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中的「辰」是什麼意思?

《西遊記》第一回說「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 從這句來看,「辰」 應該是和「日」、「月」、「星」並列的一個概念。但從百度百科和搜狗百科的解釋來看,都不太符合。現在感覺稍微靠譜些的解釋是「時間」,但「時間」作為「象」似乎又有些不妥。不知可否將「辰」 理解為由群星組成的「星象」,因為古人以星象定時,所以才引申為時間?


辰有多種含義,此處多半代表日月合朔。內容去觀物篇裡面找。

日月星辰並稱四象取意乃是因為日為陽中陽,月為陽中陰,星為陰中陽,辰為陰中陰。

說白了就是因為星星是在黑夜中發光的,黢黑裡面有亮光,所以是陰中陽,辰作為日月合朔實際只是一種相對位置關係(而沒有實際發光的天體)黑夜裡面毛都看不見,在某些情況下又能「引發」食蝕,故為陰中陰。

陰陽排列組合,所以稱為四象。

這是一種客觀存在和抽象概念雜糅混合的產物,在我國古代比較常見。

而此處作為中國古代個別「哲學家」使用的特殊語境,日月星辰含義和普遍應用的不同,此處辰在日月星辰固定搭配中的含義也不能作為通用含義加以延伸擴展。

一般語境下星辰並稱泛指所有星星。


請參閱我回覆「傳統文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化生,而成萬物。在抽象意義上,陰陽互動有源動力嗎?有的話是什麼?」


這個辰,就是龍。和陰陽那種數碼不發生任何關係。

大家都知道,辰為龍,這龍是什麼呢,可大、可小、可明、可暗,色彩斑斕絢麗,是世間最美之物。

日月星都在天上,龍也在天上,都是光明之物。除此四物,再無一象,是為四象。

可是呢,現在天上除了日月星就沒有發光的了,但是不代表古代沒有。當我們去西伯利亞以北,或者去冰島,還是時常見到,就是這個極光。

還不信?看看古書: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說文解字》)
龍,能高能下, 能小能巨, 能幽能明,能短能長,淵深是藏,敷和其光。(《廣雅》)

西遊記所說四象,必是:日、月、星、龍(極光或者北地夜光雲)。

這辰龍巳蛇午馬未羊,人人皆知。辰年出生就是屬龍,這有什麼問題嗎?呵呵。


辰字在甲骨文里象「廠」+人,在金文裡面象大蝸牛,在三體石經裡面是「廠」+彎腰的人+L(古文里有「行進」之意)。綜合起來,會意,字意是背著半開放的建築物而行。這裡面實際上涉及到古代的星象學,牽扯到古人對宇宙天體的理解。我們知道有地心說、日心說等等,現代科學認識到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一個旋臂上。

古人的認識是人類所在的地方是宇宙的中心,西方基督教是這樣認識的,東方華夏也是這樣認識的,但不是說地球在幾何中心這麼簡單,而是說一個相當大的天體範圍是一個系統,裡面有日月星辰各司其職,看天象以指導人間的運作就是看這個天體範圍內的天象。華夏有蓋天說,這個天蓋的樞紐在於北極星,那北極星是不是指北辰,也就是「辰」?恐怕不是,現代科學發現了,地球的自傳軸雖然指向北極星方向,但實際上這個軸是在擺動的,擺動的軌跡在北穹隆頂是一個圓形軌跡,多少萬年一個周期,現在正好指向北極星,歷史上還曾指向其他的星。

古人看天象、看季節時間,不像現在看太陽黃道、看日照如何,沒有像現代把太陽看的那麼重,他們看來太陽、月亮只是天象之中的棋子,真正的樞紐在北辰,北辰又控制著北斗七星的指向,所謂「斗建」所指。古人的視野開闊的多,華夏古代科技文明遠遠高於目前的現代科技,他抓住了要點。

而這個北穹隆的圓形口好比一個開口,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唇」、「蜃」上面用「辰」這個部件。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儒家典籍都說天子居於紫微宮、隋唐以後皇宮都放在城市的北部而且成為規範,為什麼說天子坐北朝南,為什麼說天人合一的黃老之說是華夏文明的主流衣缽。。。

倉頡造字,造化不能藏其秘,誠哉!


西遊記這個『辰』是北極星。

輕清上騰,有日=太陽,有月=月亮,有星=星星,有辰=???。

太陽從東邊升,西邊落月亮出,以此推論,這裡的謂四象就是天上的『東西南北』的動態。


解釋為時間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比如「宇宙」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就是時間和空間並列的,像古代天文曆法,確定四時變化不是把都把星象和時間不可分離的結合在一起嗎。


推薦閱讀:

怎樣辨識星座和各種星星讓自己看起來好像很浪漫的樣子?

TAG:文學 | 學術 | 古文 | 星象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