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康熙是明君嗎?

康熙是明君嗎?


站在滿人的角度來看是明君,因為滿人入關後在他手中才算坐穩了江山。
說他的所謂豐功偉績吧,滅鰲拜,鰲拜談不上有謀反之心,只是脾氣大性子直,顯得有些不尊重小皇帝,當然小皇帝親政後也想幹掉些權臣回收些實權,只是手法血腥了些,換句話說鰲拜真想造反,還會輕易的被個小屁孩滅了?

三藩應削,但時機和手法不正確,怎麼著也得等到老一批上過戰場打過硬仗的死光了才動手,即便削蕃也應當以談判的方式進行,許以利益,給些安全保障,老頭子死了還怕熊兒子嗎?結果逼反吳三桂,抗蕃戰爭中國開膛破肚打了八年,要不是吳三桂自然死亡說不準康熙就是亡國之君了。

雅克薩之戰打得丟人,一兩萬人(也有說法是五千多人)圍著四五百人打了幾個月沒攻下,直到守城的斷糧投降才獲得勝利。最後簽訂協議雅克薩還是歸老毛子。

收復台灣就不能不提臭名昭著的遷界禁海,限令沿海居民幾天內搬出沿海三五十里,局部地區過百里,沒有徵地補償,沒有路費,沒有安置場所,幾天後就派軍隊進入屠戮,見人就殺,沿海居民死亡率超過八成。單以此政令來看,康熙就有資格榮登中國史上三大暴君之一。

還進行了圈地,說白了就是搶奪百姓土地,從結果看總共搶了兩百三十多萬畝,合一千六百多平方公里,被搶土地的百姓就直接被趕走成為乞丐,沒有任何補償。

康熙多次出去遊玩,每次都帶走朝中重臣,各地百官往來相迎,嚴重干擾地方政務和生活秩序,建立多個皇家園林供其享樂。

此外康熙朝帝位傳承也是有史以來最混亂的一次,老爺子還硬朗的時候就讓自己孩子出任國家要職,任他們斗個你死我活。可是你斗兒子玩拿著國家公器當骰子丟就不好了吧?要不是從百姓手中搜颳得夠多庫底就搞穿了。

至於說永不加賦,滿清賦稅是史上最高賦稅之一,康熙在位時打了五次戰爭,最長一次延續八年,遷界禁海、圈地、選拔繼承人等惡法導致流民無數,當時滿清不像宋明有繁榮的商業基礎,還收那麼高的稅,再加稅勢必把百姓逼成李自成。


康者安寧,熙者隆盛。私以為康熙取」萬民康樂安寧,天下興盛「之意。余秋雨在《山居筆記》中說道「康熙皇帝甚至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皇帝之一,他與唐太宗李世民一樣使我這個現代漢族中國人感到驕傲。」 確實如此,他八歲學庸訓詁,接著貫通四子之書,後進學《尚書》。十餘歲時玄燁曾因讀書過勞而咯血,足見一代帝王孜孜以求的恆心。(插點話,就歷朝皇帝論,清朝的皇帝們算是勤勉的,終其國祚267年有碌碌之主,卻無昏聵之君,這是很了不起的)
古時,漢文明對少數民族所展現出的誘惑與魅力是遠超今人想像的。康熙的身上也展現出如前秦苻堅,北魏拓跋宏那般的對中國文化的狂熱,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康熙國學功底深厚,親自批點《資治通鑒綱目大全》,命學者編著《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韻府》、《大清會典》。更值得一道的是他對西學的包容,這可能與他本身是外來戶有關。康熙作為皇帝時常向傳教士請教歐幾里得幾何學,進而學習了西方的天文、曆法、物理、醫學、化學。他命令官員翻譯自然科學著作,思想先進,可謂學貫中西。
當然,不管學術上他的情感是多麼的接近一個現代人,作為皇帝終歸是有他獠牙鋒利的一面。康熙也玩文字獄,如《南山集》案,這是無法迴避的歷史事實。作為入關後的二世皇帝,明面上的對抗漸漸轉入地下,怎麼處理與明依舊眷戀的文人關係呢?大概此時的康熙已被漢文化,漢歷史所深深折服,也有了天下混一的思想,與效仿明君唐太宗成就貞觀美名的君王理想。他招賢納士多次請黃宗羲出山,雖然大儒未應詔而來,但他包容了黃宗羲。康熙還組織史學家以明實錄為主要依據開始編纂《明史》,或許也有宣告新舊王朝更替之意吧,最終耗時60年,精雕細琢之下算是24史中較好的。康熙選擇軟處理,漸漸收據起人心。畢竟大多數人都認為隨著國朝安定,民生休息,大明已是一去不復返了。反清體現的更多的僅僅是文人層次思想上的抵觸。然而康熙以後的統治者卻依舊在大興文字獄,這顯得有些過猶不及了。 當然,或者統治者的心中還保有滿漢之別的芥蒂,或者說對於由少數人統治百倍於幾的漢人心存警惕不安,這從他們設瀋陽為盛京作為留都可見早有離中原北歸而去的思想準備。這樣的想法不足為奇,畢竟只要諳熟歷史的人不難發現,歷代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無不一一被漢家推翻了。
既然要為明君,便必要有宏業偉績光照青史,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十六歲平鰲拜,後平三藩,收復台灣,解決邊界問題,出征準噶爾,修繕黃河,有了康乾盛世的基礎。約束順治朝以來的官吏奢侈風,促使官員由奢入儉,體恤百姓;康熙朝減免賦稅多達1億多兩,康熙50年清政府「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也說明了康熙考慮到民生不易。總而言之,正是因為輕徭薄賦的仁政才使得康熙在經濟脆弱,災難較多的初創時期還有餘力重新收拾河山。康熙四十一年國庫存銀達4500萬兩,清政府終於小有積蓄可以應對災害,興修水利,發動戰爭。
康熙雄才大略,有很多人嘆息為何康熙沒能擔負起扭轉歷史車輪軌跡的使命,認為其打壓反抗,鞏固封建統治是錯誤的,這間接釀成近代中國慘劇。受限於歷史的局限性,閉關鎖國被認為是有利於維護統治的良策從當年明仁宗時期燒寶船圖紙,或者更早,那是就已經認準了。近代中國實逢千年未有之變局。喜歡以史為鑒的中國人從未遭遇海上強敵因而忽視了海洋的重要,就像唐玄宗重視防範宮闈而鬆懈了邊將造成安史之亂一樣,才造成了近代中國的惡果,可見有時候以史為鑒未必能明得失。排除民族矛盾,康熙真的是一位很令人敬仰的人,翻遍史冊出其右者寥寥無幾。


我來補充一些看法。
即使是對於滿人來說他也不是明君。
首先,坐穩江山不能算功績,只能說是不過不失。要知道他已經是入關的第二位皇帝,坐穩江山是必須的。
至於平定三藩,不是適當的做法,吳三桂年事已高,等他老死便是,何須大動干戈,動兵傷的是國家,滿人的利益自然也受損,貴族都是滿人啊。
康熙之所以能贏,多虧皇祖母孝庄,孝庄可是歷經三朝的老太后,德高望重,沒有她,康熙能否調動蒙古騎兵的力量還很難說.(孝庄是蒙古貴族出身)朱允文就沒這運氣,削藩的時候要是馬皇后還在,歷史還真不好說。
至於鰲拜,直接召進宮再派人拿下,這是何等幼稚的做法?翻遍歷朝歷代的史書,哪位真正的雄主這樣做過?這也間接說明鰲拜根本無心造反。同時也說明康熙沒有什麼城府也沒什麼手段可言,也沒有自己嫡系。要不是孝庄,他一個少年天子能鎮住之後的局面?
康熙做這兩件事的確愚蠢,走運的是有皇祖母為他挽回。而幸運的是,皇祖母孝庄年事已高,無心也無力爭權,也沒有因此出現力量強大的外戚。原因很簡單,孝庄娘家的兄弟要麼先於孝庄死去,要麼一大把年紀,想爭權也爭不了。不然出現過於強大而且不屬於自己外戚,對皇帝來說絕不是好事。(皇帝有時需要藉助外戚的力量,但最好是自己老婆娘家,同時不能容忍外戚力量過強,這點不展開)
簡單說,孝庄活著的時候是康熙的後盾;去世的時間也恰到好處——康熙根基已穩,不需要也不能有一個威望極高的皇祖母。


評價一般都是基於立場作出的,從馬基雅維利者的角度出發康熙無疑是明君,他打壓貴族和地方實力派,鞏固中央集權,且不論手段是否高明其結果都達到甚至超出了預期。這些方面前面幾位已經討論過了,我本人就不再贅述。
從歷史格局的角度來看,康熙是清朝向吏治國家轉型的始作俑者。對清朝的衰落和最終的滅亡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康熙在位期間的除鰲拜,平三藩,復台灣,親征葛爾丹,那麼就從這幾方面先做粗略的分析:
1. 除鰲拜。
我們先分析一下這位康熙皇帝上台前的背景。

玄燁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帝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順治十八年正月玄燁即位時只有6歲(虛歲八歲),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康熙的母親佟佳氏出自隨龍入關的漢軍旗,其滿洲血統並不純正。然而康熙的處境卻遠好過比他血統純正的父親,四位輔政大臣比起順治強悍的叔叔們已經溫順了很多。除了鰲拜有卓越的戰功以外,其他大抵不過精明的官僚,而卓越的戰功最終為鰲拜帶來了殺身之禍。滿洲的統治核心是部落軍功集團,統領部落勇士的人必定需要通過積累戰功來博得威望。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們(皇太極,豪格,多爾袞,阿濟格,多鐸等)就是這方面的代表。順治是多爾袞和豪格的博弈產物,福臨本人的威望並不足以支撐對闖軍和南明的戰爭,號令入關戰爭的威望基本出自攝政王多爾袞。武人的威望常常招致內廷的猜忌,多爾袞身後的遭遇已經為鰲拜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順治帝追尊多爾袞為皇帝,廟號「成宗」,全謚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簡稱「義皇帝」。但兩個月後,順治帝因多爾袞當年獨斷專行,並迫害其兄豪格,於順治八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斬其頭骨,又接連處罰其黨羽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拜尹圖等,直到乾隆年間才恢復多爾袞的睿親王封號並「追謚曰忠,補入玉牒」,下令為他修復墳塋。

康熙內廷用一場並不光彩的宮廷陰謀實現了對部落勇士的反攻倒算。康熙加與鰲拜的罪名大抵不過操握權柄、結黨營私的範疇,而這些在宮廷看來不可饒恕的罪名卻恰恰是部落勇士德性的體現。部落勇士依靠武德統御封地和家臣為領主戰鬥並分享戰利品然後再次第賞賜家臣或者遺留給子孫,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代應該是再正當不過的事。鰲拜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們的精神子孫,而康熙則是武斷君主們的繼承者。
鰲拜既除,大清的性質也開始急劇轉變。舊的部落軍功貴族逐漸受到打壓,吏治國家迅速膨脹。康熙到乾隆的100年左右時間走完了,明朝200多年才走完的路。生命周期又縮短了一半。
2,平三藩
如果說鰲拜問題關乎國家性質,那麼三藩問題則有關國家戰略。三藩的來自半蠻族的關寧鐵騎和僱傭兵性質的登州大營,他們在關外的戰爭中敗多勝少但面對無產者的流民大軍卻綽綽有餘。三位漢王的封地不過雲貴,兩廣和福建都是遠離北京,遠離內亞大本營的邊陲。三藩在攝取當地稅收的同時也行使了管理當地和拱衛內地的職能,富庶的兩湖和江浙依舊是朝廷地盤,考慮到應付西南和東南前朝殘餘的反撲以及可能出現的外敵入侵,「西選之官遍天下」「天下財賦,半耗於三藩。」之類的攻訐顯然出於吏治國家過於敏感的政治神經。
削藩引發的戰爭歷時近八年,波及了大部分的內地省份,朝廷在收回三藩財政的同時也接管了舊三藩屬地的防務和管理支出。三藩雖然被撲滅但西南和東南的問題終清一朝未能完全解決。之後西南土司的叛亂,清緬,清越戰爭,東南的遷界禁海和後來的西方入侵似乎驗證了削藩的得不償失和拙劣的戰略布局。晚期帝國不得不在三藩舊地花費更多的白銀來維持穩定,民間宗教掀起的農民戰爭吞噬了康熙皇帝預想的西南賦稅。洪楊大軍肇始於廣西,橫掃南中國,這時玄燁的子孫們不得不容忍和依賴南方士紳自己截留財政,組建私兵,從而為清帝國的崩潰押上了最後一根稻草。
3,復台灣
鄭氏所據的台灣其地位遠不如今日重要,僅僅沿岸幾鎮的產出根本無法維繫海盜集團班底的忠心,閉關鎖國的幕府和之前交惡的荷蘭人使得鄭氏在財政上極大依賴台海之間的走私貿易。三藩戰爭之後,鄭氏孤懸海外,效法朝鮮的先例成為大陸帝國的屬國成了唯一的出路。

賴塔復與經書曰:『……足下父子自辟荊榛,且眷懷勝國,未嘗如吳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彈丸地,不聽田橫壯士,逍遙其間乎?今三藩殄滅,中外一家,豪傑識時,必不復思噓已灰之焰,毒瘡痍之民。若能保境息兵,則從此不必登岸,不必剃髮,不必易衣冠,稱臣入貢可也,不稱臣不入貢亦可也。以台灣為箕子之朝鮮,為徐福之日本,與世無患,與人無爭,而沿海生靈,永息塗炭,惟足下圖之。』」

然而此時大清統治集團的世界觀較之後金時代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世界帝國統治者的身份逐漸佔據了玄燁集團的自我定位。李氏朝鮮暗奉明朔,賢明如皇太極,多爾袞不可能不察,但後金得國的正統性來自於女真各部以及東蒙各部的盟約與是否有明無關。因此,李氏朝鮮的憲制問題便降格為次要問題。而玄燁集團對鄭氏的態度表明他們已經自動把清朝的正統性定義代明而有。從此清朝皇帝就成了洪武,永樂們的後來者。後世辛亥軍興,清室本可通過放棄內地十八省統治權,自行退居關外行使主權。趙爾巽,張作霖們依舊忠於清室,北洋和革命黨相互對峙根本無暇東顧。如果清室繼續作為滿洲和東蒙盟主的身份存在,無論是法統還是實力都無法被質疑。然而世界觀的錯亂捏滅了清王室延續的最後一絲希望。
4. 親征葛爾丹
准葛爾問題其實內亞問題的體現,歷史上幾乎每個東亞帝國都要面對來自內亞的紛擾。清帝國也不例外,而內亞的安全局勢似乎對大清更加至關重要。對於內亞游牧民族而言,穿過蒙古高原達到滿洲腹地幾乎毫無阻礙,這一帶人煙稀少,缺少天然屏障。大漠一旦門戶大開,滿洲大後方就會毫無保留地暴露在外人的覬覦之下。因此從努爾哈赤開始,滿洲對大漠或戰或和地持續施加影響。
到了康熙朝,情況似乎又發生了變化。隨著鰲拜的覆滅,滿洲軍功貴族集團分崩瓦解,為了平定和管理南方,八旗紛紛被指派駐防關內。常備軍化的八旗騎士不再具備祖先們的武德以至於削藩戰爭和平台之役不得不倚賴招募的綠營。喪失武德的滿洲騎士不再具備仲裁草原部落紛爭的威望,大漠各部落重新按照古老的軍事民主制選出自己的統領,葛爾丹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塑造了出來。

噶爾丹是準噶爾首領巴圖爾琿台吉第六子,僧格的異母弟。其名取自藏語「甘丹」(藏文:????????????,威利:dgav ldan)一詞,意為兜率天。

1648年,幼年的噶爾丹被認定為三世尹咱呼圖克圖的轉世,1656年赴西藏拉薩大昭寺接受五世達賴喇嘛灌頂,此後去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拜四世班禪喇嘛為師。1662年四世班禪去世,他又回到大昭寺追隨達賴喇嘛,受到達賴喇嘛器重,其間與桑結嘉措結為好友。

1670年,準噶爾琿台吉僧格被其同父異母的兄弟卓特巴巴圖爾、車臣台吉殺害。噶爾丹從西藏返回,在其叔楚琥爾烏巴什和僧格盟友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的支持下,擊敗了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此時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年紀尚幼。1671年,噶爾丹被承認為準噶爾部的首領,繼承琿台吉的稱號。1672年,噶爾丹上疏清廷,請求照常例遣使入貢,清廷允准。1673年,噶爾丹反戈向幫助他繼位的叔父楚琥爾烏巴什進攻,1676年兼并楚琥爾烏巴什的屬地人口。次年,噶爾丹又攻滅了對其有恩的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被殺,其妻逃往伏爾加河流域投奔土爾扈特首領阿玉奇。

1678年,噶爾丹統一了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區,厄魯特諸部都聽從他的號令。在噶爾丹請求下,五世達賴喇嘛賜予他「博碩克圖汗」(蒙古語:??????? ?????,中蒙胡都木文轉寫:B??ügtü xaɡan,西里爾字母:Бошигту хаан)的稱號。此後,噶爾丹遣軍向東攻取哈密和吐魯番,向西臣服哈薩克諸部。1682年,在伊斯蘭教白山派的支持下滅天山以南的葉爾羌汗國。此時,他認為自己力量強大,提出要與清朝皇帝平起平坐。1685年,他攻佔安集延,臣服吉爾吉斯。

1686年,噶爾丹借喀爾喀蒙古諸部內亂之機插手其內部事務。1687年,與扎薩克圖汗部等結盟,出兵攻打土謝圖汗部。1688年,土謝圖汗殺扎薩克圖汗和噶爾丹之弟多爾吉扎布。噶爾丹遂在俄國支持下發兵蒙古高原。至8月30日,噶爾丹已佔領喀爾喀全境,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丹巴率喀爾喀全族南下尋求清朝保護。但此時南疆穆斯林叛亂,噶爾丹不得已回軍。不待噶爾丹回軍,留守本土的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已經平定了叛亂,但是他的才幹引起了噶爾丹的猜忌,噶爾丹甚至暗殺了其弟索諾布阿拉布坦,迫使策妄阿拉布坦率領部眾逃至博爾塔拉河,噶爾丹親率追兵,仍被擊敗。

葛爾丹依靠純正的出身,正統的宗教背景以及強大的部落軍事武力支持成為草原各部落的共主。葛爾丹對玄燁沒有效忠的名分和義務,自然也不存在後世扣上的「叛亂」污名。事實上,玄燁以後歷代清朝皇帝討伐的蒙古部族首領在名義上都不存在「叛亂」一說。葛爾丹最囂張的時候也僅僅向使者表示了「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的意願。

從康熙朝開始對大漠持續的用兵讓清廷背上了巨大的財政枷鎖,也為乾隆晚期的民變埋下了伏筆。漠西戰爭同時也是對當地人口組成的一次徹底洗牌。

據魏源記載:「計數十萬戶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繼竄入俄羅斯哈薩克者十之二,卒殲於大兵者十之三。除婦孺充賞外,至今惟來降受屯之厄魯特若干戶,編設佐領昂吉,此外數千裡間,無瓦剌一氈帳。」昭槤的描寫更加誇張:「凡病死者十之三;逃入俄羅斯、哈薩克者十之三,為我兵殺者十之五,數千里內遂無一人」留下的空地由大量移民填充。主要是哈薩克人。

人口洗牌伴隨著亞述式大遷徙,戰爭留下北疆的真空為後來的阿古柏入侵和俄國干涉開啟了倒計時。

從康熙開始清廷對蒙古的不斷用兵到光緒末年出賣了最後一批蒙古同盟者--東蒙貴族,大清完成了對蒙古側翼的毀滅。無險可守的滿洲本土暴露在多方勢力的窺測之下,註定了其無法再作為獨立勢力的存在。


史後之人經常把揮霍著當作勝利者,充分暴露了其歷史認知的淺薄。康熙在位時取得的政治和軍事勝利以犧牲滿洲貴族及其同盟者的武德為代價,將自己送入了與宋明相同的歷史路徑。如果沒有西方列強的及時支援,大清這艘破船早已沉沒在太平軍,捻軍戰爭的洪水之中。豪格,阿濟格,多鐸們的八旗勇士能輕易馴服數量龐大的流民大軍,明瑞,傅恆,阿里袞們卻對原始的緬甸部落民毫無辦法,面對同樣是流民武裝的捻軍時清廷終於意識到他們所依仗的滿蒙貴胄早已不堪重用。

總之,康熙是史後之人的聖君,卻是大清王朝周期律的開啟者。倘若皇太極當年的「義不入關」之言確有其事,那麼我認為皇太極才是真正的聖明主君。


@無名,關於三藩問題,我不怎麼同意。削藩問題,前朝有吳楚七國之亂,之後漢武帝推恩令,明朝建文帝削藩,然後出現靖難之役等等事情,認為康熙皇帝削藩應該以緩,用柔和的手段而不是剛猛手段,或者等吳三桂自己作古。但是「以順治十七年(1660年)為例,國家正賦收入銀875萬兩,而雲南一省就要支出銀900多萬兩。竭全國之財力,尚不足一藩之需求。國家錢糧,大半耗於三藩。」這就是事情的急迫性。況且當時吳應熊在京城,康熙把建寧公主賜婚,實際上是聯姻加上監視。吳三桂的兒子在康熙手上,康熙皇帝認為吳三桂必不敢造福,但是偏偏吳三桂反了,於是康熙皇帝當機立斷,「吳應熊及其子吳世霖處絞,其餘幼子俱免死入官」。可以說沉重打擊了吳三桂。
不能總認為老一輩死了,下一輩就好對付,萬一也是一代英主,最終會形成強枝弱桿,最終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吳三桂一代,就在西南形成了巨大的勢力,選官用官都由平西王府出,號「西選」。吳三桂他內心想不想造反,我不清楚,但是他已經具備了造反的勢力,威脅到了皇權。地方勢力太強也威脅了中央,所以康熙皇帝即位之初,在宮廷柱子上寫了「三藩,河務,漕運」。
關於,海禁政策,讓沿海之百姓內遷,可以說是戰時政策,為了當時對抗鄭成功和收復台灣。當然確實也造成了不良後果。之後也取消了海禁,但是後來逐漸發展到閉關鎖國了。
康熙南下江南的目的,是為了河工,加強與江南聯繫,籠絡人心,鞏固統治。當然確實也造成了一些問題。
關於尼布楚條約的問題,當時清廷主要精力是鞏固中原統治,滿人當時隨順治皇帝從龍入關,造成東北地區空虛,毛子乘虛而入。清廷簽訂條約做了很大的讓步。歷史書上所評價說算第一個與國外簽訂的平等條約。
總的來說,康熙皇帝歷史功績,擒鰲拜,平三藩,統一台灣(這個絕對要大讚),驅逐沙俄,親征噶爾丹。清史稿評價說: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但是康熙皇帝不足之處在於關於皇位繼承問題,以及晚年吏治腐敗。以及他個人愛好西學,但是沒有推廣,只是當做個人愛好,這也是一大遺憾。當然,康熙皇帝來源於農業文明下和儒學教育下的土壤,符合一個專制中央集權社會一個名君的標準,不可能讓他跳出這個文化土壤,而推廣西學。這也是歷史的遺憾。
清朝有其功過得失,應該理性看待。


康熙怎麼樣我覺得得分什麼角度看。
以滿族的角度來看自然是個不錯的皇帝。樓上有人說坐穩江山只是不過不失,我並不贊同。要知道對乾隆、萬曆等江山已經基本定下的皇帝來說坐穩江山很容易,但僅僅是入關後第二世,坐穩江山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算上他是異族身份這一點。君不見秦隋二世而亡,朱允文敗送江山么?而且康熙不僅僅是坐穩了,內部外部的問題雖然解決的方式並不咋地,但終究是大致解決了,留給下一代的江山更加穩固了。
從漢族(或者說應該是當時的漢人)的角度上看,康熙是個很有爭議的皇帝。一方面,不管有意無意,直接間接,因為他而無辜喪命的漢人絕不在少數。而且也因為他棒子甜棗雙管齊下,漢人起義成功的可能性無限降低。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說他堅定了滿清不學蒙古那樣殘酷對待中國的道路。讓當時的漢人不至於像元朝的人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他是一個「仁慈」的奴隸主,一個比較有手段的屠夫。
從現在所謂的「中華民族」角度上看,康熙算得上一個中規中矩的明君,他像歷朝歷代的建國之初的多數明君一樣,解決了一些國家的隱患,擴張了一些疆域,穩固了國家的政權,治下百姓算不上衣食無憂但大多數有的活。然而他卻也是把中國帶向懸崖的策馬人之一。我不知道如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身處於他的時代能否扭轉中國的困局,但至少,康熙沒有,雖然作為異族皇帝的他如果真要做到這一點無疑比正統的漢族皇帝要難得多。
總的來說,我覺得他算得上一代明君,雖有瑕疵,但若身處於他的位置,大多數人想必也不會做的好多少。但是康熙也絕對算不上「千古一帝」,他的一生也稱不上「千古帝業」,他僅僅是做到了普通明君所需要的那些,也許是能力、眼界、意願、時局所限,並沒有對政府抑或社會的運作有太大的改革。(「明君」二字已經是相當高的評價了,至少他孫子乾隆絕對配不上這倆字。而他的父輩祖輩,在時局上沒有做「明君」的基礎。)


我覺得,一代明君,應該是要治理得好前朝,也能管的好後宮,歷朝歷代,能做到國泰民安的帝王不在少數,可後宮和順的卻不多。

端平一碗水並非易事,雖是萬人之上,也得思慮周全,不能不看臉色行事,不喜歡人也要哄著,給足恩寵和面子,心尖上的人才能護得周全,後宮各人才不會鬧得大打出手,干戈相向,誰不願意安安生生的過日子,而去背地裡玩弄心計。

如果只是一味的獨房專寵,只照著自己的喜好做事,那隻會鬧得前朝後宮不得安寧,自己心尖上的人,也只會受後宮排擠,受前朝詬病,縱是一國之主,也護不得周全,最終被扣上魅惑君主的罪名,不得善終。

真正明白這一點,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所愛之人,懂得如何守得住江山,也護得了美人的帝王,歷朝歷代看過來,只有玄燁一人。


對於滿清和滿族甚至所有胡族來說絕對是「千古一帝」,可對於以漢族人為首的真正的中國人來說,這個人絕對不可能算得上什麼「明君一類」,因為之後中國所出現的一系列亂像實際上都可以從他這裡找到原因 。


矮子裡面拔將軍罷了


不可否認,縱觀五千年中華封建史,無論是文治武功還是歷史成就,康熙爺也無愧為千古一帝。
我認為康熙的成功有客觀和主觀兩大方面。
客觀方面有:
1、歷史的特殊性造就了康熙。康熙帝八歲即登帝位,前朝順治爺心馳空門,為愛出家, 大清入關時間並不舊,經過前明末年長期混戰,中華大地百廢待興,這為康熙創造了施展政治報復的良好空間。同時,由於大清入關不久,滿清八旗仍比較團結,這為康熙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資本。
2、孝庄太后充當了康熙成就千古帝業的引路人。可以說康熙是幸運的,他有孝庄這麼一位精於權謀的皇祖母,如果沒有孝庄的輔佐,就不可能有從順治到康熙平穩的過渡,就不可能有康熙的親政,更不會有之後的大清帝國。孝庄在康熙的一生中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她教會了康熙一個帝王該有的城府,權謀和心計。
相比客觀原因,我認為主觀因素更重要:
1、能屈能伸。這一點貫穿康熙的一生。康熙親政前,權臣鰲拜當道,康熙甘願放下帝王之尊,履受其辱。為平叛葛爾丹甘願下嫁自己最疼愛的藍奇格格,雖然藍奇兒成為了康熙政治的犧牲品,但就當時實力和國內形勢而言,康熙必須忍氣吞聲,安撫葛爾丹。
3、知人善用。首先康熙知人,而且很尊重有才能的人,這一點使眾多有識之士願意追隨康熙,如周培公,助康熙平定吳三桂,姚啟聖,施琅,收復台灣,等等。而善用方面,康熙更是行家,康熙極擅收買人心,恩威並施,能夠巧妙地對大臣的權利進行平衡,絕不會使一方獨大。
4、顧全大局。皇帝的悲哀就在於有時是天下左右著皇帝,而非皇帝左右著天下。下嫁藍奇兒,罷絀太子,誰人能體會一個父親的心酸,但康熙不同,他首先是一個皇上,需以大局為重。不論天崩地裂還是江河倒流,康熙總能沉得住氣。康熙晚年,黨爭日益嚴重,於是位極人臣的明珠,索額圖被廢,康熙自斷左膀右臂,只為大清江山長治久安。遇大事而不亂,氣定神閑,此乃帝王之氣。
5、有膽有識,親力親為。康熙是智慧的,從八歲開始就深處權利漩渦的中心,所以他從小就學會了保護自己和大清的江山社稷,學會了運用權謀。智擒鰲拜就是最好的例子。至於親力親為,康熙三次御駕親征葛爾丹,顯示了一個優秀帝王的謙遜,老成和勝利的決心。
6、有強烈的危機感,不忘前車之鑒。無論是罷免周培公,還是拿下明珠索額圖,抑或是屢次強調後宮不得干政,都有前人的教訓。
總的來看,我認為是時代的特殊性和愛新覺羅.玄燁的文韜武略造就了康熙的千古帝業,從而開啟了康乾盛世,在中華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康熙也因其在位時間之長,歷史成就之偉,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


個人覺得康熙自幼接受皇家教育,推崇漢文化,以至於他一生都在不自覺的模仿古代明君,要把他們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因而在封建時代比起前朝皇帝,他博採眾長,是個好皇帝。但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沒有誰是因為模仿先人而成為一代明君的。


康熙啊,帶幾萬人打俄羅斯八百人還議和割地了,功績都是有人為了民族團結捧的,畢竟矬子里拔大個,康熙就出來了。


一群連清史和清實錄都沒翻過的人就不要來強答了,真的。


從平三蕃、收台灣、三征噶爾丹、重視農業、興修水利、改革賦稅等方面來看,康熙的一生的確是文治武功,臻於極至。
但是,康熙帝在位期間,對社會存在的問題缺乏改革創新,他只局限於解決問題,缺少從問題的根本出發,進行分析反思總結。
比如康熙朝收復或平定的版圖(烏里雅蘇台、新疆、西藏)在今天要麼直接不屬於中國要麼存在少數民族獨立分裂勢力。這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康熙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武力掌控,因為中央集權的強大力量使這些地方暫時臣服於清朝。可見康熙並沒有注重對這些地區加強思想教化,使其心服從而促進民族融合,且在當時也耗費了相當的財力人力。


清聖祖實錄中對康熙皇帝有十六個字的評價,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
康熙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有以下幾點政績,智除鰲拜,廢除圈地,削藩集權,修治漕運,收復台灣,親征葛爾丹,外抗沙皇,以條約保證黑龍江領域的實際控制,興漢學,引西學,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康熙帝被尊稱為千古一帝,謚號為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不要因為 人家是滿族人就對人家評價不公道啊。
再怎麼說康熙也是中國的皇帝,在歷代皇帝里算的上頂尖一層次的了。
有的人要說什麼清朝閉關鎖國啊 ,什麼滿清誤我中華 沒有清朝 天朝早就NO1了,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不會有這麼個思想。中國落後於西方是從明朝中期就開始了,不能讓清朝獨背這口大鍋,更不能讓康熙獨自就背了。

再有就是 康熙的政治手段 還有給中國也拿下不少版圖,不管是從文治 還是武功 都是皇帝里非常不錯的了。


一般明君治下百姓過的都不太好,


推薦閱讀:

「雍正繼承皇位」是康熙本人的意思嗎?
如果將光緒換作康熙,康熙會如何應對日本的挑釁?中日甲午戰爭的結局是否會改變?
康熙愛赫舍里嗎?康熙王朝里似乎略過了這些,還是康熙感情內斂?

TAG:康熙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