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教的交集和區別在哪?

提問緣由來自@楊筱在論述「美好是什麼」時,引用了道德經後,又添了一句「我佛慈悲,善哉善哉」。從而引發了我的困惑。

佛道在中國的相兼性和區別有哪些?一個人可以同時信仰佛道而不衝突嗎?如若發生衝突,矛盾點又主要集中在哪裡呢?
還望不吝賜教。


交集嗎?交集就是中國。
傳入便有鬥爭
兩漢之際,佛教漸次傳入中國,至魏晉南北朝算第一波傳播譯經高峰。
在當時,道教已經出現。雖說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道家是道教的最重要的思想根源和理論來源之一。所以在佛教剛剛傳入中國的那個時代,佛教急於融入中國,中國的佛教徒也急於讓中國的民眾接受佛教,在翻譯佛教經典的時候就大量使用當時中國流行的玄學辭彙,比如清靜無為這些都是在佛教剛進來的時候使用的道教詞語。這當然幫助佛教完成了本地化進程,但是也讓佛教的教義和道教的教義混淆起來。
佛教道教之間的糾纏大體始於此時。
既然是不同宗教,就免不了衝突,所以你看三武一宗滅佛,從兩晉開始到宋前就結束了,這段時間大概可以算是兩教由鬥爭走向和平的磨合期。鬥爭的內容嗎?其實無非還是俗人的那些東東
誰厲害?
誰正宗?
誰更有利於統治階級?
厲害、正統的當然信徒、利益什麼的就多。
有利於統治階級的自然就能得到官府的支持。
所以在鬥爭的歲月里,佛教人士有寫老子孔子都是佛教菩薩顯化的,道教人士有寫《老子化胡經》的,那意思你老祖是我老祖的學生,所以你得叫我叔,我比你狠。
還有呢道教說佛教是三破教,即入國而破國,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的宗教,並且是外來夷教,比不上本土,發出了「舍華效夷,義將安取」的質問。
而佛教的反擊就是揪住道教和黃巾軍、張魯、孫恩的關係不放,稱道教是「凶逆」、「群妖」會「左道惑眾」、「挾道作亂」云云。
總而言之那時候要是有網路,這罵戰絕不會比現在的差。
到了唐朝,兩教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至宋朝兩教基本互相認可,不再挑起鬥爭。
二者有根本差異
那麼說佛道二者差異何在?
道教是真正的本土宗教,但其理論根源除了道家的學說,其餘的實際就是中國人的祖宗祭祀和民間流傳的神仙傳說和方術,並且道教是一直在吸收其他理論的。就道教的追求來說,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道教不追求來世,道教追求現世成仙。神仙是這樣一種存在,他們具有超人的能力,具有無盡的壽命,能享受最好的供養,能解決任何問題。道教里的天宮、三十三天等概念都是後來吸取了佛教概念而形成的,最開始神仙就是在世間的——也就是說道教的追求是在世為神!當然後來神仙被安置到天宮、仙界去了,這可以看作是道教追求的升華,可本底的精神里道教追求的還是世俗享樂的最大化,解決世俗問題能力的最大化。
看到沒有,道教沒覺得這個世界有什麼問題,相反道教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還有更多更美好的東西需要你進行修鍊才能獲得,而且是長久的獲得。雖然道教的修行過程中充滿了恬淡無為、清靜無欲這類的看起來很出世的要求,但其終極的目標其實就和世俗凡人沒啥兩樣。
而佛教一開始就認為這個世界苦,告訴你不管你現在如何享受,都不會久遠,都會最終變苦,並且用輪迴說告訴信徒你的未來也會變苦——如果你不跳出輪迴的話——最終什麼都是苦的。在小乘佛教來說修行的最終目的就是徹底的寂滅,只有徹底的寂滅以後剩下的才是無為法——即所謂涅槃。所以看到沒有,佛教的修行和世俗真沒啥關係,從外在來看我們可以說佛教是厭世的,道教無論如何不能說厭世。
從幸福觀、人生觀、世界觀來說,佛教和道教的差別都不可以道里計。
佛教進行了中國化改制
但是中國是一片什麼樣的土地?猶太人在全世界流浪了幾千年,雖然倍受迫害,但是完整的把自己保留下來最後復國了,而在中國的猶太人呢?那些「一賜樂業」人在中國就被溶化了,完全不見了。佛教雖然不像以色列人這樣完全不見,但佛教也做了一次徹底的中國化,才真正的融入了中國的文化中,並從此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貢獻力量之一。
僧侶制度上改乞食製為叢林制度,變日中一食為一日不勞作一日不得食,完善各級僧侶的安排設置,制定百丈清規——所謂「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明確了僧籍、度牒、戒牒等登記制度,完善了僧服的中國化,將印度的佛教改造成了中國的佛教。
但是必須說這個改造是成功的,因為大乘佛教的精神內核得以基本完整的保留下來。
道教進行了學習
從唐代開始,道教就開始默默的學習佛教了,到了南宋,更是開始出現三教合一的苗頭,其實遍觀《道藏》其中彷彿經而寫的道教經文多不勝數,比如《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簡稱《玉皇經》從經文架構到用詞都與佛經極其接近。至王重陽開創全真派,那就根本是打著三教合一、釋道從來是一家的旗號了,這個時候就開始宣揚佛教是修性不修命道教是性命兼修的思想了,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曲解佛教。雖然如此,道教中正一派,凈明派還是秉持道教本來面目的,雖然各個方面不可避免的會被佛教影響,正如佛教也被道教影響了一樣。
三足鼎立始於宋
基本上從宋代開始,儒釋道三家就已經勢成鼎足,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三家之間以儒家為首,其餘二家地位稍次,但基本還是和平友好的。儒釋道三家互成好友並不少見。
但是從精神追求的層面上來說,這三家幾乎沒有一家失去了初心放棄了原本的立教宗旨,三家只是求同存異而已。
和而不同
對於一個佛教徒來說,同時信仰道教是會造成信仰衝突的,佛道兩家追求可謂南轅北轍,但是就像道教人士可以從佛教中汲取營養一樣,佛教人士用佛教的眼光去解讀《道德經》去解讀其他的道教經典也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個大概就是中國文化環境下才會有的事情吧——雖然我不會相信你那一套,不過你說的某些東西也許對我來說還挺管用的!
總體的相處態度,大概用儒家的話能最好的說明,那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一)

一般學佛徒眾謂言,道教乃是外道,求什麼長生不死,是大妄求也。即使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不過是個辟支佛。與無上佛果了無干涉。

如此言論何異井蛙觀天,夏蟲語於冰乎。所謂長生,是道人於修行之中開發身體本具之潛能,自然而然青春常駐,返老還童亦是此理,非是著意相求始得。

再者,佛家所言眾生皆具佛性,若真如斯言,道家弟子莫非就無佛性耶?難道佛門一家獨大,壟斷此佛性之種,謂曰,信我教言者,方始得授此佛性解脫!有如此道理嗎?

老道精研禪宗,亦曾息心去妄經年,方知無心可息,妄不可除矣。我輩中無人言是實有仙道可成,三界五行又豈有內外。千萬億劫,不過念轉,總如夢幻,尋覓個生死都了無可得。

(二)

松錦輝先生留言說:佛道最終並無二致,無論那條路,都是走向本源,區別只在過程中。

其實也是不無道理的。


我回復說:

從有解脫的角度出發,最後都是不再輪迴,所以沒有不同。


從器世間的成就上,則大不同。菩薩因為願力的緣故,不取於涅槃、生生世世入於輪轉中而無懈怠,我們如今得聞正法,作未來解脫因緣,皆由斯故。

而多數得道、涅槃行者,因無願故,滅後不再入輪迴。


從生死即解脫的角度來說,一切世間現象從未生起,所以一切世間現象無從壞滅。不言不有,只是如幻。所以說,本無生死,何須解脫。在在處處,不離涅槃。

(三)

原始道家的修鍊,是關於「道、本體」領悟而後的樸素修鍊觀——看待事物,看待生命,看待世界,都是從「道」的角度出發。所以沒有強烈的行善積德、慈悲渡生的願望與行為,沒有爭名奪利的心思,也不會安立各種名相——六度波羅蜜、菩薩、阿羅漢、辟支佛。

行善積德、渡生的慈悲願望與行為,在「本體」的角度也是一種境界,一種法門,一種執著,一種輪迴。是境界是法門,就不是本體,不是道。真正回歸道體的時候,必然是沒有行善、慈悲、大愛等等的境界,也沒有發願渡眾生的行為——不然就可能也必然不是真的明白。

從佛教所說菩薩最後一生的成佛,到菩薩不取涅槃而假諸貪慾而入生死,這是一對矛盾體。南傳佛教基本上也持這一觀點,只是他們可能否認存在一個「不生不滅的道體」,但對「有慈悲願力渡眾生的菩薩並不是證果的聖人(沒有明白真正的道體)」的觀點與道家的認識倒是一致的。

道家的聖人,是自證「本體」而後在人世的逍遙遊——但可能不是此生便是終結。道家經典依然記載有些修鍊家們可以「出有入無」。(出現於幻化世間,回歸於無極道體)

談到「出有入無」,當然,站在佛法中菩薩道的立場去看待,這出有入無的動力,是菩提心。《圓覺經》: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願力,令彼舍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

證悟「本體、道」之後看待人世的樸素觀念,並沒有佛法中的一切名相,沒有慈悲的境界,沒有渡生的願望,沒有六渡波羅蜜,沒有各種差別聖賢,甚至沒有聖賢境界可以證得——這與禪宗很相似。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遵從佛陀所說的菩薩道去作出自己的選擇——為什麼不可以呢?這確是值得尊敬且美好的。

——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後來的人們。

----------------------------------------

如果學佛的朋友對於「道家修行人只能成為「神仙」,而不能解脫」有疑惑,那多是因為書上的知識誤導所致,也沒有接觸過道家真正的修行人。

在知乎上,我無意冒犯學佛的朋友,也無意冒犯那些以形式來褒貶佛教的道教信徒們。因為你們中多數人其實都不能算是踏上修行路的人。

你說的一句兩句有心或無意的話,在明眼人那裡,你當前的水平、境界、情緒,一如清池水中的魚,人家其實什麼都知道。——因為知道,他們不會笑話你。為什麼呢?因為這也曾是他們所經歷的。
學道的人踏入了玄關嗎?學丹道的人築基成功了嗎?學佛的人摸著明心見性的邊兒了嗎?沒有的話,為了一些與實際修行無關的事情而爭吵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我個人不信奉任何宗教。本分事上面,取了宗教的形式,我在這個位置上,只是隨緣說一些自己的經歷感悟,僅供參考罷了。


道教根本就不是宗教,只是在以宗教的形式傳承中國文化,用宗教的手段對付官學的,理解這一點,才能理解道教的誕生時機--官學獨尊儒家之後,也就是說,是被逼以宗教的形式求存,
道教騙人不騙自己,正視人性的欲求,追求個體能力的提升建立在苦樂的相對性上,其中包括認知能力,欲求平衡能力,實踐中資源的操作能力,提升的目的是應對越來越複雜的人類社會事情和開發自然資源服務於生活,
佛教騙人也騙自己,壓制個體的正常欲求,佛教對個體認知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滅苦的,世界各個文化中,道家和佛教文化的認知深度是最突出的,境界的高遠不是工業文明能企望的,但由於出發點不一樣,佛教把大量的資源用於形象工程,愚弄低能量的教民,如果不是大乘教義,佛教不可能在中國持續傳承,
道教的傳承保存了中國文化不被儒家獨統,佛教在中國的傳承就只幹了一件事情:污染了儒家學說,使儒家學說蛻變成禮教,苦樂的相對性觀點被佛教認知掃蕩,宋明的主流思想心學和理學都是佛教一個路子了,都是禁錮人性的,纏足,鴉片等的土壤就肥沃起來了


學好,向善,做個好人。

這個是交集也是區別,目的是交集,方式是區別。


太極和空性是一個意思,太極和空性都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有,同時又什麼都沒有,一念分別,陰陽就出現,陰陽和太極不一不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到三這個階段,就是道教的八卦,佛教的六根了,知見立知,六根形成了,我的概念出現,我和外界對立統一,根塵相偶,萬物出焉,根就是自己,塵是外界,相對相偶,到了三這個階段,再繼續往外求,六道輪迴就開始了。。。所以佛教有反聞聞自性,塵既不緣,根無所偶 ,反流全一,六用不行。。。道教的順為凡,逆為仙,只在中間顛倒顛。。。大體是一個意思。。。


佛道可以衝突,也可以不衝突。

黃帝內經中有句話:「智者察同,愚者察異。」看相同的自然不衝突,看不同的自然會衝突。
道德經經也講「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守母自然不衝突,守子衝突是必然的,所謂和而不同,母同子異,根源一樣,但術卻不同。
在下非智者,但尊古訓,嘗試找出一些相同的,看看能否給題主一些啟發。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說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這段是說,人之所以不清凈,根源在於有慾望。
六祖壇經中「"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此偈說的就是遣欲,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塵埃及慾望。

接著,「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這段是要是人沒有慾望之後,看這一切都是空的了。
可惜了神秀大師作偈時,還處於遣欲的境界,一直沒有成功的遣欲,否則就能明白六祖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了。六祖還講「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自性可不是就是在遣完欲之後,真靜時才能知道的嘛,所以不見自性著,為自性上有灰塵蒙蔽,所以凡人依神秀大師的偈子修行去拂拭掉這些灰塵,亦能見性。

再下去,「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壇經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祖師已經到達遣完欲而真靜的狀態,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正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既不著相,也不著空,空也是相,不著空想,空也是空。這不是佛經中經常教我們修行時要注意的么?

還有,「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這段是說,啥也不想得到,就能啥也得不到,而這就是得道。

最後,「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這和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住相布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就包括佛教和道教一些修行法門上仔細去看,其實從根源上都不衝突,只是到了術的操作層面,可能會不太一樣。

誰能說佛祖說的涅槃和道家講的長生不是一回事呢?


印光大師:佛教與道教的區別

竊以釋道本源,原無二致。其末流枝派,實有天殊。佛教教人,最初先修四念處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既知身受心法,全屬幻妄。苦空無常無我不凈。則真如妙性,自可顯現矣。道教約原初正傳,亦不以煉丹運氣,唯求長生為事。後世凡依道教而修者,無一不以此為正宗也。佛教大無不包,細無不舉。不但身心性命之道,發揮罄盡無餘。即小而世諦中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亦毫善弗遺。唯於煉丹運氣等,絕無一字言及,而且深以為戒。以一則令人知身心為幻妄,一則令人保身心為真實耳。此所謂心,乃指隨緣生滅之心,非本有真心也。

煉丹一法,非無利益。但可延年益壽,極而至於成仙升天。若曰了生脫死,乃屬夢話。閣下既知仙劫有數,佛壽無量。當此高年,正宜於念佛法門,專精緻力……一得往生,則便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長侍彌陀,參隨海眾。當即徹證無生,速登補處矣。回視成仙而為天帝所轄,殆天淵相隔矣。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書·75頁·復酈隱叟書

印光大師論陰陽

一陰一陽之謂道,世傳江慎修先生,獨居深山,做天地日月星辰皆成,惟居而不運。及得其婢之陰氣,則能運行。西方既無女身,安非獨陽不長乎。答,江慎修系清朝一隱君子,其於聖賢心法,天文地理,無不通達,實世間不可多得之人。先生未曾研究佛法,而於戒殺放生等事,頗形讚歎。(光曾為其書作序,並先生年譜,一同流通)此佛法中最淺近者,尚且如是。使當日有通法高人化之,當必深入法藏,徹證自心矣。至謂做天地日月星辰皆成,而不能運動,必待其婢之陰氣而後運動。此煉丹之下流坯,妄造謠言,欲引諸無識行邪僻事。特借慎修做天地,證明陰陽和合為道。乃極惡不法,無倫理,無廉恥,引人作禽獸之邪見魔話。彼無知者,認為道妙,可不哀哉。

一陰一陽之謂道,此孔子贊易之言。易以陰陽為本,故孔子作如此說。後世之人不知道,便將陰陽二字,崖板認作陰陽。彼邪見者,又將陰陽移於男女。所謂鸚鵡學人語,了不知人事。今不避煩瑣,略為指明。庶不致由聖人明道之言,而無知者誤之以作永墮三途之惡業耳。一非一二之一,乃混合無間之謂。陽,即明德。此之明德,人人具有,由其人慾之物障蔽,致本有明德,不能顯現。若能格除人慾之物,則明德自可顯露,是之謂明明德。陽,即明德。陰,即明明德之明。中庸所謂誠明。誠,即明德。明,即明明德之明。誠明合一,則是明明德。則是伏羲神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各聖所傳之道。

孔子在大學,則直言明明德。子思在中庸,則言誠明。周易一書,乃聖人觀象喻道與教之書,故以一陰一陽為道。後世知識淺劣,遂死認陰陽,竟至拉及男女,竟至邪人引為誆騙無知行邪僻事之據。其誣衊孔子,破壞易理,疑誤後人,罪豈有極。我如此說,恐汝不信。試觀乾卦六爻之龍,自可備知,亦不必遍研六十四卦矣。彼謂陰陽相合為道,深山中豈無陰陽之氣,而必欲用人之陰陽乎。人之陰陽,是生兒女之本,豈天地日月星辰之本乎。此種邪說,臭穢之極,不堪掛齒,彼猶以為道。真所謂以人糞作檀,乃不識香臭之人也,哀哉。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二·書·63頁·復馮不疚居士書


佛教修性,道家煉丹。但是入手功夫其實都差不多,修到最後,也是一回事。區別僅在於中間方法不一樣而已。網上有一段文字,說得還算在理,故做一次文抄公:

要說佛道兩家在這裡分別也對。因為凝神入氣穴。首先要有神可凝吧。這個神是先天元神。要凝先天元神,首先要顯發元神。那就要收心返虛無。在虛無狀態下,元神顯發。才可以凝神入氣穴。而佛家的四禪八定,也有一個收心的過程。四禪八定不是四個禪加八個定。而是四禪定與四空定的合稱。不管是禪定還是空定。都是要見本性的,在本性的狀態下,才能叫禪,才能叫定。佛家的這個本性,就是道家說的元神。從進入靜定的過程也一樣。按禪定的說法,先是粗心住,然後細心住,然後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的狀態,就是所說的感覺自己沒有了形體,全身消失,只有一個微弱的意識在宇宙虛空中的感覺一樣。然後呢,叫欲界定。就是進入元神顯發的空白狀態。然後呢,出現了身心輕安,這個狀態與道家描述的性玄關竅開,采煉先天一氣的狀態一致。道家上田玄關竅開以後,天心顯發之時,是元神顯了。佛家出現了身體輕安以後,才是初禪正定的開始,那時候才叫禪。這前面的靜定過程基本一致。
  這以後呢,見到元神以後,凝神顯發性光以後,佛道兩家所採取的方法就不同了。佛家呢,因為不注重命功的修鍊,只注意覺性上的圓滿,所以不會有意識的去進行精氣的內煉,而繼續行止觀之道直接對真性下功夫,禪定中所產生的一切如後面的八觸,十功德,離生喜樂等,都是對本性的不斷觀止所產生的。雖然說,在直接對真性下功夫的過程中,不煉精氣,也會自然產生一種精化氣的效應,但這個效應相對道家來講,根道家的神氣合煉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道家在這個階段呢,是凝神入氣穴。「昔日逢師真口訣,只教凝神入氣穴」。凝神入氣穴是道家進行神氣合煉的主要方法。他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意義。比如,初入先天的凝神入氣穴,目的是神主氣穴,去調補外葯。然後呢,神凝氣穴以主導精氣,進行精化氣的內煉,然後是產大葯後的蟄藏氣穴等等。不同層次的意義不同。所以,道家以神煉精氣的方法,非常的系統,佛家因為輕視命功的鍛煉,估計也沒有意識到命功的意義所在,從這裡開始,就各走各的路了。
  到後面路又會走到一起。後面道家出陽神以後,佛家也講法身,身外身等。然後是九年還虛面壁,到最後的煉虛合道,佛家叫清靜禪。如來禪。也是一致的。但是呢,雖然有共同的結果。但佛家重性不重命的緣故,往往有這個成果的人,都是有較高根器才容易做到。而道家相對來說,對於非上等根器的人,只要方法得當,也是容易達到這個目標的。


——————
最後補充一下,道家煉丹,但是早期的《老子》《莊子》,並沒有講授水火丹法,而是直接要求存神煉性,莊子的寓言基本上和禪宗的公案有一比了;佛教修性,最後卻演變出密宗這種修明點,修氣脈的法門,和丹道其實已經是異曲同工了。真要硬說佛道的區別,說到最後只能說是:沒有區別,就看你在那個階段上了。


佛教修的來世,道教修的今生。道教講究性命雙修,佛教說覺悟成佛。道教說寧勸十人還俗,不勸一人還俗,佛教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總而言之,饞當廚子懶出家。分而論之,佛教多混子,道教多騙子。


佛教東漢中期就傳入中國了,而當時中國是沒有宗教的。中國人在戰國亂世里,早就鍛煉的很務實了,所以很多學說都是實際的,沒有虛幻的神學,只有神話傳說。

直到東漢末年,黃巾軍的太平道才初具了宗教的色彩。同時期產生的「五斗米道」也就是現在的天師道,也終於完成了中國本土神話的宗教化,並且選擇了道家的學說為基本精神。

然而道教是先天不足的,要知道佛教東來之前,在印度已經發展了很久了,釋迦牟尼是周昭王時期出生的。所以,佛道相爭,道家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本土性以及世俗性。

佛教有嚴密的組織、經典、教徒階級,這些道教都沒有,從頭開始已經晚了人家一步了,所以大家可以看見,道教很多東西都是從佛教那裡搬過來的。佛家說佛法僧三寶,道家就說道經師三寶,佛教說有地獄,道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說一聲:「其實這個地獄嘛,是咱們道教的人管的」。

很長時間裡,道教跟佛教的鬥爭都是這種,佛教說什麼,道教就出來說「其實嘛這個是咱們道教的」,頗有今日韓國人的影子。

沒辦法,人家發展了好幾百年了,在跟印度教搶地盤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些老百姓最感興趣的體系發展完善了,就算你道教搞出來個一模一樣的,也還是一模一樣,難免不被人說抄襲。實際上這是所有後來宗教共有的尷尬。可蘭經幾乎是聖經的原版,佛教的六道輪迴和因果報應都是印度教的原創。

而且最關鍵的,道教人才少,基本上這是由道教的思想決定的,道教選擇了道家思想作為指導思想。道家講究的就是一個出世,一個無為,所以基本上修為高的人,壓根兒都不太在乎所謂的宗教這碼子「愚民」的東西。而且道家也是戰國裡面誕生的,以政治目的為最終目的的學派,所以研究到最後,大家都會發現,我還當什麼道士,直接去當官就好了啊。很多牛逼的人都是當過道士的,但是他們對於完善道教的組織結構、發揚道教,是完全沒有興趣的。

而佛教就不同了,他們講究的就是要拯救,雖然釋迦牟尼講究的是拯救自己,但是在中國本土化之後,他們融合了儒家的入世思想開始講究「眾樂樂」,也就是「普度眾生」。這是有積極意義的,畢竟他們是勸人向善,而不是基督教那種追求靈魂的全部奉獻。

而且佛教在吸收了道家(注意,不是道教)思想後,終於也把自己原本就很高深的哲學發展到了頂峰,佛家的邏輯學,加上道家的辯證法,禪宗橫空出世,一舉征服了包括精英和平民們所有的人。精英們從中看到無比高深的哲學智慧,平民們從中得到了靈魂撫慰。

而道教呢?很可惜,他們自己的體系建設從來都是漏洞百出,還在忙著完善組織體系,祭祀儀式和神仙體系呢,那裡來的時間發揚宗教思想。道家本來是自己的,誰知道偷偷被佛家偷了去,這跟道士們的倦怠是有直接原因的。

直到南北朝,在大道士,大牛人陶弘景的努力下,道教才終於有了系統的理論和組織。這個陶弘景,就是天庭里凡人成神的四大天師之一。其他三個是張陵張道陵,許遜許旌陽, 葛洪葛抱朴子~

然而先天不足的問題是嚴重的,道家的經典太少了,要知道,東漢時候來中國的頭兩個和尚,可是帶了一匹白馬來裝書的啊,而後來的唐僧取經,鳩摩羅什譯經等等就更不用說了。可是道教呢? 除了把《老子》改名叫《道德經》,把《莊子》改名叫《南華經》,就基本沒什麼貢獻了,也難怪,寫書是不容易的,佛教幾千年中國也就六祖一本壇經可以拿出來。 而中國很多牛人的書,都是有名有姓的,道教也不好意思說這些都是自己的。估計道士們一定很痛恨印度那幫每天沒事就寫書的人。

道藏的編寫忘了是那個年代了,但是也是很晚的。而且裡面有很多匆忙之間收錄的濫竽充數的東西。也不記得是那個朝代了,皇帝讓佛道兩家公開辯論,道教輸得一塌糊塗,道藏被認為除了《道德經》《南華經》等少數幾本之外都是偽經,差點全部銷毀。

但是道教還是有壓箱底寶物的,那就是世俗性。道教雖然號稱遵守的是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但是他們的中心思想卻是非常世俗的,那就是——成仙!

佛教講究人要解脫,就要拋開一切享受,因為那些都是虛幻。拋開享受是痛苦的,於是道教的人說,大家根本不用拋棄享受啊,為什麼? 因為享受就是我們追求的極致啊,那才是人們美好的未來啊。

對的,道教追求的就是享受。道教從道家思想出發,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麼人的慾望自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存在的東西是沒有錯誤的。有錯的,只是使用的方法。

所以,吃肉沒錯,關鍵是怎麼吃。喝酒沒有錯,關鍵是怎麼喝。娶老婆OOXX更沒有錯,關鍵是怎麼X……

這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 存在即合理,只要人們能幹的,就是可以乾的。但是,水不能朝沙漠流,樹不能專挑火坑裡長。人的慾望是要通過合理的途徑來宣洩才是正經道理。這個途徑,就是道法。

所以,道教告訴人們,只要依照道法,就可以和天地融為一體,那自然是無所不能了。那時候, 你就「成仙」了。

至於後來所謂的天庭戒律,神仙要餐風飲露,那只是佛教禁慾思想的影響。老實說,禁慾也不是佛教的,是佛教吸收了儒家的自律思想再加上本身的萬物虛無思想後產生的。

一邊是一切都虛無的,不能享受任何人間歡樂的成佛或者往生凈土。另一邊是可以盡情無所不能的仙人,退一步也可以延年益壽多享受幾年人間繁華。

很好選擇吧。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道教平素主要的工作除了跟佛教分割了祭祀、超度、祈禳這些宗教本職工作外,最主要的是教授君王大臣們,如何養生,追求的是長生,如何OOXX,所謂房中術是耶。

其實佛道在中國融合的非常到位,研究宗教思想到了頂峰就會發現兩者互相補充說明,交融無間。所以很多最厲害的牛人都是三教皆通的(加上儒家)。所謂佛安心,道養身,儒家濟天下。就是這樣。

最後,關於神、仙的區別,其實很好分別, 那就是神是有工作的,仙是沒有工作的。每個神都有相應要管理的東西,什麼山神水神茅廁神,而仙除了四處逛逛之外基本什麼都不用做。

神全世界都有,但是仙只有中國有,這是道家思想的大成。仙字拆開,就是「山人」二字。 代表的是中國的隱士文化、道家的小國寡民思想,道教的肉身成道追求,等等,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對人類的未來描述了一種進化的境界,那就是成仙,成為更高級更有能力的智慧生命。

?


經書萬卷,不如守一。守一,就是內觀、入靜、禪定……
道家、佛教、印度瑜伽、現代各種靈修,內核其實是一樣的:入靜-關閉大腦日常意識-開啟更高的意識維度-體驗到更基本也更高的存在本體:道、如來……
具體方法上的差異很多,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但內核是一樣的。
對現代人而言,你看得懂哪家就相信哪家。你甚至不一定要採取古代的方法,現在腦科學這麼受重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一些幫助人們達到高級修練者境界的設備或者方法。
對人來說很重要,還有什麼比進化為超人有更大的吸引力?
從古至今,數以千萬計的人們苦苦修練身心,為的就是達到這種境界,這是個巨大的市場。

關鍵在於,佛、道的核心體驗是一樣的:道的體驗與般若、如來的體驗是一致的,都是開啟大腦更高向度後,體驗到的更高維度存在。

現代物理學認為世界是「弦」、「波」構成的,是四維之上的存在,而人的日常感官和理性,只能感受和理解三維,東方佛、道兩大神秘主義體系的核心,就是通過調適身心,直接體驗到更高維度的存在。物理學家F·卡普拉所寫的《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對此已經有專業的描述。

」道「是本土的說法,老子道德經講了他修練的體驗和方法,而這種靜坐內觀的修練不是從他才開始的,老子自己在道德經也說,在他之前,已經有很多「古之善為道者」。關鍵在於,他是圖書館員,是當時有條件接觸到上古中國各種祭祀、修練資料的人,所以他的理論、實修都能達到相當的水平。在他之前的時代,學術只在祭師、貴族、皇室中研習,學界稱為「學在官府」;他所在的時代,生產力發展了,舊制度動蕩瓦解,學術開始流入民間,於是他把這些東西傳播出來了,所謂「學在民間」。(孔子也是當時將學術帶入民間的一位教育家,孔子此前也干過民間祭師,而老子則是官方此類學術的專家,他還非常熟悉兵法、治國方面的理論。)

佛教最初所傳的方法是印度的,釋迦牟尼所習的方法,也不是他開創的,而是更古老的宗教修練,這也是有定論的,比如瑜伽,歷史非常久遠了。

當然佛教後來在中國發展為禪宗,開創了新方法,達到了新的高度。

佛道兩教在宗教化、儀式化、世俗化的過程中,互有借鑒,不足為奇。

道、佛兩教在宗教化過程中,有種種迷信、儀式性的東西,比如對於死者的祭送超度,方法、理論各不相同,但這屬於細枝末節,無礙其核心的共通。東方的修練者摸索了幾千年,才出現了為數不多的證道者,這些超越者留下的一手東西才應當是研究的重點。

對當代人來說,更不必在細枝末節上過於糾纏,宗教融合的現象一直存在,而近現代更為發展,比如「一貫道」、比如潘石屹夫婦信的巴哈伊教,宗教作為一種多點起源的人類現象,代表著人類意識的某種進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宗教可能在科學的推動下走向新的融合。

真正重要的是:從現代腦科學、物理學、生物學的角度去研究、理解佛、道兩教的核心體驗,並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去幫助人們更容易的達致前人所開啟的意識維度、達致這種更高的存在維度。

技術不但幫我們認知、改變外界,也幫助我們認知、改變內在自身,而當代物理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已經提供了臨門一腳的條件,比如庫茲韋爾等人研究。

如果從文化人類學、神話學的角度去解構當代的影視作品,也可以看出,那個超越的奇點已經臨近。

現代主流人群是很難接受傳統宗教形式的,但從現代技術角度去研究其真正內核,有助於人的意識進化。


交集都是不強制性要你信

區別說起來太費唾沫
給你講個段子

關於信教
綠教:"你必須得信,不信就得死"
基督教/天主教:"你必須得信,不然哪天上帝降下災難你躲不過"
佛教:"不信也沒事,不過你最好信"
道教:"你TM愛信不信,滾一邊去別打攪老子飛升"


對上述的回答都不滿意,大都離題萬里。先大略寫個提綱
佛教與道教的交集。
1.理論
2.儀式
3.實踐
4.信眾
佛教與道教的區別
1.最終的果位
2.戒律
3.與中國傳統思想的關係
4.理論
因為最近沒有時間完成我的提綱,所以我針對提問者的問題推薦兩本書。一個是蕭登福先生的《道教與佛教》,他的其他著作也有涉及到佛道關係的。參考蕭登福 教授 還有一篇是強昱教授的《&<道藏&>中的佛經說略》,收在了朱越利先生主編的《道藏說略》中,這一論文主要是說明了道教的很多經典及其教義對佛教的借鑒。


二者的區別上面已經有許多人解釋過了,我來介紹一下兩者的相通之處。

我讀《金剛經》和《道德經》的時候發現,釋家道家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正面引述兩家的經典來說明這個現象:

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佛祖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佛祖說:「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佛祖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老子說:「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

佛祖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佛祖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佛祖說:「四大皆空,色即是空。」

老子說:「報怨以德。」
佛祖說:「解怨結真言。」

兩個教差不多誕生於同一個時期,以當時的條件老子與釋迦牟尼不可能見過面。二者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應該是殊途同歸吧。


道教是修己,吸收天地之精華為己用,曉天地萬物之法則,從出世走向入世,修鍊是由外而內的。所以道士多數都很瘦。
佛教是度人,布施一切法財身為眾生,破所有我相眾生相,從入世走向出世,修行是由內而外的。
所以和尚多數都很胖。
道家講悟道,佛家講成佛。道家講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佛家講心無所住,而行一切善法。
佛道兩家恐怕是唯一在一個國家沒有過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的宗教,因為佛道相互融合,相互借鑒,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佛家觀世音菩薩,也是道家的慈航道人。
也正是因為兩家博愛的教義和思維:正是存心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持身正大,見吾不拜有何妨。只要人持善念,做善心,信不信我沒關係。

讓我們為這兩個偉大的宗教點贊!


《簡談傳統佛道修鍊》

  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經歷悲喜生死,萬物在這個世界顯示興衰榮枯,其過程或長或短,或隱或顯,終歸於長寂,堙沒於塵土,對世間再愛戀再難捨的一切,最後都必然會化為烏有煙消雲散。那麼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到底為了什麼,為什麼一切都只是過程而不是永恆呢,生命的歸宿到底在哪裡,該怎麼做才能使這有限的生命獲得最完美的結局,不至於浪費呢?這就不得不使我們對生命對宇宙的本源作出探索和思考。問題就轉到宇宙生命的本質源頭上來……


 探討生命的的本質,有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個方面,是宇宙中產生了生命,生命在這個世界生老病死,好像過客,來去匆匆,十分短暫,而天地相對生命來講,是那樣的久遠,那樣的恆長。那麼宇宙間有沒有永恆的存在,生命能不能象天地那樣恆長久呢?


   第二個方面是,生命本身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從出生到終結,歡樂象露水一樣的短暫微小,操心憂慮辛苦擔憂佔據了大部分的時光,生命為這微小的歡樂要付出一生的代價。那麼生命真的就這樣來了又去了嗎,是不是這樣無中生有地顯示一下,又莫名其妙地消失得了無痕迹呢?


 道教的宇宙觀和生命觀擁有一套完整的理論,認為宇宙的生與滅是相對的存在,生命在相對世界裡,一種形態消失以後,又以另一種形態再生。形態在變化,生命的本體沒有變化。&<道德經&>和<莊子>有很多相關的敘述。生命在宇宙的向前運轉中不停地出生、入死,再生、再死,無限循環永不停歇。那麼有沒有辦法避開這種無休止的生死死生,變去又變來的循環往複呢?可不可以象天地那樣恆定在一種沒有生滅的狀態中呢?道教認為有,這就是修行,通過修行了解一切萬有存在的根源,知道宇宙生命產生的原由,然後回到那個不變的本體上去,這樣就沒有生滅的束縛了……修行就要知道生命的組成,按照生命組成的規律通過方法使生命返回本體。而這個本體,就是化生宇宙萬物,但又無形無象,不能用言語表達的"道」。


 生命由兩部分組成,即生理和心理,生理是一個『客觀』的小宇宙,包含了外宇宙的所有信息並且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心理則是通過內宇宙接納反映外宇宙事物的觀念、認知、記憶與作用發揮的主觀集合。兩者沒有先後的順序排列,不分第一性和第二性。就好比宇宙中時間和空間的同時存在,不分先後和高下,沒有優劣和次第。站在時間的角度可以觀察到宇宙的本源,站在空間的角度也一樣可以通曉宇宙的實質。不能站在時間的角度就說時間是第一性,也不能站在空間的角度說空間是第一性。同樣地,生理和心理也是平等無別的,從生理方面入手可以通達生命的本源,從心理入手也可以合於生命的究竟。


 生理同一切外在物質世界的接觸,必然地有一個最終的歸屬,眼,口,耳,鼻,體觸在外世界的反映全部會集中到心理上來——即記憶。香的,苦的,好聽不好聽的,好看不好看的……世界自己本身沒有美醜好壞善惡之分別,全都是在心理接受了外界現象後根據已經形成的知識經驗做出的評判,物理世界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里全部以記憶的方式存在。這就象宇宙里的空間,表面是空間的意思,細看這空間,追查它的內容,發現那裡面的一切竟然全部由時間構成。空間發生一切的事情:星系的運轉,社會的變遷,氣候的交替,萬物的枯榮,全部都集中折射在一個點上,這就是時間,沒有時間,一切就都化為烏有。反過來看,時間所記錄的現象,又全部以空間為元素,顯示出事件的地點、大小、數量、規模,正像記憶里的情節,全部由物理世界的各種片段組合而成。沒有了這些片段,時間隨之歸零。


 我們在看待世間現象的時候,必須選擇也只能選擇一個主體去描述這個問題。比如,說明一個事件的整體,我們可以以時間作框架,以空間為元素把事情表達明白,這是把時間當作第一性的。也可以以空間為框架,把時間作元素描述事件的經由。這是把空間作為第一性的。兩個方面立題目,都能表達事情發生髮展到結局的全部情況,時間空間並不矛盾更不衝突。修行者訓練自己,從兩個方面立框架,心理入手或生理入手是兩條不同的路,都可以達到超越,回到生命的本源上去,正像世間以時間或空間為題目都可以把事情表達完整一樣。


 不論從生理還是從心理入手進行修行,都是放下外在物質世界的牽掛,沉靜自己的思想,安定自己的神志,進入清凈狀態,解除紛爭散亂的經驗積累在生命歷程留下的見識、記憶,返觀負載支撐內心活動的本源,體味沒有思想的空靈怎樣地運轉萬物於變易。


 心理入手和生理入手在入靜後對待生命的闡釋是不一樣的,兩種不同的宇宙觀和人生態度在這裡有了不同的立論和體系。心理入手的理論指導是,既然萬事萬物最後都歸為記憶,世間的喜怒哀樂不過是一念而著,那麼只要把心調到一個恆定的境上,堅固它,習慣它,直到通達本體為究竟。所以從心的紛爭開始解破,有了戒定慧的步驟;生理入手的理論指導是:對於個體而言,心理、心外的世界都依賴這個身體而存在,生成這種物理和心理的本源直接用生命表達出來,心理的一切知識經驗都由外面物質世界通過身體的感受獲得,其心理本身是一無所有。那麼創造這個物質世界和身體的本源在哪裡呢?於是清除記憶,調節身體的狀態,使他同外宇宙合而為一,再觀察它的本體,於是,心理修行和心理修行都會看到生成萬有的那個主體:道。

這兩個不同的方式有點象坐標圖的回收,最後都歸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就是本體,就是源頭。


 由於是不同的入手,又由於是直達源頭的兩種完整方式,所以產生完全不同的,卻又交錯難離的兩套宇宙理論,一種是縱,一種是橫。縱是對宇宙外在體系規律和人世興衰變遷了解非常深透的生理修行,它把身體結構同宇宙之間的界限消除了,於是從自身可以知道宇宙萬物的運轉動態。[道德經]上說:『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規於牖,以知天道』,就是從身體入手修行所感知天地運轉的一種必然顯示,因為人身是一個小宇宙,包含了外宇宙的所有信息並且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所以說內丹是了不起的法門。橫的結構是,對一切是非愛恨無常取捨作詳盡論述的心理修行,它把世間百態用六塵的染著集合作了徹底完整解剖,從心的念頭緣起分析到心的本源,逐漸去除那些不實的,短暫的思想依賴和寄託,把負載心運轉的那個本體展現出來,這就是開悟。


   宇宙的究竟、同心的本源都是這個原始狀態在支撐運轉,這就是『道』或者『佛性』。這兩種通往本源的方法,充實發展豐富延伸到成熟,形成兩個大修行框架,就成了兩個不同的組織,這就是道教和佛教。


 修行原本的意思是用實際行動去改正不正確的觀念和行為習慣,養成正確的觀念和習慣,那麼什麼是正確的行為和習慣呢?就是合於本體的心理和生理習慣,也就是尋道、近道、悟道、證道、了道的過程。從心理的角度講,因為有煩惱而尋求解脫是本意,所以心理入手修行的目的在於,尋找心理煩惱的根源和心的歸宿;從生理的角度講,宇宙的一切沒有永恆的存在,萬物都有生滅,怎樣才能獲得長久呢?於是把自己同生成宇宙的那個本體用生理修鍊的方式合在一起,也就能同宇宙的本體一樣處於生滅之外,中國古時候把這種方法叫做修鍊長生。因為宇宙的本體同生命的本體都是道,所以從生理入手的修行叫修長生;從心理入手的修行叫尋解脫。


 宇宙和生命的根源都是道,而生命自己要同道相合,只有從自己的修行開始,自己之外再沒有其它的路可以行走,這是證道的實質。

-------------------------------------------

念頭象塵埃,知道念頭在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可以觀察:是什麼在知道這個念頭的呢?念頭象天空的鳥,由它飛,可以觀察它怎麼飛,飛過之後就是純凈的天空——一般而言,漢傳佛法中,觀心(念)日久,便會自然進入『一念不生』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因為內想不出、外想不入,所以非常容易頓悟。如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這是從心理入手的方法。丹道到宇宙全體現了以後,可以不生一念,但是宇宙萬象像念頭一樣會不斷展現,也是在沒有宇宙萬象展現的時候猛然一覺:這一覺後,同佛教境界殊途同歸了。


1、佛教對宇宙的認識是成住壞空,不斷循環。道教有類似的劫數運度和演化之說。
2、佛教認為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娑婆世界有六道眾生。道教似乎只說有五道,把佛教的天道和阿修羅道歸為一類了,人,畜生,餓鬼,地獄則差不多。但道教應該沒說到娑婆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
3、佛教認為有十法界眾生,除了六道之外,還有佛,菩薩,聲聞,緣覺。道教只說五道。大多數的道教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成為仙,而佛教人士把道教的仙歸於天道和阿修羅道。佛教修行的低級目標是成天人,高級目標是成菩薩和佛。
3、佛道都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4、道教全真派的戒律和佛教的沙彌戒有共同點。
5、道教中有符咒等各種法術,這部分和佛教中修世間護法有相似之處,二者修成後通過念咒施法就可以產生兩對世間的影響,其實就是驅使鬼神。而佛教另有出世間護法的修法,這種護法是開悟的聖者,只護持你修行和行善。
6、道教修金丹,其實是修元氣成丹,修成之後有神通變化,認為修成後可以成仙。密宗修行中也修元氣,密宗認為元氣修的好的人,世間神通可以比較厲害,但和解脫沒有直接關係,密宗修元氣間接去輔助開悟,目標還是開悟斷輪迴。
道教里有修陽氣,五行氣的法門。藏傳佛教里也有,藏傳佛教為了強身健體,身體健康,有修氣功,其中也分元氣,陽氣,五行氣的不同修法。除此之外還修地水火風空的氣,這部分道教里沒有。道教修氣走任督二脈奇經八脈等,藏傳佛教走中脈和脈輪。
道教行人可以一上來就修氣功。佛教則要求修了一些心性法門,業障較輕後才可以修氣功,因為氣功走中脈,不修佛就修氣走中脈容易出問題。
除此之外,佛教要消業障,煩惱障,習氣障,所知障,修福報,智慧,慈悲,求明心見性得大智慧並了生死。這些是道教沒有的。


個人對佛教比較了解,道家差一點,嘗試回答:
核心思想上,我個人是看不出什麼衝突。
後來,儒釋道三家合流,應該也是因為內在精神的統一。

區別主要在外圍的觀念不同,關注的方面不同,修行方法不同。

崇拜對象:
道教以三清為核心,而來自於民間信仰則多如牛毛,比如土地公、關老爺、文曲星什麼的,這個我也沒細研究過。
佛教是佛、菩薩、羅漢組成的系統。
關愛生命:
道教是自然主義者,愛護生命體現在它有具體的生態觀,保護生態。
而佛教則集中在直接的「戒殺」和「護生」。二者精神不相違背,但各有側重。
戒律:
道教重視戒律但表述上是:清心寡欲。
佛教則要求修到「無欲無求」。
修行方法:
念佛念經、參禪、數息。
貌似是念經、煉丹、類似於氣功的導引之法,這個也許不準確,望哪位前輩給指點指點。

感覺上佛教更形而上一點,道家更世俗一點。


從教義上
佛教 講因和果。道教講 有和無。基督教講 罪與罰。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有為法,比如修行方法或一些見解相似或相同是很普遍的,各個教派都有可能。


推薦閱讀:

修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姿勢等,有什麼可以給普通人借鑒嗎?
請問,這張唐卡上的人物分別是誰?
鳥綱下面佛法僧目的命名從何而來?
「八部天龍」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究竟講了什麼?為什麼被稱為領悟佛法的根本法旨?

TAG:國學 | 佛教 | 道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