現了人生要圓滿了,來了學校之後才意識到這紙offer 不是一個結局,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我慢慢意識到大學對我來說只是一種手段,而對知識的渴求才是我最終的目的。書非借不能讀也,就算不上大學,我也會用手頭的資源來自學,雖然可能沒有在大學系統的學習效果好,但學習過程中的樂趣是一點不少的。
題主說目標是哈佛。那麼假設你到了哈佛以後呢?你要做什麼?哈佛能給你提供的不過是一個平台,上面有很多有夢想有能力的小夥伴,你們可以交流可以互相學習,可是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從你的問題描述中我沒有看出任何的個人愛好或是真正的理想,甚至看不出你的價值觀或是未來想要的生活。沒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往前沖是非常危險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向著遙遠的目的地緩慢的前進也要遠好過飛速衝下斷崖。
無數的夜晚,我都想開始振作努力,但是第二天總是被其他事物吸引,日復一日,我真的受過了這樣的日子,我真的不想這樣。
我可以告訴你如何擺脫現在的窘境:你只要找個安靜的午後,找把舒服的椅子,坐下來,沏一杯淡茶,什麼都不做,就在大腦中想像如果現在的自己能決定十年後的生活,什麼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
是考進哈佛怒學金融學成之後商海博弈走上人生巔峰,還是潛心學術在一個可能有點冷門的學科中苦心孤詣,或是加入無國界NGO在亞非拉貧窮國家為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出一分力?或者像我現在一樣,在繁華的城市中求得一隅,每天忙忙碌碌上課寫paper,閑暇之餘讀讀喜歡的書,或著只是坐在窗前發獃,看著對岸的Jersey City安靜的夜,想想三個時區之外挂念著的人。
自由的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這本是冒險者的天堂,卻讓你無法行動。你只需要暫時忘記這麼多年來所有他人的期望,自私的想想什麼才是你自己想要的生活。人不是機器,不是做題考試的機器,也不是讀名校掙大錢的機器。被囚禁的靈魂渴望掙脫束縛,這一次你只需要任性一回,想想接下來的人生,到底想要什麼。一旦想清楚,此生不會再迷茫。
撒...我寫Modern Analysis作業去了明天還due... 題主祝你好運啊你的家境和本科已經讓你超過99%的人了,籠統的說自己是個loser,恕我不能接受。
大學前兩年不重視學習很正常,況且追漂亮女生不算是浪費時間,在日後你找能陪伴你一生的女神的過程中,這些經驗都彌足珍貴,可以讓你的老婆上一個台階。這很重要,畢竟,婚姻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
學習上,只要沒有掛科,績點保持在80以上,通過後兩年的努力,完全有可能到83到85,雖然比不了大神,但申請時也夠用了。
你最大的問題,不是客觀上不行,而是心態上的失衡。
一方面,你的出身和本科,雖然讓你口含金鑰匙出生,但卻讓你倍感壓力。在平常人看來很滿足的成就,都無法取悅你。你的期望往往超出你的能力。比如哈佛,這個平常人從來未想過的大學,你卻真的當做了目標,而且因為實現不了而痛苦。比較所產生的挫敗感是你痛苦的源泉。
另一方面,由於兩年的在學習上的荒廢,讓你在學習能力和實力上是要弱於T2大神的,在自控力上也同樣,換句話說,你的心野了,靜不下來了。如果你真的想在學術上走的更遠,首先就要斷絕外界的誘惑,減少不必要的社交,不要主動再添加任何和學習無關的事務。
簡單的說,只要你能靜下來調整好心態,一切還來得及。但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改變自己想法和習慣,這遠遠比單純實力上的差距要重要的多,也難改得多。我只能祝你好運。
另,我一直覺得,不一定非要每個人都坐在書桌前讀博士,碩士,心思靈活的人完全可以儘早進入社會。但無論往哪個方面,請確定每天都在努力,都在離自己的夢想進一步。把那幾隻船聚在一起碰個頭,估計會讓你振作許多的...
先從規律作息和鍛煉身體開始吧。
至於休學半年好不好,因人而異,反正我接觸過幾個大一/大二扛不住然後休學過的學生,普遍的反應是,在學校扛不住學習壓力,回了家也扛不住內心煎熬的,談不上什麼休整。兄弟,你這是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我的辦法就是堅持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健身),不用多,一兩個月就行,通過一件事情讓自己進入良性循環,那麼接下來你做其他的事情就好多了,剛開始不要追求量,追求質量,一口不能吃成胖子,慢慢來
r為什麼我們不能堅持?
有同學說:我發現自己以前做一件事還能堅持到最後,現在大學了就不能堅持下去,有什麼好辦法解決嗎?
要堅持做一件事情,其實是需要意志力----也就是自我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而絕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天生都是有意志薄弱的時刻,能總是做到自我控制是很難的。
為什麼這位大學生覺得自己原來能堅持而現在不能堅持,我想他說的以前應該指高中階段吧。我給他的答案是想想你原來為什麼容易堅持?
我猜測我的回答對他沒有幫助,因為很少人能從過去的經歷中學到經驗。除非他懂得把看起來非常簡單的事情拆解成一件件相互獨立的細節並加以審慎的思考。下面的文字就談談我的分析,我希望除了分析堅持以外,也讓你們看到一種思考問題的模式。
1、我們沒有形成固定的時間節奏感
高中階段我們都比較容易堅持做一件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我們每天按時起床,按時上課,按時自習,按時睡覺。
在一個有規律的生活里,人是容易有相對固定的受控時間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標。到了大學階段,課表不是天天相同,生活也開始多了很多可能性,這意味著你的生活變得豐富的同時,你獲得各種自由的同時你開始失去你過去養成的節奏感。你開始慢慢更容易變成被不同的事情推動去行動的人,而不是堅持在固定的時間干一點什麼的人。
這種被碎片化事情推動的現象,不僅僅是在大學,一直到了職場,都會越來越嚴重。我的第一個建議是:要養成堅持的習慣,你最好要讓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時間去做固定的事情的習慣。
我為什麼總是建議大家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每天堅持在某個固定的時間寫日記,練字,鍛煉,一切你喜歡的事情都好,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哪怕就15分鐘,進行宗教的禱告都好。這些小事情會慢慢形成你新的時間錨點,有了這些時間錨點,你才能在不同的環境里慢慢養成你生活中的新節奏感。有了時間節奏感的人,才能逐漸掌控自己的時間,開始為自己的目標取得進展。
有很多朋友問我每天堅持回答大學生的問題累不累?我的答案是不累。如果沒有意外中斷的話,我每天大概是晚上10點到12點間才進行回復工作,雖然我要回復很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集中快速回復,不需要我隨時響應,而且我在固定的時間響應工作,也使我的工作保持在我能承受的節奏內,我的工作壓力依然受控。
要是我養成隨時看後台信息,隨時看消息回應的習慣,這樣會讓我陷入碎片化響應的模式中,嗯,這不正是很多人刷微博的狀態嗎?這種模式會讓你的興趣和精力無法有效集中到一個主題上,進而導致你所有的事情都隨注意力轉移,而不是隨意志力堅持。
大家要明白,對自己時間無法掌控的人更容易覺得累,而不是對自己時間有掌控的人,我們只是更有產出。按你的工作狀態和方法做到這些產出是很累,但在我看來,我不過是在玩遊戲而已。
2、我們沒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勵
再觀察高中和大學的不同,很大一個原因在於高中的同學往往都是類似的行為模式,而大學裡的同學各自興趣不同,也許你想上自習的時候,你的好基友邀請來一盤「擼啊擼(LOL)」,這個時候你的事情重要還是朋友之間的響應重要?
這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你和怎樣的人交往越多,你就越可能變成怎樣的人。
在高中,因為有各種制度和外力約束,大家都被集體化成一種行為模式,往往能為某個特定的目標長期全力以赴,互相追趕激勵,很多人覺得自己在高中學習過程中很有充實感,和這個環境是分不開的。
我上班以後和我很多從小玩到大的老鄉關係越來越淡,倒是和一些不在一個城市的朋友關係很好。我發現一個特點,我們這些玩得好的人往往是同一個生活節奏的人。
比如我的紅顏知己「蕭秋水」,我們就成為一種互相激勵的關係。我的進步是她努力的理由,她的靈感是我工作的推進,我們彼此成為對方的激勵,最好的同伴教育。順便說一句她也有微信公眾賬號,想關注的自己可以去搜。
3、我們沒有選擇一個更適合目標的環境
在大學往往缺乏和你有同樣目標的同伴,這也導致你很難一個人特立獨行下去,畢竟人是群體性動物,很難擺脫從眾的自然基因行為模式。
在一些211、985高校,為什麼大家大學上自習的氛圍依然濃厚?因為這裡最大的行為模式就是考研和出國,或者加入優質精英社團。一旦你進入這樣的學校,你很容易被這樣的氛圍同化,也就變成這樣的人。
在高中即便你的同學不求上進,我也不太擔心你不會堅持,因為班主任,家長,班委會,學校構成了一張網,為你設計好了每天的行為模式。中國的高中不如看做是一種學習集中營模式更為恰當,它的升學率成功是以犧牲人的個性,人的自由意志為代價的。
但這種模式在短期內能讓你在某個點上快速突破,脫穎而出,所以還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到了大學,無論是班主任還是輔導員,又或者是班委會和學校,對你的管理是很粗放的,沒有人天天監督你上自習,甚至是上課!
在這種環境下很多人才會發現沒有外力約束,他很難建立對自己的行為控制能力。
不僅僅是大學,即便是在職場,我也是比較反對在家辦公這種模式。真正辦過公司的人都知道,讓新員工在家辦公而不是集中到辦公室管理,不但不會產生工作效率,往往還可能毀了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因為他會養成很糟糕的工作習慣。
絕大部分人離開環境的約束就一無所成。想享受自由的生活前提是你自己為自己選擇了某種有控制的生活。
這是像我這樣經過十幾年修鍊的人才能勉強做到的功力。所以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麼考研時那麼多人會去報考研班,一需要同伴環境,二也需要上課的環境。沒有這個環境,他們無法約束自己的行為。
4、我們根本就丟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標
還有一位同學留言說:我是一名大一學生,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我做了很多打算,計劃,但是我幾乎沒怎麼實行過,現在上課我沒啥興趣,要不看小說,要不睡覺,要不寧願發獃,但過後我又特後悔,特糾結,我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在這裡,我過得混沌,看不到啥希望,一味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裡,甚至我有不想念書的念頭,我很煩,特煩,可是我到底該咋辦?我想改變這種現狀,但我要怎麼做?!
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即便能夠堅持,但是前提是為自己找到一個堅持的理由,或者叫目標。
高中階段我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考大學,而且被同伴和環境驅動去努力。到了大學,就業一時半會還很遠,考研也得三年後,經過十二年艱苦求學的日子,人都想為自己放鬆一下,大學又不缺乏這种放松的方式。但正在這种放松的環境中,我們想不起自己的奮鬥目標了。這是第一個問題:沒有目標了。
高中有一個現實的目標叫上大學,上好大學。其實大學倒是有一個現實的目標叫就業,就好業。
為了上好大學高中發展了一套以拿分為導向的應試教育體系,雖然這套體系影響人的思維開放性,但是就是能拿分,所以在高中這套課程體系所有的人都認同,它能幫你拿分。
但在大學裡課程體系設置往往和讓你看不到和就業這個目標的關係,它的實用性和社會現實脫節的確很嚴重,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和就業需求之間的進展,只是感覺到自己一天天在混日子。
如果你沒有辦法衡量你現在離目標的距離是否更近,你就會慢慢忘記你的目標。甚至慢慢用還在學習這件事情安慰自己在接近目標,其實這是自欺欺人。
如果不自欺欺人,大學生就應該主動在大一了解自己想去的就業單位,了解他們的就業崗位,了解這些崗位對人的素質要求,主動在大一就明確自我成長的目標和實現的手段,並找到恰當的手段衡量自己的進展。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好的教學體系應該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中國,你是選擇抱怨國家呢還是先去改善自己?
5、我們無法確定自己所作所為是否讓自己離目標更近
有的大學生倒是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依然很難堅持。為什麼?在高中你遇到任何自己不能突破的困難,都有老師教你答案。但是在大學,一切似乎都沒有人給你答案,或者給你太多的答案。到底哪種是你想要的?這真很難講。
所以很多同學在走向目標的路上,往往看不清自己堅持的方向是否是對的,因為缺乏獨立判斷的能力,而總是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不是最佳的,在這種畏手畏腳的猶豫中,如果沒有太多的進展,也就慢慢放棄了堅持。
6、我們的性格中太多好逸惡勞的成分
還有一些同學看到了進展,但是也沒有最終堅持下去。這很可能和他的性格有關。心理學家說習慣推遲滿足感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推遲滿足感這個概念可能有的同學並不清楚,這裡我分享一個摘抄來的故事,也許對你有啟發。
不久前,一位30歲的財務分析師請求我的幫助,她想糾正在最近幾個月里,總是拖延工作的惡習。我們探討了她對老闆的看法,老闆對她的態度;她對權威的認識以及她的父母的情況。我們也談到她對工作與成就的觀念;這些觀念對其婚姻觀、性別觀的影響;她同丈夫和同事競爭的願望,以及競爭帶給她的恐懼感。儘管一再努力,但這種常規心理分析和治療,並未觸及問題的癥結。終於有一天,我們進入久被忽略的一個領域,才使治療出現了轉機。
「你喜歡吃蛋糕嗎?」我問。她回答說喜歡。
「你更喜歡吃蛋糕,」我接著問,「還是蛋糕上塗抹的奶油?」
她興奮地說:「啊,當然是奶油啦!」
「那麼,你通常是怎麼吃蛋糕的呢?」我接著又問。我也許是有史以來最愚蠢的心理醫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說:「那還用說嗎,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後才吃蛋糕的。」
就這樣,我們從吃蛋糕的習慣出發,重新討論她對待工作的態度。正如我預料的,在上班第一個鐘頭,她總是把容易和喜歡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六個鐘頭里,她就盡量規避棘手的差事。我建議她從現在開始,在上班第一個鐘頭,要先去解決那些麻煩的差事,在剩下的時間裡,其他工作會變得相對輕鬆。考慮到她學的是財務管理,我就這樣解釋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個鐘頭計算,一個鐘頭的痛苦,加上六個鐘頭的幸福,顯然要比一個鐘頭的幸福,加上六個鐘頭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這樣的計算方法,而且堅決照此執行,不久就徹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壞毛病。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其實,我們早在小時候(通常從五歲開始),就可以學會自律的原則,避免只圖眼前安逸帶來的不利。例如在幼兒園裡,有的遊戲需要孩子們輪流參與,如果一個五歲的男孩多些耐心,暫且讓同伴先玩遊戲,而自己等到最後,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樂趣,他可以在無人催促的情況下,玩到盡興方休。對於六歲的孩子而言,吃蛋糕時不把奶油一口氣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後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小學的孩子正確對待家庭作業,是實踐「推遲滿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滿12歲時,無須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課,再去看電視。到了十五六歲以後,他們的實踐更可以得心應手。到了青春期,他們處理類似問題,應該形成一種習慣或常態。
7、我們會因為一點點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標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但人為目標奮鬥得到一點點進展的時候,往往會獎賞自己放縱一下下,這樣就很容易讓自己脫離正確的軌道。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已經取得了一點點進展的話,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繼續加油,因為目標還沒有實現呢!
好吧,總結一下,為什麼我們不能堅持?
1、我們沒有形成固定的時間節奏感
2、我們沒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勵
3、我們沒有選擇一個更適合目標的環境
4、我們根本就丟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標
5、我們無法確定自己所作所為是否讓自己離目標更近
6、我們的性格中太多好逸惡勞的成分
7、我們會因為一點點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標
我不知道你是哪種原因造成的不能堅持,也許還有更多的原因,我想通過高中和大學的對比,讓我們看到很多細節的不同,這些不同的細節恰恰影響了你現在的行為,你如果要改變,也只能針對每個細節,一點點去想辦法完善。
我還是想說:每天堅持做一件小事,會改變你的性格。我建議你們不妨從按時吃早飯開始,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按時吃早飯會帶來意志力的提高?可以看看《自控力》這本書。☆題主等那一天你認為自己是個loser,那你就真真是個loser了,至少我是這麼這麼想的。
☆如果你真的決定休學半年,還不如繼續學業亡羊補牢以求紮實進取突飛猛進。因為時間就是這樣,浪費就是浪費了。
☆對於題主腳踏兩條船也是醉了,與其流連百花叢中,不如找個自己喜歡喜歡自己的,也許能幫你一起度過難關也說不定。如果本性如此,反正你情我願你如果你不介意可以看成雙贏。
覺得題主以前是不是太一帆風順了,像答主這種沒做過人生贏家的,也算小風小浪經歷過,雖然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人生贏家,但總歸不至於太沮喪,知道自己能力如何,既然拼不上爹和乾爹,拚命努力好像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了。
從來都不覺得人是生而平等的,但努力或許是能改變命運的,因為身邊總是不少這樣的例子。答主你本身各種優勢已經就不是loser了,先天優勢不好好利用我反正也不能說什麼。
總之,這或許是題主你人生的轉折吧,過去了也許就是新世界了。好好加油,還是看好你的。給自己做to do list .循序漸進,好習慣不是短時間就能養成的。試著從堅持每天運動健身開始~先讓自己有充沛的精力才能高效做其他事情~你已經意識到自己頹廢的狀態就離改變不遠了。
個人感覺,不一定政治正確。
即使能去哈佛,很快也會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來幹嘛。
即使能泡到系花院花,很快就會厭倦,不知真愛為何物。
因為你本來就沒搞懂自己的需求嘛,把自己的價值感、成就感建立在他人評價、出國、泡妞水平上,失落是正常的。
另外你按照世俗的成功為標準創造了一個理想中的自己,並試圖為之努力。無法持之以恆地付出努力也是正常,因為你並不享受這個過程。
重來一次也是一樣,這不是加把勁就能振作得起來的。
如果有一天,你能遇到讓你怦然心動煥然一新的人,找到自己能夠晝夜不舍投身其中的事情,就明白現在的憂慮和思考是多麼沒必要。啊,怎麼找到那個人那些事?年輕人,抓緊時間多試錯唄!
首先,千萬別休學!冷靜後重新開始是給有動力有毅力的人留著的,一般人如果沒有外力作用,休息時間長了回不到正常生活了,你的精神沒有自己想像得那麼強。
以下細說。
第一,不夠努力不算什麼過錯。
我top10畢業4年,對題主經歷深有同感。
其實我高三時就有了胸無大志的跡象。當時我有一個保送top10的機會,也有能考上top2的排名,當然我沒高考,所以排名就浮雲吧。我找幾個有過該校保送名額的學長學姐聊了聊,有人選擇了保送,有人為了top2放棄了,後者中有人考上了,也有人發揮失常去了普通985。我覺得學校挺好,離家僅10公里,不用考,上午簽個字下午就可以離校隨便玩,犯懶+怕高考失手,就選了保送。
出門旅遊小半年後進了大學,當時已經發現自己不喜歡學習了,大一還好,大二猶如脫韁野馬開始瘋玩。
大四時嫌本專業辛苦,靠母校在本地無堅不摧的知名度隨便找了個工作,一年後又不想幹了,於是勾搭導師考了研,想趁年輕出去多看看玩玩,於是正在申美國的phd。
其實我個人愛好很簡單,健身逛街打扮、看書看劇看電影,對計算機還算有愛但當碼農又嫌累,對學業事業物質都沒太大追求。
其實大多人都沒多大毅力,完成了必須的學習或工作任務後就做喜歡的事去了,比如玩。一部分人開開心心就這麼過了,還有些人幾十年後還在自怨自艾「我當年(高中、大學、第一份工作)如何如何,要不因為(100種原因),我現在也像誰誰一樣如何如何」,我現在接受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我本科時也想申個好大學的phd,到現在只是想找個排名過得去的學校就可以。我只是個普通人,沒有做精英的能力,如果輕輕鬆鬆能成功我當然願意,但做個普通人也挺滿足。
自控力也是能力的一部分,全靠自己很難有提升,可以習得,但也不比學習其它科目容易。
第二,
我工作後才明白人要為自己做決定,不是按父母親朋老師規劃的成功之路走,也不是放任自己還自詡為我選擇我喜歡。
作為一個成年人,每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題主不要把父母親朋的期待看得太重,也不用看到勵志的榜樣就內疚。人生前20年的順利、良好的家境為題主提供了很好的起點,但這不全是題主的天賦和努力所致,環境同樣功不可沒。現在題主可以開始思考你要為自己的人生做什麼決定,喜歡什麼樣的生活,可以接受什麼,不能忍受什麼。
我只想問一句,去哈佛是你為自己貼上一個新標籤,完成別人期待得意繼續滿足自己虛榮心的理想,還是你真的期待哈佛的教育呢?
可能你跟我一樣,我們在完成別人夢想的路上都太用力了。這樣究其一生,可能死的時候會很後悔吧。
你肯定是北大的吧…
如果你家裡有幫助,自己還算可以,你可以考慮慢慢調整自己,然後畢業後出來工作。畢業後出來工作對成績要求不是很高【相比於申請國外的學校】
你也可以考慮轉學【如果成績還可以】,換個環境重新開始
我之前和你一樣.本來計劃申請國外學校。自己在某所大城市的學校,很悠閑的院系,結果開始混日子,越長越胖,熬夜遊戲身體變差【現在在也不想打遊戲了】,還耽誤了申請,自己的計劃都打亂了
我覺得題主已經開始反思了,只是你習慣了你那種狀態,一時半會不好改變,慢慢來嘛,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藉助心理輔導
我也想寫一個案例,是一位高中畢業生考入大學發現很失望【沒收到滿意offer不得已去了這個學校】。此君的人生是「體驗式」,你的人生有點「目標式」味道【不知道這麼說合適不合適,如果不得體請告訴我我馬上修改】。這兩種沒有高下好壞之分,只是說你現在也可以讓人生多點體驗。比如說嘗試自己做飯,品酒etc.
此君家庭較為富裕,學習好,可惜其貌不揚。他申請大學的時候比較倒霉,HK,USA的學校全掛掉,不得不找了所「二流大學"就讀,在學校內居然成了全系第一。。。【學校學生比較渣】。平時獨來獨往,但是人緣還不錯【性格比較歡樂那種】。失意的一學期不是借酒消愁,就是沒事戀愛【談了好幾次都吹了】。
此君對文科有很大的興趣,對於藝術也是天分頗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