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的陰陽是什麼?

比如同是虛證,就分陰虛和陽虛。這二者如何區分?

我來補充一下,請答題的人不要扯一堆二元對立論,題主問題的關鍵是,二者如何區分? 也就是說,有A和B兩種事物,中醫如何定義A為陰,B為陽,為何不能反過來定義;假如又有C和D兩種事物,中醫如何定義C為陰,D為陽;假如A和C都被定義為陰,他們之間的共同之處是什麼?是否具有該共同點的都被定義為陰?而A和D為什麼又是對立的?切記不可循環論證。


夠了!你們這群中醫黑,一天到晚偽裝成中醫粉來黑中醫,有本事就光明正大地黑,別拐彎抹角地間接黑,害的我都分不清誰是友軍,誰是敵軍了!

不過,其實我是嫉妒。我嫉妒你們黑得那麼好,黑得比我好,我深感慚愧。作為一名中醫黑,我的修行還不夠,我向各位中醫黑表示崇高的敬意。


高票答案畫了一堆圖,卻連基本的陰陽定義都無法給出,還莫名其妙地獲得那麼多贊,還記得載流子么?雨不濕衣,雪不沾身的神功,居然只有幾萬個贊,要我說,幾億個贊都不夠。這必定是吸粉偽中醫。


下圖這位是真正的中醫,這位已經完全掌握了中醫的精髓。 你看,絕對性,不可變性,相對性,互相轉化,互相包容,互相改變,簡直是中醫界的大師!中醫大師可以視任何矛盾不顧,超越一切邏輯和理性,想要陰陽矛盾,它們就矛盾,想要陰陽包容,它們就包容,想要它們轉化,它們就轉化。

當然,我身為祖宗十八代老中醫的傳人,對中醫的理解程度絕不遜於這位大師。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我完全贊同這位大師的話。

我給人看病的時候,陰陽隨便亂說的。有病人來問我,別的醫生怎麼說的不一樣。

我一看,嘿,那個醫生是我朋友,我就拋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轉換的理論,表示我跟那個醫生說的是同一回事。

我一看,嘿,那個醫生我不認識,我就拋出對方水平有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言論。

我一看,嘿,那個醫生是個不厚道的競爭對手,我就拋出對方是偽中醫的理論,然後陰陽虛實繼續一番忽悠,必定是我博大精深。

還有下圖這位。陰陽反過來定義也是可以的。沒毛病。反正,我嘴裡說陰陽,隨便說好了,誰也沒法證明我是錯的。

看,陰陽還有君臣。 陰陽可以反過來定義。 看,謀反這事兒也可以用中醫解釋,多麼偉大,多麼正確,中醫連歷史都看透了。

陰陽剛剛還是互相轉化,互相包容,互相克制的,這會兒,變成坐標系了!我可沒見過坐標系還有互相克制,互相包容的,更沒見過坐標系還分君臣的。

接下來又一個中醫黑被我逮到現行。可惜他圖貼得太大,截不到ID了。

這會兒,陰陽有標準了。原來陰陽是水火。可惜啊,中醫水火是什麼呢?中醫水不是科學水,中醫火不是科學火,到底是什麼呢?博大精深的狀態!

至於,水有沒有熱水冷水,這都不重要。

人體內能量上浮,非常正確,只是我不懂中醫的腿是靠什麼驅動的。中醫的手臂想必要比大腿厲害,畢竟,能量上浮,手上的力量總比腿上的強吧——當然,或許,中醫能量不是科學能力呢?

體內陰液下沉。恩,反正陰液也沒有個定義,也沒有個實體。就當是液體吧。中醫的腿上一定有大量的陰液,而大腦里估計沒點液體了——當然,或許,中醫的大腦不是科學的大腦,中醫的腿不是科學的腿,中醫的下也不是科學的下,一切都是博大精深無法解釋的。

再來,陰為形質,陽為精氣。 這和之前的水火論不同嘛。沒關係,不必在意這些細節。

陰為物質基礎,陽為功能化用。同時,陰為靜,陽為動。太棒了!可是,這怎麼互相轉化包容克制呢?大腦的功能轉化為大腦的肉質,大腦的肉質轉為大腦的功能,同時,大腦的功能剋制大腦的肉質,大腦的肉質克制大腦的功能!驚了我居然得出了如此不得了的結論!

等等!說好的陰陽是整體狀態的,你怎麼就把陰變成實質了呢?黑中醫也要按照基本法啊!

那個比方更是神奇!陰虛是大腦的肉質沒了,但還在思考!陽虛則是大腦的肉質有,但不思考了!驚了!

又來?!冰淇淋,可樂含有大量的糖分,超高的熱量,這居然是陰寒? 這分明是大熱好不好?有人吃辣椒導致拉肚子怎麼辦?莫非有人吃了假辣椒?

還有,根據那個陽是火,陰是水的理論,還有那個陽是功能, 陰是實質的理論,結合起來,吃辣椒導致人體功能亢奮,至於是那一部分居然是菊花?我覺得不對。陽氣上浮,不是應該是大腦亢奮嗎?

哎,你們黑得那麼好,我也是說不出話來。


依次回答
1.比如同是虛證,就分陰虛和陽虛。這二者如何區分?
答:
陽虛是功能的障礙(?_?)?有油但火不旺是陽虛
陰虛是實體的虧損(?_?)?油沒了是陰虛

2.請答題的人不要扯一堆二元對立論,題主問題的關鍵是,二者如何區分?
答:
二者是結成一對討論,不同的取樣和視角導致區分標準不同。實在要分,就看君臣關係。
eg:陰為陽之君,靜為燥之君。


3.也就是說,有A和B兩種事物,中醫如何定義A為陰,B為陽,為何不能反過來定義
答:反過來可以,整個系統全反過來就行,你可以在橫軸上標x縱軸上標y,反過來你也可以在橫軸上標y縱軸上標x。

4.假如又有C和D兩種事物,中醫如何定義C為陰,D為陽;假如A和C都被定義為陰,他們之間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答:
比如a火為陽,b水為陰。
比如c捭為陽,d闔為陰。
共同點是:
陽的主動、主剛、主外擴,如ac。
陰的主靜、主柔、主內守,如bd。


5.是否具有該共同點的都被定義為陰?
答:
陰是最終共同點,元共同點,是本質屬性,在本質上有共同點即為陰。
再展開,逐漸淺表化(?_?)?本質屬性的外圈是特性,特性的外圈是一般屬性,越往外越具體。

而A和D為什麼又是對立的?
答:
微觀上說:a和d在本質屬性上對立,然而在最外圈的具體的屬性上可能毫無關係。
宏觀上說: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綜上,個人覺得陰陽更像是一種模型,用來構建和表述一個系統,比類取相也只是為了用來解釋,讓你透過它來看待事物的聯繫和演進、內在矛盾和消長,是作為一個模型,不是一個安拉,可取可舍可信可疑。

比如:
肝,對應東方,取相於木,對應雞,其腑為膽,在竅為目。這並不是說人的眼睛是用雞或者木頭做的,而且長在東邊。
又比如:
心和腎湊一對的時候,心是陽,腎是陰。因為心是火,腎是水。
心和小腸湊一對的時候,心是陰,小腸是陽。因為臟為陰,腑為陽,實心的是陰,空心的是陽,閉關鎖國的是陰,對外開放的是陽。同理還有肝與膽、肺與大腸etc.


陰陽是提供一副鏡片,不是提供一種定見。


0和1


古人都是純樸的,沒那麼多的心機。

本就是根,末就是樹葉,木就是樹,水就是川。

陽氣就是陽光,陰氣就是黑暗。

現代人就故意把陰陽巫術化,什麼獨陽不生,孤陰不長。什麼腎陽腎陰的。連他們自己都看不明白是什麼。


私信雖多但問題類別比較集中,故在此更新兩句:1.問病求醫的,請再讀一遍本文;2.問食療的,我鄭重地告訴你,人類是雜食動物,只要沒有吃了不舒服,那請隨便吃;3.好奇中醫想學習入門書的,我不推薦本草,我個人認為教材最好,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而本人是玩兒針的,所以必須再提一本《經絡腧(音同:書)穴學》,詳細原因我可能以後會寫篇吧。
讀完這些書之後你就會欣喜地發現,都是什麼(嗶——)玩意兒!

—————以下是原文—————
。下班了,隨手一刷刷到這個問題,即興發揮了幾張優秀到摧枯拉朽的手繪。

此為陰陽平衡,相互制約、消漲,互根互用。
突然,陽氣偏盛了!

這叫陽盛,最常見的表現之一,是上火。這種情況下,應該滅火。
第二天,陰氣偏盛了!

這就是陰盛。臨床有可能表現為水泛畏寒。這種情況下,應該除水。
又突然!還是上火了!

但這次是因為陰虛。所以這種情況下的上火,應該滋陰。
再突然!又畏寒了!

但這次畏寒是因為陽虛,所以這種情況下應該壯陽。
除此而外,還有陰虛伴陽亢,陰陽兩虛等等基本概念,由上面圖片類推,就好理解多了。
綜上所述,不要憑空問我中醫能治療xx病嗎,比如問我,中醫有什麼治療青春痘的方法嗎,在此我鄭重回答,上面圖片中的任何一種情況都可能引起青春痘或者其他xx病,而且實際情況還遠不止這幾類,而我不知道你生病是哪一類,而你憑空問我,那麼我的答案是,不知道。


陰陽是古人仰觀天文,近取諸身後總結出來的認識宇宙的方法論。古人看到哪些別人說得太多我就不說了,我就用科普的語言解釋下。宇宙層面來看,最大的現象莫過於宇宙的膨脹與收縮,膨脹為陽收縮為陰。地球上來看,上升為陽,下降為陰。人體上來說,機體將吃的或儲備的營養物質轉換為能量的過程為陽,機體將吃的營養物質儲備下來的過程為陰。宇宙中最基本的兩個概念是物質和能量,空間的概念是物質伴生而來 ,時間的概念是能量伴生而來,而物質和能量是互根的,會相互轉化。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也存在著物質和能量的相互轉化相互依存,稍微細分可以分為五組,分別為金木水火土,金代表收縮的能量,木代表發散或膨脹的能量,水代表下沉或凝結的能量,火代表上浮的能量,土代表中樞氣象的能量。而能量不能憑空產生吧,得有物質基礎,所以這五組還進一步分陰陽,陰為儲備組內物質,陽為利用儲備物質實現組內功能。而這五組就是中醫所說的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雖然科普的語言,也許有些人看著還是懵。就說這些吧,中醫就這樣,學起來很費勁,想我自己獨立完成上百萬行的大型科研軟體也沒感覺到那麼難!中醫哪是研究人體,根據天人合一的理念,學中醫得把宇宙悟得差不多!


通感一把:
吃了口辣椒/姜導致出汗、菊花開,這是陽/火;
吃了口冰淇凌/冰鎮可樂導致打寒顫/拉肚子,這是陰/寒;
喝了口薑絲可樂,挺舒服,陰陽調和。

吃羊肉上火;
吃白蘿蔔去火;
蘿蔔燉羊肉,經典搭配!

好了,我開飯了,吼吼!


作者:鳴書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到中醫,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陰陽五行,然後便覺得是「玄學」,甚至我今天看到有人說,一旦有中醫和你提陰陽五行,那麼必然是騙子。歸根結底,是因為談到它時,大部分人腦子裡第一個冒出來的圖片,是這樣的:

陰陽真的是沒有標準,無法量化的東西嗎?我的觀點是,陰陽有標準,但無法量化。陰陽的標準是什麼?中醫的陰陽其實就是一對特徵名詞。

什麼特徵?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水火是陰陽的標誌性事物,它同時具備了寒熱、明暗、動靜的特徵。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清陽為天, 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 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 雲出天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第一句話,是說,人體內能量輕浮上升多屬於陽,而體內陰液貯存向下,多屬於陰。

這樣,第二句就好理解了,古人法於天地,取象比類。清陽為天,是熱量帶動了水液向上,化作水蒸氣和雲,濁陰為地,地氣卻可以吸收陽氣而上為雲,天上的雲釋放能量,又下而為雨,一天一地,一陰一陽,一水一火,循環往複,生生不息。所以為什麼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就是古人的道,也是古人認為的人體陰陽之道。

所以我們重新關注到到人體本身,所謂陰虛證,多數是指陰液不足,所以比如口乾不欲飲水,大便乾結,小便短黃,舌紅少津或少苔,都是陰虛證的典型特徵。陽虛證,則多會面色晄白,神疲乏力,氣短氣虛等等,為典型特徵。——《中醫診斷學》

但這還不夠,陰陽只是一個特徵,沒有任何中藥方劑是主治「陰虛」或者「陽虛」的,因為這實在太籠統了。我們都知道中醫是「辨證論治」,什麼是中醫的證呢?我們引入了「藏象」的概念。

古代解剖學不甚發達,對人體內部生理病理規律難以系統解釋,但是古人說「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類經》

就是說,身體內部的變化,必然會表現為人精神與生理上的異常,通過觀察表現在外的變化,古人得到了一系列緊密相關的「功能集團」。並將之命名為「五臟六腑」。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中醫的腎不同於西醫的腎,中醫的腎並非實指,而是以「藏精」——主生殖與生長發育,「推動調節臟腑氣化」——調節新陳代謝與能量轉化,主納氣——大家都知道腎虛的人上個樓都會喘大口氣,而腎這個功能就是與呼吸運動相關,腎在志為恐,在液位唾,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在竅為耳及二陰,這都是一系列密切相關又各自獨立的「功能集團」,五臟六腑皆是如此。

直到近代,西醫傳入,部分人牽強附會,將中醫的臟腑與西醫的有形實指的臟腑混為一談,才有此誤解。

那麼中醫的臟是否有實指呢?有。

中醫提到的腎虛,那這裡的腎是指什麼? - 樂泉的回答 - 知乎

這裡引用一下@樂泉 的答案,他已經說得很好,我就不再贅言了,實際上,到知網上查找,會發現幾乎對每個臟象,都有現代科學上的解釋,所以中醫的臟象,也是實指。

再回到陰陽,就簡單多了,有形實指(五臟六腑)加上特徵名詞(陰陽)構成了中醫「證」的基本模型。注意這裡的陰陽,包括了八綱辨證中的「寒熱」、「虛實」。所以我們再看中醫的「證」,精確下來就是:

"證「是一些症候群加上體征,而」證「的本質是人體對疾病某個階段的病理生理應答。 西醫是「辨症」,」症「是癥狀的意思。鳴書 - 知乎

比如中醫說的「心氣虛證」,有心病表現——「心悸,胸悶,氣短」,有氣虛表現「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動後諸症加重 ,面色淡白,舌質淡,脈虛」,又比如心陽虛證,心病表現「心悸怔仲,心胸憋悶或痛」,有陽虛表現,「氣短,自汗,畏涼肢冷,神疲乏力,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脈弱或結或代」,心陰虛證,有陰液虧虛而導致心的異常——「心失濡養,心動失常,故見心悸」,心神失去陰液濡養,則導致虛火擾神,神不守舍,所以心煩不寧,失眠多夢,陰虛失潤,口燥咽干,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等。

可見中醫定義每個「證」,都是有嚴格標註和依據的,而非某些中醫黑,上來就說「你這可能是陽虛,也可能是陰虛」的意氣之語。也只有在形成了這種完整的「證」的條件下,才能對應中藥與方劑。

大家都知道葯有四氣,寒熱溫涼,本質上就是陰陽。葯有五味,酸苦甘辛咸,味不是我們所說的味道,比如辛是發散,行氣行血,多治療表證及氣血阻滯,五味是功能。葯還有歸經,歸的就是五臟六腑的經脈。細心的人已經發現了,這才是中藥所對的「證」!他們與前面所說的陰陽臟象,是一一對應的!

但是多數情況下,中藥的主治及對證只是來源於方劑,單用效果不佳,我在另一個答案中說過,「中藥是方劑的中藥」,舉個例子,比如中藥「黃芩」有安胎的作用,不是說單用黃芩泡水即可,而是反映在方劑「芩術湯」中,而許多方劑,對劑型,炮製,煎煮方法,劑量、配伍等等又有要求。

順帶一提,中醫還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等其他辨證方法,比如六經辨證將病分為「少陰病」、「厥陰病」、「太陰病」、「少陽病」、「太陽病」、「陽明病」六種,這不同於上面所說的臟腑辨證,這裡的六種病,太陽少陽之類,指的是病位,太陽在表,少陽半表半里、陽明在里,每種病又是不同的特徵,這裡不贅言。

總之,中醫陰陽,只是一個特徵名詞,並不能作為中醫不嚴謹的證據,看中醫嚴不嚴謹,還要看中醫對證的把握。

這裡我們可以引入五行的概念,金木水火土,對應肺肝腎心脾,很多人以為金就是金子,木就是木頭,不是,金木水火土同樣與陰陽密不可分。我們前面已經說了,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天氣上為雲,地氣下為雨,是一個循環,那有人就要問了,那如果在半空中的水蒸氣怎麼辦呢?引用一下我以前的一個答案:

蓋天地之位,北寒、南熱、東溫、西涼。陽升於東,則溫氣成春,升於南,則熱氣成夏,陰降於西,則涼氣成秋,降於北,則寒氣成冬。春之溫生夏之熱,夏之熱生秋之涼,秋之涼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溫。土為四象之母,實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宮在六月火令之後,六月濕盛,濕為土氣也。其實水火交蒸,乃生濕氣,六月之時,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熱相逼,是以濕動。濕者,水火之中氣,土寄位於西南,南熱而西涼,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四聖心源》

再補充一點,五行生剋是以氣而不以質,成質則不能生克。水火金木是四象,即四時之象,即陰陽之升降。土合四象,是謂五行。

作者:鳴書
鏈接:為什麼是火生土,土生金? - 鳴書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五行是什麼,五行就是這種氣機的運動,升降浮沉,所以古人將有這種特性的方位化為東南西北,在人體上,則將有這種特徵的臟腑,用五行指代。比如脾屬土,「土愛稼檣」,是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所以以此代稱。但是五行在中醫作用也多為這種指代作用,並不如陰陽影響那麼深刻。

還有一點就是五行相生相剋,也被用來放在病變的臟腑傳到上,比如「土壅木郁」,就是脾氣太過,影響肝臟正常疏泄的一類病證。但我以為這依然還是脫胎於實踐中的方劑應用。就比如有人問這個問題:中醫治療方法中有虛則補其母,其中為什麼沒有鑽木取火法呢,不可補肝然後起到補心的效果嗎? - 醫學 - 知乎

下面回答就是,臨床上肝虛證都非常少見,所以就不會出現這個理論,儘管在五行生剋上看似乎有道理。中醫理論很多時候都是這樣脫胎於實踐而產生的,他們很多都是植根於方劑,而非牽強附會,陰陽五行,都是這個道理。


文章來自: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6a30aed0102vh1m.html?vt=4type=-1lan=twlan=twlan=tw

  JT叔叔:醫家的陰陽觀念與病理學

  中醫一般論的疾病與人體劣化過程是這樣的:

  陽實→陰虛→陽虛→陰實

  疾病傳變的過程,它是「陽實」變成「陰虛」,然後又變成「陽虛」、再變成「陰實」。

  這其實也就是人類身體毀壞、墮落的順序:

  一個小孩子——如果不是一出生就打很多抗生素、疫苗、或是吃很多西藥把他的怨氣搞壞了——小孩子出生的時候,肉身只有這麼一點點大,可是他的靈魂是很大隻的,所以靈魂一定帶了很多能量來。可是,他的肉身還不足以承載它,所以小孩子動不動就會上火啊、流鼻血啊、好動啊、哭一天都不會累。大人跟小孩子玩十二個小時,大人快要去死了,小孩子還在笑,小孩子就是這種動物。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體質上的病,多半是「陽實」。那個時候的上火是真正的上火,那樣的小孩子,你要醫他的這些病,可能就要用滋陰的葯,補足他物質的身體,讓他的身體長得「有料」一點,好跟得上他的能量,讓滋陰的葯把陽氣跟他的肉身收斂得更密合一點,「陰平陽秘」嘛,不要讓他上火;陽浮越出來,就變成上火了。

  可是呢,如果一個人生病的體質,原來是陽實證,他一直燒一直燒,中醫說「壯火食氣」,其實也會消耗你身體的質素。一直在上火,你身體的物質就一直被它燒掉,最後你的物質就會有很多的虛損,維他命也用完了。身體的質素產生一種虛損的狀態,那叫作「陰虛」。所以那個人會覺得口乾舌燥又心煩發熱,所以這種時候要用滋陰的葯才能收斂他的火。

  基本上,治則相同,「陽實」和「陰虛」可以看作是一組。

  真正陽實的人,脈洪實有力,發狂奔走,脫衣服、上屋頂唱歌的那種,我們是可以用清火的葯啦,因為陽太多了,所以可以把它去掉。

  只是,對小朋友不可以常常這樣搞,因為他多出來的陽是以後還要用的,你砍掉了他就沒有未來了。那種每天塞小孩子吃生菜水果的父母,都不曉得那孩子的鼻過敏、氣喘病,黑眼圈,胸口凹下去……就是家長的這種愛心搞出來的。

  然後呢,當「陰虛」了之後,身體的物質有所虧損了,這些不夠的物質又抓不住能量了,能量又散掉更多了,於是就形成一種「陽虛」的狀態——肉身裡面的能量越來越不夠——這樣的人,他就會有氣無力啦、軟綿綿啦、精神不好啦、心神渙散啦。

  那「陽虛」到極點,中醫說「陽密乃固」,陽越虛越會散掉,終於有一天啊,你的陽少到好像臭氧層發生破洞一樣。當屬於你生命正常神態的能量缺了一塊的時候,沒有陽氣充實於其中的那塊肉體,我們稱之為「陰實」。

  那塊肉就是可以變成癌病的東西,因為你已經沒有正常的生命能在裡面運作了,那些異常的低級能量,就會創造出它自己的奇怪結構。

  「陰實」這個東西,「陰」是「物質」;「實」就是「太充實」,所以「陰實」通常都會有個共通的現象,就是它「長特別多」。所以癌病是「陰實」,心肌肥大是「陰實」——就是因為它能量不夠,心臟代償性的練出肌肉,這叫「陰實」——甚至一般所謂的肥胖,也是「陰實」,因為他的氣太虛了,靈魂用來「鑄造肉身形狀的模子」都鬆掉了,沒能量,營養的輸送不好,所以身體堆了一堆東西代謝不掉……於是他的肉亂長一通。所以談「陽虛陰實」,光講肥胖就夠了,還不一定要講到癌病。

  當然,癌細胞跟紅斑狼瘡是蠻典型的陰實證啦。當一個人陰的系統跟陽的系統不平衡的時候,像我們現在的人,免疫機能都很爛,得癌病的人很多。免疫機能,是副交感神經這一塊。而癌病,我們中醫說是「陰實」之病——有形的肉體不受無形的生命能制約,沒有好生命能的壞肉,長一大坨。免疫機能不能打敵人,專打自己。

  我們一般說扁桃腺發炎,其實也多半是陰實,雖然「發炎」是局部的陽實證,但總體而論,往往是因為你的少陰腎經受了病毒的攻擊,沒有生命能輸送到扁桃腺,扁桃腺的那塊肉發生一種類似死亡的狀態,所以才開始腐敗。

  有些人以為發炎都是上火,都是「陽實」,要不然就是「陰虛」,很少有人說發炎其實是「陰實」或者「陽虛」。

  可是,我自己有一個人生體驗,不曉得各位有沒有感覺到過?當我們身體比較不好的時候,身上比較會有汗臭味。我從前有一天拿著換下的衣服,覺得:「咦?怎麼衣服有點臭味?」然後就湊著衣服聞,發現有一塊地方特別不好聞,位置大概是在我的肩膀的部分,然後我那幾天再摸我的肩膀,發現我後肩膀的體溫就是比其它地方要低一點。

  就好比說,我們嘴巴裡面有口水,我們嘴巴裡面的口水是我們靈魂場域之內的東西,所以它不會再我們的嘴巴裡面腐敗,除非是很嚴重的口臭——其實口臭也不是口水腐敗,它是從內臟出來的——活著的人,熱戀當中,來個Frenchkiss,不會覺得很難聞。可是呢,你沾五滴口水離開你的嘴,在你的手背上面擦十五下再聞,那……簡直是惡臭啊!它只要一脫離你靈魂保護的場域,就開始腐敗了。

  所以這些腐爛、發炎,它也不見得就是實熱證,很有可能是「陽虛」或者「陰實」,這個觀念我們要先建立起來,不能一概而論。像有些人爛嘴巴、爛陰道,那是陽虛極了了,不是上火上極了。這種的肉身崩壞,不可以用清火藥來醫的。要跟大家釐清一下。

  中國一般論的「陰平陽秘」是說,我們人如果陰陽不平衡,那就要讓多的那邊少一點、少的那邊多一點。

  可是,還是要分辨是虛證還是實證。就好比說「陰實證」,的確是陽虛到幾點造成的,可是陰實證,我們有時候可以用破瀉陰實的葯喔,把它的陰打掉一些,把那種很沉很緊的附骨脈打松成虛脈,然後再來補陽,這樣比較好補,不然補陽葯會被陰實頂出來,而把人燒壞。

  最近因為火神派的再興起,陰實證,有些學得不全的人愛用很多很多的附子去對付它。什麼病都先想到要用附子劑、用陽葯,這是「陰陽」概念上的正確,雖然用很多很多的陽葯也有可能把陰實逼出來,但實際操作時,並不是只有這麼一種搞法。

  好比說胸口絞痛的病人,用涼潤滑痰的「連籽一起打碎」的栝蔞實,加上生半夏、薤白和酒煮,吧壓在胸部的痰飲拔掉,之後再用補藥,就輕鬆很多。如果直接就附子六十克一百克往上加,這病也不見得就會好。

  有淤血的人要先去掉淤血才能補。也不見得一開始就要用附子、硫磺。

  肝硬化是肝陰實,要化瘀利水補陽疏肝;憂鬱症也是肝陰實,要補陽生肝陽且疏肝。兩路葯的補瀉配比就不一樣。

  重症肌無力是脾陰實(脾主肌肉),臨床上用升提陽氣的補中益氣湯效果不怎麼好,但用去脾濕的平胃散效果卻好很多。這也是不能直接補陽的例子。

  這也就是說,「實者瀉之」,在「不會損傷陽氣」的前提下,先把「陰實」「瀉掉」,治療上會比較順利。那當然,如果專用什麼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三棱、我述這些損傷陽氣的葯來攻陰實,那也是不對,會把人打虛、打死。

  治腫瘤,基本上是「九補一攻」。還是以扶正為主的。

  實證要瀉,像「陽實」的話,我們會用瀉火藥來下火、清火,可是這裡再回頭提醒大家喔,因為在台灣地區天氣熱的時候我們的元氣很容易散掉,所以一定要好好的補齊、把氣守住。那種時候,你說:「天氣好熱喔,人要中暑了,很不耐熱,所以我應該喝青草茶來消消暑!」那當然不對啊,氣已經在損耗之中,怎麼可以吃那種東西呢?吃了就要嘔吐了。

  像我前一陣子被熱得好難過,中暑了。中暑之後,就開始拿艾炙條在玩,到處炙一炙,艾炙是很補陽氣的東西啊,結果炙一炙發現:「咦」不怕熱了,而且精神變得好好。」你才知道夏天真的非常需要補陽。你不要說:「『炙』不是很熱的東西嗎?那應該冬天做吧?」當然冬天做有它的意義在,冬天做它會收納進去,摺疊起來它就生「精」了。但是夏天做,你會發現你的氣一實,你的抗熱能力忽然增加非常多,氣很虛的時候根本不能耐熱。

  就連夏天天氣很熱、喘吁吁的時候,我們都不可以吃青草茶、苦瓜丹,而需要吃補氣的葯的前提下,一般人生的病,我不知道別的地區,但在台灣,需要用瀉法的機會還真不多耶。

  青春期的青少年,滿臉的青春痘,當然我們知道他是上火。我們可以用一點點清火的葯幫他清,可是呢,用了三天,他青春痘有一點退了,馬上就要用不傷元氣的調理葯,否則這個人,高高興興一直吃下去,等到痘子完全沒有的那一天,青春也完全沒有了。然後就形成我們所謂「冰山美人」的狀態,五臟六腑都凍結了。

  至於成年人長痘子,有一小部分是生冷吃得太多了,寒氣霸佔了整個身體,剩下一點點的陽氣被逼到頭上來;或是抵抗力少到全身都在發炎發燒、痘子愛怎麼長就怎麼長,那種人,馬上中止吃生冷,往往過一陣子就會好些。

  還有一些虛損,是可以看痘子的位置的,比如說有人青春痘光長在下巴,而且顏色暗暗的,以中醫一般的面診而言,下巴是對應著腎,那樣的人很可能是腎太糟了,臟中排不掉的肚臍都呈顯到面部來,吃補腎葯,比如說濟生腎氣丸,把腎救回來一些,痘子就會少很多。

  這些一般人統一以「上火」一詞定義的事情之中,就有很多很多根本就不是上火,都是不可以吃下火藥的。

  中醫說的「陰平陽秘」,一般性的理解,就是:陰陽要平衡,人才不會生病。所以陽虛當然要補陽,陰虛要滋陰,陰陽兩虛的人要先補陽再滋陰,陰實的人要先泄陰實再補陽。

  相反的,陰虛的人,每天都上火、發煩,跟你講:「啊,我每天都在上火,口乾舌燥!」你說這樣的人,要不要幫他下火呢?

  但是這在實際操作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你如果把一個陰虛的人先下了火,變成「陰陽兩虛」了,有時候,他反而看起來病得不是那麼厲害,彷彿癥狀也緩解了。陰陽一樣若也可以達成某種平衡,讓人覺得舒服一些。於是在這裡,就形成了一種很糟糕的醫法,而這種醫法,偏偏就是現在外邊最流行的醫法。

  各位有沒有聽過《伊索寓言》的故事啊?有一隻兔子挑了一個擔子,兩遍不太一樣重,然後狐狸哥哥來了,跟牠講:「你這邊太重,我幫你吃掉一點。」那過一下又說:「你那邊又顯得太重,我再幫你吃掉一點。」然後就一直這樣子幫牠吃掉一點、吃掉一點,等兔子到家的時候,兩個擔子都空了。

  那現在,很多醫者最擅長的就是這一招,就是:「你在上火,我幫你下火。」等到你全身都沒有火了,開始於住了,就讓你吃破血的葯。這樣子交替來,氣分削一刀、血分削一刀、氣分削一刀、血分削一刀……很快人就毀掉了。

  之前也跟各位講過,以台灣人的陰實習慣,吃補藥很難有效,都被生生冷冷的飲食破解光了。補藥不容易有效,就變成只有清火藥遊戲哦啊,所以就順理成章這樣一刀一刀繼續砍,這是外面醫生常常用的手法。

  臨床上,對於「陰陽兩虛」的人而言,補陽比補陰重要,這個人要先有能量(陽),才有辦法搬運物質的營養(陰)去滋養身體、排除毒素。陽氣夠的人,三餐吃好,就很補陰了,連滋陰葯都不必開。

  可是,現代人往往既是陽虛到極點了,還是一味迷信著要多吃青菜水果補充維他命、吃生機飲食「排毒」,那些都是很荒謬的作為。你證諸實際就會曉得:陽虛的人長口瘡,你維他命吞再多也沒有用;陽虛的人便秘,水果當飯吃大便也不會通。什麼生機飲食幫助排毒,拿來當癌病的保養,吃到病情大惡化的,比吃了有改善的,多太多了。

  吃生機飲食成習慣的人,有時候因為身體搞到太虛了,連感冒都沒有力氣發燒,他本人以為自己變得不太會生病,但他們的那種感冒,常常都是「直中少陰」的腎經感冒,感冒了就累累的倦倦的,病發得不猛,不然就是光欄扁桃腺……這些都不是比較健康,而是比較不健康。

  陽虛陰實的年代

  就有助教跟我說啊:「聽了你的中醫課之後,我就覺得,我們現代人,都生活在一個陽虛陰實的年代。」

  為什麼說現代人都活在「陽虛陰實」的年代?

  比如說,看到一個人,先看「年收入是多少、長得好不好看」,而不是個性為人如何。大家都比較在意有形世界的東西,都比較不在意無形世界的東西。

  面對食物,多數人也只看到物質的部份,而不看它在能量的世界會起什麼作用。

  比如說蘋果,有形的角度來看,營養成分都是很好的,於是大家都很愛吃;可是,從能量的角度來看,它是會閉鎖人體氣血的運行。在中國歷代本草書裡頭寫的「林擒」(今天小的叫沙果,大的叫蘋果),是會「束百脈、細百脈、閉百脈」的一味葯,水果之中比它對人體更不好的大概很難找到了。便秘的人,一味它含纖維很多,結果吃了反而便秘得更嚴重。連續一兩年,天天吃的話,你會真的把到這個人的脈今年比去年細!

  現代人的營養學,我不能說它是「錯」,我只能說它「窄」,用中藥用習慣了,考慮的多半是一味葯能量的調性:有些葯會往上走、有些葯會往下鑚……成份一樣,藥性也不一樣。聽到現在在說的什麼「某某食物有某某成分」的論點,總覺得很偏狹。

  「物性」這個東西,最好是陰陽兩面都要看到。

  比如說中國人最代表性的美容葯是「白芝」,敷了臉會白。可是白芝的化學成分,驗出來都是「會促進黑色素生成」的成份,所以僅看化驗出來的成分,你就會覺得它不可能用來美白。可是,它真的有效啊!中國人的一些最代表性的美容葯,都是疏通臉部經絡的葯,因為它們能疏通臉部的經絡,所以可以讓人的臉部恢復活性、容光煥發、變白。而這些,都是它們「陽」的部分,從化學成分是看不出來的。

  很多人,以為自己吃得很健康無毒,到最後還是把自己的健康毀了。

  其實啊,如果你要問我:「如果要學中醫,怎樣才能快速入門?」

  我的回答,如果你要一個最簡單的版本,那就是一句話:「請你相信人是有靈魂的。」

  我常講外面的人搞中醫,在搞「假傳」:什麼「某某藥材有什麼化學成分」之類的,甚至有一些狂人說什麼中醫的針灸是作用在人的「神經」,那怎麼會是中醫在應用的理論系統?

  中醫在一開始所說的「經絡」,就是形而上的東西,人或者,身體表面有這麼一道能量之流,用電阻測量器可以檢測得到;人一死,就沒了。那是靈魂上的器官,不是肉體的。

  而一直以來都是注視著「形而上的身體」的中醫,落到了這個「陽虛陰實」的年代,那真是困窘得不得了,什麼東西,人家都要我們給出一個「有效成分」、「化驗報告」,他才肯信!卻不曉得,在中醫的系統,「有效成分」、「化驗報告」,其實都是謊言、是「假傳」!

  外面有很多中醫師都很會說「假傳」。

  他可能告訴你說:

  「用龍骨、牡蠣可以安神,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鈣質!鈣質可以安神!」

  可是,聽他講這話,你就會想問:

  「我每天嚼小魚乾、灌牛奶吶,含很多鈣啊,好像我這個『神』……沒什麼『安』嘛?」

  所以,在鈣質之外,一定還有別的理由才對吧?

  有人說吃什麼可以健康,是因為它含有「有效成分」,什麼「人蔘裡面有某某有效成分,吃了以後可以大補元氣、抗氧化哦、刺激心臟跳動……」,然後呢,你卻又會發現:「欸?怎麼我拿跟白蘿蔔一驗哪,絕大部分的成分都和人蔘一摸一樣耶,那吃白蘿蔔有沒有效哩?」那當然沒有效。白蘿蔔,外號「人蔘的天敵,補藥的剋星」,即使成份極近似,三年才長兩根鬚鬚的,和三個月就長小腿一樣大一根的,藥性就是不會一樣,甚至會相反。

  所以你要拿西方的化學去看待中醫的種種事情,其實會很受挫的。

  過去的三十年是一個科技當道的時代,過去的中醫,因為已經被習慣於西方科技的人看不起太久了,所以在外面跟人談起中醫的時候,他就會強迫自己講出一些聽起來「很像科技」的話(其實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話)來跟病人溝通,讓病人相信他:

  「你看!其實我也是很科學的喲!」

  其實這些話根本就沒有人聽得懂,包括他自己本人。

  中藥根本就不能這樣子玩的!中藥是有「陽」的部分的,葛根湯可以松後頸的緊,可是如果是脖子側面連到肩膀的緊,葛根湯就沒用,要用小柴胡湯了。這兩個方子作用的經絡不一樣,有效位置就不同。這種事,你怎麼能跟我講「有效成分」?我們不能把它想成是西藥的「肌肉鬆弛劑」之類的東西。


「為何不能反過來定義」這個問題就如同問能不能叫太陽作月亮,叫月亮作太陽,叫爸爸作媽媽,叫媽媽作爸爸,叫男人作女人,叫女人作男人一樣,答案是當然可以,這些只是一個叫法,但是別人同意嗎?叫法和名稱雖然不是重點,但除了與約定俗成矛盾之外,名詞的產生也包含了所指代事件的含義或歷史意義,例如男女之字在造字時就有了特定指代,而對於陰陽:陽有「日下」之意,陰有「雲下」之意。
上面這個問題是H黑添加在題目中的,無論怎麼回答,它都不會認可,厲黑和H黑大家都很熟悉,屬於一個黑子群體,這個群體的行為就是其中一個拋出,或挖掘並改造一個基礎向概念向的問題,其他人再負責玩文字遊戲,無論你回答什麼都能否決,如此循環,自嗨得不得了。


也就是說,有A和B兩種事物,中醫如何定義A為陰,B為陽。陰陽是可見的客觀事實。基礎定義為:向陽光的山為陽,背陽光的山為陰。
《說文解字》曰:「暗(陰)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說文系傳》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
作為自洽理論,我盡量和其他自洽理論類比說。比如物理學。但是中醫理論可推導性肯定不及物理學,真實性需要證實,提前說,這方面不撕。

中醫的陰陽定義從這裡來。類似物理學根基定義,比如定義電子為負電荷,質子為正電荷。
【插入,人性別的陰陽定義是另一個基礎定義(——、-- 是以生殖器形狀定義,長橫線是陽爻,斷橫線是陰爻。)後來自洽到原來的基礎定義。(長篇大論)】
所以陰陽基本定義的變數很明顯,就是陽光。引申義也是圍繞陽光特性說。
基礎定義特性也是圍繞這圖中的陰陽山展開。比如陰陽此消彼漲,隨著地球自轉,山接受陽光的面積在不斷變化,但陰加陽總面積是山的面積不變。
比如陰陽互藏(孕育)彼此,即山上特定一塊地方可能在不同時間處在陰或者陽,兩種狀態。
故而
第一重引申義,季節,晝夜。
夏為陽,冬為陰,秋天屬少陰(陽中之陰即陽向陰轉變,陰在陽中逐漸孵化,成長的過程),春天屬少陽(陰中之陽)。長夏為陰中之至陰(到達開始轉向陰的那一刻)長夏的出現之針對我國有潮濕夏季的地區(夏季一般分潮濕季和乾燥季,洗個襪子,第二天不幹就是前者到了,幹了就是後者到了,華北地區一般為公曆7月到9月。)
晝夜不詳細說,一樣。
第二重引申義,生命力、能量。
說能量和生命力掛鉤,很好理解。
說陽光和能量掛鉤也很好理解。
說生命力和陽光掛鉤,你有沒有發現,南方夜生活比北方豐富?物種有冬眠,沒有夏眠。。。
從而活潑、沉默、激動、乏力,我相信陰陽劃分應該不難。

下一個大單元,水的加入。水和陽光產生蒸發效應,水汽上升,故而定義上升為陽的基礎定義,反之下降為陰。
如同定義電子後,通過電磁感應這個事實,將磁場、磁極自洽。
再下一個單元,人體的加入。
中醫陰陽大多說的和人體有關

第一的陰陽主要就是指溫度,客觀溫度的寒熱。
第二,通過陽光引申的,活潑的,激動的,暴躁的,旺盛定義為陽,反之為陰。
第三,藥物的味道,客觀感受寒熱,比如辣椒和薄荷。
第四,隨癥狀或症候群出現的定義。
比如人在遇到突然變冷的環境可能誘發的心血瘀阻(心絞痛),風寒感冒(卡他性感染),風濕寒痹(空調病)等,基礎因素為受寒,自然定義為陰。
不過到了這一步,陰陽只是綱領,已經沒有指導意義。可以看到我說的中醫證型已經沒有陰陽兩個字。
實際上,陰陽在中醫理論里是綱領,相當於物理學裡的正負,對細節影響十分有限(或者醫生辯證時僅僅過一下,就沒陰陽什麼事了。)。

為何不能反過來定義
可以反過來定義,但是陰陽是最優定義,原因在於陰陽的右邊,月和日本身就有意義。
如果你定義為正負,或者0、1,那麼如我說的,向陽的是負,背陽的就是正,反過來也行。

假如又有C和D兩種事物,中醫如何定義C為陰,D為陽
有些事物,中醫並不能定義其陰陽屬性,定義的是哲學,不是中醫。比如,剎車和油門,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會把剎車定義為陰,油門為陽,(當然反過來也行)但那和中醫沒半毛錢關係。
有些事物中醫陰陽只是最初分類或者代名詞。比如你說陰虛陽虛,那已經是外行說的話。
舉個例子,
腎陰虛,只是腰膝酸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遺精早泄,咽干顴紅,舌紅少津無苔,脈細數等的癥狀的證型名稱。
治療比如用六味地黃丸
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葯。山萸肉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葯。三葯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澤瀉利濕泄濁,並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並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並助山藥之健運。三葯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葯。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於「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並補,以補腎陰為主。
-----以上是一套較為完整的中醫思路。
沒有系統的排列組合後(如腎組合陰虛),只說陰陽虛實,沒有意義。因為看病首先講的是癥狀和診斷(辯證)

;假如A和C都被定義為陰,他們之間的共同之處是什麼?是否具有該共同點的都被定義為陰?----很可能沒有共同之處,沒有排列組合沒有意義,血是陰,睡覺也是陰(陽入於陰)

而A和D為什麼又是對立的?---------也很可能不對立。比如睡覺和發熱。。。

中醫理論後面的詞語大多對應客觀事實。所以很多問題是沒有意義的。
還有,陰陽遭人詬病的原因有二
一,陰陽和玄學掛鉤,所以很多人看見陰陽就認為這是胡說。
二,陰陽指代的東西很多,外行人容易混淆。


陰陽:

一、性質:

絕對性:不可變性

相對性:1、可以相互轉化2、陰陽之中還有陰陽3、根據比較對象改變而改變

二、基本內容:

A對立制約:相互鬥爭、相互排斥、互相消長

B互根互用:相互依存、互為根本、促進、助長

C交感:相互發生作用

互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陰中有陽則能升,陽中有陰則能降

D消長:(運動變化的一種形式)

1、
因對立制約表現為

陰 升 陽 降 陰 降 陽 升

陽 升 陰 降 陽 降 陰 升

2、
因互根互用表現為

陰 升 陽 升 陰 降 陽 降

陽 升 陰 升 陽 降 陰 降

E轉化:物極必反原則

三、中醫中的陰陽應用:

陽:上、體表、背部、四肢外側、六腑(在表)

陰:下、體內、腹部、四肢內側、五臟(在里)

四、陰陽在中醫中的治療原則:

陰陽偏勝:實則瀉之-損其有餘

1、陽偏勝→實熱證:熱者寒之

2、陰偏勝→實寒證:寒者熱之

陽勝則陰病→陰虛
〉實則瀉之+滋陰

陰勝則陽病→陽虛
〉實則瀉之+助陽

陰陽偏衰:虛則補之-補其不足

1、陰虛則熱→虛熱證:滋陰制陽→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病治陰

2、陽虛則寒→虛寒證:扶陽抑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陰病治陽


陰陽是什麼?陰陽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

看個開頭很多人就迷惑了。怎麼可能是又不是?

原因很簡單。陰陽只是一種二元對立的分類和思維方式,本身並不是明確指代什麼東西。它可以指任何東西。但是卻不是東西。

陰陽的意義是人為規定。就像我們說橘子指

,汽車指

。一般,運動,外向,上升,彌散,溫熱,明亮,興奮就是陽,靜止,內守下降,凝聚,寒冷,灰暗,抑制就是陰。這只是規定。再說月亮是陰(月亮本來叫太陰),太陽是陽。白天陽,晚上陰。中國把日夜這兩個二元對立系統推廣,就變成了陰陽。

這樣說明白些了?那我再舉幾個例子。

人體呢,通常要維持一種穩態。

西醫也認為,一個平穩的狀態才是人體適合的。而中醫不叫穩態,叫平。只有平才是最舒適的。這也是平安這個詞的由來。平就安。穩態和平沒有本質區別,只是說法不同。其實穩本身也有平的意思。平也有穩的意思。比如平穩。

平穩之所以同義,根本上當然因為重力。平了就穩。穩必然是平的。暫時不需要考慮太空里的情況。畢竟現在還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太空。

那,要維持穩態,或者平,就需要有兩種力量。

一個向上,一個向下,或者一個左一個右。你問,有多個力量行不行?可以,但是兩種最少,人體里也是經常有兩種。至於為什麼上,左是陽,這可能是人為規定的,其實反過來也沒關係。不過陽與火有關,火有向上的趨勢,所以我們把上定為陽。

舉例子時間到了。比如人體里的酸鹼對。比如NaHCo3和Na2Co3,這兩個我們就可以認為是一陰一陽。假設酸是陰,鹼是陽,那麼碳酸鈉是陽,碳酸氫鈉是陰。磷酸和氨酸鹼對也同理。確實有很多二元對立系統不是嗎?

再比如,我們知道甲亢和甲減。甲狀腺激素本身是陽性的。因為甲狀腺素有激發,興奮的作用。甲亢就是陽過,陰不能制陽,導致疾病。

甲減就是陽虛,陽太弱導致正常的陰也制了陽,所以生病。

、=

再說,我們做實驗也講究陽性陰性。陽性有,陰性無。其實陰陽早就滲透到我們的文化各個地方了。

還有比如,我們知道人體里有很多激動劑和抑製劑。激動劑是陽,抑製劑是陰。

再說。胃酸多少也需要二元對立系統去調整。餓了,有激素控制胃酸多分泌。吃飽了也有方法控制少分泌。多陽少陰。

還有,你冷的時候,運動一下就是陽。喝熱水是陽。熱了吧。但是有時候太熱了。那就要減少運動,就是降低陽,靜坐,用心靜來涼快。或者你喝涼水。吃冰塊。這是陰。燙傷的時候,是被陽邪傷了。凍傷就是被陰邪傷了。

再說大便這個事。便秘是陽,腹瀉是陰。為啥?因為腹瀉的時候主要是水,水屬陰,所以腹瀉是陰。相反自然就是陽。除了腹瀉便秘,也沒有第三個吧。

其實陰陽之中還可以分陰陽。水屬陰,但是熱水屬陽,涼水屬陰。溫水就是陰陽混合。

雖然我們說是二元對立系統,但是其實陰陽指的是兩種極端。更多時候都是陰陽混合的。用通俗的話說,黑白之間還有很多灰色地帶嘛。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其實黑白也可以分陰陽。陰陽魚不就是。

還有比如傳統認為,男人是陽女人是陰。其實有道理,男人力量比女人強嘛。但是就性格來說,有熱烈的女人也有沉靜的男人。熱烈是陽沉靜就是陰。

只有人體有陰陽嗎?當然不是。自然界處處有陰陽。即便是人造物。比如汽車,油門是陽,剎車是陰。因為油門讓你跑,剎車讓你停。

總之,陰陽就是一種二元對立系統的說法,你不覺得兩個字比六個字方便些?再說本來陰陽就是指太陽。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有太陽是陽。沒太陽是陰。

所以,陰陽什麼都不是。它只是一種分類方式。但是又什麼都是,因為它可以指代任何二元對立的東西。


簡單說,陰為燈油,陽為火,火把燈油點燃了燈才能亮,缺一樣也不行。火大了,油少了,就是陰虛,容易燒乾,應該加燈油而不是把火撲滅(喝涼茶,動輒清熱去火和抗生素就是滅火);光有油,沒火,點不著或者火太小,就是陽虛。


沒有一個人搬運經文么?
陰虛陽虛的問題,抄讀下面對話三五十遍即可。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
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
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_→→_→→_→→_→目光分割線→_→→_→→_→→_→
問題2,中醫所謂的陰陽,不過是看待人體健康相關問題的一種觀察、理解和表達方式而已。


陰陽是二元性外顯性狀的黑箱模型。


廣義的講,陽代表一切上升的,發散的,熱的,快的,動的事物;陰代表一切下降的,收斂的,冷的,慢的,精的事物。
下面說說我理解的最簡單的層面,中醫專業的請輕pia。前面也人說的類似的觀點。
陰是物質,陽是能量。
對應到生物中,陰是蛋白質脂肪糖等物質,陽是ATP等能量。
人體中,陰是你身體的組成部分,陽是各項生命活動(新陳代謝)。
所以,我們所說的陽虛的人,大部分生命活動不旺盛。即使身體有蛋白質,脂肪等物質,也沒辦法燃燒產生能量(ATP),典型的是,胖人多陽虛,消化功能不好(生命活動不旺盛),怕冷等。
陰虛的人,身體物質不足,消耗的精力太多,身體就比較消瘦。容易出虛汗,煩躁,口舌生瘡,失眠多夢等。
當然,還有其他情形。比如陰陽都虛。
至於題主說的如何準確區分陰虛陽虛。
首先是陽虛。陽虛有不同的層次(我了解的不準確啊,還是輕拍。。。)
先看你的消化能力,各種消化不良,腹瀉的癥狀都是陽虛。怕冷,舌苔厚,白。這是脾陽虛。
再嚴重一點就是腎陽虛。嚴重消化不良,嚴重腹瀉,沒食慾。嚴重怕冷。腰酸背痛腿抽筋,骨質疏鬆。牙疼。
下肢水腫,口腔潰瘍等。
注意上面最後兩條,下肢水腫是寒(陰),口腔潰瘍是「上火」,即熱(陽)。我們稱這種現象為「上火下寒」。
給出的解釋是:自然界中就有冷空氣密度大,下沉;熱空氣密度小,上浮的現象。也有水往下流,火向上炎的現象。
所以人身體中,水(陰)自然往下,火(陽氣)自然往上。但是人是恆溫動物,不能下半身30度,上半身40度。
所以需要違背自然規律,把水往上運,熱氣往下引。這是腎的功能,如果腎陽虛。這種功能沒法完成。就會造成這種」上火下寒「的癥狀。這種癥狀其實還挺常見的。比如有些女生手腳冰涼,極度怕冷,卻煩躁,口腔潰瘍,失眠多夢。比如老年人,腿腳已經不利索了(老寒腿),卻極度睡眠不好,失眠多夢容易醒。有些還伴隨牙疼(牙「上火」)。
下面是陰虛的癥狀
手心腳心發熱,容易低燒,口渴,咽干,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

我的理解是,在現在這個我們周圍的人大多數都能吃飽飯的時代(節食的不算),陰虛是久病不愈或長期飲食生活不規律,或者過勞導致的。陰虛一定陽虛,因為如果你消化能力很好,多吃點飯,就能補回來了。(所以這是陰陽都虛)

我的理解是從曲黎敏的書中得到的,所以可能偏向」火神派「,不足請指正。我不是專業的,也不要聽信我判斷。事實上,好像陰虛陽虛的判斷醫生也有些爭議或者判斷不準的時候。大家根據自己的感覺只能粗略的判斷。
另外,如果光是聽我描述這些癥狀,題主可能不會對陰虛陽虛有直觀的認識。
但是如果有親身體驗,相信不會覺得這些東西」玄之又玄「,都說」久病成醫「嘛。當然,如果題主身體很好,那恭喜你。也希望你千萬別體驗這些癥狀。像我們這種「亞健康」癥狀都是不良習慣造成的,雖然知道這些理論,但是調養起來也不容易,主要是戰勝不了惰性。
雖然可能沒人看這個答案,但是為了防止有人來問,我還是說一句吧。
有這些問題的同學可以去醫院看看,輔以生活方式的改變。輕微的陽虛就多做有氧運動,注意保暖,吃飯細嚼慢咽,不吃涼的。腎陽虛不要做太多運動,適量的柔緩運動即可。泡腳,撞背,太極拳都可。認真吃飯,睡覺。減少壓力,不要做繁重老動,心情平和。陰虛也是先從消化能力開始調(不是你吃了多少都能消化的,要適當活動等,而且陰虛也不要吃涼的)。


其實很簡單,不需故弄玄虛,陰陽不過是傳統醫學描述問題的兩種符號而已,可以描述人體的各種狀態

簡單的類比一下,正常人可以說是一杯溫水
陰虛的人耗散過多,導致物質的東西變少,變成了半杯溫水,那麼需要補物質的東西

陽虛的人,機能衰退,導致溫度不足,變成了一杯冷水,那麼需要改善機能,提高溫度

陰陽兩虛,便是半杯冷水,機能衰退的同時,物質的東西也變少了


陰陽,就是把自然界的某些事物分為兩大類,一種叫陰,一種叫陽。
分類標準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好了,下面是正經答案
_______真?分割線________________

陰陽,是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
——————————————————————————————————————
陰陽學說的內容有
1.陰陽對立制約,即屬性相反的陰陽雙方在一個統一體中相互制約,相互鬥爭,相互排斥。
2.陰陽互根互用,陰陽互根指一切事物對立的陰陽兩方面都有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關係。陰陽互用指陰陽雙方具有相互資生,助長,促進的關係。
3.陰陽交感與互藏,陰陽交感指陰陽二氣在運動過程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發生相摩,相盪,相錯的相互作用。陰陽互藏指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任何一方都包含另一方,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4.陰陽消長,指對立的陰陽雙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不斷增長與消減的過程中的。
5陰陽轉化,指事物的整體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對立面轉化
6.陰陽自和與平衡,陰陽自和指陰陽雙方自動維持和自動恢復其協調平衡狀態的能力和趨勢。陰陽平衡,指陰陽雙方在相互鬥爭與作業中處於大體均勢的狀態。
————————我是分割線——————
陰虛與陽虛屬病機學概念
陽虛即陽偏衰,指機體陽氣衰弱,溫煦,推動,興奮功能減退,出現機體機能減退,代謝減緩,產熱減少的病理變化。
陰虛即陰偏衰,指機體陰氣不足,涼潤,寧靜,抑制功能減退,出現機體虛性亢奮,代謝相對增快,產熱相對增多的病理變化。


現代中醫陰陽學說的理論原型是矛盾論辯證法


推薦閱讀:

現代醫學是否很發達?如果是的話,為什麼卻連口腔潰瘍這種常見病都無法治癒?

TAG:中醫 | 現代醫學 | 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