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伴我同行》為什麼評價如此之高?

作為多年的老粉絲,在我看來《哆啦A夢伴我同行》不過是把很多短篇故事或特別篇拼接在一起組合而來的電影,大雄找胖虎打架的片段來自《再見,哆啦A夢》,到未來去看自己的婚姻情況分別是《雪山羅曼史》和《大雄的結婚前夜》更別提前面的內容。不得不說原本抱著滿心的期待卻把自己看過的再看了一遍。可是與此同時有許多人熱捧這部「看哭的」「童年的回憶」劇作。這算是跟風嗎?


多圖預警,這次試著從電影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不是專業人士,用詞不準還請見諒

作為一個從小看《哆啦A夢》長大,目前仍然沉迷其中的人,以我對《哆啦A夢》的了解,單從這部電影對原著的尊重度、劇情、人物描寫等方面,這部電影我只能給1分,徹底的爛片,將原著精髓徹底毀了。然而,它的豆瓣評分達到了7.9,全球狂攬83.8億日元票房。

因為這部電影,賣的不是劇情,是情懷。

因為賣的不是電影票,是回憶。

因為我們,不舍·天真

因為我們,都是大雄

因為,這是一部以撈錢為目的的情懷商業片

首先說明一下,其實《伴我同行》的評價並不算「如此之高」,哆啦A夢的大山版劇場版平均達到8分,水田版也基本高於7分,伴我同行只是平均水準罷了

單單作為一部賣情懷的3D動畫片,上映一年前就開始瘋狂宣傳,在中國更是下足了功夫,別出心裁的借用京劇進行宣傳

外加3D的噱頭(忍不住吐槽一下,醜死了),《哆啦A夢 伴我同行》徹底的和普通的劇場版分離了開來:劇場版的手繪風格指向少兒觀眾,而3D的,指向來影院找童年的成年觀眾。

所以,當觀眾們進入影院,他們不在乎這部電影的劇情是否有硬傷,是否尊重原著,人物是否丑到無法直視。他們要的,只是回到童年,好好的哭上一場,做一個好夢。而《伴我同行》顯然在這點上做到了極致。

因為受眾的增加,影片的票房才能達到普通劇場版的兩倍,因為觀眾預期與其他電影不同,它的評價才會較高。

—————————————————如何讓你哭—————————————————

1.精準的故事抓取。

以一部大電影,概括整本《哆啦A夢》龐大的劇情,如何選用故事就成了決定電影成敗的關鍵了。而《伴我同行》抓取的,不是催淚就是經典,直擊觀眾內心,不要更准:

《從22世紀千里迢迢而來》

小時候誰不想來一片記憶麵包?簡直考試神器

再也不怕遲到啦~

紳士·換裝照相機

感動篇《再見,靜香》

《大雄的結婚前夜》

《再見,哆啦A夢》

《哆啦A夢回來了》

這些選擇出的篇目,要麼是我們童年渴望得到的道具,要麼是催淚系列,情懷和淚點滿滿

2.對觀眾深度的把控

從感動篇的選擇,我們就能看到,本篇著重講述大雄靜香之間的愛情和哆啦A夢大雄之間的友情。

似乎沒什麼不對

但對《哆啦A夢》的了解稍微深入一些的人便會發現,「愛情」在原著不是什麼重要成分,而原著中被劃重點,敲黑板的,如大雄的善良、對環境的保護、對戰爭的反對、自強自立……在本片中竟然完全沒有體現!詳情請看:知乎專欄

而這也是我對製作方最佩服的地方:反正是撈錢的情懷篇,那邊要徹底的為佔比重最大的觀眾群體服務。因為,願意來電影院掏錢買票的觀眾,他們對《哆啦A夢》的了解,大部分還沒有到這個深度,《哆啦A夢》留在他們心中的印象,只有兩個:童年女神靜香和無所不能的哆啦A夢,這兩者才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因此製作方著重突出這兩點,即使影片失去了《哆啦A夢》的精髓,即使劇情千瘡百孔,即使人物刻畫失敗至極……本就不是去看劇情看人物刻畫的絕大部分觀眾反而覺得影片非常棒,非常有「情懷」,也就使得評分偏高了。而真正對《哆啦A夢》有深入了解的觀眾,也大多願意去豆瓣等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想法,使得《伴我同行》的評分雖高,評價卻不理想。

高評分體現了《伴我同行》極高的營銷水準和對觀眾的把握;低評價則反應出《伴我同行》在改變方面徹徹底底的失敗

——————————————————總結陳詞—————————————————

無論從宣傳、票房、評價哪個角度來看,《哆啦A夢:伴我同行》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

但是:

在靠情懷撈一筆上,小學館走了一步好棋;在發揚《哆啦A夢》和藤本弘老師精神上,小學館已經徹底走上了偏途。

為了錢,小學館褻瀆了《哆啦A夢》


應該說只要對藍胖子稍微有一點了解都應該知道SBM的劇情是大量短篇拼起來的。

但是SBM依舊賺到錢了而且口碑還不賴,因為它本身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情懷營銷。

情懷營銷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對目標消費群體的精確把控,在精確掌握了消費群體的情懷點後,只要拿出來的東西不是一坨屎,都會拿到一個不難看的成績。相比國內某些青春電影穿個校服做個課間操就敢號稱自己有情懷不同,SBM對觀眾情懷的把控簡直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SBM相比一別的藍胖子劇場版,從最早的幾個預告片就明確的告訴我們這個片子就是賣情懷。一分多鐘的預告中全是我們熟悉的經典場景,直接在最後寫了「獻給不再是孩子的我們」,片子中長大的大雄那句「哆啦A夢是曾經的我的朋友」。這一切都是情懷,那一刻我們都是大雄。

SBM這部片子,作為電影來說只能算是及格的作品,但是優秀的情懷加成讓我們可以選擇性忽視它大部分的缺點。

這就是情懷的力量。


然而哆啦a夢最讓人感動的應該是大雄在經歷無數事情之後的成長,他與靜香的感情都是不算最主線的劇情吧!


哆啦A夢本來就承載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翻拍成電影也引起了很多人對一些東西的懷念。而且翻拍很成功,劇情人物都沒變,還是我們熟悉的哆啦A夢。


因為這是我童年的夢,也是我堅持自己初心的動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謀殺似水年華》?
《飢餓遊戲》中新政權關於進貢(飢餓遊戲)的規定符合什麼邏輯?這樣不是更容易引起各十二區的暴亂嗎?
《教父》中,如果桑尼沒死,麥克日後會殺了他嗎?
如何评价《美国队长 3:内战》?

TAG:影視評論 | 動漫 | 動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