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心裡很抵觸很鬱悶很沮喪很浪費時間又做不好怎麼辦?


你說的是上班嗎?


因為樓主並沒有說是什麼事情,所以我還是希望樓主先思考一個問題:你是如何界定「不得不做」的。然後我再考慮補充回答。

如果你甚至不曾思考過為什麼不得不做,那麼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帶你感受一下是不是你真的「不得不做」。如果樓主看完後覺得,咦,確實不是「不得不做」,我還有別的選擇。那麼後面的話就不用說了。

我覺得下面的回復,至少可以解決掉生活中90%所謂的「不得不做」的事。

你真的「不得不做」嗎?


作者:貝加。每一個主動尋求改變的人都是充滿能量的人,我所做的只是陪你做過一段艱難的路。365天,每天都在改變。


前些年,我的好友總是抱怨夜裡睡不好覺,因為和孩子同床,孩子睡覺特別不老實,半夜踹醒她也是常有的事。


我建議她和孩子分床睡。

她說:「不行,她總是踹被子,分床睡肯定會感冒」

我建議她準備一個帶護欄的小床,一個大點的被子。

她繼續回答:「那根本不行,你想得太簡單,blablabla」


我發現,和孩子同床,對於好友而言,是「痛苦不堪」又「不得不做」的事。結果,她就一直痛苦地堅持著,現在得了嚴重的失眠。


另一個朋友給我講過她媽媽的故事,她的媽媽也有許多「不得不做」。


據她說,媽媽上班非常忙,回家以後經常累的腰酸腿疼,她和爸爸每次都說讓媽媽歇一歇,結果,媽媽非要每天堅持拖地,但凡有些臟衣服就一定要洗掉,並且好好的洗衣機不用,用手洗。她經常一邊抱怨丈夫和孩子不幫自己做家務,一邊辛苦地干著大家都覺得沒必要做的家務。


朋友一直覺得家裡地板沒必要每天拖,並且那些大物件也沒必要手洗。多次勸說媽媽,可是媽媽總是說「你以為我想幹活?不做能行嗎?你們都這麼懶,我不得不做」


朋友說,和媽媽一起生活很累,幫她拖地自己累,不幫她拖地聽她嘮叨累。她最期待的事情是媽媽停止做「不得不做」的家務,還自己耳根清凈。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每天拖地」和「手洗床單被單」是「不得不做」的事。


生活中,經常有需要被我們看作「不得不做」的事,然而在他人眼中卻是一件奇怪的事。這些不得不做,可能被我們冠以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客觀原因(地板臟),周圍的壓力(同學結婚大家都去行禮),家庭角色(媽媽一定要整理家務),遵從大眾(大家都這樣)等一系列外部原因,這些原因似乎又不由自己選擇。總之,是我們自己不能控制的,我們是被逼的。


為什麼如此累還不休息一下?

因為家裡亂

為什麼打完孩子自己也很難過卻還要打?

因為他不聽話

為什麼你那麼討厭她還要交往?

因為她是我同事,不能不理會

為什麼討厭做飯還要做?

因為不做飯就沒飯吃

不能請小時工嗎?

太浪費錢

……

總之,無數的理由讓我們把這些變成了「不得不」的事情,並且這些理由聽起來貌似也很順耳,可不就是這樣子嗎?這恰恰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於這樣的思維模式。仔細思考一下便會發現,這些話裡面透露出的涵義,那就是「身不由己」——我不想這樣,但是我沒有辦法,我不得不這樣。


這類思維還有一種流氓變體:

我知道這麼說會傷害你,但是我不得不如此。

我知道這麼晚打攪你很不好,但是我不得不這麼做,因為這個事情很緊急。


我也不止一次在半夜收到情感求助,原因就是:抱歉這麼晚打攪你,但是我不得不這麼做,因為我女朋友要和我分手。(他女朋友的決定讓他「不得不」打攪我,而不是他想打攪我)


這也可以成為無可奈何、不得不做的理由。


大家可曾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的生活那麼逍遙自在,有些人的生活總是充滿不得不的身不由己?

1 迴避責任


這種方式可以淡化我們的個人責任,試圖對自己將要採取的行動進行責任迴避。


為什麼打孩子?因為他不聽話(這種方式迴避了我們不懂孩子心理,不會教育孩子,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的責任,將責任推到孩子身上)

你為什麼打人?因為他碰了我的車(迴避了自己的暴力問題,將責任推到對方的行為上)

你為什麼不離婚?為了孩子,因為孩子不能沒有爸爸(迴避了自己不敢脫離婚姻的恐懼感,將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到底是離婚後媽媽帶孩子,然後偶爾去爸爸那裡小住一段,孩子開心?還是每天看父母吵架、冷戰甚至打架開心?恐怕真正的原因是自己不敢面對未來,沒有勇氣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不評判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努力維持婚姻的行為,但是將責任轉嫁給孩子一定是不當的。有些媽媽還會說「媽媽都是為了你」,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是自己造就了父母的痛苦。


2放棄努力的借口


因為外部客觀原因,我不得不,所以這不能怨我,所以我的痛苦是我無能為力的。這個過程,是放棄自我努力的過程。


前段時間轟動網路的那場家暴致死案,妻子被丈夫家暴活活打死。其實,在之前多次發生家暴的時候,這位妻子就曾經對她的姐姐說過「我早晚會死在他手裡」。她有無數次機會可以離開那個男人,可是她「不得不」留下,因為拿她的話說「他每次都一把鼻涕一把淚跪著求我,說他會悔改,我不得不給他機會」。也許她只是不甘心放棄自己多年的付出,不甘心面對婚姻的失敗,缺乏重新生活的勇氣。


是的,不幸的人總是經意不經意地被生活綁架,把自己變成一個被綁架的傀儡。


心理學上曾經研究過那些久坐監獄出獄的人,這些人往往最後還是會再次進監獄,因為他們已經不習慣外面自由的生活。同樣,習慣被痛苦、不幸、習俗、從眾綁架的人,也不善於讓自己走出來。為了擺脫想走又不敢走的心理困境,他們不斷地把責任推脫到別人身上,以減輕自己不去主動努力的壓力。


終究,人都是無法過自己這一關,所以為自己找一些借口罷了。


事實上,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對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負責任。一個人自己不想做,別人是無法強迫他的。就如同那句著名的話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想不做什麼可以不做什麼。你不能為所欲為,但是卻可以有所不為。

3被習性掌控

很多在婚姻中感到不幸福的女人,經常在「你真是讓我傷透了心」「你害了我的一生」中堅持了一年又一年。親愛的,沒有人能害你一生,只有你自己。「責任都是他人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這是多麼不幸的想法。生活就像一個照妖鏡,這一切不幸,其實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只是你沒有意識到。真實的情況是,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是會如此選擇。就如同我前段時間收到的求助,那是一個結婚多年對丈夫百般不滿意,對生活感到痛苦不堪的女人,結果,還在今年順應潮流生了二胎。痛苦中選擇了更加痛苦,更加抱怨丈夫,這是循環。


人生有無數次選擇機會,今天的選擇就是明天的命運,隨時都不晚。這個世界存在著太多的潛在的可能性,而你只是選擇了其中一種!並且把這個選擇稱為不得不因為你從來不願意去根據自己的需要嘗試新的選擇,而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待在自己熟悉的區域,不願意走出來。俗話說:英雄根據需要作選擇,凡夫由著習性作反應!所謂的不得不,只是我們的習性,我們習慣了它的支配,將自己的選擇權交給了它,讓它無時無處不在替我們做主。


無能的人總是想改變他人,有力量的人總是去改變自己。面對他人,我們要承認自己無能為力,因為我們不能左右他人的意志;但是面對自己,不能總是借口「不得不」讓自己無能為力,我們隨時可以改變自己的選擇和決定。


再也不要用不得不讓自己陷入無能為力的境地,這種推卸責任、不去努力、不敢嘗試新方法的思想,終究會讓你越來越無力,讓你的一生都充滿無能為力


因為你將自己的人生主宰權讓給了他人、社會和習慣,你從來都不曾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轉載必須聯繫作者


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得不做的。如果有,只有兩種可能:

一、你只是厭惡這件事本身,但這件事可以導致一個你想要的結果。舉例:我不喜歡上自習,學英語,但我希望考出好成績,那麼上自習學英語就算是「不得不做」的自己又不想做的事。在該種情況下,我心裡享受的是這件事所帶來的好處,大於做這件事過程中的不情願。簡單說來,是你想要做這件事之後的好處大於你做這件事中的壞處,所以你就做了。

二,你只是主觀上認為這件是不得不做的。舉例:你很懶,不喜歡贍養父母,但是礙於情面或者是責任感,就導致了你覺得這是「不得不做」的自己又不想做的事。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勸你不要做,就算做,也不會有好結果。

最後,弄清楚做這件事的目的,很重要。
分清楚什麼事是想做或不想,應該做或不應該的界線,非常重要。


試著將注意力集中到離你目前要做的事中離你最近的第一個「成功」上,比如說讓你做一次產品宣傳會的活動策劃(你很討厭這類工作),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馬上開始著手將這個活動的目的弄清楚,而弄清楚了目的就是第一個「成功」。我相信不管你喜不喜歡這件事,你還是會因為將獲得成績而感到開心。
也就是說把你的注意力從你的消極面上移開---無論你下了多大決心,你帶著負面情緒去做事無論怎麼做,都不會得到好結果---事情得不到好結果對你來說意味著你也可能陷入更糟糕的境地,這比你是否厭惡做這件事更應該引起你的關注。所以你需要將這種消極心態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心態,無論做什麼,都應如此。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的確,我也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情,自己特別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比如,昨天晚上的飯局,我和同事一萬個不願意去,談話跟我們不太相關,一起吃飯的朋友也談不上熟悉。最厭惡的就是要喝酒,還要說很多場面話。那些四五十歲的領導們,張嘴就來。可是我完全不擅長,說出來都覺得不像。

最開始我和同事以第二天要開會推了,結果做東的改了時間。最後我們只能去。

同事只能把小孩交給她媽媽帶,扔下一堆論文不看。我也只能夠推遲了半天回家,也有一堆論文和事情沒有做。

但是,沒有辦法。我們只能把這頓飯當做工作一樣去完成,都是圈內的人士。一起吃個飯,聯絡感情,不喜歡,但是也要去。

這只是一個例子,還有許多許多次都是如此。我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有時候要為了別人考慮一下,做一些自己不喜歡,但是別人能夠開心的事情。


你說的是寫論文麽…


注重身體的感覺,問自己,如果遵從身體的感覺後果你能不能承擔,比如不上學,那麼拿不到學歷,或者要用錢買學歷,等等。如果可以承擔就去不做。
如果你覺得你的理性是認為需要通過上課去獲得一些東西,以後要畢業,雖然不喜歡,但你無法承擔不做的後果,那你就去做。
因為感覺之後還有一個理性的選擇。

我有強迫症,一般就是這樣判斷一些事情我該不該去做。



從我的經歷說說
1.是否有人脅迫(包括父母)
我小的時候由於很小的錯誤險遭遺棄,從此在潛意識裡埋下了病根,每次母親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發無名火時總是順從不敢反抗(反抗了又被扔了怎麼辦),做事情也對母親的指示唯唯諾諾,心裡卻憋著火,長此以往變得辦事效率及其低下,做事時心情也很糟
2.身體狀況如何
在身體條件差的時候做什麼效率都低(除了自我貶低),我的背今年檢查出了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這完美解釋了為什麼我在學習時會有鑽心的疼,注意力根本無法集中
3.方法是否正確
這是在上兩條基礎上需要注意的問題,因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而異,我方法上的失當是不懂勞逸結合,總想吃成個大胖子,胖子還沒變成就撐破了肚皮

接下來是解決問題三板斧(笑)
1.讀書
我讀的書目多和,歷史,心理有關,大都上了年頭,對我影響較大的有丘吉爾所著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六大冊要人命啊!),《與心裡的小孩對話》(好像是叫這個)等,讀書教會了我全面思考,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似乎發現了我的問題所在,讓我和母親在發生爭執的時候能夠更加理性,緩解了我和她的矛盾
2.運動
這條不必多說,我比較推薦游泳,跑步等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最近在做,可能由於腦供血能力增強,注意力得到了加強
3.冥想
這對於減壓,改善記憶,提高注意力都有效用,親測有效

重中之重,堅持,對自己有耐心

最後發表下感言

我的不幸在於童年時期沒有受到妥善的對待,換位思考一下,一個農村打拚出來的女性,每天高負荷工作到晚上10點,丈夫在外當兵,並且有過外遇,回到家還有一個搞些小破壞的孩子,以她所受的教育來說,沒有辦法完全處理掉這些事帶來的負面情緒,積壓之下只能向我這個最弱最親近的人發泄,我和她都是受害者,這是時代的不幸,我為我那個時候沒能安慰和幫助她感到抱歉和惋惜。

同時推薦 @灰子的一篇文章:

從小動輒挨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嗎?

我在他的這篇文章下找到了共鳴


放大格局,從不同角度考慮做這件事對自己的益處,目標是當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擁有選擇不做的權力。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做眼下看起來正確的事,至少不會錯的事。
不能讓自己閑下來


挺過去就好了,心中要有熬過去的美好期望


請放心並冷靜,遇到這種問題的人幾乎遍布全宇宙。
換個角度看看這件事情本身,孤立事情本身然後思考一下你可以有哪些解決方案,包括如何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務,轉介給其他人去處理等等。

然後恢復自己的情況,看看有哪些並不屬於這件事情本身的因素,例如事先有約,完成任務的資源缺乏,對完成任務缺乏信心,對任務目的或者手法不認同,有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欠下人情債等等
基本上面的問題能夠列出來,問題已經差不多解決了。

如果對自己的分析+直覺依然有懷疑,可以尋求一些自己堅信的基本原則,比如遇險要先保存自己再去救人,正義比財產更重要,來幫助判斷。

要注意,必須給出足夠多的可選項,過分考慮事件的影響是多餘的,那裡的未知因素通常都會超出想像,可以找知己來一起分析,想辦法恢復平常心(不是麻木狀態),降低偏執傲慢等情緒對事情的判斷,違法違背公義的事情就無須考慮了。

一旦決定了就不要修改了,沒什麼好改的,勇敢面對吧。


弄點小東西獎勵自己。或者讓自己親密的人送點小東西獎勵自己。然後一鼓作氣開始干。如果能推掉就推掉。


先上結論:不要做減法,要做加法

天氣好熱,我不得不走到車站,心裡很抵觸很鬱悶很沮喪很浪費時間又做不好。不如買個冰淇淋邊走邊吃。

上課好睏,我不得不等到下課,心裡很抵觸很鬱悶很沮喪很浪費時間又做不好。不如在課本上塗鴉畫畫消磨時間。

手機沒電,我不得不等半個小時充電,心裡很抵觸很鬱悶很沮喪很浪費時間又做不好。不如吃點零食上網。

工作做表格好無趣,我不得不幹完這個活,心裡很抵觸很鬱悶很沮喪很浪費時間又做不好。不如順便研究下EXCEL表有什麼好公式。

你看,不得不做的事情,始終在那裡。
但,你可以選擇再做點什麼。

增加無趣事情的附加值


...


你想做什麼?
1. 我猜你可能沒有想要去做的具體的事情,所以繼續做手頭上的事情,至少不至於沒事做。
2. 即使你有想做的事情,能問出這樣的問題,一定是不想改變,可能手頭上的事情給了你較好的回報,也許是金錢回報、也可能是人情回報。所以你放不下,還BB啥。
躁動不安的季節,多喝喝茶


接受。
我沒有給自己磨練,生活給。
我給自己磨練,生活可能就放過我。


要不你反抗 要不你被艹 自己選


不做會不會死人?不會那就換。


嗯,忍忍,先做著


推薦閱讀:

TAG:高效工作 | 心理學 | 心理 | 興趣 | 心理調節 | 做自己 | 個人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