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姜維是什麼時候開始獲得正面評價的?

那個…只是為了回應一下噴我的,我是季漢粉,也很惋惜姜維沒能繼承前人的遺志反攻回去。重看《三國志》及相關作品時發現陳壽等人對姜維評價極低故有此問。(如陳壽: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

原文:與姜維同時代的人,大都認為姜維北伐勞民傷財,是導致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從諸葛亮死後,文如蔣琬費禕,武如張翼全部反對姜維北伐。

諸葛瞻戰死綿竹時甚至說自己「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把姜維和黃皓相提並論。
由此可見,當時普遍認為姜維北伐間接或直接導致了蜀漢的滅亡,這是正確的嗎?為什麼?
然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卻將姜維塑造成了無力回天的悲劇英雄,現在的人也大都這樣認為。
這樣的現象又是為什麼?


同時代對姜維總評的人並不多,鄧艾稱其為一時之雄,但不如鄧艾本人。鍾會認為諸葛誕、夏侯玄不如姜維。時人更著重於評價其人的才能,並不討論其成敗。若同時代的郤正、郭頒評價姜維,主要是肯定其人能力和人品,未對其行事做出評價。

史學家中批評姜維的有《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和《華陽國志》的作者常璩,《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的作者習鑿齒也記載了諸葛瞻、董厥因為姜維好戰無功,欲奪其權。《晉陽秋》、《魏氏春秋》的作者孫盛更是把姜維批評的一無是處。《傅子》的作者傅玄也批評是姜維好立功名,勇而無決。在當時只有《晉紀》、《搜神記》的作者干寶對姜維給予好評。

陳壽和常璩皆為蜀人,兩人掌握的史料應該大致相近。孫盛曾親身入蜀採訪蜀中老人,具有一定發言權。習鑿齒的史書稱漢不稱魏,代表了其價值觀,卻也仍把姜維好戰無功一時記下。干寶是吳人,怕對姜維的了解不如其他幾位。

最後勉強能算近代人的就是裴松之,他的觀點較為中立,認為孫盛批評姜維過於過分,為姜維最後一戰做出一些辯解。亦解釋郤正之論只取姜維可稱之處稱讚,所云「一時儀錶」,止在好學與儉素耳。故而孫盛和郤正之論均不客觀。

對姜維評價還有份量的是南宋史學家胡三省,胡三聲名字頻頻出現於《三國志集解》中,其為人的史學成就頗高,他卻認為陳壽、孫盛對姜維之諷,非也。同時胡三省又認為姜維屢敗而不止,為亡蜀張本。《蜀鑒》的作者宋人郭允蹈和《通鑒綱目集覽》中都對姜維開蜀之門戶做出了批評,姜維改變漢中布防一事很難洗的清。

要確認幾點,姜維為人忠勤,能力出眾可以確定。但他征戰無功,就連習鑿齒、裴松之、胡三省都亦不否認。可見魏晉那近代史學家對姜維的認知偏差不多,只是根據其為人行事做出評價而不同,姜維在他的近代就已經是毀譽摻半。稱讚姜維之人,多肯定其人人品和忠勇的精神。批評姜維之人,多根據蜀中形勢和戰術失誤做出批評。


現代人的價值觀就不做討論了,姜維自《三國演義》問世以來其形象多被美化,至現代他的能力數據和人物畫像都是吸粉的重要原因,後人多慣於把對諸葛亮的崇拜寄託於姜維身上,故多有讚賞。《三國演義》更是讓人以為姜維是諸葛亮欽定繼承人,實則諸葛亮雖看重姜維,欽定繼承者僅有蔣琬、費禕。而費禕意外被刺,沒確立下繼承者,理所當然由副手姜維接任,這究竟是否諸葛亮原意未可知。


你們呀!總想搞個大新聞把我弄出來批判一番。當年諸葛丞相北伐到天水,我和幾個好基友奮力抵抗,結果被賣。最後還是諸葛丞相說歷史已經決定了,你來輔助我季漢成就復漢大業。我先說您還是另請高明吧,我也不是謙虛,我一個曹魏降將怎麼就要輔助季漢成就復漢大業。諸葛丞相又說,你看啊。你是想一輩子窩在涼州碌碌無為,還是想成就一番大業名垂青史那。我說當然是名垂青史啦。於是諸葛丞相當時就念了2句詩,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就到成都來了。到了成都後我努力工作,想為復漢大業奮鬥終身,但是一直沒機會,後來曹魏終於有變,這不是諸葛丞相一直所追求的局面么。這時我朝內有陳抵支持,外部曹魏內亂不斷,東吳孫柯基終於死了。換上了主戰派。這個時候不管那個在我那個位置上肯定要北伐的,但是國力實在是不能支持像丞相那樣規模的北伐了。所以我的北伐有勝有敗,總體上還是打的可以的,最後一戰,要不是隊友太豬,(沒錯,說的就是你諸葛瞻)明明守住就可以贏的,非要出城打野戰,打輸了還要怪隊友。最後我想辦法讓曹魏內訌,幹掉了那個滅我季漢的鄧艾。讓鍾會成為了我復漢大計棋子,只可惜最後差一點點。而維死則漢亡。一個代表中國400年光榮歷史的朝代在我離去之後徹底的覆滅了,接下來的是無比混亂,殘酷的所謂的民族大融合的400年。


第一,反對北伐是觀念上的,而不是甩鍋給姜維。所以沒人認為姜維的北伐導致蜀漢滅亡,至少我沒見過哪位古人把這鍋扣姜維腦袋上~~(近幾十年內掛掉的不算古人)

第二,三國演義是眾多三國故事的大集合,其中形象不是羅貫中想改就能改的,大多都是一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而且姜維最終也確實為回天進了最後一分力。說是悲劇英雄也無不可。

說說姜維

打仗沒有不勞民傷財的,所以話要看怎麼說,發動戰爭通常用國家大於百姓的借口,結束戰爭通常用百姓大於國家的借口。原話去翻《銀英》不是我說的。

所以題主用勞民傷財十有八九也是要溯源到譙周的話,他的話也是在勸後主停止北伐,自然要把問題擴大化,這是當時的風氣。

至於和黃皓並列,也是因為站在諸葛瞻的角度看,黃皓和姜維都是要扳倒的,而不是他倆真的起到同樣的作用。而且一個用「除」一個用「制」就應該能體會出其中區別。

說白了,諸葛瞻覺得沒除掉黃皓,沒控制住姜維導致蜀國內亂,是他的錯。

回到主題

姜維什麼時候開始獲得正面評價的?貌似姜維很少有負面評價吧?

姜維能力不足被人詬病,貌似也是分跟誰比吧~~~~畢竟孔明千載一人。

當時沒人質疑姜維能力,沒人質疑姜維忠誠,沒人質疑姜維功績。

反倒是一千多年後,各種質疑全來了。

我覺得題主要去看看心了。心歪看什麼都歪。


姜維生前身後,都有一定的正面評價,這在《三國志》其本傳及裴注中均有記載。然而只要是在封建時代,姜維就沒可能獲得一個完美的身後之名。究其最主要之原因,不在於其北伐的成敗或是守漢中的策略,而是姜維傳奇的一生實在不符合封建年代的核心價值觀——「忠義」。

現代人聽到這個結論會不會覺得很搞笑?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姜維本是魏人,卻投奔蜀國。數十年後蜀國滅亡,又向魏國投降。豈知投降是假,再起反覆,終於身死殉命。東晉史學家孫盛認為姜維身為魏人投奔蜀國回過頭來打魏國,算不上忠義(注1)。《晉記》作者干寶則認為,姜維沒有在蜀漢滅亡時殉國,而死於鍾會之亂,可謂死不得其所(注2)。

需知劉禪向鄧艾投降之時,就代表著季漢已經徹底滅亡。就封建的忠君思想而言,此時姜維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效忠對象,若是不甘投降受辱而自殺殉國,自是無愧忠烈之名。退一步講,隱居不仕,也可以得到堅貞的美譽。再退一步,就此卸甲投降,一心一意效忠於魏(其實是司馬氏),那也是無虧於名節的。

就像同為蜀將的霍戈和羅憲,前者在蜀亡後確認後主並未受辱,於是上表投降,保障一方穩定(注3);後者更是在投降後立即為魏守土,據守巴東,協同魏軍擊破前來侵犯的吳軍(注4)。這二人的行為都得到了史家的稱美。

然而姜維是怎麼做的?「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注5)蜀國滅亡姜維需不需背鍋權且不論,以現代人的眼光看,單憑這份執著之精神,就值得我輩敬仰。可惜的是,古人並不這樣想,封建統治者尤其不會這樣想——要是降將都像姜維這樣可就太可怕了!所以他們欣賞的只能是霍戈和羅憲。

在這裡我們可以拿《史記.刺客列傳》里豫讓的故事來比襯姜維,或許更有助於理解:豫讓自殘形體改變樣貌要刺殺趙襄子,朋友對他說:「為什麼不先投靠趙家,成為對方親信後再設法報仇呢?」豫讓回答說:「如果我成了趙家的臣子再去刺殺他,就是懷有二心。我現在這種做法,固然很難,但我還要這麼做,就是為了讓天下與後世做人臣子而懷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注6)
當然,我認為姜維作為豫讓的「後世人」,完全沒什麼好羞愧的。和豫讓一樣,他堅守並踐行自己的理想直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注1:《三國志.姜維傳》裴松之注孫盛曰:……夫士雖百行,操業萬殊,至於忠孝義節,百行之冠冕也。姜維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違君徇利,不可謂忠;捐親苟免,不可謂孝;害加舊邦,不可謂義;敗不死難,不可謂節……

注2:《三國志.姜維傳》裴松之注干寶曰:姜維為蜀相,國亡主辱弗之死,而死於鍾會之亂,惜哉!

注3:《三國志.霍峻傳》裴松之注魏晉春秋:(霍戈)及成都不守,弋素服號哭,大臨三日。諸將咸勸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與魏和,見遇以禮,則保境而降,不晚也。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何論遲速邪!」得後主東遷之問,始率六郡將守上表曰:「臣聞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難所在,則致其命。今臣國敗主附,守死無所,是以委質,不敢有貳。」晉文王善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

注4:《三國志.霍峻傳》裴松之注魏晉春秋:吳聞蜀敗,起兵西上,外託救援,內欲襲憲。憲曰:「本朝傾覆,吳為脣齒,不恤我難而徼其利,背盟違約。且漢已亡,吳何得久,寧能為吳降虜乎!」保城繕甲,告誓將士,厲以節義,莫不用命。吳聞鍾、鄧敗,百城無主,有兼蜀之志,而巴東固守,兵不得過,使步協率眾而西。憲臨江拒射,不能御,遣參軍楊宗突圍北出,告急安東將軍陳騫,又送文武印綬、任子詣晉王。協攻城,憲出與戰,大破其軍。

注5:《三國志.姜維傳》裴松之注華陽國志曰: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注6:《史記.刺客列傳》:(豫讓)行見其友,其友識之,曰:「汝非豫讓邪?」曰:「我是也。」其友為泣曰:「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不亦難乎!」豫讓曰:「既已委質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高票幾個答案都說的挺清楚了,我來提供另一個思路。
你們看當時姜維主軍的季漢末期,還有誰可堪一用?丞相公子諸葛瞻?還是失約不至的胡濟?把持朝政的黃皓?
姜維誠然黑點不少,有段谷大敗,也有洮西大勝;漢中失守可以說是蔣舒投降所致,也能推到姜維錯守重圍的弊端…可以說姜維在主觀上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其心天地可鑒沒有爭議,但客觀上他能力也有限,外有鄧艾此等軍事天才,內有黃皓等人的摯擎,他沒有帶領頹弱的季漢興復漢室的實力。
總而言之,我認為姜維是後三國時代少有的帶有前三國英雄史詩般的人物,因此帶著「姜維死而季漢亡」的結局對於其本人也是一個歸宿,是非褒貶對於他本人或許都不在乎了吧?


斗膽盡儲亡國恨 九泉應訴武鄉侯
佔個坑,空了來填


丞相死後,
當時蜀漢每有善政,百姓鄉里都說是諸葛瞻所為。因為他是諸葛亮的兒子繼承人。
演義里姜維在讀者心裡承擔了這個角色。
喜歡姜維是智勇雙全,至死不渝。


姜維繼的是諸葛亮的志,北伐是諸葛亮的主意。


一個悲劇英雄


憑什麼諸葛村夫六出祁山是精忠報國?姜大膽九伐中原就是勞民傷財?!那些結果導向的雙標分子,退下吧。


當時啊!
好像有蜀國人才都是天下的俊才,而蜀國的官員沒有勝過姜維這樣的說法


推薦閱讀:

司馬遷為李廣立傳,真正用意是什麼?
如何評價「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
如何客觀評價金日成?
如何在盡量客觀的前提下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

TAG:三國 | 歷史人物評價 | 古代軍事 | 姜維 | 背黑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