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普遍誤讀的古典音樂作品?
這個問題好啊,我上學期剛剛因為這個寫了一篇小論文,完全相關啊!(並不。。。
如果我偏題的話請不要打我_(:з」∠)_
在音樂史發展的歷程中,尤其是西方,有一類自身並非音樂人的角色對推進和塑造我們今天所知的西方(古典)音樂歷史產生了長足和深遠的影響:他們的名字叫雷鋒(劃掉)出版商。
為此他們中有些人的名字被寫入了音樂史,甚至音樂史教材,千古流芳/遺臭萬年。
音樂史上第一位出了名的出版商,也可能是最出名的出版商,叫做Ottaviano Petrucci(我擅自翻成裴楚奇吧)。為了不偏題太遠,我就簡單說一下,正是由於他(和後繼者們)的存在,歐洲在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得以發展出國際化的風格,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也是因為裴楚奇,文藝復興時期Franco-Flemish School的音樂大家Josquin Des Prez(若斯坎)也才能在當時出名並有很多作品流傳至今,對音樂史的研究產生了深刻影響。
為了紀念Petrucci,著名網路古典曲譜集散地imslp也被命名為Petrucci Music Library.
/*(comment掉你們就看不見了w)
*順便安利一下:IMSLP(Intenational Music Score Library Project,世界樂譜圖書館計劃)
*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古典樂譜庫,覆蓋面廣,樂譜質量高。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古典作品都有。常見的
*作曲家的樂譜更是很容易找到。樂譜清晰,列印下來也很容易讀。而且能找到大量交響樂總譜,對
*於尋常聽眾/用戶來說非常方便(不用花個幾百塊錢去買總譜啊,我又不是指揮)
*如果你已經知道它的存在就忽視掉這一段好了。
*/
但是!!!
也正是因為出版商們的存在,後世演奏者/學者對相當多的古典曲目產生了很多偏見。
這裡說偏見而不像題主說「誤解」是有原因的。大部分的古典曲目,除了作曲家在世時留下明確解讀(如浪漫主義時期的節目音樂Program Music)並且這些解讀流傳後世(舉個栗子的話:柏遼茲的Symphonie Fantastique(幻想交響曲)),否則後世演奏者/學者的解讀一般是不會說有「對錯」「好壞」之分的,只有不同聽眾對各種解讀接受程度的不同,僅此而已。甚至是有著作曲家親自寫的Program節目說明的曲目,在現代演奏中也是有解讀的餘地的。舉個栗子的話:巴赫的Goldberg Variations(哥德堡變奏曲)有各種各樣版本。史料明確表明巴赫的時代還沒有鋼琴,一般說只有Harpsichord和Clavichord,甚至現代鋼琴的直系近親Fortepiano都未受巴赫喜愛:但並不能因此說用現代鋼琴演奏的解讀是「壞的」或者「錯誤的」,更不能說羽管鍵琴的演奏解讀只是「裝逼」。我記得似乎知乎上似乎還為此撕過X,如果我能找到那個問題我就把鏈接貼過來。
那我們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叫做肖邦。
曲目受出版商影響而導致偏見的受害者有很多很多很多,數不勝數,其他答案中也有列舉:貝多芬等等。但要說這個問題,肖邦絕對是重災區。
我們來說說肖邦曲目「被命名」產生的偏見。
舉個栗子:
肖邦寫了兩部著名練習曲集Op. 10和Op. 25,以及三首未標號的練習曲,折磨了無數小盆友。其中不乏各種出名曲目:
Op. 10 No. 05 「黑鍵」
Op. 10 No. 11 「豎琴」
Op. 25 No. 11 「冬風」
Op. 25 No. 12 「大海"
(不要問我為什麼是05,問問為什麼數字和空格不是等寬的,為什麼我用空格替代0就沒法排整齊了。強迫症你造嗎?)
當然還有最著名的
Op. 10 No. 12 「革命」
然而這些都是扯淡。
肖邦在維也納居住期間(1829-30年),曾經吐槽過當時維也納浮誇的音樂風格,同時表達了出版商為他的作品命名表示過不滿:
「No. 12 has gained the subtitle of 『Revolutionary』 by tradition … to the
composer』s annoy, as Frederic never gave names to his works.」(1)
就是說出版商把Op. 10 No. 12叫做「革命練習曲」(以及其他冠名行為)把肖邦給惹火了,他從來不給自己的作品命名。
然並卵:
1855年肖邦的《升C小調即興曲》出版,出版商毫不留情地將其命名為《幻想即興曲》,隨後熱賣,直到今天仍然是肖邦經典曲目之一。作曲家本人完全無力反抗,因為他已經去世了。
這些命名直接的結果,就是後世的學者不得不強行對這些曲目進行解讀以解釋命名(。。。。。。比如我_(:з」∠)_):
- No.12 是寫在波蘭革命期間的,肖邦挺愛國的。
- No.12 聽上去挺「壯懷激烈」的。
- No.12 是用C小調寫的。貝多芬的C小調被認為是「有英雄情結的」,所以這首曲子也是「有英雄情結的」
- No.12 的創作過程中肖邦心情不是很愉快。
呵呵,說不定是因為老肖當時在維也納演出不愉快走的時候一時不爽就寫了發泄一下呢(雖說是在維也納聽說了革命的消息,但是這首曲子是在德國斯圖加特寫的。離開維也納的原因就是他待的不爽!)。
這種沒有明確史料支撐,為了名稱而強行作出的解讀,包括名稱本身,都很耍流氓。出版商們為了商業利益,不顧作曲家反對,強行冠名,導致:後世演奏者們的解讀方向變得單一;聽眾只接受跟標題一樣的解讀,而不願意接受其他的思想;學術界因解讀引發撕X大戰等等。出版商應該因此(在音樂史學界)遺臭萬年。(並沒有。。。_(:з」∠)_
所以他們說彈Op. 25 No. 11得有「大海的意境」。去他丫的,愛怎麼解讀怎麼解讀,你覺得感受到了大海就彈大海的感覺,看出了銀河就是銀河的感覺,什麼都沒看出來的話你彈得開心就好。
更何況這些作品本身目的就是練習曲啊!肖邦「革命」練習曲中被認為是「表達(對於沙皇統治的)憤怒」的樂段
。
。
。
。
。
。
其實是肖邦為了訓練學生左手技巧寫的,實際上被認為是一種「無窮動」的技巧訓練(本人並非鋼琴手不太了解w):
"this rage in his music … was the perpentuum mobile runs in the left hand."(1)
好吧。
Ps: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鍋都是出版商的。
有樂評人的鍋:如上面答案提到的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也有作曲家自己的鍋:
李斯特的《葬禮》(出自《詩意與宗教的諧響》第7首)的音樂背景在當時產生了誤讀,就是因為他隨手起的副標題《1849年10月》,在當時被普遍解讀為李斯特為紀念他剛剛逝世的好基友肖邦(1849年10月17日去世)。當然也因為他在樂段中使用了肖邦標誌性的技巧。李斯特不得不出來闢謠,說其實是為紀念他在匈牙利反抗奧地利君主統治的革命中犧牲的三位好友而寫的。(這個才是真·「革命」好嗎?)
怪不得作曲家們不是很願意起名字,就是為了避免誤解和偏見
Pps:
如上文所說,出版商的貢獻/鍋都是有爭議的,並不是只有鍋。
Disclaimer:文章雜亂,口齒不清,純屬胡扯,你看得開心就好。(有錯誤請不吝指出w)
(1) Zaluski, Iwo, and Pamela Zaluski, Chopin』s Poland. London: P.A. Owen, 1996.
重說三:
下面的故事是假的!
下面的故事是假的!
下面的故事是假的!
這個故事槽點無數,純屬瞎編出來的軟文。本來是想貼出來搞笑的,結果似乎發現有真信的或者一本正經地闢謠的...為了避免誤導,特此再次強調XD
---------------我是高冷的分割線---------------
帕赫貝爾的卡農啊……已經被小清新糟蹋出凄美的背景故事了orz
下面奇文共賞:
D大調卡農的來歷:Pachelbel(卡農的作者),德國人。在他10幾歲的時候,戰亂使他淪為孤兒。流浪到英國的他被英國一個小村莊的天天在教堂彈琴的琴師收養,之後他天天聽那個琴師彈琴,耳濡目染也學會了鋼琴。
在他們旁邊的鎮上上有一個女孩子叫Barbara Gabler,家裡有錢有勢,Barbara Gabler也是鎮上最漂亮的女孩,自從到教堂聽了Pachelbel彈的曲子,就愛上了他。很多有錢人上門向Barbara Gabler提親都被拒絕了,因為Barbara Gabler心裡只喜歡Pachelbel。但女孩子嘛,都比較害羞,從小被寵到大的Barbara Gabler一直不敢向Pachelbel表白,後來Barbara Gabler就找了個理由,說要去Pachelbel那裡學鋼琴,她對Pachelbel說自己熱愛音樂,希望可以拜師學藝。
Pachelbel很高興的收下了這個徒弟。但Barbara Gabler她的目的並不是彈琴,所以幾乎不把經歷花費在鋼琴上,遭到了Pachelbel一再的責罵。Barbara Gabler心裡委屈,但還是一直跟著Pachelbel,希望Pachelbel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終於有一天Pachelbel對Barbara Gabler說:「你走吧,你真的不適合彈鋼琴。而且你也不喜歡鋼琴。」Barbara Gabler聽後,對自己說:「不要說我不行!Pachelbel。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彈琴,半年後我要拿到本地的鋼琴第一名的!」(在鎮上每年都會舉行一次女孩鋼琴大賽。)
半年裡,Barbara Gabler天天練習,餓了就叫家裡的用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著睡一會。 半年一轉眼就過去了,Barbara Gabler參加了比賽,果真的拿了獎。Barbara Gabler想拿這個獎盃去找Pachelbel並向他表達自己的愛意,但當她去找Pachelbel的時候,Pachelbel已經不在了。當時正值戰亂,Pachelbel被征去打仗,Barbara Gabler知道後說:「好,我等他回來。」
就這樣Barbara Gabler等了Pachelbel整整3年多,在這期間村長的兒子看上了Barbara Gabler ,村長的兒子很清楚Barbara Gabler已經心有所屬,就叫人從前線運回來一具碎屍體,說那就是Pachelbel。Pachelbel沒有父母和親戚,沒有人可以對證,Barbara Gabler相信Pachelbel真的已經死了,趴在"Pachelbel"的屍體上哭了3天3夜,那時,村長的兒子買了很多的禮物去找Barbara Gabler提親,Barbara Gabler沒有理睬。
在3天後的晚上,在當時Pachelbel教Barbara Gabler鋼琴的教堂里,Barbara Gabler割腕自殺了。
而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離開的半年裡,他發現沒有Barbara Gabler在身邊,自己少了很多很多的快樂,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失去了才知道珍惜。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離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的愛Barbara Gabler,只是因為她學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沒了對她的喜歡。當時他準備寫一首歌,做為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禮物,當他完成了卡農的1/3的時候。他被招去打仗了,在戰亂中,自己的生命多次都是九死一生,每當心中不舒服的時候都會想到Barbara Gabler,想到教她彈琴的日子......那段時光真是值得懷念啊。之後他完成了卡農剩下的2/3。
在Barbara Gabler自殺後了第2個月,Pachelbel回到了村裡。他從村民的口中知道了Barbara Gabler的故事和她為自己做的所有事後,他咆哮著,放聲大哭。他找到了Barbara Gabler的家人,問她現在葬在哪。她家裡人都不肯告訴Pachelbel,隨後的一次禮拜,Pachelbel招集他們村和Barbara Gabler村上所有的人,他坐在鋼琴前強忍著淚水,彈出了卡農「Canon(D Major)」彈後,在場的所有人沒有一個沒有落淚的。
廣陵散
不是嵇康寫的不是嵇康寫的不是嵇康寫的!!!
這只是嵇康最愛的一首琴曲而已!!!
廣陵散真正描述的內容是發生在戰國時期的聶政刺韓王,聶政為報嚴仲子知遇之恩刺殺韓國宰相,失敗後毀容吞炭以求不連累家人,他的姐姐聽說他的屍體被棄於市,撫屍大哭而死。
自己練琴的時候,總會覺得
貝多芬的月光更熱情,熱情更悲愴,悲愴很月光。
-
如果把誤讀理解成錯誤解讀,那就得說解讀本身並沒有對錯。或者站在另一個極端說,誤讀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任何作品被產出的時刻,都意味著脫離作者初衷。
古典音樂尤甚。幾乎每一次被演奏,都是一種重新創作,對每一位聽眾來說,也都傳遞著不一樣的信息。
舉例子說,聽Barenboim的肖邦op37no1,我以為這是支非常柔情的夜曲,而魯賓斯坦的版本就很端莊了。
以上是矯情話。
要說誇張的普遍的顛覆本意的誤讀,主要是因為經常被樂評人,同行,甚至作者本人不負責地冠上一個莫名其妙的名字,然後就一顆永流傳了。
比如貝多芬的月光,就是因為有個樂評人覺得第一樂章非常月色朦朧,從此這支奏鳴曲就被簡稱為月光。
但其實起名字也就圖個順口,並不應該構成誤導,因為任何一個完整聽完的人,都會察覺到一點蹊蹺,比方我第一次聽到第三樂章的時候,就覺得這尼瑪是在月光下野戰嗎。
對不起正經一點。總之我覺得貝多芬先生的第十四號奏鳴曲,應該是鋼琴這件樂器能表達出來的最激烈,燃燒,而絕望的愛意。
什麼你說那個海邊小木屋裡彈琴的盲姑娘?
只能說小學課本簡直了。
相比之下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的常用別稱「革命」,就是件有點兒黑色的事情。
背景簡單說一下,就是斯大林執政時,肖斯塔科維奇的劇作被指反革命(形式主義),於是老肖深刻認錯,創作了一首討好當局的交響樂,成功重回樂壇。
四個樂章下來,幾乎隨處有潛藏的真實意思。最末光明正大的萬眾齊歡,不如說是暴政面前的反諷,是卻道天涼好個秋,是老肖一個無奈又戲謔的笑。
關於這個,作者後來在回憶錄里也有提到。
在我心裡這是古典音樂史上黑色幽默之最。
我想想啊。夜曲不是只有肖邦那些,也不是鋼琴專屬的體裁。
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叫New World Symphony,即美國新大陸,但全曲還是受作者家鄉音樂,也就是波西米亞音樂影響比較多。
莫扎特的安魂曲基本上不是他寫的,在創作過程中莫扎特就辭世了。而關於到底前幾個樂章是出自莫扎特之手,好像並沒有定論的樣子。
啊還有那個新娘走紅毯放的歌,經常被用作結婚進行曲的婚禮合唱。出處是瓦格納的歌劇Lohengrin里的一段人聲合唱。
首先呢,在歌劇里這段合唱出現在婚禮之後,也就是說它本來並不用於新人進場,也完全不是進行曲。
其次,雖然原作里歌詞是很偉光正,但這支合唱還是充滿了黑暗的預兆感。現在常用的管弦樂版其實也老有點喜樂不足端莊有餘的樣子。
因為這一曲剛唱完,緊接就是新娘毀約(問了不該問的問題),新郎殺人,陰謀揭露,一片混亂,最後新郎走了,新娘死了,劇終。
所以也許本來並不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充滿祝福的作品。
但其實,這些大概都沒有那麼重要。就好像婚禮合唱聽著聽著,也漸漸變成了讓人條件反射性淚流的旋律。
跟這些誤讀相比,也許更糟糕而尷尬的是古典音樂的,呃,被改編(或者說被賞識)和濫用(或者說太紅)。括弧里外不分褒貶。
比如你敢說你現在聽到莫扎特四十號交響曲,天國與地獄序曲,或者最無辜的致愛麗絲時,真的還忍心直視嗎?
呼應一下開頭的矯情好了,誤讀這件事放在知乎也許也是一樣的。
每一次贊同都是一次重新解讀,被贊同得多了,就難免得承擔點兒哭笑不得和無奈。
你不能說這是好事,也別太肯定是壞事。
矮馬這題算是偏大了。
-
大多數幻想曲都不是冒著粉紅泡泡的瑪麗蘇幻想,謝謝你們及某些老師。
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來自新世界。一開始有人取了第二樂章改編成了鄉村音樂《思鄉曲》,結果很多人把思鄉曲直接當成了《來自新世界》的別名,還以為這首曲子本意就是思鄉。然後介於德沃夏克是個去美國的移民,又被意淫出了濃重的思鄉情感,甚至被寫在教科書上作為標準答案……
事實是,從來沒有任何確鑿資料表明這曲子是思鄉。在那首鄉村歌曲出來之前也沒有人會叫它思鄉曲。至於名字,是德沃夏克到美洲之後深深地被印第安本土的音樂所吸引,所以吸取了很多新大陸的音樂特徵寫成了這首,故名來自新世界。
這首曲子的情感有一點憂傷和迷茫,這也是它被改編為思鄉曲的原因。但是在沒有史料支撐的情況下直接把它看作思鄉的產物,算是誤讀了首先要定義的是,怎樣的解讀才是正確的?我個人認為,對普通愛好者而言。除了技法,演奏形式,音樂給你帶來的情感等用作增加欣賞的解讀外,其他任何所謂揣摩作者當時在想啥,為啥這麼想,為解讀而解讀都是沒有必要的。古典音樂過分解讀其實並沒有意義,或者說,沒有誰的解讀一定有對有錯。畢竟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阿姆雷特嘛,每一個指揮,演奏家對每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解讀。
音樂不是中學語文書,魯迅都不知道的答案教委卻一目了然。
我想問的是,誰能給我解讀解讀李斯特那些作品,對我而言,李斯特的很多作品除了炫技以外欣賞意義見仁見智。
帕格尼尼的作品呢?隨想曲呢?都說了是隨想了非要解讀的話那你得跳進棺材去問問他們當時到底在想啥啊!
還是那句話,能給你帶來享受即可,如果有興趣的話去了解一下作者的創作背景,但一定要在解讀上分個高下,我想,更多的是對優越感的一種比較吧,那就顯得很沒有必要了,能給人帶來情感共鳴的音樂就是這個人的好音樂!古典是如此,流行更是如此。
給大家送上一首李義山的詩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我啥都不去想,讀著就是最美的意會!
--------------
我並不覺得帕克貝爾的卡農有什麼過分解讀一說,甚至有答主信誓旦旦的說卡農改編太多原曲已經聽不到了。來這是完全拷貝原曲的手稿,我看過,基本沒差別,現實反而是,目前你能聽到的大多D大調的小提琴三重奏就是按照這個原曲來的。所以以後還是要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啊。
每一次的改編就是一次解讀,每個作曲家講自己的感情投入進樂曲中改編,優秀的改編曲給我們帶來了絢爛的感官的欣賞,我並不覺得有不妥。
像我認為George Winston的C調和台灣Jerry C(沒錯,就是寫《小幸運》的那個人,就是他寫了搖滾版的Canon)都很不錯!
關於canon,我補充下。
canon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曲子,而是譜曲的一種形式,是巴洛克時期比較巔峰的一種,要了解這種音樂形式,我們只需要知道一個概念,也就是對位法,卡農就是很明顯一種對位法譜曲的形式。帕克貝爾的卡農是一種典型的同音高對位法譜曲。我盡量寫的非常通俗,希望大家做興趣看看。
1 對位法 Counterpoint or Contrapuntal
Counterpoint這個單詞呢最早是從拉丁文punctus contra punctum 來的,簡單來說就是音對音啦,有些材料把 Counterpoint直接翻譯成復調。 但是有個誤區是對位法並不是復調,復調往往有兩個不同的旋律,英文Polyphony更為貼切。而我們這個對位法呢,說白了就是一種主旋律的重複,但是作為一種理論形式,對位法有時候會產生一個弊病,就是它對vertical line的處理並不理想。那什麼是vertical line 呢?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比較典型的音樂作品是這樣的,
也就是每個樂器部都有自己的功能,主旋律,和聲等等,從樂譜上來講,和聲,Harmony.主要決定於vertical部分,因為各個聲部處在不同的水平線,和聲講究如何組織這些部分。
那我們來看帕克貝爾的卡農:
這個base 你沒看錯,就八個音符,不會變了,一共在樂曲中重複54次,八個音符,重複五十四次....沒了。拉重奏的大提琴真慘 - -!我們發現這裡除了對單一旋律的插入時間會變化以外並沒有所謂和聲的變化,也就是說,vertical方向除了插入時間並沒有做內容處理,這是典型的對位法的特徵。當然這首曲子很好聽,我們也可以看出,對位法對著重的是horizontal,也就是水平方向上的處理。
2 賦格 fugue
這個賦格啊,可以說是對位法最高級最複雜的一種了。
fugue 這個單詞呢,最早來源是fuga,fuga(?füg?), 啥意思呢, 就是chase,追的意思。
要明確的是賦格作為一種音樂創作形式,有較固定的技法。常包含四個以上的聲部(voice)。根據詞意我們應該很直觀能理解就是每後一個聲部追逐前一個聲部。每個fugue譜曲呢首先要選一個subject,也就是主題,每個fugue開頭部分我們稱之為exposition。要明確的是,這幾個聲部其實主要都是在模仿這個subject,就像帕克貝爾的曲子里我們所熟知的高潮部分第一次出現後,第二次又產生高潮,第三部分又此起彼伏,說白了就是圍繞著主題的一種洗腦。作為一種複雜的形式,對於什麼時候進入聲部是有嚴格要求的,往往是後一個聲部進入時和前聲部的音差為五度或八度。賦格其中內部可以達到非常複雜,就不贅述了。
沒錯,就是BACH,
他的 BWV846–893全是賦格曲
也就是著名的平均律鍵盤曲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附上個他著名作品勃蘭登堡協奏曲五號
例子:
很典型的對位法。
至愛麗絲。
其實到底是寫給誰的已經無從考證,但是無數段子都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因為他老婆真的叫愛麗絲,這曲是他求婚時的禮物。
拉德斯基進行曲
這個倒不是誤解,拉德斯基進行曲基本在維也納大部分的音樂會結尾都會演奏他,實際上拉德斯基是德國的一個殘暴的軍閥,作者在中二時期這下了這首曲子獻給了拉德斯基,結果後悔了一輩子。
生日歌,到現在為止生日歌也還是有版權的,屬於美國的summy公司,版權到2030年過期,後來summy被華納公司收購,版權歸屬華納,華納聲明,不支付版權費,在公共場合唱這首歌是違法的。也就是說,你每唱一次生日歌,就違了一次法。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你打我啊哈哈哈
舉一個克羅埃西亞狂想曲的例子,可能誤解不是很突出所以不太明顯,不過我周圍人普遍的誤解還是有的。
比方說很多人聽過以後覺得很歡快,很振奮很熱血,另外現在又及易成為很多很火的鬼畜素材,就會變得很嗨。實際上是描寫戰爭的殘酷和生命的希望,對命運的恐懼的憂傷的曲子我覺得「誤讀」未必是曲解作曲家本來的意思,因為作曲家究竟怎麼想的絕大多數時候都無從知曉。但是,後人是很容易被誤導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的標題。「名不副實」的例子太多了。
但凡帶有標題的音樂作品,都十分容易引發誤讀。很多作曲家在為作品冠以標題時非常謹慎,就是為了避免被錯誤解讀,但好事的出版商、樂評家等往往為了樂譜銷量或事通俗易懂的考慮,經常故意為作品添加標題;還有一些作曲家在這方面不夠謹慎,隨意冠上的標題將後人徹底誤導,這種情況也不新鮮。當然還有一類常見錯誤發生在翻譯時,特別是中文世界裡,進而導致誤讀。
這裡舉幾個例子。
貝多芬的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首次出版時的標題是「幻想曲風格的奏鳴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貝多芬去世五年之後,德國的樂評家、詩人Rellstab說這首奏鳴曲讓他聯想起「琉森湖上的月光」,這個說法此後變得越來越有名,「月光」也成為被大眾普遍接受的作品名。然而「月光」是對這首奏鳴曲準確的描述嗎?第一樂章的旋律與其說像湖上的月光,倒不如說是幻想性質的葬禮進行曲。然而由於它太有名了,也就沒辦法再糾正了。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被稱作「命運交響曲」這種說法,只有在日本(「運命」)和中國才有。誠然此曲有明顯的「光明戰勝黑暗」的主旨,但未必與「命運」相關。在英語里,第一樂章的主導動機有時被稱作「fate motif」,但不會以「fate」為全曲冠名。二戰期間這部作品曾被短暫地稱作「勝利交響曲」(Victory Symphony),因為「???—」恰是摩爾斯碼里的「V」,並且數字5用羅馬數字寫出來也是V。但是這種稱呼現在也已經不用了。
勃拉姆斯的Ein Deutsches Requiem,在中文世界一直被錯誤地翻譯成《德意志安魂曲》,因此被許多人誤以為是與所謂德意志精神有關聯。這部作品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德語安魂曲》,它與通常用拉丁文寫成的安魂曲最大的不同就是語言,此外也並不適用於宗教儀式,但精神內核是完全一致的。
拉威爾的《庫普蘭之墓》,顧名思義的話似乎是在庫普蘭(可能是弗朗索瓦·庫普蘭,也就是「大庫普蘭」)的墓旁邊追憶這位法國巴洛克作曲大師。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某某某之墓」在當時的法國是一種很流行的體裁,就是「紀念某某某」的意思。這部作品是拉威爾悼念他死在一戰中的親友所作,只不過因為使用了巴洛克組曲的體裁才冠上了庫普蘭的名字,其實跟庫普蘭毫無關係。
當然,命名最為混亂的也許是海頓的交響曲,幾乎都被出版商冠上了各種莫名其妙的名字,如果真按照這些標題去理解,可就離作品的原意相差太遠了。拉威爾
死公主的孔雀舞
你猜標題是什麼意思?夜曲不是晚上彈的,
小夜曲不比夜曲小,
即興曲不是即興作的,
幻想曲、狂想曲和想像力毫無關係,
搖籃曲不是彈給孩子催眠的,
船歌不是在船上唱的,
諧謔曲不諧謔,
幽默曲不幽默,
敘事曲里沒人講故事,
圓舞曲大部分是不能跟著跳的,
練習曲不是想練就能練的
其實被誤讀的古典作品有很多啦,樓上的朋友們舉出了好多,我在做一點點補充好了~~
說說「卡農」
提到這個「卡農」一定想到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D大調的卡農》(Canon and Gigue in D),也稱作《帕赫貝爾的卡農》(Pachelbel"s Canon),作品編號:T. 337。實際上,「卡農」是一種音樂體裁,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復調音樂。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就像一種模仿遊戲一樣。而這首卡農之所以出名僅僅是好聽。當然好聽就夠了。而且也有數以千計的歌手用過此段旋律寫在各種。比如伍思凱《愛的鋼琴手》等,快用爛了。
拉威爾:為悼念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
首先,本曲子並不是為悼念哪個公主而寫的。拉威爾描述這首作品為「呼喚小公主靈魂的帕凡舞曲,也許在以前,她曾隨著音樂在西班牙的庭落下舞蹈」。
同「卡農「一樣,「帕凡」也是一種曲式,是一支緩慢的、在法庭上跳舞的遊行舞曲。在這個舞曲上跳的舞也叫帕帆舞,又稱之為孔雀舞,Pavane(或稱之為pavan, paven, pavin, pavian, pavine, pavyn),是一種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盛行的緩慢雙宮廷舞步,由許多對雙人舞者組成一個隊列,2/2拍,舞步緩慢而莊重。
拉威爾將這首帕凡獻給了他的客人,Princesse de Polignac(波利尼亞克的公主)。
拉威爾試圖將作品演奏得非常緩慢 – 比差不多任何其它現代的詮釋都慢 - 據他的傳記作者本傑明·伊夫里說。批評者 Emile Vuillermoz 抱怨說拉威爾演奏的這首作品「說不出有多慢」。然而,作曲家並不為徹夜不休的批評所動。在查爾斯·烏爾蒙的表演結束後,拉威爾提醒他,曲子叫「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不是「獻給公主的要死的帕凡舞曲」。當作曲兼指揮家瑪挪亞·雷德特德斯科(Manoah Leide-Tedesco)問到怎樣理解曲名「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拉威爾輕輕一笑,答道:「你以為?標題和內容沒有一點關係,我只是喜歡這幾個詞,恰好放在這。就是這樣。」
樓上也有好多同好提到了貝多芬的奏鳴曲的命名問題。
實際上差不多大部分的作曲家的作品都不是自己命名的。。我是指哪個昵稱。
舉例:肖邦的練習曲中,Op.10 - No.5 In G Flat(黑鍵練習曲);Op.10 - No.12 In C Minor(革命練習曲);Op.25 - No.11 In A Minor (冬風)這些當時創作的時候也只有作品號之類,名沒有那些名字,都是後人加的。當然這些加的沒什麼問題,還挺貼切。
再來聊聊老柴
老柴的話就是1812序曲了。
老柴本身就不咋喜歡這個曲子,完全是應了領導的要求,迫不得已而寫的。號稱「旋律大師」的柴可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後,自己並不覺得滿意,在他給他的資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說:「這首曲子將會非常嘈雜而且喧嘩,我創作它時並無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他沒有想到這首樂曲後來卻成為他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這首曲在結尾處會有很沉重的炮聲,在一些超級發燒的唱片中,那些聲音是從真的大炮發出來的,但是並無卵用。
那為啥這曲子火了呢?因為高爾基。沒錯,就是那個寫「海燕啊,你可長點心吧」的那個高爾基。他評價道:「(序曲)......極其成功地描繪了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及其雄偉氣魄。」呃。。高爾基其實就是個工人出身(不是看不起),文學素養肯定不是很高。。。
還有朋友提到S.H.E借用莫扎特的第四十號交響曲。我個人覺得這個不算是誤讀吧,只是大家不了解。其實,S.H.E借鑒了好多古典音樂中的旋律呢
比如
波斯貓:曲子來自柯特爾比1920年創作的作品《波斯市場》(The Persian Market),也叫跳蚤市場。S.H.E借用了其中的唱詞部分。柯特爾比:&<波斯市場原封不動的挪,沒勁~
Remember:借用老柴的《天鵝湖》
除了SHE
還有五月天的《純真》,間奏用了「歡樂頌」的一小段。哎舉不過來了。總之現代音樂人腦子裡沒旋律了就找找前輩的作品,用了也沒人說抄襲哈哈哈哈
莫扎特第四十號交響曲,被SHE改編成《不想長大》的那個。莫扎特寫它的時候,小兒子剛死不久。
流浪者之歌?薩拉薩蒂的那首。
本來很悲壯的曲子已經被廣泛認為是搞笑的了
幽默曲為什麼聽起來不幽默? - 馬叔叔的回答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很多文藝作品,經過時光的打磨,歲月的洗禮。漸漸與作者的初衷漸行漸遠。我們只需遵從自己的心就好。
太多了……
通常誤讀的原因在於:在理解音樂的途徑上,很多人會覺得作曲家的人物傳記居然會比樂譜更可靠……曾經有人問我既然你喜歡巴赫 那巴赫的音樂里你能聽出什麼故事景色畫面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