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美國大學的中國人,DIY黨佔多少比例?

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是世界聞名的美國「常青藤聯盟」中的一員,是美國最早建立的高校之一,論年資排位""老七""。布朗大學不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在非學術方面,特彆強調和崇尚自由,是常春藤盟校中最有性格、最會創新、最為開放也極受學生歡迎的大學。布朗大學設有數理學院、生物和醫學學院、工程學院等研究生院,其研究生課程都非常出色,尤其是應用數學、古典文學、機械工程、比較文學、哲學、美術史、俄語、數學、英語、西班牙語、歷史、土木工程、經濟、地質科學、計算機科學、法語、物質科學、語言學、德語、心理學等學科的排名都在前20名。而來新開設的一些專業如生物統計學等,也得益於小班教學和出色的師資,在社會上擁有良好的聲譽。

本科生:

研究生:


以我目前為止了解的情況來看,除去就讀國際高中、參加國際項目、擁有海外親屬等有利因素的學生,中國普高、大學畢業生申請美國院校,絕大部分目前還是不傾向於選擇DIY。研究生申請保守估計會有20%左右,本科可能10%都不到,當然這只是我主觀上的認識。

原因的話,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 語言水平的不足和不自信
以中國普通院校的英語教學狀況來看,初中3年學習2000單詞、高中3年增加到3500,就算大學四六級,也依然達不到托福的10000詞水準。很多學生的語言培訓和大學申請往往是同步的,也就是說,在他們開始準備申請的時候,英文水平還遠遠達不到看懂官方網站、自己撰寫Personal Statement的程度,加上對美國申請程序的一頭霧水,對DIY的信心變得很低。
二. 習慣了受師長安排
美國和中國教育體系的一大區別在於,在美國學生慢慢會習慣像Buffet(自助餐)一樣,在擺好的資源中自取所需;而在中國,家長也好、學生也好,循序漸進地服從組織安排目前還是一項無法被短期改變的社會思維定勢。選擇留學往往意味著脫離原本的學校和高考體系,如此狀況下,沒有多少家庭有底氣自己DIY並承擔一切責任,此時中介就扮演了原本學校和老師的替代角色。
三. 中介宣傳的誤導所致
很多中介在宣傳自己業務的時候,常常會將「合作院校」一類的辭彙掛在宣傳欄。實際上,出國後就可以知道,幾乎沒有哪家中介,是可以真的直接和海外頂尖高等院校達成合作關係的。中介能做的,無非是擔當語言文書方面的負責人、並以熟練地幫學生提交申請,相當於代勞。但這時候,由於中介不夠了解學生,又產生了一些劣勢,最後常常常常功過相抵甚至得不償失。

我自己當初申請的時候,實際上因為有家裡朋友在目前院校就職,在文書和提交申請方面幫了不少忙。但最終到申請簽證的時候,依然不夠自信,緊張得請中介培訓了一番,花了一筆錢。歸根結底,學生自身語言方面的不足、從舊時代走過來的家長、擅於修飾宣傳的中介,三者都不是很有利於DIY模式在中國的真正崛起。

————————————————————01/24/2016 更新

@David Rand :那 @Jugram我很好奇,如果英文水平還遠遠達不到看懂官方網站、自己撰寫Personal Statement的程度,這些通過中介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到了美國大學之後,他們怎麼辦?看不懂官方網站的話,那麼全部課程,講座,課本,談論課也都聽不懂,怎麼辦?這類學生不是不原來就不申請留學?還是先把英文學好再申請?

對於Matt的疑問,這裡繼續解釋一下
中國學生的英文水平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中國普通院校的英文課程設計不太合理,花費了巨量的時間,卻將學術的水平限制在了類似初中2000、高中3500這樣的水平。可能初心是減輕學生負擔,但結果卻是學術負擔沒減輕,卻也沒有將時間用在真正學好英語,而是用在了刷題等方面。
留學在中國的發展
近10年左右以來,留學在中國可以說經歷了一輪爆髮式發展。在此過程中,不但學校的英語課綱跟不上這一趨勢,很多學生也是快要升學才突然開始準備留學。結果就是,時間不夠先學紮實再申請,加上國內對入學、畢業歲數確實也頗為重視,學生們即選擇了短期集訓式學習、考試、申請。
到了美國後怎麼辦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並且已經影響深遠的問題。可能研究生階段情況好不少,但本科生階段問題還較為嚴重。除了對成績要求近乎完美的院校外,很多院校對學生的語言及SAT要去其實並不太高,最後大把大把的語言水平還不夠好、或者勉強達標的學生踏上了留學之路。與之相伴的,則是學生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掙扎。
聽課及討論、讀課本與材料都使很多人感到折磨。在作業、考試等方面,以各種小技巧(抱團、找現成的筆記等)求勉強過關的情況很常見,甚至一些嚴重違規的行為也是時有發生。最重要的是,學生們留學一場下來,閱讀量、學習的全面性、知識的熟練度,都非常欠缺,就算課程通過了,卻學得馬虎沒記住很多東西。
這些人應不應該申請留學
在個人發展方面需要留學的學生是較少的,而在性格和能力上適合留學的學生,也是少於目前申請出國的學生的。國內大學與國外的設施、學術氛圍等差距還在,但學術水平差距等已經在縮小,留學生中有很必要留學的,有適合留學以進步的,但也有其實不適合留學的。
想留學的話,提前至少兩年準備應該是不過分的。但現在的狀況是,很多高中生準備高考都準備到一半了,才被父母告知『可以去留學』、甚至『去留學吧』,從而迷迷糊糊踏上了留學之路。既對留學目的地一知半解,又對留學沒有明確的目的和改變。


僅就研究生而言,僅就我就讀的南開大學而言。


南開研究生留學氛圍非常好,數學系化學系物理系60%以上的人都會把留學做為第一選項,不濟的再是保研找工作。我所在經濟學系,出國30%,前提是我們保研30%的指標太誘人,不然的話我覺得也會50%以上選擇出國。

所以大家很多交流互動機會,師兄師姐的提攜更不用提。之前我也有準備出國,感覺到了師兄師姐同學們非常熱情的幫助,各種改PS提供教授資料學校資料就業指導等等,只要自己足夠積極主動,主動真誠讓別人覺得你值得幫,出國的校友們能夠提供的資源非常多,我覺得不會亞於中介。

所以我身邊人里幾乎都是DIY的。坦白說,如果Target school比較高,自己很用心,請中介並不會省下多少時間。

其實我申請時也問過中介做的朋友,她對於我的情況,也建議自己申請,因為會更主動、更能準確把握自己和學校的情況,而且省下一大筆中介費。


雖然我做了近10年的美本留學高端申請顧問,向我諮詢的學生大多是尋求申請指導服務。但也正因為在留學諮詢行業中的從業經歷,讓我深刻意識到學生申請大學不應該完全依靠留學機構。即使選擇了機構,學生也要儘可能多地參與到整個申請過程中,特別是寫文書這個最關鍵的部分。從我個人內容來說,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能夠DIY。


然而,事實是目前國內美本申請學生中DIY的可能10%都不到,絕大多數的家庭無論孩子能力高低,都願意出錢給孩子找機構,目的是讓孩子不在人生重要環節上出錯或走彎路。這點中國的家長都有著共性:把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願意高投入買「保險」。當然,家長為孩子好的心很能認同和理解。但如果學生本人對申請一無所知,也不主動花時間與精力好好準備申請,如果遇到不負責,經驗不足,或把控能力不夠的機構顧問,拖慢整個申請節奏,那麼不可能會有好的申請結果。


據我的觀察和了解,在10%不到的DIY學生中,儘管確實有學生是主觀地想獨立完成申請,但更多做出DIY選擇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狀況困難,原本支付高額的大學學費負擔就很重,有的還有申請助學金的需求,如再額外支付不菲的大學申請指導費,自然很難承受。於是這批學生採取了DIY方式來進行申請,所以多數情況下採取DIY是出於客觀原因不過有趣的是,學生如已在美國讀了本科,要再申請Master或PHD, DIY的比列是反過來的,DIY佔大多數,請機構或者顧問的反而是少數。學生在美國大學4年的學習和鍛煉完全足夠來對付申請這件事情了。


DIY真的不好嗎?真的不保險嗎?


申請這件事情本來就具有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沒有人能控制申請結果。即使在申請材料中堪稱「完美」的學生,也不可能被所有申請學校都錄取,而每個申請者能控制的就是申請過程。所以真正對申請有利的方式,就是能夠自主把控申請各方面情況, 控制好申請進度。DIY或者半DIY是申請這件事比較「匹配」的操作方式,因為DIY是能讓申請者事無巨細地去完成升大學的這件人生大事,一旦有正確的態度和全面的認知,DIY這件事情也未必那麼困難。只是一開始出國黨們在各種信息不對稱和不透明的情況下,只能向第三方機構尋求支持和幫助。後來形成了留學行業與市場,受眾從眾心理或因Peer Pressure而做了趨同的選擇。但是,如今學生和家長能夠通過各種途徑與方式獲得申請和大學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可以查看學校招生官方網站。不過信息爆炸的情況下,也有利有弊,雖然能看到信息,但很難看得全面並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抉擇需要有一個更專業的平台去整合有價值的正確信息,提供建議。這也就是我創建棒呆APP,設立棒呆營在線申請規劃課程,並確信想把這個平台做好的原因。


那麼什麼樣的學生我鼓勵選擇DIY申請呢?如果你能滿足以下若干條件,那麼我想鼓勵你未來申請採用DIY。


1. 學生很早就明確了本科留學意向與目標,比如初中或者剛進入高中的時候。
2. 英語綜合能力不錯的學生。較早準備標化考試,申請開始前就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3. 學生所在學校出國人數較多,氛圍較好,甚至學校是有Counselor的。
4. 學生較獨立自主,樂於交流擅於搜集信息,掌握了不少與大學申請信息。
5. 有認識的人做過大學申請,能傳授申請經驗。

綜上,DIY並不可怕,也沒有那麼難。儘早準備,找對方法,從容應對,同樣可以取得與找機構相當的申請結果。


作為申請研究生出國的,我個人沒有花一分錢在中介上,主要從本專業(法律)的角度談一下申請中DIY和中介的情況。由於經常逛法學生聚集的論壇,而且自己有指導我校學生法學專業出國申請(微信公眾號ECUPLxLLM),所以對這個話題有一定的看法,對其它專業的同學可能有借鑒意義。

由中介全盤操手的申請大約有一半,有文書中介參與的申請至少八成,比較常見的中介費在三、四萬,多數人找的是機構中介,極少數人會花高價諮詢個人中介。我們做DIY的小夥伴一直倡導申請最好DIY,不僅省錢,更是了解自己、了解學校的重要手段。

除了@Jugram提到的三個原因,我再補充幾點。

一:找中介是繁忙的申請者最省事的選擇。

曾經我問一個花了六萬中介費的同學中介替他做了什麼工作,他說只是收發郵件辦簽證,文書什麼的基本也是自己寫的。我訕笑說這有必要找中介嗎喂,結果人家二代講,來往郵件好多好麻煩哦,郵箱直接交給中介操作多省心!

和這位同學一樣,不少申請者,尤其是工作黨,迫於自己的學習工作(或者就是自己懶啦)沒辦法兼顧申請,在錢上也不太計較,於是出於便利的考慮聘請了中介打理申請程序上的問題。

二:有門路的中介是申請者逆襲的重要推力

與申請學校有特殊關係的中介自然是有的。曾經在我的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個八卦:某申請者付出六位數的費用,由中介引薦給某位大牛,並因此敲開了HYS的大門。其中真偽不可考,然而我們都知道拼爹、拼社會關係很容易打破申請硬體(GPA、語言)的天花板,能花錢拼到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和申請學校略有關係的中介,都會收高價幫助申請者套磁、寫文書、要獎學金(可能還有幫介紹實習的),至於這其中的關係硬不硬,對申請有多大幫助,值不值得這個價,還得看申請者自己的考量了,除了半真半假的口碑以外,沒有大眾點評幫你看往期評價。

然而真有這層關係的中介,恐怕也不會打著這個旗號招搖過市,叫它廣為人知。如果這個好處攤薄到許多人頭上,含金量也叫人懷疑。


個人態度:

法學生申請法學碩士和熱門專業的申請者不同的一個關鍵點在於法學專業的小眾,有的中介甚至無法區別LLM、JD,有的中介參照綜排申請而不是業內認可的專排,有的中介不懂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不同項目的優勢劣勢,有的中介直接照搬我們集體創作的申請指南發給申請者充數,這樣的中介如何談得上合理定位?同時中介還會運用打壓申請者申請預期等等策略,這一點在其它專業上一樣發生。

幾乎每個聘請中介處理申請、簽證的同學都和我抱怨過中介的不靠譜、耽誤事,替幾個朋友改過文書也覺得不少文書中介的水平相當差,因此能不能找到靠譜的中介也是很耗費心力的,最後相比DIY到底能佔得多少好處,我個人持消極態度。

這種答案有什麼好點反對的,不是很懂你們。


本科基本都是中介,DIY鳳毛麟角。
研究生DIY的多一點。但是根據我曾經在論壇上開的投票帖估計,最多也就總體的20%吧。當然學校越好DIY的比例是越高的。


波士頓某高中,雖然有guidance counselor一對一輔導,一半的中國學生都找了中介。


申請本科不了解,但是身邊朋友的經歷是都找了中介的。畢竟那時候(6年前),本科就打算出去的太少了,網路又不發達,信息相對閉塞和不對等的情況下找中介也許是對於家境非常好(經驗之談,身邊那時候本科就出去的家境算是很好的)的同學的最優選擇。
上了大學,我自己的感覺是(北美研究生申請),學校或者學院專業越強,出國氛圍越濃的,各方面背景越強的都會選擇DIY。因為到了這個程度中介能幫上申請人的已經很少了。
申請研究生的話,分兩類:
1. 申博士的話,我就沒見過一個找中介的。這方面的申請看的是幹活,你的科研成果。因為博士的錄取一般都帶獎學金,全獎或者半獎。牛校要牛論文牛推薦缺一不可;弱校的話,論文推薦信的要求放低些。要論技巧的話,research plan或者PS上吹吹牛然後找教授套瓷。這些東西專業性太強,中介根本就提供不了這樣的服務。
2. 申請碩士的話,這幾年申請人數量呈幾何式增長。中介做的是什麼,批量化流水線作業把申請人包裝,做出來的case基本上中介痕迹很重,同一個中介背景相似的申請人的文書就差是copy/paste出來的了。而且相當多美國大學的錄取委員會也知道很多國內做假的套路(推薦信和工作經驗大家都懂得),越來越傾向於和側重申請人的硬體GPA+G+T(這個最不好作假)。
每份申請材料都要儘力做到突出申請人的獨一無二。這個前提是準備申請材料的人對於申請人有全方位的了解,這個工作當然是申請人自己做才能做到最好啦。
然後好學校出國氛圍濃背景條件強的人,基本上在大四上學期之前就有了,足夠的T+G成績加上院系裡10%甚至5%的GPA。大四上學期沒什麼課的話就可以脫產完完全全撲在選校和文書上了。我自己和大部分周圍的人的套路就是大二一年或者大三上搞定GRE,大三一年或者半年搞定托福,同時GPA不能拉下。然後到了寒暑假不休息都是跑去新東方上課或者去實習。然後大四上學期突擊到12月15號大部分學校申請材料截止就可以一直浪到忙畢業答辯。所以自己準備的話,時間精力還是很寬裕的,並不需要花2-10W不等的價格去找中介。
相對的,如果背景不強的同學一方面準備的比較晚,到了大四上學期還在刷GT或者根本就還沒考過,那隻好把選校和文書這方面的軟工作交給中介了。畢竟,找槍手代考GT花費更大不是?


上面幾位答主關於本科生找中介的比例的估算我基本是認同的,大概在百分之五左右,不會超過百分之十。
我自己也不是純正 DIY 的,但是我在美本申請的時候基本上做到了至少 80% 的 DIY:自己動手填申請表格、自己寫申請文書、自己準備一切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自己處理申請後的事宜。當然這中間有幸有貴人相助,走得不算坎坷。關於本科 DIY 寫十點自己的看法。

  1. 如果讓我建議一個要出國留學的學生,絕大多數情況下我會說:請找中介。無中介的這段申請之路對我的歷練很大,是我人生中非常寶貴的一段經歷,但是顯然這個過程非常的耗費精力和時間:一切你所要申請的院校的信息都要自己去找,你要自己發掘自己的特點、特質,來為自己設計文書從而展示自己。我認為以我當時的能力,handle 這些覺得非常非常吃力,這是我一路走下來的感受。申請完,真的是長出一口大氣。
  2. 找中介要找好的這個誰都會說。如何找好的?我認為還是熟人口碑效應。百度推廣的中介可以說大多數都很一般,甚至很坑。熟人口碑,就是指學長傳學弟,出國黨圈子裡互相傳的這種,資深出國黨都覺得好才是真的好。我高中在上海念的,上海的美本留學中介應該說相當大一部分是無功無過型的,就是會盡到應盡的義務,但是很難把你做出彩的那種。真正能把一個平凡的學生做出彩的,非常少。上海的中介個人感覺很坑很坑的那種,也少,這和這座城市的風格有點類似:實用主義、講究好鋼用在刀刃上,所以很坑的中介一旦口碑在上海的家長中流傳開來,難有空間。其他城市的中介了解的不多,北京的中介的話感覺選擇餘地更大一些,當然最優質的絕對是最稀缺的,但是感覺差一些的也要多一些,更良莠不齊。這一點如果說的不準確歡迎北京的朋友指出,僅僅是個人看法。
  3. 為什麼說我不是純正 DIY ?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三次幫助:第一次是高中里一個退居二線的 Guidance Counselor 的幫助。高中里有類似美國那種 Guidance 服務,但是輪到我們這一屆的時候感覺質量很差,尤其是針對美國方向的。無意間接觸到一個退到行政崗的以前的 Guidance Office 的 HOD,他很樂於指導我整個申請的過程,而且是引導型的:例如文書,都是循循善誘式的啟發我的思維,而不是我講出來我的經歷就直接幫我生搬硬套上一套東西。這個過程很辛苦,很費時間,當然也有很大的收穫,主要是思維上的。第二次是認識了 SAT 的老師的一個朋友做中介的,是北京一家中介上海分公司的負責人,私下裡微信請教了不少問題。第三次是文書最終把關,我找了一家專門修改文書的機構,花費總計不超過一萬(具體記不得了);主要是感覺對自己的文書還是不太放心,那家機構的 mentor 還比較負責,背景也很不錯,就前前後後找他們修改了幾篇。前兩位對我的幫助都是分文未取,這一點我也是十分感激。如果沒有這三次「外援」,恐怕我的申請結果不會是這樣。
  4. 談一下自己的標化和申請的定位。SAT 不拼分 1960,拼分 2000,TOEFL 103。定位在 20-50 的學校。2014 年的申請形勢已經開始惡化,作假高分層出不窮。像我高中 2013 年申請的很多 1900 多 UCLA,我們這屆 UCLA 就很少,基本是 2200 左右了。所以我 top 30 一所沒錄。很多人當時勸我嘗試 ED1 Emory 我沒試,因為我擇校的時候已經劃掉了南部和中部的學校了,再好也不去,只考慮東西海岸。如果衝擊一下當年應該是有很一定機會的。最後錄取了 Davis,Irvine,SB,BU,Ohio State,NEU,Fordham 和 50 以下的幾所。結果還算對得起自己的成績,基本上是滿意的。因為是自己處理全部申請事宜,很多獨立申請系統的學校自己就沒再費精力去弄,像 UIUC 和 UW,稍感遺憾。
  5. 如果考慮自己 DIY,請回頭看我的經歷:DIY 這個過程中有人和你一起作戰嗎?如果沒有貴人相助,我現在在哪裡念書都不知道。所以,一定要謹慎考慮 DIY。找了中介,付了錢,你去問他們問題都是理直氣壯的,因為這時你應該享受的服務,我的話有時候就會比較不好意思。這個過程中效率肯定是不比有中介的同學的。
  6. 如果你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找不找中介已經無所謂了:作為一個高手,你的下限已經很高了。接下來的路你躺著走都不會太差,反而有些垃圾中介可能會幫倒忙。上海有一個高價「高端」中介(現在好像解體了,具體請這一屆高中生告知)收費都是六位數,各種 top 10,實質上是一種運作:通過不知道什麼途徑製造自己曾經營大量高分優質客戶(比如買 offer 的截圖,這家我不確定,只能說這是一種可能),吸引迎接優質客戶,這幫人他隨便做一下都是前二十甚至前十,形成良性循環,開口要價二三十萬。其實那些 SAT 2200+ 各種活動的大牛,自己 DIY 完全沒問題的,寫出來的東西找有經驗的學長或者老師把一下關,都會有很好的結果,甚至會比中介運作的更好。
  7. 如果你是像我這種同齡人中中等水平的,中上也好抑或中下,建議還是找中介,找一個口碑好的。中介能大幅節約你的精力和時間,讓你全身心投入到最後幾次 SAT 或者 TOEFL 中。他們在後申請時代的簽證準備等項目上也更有經驗,能幫你更快的做好準備。而自己準備的話,將耗費相當一部分精力。
  8. 如果你英語水平比較遜色,也懷揣著出國留學的夢想,最好還是找中介。對於官網無法讀懂,托福無法自己報名的同學,這些只有交給中介手把手幫你代辦。沒有留學氛圍的圈子的來互相推薦優質中介,或者住在三四線城市的,可以高考然後選擇一些國內高校 2+2 或者 3+1 的項目也可以,附加的課程項目很多都是還不錯的 50-100 的學校,總比被中介坑到 CC 甚至野雞大學要好。
  9. 申請結束後,一定不要荒廢半年。英語上做一些準備,考幾門 AP 都是不錯的選擇。發展興趣愛好也很好,不要泡各種吧泡到頹廢。我在 Davis 不足一年半,身邊太多中國孩子被 dismiss 了。要記住申請只是你新的階段挑戰的起點,絕不是天天尋開心的起點。
  10. 如果你即將申請,請記得感恩。感恩一切無償幫過你的人:沒有人有義務幫助你;得到援助後,請將感恩常常掛在心間。謹此感謝所有在我申請路上無償支持我、幫助我的人。

It depends. I think the DIY rate is highest for Ph.D. Applicants, next is master, then undergrad...I don"t expect the last two to have a rate over a third. A more serious question would be how many Chinese professors write their references instead of asking the students to write it....


個人經歷來說身邊本科申請diy的肯定不到十分之一,估計連二十分之一都沒有。


我是上海某高中IB部學生,秋季入學威廉瑪麗學院。

今年本校IB部12年級總人數51人(這個人數估計就能猜出來是什麼學校了……),
除去申請加拿大的 1 位,申請瑞士洛桑的 1 位,
申請藝術學校/電影學院、本人實力非常強悍的 @Mushtube 、 @草犬 2 位,
剩餘據我所知都是主要申請美國大學(或者申請英國大學、加拿大大學作為後備),應該是47人,
DIY 的——我定義為期間沒有與留學中介簽約的(找老師改Essay不算),僅 1 人。

本校有升學指導,但據我所知升學指導本身也在相關機構任職;她們會幫忙諮詢選校、規劃一下分數之類的,其他我不太清楚了。

之前據我所知大約有3~4人打算DIY,但是在不同時段都放棄了這個打算。


-

另外中介也分不同類型的。

比如我的中介不提供代填資料、代寫文書,

主要是會:
提醒我們各類大學招生會信息、
幫助Brainstorm文書、
作為一個平台提供相關的實習機會、
以及提供個人對應的Counselor幫我們修改文書(不是代寫,Counselor也不會幫你寫,修改的範圍在文字修改和提出一些問題幫我們梳理邏輯等),據我所知不同人分配到的Counselor各自習慣不同,我的Counselor是隔天回復我的文書的,而且(也有可能跟我個人習慣有關係)文章的結構、靈感事實上還是要自己梳理清楚,

---

其實我覺得主要選擇中介而非DIY的理由還是:

1. 語言不熟,很多人不太信任自己的英文寫作能力,而且不依靠中介很難找到幫忙修改的人。

普高可能不太接觸得到英語母語的熟稔的老師幫忙修改,即使是像我們這樣的國際高中,一則大家多少臉皮薄,二則因為中英文老師都有,據我所知許多人和英語母語老師的關係基本都不如和中文老師的好……關係好到可以泰然自若的拜託老師幫忙的人不多吧?

2. 中介提供了一個較為匯總、集中的服務,比如幫忙提供選校的提議、活動的機會、Essay Brainstorm、Mock Interview、以及相關時間節點的提醒。

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會省事很多吧……當然我不是說選校是中介代辦,我覺得School Research肯定還是要自己做的,但是比如我的中介能幫我篩掉一些「一看就不是你的風格」的那種學校。


然而我覺得其實這種類型的中介,其實只是基於中國環境下提供了一個補償了一些資源缺憾的服務,

我的意思是,在美國高中里的學生,大家也會拜託相熟的老師幫忙看看文書、找朋友聊聊Essay的題材、升學指導也會發郵件提醒大家「有大學說明會哦」、選學校的時候如果有疑惑可能會去找兄弟姊妹或者是長輩聊一聊,對不對?

在中國,沒有這樣諳熟英文的老師,也沒有可以聊選校的親友(美國學校嘛,多少不熟,但是高考黨其實也會找前輩,問一問「浙大好還是交大好」之類的問題吧?),而且在高考環境下大家沒有寫文書的需求,也不好意思拉著奮戰試卷的朋友說這些。

中介彌補了這一點,給了我能改Essay的mentor,能談選校的老闆、大姐,能聊Essay Topic的同為出國黨的朋友。

所以我覺得除非這三點個人能力都能滿足(好難哦……),一般人還是別選DIY為好,這也是DIY黨少之又少的理由吧。

(當然也有身邊的同學找了代寫文書的中介。但是據我所知我們IB部僅此一人,而且這麼做的人……大家多多少少是看不起的,這點我們學校風氣還是比較正的。

我也知道很多人靠SAT買答案、代寫文書、改GPA申請美本,這種事情我們長期下來自有分教:如果你能一輩子靠投機取巧的手段混下去,混進了Ivy,還能混進好學校,那你的投機水準也算本事了,我敬你是條……二胡卵子。至於靠家長庇護胡作非為的那批,我祝你父母親人長命百歲,你在象牙塔長睡不醒。)

另外我羨慕死隔壁提供免費AP課程和拉丁語課程的那家了,都是叫學會,怎麼我們差距那麼大……

(看看收的錢啊!!我們才收七萬,人家收幾十萬啊!!冷靜!!!)


@David Rand 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從高一就想自己DIY留學,我在各個論壇以及官網上逛了很久以弄清一些詳細信息,剛開始鬥志昂揚,現在已經幾乎放棄了。
首先是我能力問題吧,申請過程有點亂,我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漏掉什麼,時間也不夠。還有我英語沒有需要的那麼好。在網上也問了,我還在quora上問了相關的事情不過沒有回答。
之後令我放棄的就是經濟原因。太貴了,我連書本費都付不起還有考試的費用等等。我想了一些賺錢的方法,最後,可能還是歸結到能力上吧,反正我覺得讓我賺到一筆足夠的錢先預備上學都不太可能,更別說學費這巨款了。
再者,我也不能保證被錄取,如果不行,之前一切都沒有了價值,雖然還有意義。
(然而好像對題目沒幫助?)


本人當時就花了錢請中介,中介申的學校很一般後來還是自己換了一所。其實普通美國大學本科的真的很好申請,排名100左右的大學自我介紹即使空著都會錄取(很多根本不用或者只是選填),但前提是他們的成績等等要求都能達到。如果有人想要我幫忙申請和收發郵件,幾千塊就夠了~


中介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就是諮詢,顧問們都是十幾年的工作經驗,遇到的學生比較多,對各個學校各個專業都比較通,他們不會讓你申請你夠不到的學校,也不會讓你浪費你的才華。甚至根據你的家庭條件來。諮詢這是定方向的事情,方向錯了,後面怎麼走的通走的順?更別說等你到學校以後遇到什麼困難了,能提供全程服務的靠譜機構能給你雪中送炭的感覺。


提供研究生數據
交大本科申美帝masterphd的,了解到的校友不下三十個案例基本都是DIY(不管什麼專業),找中介的是個位數,一般是錢多+水平中下or藝術特長生。


匿了 識別度太高 這裡講本科申請
北京某top公立高中給所有出國學生提供免費的counseling center。和學校簽約就不能和中介再合作,和學校合作的學生算是半DIY吧。我校大部分出國黨都和諮詢中心合作。

學校諮詢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
naviance賬號:查歷屆錄取數據,傳成績單
舉辦college fair:混臉熟,來訪頻率很高,還是有很多高質量學校的
選校指導:赤裸裸的真相,是什麼水平推薦什麼學校
文書修改意見:一針見血
信息對接:提供能找到信息的渠道但不會把信息找出來給學生

個人看法:
提供了所有需要的信息
改文書意見很中肯
回復非常及時
選學校的原因:1.沒錢 2.中介水太深
我曾經想過找專門改文書的地方+cuus解決,但改文書的機構沒時間了解我是什麼樣的人再tailor修改意見,cuus又難免偏頗。而且諮詢中心就在學校里,學生做了什麼事情有多大影響力都能在諮詢師推薦信里體現出來。

諮詢師的資歷:
director在本申諮詢圈很厲害的樣子
某德語老師
某神校前招生顧問
教育碩士,海外高中資深顧問
其他幾位我不太熟就不亂講了

成果:
客觀些說因人而異
一是因為學生水平大相庭徑,諮詢中心大概只在高二下和高三上期間和學生合作,能去什麼大學基本不會有太大波動了。諮詢中心不提供活動指導,標化培訓什麼的,只管申請。諮詢是使信息透明,幫助學生申到符合自身水平的大學。而且每個諮詢師精力有限,不會催著學生。因此能得到多大幫助取決於學生有多主動。我的經歷是只要問都有官方解答。因為諮詢師們代表學校和大學建立聯繫,得到的信息是直接的,有疑問也可以得到官方解答。

二是諮詢師分配是隨機的,有經驗豐富的諮詢師也有水平欠佳的。部分學生覺得諮詢師給的建議不好會選擇在外面改文書,貌似簽約沒規定這一塊。

諮詢中心是為學校服務的,目的是把學生送到合適的學校,而不是給單個學生多少bonus。
學生能去名校當然為校爭光,但是一個學生去了不符合他/她水平的大學也是砸學校招牌。
我校雖不是hypsmc傳統的target school,每年海外申請成果還是拿得出手的,作為學生當真感謝學校和我的諮詢師。


瀉藥,主要做本科申請,所以說下本科的情況
素來喜歡開頭就給出結論。。。經過一段時間調研和提取內部數據報告之後我表示。

大層面上,不能把所有人視為同一個群體。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但是同時不同人也會擁有同樣或者類似的屬性來區別開來。通過這些屬性的高低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的預測出他/她DIY幾率的高低。
常見的對於影響這一幾率的幾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個人總結)

夢想學校selectivity:
請原諒使用英文,我一直堅持能使用中文就不要中英混雜,但是這個selectivity還真的不是很好翻譯,錄取難度?或者學校選擇學生的苛責程度?感覺都不是很恰當。
總而言之,想去的學校selectivity越高,越難錄取,申請需要的東西越複雜越豐富,往往DIY的學生人數就越高。
請注意:selectivity絕對不可以和排名等價,我一直堅信排名無用論。特別是USNEWS的排名。反例?請問有多少人知道里德學院(reed college)這所曾經被譽為全美頂級而現在排名一直在70~80名左右徘徊的頂級文理學院?和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北大學,一所我一直致力不停黑的學校,為了排名而排名。呵呵噠

學生個人條件:
這個比較難簡單描述,但是基本上屬於我們常規意義上"標化成績」,「活動履歷」和「個人思想豐富度」這幾個屬性的綜合體。簡而言之,越優秀的學生,往往也會越趨向於選擇DIY。這裡的優秀是相對於同等分數內的學生,考上2300的也有學渣,考到1800甚至更低的也不乏學霸。為何?你刷2年10次,人家一次裸考,這就是區別。這些不同分數的學生會選擇不同檔次的學校,50名的學校的學生里也有很優秀的學生選擇DIY,因為「思想豐富度」這個屬性還包含了對未來規劃的明確與否,如果一個孩子很明確自己要從事航空航天事業,那麼很明顯他自己選擇獨立DIY申請purdue這種AAE頂級牛校是很合理的。

準備,考慮和決定赴美留學的時間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吧,準備,下決定越早,越有充足的時間自己調查獲取信息,越有可能DIY。反之,越是臨近高考才決定出國越會選擇中介
家長對相關領域了解的程度與否
很多時候,家長才握著決定一個學生DIY與否的一票否決權。當家長完全不懂或是一知半解的時候,往往即使學生有一定能力來進行DIY申請,家長也會儘可能的傾向於選擇中介。為啥?物質的人總是想要尋找權威來作為自我安慰的方法。
當家長對這一領域,或者至少對美國文化,對英語有不錯的掌握能力之後,往往學生就算能力不佳,家長也會選擇DIY,因為輔導工作完全可以自己來做。


這題先挖坑吧,其中的文化差異,教育理念的差距,有多少人知道美國也是有independent counselor,又有多少人是把counselor 等同於agent的。前面的回答,不是我針對你們,真的都沒答道內涵。


你好。我是北京昌平新東方外國語學校的高三學生,我們年紀每班差不多20三十人,DIY的平均每班也就兩三個。學校的確會有diy的課和指導老師,但是同學們大多都覺得太難太麻煩或者說自己能力不夠所以就放棄了,直接找了中介。我是diy的其實不難覺得...關鍵是看自己想做不想做吧,因為同樣的時間,大家大多會去上托福 SAT AP,認為那樣更划算些


申到美國好學校好項目的中國學生很少聽到有找中介申的。跟原本國內的大學高中也有關係。高中是那全國十三所外國語學校的好像沒怎麼聽說找中介的。出國氛圍濃厚是985院校也沒怎麼聽說找中介的。


推薦閱讀:

如何做legal research?
中國天氣網的api介面是不是停用了?
一切都可以被量化(數據化)嗎?
簡單的團隊協作工具有哪些?
「數據會說謊」的真實例子有哪些?

TAG:數據 | 留學申請 | 留學美國 | 留學中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