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


很難用簡單的語言描述看過《無人知曉》後複雜的心情,即便是在看過本片的很長時間裡,這種混雜著憤怒、壓抑、無力的感覺仍然揮散不去。


《無人知曉》應該是是枝裕和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曾作為第57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影片,而柳樂優彌憑藉獨有的「有力的眼神」,成為戛納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是枝裕和在《無人知曉》之前已經確立了內斂克制的情感表達方式,即便反映生活的艱難,也要突出溫情的部分。而這種偏好在《無人知曉》中被運用到了極致。

(全片中唯一的一滴眼淚是媽媽清晨眼角的淚滴。孩子們一個都沒有哭過,哼都沒有哼一聲!)

《無人知曉》根據日本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個單身媽媽帶著四個沒有身份的「黑孩子」搬入了新居,但大兒子明扮演著真正的家長角色,照顧著弟弟妹妹,媽媽離家出走,一去不回。明用盡一切力量挽救,而生活一天一天在變壞,他們是如此無助,卻無人知曉。


導演用細節表現他們生活的變化,比如燈再也打不亮了,孩子們不停數著硬幣;以及孩子們精神世界的變化,媽媽在的時候,孩子們努力地生活,做飯、自學國文、洗衣服、打掃房間……等待喝得醉醺醺的媽媽回家。媽媽走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一點一點在坍塌,明不再學習,和壞孩子們整日打遊戲機,沒有人打掃家沒有人洗碗,晾衣架被扔在一旁。


媽媽的離開不僅僅斷了孩子們的生活經濟來源,也將四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摧毀。


是枝裕和沒有讓一個孩子去哭,沒有一個人在電影里歇斯底里,也沒有刻意表現生活有多沉重,比如誇張地去展現抬水有多重,衣服有多難洗,同樣的,他用諸多細節表達孩子細膩的情感世界。導演認為電影是對真實生活的投射,而生活就是由大量細節組成的。是枝裕和喜歡從細節中體現人物和情感,而不是從情節中,相反,他甚至刻意為了淡化情節,而大篇幅地描繪細節。將是枝裕和評價為「細節的導演」一點也不為過。


媽媽給塗過的指甲油,還殘留著她的訊息;躲在媽媽的衣櫃里,用媽媽的衣服把自己包圍住;用稚嫩的筆觸畫一幅媽媽的簡筆畫;看來來往往的電車,望著空中的飛機,想像著接媽媽回家,然而只是想像而已……

當明搶過妹妹手中媽媽的舊衣服,嚴厲地說,「媽媽不會回來了。」這句台詞將情感克制到了極點,幾乎振聾發聵。他究竟是用怎樣的能量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把憤怒、恐懼、絕望消化掉,才敢於在弟妹們面前說出這樣一句話的。


而同樣,在看這些孩子被遺棄的日常生活時,一邊思考他們的未來,也了解到了他們的曾經,畫面里不僅有當下,還有過去和未來,這是導演一直追求的穿透時間的敘事效果。孩子們知道不能報警,不能求助於社工,否則這些同母異父的孩子將被拆散。影片的當下沒有眼淚,沒有哭喊,但你能感覺到他們曾經哭得有多麼傷心,曾經喊到喉嚨沙啞。你看到了他們的過去。


因而此刻的冷靜才更讓人心疼。


孩子們的溫情時光也是導演重點表現的場面。春日偷偷遛出去玩耍,偶爾像個正常孩子一樣做的棒球英雄夢……導演用力表現孩子天性的美好,所以當一切幻滅的時候就更令人揪心。導演實在是壞啊!

孩子戲是非常難拍的。在是枝裕和的隨筆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一書中有講到,四個孩子在拍攝時是沒有劇本的,只會現場告訴他們有怎樣的場景,讓他們自由發揮,近乎於紀錄片的拍攝手法。而飾演媽媽的江原由希子也是個幾乎不怎麼研讀劇本的小主。是枝裕和說他挑選演員會留意演員的本性,而江原由希子身上散發出的氣質讓他覺得她就是這樣不著調的媽媽。

《無人知曉》之前的作品,是枝裕和深受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影響,影片中多為中遠景鏡頭,似乎他的美學偏好已經定型。但在《無人知曉》中,大量的近景、特寫、大特寫顛覆了他之前作品的鏡頭調度偏好,而近景往往是會放大人物的情感,但意想不到的是,在是枝裕和的鏡頭裡,原來近景也可以表現克制的情感呀!而且將這種克制、壓抑也放大了數倍!

是枝裕和導演在《有如走路的速度》一書中說過,他認為好的電影是讓人在故事結束後繼續思考人物的未來的。而這樣的聯想在本片中無疑是讓人心碎的,故事徹頭徹尾地說明了一點,人如果沒有愛是會死的,那麼社會如果喪失了愛,喪失了悲憫之心,會怎樣呢?

http://weixin.qq.com/r/aTjr89PE6I6XrZeQ921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片的故事原型是1988年東京西巢鴉棄嬰事件,當年剛剛從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畢業的是枝裕和看到了這個消息,於是開始以這個事件為原型編寫劇本,當年就完成了。然而事隔十五年之後才開始開拍這部電影。但影片的情節和人物均屬虛構。本片於2004年上映,是枝裕和身兼導演編劇製作剪輯,拍攝歷時一年半。

是枝裕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台灣侯孝賢楊德昌影響,未做導演之前拍過關於二人紀錄片,2013年高雄電影節邀請到是枝裕和擔任焦點影人,是枝裕和提到其祖父母當年(90多年前)因為同姓氏「是枝」在日本無法結婚,便跑來台灣的高雄生活,在糖廠工作,還在高雄生下了是枝裕和的父親,導演經常聽父親談起在高雄生活的回憶,然而,一直無法理解回到日本的父親為何不再如同照片中一般生氣勃勃。直到觀看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方才明了父親的記憶深處有什麼秘密。長鏡頭,中遠景大量運用常常讓人聯想侯孝賢的電影。

片頭剛開始是明和紗希在地鐵對坐無言,臟舊滿是破洞的衣服,紗希空洞和明低垂的眼睛跟他們於此不相配的年齡。粉紅的箱子,髒兮兮的手磨挲箱子的一角(同樣的這個動作特寫在影片出現過幾次),似乎這部電影並不輕鬆。但接下來是一家看似溫馨搬家場景,直到雪從箱子跑出來,歡樂氣氛下隱藏著沉重的東西,幾乎整部片這種歡樂和沉重交錯、拖沓感都縈繞其間,最終雪被用裝著搬到新家的箱子再次裝著離開,無人知曉。

影片主要人物是四個同母異父兄妹明,京子,茂,雪最大的12歲,最小的5歲。母親惠子還有女孩紗希。四個孩子他們不能上學,除了長子明外他們不能離開家,不能被人看見。

故事主要大概分為九個情節場景

1.母親惠子和四個孩子搬到新家時間一天;

2.媽媽上班後孩子們在家的生活時間兩三天;

3.媽媽第一次離家孩子們獨自生活一個月;

4.媽媽回家一天;

5.媽媽第二次離家(再也沒回)到新年之前;

6.新年當天和小雪生日;

7.明結識新朋友和朋友的遠離,孩子們跑出室外,錢還能維持基本日常生活,很拮据,直到夏天;

8.錢已用完,斷水斷電,只能靠接濟維持吃飯問題,孩子精神狀態變得很糟糕,明艱難維持和情緒波動;

9.雪之死和埋葬,結尾。

這樣分段主要考慮是時間因素,這部影片特點之一是強烈時間代入感。彷彿你看到這些孩子如親身經歷般真的在熒幕上經歷了一年的時間。導演把控時間的風格很值得玩味,導演是怎樣把一個多小時熒幕時間營造出如現實時間一年這種連續和強烈代入感。

影片中突現時間流逝最顯而易見元素是衣服和錢變化。隨著季節變遷衣服變化這是最直接時間暗示但缺少過度過於粗獷。錢的變化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而且給時間賦予緊迫感,如母親惠子第一次離家出走留下20萬日元,到後來慢慢減少到沒錢了明於是沒辦法打電話以及找母親以前的相好借錢;第二次母親離家出走剛開始明還用母親給的大大的錢包裝錢後來都不用了,記流水賬,到後來只剩下零錢。

另外關於時間掌控最值得玩味是哪些不顯眼的時間元素,這些元素在服務敘事的同時被有意巧妙給出心裡暗示已達到效果,仔細去看的話會有很多發現挺有意思。比如

蠟筆,媽媽第二次離家開始雪拿出的是一盒幾乎沒用過的蠟筆,從幾乎沒用過蠟筆到用了一些再到幾乎用不了的蠟筆頭;

樹木電線杆,特別有一個鏡頭光禿禿樹影相當前後不搭出現很隱秘但這能看出導演的意圖。光禿禿樹的倒影和電線上如水滴般很小的冰吊暗示季節變化;

雪的阿波羅巧克力,剛開始雪說把巧克力留著以後吃,到後來只剩最後一顆;

明和孩子們的頭髮變長;

窗子上霧珠;

指甲油,京子指甲上的指甲油的脫落以及地板上指甲油印記的變淺;

孩子們種的野花草種子的成長。

通過這些無處不在時間元素的暗示和刺激,然後結合敘事,影片的特定節奏感形成,也達到了強烈代入效果。

人通常會被激動人心戲劇性的時刻所刺激吸引。但通過導演對時間把控,影片平白的日常時間流逝卻也不缺少吸引力,而且是在導演刻意掩藏影片故事表現效果之下,我們知道影片故事亦或故事原型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悲劇。但影片的基調卻與之相反,導演通過音樂,剪輯,場面調度,敘事,表演,燈光這些元素極力剋制和淡化故事悲慘色彩。即使如此令人震驚的悲劇故事。但是反而如果仔細發現其實這種強烈的對比完全達到比震驚更強烈的效果,也體現的導演看待這個故事的角度和思考。當然是枝裕和對於這些在影片中隱藏的很深。他是怎麼把一個讓人震驚的悲劇改變成完全另外一個基調?初看影片大量長鏡頭,中遠景,很少的臉部表情特寫。可能會覺得他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記錄者。但我們分析片中若干場景和可以領會導演的內在意圖。

剪輯,影片充斥很多處省略性剪輯手法,比如明在母親第一次離家錢快用完時打電話給她。我們只看到晚上明打電話的黑暗的背影,這很突兀。雖然我們猜到是觀眾會猜到是打給母親,但是為什麼沒有電話內容,即使沒打通也可以給個鏡頭交待下。接下來就是明去找她以前的情人借錢。可能到這裡大多數我們認為是沒打通。明沒辦法才去找他們的。但是電話借錢以後沒多久母親就回來了,明很生氣並後來在餐廳里第一次指責人(這裡用人而是不是母親因為明從始至終都沒有因為自己和弟妹遭遇指責別人即使被誣陷偷東西)。我不認為明只是因為母親離家一個月未歸會如此生氣。母親第二次離家明在送她途中母親主動談起借錢的事說他的情人給錢太少。種種暗線表明借錢是母親的授意。

音樂,影片中輕柔而明亮音樂出現的時刻。在經歷第一次離家母親第二次離家這時柔和音樂響起。在快沒錢用打電話母親發現他已經成為別人太太沉默掛了電話然後找工作但是年齡不夠一系列事情後音樂響起。雪生日當天固執相信母親會回明陪著妹妹跑到火車站等母親直到半夜音樂響起。在停水停電完全沒錢家裡亂糟糟孩子們蓬頭垢面時音樂響起。最後雪意外死亡,明用箱子裝著妹妹屍體來到飛機場用顫抖的雙手埋葬完雪音樂響起。

鏡頭,鏡頭的距離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剛發現雪意外跌落受傷明拿著最後一點硬幣去街上打電話母親接通了卻被掛斷。鏡頭突然拉高變成遠景長鏡頭。我們只聽到明用頭撞電話機的聲音和他渺小的背影。另外一個是雪的死亡從始至終我們沒有看到雪的面龐。只有垂在地上手臂的特寫。特別注意的話往往孩子們在遭遇不幸時鏡頭會保持距離。這樣細節在影片還有很多。

敘事,孩子們之前的生活的交待被隻言片語輕輕帶過。母親醉酒的幾句話知道孩子幾乎沒見過或對父親沒有記憶。另外好心便利店員問想找工作的明為什麼不去兒童福利機構。明簡單一句帶過:「那樣我們四個就不能在一起了,我們以前也經歷過糟糕透了」。糟糕透了四個字又有多少令人悲傷的往事。

枝裕和通過這些處理讓影片更多側重細膩刻畫孩子純真善良天性和面對生活和他人美好憧憬和堅韌。我們看到堅強善良有責任感喜歡棒球的明,明也是孩子也愛玩有時候很孤獨但是為了照顧弟妹他最後選擇承擔,而不是像她媽媽般逃避責任,在雪那麼相信生日那天母親會回跑到車站接她等到半夜無果後,兄妹二人走在漆黑空曠大街上那麼孤單渺小,他們望著駛向機場的地鐵明許諾妹妹以後會帶她坐地鐵看飛機。後來明兌現了他對妹妹承諾。還有懂事乖巧喜歡鋼琴的京子,可愛單純喜歡畫畫喜歡巧克力喜歡毛絨娃娃的雪,調皮愛傻笑喜歡吃和玩機器人的茂。孩子們很容易滿足,很多微不足道的東西和關懷都會讓他們感到興奮不已。京子收到母親誇獎內心喜悅滿足的笑容,媽媽上班回家等候在門前開門的瞬間,搬家後第一天晚上說聞到榻榻米青草香味的喜悅。雪吃巧克力的喜悅,第一次出家門走在街道上看到盤子杯子的興奮,茂貪吃享受的表情,他們所要的並不多。看起來也沒有那麼的可憐,只要能吃飽飯,也能自娛自樂。是枝裕和初衷遠遠不是同情和悲憤抑或社會的批判。但是越是這種對情感抑制的處理和對比越是有很強效應。

通過細節觀察梳理以及推理髮現孩子們未表現和導演所隱藏的悲慘事實經歷,如同記者般挖掘真相背後的故事般。方才被深深的感染。孩子們那些再普通不過的快樂是建立在令人心酸經歷之上的。他們只是孩子,那麼容易忘記又那麼脆弱無助。影片的這種手法其實深入分析後有很強衝擊力和內在深度。導演刻意掩蓋的東西需要觀眾達到「發現」認知層次繼而達到一種「個人體驗」情感代入模式這比直接去呈現效果上升一個層次。

影片敘事結構無論時間線還是鬆散日常生活化的內容似乎很平常,但通過情節「重複」安排使得敘事結構變得連貫而精緻,比如

三次偷竊。第一次被誣陷,面對便利店老闆的指責明用沉默和簡單蒼白的辯解回應。在店員為他證明未偷竊後也是沉默的長鏡頭,側面的特寫表情也只是淡淡的委屈。第二次偷竊,面對朋友的慫恿,明手指的輕顫和猶豫的眼神。第三次雪跌落受傷,明因為想治療雪而去偷葯,這次沒有顫抖汗水順著手臂留下,明握緊了拳頭。

四通電話。第一次電話母親第一次離家,錢用完明打電話母親,中遠景,黑暗背影,沒有任何結果交待。第二次電話母親第二次離家後想詢問歸期卻已經無法聯繫到母親,得知母親辭職,並不是工作原因離家,鏡頭突然拉高拉遠,明掛斷電話慢慢沉重離開的背影。第三次電話錢快用完明通過信件找到母親電話發現母親已嫁人,明無聲掛斷電話。嘴唇的特寫,以及越過明背影虛化的弟妹的背景。第四次電話雪跌落受傷明打電話母親,快用完的硬幣,母親直接掛斷電話嘟嘟聲,鏡頭再次拉高拉遠接著我們遠遠聽到明絕望用頭撞擊電話的聲音。

正如片名《無人知曉》,通過精心設計處理,觀眾通過導演給出「隱晦」細節,不斷地「深入其中」,達到深層次情感體驗,內心情感也隨著不斷的發現呈幾何式不斷被壓抑積累,直到雪的死亡,導演這裡終於給出了一個主觀印象表現風格的鏡頭,精神恍惚的明走在大街上,搖晃攝影機,眩目失真的畫面,這個鏡頭很精彩,但很短暫很快就又回到了之前的視角。.最後明埋葬完雪說了唯一一句「早上我摸到雪的身體時,那麼冰涼,太可怕了,我只是覺得那麼……覺得那麼……」。故事發展至此導演卻還是異常「克制」。然而一種命運的無奈,無言的吶喊,無法語言形容悲戚被推到快要膨脹爆裂的程度。

如果有神,神是無情的……

從這點看這部影片可以算是枝裕和最接近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

影片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人物角色多層面豐富。通過角色不同角度豐富影片的真實度和視角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

比如明是善良堅強很強責任感這些個性已經被塑造的非常堅固完美,但明其實也不過是12歲的孩子,他也愛玩,希望有同伴,也會感到孤獨,也會對女孩產生懵懂的歡喜,也會「自私」(這點比較隱晦為了結交朋友取錢買遊戲在取款機前猶豫),強大壓力下也會情緒失控選擇逃避,這樣才有了一個立體真實的明。

另外一個很有爭議人物母親,孩子們的遭遇自然會想到母親的罪過。但影片刻意淡化很少的相關鏡頭來體現她的自私和狠心。反而有些鏡頭在豐富她心底柔軟陽光的部分,如在第一次離開前清晨從眼角落下的淚滴,在溫暖陽光下聞到曬在陽台被褥陽光的味道等。這些在服務故事敘事的作用外也再次表明導演所表達主題的側重。

最後,影片名字叫無人知曉的清晨或者誰知赤子心,是枝裕和一直保持距離感的鏡頭延續到影片結尾的定格鏡頭,茂像發現什麼似的突然回頭,那一刻我瞬間被震到,在這之前我一直像被導演安排在「安全距離」之外,靜靜的注視著這幾個孩子,沒有多少「壓力」,然而茂的回頭讓我突然有一種尷尬不知所措的感覺,彷彿我們之間的熒幕突然破碎,我就站在那條街對面。令人猝不及防的真實。也許現實中我們走在陽光明媚大街上也曾有一個孩子不經意間回眸,也許他只是一個普通孩子,也或許他是跟茂一樣的孩子。不知道是否是導演的刻意為之,我覺得這個鏡頭在最後有點類似打破虛實界限簡直是神來一筆。

之前我在這篇文章裡面推測寫到向的士司機借錢沒借到,經知友提醒明應該是每人借了五千總共一萬。從明借錢的動作和語言上看,內心是相當不安和羞愧的,借錢的情節可以看出他在承受著在他那個年紀來說無法承受的心理壓力。借錢的事之前可能發生過,也有沒借到錢的可能。當然影片的故事之下的聯想空間是非常廣的。


看了電影又看了評論才注意到它竟然是2004的...錯過這麼久,但慶幸還是讓我知曉了。

首先與真實事件相比,這個故事實在溫暖細膩得太多了:現實中哥哥並沒有遠離不良少年,妹妹死於少年們的冷漠和粗暴;而且弟弟也死了,屍體被藏在柜子中無人掩埋;影片中四兄妹相依為命團結一心的情感基礎是不存在的,14歲的哥哥畢竟也太小,面對這樣極端的成長環境,不可能具備導演編劇甚至觀眾那樣悲天憫人的情懷,現實就是現實,一如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然後,把電影當做另一個平行宇宙的溫情悲劇說說吧:故事在一年的時間跨度中靜靜流淌,蠟筆,指甲,地板上的指甲油漬,房間里越來越嚴重的混亂,陽台上的植物,日益破舊的衣服,鈔票,硬幣,都是生活中的瑣碎細節。沒有哭鬧沒有歇斯底里,孩子們憑藉天然舉動和自然流露一次次撞擊著觀眾的柔軟內心,1.姐姐存錢買鋼琴的小盒子,裡面有哥哥偽造的媽媽的明信片,這是母愛的證明,更是孩子弱小心靈的唯一支柱,後來姐姐沉迷於媽媽的衣櫃,那裡是她最後的避風港;2.哥哥,和媽媽接觸的最多,知曉的殘酷真相最多,承擔的責任最重,在他日復一日的掙扎中還表現出了對友情的渴望,對異性的關注(進而產生的有趣的自尊),對棒球的熱愛,對媽媽的不信任到放棄,對弟弟妹妹的疼愛和偶爾按耐不住的壞脾氣。完成帶妹妹看飛機的約定、阿波羅巧克力、定期的給人以希望的明信片……如果說媽媽是大家虛幻的心理支柱,那麼哥哥則是家庭的真正守護神;3.小妹妹,拽哥哥袖子時那依賴的眼神,生日到來時堅信媽媽一定會出現的執拗,讓你們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了嗎?」媽媽今天一定會出現!」然後被姥姥帶著去公園轉了一大圈,才忘掉煩惱,淚目~4.小弟,全家最小最快樂的人,吃飽飯便足夠,無憂無慮。

結尾新四人組攜手向前的畫面很美,這竟讓我想到了《中央車站》里孩子們等待和尋找父親耶穌的故事,他們終將會長大,變成自食其力的成年人,《中央車站》里的小男孩最終沒有在父親的信里被提及,但他還是找到了哥哥,回歸家庭~《無人知曉》的兄妹們需要做的則是堅強的活下去並彼此珍惜,幸福只剩彼此~


唯一一部。全片沒淚點,但在電影演完後。去忙別的事,靜下來想起這部片子,難過的哭了。


謝謝邀請。
平靜的敘事,沒有起伏。片子像一條直線,直白的讓人難過。
電影是前年冬天窩在家裡看的,我安靜地看著這幾個連流眼淚的資格都沒有的孩子天天可憐巴拉的,東奔西走。他們最後會怎樣?「Nobody Knows「,誰又能知道。
我從小沒爹,曾經也一度沒有了媽。想想那個時候的我很憤怒卻也過的很平靜,因為沒人會看更沒有人會知曉。我知道歇斯底里沒用,大家都不容易。大概安靜的才真的是苦口良藥吧。

日本電影有一種特質,它能把殘忍、痛苦和壓抑上升到一種審美的高度,我特別喜歡。


雖然很殘酷,但是和現實比,電影還是過於溫情了,現實比這個殘酷的多。

以前我還覺得魯迅那句話「我從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他人」是過於偏激,但是年紀越大,我越覺得他是正確的,同時也覺得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悲涼和憤懣。

小時候覺得世界好像是童話,長大了覺得世界好像是黑色荒誕劇——即黑暗殘酷又荒誕可笑。


我也瀉藥。 有些晚。

《無人知曉》算是是枝裕和故事性最強的電影了吧。我是指故事性幾乎可以忽略電影拍攝技巧。尤其是當這部電影還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時候。

電影細節很多,也幾乎都是是枝裕和慣常使用的,用緩慢的細節,樹的倒影,許久冒煙的煙囪,飛速行駛的新幹線,加上甚至略顯歡快的配樂。這部電影如果由韓國來拍,是會讓你哭的踹不上氣的(不作對比,各有各的好)。但是是枝裕和就用最平鋪直敘的方式,甚至是再殘忍的結尾,前面也會為你獻上猶如普通家庭一般的歡笑,弟弟妹妹們奶氣的聲音,無邪的笑臉,沒有絲毫刻意。(是枝裕和很擅長拍普通家庭溫暖)沒有許多電影一定黑白分明的人物性格,也沒有歇斯底里的結局,就只是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點殘忍的故事。是枝裕和大概不喜歡太殘忍,所以事件中小雪是摔死的,而不是原型中被打死的。

可惜電影受眾太少,是一部可以成為教育片的電影。

祭上可愉悅可舒緩可悲傷的配樂: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很絕望的情況,因為裡面除了孩子的父母,幾乎沒人做錯事。
便利店的店員寧願被罵,也幫阿明澄清那些東西不是他偷的。
便利店老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也送了阿明肉包,雖然囑咐阿明不要說出去。
房東已經意識到了孩子的媽媽不會回來,也沒有催房租就讓孩子們繼續住。
店員問孩子是不是應該去福利機構,孩子回答「那樣四個人不能在一起了,慘兮兮的。」
便利店的店員總把快過期的壽司送給阿明,並且很禮貌,沒有任何看不起的樣子。
棒球隊的教練沒有因為阿明的穿著就歧視他,還是熱心的教他打棒球。

除了拋棄孩子們的父母,其他人近乎無可挑剔,可是孩子們還是處於無學可上的絕望地步。


謝妖,很壓抑的片子。攝影,燈光等各方面,都是接近紀實的,實在沒什麼好談,但是故事出類拔萃。還是那句話,編劇決定了電影的上限,導演決定了電影的下限,這個故事本身的優秀,以及天然的悲涼感,無需雕飾。
最後加一句,我自己的,地球這片神奇的土壤,總能誕生出超脫編劇想像力的真實故事。


平淡地看完了這個世界一隅無人知曉的被拋棄的孩子們的故事。

整個影片只流了一滴淚 而我剛好 也只流了一滴淚。

孩子們沒有哭 而靜靜看著他們的我 欲哭無淚。

我信奉著 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

像現在這樣 餓了點外賣 渴了去飲水機接水喝 困了爬上床睡覺 該上學就上學 不定時和爸媽通話 聽起來很理所當然是吧 可是一點也不理所當然

因為 也有可能 餓了只能忍著 忍不了開始吃紙 渴了就去公園拿瓶子接公用水喝 困了就再也沒醒過來 沒有學可上 沒有爸爸 媽媽也再也沒回來過

我很幸運 至今為止的人生都挺順利 雖然沒有過著富裕的日子 但開心、幸福的事有很多

我無法想像 也無法理解 會有父母丟下兒女 再也不回來 就連孩子死了 也不知道

整個影片 很平靜 沒有大喊大叫 沒有歇斯底里 他們是在忍耐 還是…已經麻木了呢?

壓抑 致郁 一切還在繼續

生活是艱難的 生命是易逝的

即便如此 他們仍在努力 努力活下去

他們的一切 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捧出了一個小影帝。
是枝裕和拍的電影有種魔力。即明明沒玩什麼噱頭,也沒有什麼咋呼的設計,但就是能讓你老老實實地坐在那把它看完。
那種自然樸素的影像風格,不著痕迹的表演和敘事讓人以為是在看電視劇。
嗯,以後再補充。

咳咳……是枝裕和拍過紀錄片,也跟台灣電影圈打過交到。大概由此樹立了自己的美學風格。是不是受小津安二郎的影響也未可知。據他自己說沒有。不過看起來卻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對表現日常生活十分熱衷。希望在日常生活中鋪陳他的戲。前一段時間的海街日記就是如此。作為一個做過紀錄片,懂得以戲劇的眼光來看待平凡生活的導演。他把他的電影做得非常生活化,表演痕迹比較淡。最淡的就是無人知曉。你看那一水的未成年人本色出演。大概就知道這部戲亮點在哪了。

當然我們可以說無人知曉題材不夠熱門,技巧不夠華麗。不過你還真不能說它不好。實在是它把戲劇做得絲絲入扣,將一群悲傷的小孩毫無做作地呈現銀幕。非常洗鍊,樸實。帶著來自戲劇內在的感染力。而非過度的視聽渲染。這個,值得不少從業者學習。

演員不說了,一部戲登天。然後自己出問題。


是枝裕和作品的感情表達是克制的,但這種克制的力度就像大氣一樣讓你無處著力,這就是現實與生活給人的感覺。你找不到確切的可以為這一切事情發展負責的那個點。因為是枝裕和也許想要闡述的是在「母親」這個大心臟缺失的背景下,一個沒有支柱的「家」是如何被這個井然有序的世界消耗殆盡的實驗。是的,他們的世界逐步地塌陷,你可以非常有層次感的生活水平的遞減,一場精妙的實驗。

如果把「松子」一生的崩塌看成是「往生長著頑強不息的細菌的培養皿上一次接一次地滴加高錳酸鉀(試圖篩選出超強抗性然後失敗-。-)」,那「阿明」一家的衰竭就如同「往這個培養皿里加一管蛋白腖然後密封丟進恆溫箱里不管(對 然後就tm看都不看你一眼了)。

劇透分界線
--------------//////------------///////--------------

這個實驗還有一個值得品味的點就是,剛開始除了阿明出門覓食所有人,然後所有人的衣食住都能維持地很體面。你可以看到隨著他們與外界的接觸越深入,他們的小家的衰竭就越發加速。從一開始阿明和基友們抽機玩遊戲(停煤氣-吃泡麵+香噴噴的白米飯)到帶弟弟妹妹出去見識新世界(停水停電啃泡麵TAT),一直到最後陽台長滿了他們種的花花草草,阿茂自行下樓玩耍(房東出現收租-大家餓得(又或者是紊亂地)只能趴在地上)。

是枝裕和的電影並沒有把故事講完的打算,他的作品更像是從生活中截取的一段開頭既不算開頭結尾也不算結尾的故事,故事的forwardbackward的延伸,留給觀眾去自行發揮,是很有趣的。片中也有很多細節值得再去推敲。

詞窮,待有時間再來好好重新整理。


看完電影我捂著眼睛不敢看結局明埋葬妹妹的畫面,餘下的結局都是帶著鼻酸看完。

外面在下著小雨,看的我心裡難受了很久。
後來看了豆瓣的影評,才知道現實比電影更慘無人道。

負責任愛家人的明不見了,可愛的弟弟妹妹也不見了。
只剩下殘忍的自私的人們。


一個很會講故事的導演
全片都很平淡 可就是讓你忍不住想看下去
一些小細節貫穿事件
壓抑中帶點溫情
很多次被明的眼神打動
對弟弟的寵愛 對母親的心疼 對朋友的渴望以及對生活的無能為力
但其實 最悲傷的是
這些事 都發生在無人知曉的地方


完全壓抑窒息的兩個多小時。看的是枝裕和第二部片子,《無人知曉》單親母親帶著四個孩子,只有一個是光明正大帶出來的,兩個從行李箱中出現,一個天黑了偷偷出現。母親離開,12歲的阿明帶著京子,小雪,小茂生活。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度過這一天天的,不能上學,除了阿明可以外出外,小茂和小雪連陽台上都不能去,京子只能偷偷去陽台洗衣服。地板上擦不掉的指甲油印,陽台上不能撿回來的玩具,只有生日時才能被當做堂妹出去的鞋子的叫聲,冒充媽媽給弟弟妹妹寄的新年禮物,都讓人一點點窒息。逐漸沒有錢,停水,停電,變黑的白鞋子,變破舊的衣服,髒亂的房間。真正的淚崩是在小雪摔死後,阿明和紗希去便利店買東西,被老闆笑著問: 是要去野餐嗎?兩個人卻把眼淚含住。親手把小雪裝進行李箱,拿去埋掉。最後媽媽寄來了一點錢,他們的生活仍要繼續。


平靜的戳著人心。
用美麗襯託了醜陋才讓醜陋更加醜陋。


在某個微信公眾平台的推薦下去B站看了這部電影。

觀看的過程中和觀看後心裡都挺壓抑的!

片名《無人知曉》,其實應該加個「」,因為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諷刺的意味!

房東、超市的老闆與員工還有生活在周圍的人們,我不相信他們沒留意到有這麼個特殊的小家庭!但整部電影下來,這些人都選擇了「不知曉」這種態度,沒有直接的去幫助,這可能也是作者專門用來表現日本社會的冷漠!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不關心這個家庭,片中有一個讀中學的女生選擇去給予幫忙。而這個女生作者給予的背景是「被欺凌者」。這又加深了對日本社會的諷刺,只有那些受到不公平對待的人,才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真正有能力去幫忙解決問題的人卻選擇「不知曉」。

受害者只有孩子,而其他人或是加害者或是冷眼旁觀者!

現在想起那些情節,心情還是很不好,雖然不現實但還是真心地希望不要再有這種事情發生!


這世界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經歷著每個人的一生


5月13號看了《無人知曉》,5月14日(母親節)晚上躺在床上準備入睡,周圍一片寂靜,突然,時間像被彎曲,那種小時候在夜裡想念媽媽的感覺襲擊了我,我被迫與8歲的某個沒有媽媽陪在身邊的夜晚的自己相遇。我想到了阿明、京子、小茂和小雪,他們在沒有媽媽在家的夜是如何入睡的,我不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悲傷、氣憤、可憐,而是帶著8歲時想念媽媽的心態和電影中的四個孩子站在了對面,理解他們的無助、短暫的快樂,和對那個不合格的媽媽的無盡無邊的想念。思念總是無聲的,偷偷的,它藏在京子按著迷你鋼琴按鍵的指甲,藏在小雪用蠟筆頭畫畫的紙上,藏在阿明因為憤怒喊出的「他永遠不回來」的聲音里,這種想念無人知曉,那種痛苦無人問津。

是枝裕和的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一樣,於細節處打動我的內心,在不經意間觸級我的淚腺。小茂那雙穿不進腳的鞋子,小雪過生日,和哥哥外出口中喃喃念道的各種事物的名字……,嗯,這部作品改編於日本真實事件,我也想到2015年,中國貴州畢節留守兒童4兄妹喝農藥自殺事件,最大的13歲,最小的5歲。和電影相似的是四個孩子年齡相仿,現實比電影更殘忍的是,貴州4個人孩子都去了天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缺失註定孩子人格或生命的不完整。悲劇讓我們反思,希望每一個孩子都不會承受這種生活之痛,希望每一個母親,永遠不要丟掉對孩子的陪伴。

願孩子被生活溫柔以待!


印象深刻的是惠子說話嗲嗲的,和那位很有中國緣的日本乒乓手一樣,餐桌上一家人吃面,她像個孩子王一樣講規則,電影前半場的家小小的擁擠但溫馨,中途她走啦又回來,最後徹底消失。覺得她有錯,但影片里沒出場的人們更自私…
最悲慘的是孩子。
幼小時無意識,無認知,面對困難不堪一擊,像木偶,離不了牽線人,所以想要長大。


推薦閱讀:

TAG:日本電影 | 兒童心理 | 日本電影導演 | 是枝裕和 | 無人知曉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