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屈原?

有人戲稱屈原的文章是【今天老子好帥啊】一篇,【花花草草真好看啊,映襯著老子好帥啊】一篇,【我這麼帥你們為什麼不愛我】一篇。有的時候真的沒辦法理解到屈原的思想高度。


給屈原


不知道對你說什麼今天
不會有多少人想起你今天
懷想你的人也都早已厭倦
厭倦你為什麼不厭倦
你死了,但幾千年活過的
還是少得可憐
汨羅今天都沒洗清你反動的屍骨
為你包的粽子可能也是苦的


胡了了
2017.05.30


今日端午。我只是一個紀念楚人的趙國人。


我真的很想很想很想嘲諷一下題主!!!

不過還是算了。

要理解屈原,可以從屈原的兩個身份入手,其一是貴族,另一是詩人。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可以拿屈原和項羽這兩位楚國貴族進行一個簡單的類比。屈原「博聞強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項羽則「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兩位楚國貴族,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中文武的最高峰。不僅如此,這二人也是同樣的自傲,或者說,自戀。還記得項王在東城怎麼和屬下交代的嗎——「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剛愎自用、婦人之仁這都是項王的弱點,但是項王是不會注意到的,更不會反思自責,高傲的項王只會說這是天之罪也。屈原呢?屈原也一樣。這裡《離騷》最具有代表性了,他把懷王,小人或許還有些同僚都吐槽了好幾遍,但對自己毫無反思。即使是在《惜往日》也只是說「雖過失猶弗治」。或者你再想想伍子胥。楚國貴族這種精神特質,來自於他們高貴的出身,來自於他們掌握的巨大資源,來自於他們接受的良好教育,來自於楚國這個江漢之地浪漫的文化氛圍。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陰盛苦。佛教八苦是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但是詩人之所以為詩人,就要有更敏感的味覺去品嘗這樣的情感,有更精到的筆法去表達這樣的情感。題主,你覺得屈原就是在說「我多麼多麼帥。」何不返回頭讀讀別的詩?《月下獨酌其一》無非是「我好寂寞我要喝酒」。《月下獨酌其二》無非是「酒是好東西我要喝酒」。詩歌中蘊含的情感是純粹的,是爆發的。
華服、香草、美人,在楚辭中有著相對固定的意向。
「惟茲佩之可貴兮,委缺美而歷茲,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沫。」華服表達的是屈原對自身品格的自憐。
「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委闕美而從俗兮,苟得列乎眾芳。」這裡大概譴責的是曾經得到屈原扶持卻又見風使舵的人。
「和調度以自娛兮,聊浮游而求女。」美人暗示著屈原對於理想的君王的追求。

由此說來,其實理解屈原並不困難。重點在於理解屈原極其自戀的心態,以及楚辭中意向的使用。

最後最後,很人對於屈原的了解幾乎止於《離騷》,當然更多的人可能是止於網文。其實屈原的作品中情感和內涵是非常豐富的。讀讀《天問》就知道為什麼太史公評價他博聞強識。讀讀《國殤》,你會見識到與你想像中決然不同的屈原。讀讀《招魂》,你大概會餓。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文字上散發個人激情的大概就是戰國時代的大文學家屈原,但他所承襲的思想與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所承襲的思想均無不同,都是「西周」一脈相傳下來的《尚書》與《易經》思想,也是一個「渾淪橐籥」思想剛瓦解不久後的思想,所以他的文字敘述有很強烈的「山川鬼神」的意象,這是《楚辭?天問》那麼多問題的由來,是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目睹了「春秋戰國」的混亂,雖然仕楚,又遭讒被貶為三閭大夫(放逐時的一個官職),但一旦楚被秦兼併,卻又自沉於汨羅江而死,其「以死殉國」的行逕與所發出來的「天問」不能吻合,既不能入世,也不願出世,既不能「坐而論道」,也不願「獨善其身」,空有一身才華,卻飽受詩人激情所困,「上下而求索」的結果是思想的「動而愈出」,所以精神層面並不高明,思想層階也不玄妙,卻因此而替後世的失落詩人創設下了一個「自戀幻覺」的紓發情懷,尤其那些遭貶放逐的詩人更容易引起共鳴,共同譜下中土最優美的詩句,但都隸屬於一種「以邊緣看中心」的心理架構,亦即身雖放逐,心卻仍舊眷戀中心權位。

以此觀屈原的《楚辭?天問》一書,固然在「中國哲學思想史」與「中國文學史」的地位相當崇高,但是從「因緣觀」來觀察,這個《楚辭?天問》之造不過只是屈原以「文字」反應了觀看一個「壁畫」當時的心情而已。何以故?有漢代王逸〈楚辭?天問序〉為證:「屈原見楚先王廟公卿祠堂壁畫而作天問。」也就是說屈原有那麼多解答不出來的「天問」,並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緣自「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瑋僪佹,及古聖賢怪物行事」,所以給了他一個紓發情感的機緣,其「天問」的詞句固然極美,「僪佹」也自「詭譎」,但是其「問」、其以自己的語言敘事只能是主觀的。

「主觀性原則」很重要,失去了「主觀性」,生命無法彰顯,以中國哲學思想來講,就是一個「心」字,此之所以屈原為詩人;不過有人說屈原也是「哲學家」甚至「思想家」,雖值得商榷,卻也沒錯,其因即「詩人」表現在客觀的探索即為「哲學思想」,尤其屈原的「上下而求索」為最原始的質詢,非「哲學思想」不能解答,但是也因其「原始」,所以語言瑰麗,是為《楚辭?天問》流傳千古之因。

----節錄自《慧能與玄奘》,《象學無象》第二輯


佳人生南國。

南國有嘉樹。

風姿卓然,絕世獨立,

忘謀此身,卻謀家國。


路漫漫其修遠,

常求索忘歸路。


汨羅江畔,滄浪濯我足。

木蘭秋菊,花露果我腹。


形銷又骨立。

愴然而凄苦。


一世浮沉,歸塵土。

岸芷汀蘭,香如故。

空自零落,楚王墓。

笑傲千古,屈子賦。


江山,九萬里如故。

歲月,兩千年孤獨。


你要是用這種最簡單的話語來概括文學作品,那很多偉大的文學作品都可以被這麼概括之後low到很低的地步

比如《將進酒》就是「老子喝酒好開心啊,今朝有酒今朝醉啊」,《洛神賦》就是「夢到一個漂亮的仙女好漂亮啊好漂亮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月亮好美啊,我想我弟弟了」,《赤壁賦》就是「雖然人生苦短,但是風景這麼好活著還是要high啊」

這樣概括倒是說不上有啥錯,只是對於文學作品和作者們來說,真的是太冤了。

史記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絜,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即便只看過《離騷》一篇作品,也應該知道,太史公的這個評價對於《離騷》和屈原都是準確的。


我推薦題主去看看一篇散文,名字叫做《無路可走》,是曾登上百家講壇的作家鮑鵬山寫的。

屈原並不是一個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張過於理想化。他是一個詩人,前面有人以余秋雨《中國文脈》里舉例。我也說一下,《中國文脈》里形容屈原為懸崖獨吟者,《詩經》之後第一個以個體身份登上文化舞台的人。這足以說明他的獨一無二和驕傲。而他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是無窮的。但是對於歷史,他是一個悲劇性的失敗人物。

先秦諸子各有各的智慧與抱負,儒家創造聖賢,道家鄙夷聖賢,法家推倒聖賢。而屈原作為一個詩人,卻是最虔誠的聖賢信徒。他追求人格和精神的至善至美。如果韓非、莊子他們震懾我們以無上的智慧,而屈原卻是最可愛的那個。

人對於至善至美的追求有錯嗎?
沒有!
總是有人拿現實敲打你的腦袋,拿現實告訴你應該變成什麼樣子。楊雄用批評屈原這種方式來為自己開脫辯護,而班固的邏輯三觀更是匪夷所思,他想所有人默不作聲。而其他人呢?他們在振振有詞批評屈原的時候心裡想的又是什麼?那些造謠屈原是同性戀,屈原不存在的人真正想的又是什麼?

活著的人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死去的人永遠緘默。那些死去的人帶著一起死去的是他們的血性、憤怒和支離破碎的抱負。可有些東西還活著,那些齷齪、猥瑣,陰暗的東西還活著,還在喧嘩,鬧騰。他們搶佔著話筒,告訴你們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

可是我想,有些東西應該也是永生的。因為世界是相對的。正義、抗爭和堅持應該也活著。

題主不知道從哪裡看來的總結如此輕浮,如果他不了解文學的意義,無法體會文化蘊含的巨大力量。就請不要用自己的識字水平來褻瀆文化。

屈原是一個詩人、戰士、浪子。足矣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
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
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以上。


小時候就知道,屈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他的《離騷》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然而,真正了解屈子的生平,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是從讀司馬遷的《屈原列傳》開始的。對屈原,太史公用他詩賦般的文字敘述了屈原悲愴的一生,不吝溢美之詞評價了屈原的高風亮節,字裡行間流露的儘是對這位偉大愛國者的仰慕與同情。 愛國者必定是憂愁的,卻又是執著的,執著之至,便是以死殉國,正如屈子所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子之死,源於他對君王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和不願蒙世之溫蠖的人生理念。當所有理想都已徹底破滅,他唯有用死亡,對祖國發出痛心的吶喊,對命運作出最後的抗爭。
一、懷王昏聵不悟,客死他鄉,賢君理想一朝破滅 楚懷王熊槐是一個前後表現十分矛盾的國王。他執政早期,即體現出了一個年輕君主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任用昭睢、唐昧、屈原、昭滑、陳軫、蘇代、田忌、公孫衍等人,楚國一度人才濟濟,國勢大盛。正是由於懷王的信任和重用,屈原才得以年紀輕輕就掌握內政外交大權,在當時的楚國和國際舞台上大顯身手。因此屈原對楚懷王抱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愛戴和忠誠。懷王執政早期曾打敗魏國,使楚國成為當時七國中疆域最遼闊,人口最眾多的國家。在六國合縱伐秦時,更是被推舉為縱長,頗有英主風範,儼然有和秦國分庭抗禮之勢。 然而,在執政的第十三年,懷王遇到了他命中的剋星——秦國丞相,戰國第一舌辯之士張儀,正是這個人將懷王帶向了人生的滑鐵盧。「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在張儀的如簧巧舌面前,懷王智商先天不足的缺點充分暴露了出來。為換取張儀許諾的六百里之地,懷王不顧屈原的極力勸諫,與齊國斷交。在派人收取土地的時候,張儀卻說只許諾了六里地,相當於給楚國一個村莊。被愚弄的懷王惱羞成怒發兵攻打秦國,大敗,再次動員全國部隊攻秦,又一次慘敗。楚國自此由盛轉衰,利令智昏的懷王則淪為天下的笑柄。 如果愚蠢是一種錯的話,楚懷王則寧願一錯再錯。此後的熊槐愈加昏聵不明,誤用佞臣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寵愛鄭袖,排斥屈原,致使國事日非。甚至不聽屈原勸告,赴秦與秦王會面,結果以一國之君身份,被秦國扣留,輾轉流離如喪家之犬,最終客死異鄉。其時屈原雖已被放逐,但仍然眷顧楚國,繫心懷王,希望君王能夠醒悟,重新啟用他而使楚國的風氣得到改變,強國之策得以繼續推行。然而,直到死,懷王也沒有醒悟。 太史公評價:「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這,不也是屈原的悲劇么? ? 二、楚國由盛轉衰,病入膏肓,強國理想最終破碎 在戰國七雄中,楚國雄踞南方,佔盡長江流域的沃土,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強勁的爭霸實力。屈原出生和成長的那個年代,正是楚宣王、威王統治時期,楚國君臣團結、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為中原各國所畏懼。蘇秦曾對楚威王說:「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楚國的綜合實力,遠勝於地處西陲的秦國,如果能夠效法秦國進行徹底的變革,天下鹿死誰手恐怕尚未可知。 屈原出生在這樣一個強大且穩定的國家裡,在戰火紛爭的戰國時代能夠安享國內的和平與富足。屈氏為王族同姓,屈氏一族歷來在楚國擔當要職,高貴的出身使屈原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楚國所創造出的燦爛的文化,使屈原對這個國家樹立了高度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他相信,即使存在一些問題,將來在他的輔佐之下,楚國必定能夠革除弊政,富國強兵,進而稱雄天下。 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從政後的屈原得到了懷王的高度信任,開始逐步推進他的改革措施和外交政策。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很快屈原遭到了舊式貴族的忌恨,躊躇滿志的屈原被剝奪了實際權力。自張儀「詐楚」事件後,懷王聽信讒言,對屈原愈加厭棄,屈原失去了參政議政的資格,並導致了第一次被放逐。 懷王被秦國扣留後,欲興兵奪回楚王的楚國軍隊又被秦軍擊敗。楚國國勢迅速衰弱,已淪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楚頃襄王時代,秦將白起攻入楚國郢都,焚毀楚國宗廟,燒先王陵墓,楚國蒙受奇恥大辱。頃襄王和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遷都於陳城。楚國不但徹底喪失了重新振興的機會,也失去了作為一個大國的尊嚴。在六國中,被秦國羞辱最甚的,莫過於楚國。也是在這一年,萬念俱灰的屈原投汨羅江自盡。
三、屈子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人生理想無法實現 屈原被楚懷王徵召從政時剛剛二十歲,正是意氣風華,年輕有為的時候,很快就任懷王左徒承擔內政外交工作,成為楚國政壇上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史載屈原「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屈原是一位堅定的改革派,主張變法,革新政治,推行法制。他在《離騷》中對懷王說:「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在另一首《惜往日》中屈原敘述了他實行改革的具體實踐:「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時。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立法兮,屬貞臣而日娭。」他說,他的改革一是受楚懷王之命;二是「奉先功」,繼承前輩革新家的遺業;三是「明法之嫌疑」,以建立新的法製為中心內容;四是以國家富強為目的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屈原為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國富兵強的局面。 正在屈原為實現政治理想籌劃改革政令時,因上官大夫之讒而見疏,被罷黜左徒之職。第二年,發生了楚國歷史轉折點的張儀「詐楚」事件。由於國內貴族的忌恨和誹謗,屈原徹底失去懷王的信任,忠誠的進諫再不能入懷王之耳,改革措施推進受阻。懷王死後,頃襄王昏庸更甚懷王。屈原先後三次被流放,長達十八年。雖遭讒被疏,但他始終以國家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再造楚國的強盛。在流放途中寫下了《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偉大的文學作品,寄託了他對君主的希望、對人民的悲憫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白起攻破郢都,已經六十二歲的屈原眼看著國破家亡,宗廟陵寢被焚燒,政治理想徹底破滅。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境下,於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
? 屈原是一個為理想而活的人,但並不是一個活在理想中的人。屈原的賢君、強國和人生理想,互相交織在一起,成為他上下求索的目標。屈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但他對楚國的熱愛和忠誠始終堅如磐石。在那個「楚材晉用」的年代,他沒有「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楚王待他如草芥,他也未視楚王為仇讎。他是一個純粹的愛國者,他用自己一生的執著告訴我們,在那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的戰國時代,始終有人堅守著心中的理想,從未動搖。
兩千年的悠悠歲月,風吹雨打,戰國刀兵已折戟沉沙。帝王將相、榮華富貴終究只是塵埃。朝堂陰謀,勾心鬥角早已令人厭倦。人們只記得,汨羅江水之下,一個赤子在安睡,他一定睡得很安詳。因為,他活著的時候太苦了,太累了。 浩浩江面,夕陽西斜,一葉扁舟上,還有漁父敲打著船槳高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後世袁子讀《屈原列傳》,感屈子之事,為詩吊屈子曰:
其一 忠心不識國運衰,屈子投江萬姓哀。 願將丹心比日月,安能逐流惹塵埃。
其二 信而見逐志未休,民生多艱悲楚秋。 懷瑾握瑜君不悟,魂歸汨羅水悠悠。


楚懷王時期,楚國以男子陰柔為美,屈原死時是楚國前任第一美男子。宋玉是屈原後面第二任。
屈原美啊,楚懷王當然把他當作寵臣要啥說啥咯,所以「惟茲佩之可貴兮,委缺美而歷茲,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沫。」因為就他有這麼奢侈還不會犯眾怒順帶排楚王馬屁的條件啊啊啊啊!!!!!!
後面退位了不行了,皺紋都出來了,又有新的人代替了他,他說的什麼懷王都不聽。心裡當然鬱悶死了。
但是他的封地還在啊,產業還在啊,幹啥要尋死呢?
我老師解釋說是因為事業和愛情的雙重打擊。和誰的愛情呢?她笑得如此詭異我就沒問。括弧笑。

話說投江死的男人超娘啊


我真心覺得整篇離騷他從頭到尾都在嘚瑟,別說表達高尚情感什麼的,我要寫一篇寫我自己很厲害很厲害的,所有人只會說我傻x,還是傻x中的戰鬥機。


我最喜歡的詩人是屈原,他除了留下經典詩賦、飄香粽子和千舟競賽,還給我們留下了三天假期。


詩人氣質過強的政治家。


吊屈原賦

文|江映燭

謝邀,正值端午佳節,江郎翻出高中時寫的一篇《吊屈原賦》,摘錄文末散段,與諸君過節,也算是對屈公的看法。

燭已滅兮燈未化,歲已換兮人作古

……
念屈公之志兮,如盤龍蜷身於蒿草,不見其高翔,然一腔灼灼正氣,乘清氣兮御陰陽。念公之壽兮,如朝露附臨於芳葉,日出而靡扉,然一身皎皎之德,齊日月而凝天光。
念公之行兮,荷衣而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念公之袖兮,著紫氣而進霞光,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念公之高義兮,長太息以掩涕,悲風旋旋而哀心凄罔。念公之清白兮,滄浪濯纓而風蕩蕩,馳騁雲間兮芳滿堂。
嗚呼哀哉,自沉汨羅而天掉淚,忠魂喪去而人哀傷。公乃顓頊之後,願公之芳澤,恩惠這國運綿長。
「朝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小子淺鄙,借公之爍古勵今之作,在端午為公招魂:
皋蘭被徑兮,斯路漸。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里兮,傷心悲。
魂兮歸來,哀江南……

2011年6月10日


題主,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樣一樣的,樂死我了


如今只記得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如今屈原已成為一個標記,象徵著一種偉大的浪漫。在他用長短交錯的詩句架構起的那個陸離崔嵬的神話世界裡,所討論的絕不僅僅是「愛國主義」:《天問》中人類在浩瀚的宇宙面前,追尋起了自我的意義;《九歌》里的諸神簡直是由人類純粹的情感提煉而成,上天入地的他們卻上演著一幕幕生離死別愁腸百結的愛情;而貫穿楚辭始終的主題,我想是一種源自夢想與現實齟齬的憂愁——這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堂吉訶德》《哈姆雷特》和《浮士德》未嘗不都在討論。而屈原之所以是屈原而不是荷馬或但丁,是因為同樣的話題,在他這裡烙上了深深的中國印:一如《九章》中的楚地山河,無處不融入了他的靈魂:山高如其豪情,谷深如其憂思,灘急如其命多舛,河闊發其逸興飛——在我看來,端午還應有一層意義,便是紀念這位中國詩歌之父為後人們創造了一種永垂不朽的「中國式浪漫」!


滄浪水清,我洗衣襟。
滄浪水濁,我洗雙足。

屈原本想在滄浪江邊洗衣,可是水很濁,無法洗衣!他卻不會用濁水洗足,執念於水為什麼不能清,水怎樣才能清,水何時才能清?試與天斗,不成,作死!


看待屈原需要了解一點點事實:

楚懷王是屈原的王。
屈原是楚國王室出身。
楚懷王時代楚國在秦國和齊國之間左右搖擺。
屈原是親齊派+改革派,主張聯合齊國對抗秦國。
齊楚聯盟。
張儀欺騙懷王:只要和齊國絕交,就給您六百里。
楚懷王立馬和齊國絕交,親齊派屈原被流放。
張儀說你聽錯了,我說的是六里。
楚懷王惱羞成怒,召回屈原。
楚秦交戰,楚國都城都被秦國佔領了。
屈原隨即自殺,大概60多歲了。


所以,屈原確實是個帥比,尤其是跟腦子裡突然進水了的楚懷王相比。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修兮澹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
爰啾啾兮穴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
思公子兮徒離憂……」

歌聲隨著塤聲,飄飄去了。屈原長長地嘆息了一聲,方才的激奮蕩然無存。
小越女唏噓不止,抹著淚笑道:「老伯伯,這山鬼是個女鬼,找不見她鍾愛的公子了,對么?」


屈原驟然大笑,搖搖晃晃地跌倒在了篝火旁。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佔據學術主流的是說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反映了新興階級的政治要求」、「詩人一生的歷史就是同舊貴族腐朽勢力作鬥爭的歷史」,還認定「他的悲劇也就是楚國和楚國人民的悲劇」。顯然,這一時期屈原的形象塑造,適應現實政治的需要,被高度意識形態化與政治倫理化了。在70年代初「評法批儒」運動中,又有人把屈原說成是與儒家相對立的「法家詩人」。80年代以來,隨著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輸入,有人則試圖從心理分析的層面透視屈原,說屈原是一個有著幻視、幻聽、幻覺、孤獨症、自戀症、易裝癖的病態狂人。

自從「楚辭」誕生以來,在其傳播與接受中,屈原形象也處於不斷變遷中,後人閱讀古代文本所獲得的只能是偶然保留下來的歷史「碎片」,試圖憑藉這些並不完整的「碎片」去還原歷史,在試圖「喚醒」歷史生命的過程中,人們必將自己的期待與想望悄然注入其中。因此,被「喚醒」的人物形象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在被「喚醒」人物的歷史身影中,閃爍著現實文化的精神品格。「西方詮釋學重視經典文本與讀者之距離,並講求各種方法克服兩者之差距」,「儒家讀經傳統強調解讀者與作者心靈的遙契」,是一種「實踐詮釋學」,不是或不只是「哲學詮釋學」,是一種以經世為本的實踐活動。詮釋者往往將其詮釋行為的目標指向人,以還原作者的意圖為途徑力圖還原作者的歷史形象,作為自己修鍊和實踐的榜樣和目標。例如,在儒家詮釋經典的歷史中,從孔子開始,便以其塑造的周公形象作為修為的理想目標和境界。


「經典是時空的產物,是在時間和空間中被反覆考驗、被反覆選擇和確認的產物」。對儒家經典之類「神聖性經典」進行詮釋往往不是讀者的個體行為,而主要是國家的群體行為,也就是說,「神聖性經典」的詮釋權力主要在國家而不在個人。這種詮釋比較程式化,具有封閉性,而且隨著政治體制的變化甚至消亡,對這種經典的詮釋就會隨之發生變化,經典甚至失去其經典地位。但是,《楚辭》不是這種「神聖性經典」,這有利於詮釋者個體的參與,其作為經典在歷史中形成的普世價值對詮釋者的約束力相對於「神聖性經典」而言比較小,詮釋者所處的時空特性,如學術思想、政治際遇、文化心態、個性氣質等,便具備更大的張力,對詮釋的影響更大。正因為如此,魏學渠在其為明代李陳玉《楚辭箋注》所作的序中指出:「貞人誼士,讀其詞而感之,所為傳注箋疏,豈徒合文義雲耳,將以明其志,感其遇,惻愴悲思,結撰變化。」在學術思想比較活躍、士人際遇較為動蕩之時,對《楚辭》的詮釋往往就更熱烈,更豐富多彩。


屈原究竟是否有其人,史記中屈原賈生列傳不可靠,「傳未有雲,及孝文帝崩,孝武皇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而賈嘉最好學,世其家,與余通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孝昭謚法無可考,文帝之後為景帝。
屈原是一個理想的忠臣,但此忠臣在漢代以前是不會發生的 屈原是根據一種「儒教化」的楚辭解釋的
屈原是一種複合物,是一種「箭垛式」的人物所謂箭垛式,就是古代有許多東西是一班無名的小百姓發明的,但後人感恩圖報,或是為了便利起見,往往把許多發明都記到一兩個有名的人物的功德簿上去。
摘自《胡適散文》


令人心疼。


早期浪漫主義文壇巨匠,辭藻華麗優美,動人身心,不過對社會的現實反應和思想性不足,如今後人記得的最出名的一句也就是上下求索了。涉江的死法比較唯美,後世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粽子跟屈原聯繫到了一起,綜合來說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強,不是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是個文學家。不過上下求索跟後世的實踐出真知勉強可以聯繫起來。


推薦閱讀:

最近職場低谷 領導不信任甚至排擠我同事也有疏遠我的傾向該何去何從?
離騷如果是現代詩,會是什麼樣子?
屈原的《離騷》在現代人看來是否有裝逼之嫌?

TAG:文學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古代文學 | 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