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體》三部曲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劉慈欣在中國作家的地位?

三體是有不少閉門造車的地方
但評價地位是要分析出具體的問題的
是命題不好,還是描寫乏力?描寫乏力是人物還是事件?事件的恢弘,命題的優秀能不能彌補人物的描寫的瑕疵?在《三體》中,尤其要解決爭議的可能就是擁有一個好的命題加上見仁見智的人物描寫的作品能否躋身文學史?

我很疑惑
文學史上的地位究竟是什麼?大家真的清楚文學史上出現多少了非主流文學嗎?大家在談文學史的地位時心裡真的有一桿標尺嗎?


有種地位叫「繞不開」,無論以後誰寫了類似的東西都會被拿來和《三體》比較,比較的結果無外乎:
1. 不如三體
2. 和三體媲美
3. 超越三體
你可以批評它不好,但是,你繞不開它,不可以無視它的存在,它成為了後世的標杆。
就像你現在寫江湖武林繞不開金庸古龍,寫大家族的悲歡離合繞不開紅樓,寫神魔仙怪你繞不開西遊記蜀山。
當我們談論三體的時候,它至少繞開了此前中文科幻界的所有作品,它自己成為了後世繞不開的存在。


僅就題目而言,感覺 @陳柏齡 、 @庄表偉 、 @bigbod 、 @蔣松筠 幾位的方向是對的。很多為黑而黑或為粉而粉的答案並不是很切題。

其實本來是想給 @庄表偉 的答案寫回復的,拉拉雜雜寫長了,於是單獨拿出來供大家批評吧。

上述答案中提到一句「……文科生,對於科幻能夠有多少領會,真的令人堪憂……」我還想說理科生對文學史能夠有多少領會令人堪憂呢。是科幻的門檻低,還是文學史的門檻低?只要能來談論科幻的文科生,基本的三巨頭、劉王韓何(排名不分先後)總讀過吧?相較而言,侃侃而談文學史的理科生們敢問看過幾本文學史有關的東西,對其又領會了多少?

本人滿足條件:
a) 讀科幻讀得算不少,中文科幻中90年代到2010年的雜誌、原創單行本和翻譯作品可以說基本都讀過,2010年之後科幻作品出版得略多不敢說大話,不過每年至少讀過兩位數的長篇。英文小說翻譯了四五本,每年至少讀兩三個長篇,另外訂了三種電子雜誌,每期至少看故事大略。
b) 文科科班出身,主專業包括英美文學史課,在北大聽過一年的中文系的課,溫儒敏老師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一堂不拉。
c) 作為劉的腦殘粉,從《鯨歌》開始能夠找到的作品和評論至少一字不拉讀過一遍,和劉有過直接交流。

於是在這裡不提作品的優缺點,只從文學史角度說一下:

首先「文學史地位」和「文學價值」並不是一回事,這點幾位高票答案已經說得比較明白了。命題如何、描寫如何、人物如何,這些技巧層面的東西在「文學史地位」上並不起決定因素。事實上如果文學史中對一位作家的技巧做出了評判,那麼這位作家也算地位不低的了。

文學史本質上其實是平行的思想史、政治史,一部作品如果想有「文學史地位」,那麼其作者需要a) 屬於某個流派群體,這個流派群體在引領了、或者能夠代表一個時代中較為主流的或較為重要的思想潮流,且此人在這個流派中佔主要地位;或者b) 乾脆本人引領或代表著時代主流或重要的思潮,通俗地說就是在當時達到「不讀某某的作品你簡直不配稱文化人」的地步;又或者c) 其流派或個人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著很多的互動,無論是順應還是逆反。

很明顯至少目前劉的作品目前來看達不到第二個標準,當前的科幻與第三個標準也相去甚遠(80年代作為精神毒草被打壓的事現在只有科幻圈的老一輩還記得,大多數讀者估計都不知道這回事了),那麼看第一個條件,即其所屬流派群體呢?

很多科幻方向的學者津津樂道的是,排除晚清《法螺先生傳》《貓城記》這類「帶有科幻色彩的舊小說」不談,現代意義上的科幻作品是借著新文化運動進入中國的,魯迅先生就翻譯過凡爾納的作品。由於其與德先生的關係,科幻在主流思想界可以說是有半隻腳的。而在新中國,科幻小說則承載了「描繪共產主義美好未來」的任務,解放初和文革後兩個時代的科幻作品與蘇聯的卡贊采夫等作家一脈相承,算是科幻史上的一道奇景,《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影響力可以說是中國科幻史上無法企及的巔峰。但在這個視角下的科幻是功利性、甚至可以說是工具性的,很難談上藝術價值。而當「科學救國」和「科學興國」的思潮都過去(此處存疑)之後,科幻徹底回歸了其市場化、類型化的文學本質,成為了大眾(或者說小眾)消費品,就離主流文學界的視野更遠了。

以目前的學術界而言,有學者會有「從文學史的角度看科幻」方向的選題與研究,這樣的研究中會強調「科學在中國現當代思潮中的崇高地位」、「科幻小說的科普作用,以及『科』與『幻』之爭」,但主流的文學史研究,仍然是不會把目光投向科幻小說的。

當然,文學史的視角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曾幾何時文學史中只有詩賦,無韻的散文加入其中都是後來的事了;而上世紀此時小說才剛剛掙扎著在文學史中獲得一席之地。在未來的文學史圖景下,市場化的文學創作,以及類型文學也是有理由進入其中的。但決定什麼時候進入其中的恐怕並非作品本身,而是學術界的重視程度。武俠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奠定其文學史地位的不是金庸古龍,而是陳平原的論文《千古文人俠客夢》。那麼有理由相信,科幻、奇幻、推理這些從誕生起就帶著類型文學標籤的作品,也有一天會在文學史中有一席之地的。(當然到時候甚至連郭敬明恐怕都是個不容迴避的話題。)如果有那麼一天到來,吳岩老師在北師大開設科幻研究的方向一定是個歷史性的節點,而其掛靠在「兒童文學研究中心」之下這個事實,也會是頗具深意的諷喻。

這時又面臨一個尷尬的話題:在這個以市場和普羅大眾的影響力為導向的分支中,科幻文學又比較看重內涵性和思想性,與武俠言情推理之類比門檻相對更高,銷量和影響力相對較弱,擺脫不了「賣得比我好的沒我深刻,比我深刻的沒我賣得好」的地位。《三體》是近十年來科幻小說中影響力的頂峰,但三部曲加在一起只賣了區區四十萬冊,你把它和金庸瓊瑤放在一起評價?


總結來說就是:
如果仍然以傳統的文學史視角評判,那麼劉慈欣根本不會出現在文學史中,更不需要談什麼地位;
如果將「類型文學」獨立作為一個章節提出來,那麼「科幻」大致應該排在「武俠」、「言情」之後,領先於「推理」、「奇幻」、「官場」等類型;而《三體》科幻這個類型、21世紀初這個橫斷面上必然是介紹最多、地位最高的。

補充一下,至於在作家中的地位,就目前來看劉慈欣還是「已經被承認為是一名作家了」的階段,至少離參加茅盾文學獎的評選還差得遠吧。


我想我應該說幾句。

諸位用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三體從科幻的標準來看,很棒。但是從嚴肅文學的標準而言連門都沒有摸著……巴拉巴拉巴拉」 ,但是諸位是否又摸著了諸位口中的「嚴肅文學「標準和文學史評價的標準呢?

而諸位中有大部分人又認為文學史的研究者無能為力去窮盡全部的文學著作,因此不能給出一個客觀的評價,那麼諸位是否閱讀了大部分的文學作品,甚至僅是各版本的文學史,或者是國內已經出版的大部分科幻呢,又或者僅僅是像《科幻之路》這樣的科幻文學史呢?
諸位認為文科生不懂科幻,因此大批主流文學界是目光短淺,但是文學史學界的眼光看各位,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看了基本上大部分的答案,我真的只贊同@庄表偉和@bigbod的回答。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想正面回答,我只想陳述以下一些事實:


1
《史記》在宋朝前,其地位並不比《漢書》高。
《金瓶梅》《紅樓夢》被時人視為淫書 。
柳永被宋朝士大夫所鄙夷,自嘲是「奉旨填詞」。
《詩品》權威嗎?權威吧。作為我國除《文心雕龍》外最系統的最受推崇的詩學著作,陶淵明在鍾嶸《詩品》中只排到了中品,曹操的詩在《詩品》中甚至只排到了下品,兩人均在在班婕妤之下。
可是你現在去看看他們的在文學史的地位。
什麼是嚴肅文學?什麼是通俗文學?什麼算是好作品?
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2
但與上相反的,凡爾納的小說不經典嗎?威爾斯的作品和其人在英國影響難道還會小嗎?可是去看看任何一個版本的外國文學史,他們在七八百頁的文學史著作里,佔得篇幅加起來甚至不到一頁。
更不用說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萊因了。連名字都沒出現過。
三大巨頭的擁簇尚不敢談論其文學史地位。
如今《三體》才出來幾年?就開始奢談其在文學史的地位了?

3
科幻本身在文學界就是不被看好的,無論國內國外都是如此。《1984》和《萬有引力之虹》這樣的小說從來就不被當作科幻,而一旦寫科幻的小說家成名,其作品一旦成為經典廣為傳播之後,人們卻再也不將其劃分到科幻小說那一類中去,而甚喜於將其歸類到「諷刺小說」「現代/後現代小說」中去。
——「以這樣的方式解構科幻文學,從中抽取評論家認為是優秀的作品冠以主流文學名號,實際上是製造了一種主流/非主流之間流動的邊界,在提升部分作家作品等級的同時,將科幻永恆地置於一塊破爛貨的集散地。」(詳情可見吳岩老師的《科幻文學論綱》,此書見解獨到,以文學霸權角度解讀科幻文學的邊緣化現象,十分犀利)

4
至於以上諸位以文筆評論《三體》是如何地不可能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那就更可笑了。
提問者問的是文學史地位,而諸位全都在談論《三體的》文筆如何。彷彿文筆=文學史地位
南北朝宮體詩從技巧上來看,難道比不上平淡無味的白居易、陶淵明、杜甫嗎?清代詩人對平仄韻律的規定到了極致的程度,幾乎從不出韻,作詩接近死板,可有幾首好詩?這又是不是很像諸位用「文章結構如何如何」「人物塑造如何如何」「作品思想如何如何」去評價一部作品呢?

5
文學史中作品的地位大部分時候並不是只看其文學水平的。更多地是注重是其對後世的影響,白居易的詩老嫗能解,這在現在看來是其優點,可是卻被時人和後世不少文人所詬病,就是因為樓上諸位所言「文筆不夠」。現在呢?
而白居易其在文學史上之所以享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也並不僅僅是因為其詩作,而是因為其發起的新樂府運動,以及其後宋元明清大量的詩人對元白詩派的模仿。
一切拋開影響談論文學作品在文學史中地位的行為都是甩流氓。而影響只能由時間決定,由歷史證明。

6
但是在當時影響大,其在文學史中的地位就高嗎?
漢初,「魯詩」、「齊詩」、「韓詩」三家詩社會影響遠遠超過毛詩,但是在東漢末年,毛詩興起,三家詩如今失傳,文學史默默無名。

我想,以上六點原因已經說了很清楚了。
以上提了那麼多在當時造極一時公認是上層之作的文學作品,其在文學史的地位也未必高到哪裡去,而那些公認被認為是下作的作品,許多也成為文學史的奇葩。
蓋棺尚且無法定論,何況《三體》這樣會令諸位爭執不休、評價不一、尚未蓋棺的作品?
沒有經過時間洗禮的作品,想要談論它在文學史的地位,太早了。
它的意義,它的社會影響,它的文學影響,遠遠沒有被證明出來,也遠遠沒有被否定掉。

如何評價《三體》三部曲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劉慈欣在中國作家的地位?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這個的答案——專業的答案。
那麼從專業角度,我只能說,抱歉,無法評價。
因為作為一部還沒有出版五年的作品,《三體》的在歷史和文學史上的生命才剛剛開始。

最後補充一句,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喜歡《三體》系列,但我不看好《三體》在文學史的地位能有多高,我覺得它甚至不會出現在文學史上。《三體》系列的文學價值極小,思想價值也沒有多高,它僅是當代科幻的一個階段性的巔峰,真的僅此而已。(此段僅為個人見解)

==================================================================
==================================================================

@牟海峰 先生針對以上評論做出了以下的評價,或許也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反應:

繞了半天不提一句三體寫得到底怎麼樣,這套廢話拿到郭敬明瓊瑤和任意一本網路小說身上都成立,沒膽量就別露頭當牆頭草和稀泥。

因此我用以下幾點一併回應:
1、原因2和3也能夠拿到郭敬明和瓊瑤以及任意一本網路小說上嗎?
2、對於一個並不完全成立的命題,起碼在當下並不具有條件回答的問題,我是否需要正面回答?
3、牆頭草?又不是敏感問題,又不會被政治迫害,我需要這樣做么?對於《三體》系列,本人已經寫了一篇七千字的文藝學學術論文,修修改改也花了一年的時間,準備讀研的時候投稿,我沒必要把我的觀點放進知乎上來。
4、請麻煩理清楚文筆和文學史地位的區別。
5、幾個小學生在爭執重的物體下落速度是否比輕的物體快的時候,其中一個小學生A說,「我們應該用物理實驗來證明它。在現實中,重的物體可能比輕的下落的快,因為輕的的物體有可能受的空氣阻力大;而重的物體也可能比輕的物體下落的慢,因為輕的物體有可能受到的空氣阻力小。所以我們要用物理實驗證明它。」
這時候另一個小學生B不滿意了,「繞了半天不提一句到底快還是慢,沒膽量就不要當牆頭草和稀泥。」

==================================================================
==================================================================

就在我寫這個回答之後,《三體》系列就傳出要開譯英文版的消息,我想這應該是對我回答的一個明證——作為一部還沒有出版五年的作品,《三體》的在歷史和文學史上的生命才剛剛開始。

《三體》今開譯英文版 中國最好科幻小說走向世界


其實不是很同意很多看似歷史性很強的觀點

很多人對其意義的質疑來源於它很新,還沒有經受「歷史」的考驗,而這種質疑更多源於文本

但現代中國文學的語境和古代很不同,這讓《三體》在純粹的「意義」層面可以脫離文本性本身

就是

它是中國第一部在世界頂級獎項中折桂的通俗類型文學

而中國文學邁入世界視野,這一點是樓上純粹的歷史主義文學分析們沒有看到的,不過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和莫言的諾貝爾獎不同,大劉的作品是通俗類型文學——是的,不管中國科幻讀者圈多小,它都是通俗類型文學——至少它讓那些本來並不是中國科幻讀者圈,以後也不會是的人,能夠(自以為)「跟得上」,「看得懂」,「粉得明白」(嘛不過純文學圈內部也有這種貼標籤的東西,比如樓上有些人討論語境中的卡夫卡)。

而現在我們談論三體的時候,無論是小說文本本身,還是社會輿論思潮,都讓我們覺得科幻是一個對於更多讀者來說甚至比其他「相對高端」(不管確實是高端還是讀者自詡高端)的類型文學來說,更容易進入的討論語境,並且科幻文學除了「能夠讓人自認為高端」的前提下看得懂之外,還要承載一定的科普或者至少是「科普科普意識」的任務

所以官方到民間,這種可以被宣傳,可以被挖掘傳播性和商業價值的態勢一直在擴大,擴大到大劉走了八年穴卻一直聲稱自己比當年忙,所以不管科幻文學本身是不是具有科普義務,很多媒體都拿大劉來當「科學性」的標籤,大劉表示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別說是現代,就說古代的所有作家都算上,被媒體因為其商業性而自發完全正面討論過這麼長時間,這麼大規模的作家,有第二個嗎?韓寒郭敬明?

三體火了,大家言必及三體,知乎也是,哪哪都是,科技大佬們也很願意拿三體裡面那些實際上完全虛構的不科學腦洞來裝逼以顯示自己的科學。

為了拯救中國科幻,大劉決定,成為偶像。。。??

而你比如說《唐人街探案》一樣是個好作品,但確實沒能引起推理文學、影視作品的全國性討論。

就像我們仍然能記得住容國團,但我們更願意討論許海峰的意義,因為他是奧運會啊,奧運會啊大家都看,都能大概齊看個明白,而且影響力也大嘛。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記不住許海峰當年在射擊場上的成績啊,就像我們或許許多年後也不太在乎三體的文本本身了(不管是科幻文學真的發達了或者再次陷入沉寂,都會指向這種情況),但至少它開了個頭子,至少第二年的雨果獎不也仍然有華語科幻的一席之地了。


最近事情確實多,剛剛順藤摸瓜找到這個問題,想要回答,發現已經存了一份草稿,時間也是一年前了。拖延症真害人,當時思路忘得七七八八,看草稿又寫了不少,只能再補充點了。


現在談論《三體》在文學史的意義為時過早,然而我依舊認為,會進入中國當代文學史,鑒於當代文學史綿延不絕,至今還在延續著,不妨說可進入中國近百年文學史(1912—2012)。只是時間問題,倘若進不去,便是文學史出了問題,而科班之人與世界太過隔膜,也太自以為是。

文學史,受到種種條件影響,如文化、政治,而且現在書寫世界文學史,多數還是以西方為中心的寫法,但能入選並長久在榜者,依舊有其道理。倘若簡化論之,便是「傳統與個人才能」:個人才能,耐嚼耐品,可敬可愛,能以文字構造出自己的世界,並使人在其中流連忘返;傳統,文學如河,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但傳統一直延續,五四諸君,在文學上有大成就者,多有深厚的古文功底,而又能引來西方之水濟之。同時,個人才能突出者,便能延續傳統,同時推進傳統,自身成為文學傳統的一部分。

中國當代文學,有一流作品,卻無一流作家。現今作家,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利用,視野也比五四時期開闊許多,技法創新勝過前人也是應當。但少有人能有先人之膽略見識,能開拓出新的疆域。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年後反觀這百年文學,當代時期有作品能入史,卻少有人能入史。諸位可以看一下現代文學史與當代文學史,前者多是以人物為標題,後者則多以文學現象為標題。

回過頭來說說劉慈欣。以文學成就而言,劉慈欣不算高,遠不如莫言王安憶等人,說題材開創性,其實也一般。國外眾多優秀科幻文學,劉慈欣在其中雖不能說差,但同一水準或之上者也比比皆是。何況正如 @陳柏齡 提到的文學霸權,一眾文科生把持著話語權,對主流文學之外的情形不聞不問,他們的文學史,怎麼會有劉慈欣的位置。

這樣看來,劉慈欣的前景實在暗淡。

但是,現今文學研究中,早已經不可能固守純文學不放了,那些自以為是的金線早就在種種衝擊下越來越模糊。文學研究,必然要走出去,走到圈子外頭,跟意識形態扯扯關係,跟文化拉拉交情。最近出的文學史,很多在說「大文學」,模糊之前我們自以為的文學概念,將文學與更廣闊的天地連結起來。

如此,劉慈欣進文學史幾乎必然。

先不說劉慈欣的種種亮點——這事大家都說了。劉慈欣,他的文章里意識形態色彩十分濃厚,而同時放眼極為廣大的未來,紮根又在深處的土壤。這種文本,極為適合批評,也能夠反映出現今時代的一些文化特性。

事實上,劉慈欣小說的種種文化分析已經很多,學院眾多學者也都聽到這個名字。有幾個老師曾問過我關於劉慈欣的看法——我本科論文是劉慈欣小說研究——並說沒看過也算是個遺憾,有機會得補上。我留意了一下,這幾個老師有的研究當代文學,有的研究文藝理論,其思路都偏重文化研究而非純美學研究。在他們心中,劉慈欣小說「非常有意思」。

只是,他不會進所有的文學史罷了。

最後說點其他的。知乎上關於文學的欣賞,大面上還是這部作品如何,這個人如何,往往不去注重更廣的討論。而這作品和這人,也只是湊湊熱鬧,到知乎里找個高大上的答案,以後觥籌之間,有幾句笑話提升逼格。知乎上文學批評,有好作品,但不多,便是那些好作品,思路也大都狹隘。真對文學有興趣,多去讀讀書吧,不然在一些人眼裡,王小波只不過是會說下三路話會開玩笑思想敞得開而已。


啊,題主你看上去不像是高級黑的樣子,可是這個問題……
能理解能理解,既然題主主要是從劇情人物主題什麼的方面來提問,正好撞上我們的書評路子,那就答一下吧。

三體這書啊,劇情上沒啥大問題,高潮借著主設定往上推,震撼感極強,但是節奏上略有失誤,第三本後期偏無聊了;
主要黑點在人物上,人物形象確實單薄,但是大劉寫作思路就是這個,把人物當做表述理念的工具,你也不能要求太高;
設定上是絕對的亮點,我們誇這本書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叫設定海,你要是科幻愛好者,肯定會被這本書驚到的,一堆本來能寫成長篇的點子都給你不要錢似的塞進去,「科幻」的味道非常強;
主題上用黑暗森林來體現,滿眼的都是文明發展科技向上的啟蒙樂觀主義,老實講比英語科幻現在那股子嘰嘰歪歪的勁爽利多了,你們當年可是也出過阿西莫夫海因萊因這種作家呢,怎麼現在全是反思科技發展的……二戰和冷戰摧折了科幻的腰啊(個人意見)
最後是文筆,不吹不黑,憑第一卷描寫文革氛圍,第三卷描寫太陽系毀滅的文筆,大劉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所以在我們的參考評分體系裡面,三體屬於神作之壁,10分+的那種,當年我專欄轉發的第一篇書評就是門神寫的三體萬字長評,在類型文學裡面,三體已經做到最好的那一批了——在寫作技術這個層面上,和文學史上偏現實主義的不少作品比較也沒有壓力(個人嘴炮)。

然後是,能進文學史不?我覺得還是夠嗆
想進文學史兩個路子
一個是在文藝形態上面有突破性創新,這條路任何類型文學都走不通,類型文學畢竟是典型小說,這方面沒有任何闡釋成創新的機會
另一個是代表社會思潮,武俠走的就是這個,拚命把自己往傳統遊俠上靠攏,把這個接續性建構起來,也就部分地經典化了。而三體只能說有可能成,在社會整個意識形態往傳統靠攏的時候,誰知道這股子唯科學主義唯技術主義的風能吹多久呢?
後一條路是最合適的,也是西方科幻研究走通了的路,用烏托邦理論闡釋科幻的未來主義思想。
要麼還有條邪路,玩噱頭,用科幻結合社會政治理論熱點,玩砸了就是現在星雲獎雨果獎那股子政治正確的味道……其實厄休拉奶奶的《黑暗的左手》這種書挺好,融女權主義進科幻傳統,但現在太多人強調這個了,就很令人惱火,這是以傷害科幻作為科幻的根為代價的

最後再總結一下,就是技術層面非常過關,理論層面能被闡釋到什麼高度,這要看運氣,看社會文化的風這幾年往什麼方向吹
不過我看好三體和科幻,因為我個人看唯科學主義這幾年風頭正勁,網文里這個思想的(工業黨和科學奇幻)也正是最受寵的時候,如果網文能這幾年裡完成知識整合,未必不能反過來影響整個社會的文化

手機打字,排版勿怪


我先問問大家,你們認為科幻在文學史上最高能達到什麼地位呢?


諾貝爾文學獎哦。
1974年,「由於他的作品能透過一滴露水反映整個世界」,哈利·馬丁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你們知道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什麼嗎?
1956年發表的科幻長詩《阿尼阿拉號》(《Aniara》)!科幻可以寫詩還是史詩般的長詩哦!
大劉雖然寫過《詩云》,也編寫過「電子詩人」程序【那些辭藻堆砌倒真是讓人不敢直視】,但對詩歌的認識老實說……呵呵呵。

文學史地位什麼的,還是少提為妙吧。因為一旦考慮到文學性,就連閻連科那點三腳貓「神實主義」都不是大劉能望其項背的。


我也忍不住,針對樓上諸答案說幾句話吧
1.針對@陳柏齡關於《1984》和《萬有引力之虹》不算科幻小說、科幻小說有名氣之後就劃屬純文學的觀點,有那麼一點道理,但劃分科幻小說和主流文學作品(我喜歡說純文學)的標準是什麼?我認為不應該單純是題材,而應該是作者的創作意圖——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內容/作者是不是主要想完成一個科學幻想,我認為《1984》和《萬有引力之虹》當然不應該算是科幻小說,如果硬要分類的話,《1984》也應該劃分到政治小說中,它們都是借了一個科幻的外殼(很慚愧的是,《萬有引力之虹》我只看過三分之一沒有讀完,但也足以讓我確定它不是科幻小說)
2.仍然針對@陳柏齡的回答,我贊同他所說的「文學地位無法拋開作品對後世的影響而論」,就如柳永的詞,柳永的文學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標誌著宋詞在題材和形式上的重大變化,但我認為@陳柏齡實在是太過相對主義了,彷彿文學史是一團詭譎的迷霧,彷彿作品是由某種我們無法理解也觸碰不到的標準而被評價,彷彿作品沒有什麼永恆的維度,我不贊同這種相對主義,我只有限地贊同「當代作品對後世的影響在當代是無法看清的」
3.針對@庄表偉的回答,有一點我不太認同,即「因不能完整理解科學名詞和理論,因而無法評價《三體》的文學地位」,我只有限地認同「因不能完整理解科學名詞和理論,因而無法完整評價《三體》作為科幻小說的地位」,我認為,即便不理解《三體》中架構的十維宇宙,也可以評價其文學價值
我說自己的觀點
1.文學地位和文學價值不是一回事,但二者是有一定程度相關的,歷史上很多文學價值一般般的作品文學地位卻很高(就我讀過的作品而言,我覺得《巨人傳》算是一個代表,《巨人傳》在想像力、技巧和人物塑造方面都可圈可點,但也僅限於此了),但除了各個文體的初創作品之外,絕不可能有文學價值不值一提卻文學地位很高的
2.科幻小說為什麼大多不入流?這不是某種陰謀或偏見,而確是由其寫作目的決定的,科幻小說寫作者的主要創作意圖和任務是——構建一個符合科學基本原理的幻想世界,科學技術和這個科幻世界是科幻小說家的寫作客體,而文學家的創作意圖卻並未如此,我們看《1984》中,科幻成分僅僅是為內容表達服務的,科幻因素能夠經得住推敲就已足夠
2.1.我自己特別偏愛一種科幻小說——改變我們日常生活(或者說我們這個世界)中的一個基本點,然後以此展開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個中代表是阿西莫夫的《日暮》以及弗諾文奇的《天淵》《深淵上的火》
3.把三體放到科幻小說的分類中去評價,我認為在國內是「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最高峰和集大成者」,在國外的長篇作品中也能算一流
4.將三體移出科幻小說的範疇去評價,我認為屬於「不值一提」的那一類作品(《基地》同樣如此,它若能在文學史上留名也僅僅是因為它被分到了科幻小說之中),劉慈欣是那種一眼就可以看透的作家(除了科幻因素),作品密度極低,人物塑造偏簡單化,對「人類命運」和「人性」雖有探討但停留在很淺的、情節性的、展示性的、初級思考的層面上,文字之間完全看不到作家的自我
4.1.我們可以說,我看不清百年之後張大春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或者說,蘇童還沒進化成完全體,所以我不敢說蘇童在日後文學史上的地位,但我們不能說「我們看不清韓寒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別逗了哥們,他在文學史上沒有地位
5.我知道我聲明也沒用,但我還是聲明一下:我不是大劉黑,我幾乎讀過大劉所有的作品,這帶給了我很多愉悅,我只是說說真話


其實文學的經典性問題,真的是一個大謎團。
我自己是學文藝學的。曾經對這個問題著迷至死。曾四處問老師,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會成為經典。
有幾個眾所周知的靠譜答案是:
1.政治力量扶植的文學作品容易成為經典。經典是政治的產物。
2.讀者多、流傳廣的作品容易成為經典。讀者接受是經典的最高標準。
3.想得深的作品(其實我想說難懂的作品)容易成為經典。思想深度是深刻影響文學性的。
4.被禁止的作品容易成為經典。其實這一點與第一點重合。
當然還有很多。這些說法都很有道理,卻都很有局限性。既然會點進來看這個問題,那麼各位看官當然心裡有譜。

我覺得比較好的幾個回答:
1.用很少的話說很多東西的作品。——這個來自張文初大師,頗有見地,我很喜歡。
2.獨創性強的作品。這個可以解釋為什麼文明源頭的很多作品都是經典作品。

上面這些內容,只是在討論什麼樣的作品會成為經典作品這個問題。其實《三體》大概只能說符合了受眾比較廣這個標準。而且也不是很廣……所以這本書會屌絲地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首先,請參考 @陳柏齡的答案
其次,《三體》要想在文學史上有地位,那麼涉及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如何評價20世紀出線的通俗文學,甚至更進一步的類型文學現象?通俗文學,甚至類型文學,是伴隨著全民識字,出版業,大眾傳媒,互聯網這一系列的技術革命產生的,他是前所未有的。通俗文學甚至類型文學,與純文學的對立,是20世紀出現的新現象,到底誰會成為未來1000年的主流,現在要說為時尚早。這其中的原理,請參考 @陳柏齡的答案。
總之,1000年後再見,這跟三體的時間尺度還差得遠呢,不著急。


一個討論「是否能入選文學史」的問題活生生變成了「喜歡還是不喜歡」的選擇……

看過不同版本的中國古代近代現代文學史。說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般而言,要入選文學史的,無非以下標準:

一是文學的:是不是獨創?能不能代表?有沒有發展?
以袁行霈版本的《中國古代文學史》為例,就不難發現在編排時,這三點是被貫徹到每一卷每一章的。比如說論述詩歌,第一首五(七)言詩是誰寫的,最重要。因為沒有這個人這首詩也就沒後來的什麼事了。但誰把五(七)言詩寫得最好,怎麼寫得好,也一樣重要,因為它標誌著這類體裁所能達到的高峰。至於高峰過後,誰把五(七)言詩怎麼發展,也要了解一下,相當於煞尾。
所以有時煌煌幾百萬字的文學史,在作品的文學性上,要捋清楚的,無非就這麼三點。

二是政治的:提倡?禁止?
事實證明,即便是如今看來索然無味的作品,只因為在當時是被統治者提倡而一時蔚然成風的,都會在文學史上佔據一定的位置。比如各朝代開國之初都會興起的「太閣體」等。但這一類作品一般都不會擁有很高的地位,往往是作為一小段「你知道最好,不知道也沒事」的知識點存在。
反倒是歷代統治者加以禁止或限制的作品,最後都會取得很好的成就。譬如元明清的戲曲、小說等。這也算是文學史的一個有趣的小悖論:越是後世認可與推崇的藝術成就,在剛萌芽時都是異端。而其實異端,往往就是生命力與創造力的代名詞。它的出現,也是拜前一類作品過於泛濫所致。物極必反。自古皆然。

三是大眾:喜不喜歡?
這一點才是那麼多經典能在反覆淘洗後,還能繼續活著的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以後要編寫當代文學史,大劉的《三體》能不能入選,我以為不妨從以上方面衡量。
(在中國科幻文學界內)獨創?無。代表?可以。發展?有。
(在中國文學界內)提倡?沒。禁止?也沒……
(在大眾內)喜歡?就網上意見看,多。就實際交流看,少。
所以,冒昧揣測一下,《三體》會成為中國科幻小說的一個驚喜,但在以後的文學史書本上,它不會達到專篇論述的地位,更有可能是和其他科幻小說混在一起被簡略介紹。運氣好的話,介紹的字多一點,甚至單段介紹。差不多也就這樣了。


在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後,就有大學教授說當代文學史要重新寫了。不妨猜一猜,不用當真:

建國後到文革前的三十年成就當然得寫,而且會一邊倒的一片文藝繁榮。即便是不繁榮,也能找出一些「代表性」的作品來說明其實是很繁榮的。尤其是太祖的文章、語錄云云,更是得濃墨重彩一下的。

改革開放以後到如今三十年,比較亂,可以做以下處理:
小說方面,會把莫言當樞紐,鏈接起先鋒文學和陝北文學。前者會推余華蘇童馬原等,後者會重陳忠實賈平凹路遙等。但肯定更看重後者。理由想必逃不了「前者技巧華麗但思想略顯消極」、「後者氣質渾厚而洞見深邃」,等等。
還有金庸為代表的武俠小說。群眾基礎太深厚。不收難以平民憤,會納入。但要強調金庸作品的歷史質感,對傳統文化的宣揚,領導人的欣賞,等等。什麼政治隱喻就算了。對古龍落後的消極的思想作風要嚴肅批評。
再順便推一下青春小說吧,把它和才子佳人小說、鴛鴦蝴蝶派聯繫起來,就有歷史淵源了,再結合國外青少年文學的蓬勃發展,就顯得上國際檔次了。郭敬明都算半個幹部了,給點面子是要的。
散文方面,余秋雨會進,不管你多噁心他現在的做派,只要編者想,就能把他塑造成「繼承酈道元、桐城派等義理、考據與辭章並重的傳統的新時代的大家」的。
雜文方面,考慮到李敖很用心的坐牢和罵國民黨,不入選都對不起他。至於胡適的問題,可以忽視。韓寒嘛,當看不到。
詩歌方面,各種派一鍋燉。梨花體可以考慮一下。幹部體也選幾首。但北島就算了。
……

這麼一想,只能說:希望在明天。


我來逐條反駁lz的觀點,歡迎討論。

先鋒的卡夫卡就有很牛逼的文筆了嗎?我不認為。
我不覺得卡夫卡在描述人物時有福樓拜或者荷馬這樣的水平
我只覺得他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命題,講了一個還不錯的故事
荒誕派,意識流又有很講究文學美感嗎?
誰能從純文學的角度分析《等待戈多》的美感?

卡夫卡的文筆可了不得啊。首先,對於文筆的討論是及其模糊而危險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好的文筆」是一個及其寬泛的概念,納博科夫的繁複精緻的長句和博爾赫斯簡潔雋永的描述都是好的文筆,但並不代表「好的文筆」必須具有詩歌式的文學美感。我個人對於好的文筆的標準是:能準確的表達作者想表達的意象和感覺。納博科夫那些細緻入微美得令人窒息的的細節描寫,要是用奈保爾那種不帶修飾的乾淨文風來寫,就會顯得不夠味。博爾赫斯那些詩歌一樣精確簡潔的小說,要是叫普魯斯特來大肆鋪展開來,恐怕也完全不像樣子。

回頭來想,卡夫卡那些怪誕憂鬱的小說,難道不是在他冷靜得近乎冷酷、偶爾神經質的文筆下,表現得最好么?變形記這種小說,換其餘任何一個作家的文筆來寫,都達不到卡夫卡原作的那種震撼人心的效果。何況卡夫卡也寫得出「我竟然那麼無所謂地看著他們,就好像我是他們倆進行第一次接吻時兩張臉靠攏而穿過的空氣。」這種句子的呢。

意識流那些東西重要意義不在於文學美感,「美」這個概念,或者說直觀的、古典式的美學概念,在整個20世紀藝術史上都不是藝術家們追求的重點。意識流作品的意義在於開創了這種和傳統的四平八穩敘事手法相對的碎片似的意識描寫技法,大大拓展了文學手法的表現能力,就整個文學史上而言,功德無量。荒誕派同理。

再反觀劉慈欣,他的作品要求什麼樣的文筆?和其他大部分科幻、奇幻小說沒有差別:流暢自然的敘事(軟肋),畫面感強的場景描寫(這點大劉倒做的不錯),出色的人物塑造(軟肋),合理的結構和節奏掌握(軟肋),等等。這些,劉慈欣都做得很一般,所以即便是文學評論這種不提倡下定論的領域,我也要斷言:劉慈欣的文筆不好。就是不好。確實,《三體》並不是靠文筆撐起來的小說,我雖然在這裡對他的文筆評價不高,但我依然看三體看的津津有味大呼過癮。但是我們既然要認真的討論劉慈欣和《三體》系列的地位問題,就必須全方位的看待,不能只看優點忽視缺點,不能不正視文筆上的缺陷。不要說跟主流文學的大師們比,通俗文學裡我也能拉出一票人秒殺他。

而文筆,乃至廣義上作品的文學技巧、文學性,一定是討論任何一部作品的「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注意,是文學史,不是科幻小說史。所以我認為,《三體》系列在中國科幻小說史上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但是文學史,對不起,不夠格。

三體是有不少閉門造車的地方
但評價地位是要分析出具體的問題的
是命題不好,還是描寫乏力?描寫乏力是人物還是事件?事件的恢弘,命題的優秀能不能彌補人物的描寫的瑕疵?在《三體》中,尤其要解決爭議的可能就是擁有一個好的命題加上見仁見智的人物描寫的作品能否躋身文學史?

我很遺憾,沒能看到在這一點很詳細的分析。事實上,文學史上面面俱到的作品真是不太多。在命題上做到優秀的作品也常常受到額外的青睞。《城堡》《變形記》如是。

關於三體在文學性上的缺陷,這個回答如何評價《三體》?已經說了不少,不再過多闡述。另外,在命題上做到出色的作品受到青睞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這個命題必須是劃時代的、前所未見的、拓展了文學的敘述範圍和表達能力的,這點上,《城堡》和《變形記》在20世紀初的文學史上顯然做到了這一點,並深刻影響了整個20世紀的文學發展,它們因此而名垂千古。而《三體》呢?如果這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我一定把它捧上神壇。但它不是。外星人入侵、文明的交流和碰撞這些都是科幻小說由來已久的母題,劉慈欣只是一種不同的方式演繹出來而已,有創新,但不是足夠名留青史的創舉。

我很疑惑
文學史上的地位究竟是什麼?大家真的清楚文學史上出現多少了非主流文學嗎?大家在談文學史的地位時心裡真的有一桿標尺嗎?
最後貼一下張公子在回答金庸文學史上地位時說過的一段話

另外還是忍不住補一句。我國現在有種傾向,說到西方或古典就會肯談談文本結構、技巧手法、風骨韻味、文氣語感,唯獨一涉及現當代文學,就出來各種現實意義、揭露批判之類作用,以及許多故弄玄虛的名詞,好像到了現代作品就不是讓人讀的似的。這種19世紀已經被福樓拜嘲笑過、20世紀在蘇聯大行其道坑殺無數名作家的迂腐狹隘觀點,我實在是不敢苟同

我是極欣賞張公子這段話的,但正是這段話,指出了文學作品中文本結構、技巧手法等「文學性」因素的重要性,這,才是文學史評價的標尺,而這,又恰恰是《三體》三部曲和所有劉慈欣作品最為人詬病的一環。

我認為有必要把這句話再說一遍,作品的文學技巧、文學性,一定是討論任何一部作品的「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這裡面沒一個字提到社會批判、思想深度、人性拷問這些毫不重要的扯淡概念。那些都不是重點。而且我認為《三體》中這種上升到文明層面的對人性和社會的很多思考,比很多所謂「嚴肅文學」作品的那些膚淺的「批判社會揭露現實」要深刻的多。劉慈欣提到過一個有趣的設想,如果《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把時間設到幾百年後,一切的人物設定和背景設定都帶上科幻背景,而故事內容、描寫分毫不動,這部小說仍然算是主流文學的經典嗎?我認為是的嗎,因為這些改動對小說本身的「文學性」沒有絲毫影響,很多人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經典」,不過是顧影自憐的清高罷了。

我對三體的評價的是,水準極高的科幻小說,在中國科幻小說史上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文學史上,沒有地位。劉慈欣在中國作家中,也基本沒有地位。因為三體真正出色的地方——想像力、思辨性、描寫的尺度、概念和點子——並不是「文學史」評價所看重的,而其所最看重的文學性,則恰恰是三體所缺乏的。


我比較反感「某某某的歷史地位」這一類討論(好像是從籃球迷圈子泛濫起來的?),因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地位」必然要受到寫作那部歷史的人以及這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影響。這類問題的討論的結局一般都是某某某的支持者認為「我偶像就是牛逼」,再依靠「偶像-粉絲一體化」的情感投射,來論證「我很牛逼」。這種心理非常無聊。

不過問題本身還是有一些值得說的。

-------------------------------------------------------

首先來定義一下文學史。

「文學史」作為一個學科,研究的是文學的發展、演變的過程和規律。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切文學作品都是「文學史」的研究對象,當然包括了地球往事系列以及劉慈欣的其他作品。

而「文學史」這門學科下,有很多名為《某某文學史》的著作,這種作品就會在提到作家或者作品的時候有所取捨了。

但是《某某文學史》經常是分地區、語言、類型去寫作。那麼我們可以這麼問:劉慈欣和地球往事系列能否進入《中國當代文學史》?能否進入《中國文學史》?能否進入《中國科幻文學史》?能否進入《世界科幻文學史》?這些問題我們一個個談。

通常來說,寫文學史書的人,是文學學術共同體成員,寫作的目的是教學或者行業內分享。這種學術共同體通常比較偏好「嚴肅文學」,而不太喜歡通俗的「類型文學」,科幻就是典型的類型文學,所以會受到文學史的忽視,除非這本文學史專攻類型文學,乃至科幻文學。

比如被普遍使用的教材《中國當代文學史》(2003年)的作者洪子誠就在序言里這麼說:

一、作為大學文科的教材,本書對發生於近五十年的複雜文學現象、出現的大量作家作品,不可能追求全面和詳盡。同時,也不認為"全面"、"詳盡"是一種文學史研究的目標。從教學的要求出發,也考慮到編著者本身條件的限制,本書的評述對象,主要是重要的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學運動、文學現象。在這裡,究竟選擇何種文學作品作為研究對象,進入"文學史",是個首先遇到的問題。儘管"文學性"(或"審美性")的含義難以確定,但是,"審美尺度",即對作品的"獨特經驗"和表達上的"獨創性"的衡量,仍首先應被考慮。但本書又不一貫地堅持這種尺度。某些"生成"於當代的重要的文學現象、藝術形態、理論模式,雖然在"審美性"上存在不可否認的闕失,但也會得到應有的關注。因此,本書並不打算過多地壓縮"十七年文學"和"文革文學"部分的篇幅,但會試圖對這些現象提出一些新的觀察點。

二、對於文學創作的評述對象,本書以傳統的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為主。對於報告文學、傳記文學、影視文學、科幻文學等文學樣式,由於各種原因,或暫不列入評述的範圍,或選擇其中某些影響較大、且成就較高者加以論列。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也不是作為必要的對象加以考慮,而僅從與本時期的文學思潮關係的重要程度,來考慮選擇必須評述的部分。

當然了,這本《中國當代文學史》講到2000年結束,那時候劉慈欣的活躍時段還沒開始。

所以,至少在當前,劉慈欣還無法進入《中國當代文學史》,更別說《中國文學史》了。但是,如果在2030年有一位學者寫一本截止到2020年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很有可能會給類型文學一席之地,否則2000年到2020年這一段,值得討論的作品可能會非常少。如果這個假設成真,那麼劉慈欣很可能出現在形如「2000年到2020年:互聯網時代和類型文學的崛起」這樣的章節裡面。

而《中國科幻文學史》目前還沒有被寫作出來。不出意外的話,北京師範大學的吳岩教授或者他的學生會在未來寫出這樣一本書。在這本書里,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以《科幻世界》雜誌社為主導的一波科幻小說熱潮必然是重頭戲,而劉慈欣在這一波裡面又肯定是重中之重。

而目前的《世界科幻文學史》里恐怕還沒有劉慈欣的位置,因為中文科幻小說被譯介到英語世界是最近幾年剛剛發生的事。但十年二十年之後寫作的《世界科幻文學史》可能會提到他,畢竟他是第一個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亞洲籍作家,有足夠的聲望成為「西方人眼中的華語科幻」的代表。

更遠的未來的文學史會如何審視今天的作家和作品,就不是我們可以準確預測的了。但我個人認為在未來的研究者眼裡,類型文學的價值很可能會比在我們眼裡更大一些。

-------------------------------------------------------

以上是對「劉慈欣和《三體》系列在文學史的地位」的回答。下面就原始提問者寫的補充說明再多說幾句自己的觀點。

大家的分析我有很多不認同
先鋒的卡夫卡就有很牛逼的文筆了嗎?我不認為。
我不覺得卡夫卡在描述人物時有福樓拜或者荷馬這樣的水平
我只覺得他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命題,講了一個還不錯的故事
荒誕派,意識流又有很講究文學美感嗎?
誰能從純文學的角度分析《等待戈多》的美感?

三體是有不少閉門造車的地方
但評價地位是要分析出具體的問題的
是命題不好,還是描寫乏力?描寫乏力是人物還是事件?事件的恢弘,扣人心弦能不能彌補人物的描寫?
我很疑惑
文學史上的地位究竟是什麼?大家真的清楚文學史上出現多少了非主流文學嗎?
大家真的很客觀嗎?

首先,好的「文筆」是什麼?如果說是流暢、準確、優美的文字表達能力,那麼這只是「文學作品」的最低要求,不能拿來討論「文學史上的地位」。

討論文學史地位,重要的是兩個大的側面,形式和內容。也就是「用什麼方法」和「講什麼東西」。如果要比喻的話,就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職能的區分。

而人類對於這些問題的理解也在進步。在古代,人們認為內容是很重要的,形式服務於內容。但近現代以來,文藝理論承認了形式有脫離於內容獨立存在的價值。

所以有時候在文學史上被歸類的文學流派是基於形式的,比如「意識流小說」、「表現主義小說」,也有一些是基於內容的,比如「傷痕文學」、「哥特小說」。

一部文學作品值得被文藝批評討論,乃至進入文學史著作,必須至少在形式和內容兩者之一上有獨特之處。

劉慈欣是一個電影愛好者,文字的鏡頭感很強,雙線敘事節奏也不錯,他早期的一些中短篇故事,比如《鄉村教師》、《全頻帶阻塞干擾》等,容量上接近電影,寫作手法也很電影化,可以說是他的創作巔峰。但是這些都是已經非常成熟的技法,他在形式上沒有任何創新的地方。

再說說內容方面。劉慈欣非常符合典型的「60後中國工科宅左」的刻板印象,世界觀基本上是部分蘇聯式極權主義+民族主義的混合,篤信社會達爾文主義和技術萬能論,這些特質不僅在地球往事三部曲中露骨地呈現出來,在早期的中短篇也有,例如《光榮與夢想》、《天使時代》等。

對於這種風格喜不喜歡是一碼事,但是要說「有獨特的開創性意義」,恐怕稍微有點勉強。

至於事件是否恢弘、情節是否精彩,那些反而是小問題了。


首先,我說明我沒看過小說,也不打算妄加評論,就是看了答案里的爭論,談點感想。(這就是傳說中的魚目混珠嗎?!)

我覺得呢,大伙兒太把所謂「文學史地位」當回事了。或者說,誤解了這個概念。文學史不是封神榜,文學史佔多少篇幅,和作品本身的素質,或者說「文學性」高低多寡,也不見得就是正相關,正反都不可以直接推導。比如現在大家可能都不會拿起來讀的「三紅一歌」,在文學史寫作時卻是繞不開的重要命題。可以說,學術意義上「文學史地位」,不能簡單等同於作品質量的排名,更不是江湖排位。是不是進入文學史,佔據多少篇幅,更多是綜合作品質素,社會影響等多方面因素,產生的一個結果。因此,要講作品歷史地位,也應該多用記敘事實的語句。另外,即便是這樣的文學史敘述,同樣存在著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情況。都是北大教授,有的愛金庸如痴如醉,有的就是拿不起來,這是必然的。但他們到底是北大教授,不會讓個人的好惡,過多影響他們的研究和寫作。這是我對「文學史地位」的理解。

P.S.我的另外一個感受是,科幻文學愛好者比起其他大眾文學類型尤其是網路文學(起點系)的愛好者,似乎常有更多的不平,對所謂「地位」也看得更重。我覺得大可不必。


想起大劉自己說的:"我不喜歡文學,文學過分關注人,是自戀的學科。"


拿商業流行小說研究文學史……能有標尺才見鬼了……


劉慈欣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非常讓我無語。

第三部里的性別刻板印象登峰造極,把堅強、威嚴這些特質直接跟男性劃等號,把女人和所謂的」女性化的男人「寫成了多愁善感柔弱的無腦怪物。
在某個時期里,按他的說法,男人都像女人一樣……他得多看不起女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話來……

為了證明男權主義的正確性,他刻意的把情節設定成了」程心善良導致人類的大滅絕,而只有維德那樣暴虐的推動曲率飛船的研究才能拯救地球」……

拜託了,劉慈欣啊,你去看看,一個真實的讀完了物理學博士的女人可以理性到什麼程度。
請不要把一個滅絕師太寫成蘿莉哦。

這是偉大的文學作品?
看來看去,像劣質的男權主義海報——大標題是:純爺們才不那麼多愁善感的導致人類幾乎滅絕呢。
而且這海報,還是」宇宙尺度「的……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只是剛好能看 談不上好 比起基地那是差了太多太多了
1 情節不夠自然 有些牽強
2 場景設定完整但是沒有自己的世界觀 三體讀完沒有讓我感覺到它的靈魂 但是基地除了給了我蕩氣迴腸的感覺 還讓我產生了思考 這是最重要的
3 人物不夠豐滿
三體的意義在於對於中國科幻小說有積極的振奮和推動作用


謝邀。
雖然喜歡《三體》,但是對文學並無感覺,所以不敢妄言。
評價一件事物是否「在XX史上有XX的地位」最好先跳出時間的窠臼,一年、五年、十年、百年的評價都會不同,大體上越來越趨於客觀。如果十年後便被忘掉了,那地位神馬的肯定談不上了。


推薦閱讀:

原著黨到底是期待還是反感小說被翻拍成電影?
《三體》中最讓你感動的一句話是什麼?
如果劉慈欣與吳京合作,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TAG:劉慈欣作家 | 科幻 | 文學 | 三體書籍 | 中國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