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袁世凱守信,辦了慈禧太后,戊戌變法會成功嗎?歷史會如何發展?
謝邀。那樣的話,戊戌變法不會成功,只會走向譚嗣同暗中推動的方向——從滿清中央驅除韃虜。譚嗣同從來不是教科書之類說的什麼「資產階級改良派」,而是堅定的反清革命者,並為同盟會革命黨所認同,而鄒容寫革命軍,也是受「赫赫譚君故」的啟發,譚嗣同代表作《仁學》有許多章節,及其許多書信和轉述,充滿了大量毫不掩飾的幹掉滿清的號召,如 「吾願華人勿復夢夢,謬引以為同類也,覆其首都以號召天下,雖役其身於清廷從事維新,而其心實未嘗須臾忘革命,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三戶亡秦緣敵愾,功成犁掃兩崑崙」(非連貫一處,乃譚公多處言論之代表)。
《仁學》其中相當明確的一段:「成吉思汗之亂也,西國猶能言之;忽必烈之虐也,鄭所南《心史》紀之;有茹痛數百年不敢言不敢紀者,不愈益悲乎!《明季稗史》中之《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紀略》,不過略舉一二事,當時既縱焚掠之軍,又嚴薙髮之令,所至屠殺虜掠,莫不如是。即彼准部(准格爾),方數千里,一大種族也,遂無復乾隆以前之舊籍,其殘暴為何如矣。亦有號為令主者焉,及觀《南巡錄》所載淫擄無賴,與隋煬、明武不少異,不徒鳥獸行者之顯著《大義覺迷錄》也。」還收錄進了同盟會的刊物如民報,和多人編撰的反清革命書籍《黃帝魂》,標題君禍。
正因如此,袁世凱不會讓他成功,而要留著滿清給自己私相授受,如清帝遜位詔的「特命袁世凱」,這是無數次鎮壓反清革命的清國鷹犬唯一的權力「合法性」來源,也必然為了這個來源而在後面多次武力毀滅恢復中華的全民契約——民元約法,並因沒有王者功德而三讓首揖愛新覺羅、且沿滿清割地賠款之故技以換「天下共擊」之帝位,並終為反清力量——孫逸仙革命黨與配合民國逼退滿清的段祺瑞等,合力傾覆。此為後話。所以譚公亡於袁手,正如吳祿貞、張振武之亡,及義和團被袁鎮壓後從「掃清滅洋」改為「扶清滅洋」(領導層由八旗直接擔任),道理一樣。
成功殺太后
康有為說,一切都是譚嗣同與袁世凱合謀,光緒為表自己是個孝子,滅了譚與袁十族。維新派最後為了籌款,賣了新疆、西藏、蒙古等地,清政府面對十倍於前的危脅……
榮祿,我知道是你,說你想幹什麼!
袁世凱守信,也辦不了慈禧,譚嗣同交給給袁世凱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袁世凱根本沒辦法守信,他即便守信幹掉慈禧,光緒就會趁機制他的罪讓袁世凱背鍋,順勢掌權,所以袁世凱只是要自保。再說就光緒和譚嗣同這個腦子,從讓袁世凱干慈禧這件事來看,戊戌變法也不會成功。
袁世凱如果幫康梁,大清會提早滅亡,這一點不符合康梁的需求,康梁的目的是通過君主立憲,給大清續life,而不是實現君主立憲,目的是續life,君主立憲只是手段,懂?
袁世凱知道康梁都是愛大清的,所以選擇不幫助他們,結果就實現了延長大清命數的目的,他守信了。
根本就沒這回事,康有為個騙子編的故事別當真
殺了慈禧,基本上就亂了。
首先,當時榮祿手握重兵,袁世凱不可能成功。
其次,即使殺後成功,徐桐、剛毅等等頑固分子也會反對維新,且改革措施中,在當時有很多激進措施,阻力可想而知。
再次,孫中山也會繼續宣傳他的革命救國思想。
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由於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市裡的反對。
首先,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基礎相當狹窄,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維新派的勢力更是十分弱小,很多人自身還保留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們既沒有嚴密的組織,也不掌握實權和軍隊,跟沒有去發動群眾。他們只能把自己實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個沒有實權的光緒帝身上。
其次,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在政治上,他們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經濟上,他們雖然要求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卻未觸及封建主義的經濟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們雖然提倡學習西學,但是仍然打著孔子的旗號,借古代聖賢之名「托古改制」。二是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維新派雖然大聲疾呼救亡圖存,又幻想西方列強能幫助自己維新變法。三是懼怕人民群眾。維新派的活動基本上局限於官僚士大夫的知識分子的範圍。他們不但脫離人民群眾,而且懼怕人民群眾。
所以說,即使袁世凱守信,殺死慈禧太后,因為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戊戌變法最終也不會成功。
袁世凱只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但不是壓倒性的力量,他要真有那個實力辦了慈禧,變法也不會成功。而項城兄會成為董卓,曹操。
推薦閱讀:
※慈禧是靠什么钳制住光绪的?
※如何評價高曉松對慈禧的評價?
※晚清立憲是否真像羅輯思維里說的那樣?
※在古代皇帝為傀儡,權力極弱時,親手暴力奪權的現象為何鮮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