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真的像三國演義裡面,將帥先對決一番,然後小兵們再上嗎?

要是將帥一上去被卡擦一下,下面的小弟是不是就撤了?按照三國演義的理論,將帥傷亡比例應該很大,但是實際戰爭中將帥傷亡應該比較少吧,將帥們真的身先士卒殺敵嗎,還是坐鎮後方?


·

首先,對所有說這種方式不存在或沒有存在過的答案表示明確反對。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在真實歷史中是有過的,主要集中在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這種方式叫做「致師」,孔晁註:「致師,挑戰也。」

當然,大部分情況下不會是全軍統帥去完成這件事的,而是派遣勇士。

《周禮·夏官·環人》:「環人掌致師」。

鄭玄注曰:「致師者,致其必戰之志,古者將戰,先使勇力之士犯敵焉」。


《夏官·敘官》:「 環人,下士六人, 史二人,徒十有二人」。鄭註:「環猶卻也, 以勇力卻敵」。


看著可能覺得不太理解?

解釋一下:

戰鬥前雙方派出勇士(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隊人),在陣前進行決鬥,哪方贏了哪方的士氣就會大振,成為最後勝利的一大條件。

就是這樣。


覺得沒有例子不開心?那我說個著名人物的:

《逸周書 ·克殷解》:

陳於牧野。帝辛從。武王使師尚父與伯夫致師

牧野之戰,紂王派隊上陣致師決鬥,而武王這邊……派的是白髮蒼蒼的尚父姜尚帶著「伯夫」(伯通百。伯夫,百人小隊)上陣!

真是老當益壯啊有木有!


啥,覺得上一段太過玄幻?那我們接著看:

著名的晉楚邲之戰。《左傳·宣公二十四年》:

楚子又使求成於晉,晉人許之,盟有日矣。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以致晉師,許伯曰:吾聞致師者,御靡旌,摩壘而還。樂伯曰:吾聞致師者,左射以菆,代御執轡,御下兩馬,掉鞅而還。攝叔曰:吾聞致師者,右入壘,折馘,執俘而還。皆行其所聞而復。晉人逐之。左右角之、樂伯左射馬,而右射人。角不能進,矢一而已。麋興於前,射麋麗龜。晉鮑癸當其後,使攝叔奉麋獻焉曰:以歲之非時,獻禽之未至,敢膳諸從者。鮑癸止之曰:其左善射,其右有辭,君子也。

這是派遣「先遣隊」方式的致師,帥不帥?直接記錄了多人協同「致師」的作戰方式,御者、車右、車左都有分工:御者要將戰車駛得飛快,以至車上的族旗像傾倒一般;充當車右的勇士要衝入敵方營中,殺死敵人取其左耳,還需生擒一個俘虜;充當車左的的射手則要發射利箭並代替御者把持疆繩。這裡最牛逼的是御者,他在車左、 車右行動之時,要「御下兩馬、掉鞍而還」。掉鞍就是整理馬頸革 。致師都能這麼優雅與豪氣!


還不能說服你?再舉個栗子: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冬,楚子伐鄭以救齊,門於東門,次於棘澤。諸侯還救鄭。晉侯使張骼、輔躒致楚師,求御於鄭。鄭人卜宛射犬,吉。子大叔戒之曰:「大國之人,不可與也。」對曰:「無有眾寡,其上一也。」大叔曰:「不然,部婁無松柏。」二子在幄,坐射犬於外,既食而後食之。使御廣車而行,己皆乘乘車。將及楚師,而後従之乘,皆踞轉而鼓琴。近,不告而馳之。皆取胄於櫜而胄,入壘,皆下,搏人以投,收禽挾囚。弗待而出。皆超乘,抽弓而射。既免,復踞轉而鼓琴,曰:「公孫!同乘,兄弟也。胡再不謀?」對曰:「曩者志入而已,今則怯也。」皆笑,曰:「公孫之亟也。」

譯:

兩人先是讓宛射犬駕駛廣車前進,自己乘戰車跟隨。快到楚軍大營時, 張骼、輔躒才上了宛射犬的車,坐在車後彈琴。戰車逼近楚營,鄭國的宛射犬突然將車駛入。在此危急時刻 , 張、輔二人先是不慌不忙地戴好頭盔,,然後跳下車,把靠近的楚兵抓起來扔出去, 將俘虜捆好夾在腋下。這時,宛射犬又不等兩人而獨自駕車向楚營外沖,張、輔二人立刻飛身上車,並抽弓射殺追兵。等脫離險境後,兩人又坐在車上彈琴,對宛射犬說:「公孫!同乘一輛車,就是親兄弟,怎麼你卻連續兩次都不和我們商量而自作主張呢?」宛射犬狡辯說:「前一次是我一時興起闖了進去,後一次則是因為害怕而退縮了。」兩人聽後笑著說:「公孫真是急性子,這麼快就報復我們。」

在這次致師中,張骼、輔躒的優雅與曉勇顯露無遺,還有工夫彈琴,殺完人還有工夫開玩笑!


那麼先秦之後有沒有「致師」呢?有,但已經不太常見了。

《新唐書·尉遲敬德傳》:

令敬德執矟,略其壘,大呼致師。

嗯,《隋唐演義》里說尉遲恭莽撞的經常單挑也不凈是吹牛……


還有

《宋史·卷一·本紀第一·太祖一》:

三年春,從征淮南,首敗萬眾於渦口,斬兵馬都監何延錫等。南唐節度皇甫暉、姚鳳眾號十五萬,塞清流關,擊走之。追至城下,暉曰:"人各為其主,願成列以決勝負。"太祖笑而許之。暉整陣出,太祖擁馬項直入,手刃暉中腦,並姚鳳禽之。

宋太祖不愧是歷代皇帝中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一挑二,殺一擒一!壯哉!


所以,《三國演義》中的將帥開戰前單挑,不是瞎編,是之前真的有這傳統的。(關於三國時代真實發生過的陣前單挑行為,請參考 @Kaiser知友的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三國演義的創作背景,這能解決很多奇怪的問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基於元末明初已經大量留存於民間的三國話本創作而成的,所以其背景是宋代以降,而宋代話本中軍事相關的部分又大多取材於五代十國的亂世。

所以我們會發現,三國演義中各路武將使用的兵器,絕大部分是漢代沒有的或者最起碼是漢代不流行的。比如說關羽的大刀,漢代是沒有這種形制武器的,當時武將的標配多為馬槊。

大刀在中國軍隊的廣泛使用要到唐代之後,"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陌刀雖然沒有實物出土,但多數認為陌刀是一種長柄大刀,和關刀很相似,而唐代後才廣泛流行於軍隊中。考慮到三國話本出現於唐,成熟於宋,那麼在文學創作中將當時流行的武器代入到小說里就十分常見了。

所以,在三國演義的創作中,同樣會出現將漢代並不流行而晚唐五代流行的軍事傳統代入到小說中的情況。這就是樓主提到的陣前挑戰。

陣前武將的挑戰搏鬥,在晚唐以前並不流行,但是晚唐以後,胡風大起,藩鎮割據,全國淪為各軍人政權之專制。割據的各個藩鎮桀驁不馴,藩鎮武將之下統率的牙兵更加桀驁,一個藩鎮領袖如果沒有強大的個人武力,是很難鎮住這些牙兵的,所以五代常見鎮兵喧嘩造成一個王朝傾覆的情況,實際上五代自後唐到後周,朝代更替幾乎都是起於士兵喧嘩。

所以在胡風極重的五代亂世,武將的個人武力被推崇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出現了大量名傳史冊的斗將。

何謂斗將?《兵籌類要》中稱,「兩陣既立,各以其將出斗,謂之挑戰。」

斗將就是兩軍開戰前在陣前挑戰的武將,這是不是和演義所描繪的場景十分相似?

細數五代名將,幾乎有名望者都有過出陣單挑的經歷,可以說陣前挑戰不僅已成為一項軍事傳統,而且被武將所推崇,成為了樹立威望的重要手段。

三國時代,能夠視為斗將陣前挑戰的似乎只有呂布和郭汜,能視為突將入陣的似乎只有關羽殺顏良。而三國演義中卻充斥了大量斗將和突將的描寫,這顯然是由於受其歷史背景影響,唐宋話本大量採納了當時的當代軍事傳統的結果,而羅貫中吸收話本資料創作演義,就不可能消除這種影響。

我們看看五代的斗將挑戰例子:

梁驍將鄧季筠引軍出戰,存孝舞槊擒之。

從周德威攻劉守光於幽州,守光將單廷珪、元行欽以驍勇自負,魯奇每與二將斗,輒不能解,兩軍皆釋兵而觀之。晉已下魏博,梁將劉尋阝軍於洹水,庄宗以百騎覘敵,遇尋阝伏兵,圍之數重,幾不得脫,魯奇力戰,手殺百餘人,身被二十餘創,與庄宗決圍而出。

中都之戰,汴人大敗,魯奇見王彥章,識之,單馬追及,槍擬其頸;彥章顧曰:「爾非余故人乎?」即擒之以獻。

彥章為人驍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佗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
————————————————————————————————————————
唐同光末,郭從謙以兵圍庄宗於大內,福進時為宿衛軍校,獨出死力拒戰於內

亂兵焚興教門,緣城而入,近臣宿將皆釋甲潛遁,獨散員都指揮使李彥卿及宿衛軍校何福進、王全斌等十餘人力戰。

郭從謙之亂,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彥卿力戰,射殺十數人,俄矢集乘輿,遂慟哭而去。

同光末,國有內難,兵入宮城,近臣宿將皆棄甲遁去,惟全斌與符彥卿等十數人居中拒戰
————————————————————————————————————————
德威微服挑戰,部下偽退,陳章縱馬追之,德威背揮鐵楇擊墮馬,生獲以獻,由是知名。

既臨陣,見德威,廷珪單騎持槍躬追德威,垂及,德威側身避之,廷珪少退,德威奮楇南墜其馬,生獲廷珪

俄而帝之騎軍繼至,攻於圍外,帝於圍中躍馬奮擊,決圍而出。李存審兵至,梁軍方退。是時,帝銳於接戰,每馳騎出營,存審必扣馬進諫,帝伺存審有間,即策馬而出,顧左右曰:「老子妨吾戲耳!」


是時明宗掠地山北,與行欽相拒廣邊軍,凡八戰,明宗七射中行欽,行欽拔矢而戰,亦射明宗中股。

行欽望其旗而識之,馳一騎,奪劍斷其二矛,斬首一級,梁兵解去。

因挺身入於敵陣,以北語諭之曰:「爾輩非吾敵,吾當與天皇較力耳。」舞槌奮擊,萬眾披靡,俄挾其隊帥而還。

兵未及陣,為掞所掩,敬瑭以十餘騎橫槊馳擊,取之以旋。庄宗拊其背而壯之,手啖以酥,啖酥,夷狄所重,由是名動軍中。

庄宗至自甘陵,兵未陣,多為鄩所掩。帝領十餘騎,橫槊深入,東西馳突,無敢當者,卒全部伍而還。庄宗壯之,拊其背曰:「將門出將,言不謬爾。」因頒以器帛,復親為啖酥,當時以為異恩,由是知名。

杜知敏已為所獲,遇謂彥超曰:「知敏蒼黃之中,以馬授我,義也,安可使陷於賊中!」遂與彥超躍馬取知敏而還,敵騎壯之。

顯然古代戰爭,特別是晚唐五代存在大量斗將單挑、突將入陣的情況,而三國演義的基礎唐宋話本就是基於這個時代的作品,所以三國演義中的軍事描寫,雖然不能準確描述出漢末軍事鬥爭的形態來,但是卻很好地還原了五代軍事鬥爭的情況。

不僅是兵器和武將搏鬥,包括五代流行的兄弟結義等等,很多都反映在了演義里。

===========================================

再附一文
斗將
  《類要》云:兩陣既立,各以其將出斗,謂之挑戰。

王阮亭《池北偶談》謂:古來真有斗將之事,非盡稗官之妄說。而引《劇談錄》白敏中討葉蕃,有緋衣酋帥出陣,召漢軍斗,有潞州小將馳馬出,射中其頂,抽劍踣之於鞍,又李臨淮將白孝德斬賊將劉龍仙,及《五代史》周德威生擒陳夜叉事為證。

然不特此也,《春秋》僖元年,公子友帥師敗莒師於酈,獲莒拏。《傳》云:公子友謂莒曰:"吾二人不相說,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是春秋時已有此事矣。

《漢書》:漢王與項羽軍廣武之間,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漢王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又羽使壯士出挑戰,漢將樓煩輒射殺之。

《三國志注》引《英雄記》:郭汜攻長安,呂布謂汜:"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來救,乃各兩罷。

《晉書·載記》:劉曜使平先追陳安,安左手執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近則刀矛俱發,遠則馳射。平與安戰三交,奪其矛而還。

《宋書》:衡陽內史王應之,與何慧文舍軍身戰,斫慧文八創,慧文斫應之斷足,殺之。《南史》:魯爽反,薛安都討之。爽世梟猛,安都直前刺之,應手倒。焦度與魏豹皮公遇,交槊斗,豹皮公墮地。陳慶之在懸瓠城,魏驍將堯雄子寶樂最勇,求單騎校戰,慶之子昕躍馬直趨寶樂,魏軍潰散。

《梁書》:柳仲禮在青塘,與侯景戰,槊將及景,為支伯仁斫肩,遂遁。

《陳書》:北齊師至呂梁,有西域胡善射,吳明徹謂蕭摩訶曰:"若殪此胡,則彼軍奪氣。"摩訶乃馳馬沖齊軍,胡挺身出陣前十餘步,摩訶擲銑鋧,正中其額,應手而仆。徐嗣徽驍將鮑砰以小艦殿後,周文育跳入砰舟,斬砰,仍牽其船而歸。

《北史》:魏宗室可悉陵從征涼州,沮渠茂虔令一驍將與陵斗,兩槊皆折,陵抽箭射之墜馬,恐其救至,不及拔劍,以刃戾其頸斷之。後周與北齊戰,周將王雄追斛律光,光左右皆散,惟餘一奴一矢。雄按槊不及光者丈余,謂光曰:"不殺爾,當生擒以見天子。"光射中雄額,雄退走,至營而卒。蔡佑河橋之戰,東魏令厚甲長刀者直取佑。佑俟其進至十步,乃射之,正中其面,便以槊刺殺之。

《北齊書·綦連猛傳》:突厥逼晉陽,陣中一騎將超出來斗,猛挺身獨出,與之相對,刺賊落馬,因即斬之。

《後周書》:侯莫陳崇討万俟丑奴,賊未 成列,崇單騎入賊中,於馬上擒丑奴,眾莫敢動。

《隋書》:竇榮定征突厥阿波可汗,遣人謂突厥曰:"士卒何罪,但當各遣一壯士決勝負耳。"突厥乃遣一騎挑戰,榮定遣史萬歲出應之,萬歲斬其首而還。


先秦時期的戰爭的確存在武將對決的方式,這一點 @李超字子越 已經表述的的很清楚了。我補充一下個人看法。

先秦時期是奴隸制社會,人口稀少,生產力也比較低下,(夏王朝初期為135萬人;商朝初為196萬人;西周初為285萬人;春秋後期450萬人。戰國時期完成了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由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急速上升,出現了中國人口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飛躍,人口增至二千萬--王育民《先秦時期人口芻議》)

在這種人口稀少,生產力低下的奴隸制社會裡,人或者說奴隸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工具,其重要程度甚至超過土地,所以先秦時代的戰爭,有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就是掠奪人口。

在這個戰略目標下,讓士兵進行大規模的廝殺,會造成大量人口減員,顯然對戰爭雙方都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所以才會誕生出這種近乎某種契約式的戰爭模式,由雙方各派代表決定戰爭勝負,以最大程度的保證人員生存率。

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人口的增加,生產力的發展,後期的戰爭逐漸演變成以兼并土地為目的。這種契約式的戰爭方式也就逐步消亡了。


三國演義的單挑對陣,頗有歐洲中世紀騎士對決的風味。而且,「回合」一詞,看起來也和騎士決鬥頗為類似,雙馬交錯為「合」,衝過頭後撥馬轉回為「回」。
但三國時代的打仗,應該不會是兩邊士兵乾瞪眼看著主將單挑——至少主要的作戰形式肯定不是。
三國中著名的單挑王呂布,先前也只是自己比較驍勇,喜歡領著為數不多的騎兵東衝西突。況且呂布正紅的時候,局勢不穩,各方武力都不大才給他游擊戰機動戰和個人英雄主義有了發揮餘地。到了後期武侯伐中原時候的戰爭,雖然絕對兵力也不多(大約幾萬打幾萬已經是大規模會戰了),但肯定是陣地攻防,很少能有武將單挑定勝負的局面了。
三國時期說一員武將「能」,主要是指會帶兵布陣,安營紮寨,居中調度等等指揮方面的才能。且當時官不分文武,不像後來明清文臣武將區別那麼大。(諸葛亮羽扇綸巾也是後人穿鑿附會以訛傳訛)。
所以,
1)除了早期比如呂布,或少數特殊兵種的特殊戰役,比如許褚典韋是曹操的貼身保鏢,大部分戰鬥不是靠武將單挑解決的。
2)作家這麼寫,一是為了迎合大家的想像力,一是為了能讓作品更好玩更形象。(很大程度上都是依照說書和戲曲口口相傳的)。


春秋時期的戰爭有可能,還有些君子風範,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之後嘛,比的就是誰更猥瑣了。


題主,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下面這兩人在合影之時決個勝負,就不會有這麼多將士犧牲了。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兩人的格鬥能力誰更強?


的確是有的。
在日本,一直到蒙古帝國入侵時還在採用「一騎討」的方式向蒙古人叫陣。
當然蒙古人不吃這套,也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然後日本小兵看到自己的主將稀里糊塗就被一群人群毆致死,便四散而逃了。


實名反對樓上所有回答。

答案是,有的

即使在秦之後,三國之後依然存在
雖然很少,但有

舊五代史梁書十六,列傳第六,張歸厚曾經與蔡將張晊單騎戰鬥,那個時候張有數萬人屯於此地,後張力不能支逃跑,大軍跟進,大勝


有啊,蒙古人東征日本的時候,某武士還想玩「一騎討」,結果被蒙古人當白痴圍毆到死。


正如 @李超字子越所言,在古代確實存在過這種情況,當然不會是主帥來動手。
在冷兵器時代,士氣是影響戰鬥勝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看古書中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原因會導致士氣大衰或者士氣大振,名將經常會玩這種把戲,比如弄一把假錢來占卜,弄一堆人到陣前斬首等。
除了這些裝神弄鬼的方法以外,找人去陣前挑戰也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方法,挑戰贏的會導致士氣大振,否則就會大衰。


有這種先例不代表三國時就是這種模式。我看過一本書,說原因是這樣的:戲劇再表演戰爭時不可能找那麼多士兵,只能用兩個武將對打代表戰爭。三國演義是在戲劇興起時產生的作品,為了渲染人物的特徵以及其他原因,借鑒了戲劇的這種模式。在三國志中基本上看不出有這種大戰前武將對打的場景。


有,戰術水平落後或者軍隊組織水平不行時期會有不同體現..


春秋有過之後就絕跡了.那時叫"致師"晉靈公時與楚戰,魏琦射瞎共王的眼睛後與養由基致師,魏琦死.
但此戰楚仍大敗.


唐朝安史之亂,白孝德也幹了
白孝德,安西胡人也,驍悍有膽力。乾元中,事李光弼為偏裨。史思明攻河陽, 使驍將劉龍仙率鐵騎五千臨城挑戰。龍仙捷勇自恃,舉右足加馬鬣上,嫚罵光弼。 光弼登城望,顧諸將曰:「孰可取者?」僕固懷恩請行,光弼曰:「此非大將所為。」 歷選其次,左右曰:「白孝德可。」光弼乃招孝德前,問曰:「可乎?」曰:「可。」 光弼問:「所要幾何兵?」孝德曰:「可獨往耳。」光弼壯之。終問所欲,對曰: 「願選五十騎于軍門為繼,兼請大軍鼓噪以增氣勢,他無所用。」光弼撫其背以遣 之。孝德挾二矛,策馬截流而渡。半濟,懷恩賀曰:「克矣。」光弼曰:「未及, 何知其克?」懷恩曰:「觀其攬轡便辟,可萬全者。」龍仙見其獨來,甚易之,足 不降鬣。稍近,將動,孝德搖手示之,若使其不動,龍仙不之測,乃止。孝德呼曰: 「侍中使余致辭,非他也。」龍仙去十步與之言,褻罵如初。孝德息馬伺便,因 真目曰:「賊識我乎?」龍仙曰:「誰耶?」曰:「我,國之大將白孝德也。」龍 仙曰:「是何豬狗!」孝德發聲寔啖,持矛躍馬而搏之。城上鼓噪,五十騎繼進。 龍仙矢不暇發,環走堤上。孝德追及,斬首,攜之而歸,賊徒大駭。

舊唐書 列傳·卷五十九


對決一下就完事兒的話,後面這麼多跟著跑的兵馬,難道都是歌迷會么?!!!


想想看一個飽讀兵法,行軍布陣無懈可擊的將軍因為在戰場上和敵將單挑馬失前蹄而被斬殺,這種事情能發生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單挑這種事李逵就幹了,宋江還是老老實實帶兵打仗吧。話說回來,如果我帶5萬人馬,對手只有五千,我腦抽瘋了才去單挑不是?單挑只適合作戰人數比較少的地區,如戰國時期的日本和中世紀的歐洲。另:火鳳燎原是我認為還原古代戰爭場面最合理的一部漫畫,可以看看古代大軍團是如何作戰的。


應該是真的是這樣的。

從情理上說,如果不是,那麼多作者寫的作品,可能去編造一種戰鬥模式嗎?如果科幻類或穿越或幻想,那還可能,否則。。。。。比如現代戰爭,可能會說戰爭不是先經濟封鎖,黑客滲透,空中打擊,最後地面進攻嗎?不可能的吧。

其次從歷史角度,這種戰爭模式,應該存在於軍隊沒有國家化的時期,以及軍隊向國家化轉化的時期,等到軍隊徹底國有,形成專門的軍人這個職業以後,就越來越少了。然後各種伏擊,突襲,偷襲,主將逐漸從攻堅轉為指揮,從武力轉為智勇雙全。

補充下,第二點是個人對此問題的理解,並非專業研究歷史,如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勿噴。


沒有單挑的,但是上陣殺敵的還是不少的,比如秦叔寶,每次上陣於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都是帶著部隊一起衝殺,


那真要完全這樣對決的話,需要那麼多士兵幹嘛,我一千人的隊伍只要有個單挑特別猛的呂布,你縱使十萬大軍也得逃。現實情況應該是將帥的對決能影響到士氣,將帥單挑完全決定戰爭的走勢那就小說


不會的,題主,你想多了,要知道,冷兵器時代雖然有以少勝多的情況,但是畢竟是少數,人海戰術是最簡單粗暴而且有效的戰術,蔣帥打架只是開胃菜,前戲而已,頂多就是我方打贏了,敵將敗走,賺一個「乘勢掩殺」而已,而且沒準是拖刀計,到點了被一刀砍死。


推薦閱讀:

哪些民族有殺神的習俗/儀式?
如何評價朱德的軍事水平?
有哪些有趣又漲知識的小說?
同樣歷史條件下,從她們的丈夫死去的那一刻開始,調換武則天和慈禧的人生,可能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TAG:歷史 | 戰爭 | 三國 | 三國演義書籍 | 古代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