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投奔曹操?
東漢成規,徵辟本州本郡的大族做掾屬。這種地方政權和地方世家大族的合作秩序,在東漢末年的紛亂後遭到擾壞。琅琊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堂兄弟)分仕於三家,便因亂世而宗族子弟流離。還有一例,潁川荀氏避亂冀州,仕於袁紹。
荀彧、孔融這樣的名士投靠一方諸侯時 ,從不是形單影隻,而是攜家帶口,與宗族、部曲相伴而行。像李典、許褚投奔曹操時,部曲皆有幾千人。論及當時的謀士、將領們,不可忽視其身後的宗族背景。然則,其時世家豪強與軍閥的合作紐帶,卻也因亂世而愈加堅固,呈現明顯的地域特徵。如袁紹與河北豪族(逢紀、田豐、沮授)、劉表與荊州豪族(蔡瑁、張允)、孫氏與淮泗、江左豪族等。
曹操起兵,同族的曹仁、夏侯惇等人相隨,糾集沛國譙縣鄉里少年幾千人。初時無多少地盤勢力,靠鎮壓黑山起義軍,封東郡,以東郡程昱、陳宮為幕僚;191年,荀彧轉投曹操。後曹操又靠鎮壓青州黃巾,升為兗州牧,掌控黃巾三十萬眾。此為後來曹統一北方的奠定基石。曹的崛起因素中,與荀彧為代表的潁川郡望合流至為關鍵。荀彧先後為曹舉薦了荀攸、鍾繇、郭嘉、陳群、杜襲、戲志才等潁川名士,後始稱雄一方。
曹與世家大族的合作,因其個性與具體政策,其間也有波折。曹因殺邊讓,而引同為兗州名士的陳宮、張邈怨恨,二人趁曹征討陶謙,引呂布入主兗州。劉備一世梟雄,早期各處輾轉流離,雖稱漢室宗親,但幾無世家大族青睞,追隨者如關羽、張飛、糜竺、孫乾等人,都沒有顯赫背景。後劉佔據荊益,始與地方豪強靠攏。其中,以馬超分量最重,劉備陳表獻帝封漢中王時,馬超位列舉薦者第一位。馬超,扶風人士,馬援之後。東漢末與曹操相爭於潼關,割據一方,投奔劉備之時,也是撼動時局。
諸葛亮、龐統人稱「卧龍」、「鳳雛」,事實上也僅是限於南陽、襄陽名士圈子(龐德公、司馬徽、黃承彥、徐庶等人)中的雅號。劉備寄居荊州,往南陽三顧茅廬或許是順道求賢,若劉不奔荊州,兩人幾無交集的可能。
諸葛氏是琅琊望族,然諸葛亮父母早逝,幼時與弟均隨叔父諸葛玄投奔荊州劉表,後諸葛玄過世,失去依靠,便隱居於隆中,已是沒落士族。
曹操選才方面雖「不拘一格」,但仍依賴與世家大族的合作。人傑如郭嘉者,也難以企望得到荀彧、司馬懿那般政治地位。況且其時,曹操已統一北方,在曹陣營中,幾無多少沒落士族的政治上升空間。也因此,諸葛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但若要有更廣闊的政治舞台以施展才能,仕於劉備這樣的新興軍閥當是更好的選擇。看了很多答案,其實和大多數分析諸葛亮的人們一樣,都是根據結果去推原因。因為後來劉備得勢了,稱帝了,所以諸葛亮的眼光是毒辣的、超前的。我認為這樣的分析方法不太合理,因為我們面對的歷史人物是個真實的人。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七情六慾,一定有喜怒哀樂,一定有柴米油鹽。所以我的觀點,我們不能倒著去分析這段歷史,而是應該追尋一下諸葛亮的成長過程,挖掘一下他和曹操的淵源。
首先,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徐州(這個地名略重要)人。9歲喪母,12歲喪父,是個苦命的孩子。14歲的時候,被叔父諸葛玄收養,諸葛玄時任豫章太守,諸葛兄弟幾個也就跟隨叔父住到了豫章。
曹操,生於公元155年,20歲時舉孝廉。192年大破黃巾軍,收編了30萬兵馬和上百萬的人口組成了青州兵,曹操的勢力開始擴張。
在192-193年的期間里,諸葛亮和曹操經歷了同樣的一件事——喪父。諸葛亮喪父讓他徹底成了孤兒,而曹操喪父卻引來了一場屠殺。
因為陶謙的部下殺了曹操的父親,曹操一怒之下發兵徐州,並發動了他生平第一次屠城。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徐州的難民中,就有剛剛喪父的諸葛亮。對於一個13歲的孩子而言,親歷屠殺總是悲慘的童年回憶,總會造成難以磨滅的陰影,而這個心靈創傷的造就者就是曹操。
徐州屠城後,諸葛亮追隨了自己的叔父。不過他的叔父諸葛玄可不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僅僅是一名站錯隊的小官員。雖然當時的諸葛玄是豫章太守,但卻是袁術任命的。後來朝廷又派了一名叫做朱皓的幹部,也干豫章太守的活,地方官員怎敢對抗中央的命令?於是豫章太守的官職就給了從京城派來的同志,諸葛玄站錯了隊只能另謀出路,他帶著幾個孩子投奔了劉表,諸葛亮躬耕於南陽的生活也就開始了。
鄙人文字功底和google功底都極其有限,所以論證過程和論據的充分性都存在極大的漏洞。不過我倒是覺得有時候我們看待這類問題可以換一種思路。如果不是根據結果去判斷最初的動機,而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分析,也許會看到一件事的另一個角度。比如,很多人認為德川家康早年投奔織田信長是因為德川家康慧眼獨具看出了織田家日後定能飛黃騰達,可是卻忽略了早在竹千代和吉法師年代,兩個人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締盟或許真的沒有人們說的那樣,攜手共商大事稱霸天下。很可能就是因為哥們扛不住了,你要不要拉兄弟一把?是死是活咱哥倆一起走一趟試試!
那個時候的南陽是張綉和賈詡的地盤。諸葛亮即便再與世隔絕,那也是個小官二代,也會對政壇上的八卦略知一二。從他躬耕開始的時候(197年)正是曹操和張綉你來我往,一攻一受,乾的熱火朝天的時候。當年殺我們全村的那個人追過來了,而且還睡了一寡婦,而且還是我們這兒說話算的那個人的嬸子。只能說這大大加深了諸葛亮對曹操的憎恨程度。
首先我想先批判樓主這句話:「落魄無比、而且名聲極差的小人劉備」。
我不知道樓主對劉備的這種印象從何而來。這個人,曾被曹操稱讚「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個人,集合了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等一大批忠義之士,甚至在劉備最低潮的時候,也不曾負於劉備;這個人,在袁紹大軍壓境之時,曹操卻堅持要先討伐劉備,因為「此為英傑,當首先伐之」;這個人,在自己被曹操擊敗的時候投奔袁紹,被後者派出袁尚騎百里出迎,袁紹自己也親自出城迎接;這個人雖然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建功偉業,卻一直被各路諸侯小心對待,待若上賓。曹魏勢力的的總設計師,戰略家郭嘉曾對曹操說過:「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
所以,劉備絕不像三國演義里表現的那樣猥瑣,天下也絕對不是哭出來的。劉備這個人,一定是在很早的時候,就展現出了一種領袖氣質,一種王者之氣。另,有一件事情還可以說明,劉備還是個性情中人。這件事就是:鞭打督郵!
在三國演義里,鞭打督郵是張飛乾的。他把督郵綁到木杆上,拿著鞭子抽。但事實上,這件事是劉備做的。事情經過其實與三國演義描述的差不多,只不過主角換成了劉備。打完督郵之後,劉備把大印扔到他腳下,還朝他吐了口痰,就轉身走了。
由此可見,劉備並非軟弱之輩。
接下來我想批判樓主的第二句話:「以至於赤壁一戰將曹操統一天下的霸業毀於一旦,開啟了三國混戰的歷史」。
我的看法是,不管諸葛亮輔不輔佐劉備,赤壁之戰都是鐵定會發生的了。且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發揮的作用很小。但沒有赤壁,就沒有諸葛亮的成名。
事實上,赤壁之戰的總指揮官,是周瑜。整個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軍事部署和行動,都是周瑜一手謀劃,諸葛亮從未能參與到戰事指揮中樞。因此,「以至於赤壁一戰將曹操統一天下的霸業毀於一旦」這句話,是不準確的。抗擊曹操的是周瑜,指揮部隊的是周瑜,戰略部署的是周瑜。不管有沒有諸葛亮,曹操在赤壁都必然是失敗的。周瑜甚至可能不需要劉備那一萬多人的兵力就能擊敗曹操。
但為什麼我說,沒有赤壁,就沒有諸葛亮的成名呢?
因為,諸葛亮在出使柴桑的時候,展現出了十分過人的外交家風采,不僅讓孫權意識到抗擊曹操的緊迫和必然,還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盟的結締。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亮相,就讓所有的人都意識到,這是一個不簡單的人!諸葛亮的名氣從此迅速的傳開,曹操還寄過楊梅給他。
三國人物中,除了曹操,我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了。他有非常清醒的頭腦,做事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有氣節,有德行。有人批判他軍事上是個矮子,這點我承認,諸葛亮確非一個合格的軍事家;也有人評價諸葛亮一生不敢涉險,對於這點,我不敢苟同。因為,投靠劉備,就是諸葛亮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賭博!
確實如樓主所說,諸葛亮投奔劉備的時候,後者還僅僅是個寄人籬下的小小諸侯,軍屯在新野這個小地方,隨時都可能被曹操消滅。但也正如我所說,一定是劉皇叔身上展現出的某種領袖氣質,打動了諸葛亮,讓他心甘情願追隨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一場豪賭,諸葛亮為此壓上了自己所有的賭注。
除此之外,我認為理由有二:
一、諸葛亮與劉備很對脾氣。北方的曹操,梟雄,有謀略,性格大度但暴戾,喜好財色美酒,諸葛亮未必看得慣;南方的孫權,大膽果敢,卻缺乏氣度,這點從他先後殺掉的數位文臣武將就可看出。而相比之下,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的劉備,與諸葛亮似乎很合得來。
二、在劉備這裡更容易建功立業。曹操身邊的謀臣,出眾者太多,郭嘉,荀彧,賈詡,和後來的司馬懿,能力都未必在諸葛亮之下;孫權身邊也有周瑜和魯肅,一個是軍事奇才,一個是國家戰略總設計師,在這裡諸葛亮也很難出頭。而劉備身邊,缺少的正是一位軍師,一位未來的總設計師。在他這裡,諸葛亮更容易混一些。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可能有疏漏或不實之處,歡迎指正。熱情歡迎各位的板磚。
.......................................
看來大家對赤壁之戰真的是很關注啊。因為想說的太多,所以回復@畢利格的就寫在答案里了。魯肅確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孫劉聯盟的促成有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功勞。渡江,名為祭拜,實為刺探情況。然後,他帶回了諸葛亮。
這就有一個問題,是諸葛亮自己要求來的,還是劉備派來的?
當然是他自己要求來的。他對劉備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此處就能看出諸葛亮的政治智慧。首先,對劉備說我們可以結盟的只有魯肅,孫權究竟怎麼想,他會不會與劉備結盟,尚未可知。畢竟曹操南下,只是為討伐劉備,他會不會攻打東吳,還是個問題。在此情況下,孫權完全可以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狗咬狗一嘴毛。而且東吳之前與荊州就有過節,孫堅就是被荊州黃祖所殺,雖然劉表已死,但劉備畢竟是從荊州集團出來的。因此,諸葛亮出使東吳時,對方領袖的意圖尚不能判斷。他主動請纓,是一個很大膽很正確的決定。
其次,諸葛亮當時多大?二十多歲(牛逼啊,我都快三十了還對著電腦摳腳呢)。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還沒有正式官職(劉備給諸葛」軍師「的官職是在赤壁之後),雖然在荊州地區頗有名氣,但東吳聽沒聽說過這個人,還是個未知數。這麼個人出使柴桑,有沒有分量,人家會不會聽你的?我估計當時的諸葛亮心裡也七上八下。就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他和魯肅去了東吳,你佩服他嗎?反正我是很佩服。
我覺得說聯盟「都是」魯肅的功勞,未免有些過。魯肅是主戰派,而當時東吳的群臣,主戰的似乎只有周瑜、魯肅,連被寄予厚望的張昭,都表示必降不可。在如何對待曹操南下的軍事會議上,瀰漫著一股濃濃的投降氣氛,只有魯肅默不吭聲。散會後,魯肅悄悄對孫權說,將軍迎曹,欲安所歸?這句話說到孫權心眼裡去了。投降曹操之後,你有歸宿嗎?
孫權決定誓死一戰,魯肅有很大功勞。
但這並不代表孫權就必須和劉備結盟。劉備剛剛戰敗,手頭只有兩萬兵力(還是往多了說),孫權完全可以不藉助劉備的力量,獨自抗曹。這就要扯出一個問題了,到達柴桑之後,先見孫權的是諸葛亮,還是魯肅?
《資治通鑒》說,孫權首先接見了諸葛亮。
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見面了。諸葛亮忽悠了孫權一番,這個過程非常精彩。他非常明確的告訴孫權,第一,曹操勞師遠征,犯了兵家大忌;第二,曹操善用步兵,而攻東吳必用水兵,這是曹軍不擅長的地方;第三,荊州投降了曹操的士兵將軍們,並不真的和曹操一心一意。有此三點,曹操必敗。
加上之前魯肅的忽悠,孫權定下了決心,決定聯合劉備抗曹。「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然後唰的一下砍了桌角(桌子躺著也中槍啊)。
再然後就是舌戰群儒了,這個過程雖然沒有《三國演義》描寫的那麼牛逼,但也是十分精彩的。正如我所說,這個年輕人一亮相,就讓所有人意識到,這是個不簡單的人。
裴松之說:「劉備與權並立,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但我覺得完全拋棄諸葛亮在中間發揮的功勞,未免有些不厚道。畢竟當時周瑜不在身邊,在身邊的又是投降派居多。如果沒有魯肅諸葛亮的忽悠,孫權也許會搖擺不定。所以我認為,聯盟的功勞,魯肅排第一,諸葛亮排第二,應該沒有問題。
就這樣,朋友找我去喝酒,先不說啦,有空繼續討論啊@畢利格!(2014年1月8日更新).......................................................................
我必須把@畢利格 給我的回復粘貼在答案里,很精彩,雖然還是有些地方不能接受,但他的話很有道理。關於赤壁我要研究的還有很多。再次商榷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在促成孫劉聯盟中,發揮了多少作用?
諸葛是有對孫權進行所謂忽悠,但是這個忽悠對促成孫劉聯盟的作用起不了決定性作用。一、赤壁之戰前,曹操54,劉備47,孫權26,魯肅36,諸葛亮27;赤壁之戰發生時,諸葛加入劉備軍兩年左右。
二、孫劉聯盟開始的大致關係為:魯肅堅持要過江以吊劉琦為名聯絡劉備、孫權批准;魯肅與劉備進行會晤,劉備得到消息很高興,於是派諸葛回訪東吳。
三、根據《三國志、先主、亮、肅、吳主權》裴注
1、肅故進前,與備相遇於當陽。因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肅曰:「...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使自結於東,崇連和之好,共濟世業...?」備大喜,進住鄂縣,即遣諸葛亮隨肅詣孫權,結同盟誓。
2、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3、肅徑迎之,到當陽長阪,與備會,宣騰權旨,及陳江東強固,勸備與權并力。備甚歡悅。時諸葛亮與備相隨,肅謂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備遂到夏口,遣亮使權,肅亦反命。
當時場景如下(不知道你是否認同):魯肅和劉備一同開飯局,席上魯肅說現在情況如何危急、我老大如何如何厲害,不如你跟我們一起混吧。諸葛插嘴,機不可失(來不及跟其他人商量了)不如我馬上魯肅一起去見孫權說明下情況吧?魯肅說:這個很好,我跟你哥很熟啊(你能幫上忙)。於是劉備很高興(大喜),於是就批准諸葛去了。注意,是劉備讓他去的(遣亮使權)。
如果將情況比喻成兩公司,則情況大致是這樣的:曹操進入荊州,劉備老闆快破產了,同時東吳魯肅副總主動來跟劉備協商聯合,說我東吳挺牛的,我們一起幹掉曹操吧。劉備很高興(撈著一跟救命稻草),於是派「業務員」諸葛亮去東吳集團見老闆孫權。當時劉備公司有經理孫乾、糜竺、簡雍若干,如果是派人說服孫權,為什麼只用資歷經驗均不足的小弟諸葛呢?情況只能是——劉備派諸葛只是去說明情況和了解情況,聯盟活動的決定輪不到他來定。請看魯肅的話「我子瑜友也」(劉老闆,小諸葛先生過來沒有問題,我跟他哥關係很好,我會照顧他)是為了打消劉備對諸葛能否勝任的最後顧慮。孫劉聯盟,劉備方的決定完全是由劉備自己確定。
當然,孔明在東吳的表現確實挺讓人滿意,而且白帝城託孤之後的孔明幾乎是神了。只是在當時、任務以及難度確實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也確實輪不上他發揮更大的作用。誰都有初出茅廬的時候,誰都有只是小鳥的時候!
「天下梟雄」劉備正在自己的生死關頭,他會讓一個小夥子承擔自己的生死嗎?(2014.1.9)去劉老闆那,公司小,人才少,我這樣,進去就是總經理,老闆還得站在門外等我起床。
曹董那公司是大是有錢,可是荀家叔侄兒倆、小郭子和一幫都讀差不多東西的同窗,說實話,都差不了多少。再說,tm還有夏侯、曹姓的一堆親戚,再再說老子還得從小職員開始做。
什麼?你說他們說卧龍鳳雛?那年頭誰不得在外邊編幾個外號玩玩?你以為都信呢?!另一個問題里寫到過,直接貼了。
三國至魏晉都是門閥當道,出來混能力是第二位的,家世牛逼才是真的牛逼。諸葛亮的家世,比起平頭百姓絕對有餘,但在權貴圈裡只能算個破落戶,而諸葛亮又是個聰明絕頂的人,心比天高,可以想像他因為家世受過多少冷眼,心中有多少不甘。
所以劉備遇見諸葛亮的時候說如魚得水,並不僅僅是稱讚諸葛的才華,而是兩個人內心的認同。因為劉備也是苦出身,不要說貴族時代,就是現在,同學們的家長不是局長就是公司老總,而自己連老爸都沒有,辛苦養家的老媽還是路邊擺攤賣草鞋的,小劉備心裡會沒有落差么。這種成長的陰影要麼讓他徹底變成一個慫貨,平庸一輩子,要麼讓他生出一顆梟雄的心。
很明顯,劉備和諸葛都屬於後者。所以劉備顧茅廬的時候,根本不用說什麼哥哥我把第二把交椅留給你這種話,只要很煽情的說,去tmd貴族吧,苦出身又如何,老子就是要當皇帝!諸葛就會在一邊一眼淚的說,尼瑪我等對我說這句話的人已經等了很多年了唉,備哥哥這輩子我都是你的人了!
再看諸葛亮的職場選擇,其實他的選擇太多,不管是荊州老地盤,還是投奔在東吳的哥哥,還是北方出了名能識人用人的老曹,以他的才華謀個一官半職,乃至於將來抱了某個權貴的大腿,成為權貴門生故吏,也不是混不出頭。但他不想要這種人生。
諸葛想要的不是在大公司慢慢混履歷,三年經理五年總監,一年大半時間都在國際航班和務虛會議中度過,他想要的昏天黑地的苦幹幾年,越來越誇張的體重和越來越疼得腱鞘炎都可以無視,但三五年之後可以在納斯達克大把數錢,媒體隱隱把他稱為新的大佬。如果他早生十幾年,能遇到還在創業的孫策或者曹操,他未必不能和一無所有的小霸王策馬江東,或者在風雨飄搖的官渡奮身死戰,可惜他生不逢時,當他敲出人生第一封簡歷的時候,當年的創業者已經成為新時代的大佬,戰場上的傳奇已經落幕在大魏或者東吳群臣的阿諛和傾軋中。就算心屬曹公,但不知道自己在大魏的官場上混到老死,還能不能見上曹公一面。
所以劉備雖然是個朝不保夕的流浪軍閥,在已經穩坐半壁江山的大魏和東吳面前弱小的可憐,他也毫不猶豫的選擇劉備。這是一場大賭,他可能僅僅邁出第一步就死在戰場上,但這就是他要的人生!
大家都批評題主對劉備的評價,這個我就不繼續補刀啦。
說說武侯吧,武侯的家鄉是徐州琅琊人。武侯14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曹老闆因為父親的死把怒火指向徐州陶謙,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屠城行動。戰火就在武侯的家鄉徐州。翻翻武侯的年表吧,為什麼14歲時跟著叔父諸葛玄背井離鄉四處投奔。武侯便是這場行動的受害者。
想想看,徐州時武侯的家鄉。如果沒有發生這場戰亂,在徐州還算安穩成人之後的武侯按照就近原則肯定是投奔曹公了。
但是這場戰爭讓武侯四處輾轉,最後在荊州落腳。
想想看,14歲的少年眼中看到的人間地獄對他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就算世人把曹公奉為英雄神武又如何,在那個少年的眼中他就是殺人者,到處的屍體磊成高牆,濃烈的血腥刺傷了嗅覺,從此埋下了孽緣的種子。
而且,翻翻年表吧,徐州牧陶謙被曹公攻擊後向劉備求助,劉備雖然沒贏但是也是伸出了援助之手。
想想看,在那樣的一個人間地獄裡面,對於一個14歲的少年來說,誰只要給點甜頭,他就會感激不已。
我想,就算是沒見過面,對於武侯來說,從別人的嘴中聽到了劉備的名字的時候,那就是希望啊,夠他記一輩子了。
所以多年後已經垂老的武侯,面對魏國的諸多人的勸降,寫了一篇《正議》在文中直接指出不贊成曹公的做法。
得到天下的人如果手段不正,那是另一場災難。我想這就是武侯的想法了罷。劉備聲望極差?你拿不出證據老子弄死你。
好了噴完題主了,本著治病救人的宗旨,這裡給題主說說我的理解。
我很奇怪很多人,看歷史總把自己當做歷史人物,覺得如果自己是他就怎麼著怎麼著。這是非常錯誤的方法,歷史人物就是歷史人物,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局限和理想,不是我們這種兩千年後速食主義者能隨便揣測的。如果要去思考他們的所作所為是要用歷史方法才行。對於諸葛亮,我不知道題主是不是真得了解他。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樂毅何許人?很多人都覺得只是將相之才。這種看法非常膚淺,將相之才從古到漢末多不勝數,為什麼不自比呂望伊尹或者是張良韓信?卻要比管仲樂毅?看過史記管晏列傳會記得太史公有這樣一句話:「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這句話是說管仲的,意思很明白,善於講禍亂轉化為祥和,將失敗的萌芽轉化為成功的因素。如果有其他更好的解釋,歡迎題主指正。而樂毅呢?劉向說樂毅:「推弱燕之兵,破強齊之讎。」這句也容易,能輔助弱小的燕國擊敗強大的齊國。
綜合上面兩個古人的行止,可見諸葛亮自比他們兩位,不是沒有用心的。
漢末豪強並起民不聊生,君主暗弱,權臣狼顧。這個時候的天下大勢,並不是統一那麼簡單,禮崩樂壞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是「正統」!是重興漢室!從後來西晉一統不過十年(280年才一統,別算錯)就告分裂,可以知道正統不興,民心不向,才會讓胡人乘勢而起。
諸葛亮27歲才出隆中(27歲前隱居出世以完善自我,27歲後入世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54歲死於軍中,雖然可惜,但是死得其所。),但是在隆中對時候可以看出,他早就對天下大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想。那麼,此時此刻如果你是諸葛亮(讓題主可以爽一下做個選擇)你覺得是曹操有可能,還是劉備有可能?隆中對中,諸葛亮就已經說曹操得的是天時和人謀,可是他後面一句特別重要:「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見諸葛亮早就看清楚了曹操的居心,而且曹操此人是以能力取人,也就是用智計得天下,並沒有創建有利的政治制度,這種方式如果繼承人厲害,則還可以統御各方勢力,如果繼承人不濟,那麼要麼分崩離析,要麼大權旁落。三百年後李世民對曹操的評價我覺得非常到位叫「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何況曹阿瞞早就有不臣之心,望之不似明君,荀彧後來的死就是證明。(你見過明君會問此間有妓女乎?)那麼曹操不足取,孫權恐怕更不入諸葛亮的法眼,這個世界上還有誰呢?就是眼前這位——劉備!隆中對中說劉備有兩句:「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說明了劉備有兩點最符合諸葛亮的心意,第一「正統」,劉備雖然家道沒落,但是卻是正經的漢室子弟,漢室子弟有抱負者如劉備肯定以光復漢室為己任(劉表,劉璋這種守家之人自然沒這種抱負。)。第二,信義著於四海。很多人說劉備虛偽,說劉備四處找工作臉皮真厚。為什麼從未想過劉備為什麼去哪都有人要,都有人夾道歡迎?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袁紹知道劉備來投,離城兩百里來迎。難道孟德和本初都是瞎了狗眼?為什麼劉備四處流浪,跟著他的人卻沒有越來越少?關羽不要曹操的富貴美女,也要跟劉備走,如果劉備真是虛偽小人,那麼關羽就是缺心眼么?
寫了這麼多,其實總結一句話,諸葛亮為什麼投靠劉備,只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很簡單,就兩個字,叫做「理想」。當然如果題主你不信,或者沒有,或者曾經有過沒有堅持,可以不用多言,別討論什麼諸葛亮的功過得失了,並不是因為你沒權力來討論,而是別因此誤導了後人對一個中國歷史上難得的最光輝的理想主義者的了解和敬仰。
看了諸位的回答本人不敢苟同。諸葛亮為什麼跟劉備而不跟曹操,這個問題應該從當時漢朝的官員選拔制度來入手。
從漢武帝以後漢朝實行的官員選舉制度是由漢武帝制定的察舉制,也就是眾所周知的「舉孝廉」。舉孝廉,顧名思義就是由官員名士向朝廷推薦民間的孝子廉士來出仕做官。這種官員選舉制度的核心就是品評,即著名官員或學術名流對末學後進下評語,然後朝廷或君主根據評語來徵辟士子入朝做官。「卧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對諸葛亮和龐統的品評。事實上劉備就是採納了司馬徽的這段品評才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
為什麼諸葛亮不去曹操那裡?實際上諸葛亮是可以去的。相比袁紹帳下只有豪門士族,曹操對待新興士族的態度相當之好,荀彧、郭嘉等穎川人都在曹操手下做事,由於穎川人的相互舉薦,功成名就的不在少數,所以三國里有一段名諺:穎川多名士。只要諸葛亮有個在曹操手下做事的朋友主動引介,他就可以順利當官。但與當時戰亂頻頻的北方相比,荊州和江東等這些南方之地相對安定,所以荊州的穎川人和青州的穎川人很少往來,也更傾向於加入孫權(孫權老爹孫堅曾任長沙太守,和荊州士族關係莫逆),事實上在赤壁之戰以前諸葛謹曾經向魯肅推薦過自己的二弟,只不過魯肅只舉薦了龐統而沒有舉薦諸葛亮罷了(從這可以看出龐統在當時的名氣是要比諸葛亮大的多)。
有人會說諸葛亮在當地這麼有名, 為什麼劉表沒有徵辟他當官?劉表與劉焉劉璋父子這樣的世襲州牧不同,他是為了征討荊州南部叛亂才急調過去的官,沒在荊州待多久,荊州士族對他並不待見,直到他娶蔡瑁妹妹為妻才好一些。他不會冒著得罪荊州士族的危險而任用諸葛亮等這些逃難過來的外地寒門士族。
那諸葛亮為什麼不去走走門路, 毛遂自薦呢?實際上在兩漢和魏晉時期,淡泊名利是士族主要的節操之一,跑官要官被視為品格低下。寒門士人可以想方設法找名士要評語,但疏通關節謀取官職卻是被人鄙視,官路也難長久。
所以諸葛亮的《出師表》寫的是實情, 他在當時就是沒人要的貨,要是沒有老師水鏡先生的強推,要是沒有落魄劉備對人才的無比渴望,那他只能撅著屁股「恭耕於南陽」。人生有一種境遇被稱作"懷才不遇"。沒有體驗過這四個字的人,自然亦無法從感情上理解諸葛亮的選擇。
這個世界上真正有才能的人其實並不多,只佔極小的一部分。一個人的才能越是強大,有時候反而越是容易被埋沒。因為出眾的才能是一種極度稀缺的資源,既然稀缺,就不可能通過常規與世俗的標準來衡量,有時甚至可能被這些標準否定。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在後人眼中自然是馳騁萬里的良駒。然則,方其隱居未出,躬耕隴畝自比管樂之時也還是受到了"時人莫之許也"的冷遇。"莫之許也"在我看來只是《三國志》裡面客氣的說法。看看現在許多不明真相的外行人自以為是地嘲諷內行專家的社會現象,我們就不難想到,隱居時的諸葛亮必然也是遭到了某些宵小之輩的刁難。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的同時又能很清楚客觀地認識到自己同管仲樂毅處於同一水平則更是難能可貴。但可惜的是,時人莫之許也。莫之許也也就罷了,卻偏偏有些啥都不懂的蠢貨覺得你是蠢貨甚至是來刁難你。人生之孤獨和抑鬱再大亦不過如此。
好在這世上伯樂雖少,卻總還是有的———他們是崔州平,徐元直以及劉玄德。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架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儘管當時的劉備已經潦倒半世,但三顧之禮卻讓幾乎被全世界否定的諸葛亮非常感動。更難能可貴的是,劉備還非常贊同三分天下的計策,賞識孔明的才能,兩人之間的關係日漸親密,搞得連多年追隨劉備的關張二人都有點不高興了,後來經過了劉備的勸解才平息下來。孔明積壓在內心多年的懷才不遇的抑鬱之情終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將心比心,他自然就會"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建安十三年,彼時劉備已然四十七歲,在平均年齡遠低於現在的漢末可謂是將死之人,還被各路軍閥追著吊打了大半輩子。也就是在這一年,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其後劉備聯孫權,戰赤壁,得荊襄,取益州,至建安十九年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算來也不過短短七年的時間。劉備完成了他人生的逆轉,而輔佐劉備的孔明自然也得到了世人的認同與側目且名留青史。而當初那些對孔明"莫之許也"的人又到哪裡去了呢?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一統天下又如何?
國泰民安又如何?
這些冰冷空洞的歷史概念與他何干?
他依舊會受盡"時人莫之許也"的冷遇。
他依舊會苟全性命於亂世抑或是治世。
曹操代表的是一個看似美好卻依舊會否定他到死的世界。
劉備代表的是一個無盡混亂卻能肯定他個人價值與才能的世界。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更何況,劉備與諸葛亮二人,表面上看是君臣,實際上更是伯樂和知己,是那種哪怕全世界都否定你,但我卻依然把你看做最有才能的人的知己。
太史公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一死尚且不懼,更何況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修齊治平,家國一理。
而自古這君臣之道與夫妻之道又何嘗不是一理呢?
從感情上來講,諸葛亮14歲的時候,他的叔叔聽說曹操屠完了徐州城會繼續往自己這邊殺過來。帶著一家人外加諸葛亮,諸葛瑾,諸葛均一起逃命去了。逃命途中,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和他們走散了……後來沒有幾年諸葛亮的叔叔因為在逃命中染病,最後也死了……如果我是諸葛亮,不管怎麼說,我肯定要恨死曹操了……你看到一支股票已經連續幾十天漲停板了,你會下手去買嗎?
另外一個連續十幾天跌落,但是你覺得他是優質股,潛力股,你會不會選擇抄底?隆中對說的明白:「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找到諸葛亮的時候,曹操,孫權都已成氣候。諸葛亮的隆中對確實牛,但他拿著這個對策去找曹操,說什麼呢?您現在「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不敢與您爭鋒啊!」
曹操說:「我知道。」
……
孔明又說:「那麼您現在兵分兩路,一路由宛、洛向荊州、揚州,另一路從秦川入益州,這樣天下就是您的了!」
曹操又說:「很明顯」
……
投孫權的話,基本一樣。
諸葛亮最牛的地方是可以從戰略高度定方向。這種情況下投靠那些已經有明確戰略方向的勢力,相當於把自己最大的競爭優勢埋沒了。第二天賦是內政,但內政高的人在那個時代並不是十分顯眼。
所以,只有那些有野心沒方向的人,在荊州益州尚處在非曹操、孫權控制的情況下找到諸葛亮,諸葛亮的能力才會真正發揮出來,這個人正好就是劉備。我想給馬雲算算命,他不一定用我,是因為不會輕易相信我;
我想給劉強東看看祖墳風水,我看到了,可惜劉強東不知道。
我覺得上邊兩點足矣說明諸葛亮為啥沒有為曹操服務!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被認可,那就只有誓死效忠一條路了。
說諸葛亮為什麼沒自薦呢?這是個偽命題,我可以去劉強東家的祖墳那裡,然後梳理出幾十條意見建議,想辦法轉呈給劉強東,那麼劉強東就會用我幫助他調整風水嗎?九成九不會,假設我說的都對,他也不會用,因為信任是很奇怪的東西。
客戶主動找我處理陰宅風水一萬一天他能承受才會找我;我主動說幫誰弄,不管對方經濟實力如何,能用我就奇怪了。
我做公司風水布局是300/平,那是客戶找我,如果我主動去不要錢,人家也未必用我。
綜上諸葛亮不會自薦,就像姜太公垂釣與渭水一樣。
天地君親師,忠孝仁義,社會的道德標準決定了諸葛亮必然要出師未捷身先死!
我記得諸葛亮是徐州琅琊陽都人,當年曹操攻徐州屠城的時候諸葛亮就目睹了曹軍的殘酷,後來跟叔叔一起移居到荊州襄陽地界。試想,諸葛亮還會去投逼著他背井離鄉的曹操么
將軍何不投奔習公?
諸葛亮幼年時期曾經目睹曹操血洗徐州,毀掉原本富庶美好的家園,害得他離開了琅琊望族錦衣玉食的生活,南下逃命,一路屍橫遍野,硝煙四起,想想一下這情景對一個14.5歲孩子的衝擊力。而當時不怕死馳援徐州的,是劉備。
每個人幼年,青少年時期的經歷足以影響他的一生。
我覺得最直接的原因是,劉備是漢室後人,忠於皇室正統,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旁門左道」,諸葛亮身在當時,自然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我看到樓上有人用管理學的思維來想這個問題,覺得很好笑,不應該用現代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去思考古人為什麼這樣做,這就跟我們努力思考為什麼熊貓會去吃竹子一樣。《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諸葛家三兄弟,魏蜀吳都投了,分散投資。
只是諸葛亮在蜀國混得比較出名而已。據說是因為諸葛家族不喜歡吧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
在這個亂世中,出於分散風險的考慮,應該在每個國家都插上了自己的人。--------------------
以上,明明就是鬼扯的分割線……
投曹操?開什麼玩笑?諸葛亮一生最大的幸運就是找到劉備這個好老闆。世上不缺人才的,各行各業都有人才,有高手。好老闆比人才還要稀缺。
就像姜太公釣魚,諸葛亮等了好久才等到劉備。初跟劉備時,諸葛亮說,有多少的信任,就有多少的能耐。結果一路下來都是立功勞的。
觀曹操方面,沒見曹操對哪個謀士推心置腹。郭嘉、荀彧等好多人都不低於諸葛亮,但沒有一個人能完完全全發揮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性格方面,曹操根本就沒品德可言,孫權貪小便宜版圖沒怎麼擴大過,只有劉備是德才兼備的。
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其實也不是怎麼看好蜀漢能統一天下,畢竟還是北方勢力大。注意看的人會留意一句對白,劉備見到諸葛亮,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三分天下的策略後,仍然無意出山。劉備最後說了一句話:「先生不出山,則蒼生如何?」諸葛亮才被打動,為這個推心置腹的老闆,為施展自己的才學,為一方蒼生,這才肯出山。
諸葛亮的品德比謀略更偉大。說說諸葛亮的人生觀,真的是淡泊,不為名利,一生謹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沒有什麼缺點,沒有什麼壞習慣。
當時諸葛亮在山林也有一群朋友,那些人經常跟諸葛亮來往的本事絕對不低,他們都在隱居,世上有一個諸葛就夠了,他們也甘心隱居。如果當時有其中一個出山了,諸葛要做的事已經有人做,他也會隱居一生。
推薦閱讀:
※陸毅版諸葛亮與唐國強版諸葛亮哪個更好?為什麼?
※《三國演義》空城計那一出,為什麼司馬懿要看著諸葛亮撫琴焚香,幹嘛不把他一箭射下來?
※不鳥你?
※在《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中 諸葛亮的記載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