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電影市場,對好萊塢電影的意義有多大?

票房,周邊等等。


中國電影市場對好萊塢意義,短期內意義不在於某部影片票房有多高,或是還用多久中國已成為好萊塢電影海外票房第一大市場?

目前問題關鍵根本不在這裡。

中國對於好萊塢而言,目前正在繼日本、德國、俄羅斯之後,可能成為下一個最大的好萊塢海外金主,投資人,出錢的,隨便怎麼說了。。。

但是否會真的走向這一步,還不好說,但中國電影投資人走向好萊塢是不可逆的。
只是希望能吸取足夠多」前輩們「的經驗教訓就好。。。

我上月剛從美國呆了兩個多星期回來,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因為工作原因,見了好萊塢各大Studio高層、那幾個mini major、資深製片人、製片公司、特效公司、後期公司、就那幾個大的Agency,還有銀行家和專業律師。。。好萊塢其實最有權力的是這個行業的資深律師,這次感觸很深。。。

還有很多電視行業的最資深的行業創始人,全都是白髮老頭老太太了,但每次會面人家還在聊創新和行業前景,佩服佩服,然後就是各路投資領域的人。
每天開會到腦子發木,但可以說第三次去美國,終於可以接觸到好萊塢最本質的一些東西了,每天都在不斷顛覆掉很多舊的認識,更新很多信息。。。

全球投資環境不好,好萊塢更是如此,各Studio縮減政策超出我之前想像,當然貌似就多出了投資機會。
但真的是機會嗎?

中國電影市場進入好萊塢的機會在於資本,但問題就在於資本如何進入,能否進入好萊塢核心,大膽的重寫規則,在好萊塢核心建立起合理的資本架構,而不被好萊塢的老油條們牽著鼻子走是最關鍵的。
反正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肯定沒有好結果,歷史反覆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在我看來中國電影市場背後的各路投資人,正在被好萊塢看作ATM,你說中國政府已經買了那麼多美國國債了,好萊塢現在是打算繼續從中國身上再多榨出來些錢來。。。

不久的將來,真不用太久,從技術層面上,各位業內朋友不用再擔心每年的國產片票房比例問題了,因為保不齊《功夫熊貓3》《變形金剛3》《加勒比海盜5》《鋼鐵俠3》統統變成了合拍片了,票房都算成國產片收入,估計2013年末日之後,全年票房超過200多億,然後國產電影票房收入比重佔到70%以上!
然後」徹底打敗好萊塢電影「。。。。yeah。。。

一年前我的冷笑話,正眼睜睜看著成為現實。。。因為《敢死隊2》據說已經給整成」合拍片「了。。。
凱奇大叔哪天要給拍個國產好萊塢電影,大家不會覺得奇怪吧。。。

所以,中國電影市場對好萊塢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引進片票房分成這麼個具體事情上,而是中國電影市場代表的中國整個消費市場和其背後涌動的各種資本力量。

不知道為啥,讓我想到了《猿族崛起》。。。
拭目以待。。。


(1)由於配額問題(20部)、盜版問題、謊報票房以及低比例的分賬制度(票房的17%,還要再交10%的稅),中國大陸作為好萊塢海外市場,其所貢獻的利潤遠不及英國、日本、法國、德國、俄羅斯、澳大利亞。

(2)CCTV對NBA的轉播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給NBA聯盟帶來實質性的收入,但其積累的巨大觀眾群使NBA的廣告客戶(比如耐克)及球星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好萊塢也希望能複製這一模式。如果不增加配額,中國市場給好萊塢帶來的票房收入在幾年內也不會提高太多,但對其植入的廣告和影星則會有很強的推廣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越獄》雖未在大陸公開播放,但米勒卻憑藉劇集積累的人氣獲得了一系列中國廣告的代言。


目前,因為分成比例很低,所以即便能大賣到《阿凡達》那樣的電影,好萊塢片方也只能拿到極少的利潤。所以,目前好萊塢對中國市場是不稀罕的。有新片上映,大牌明星會飛去東京做宣傳,也不會來北京。

但是,好萊塢又極看重「潛在的未來中國電影市場」,因為市場的增速誰都可以看到。所以好萊塢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親善舉動,也比以前明顯得多。明星即使不來北京,少會專門錄製「向中國觀眾Say Hi」的VCR。明星即使不來北京,幕後的老闆、製作人會頻繁飛來中國探尋商機。

好萊塢現在做一些鋪墊性的溝通、合作,等到市場一旦更大、更開放,就會相對容易地參與市場的爭奪了。


單片來看《少年派》的中國票房基本跟美國相當,即使在中國的分賬只有25%,少年派的純收益也能相當於北美市場的一半。畢竟中國的宣發費用美國片方是不出的,而這個費用在美國可是非常龐大。像《泰坦尼克3D》這樣的片子中國票房是北美本土的3倍。對於這些影片來說中國市場不是未來,現在已經舉足輕重,所以卡梅隆這麼喜歡中國。
但是對於更多電影來說,在中國的票房在3000萬美金左右,分賬之後拿到手是750萬美金——算不上是一個了不起的生意。
美國的電影公司對中國市場是密切關注,但是還沒有大批的殺入,隨著中國市場票房越來越高,美國人早晚把這裡當成第二主場。我覺得分界點就在中國年度票房到達350億的時候,那時候大部分美國大片分賬之後能從中國市場凈賺2500萬美金。


雖然中國市場發展得很快,但因為中國特殊的分成機制:好萊塢不可以在中國發行電影,只能交給中影華夏,好萊塢片商分成比例票房收入的只有17%,還得交稅。。。所以收益是十分少的,這也是好萊塢片商一直不重視中國市場的原因~


從80年代好萊塢免費提供很多電影給中國各地電視台播放來看 他們真的很有耐心培養這個市場


  1. 能輸出西方價值觀,你懂的。
  2. 大幅增加觀影人數,咱人多唄。
  3. 看重未來,起步太低唄。

好萊塢生意經一直以吸納全球觀眾口袋裡的錢為最終目的。好萊塢生產的電影,都是要根據觀眾調查,觀眾喜好什麼來製作的,大部分影片都沒有什麼藝術珍藏意思,都是市場走向的風向標;我們今天所說的類型片,並不是電影發明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好萊塢通過對觀眾的測試,認識總結出來的類型片,而且也不代表今天的類型片還是原來幾十年前的那些片子,至少西部片現在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已經不是特別熱門的類型之一了。

從這幾年來看,國內算是電影業繁榮昌盛,但是卻國產票房總是要靠各種保護月才能得以保證收益,每當各種所謂的大片,X戰警,復仇者聯盟,蜘蛛俠,侏羅紀等好萊塢品牌電影出現的時候,中國國產電影票房就黯然失色了。

孤立看來,這似乎是很危險的,很多人會自然認為一方面這是在威脅我們的國產電影票房,一方面也是給好萊塢賺盡了中國觀眾的錢。好萊塢的的確確影像著中國電影業發展,其中也必然暴露了我國整體電影理論與實踐水平有差距,究竟差在哪方面呢?在當今賺著熱錢的社會,恐怕沒有太多人去深究這個問題。

有很多問題不通過具體拍攝娛樂片的嘗試,是很難去說清楚我們的差距究竟在哪裡,比如說,為什麼好萊塢的汽車跑得那麼快,馬跑得那麼漂亮,特務都很像特務,而我們拍出來的就是怎麼看都是有點不真實。我們的片子喜歡沿用別人的三鏡頭:你說我說你說我說,而真正的視聽卻沒有用到家。

我們不缺宣傳發行,我們不缺錢,我們缺的是基本功。


看到這個問題,最近三文娛整理並發布了一篇《中國在影響好萊塢么?好萊塢電影要如何在中國賺更多的錢? - 知乎專欄》,希望從美國媒體的視角,與大家一起分析和討論這個問題。

中國將如何影響好萊塢的未來?機遇還是麻煩
中國長期以來的驚人票房增長似乎在 2016 年出現了停滯,不過你只要看到《速度與激情8》最近取得的巨大成功,你會發現這個市場還有可以挖掘的潛力。《速8》的票房已經超過 24.3 億元,登上了中國最賣座進口電影的寶座。截至上周日,該片的中國票房已經達到 26.62億元(約合 3.867 億美元)。
如此強勁的票房表現讓好萊塢感到既興奮又惶恐。自從中國在五年前放寬好萊塢進口電影限額(還有萬達影業收購 AMC 院線)以來,中國已經成為好萊塢票房收入和資金來源的重要代表。但由於層出不窮的市場潛規則和政府管控手段的存在,中國市場仍然是一個難以看透的迷宮。那麼好萊塢在被中國顛覆的過程中能享受到什麼好處呢?
在此之前也有很多身懷巨款的人來到好萊塢——日本人、德國人、法國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國人跟他們的區別在哪裡呢?這個遠在大洋另一邊的國家很快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這是它跟其他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好萊塢無法忽視一個擁有超過 13 億人口的國家。
「這裡所有的電影公司、投資人、製作人和創意人員都在根據中國的需求調整自己的戰略,因為這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一位電影公司高管說道,「他們對電影製作、創意流程、融資和收支計算的看法也因此被完全改變了。」
一位在兩國之間工作的交易人補充道,「中國出現的時機剛剛好,它將我們從國內實體娛樂產業衰退和電影票房低迷之中救了出來。」但是他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電影公司現在都開始依賴來自中國的收入,正如我們以前對國內娛樂產業的依賴一樣。」
一位發行公司的高管進一步表示,「諷刺的是,大部分製片公司都開始將中國的票房收入納入到電影的預算製作中,這是一個危險的做法。以前我們在製作預算的時候都會將中國完全排除在外——這是更明智的做法,而且可以將中國看成一個額外的收入來源。」這位高管表示,「但是如果將中國計算在內的話,你將會更難達到預算,另外如果這部電影因為什麼原因而無法在中國上映的話,這個後果將會是毀滅性的。」

兩國關係、中國資本與好萊塢票房
凡事都有兩面,也有人不認可中國對好萊塢的積極作用。同時擔任美國-亞洲研究院(U.S.-Asia Institute)委員和 DMG 娛樂集團主席的克里斯·芬頓(Chris Fenton)是這方面的專家。「如果要緩和這兩個國家的緊張關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兩國開展藝術上的合作,製作出一些具有全球價值觀的電影。」他表示,「這樣建立起來的橋樑將具有實際上和情感上的意義。」
但是另一位高管卻認為中國市場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火熱。「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是它的限額和分賬比例問題把它的地位拉低了,因為他們不願意在本土票房上讓步。」這位高管認為分賬比例問題「實際上是因小失大,他們本應有機會成為好萊塢的最大收入來源,從而擁有掌控這個產業的能力。僅僅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是不夠的……如果中國能夠採用世界通行的 40% 分賬比例,它的重要性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雖然中美合拍片能為製片方帶來 43% 的回報,但是它們還處於成長的陣痛期之中。「要同時向兩種文化的人講故事,而且要讓雙方都能理解是非常困難的。」一位電影公司高管表示,「但是大家仍然在不斷嘗試,沒有人想要停下腳步。這兩個市場的規模和重要性都太大了,我們不得不去做這樣的嘗試。」
不久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代表美國電影產業與中國談判新一輪的合作協議。2012 年進行的上一輪談判放寬了進口片的限額,並將進口片的分賬比例從 12.5% 上調至 25%,隨後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開啟了一段黃金時代。然而,好萊塢電影公司很快就認識到,如果無法控制上映日期,它們的電影將會被擠兌到冷門的檔期,或者被放在一起互相競爭。但是看來上映日期的話語權不會得到鬆動,而且很多人認為再次增加進口片限額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中國的宣發成本也在不斷上漲。另一方面,如果分賬比例可以提升,那麼好萊塢將會得到更多來自中國的收入。
這輪重新談判的協議「將會促進中國開放市場,讓更多美國電影公司進入,同時也能幫助中國資本進入美國。」一位好萊塢交易人表示,「如果分賬比例可以提升,中國市場對美國公司和中國跨國公司的影響力將會大大提高。」
中國一直在竭力維持國產電影 51% 市場份額的紅線,但是如果好萊塢電影可以得到更多的票房,萬達和阿里這些中國巨頭就會加大對美國公司的投資。然而,最近的一些相關交易都不太順利。由於中國政府加大了國內資本的管控力度,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也受到了一些阻力——中國政府還試圖限制非媒體核心業務的公司進行「不合理」的投資,但是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一個方便的借口。
比如華樺傳媒對派拉蒙的 10 億美元投資也遇到了一些障礙,直到最近才走回正軌。另外有很多傳言中的交易都沒有真正實現。一位高管警告道,「如果錢都沒有到手,而且你不能決定交易的細節,那麼交易就無從談起。」
目前能夠得到正常推進的投資包括完美環球向環球影業投資 50 部電影;弘毅投資和騰訊對 STX 娛樂的投資;還有阿里影業對多家好萊塢大廠的投資。
萬達、騰訊和阿里等巨頭正在用自己的資金投資好萊塢公司,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一位電影公司高管表示,「在萬達影業主席王健林收購 AMC 院線之前,中國公司一直沒有什麼動作。這確實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大家都說這項交易是認真的,就跟他們買了一家鋼材公司一樣。」王健林在帶領中國電影公司出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收購了 AMC 和傳奇娛樂後,他的公司現在擁有全球最多的銀幕。
跟許多在好萊塢的中國資本一樣,萬達進軍美國的動作也受到了嚴格的監管。但是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的會面之後,兩國在交易事務上的緊張關係似乎得到了緩和。有人認為中國將繼續限制海外投資,不過也有人表示,如果中國政府執意妨礙中國出海公司的海外投資,後者將無法進一步擴張,屆時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將高於資本外流。
湯姆·阿拉(Tom Ara)律師表示,未來中國資本會否按照現在的規模繼續流入好萊塢還有待觀察。不過他對未來表示樂觀。「從目前來看是有點阻力。雖然我認為接下來的增長很難再回到最高峰,但是會比之前五年更好。」
回到電影製作本身,王健林表示中國希望向好萊塢學習。但是這樣不會威脅到好萊塢的地位嗎?阿拉律師並不認同這種看法。「好萊塢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其他任何人認為自己能做出可以吸引全球的電影都無法做到,至少在我有生之年做不到,就算是中國人也不例外。他們可以進一步佔據他們國內的票房嗎?當然可以,這正是他們努力要做到的事情。」

好萊塢電影還要在中國市場賺更多的錢
時隔五年之後,《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的重啟談判已經開始,此次談判將關係到美國電影產業將如何繼續在中國——全球第二大的電影市場做生意,以及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票房收入。
2012 年 2 月,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喬·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簽訂了上述這份歷史性的電影進口協議,其中涵蓋了中國每年進口美國電影的數量,進口電影的上映檔期和方式,以及好萊塢電影公司可以在中國票房拿到的最終分賬比例。最重要的是,當時雙方都同意在 2017 年重新修訂這份協議。
據此次重啟談判的部分知情人士透露,相關的初期談判已經完成,而下一輪的討論將在 5 月底進行。雖然普遍認為具體協議將難以在今年年底之前達成,但是談判雙方的部分意願(或者說訴求)已經比較明朗了。
在目前的協議框架下,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分賬片配額為 34 部(在 2012 年之前只有 20 部)。許多行業觀察者都比較關注這個配額上限的調整,但是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體系已經為大部分好萊塢大片提供了足夠的空間——這次談判更加關注的應該是電影分賬的比例,而不是進口電影的數量
我們從美國電影協會了解到,好萊塢電影公司已經敦促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中方要求更高的電影票房分賬比例。雖然上一輪的談判已經將好萊塢電影的分賬比例從 13% 提升至 25%——但這還是遠不如 40% 左右的國際平均比例
「從目前中國的發展狀況來看,中國政府沒有正當的理由不跟上國際標準。」一位美國電影公司高管表示。
The Hollywood Reporter 採訪過多位駐北京的美國電影公司高管,他們基本都不認為中國會接受 40% 的分賬比例,但如果能爭取到 32% 左右就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無論如何,美國方面能爭取到的比例提升應該會來自中影和華影這兩家國資發行商的讓步,後者目前會從每部進口電影的票房中獲得18%的分賬(剩下的 57% 會歸入電影院、稅收和國家電影發展基金)。
「(中國政府)肯定不樂意削減中影的收入;他們可能會選擇增加進口片的配額。」一位中方知情人士表示。
中方已經放出了將要提升進口片配額的信號。接下來的多部美國暑期大片都會在中國同步上映,包括 5 月 24 日上映的《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6 月 2 日上映的《神奇女俠》和 6 月23 日上映的《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美國方面當然歡迎這種動作,但是他們仍然希望向中國爭取完全取消進口片配額限制——因為中國已經是 WTO 的成員國——而且分賬比例才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
美方代表還希望中國政府可以承諾不再使用「空檔期」手段來限制進口電影:在國內電影需求最旺盛的時期限制美國電影上映。美國電影公司還希望可以提前得知,甚至是直接控制進口電影在中國上映的檔期,因為中國習慣將好萊塢大片安排在觀影人群較少的工作日上映,或者突然同時上映多部美國大片,讓它們互相爭奪票房。
「我相信中國政府肯定不願意放棄這些可以有效控制電影市場的手段。」南加州大學的政治科學教授斯坦·羅森(Stan Rosen)表示,當國產電影年度票房比例低於官方期望的 55% 時,他們就會採用這些手段來打擊好萊塢電影。
然後,中國政府最看重的向來都是保持國內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鑒於中國在 2016 年的票房增長為十年來的最低值,好萊塢的助力就顯得比以往都更加重要了。畢竟,如果沒有這些美國大片的加持,中國將很難成為它夢寐以求的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官網全文鏈接:中國在影響好萊塢么?好萊塢電影要如何在中國賺更多的錢? - 三文娛

------

結尾向大家推薦一下自己~

新文化,新娛樂,新內容 | 乾貨最多的動漫產業新媒體
歡迎關注 @三文娛 ,以及訪問三文娛官方網站 www.3wyu.com 查看更多動漫產業資訊


還是知識產權的問題,就像iphone及其軟體,首發就是沒有中國。但能說蘋果不重視中國嗎,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最大的潛在市場。原來國內都是賣西方前幾年的車型,現在不是很多大牌廠商在中國做車型首發,市場培育是過程。


還是那句話:又怎樣的一個生態系統就決定了要誕生什麼樣的事物!自由的大海就決定了海洋內的生物多樣性要比陸地強得多!


好萊塢看中國市場,無非就是一台提款機,但好萊塢還沒有真正摸清中國的需求,等摸清了,中國電影的市場就更小了。


很關注吧。。沒看見變四里的中國元素?


太多專業化的分析讓這個問題顯得特沒勁。。其實最大的意義就是讓好萊塢重新振作精神,因為他們第二次找到了那波熟悉的觀眾們。。只是第一次在美國,這次在中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終極預告片?
國產大陸電影為什麼始終沒有拍出過好萊塢大片的范?
為什麼《黑鷹墜落》在 IMDb 上只有 7.7 分?
好萊塢影片中扮演小時候的演員總是與成人角色十分相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什麼時候好萊塢就能以長安街為背景拍大片?

TAG:電影 | 好萊塢Hollywood | 電影產業 | 電影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