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電影《大魚》?

是美國導演蒂姆伯頓的《大魚》Big Fish。不要弄錯,要搶答的,去《大魚。海棠》,好嗎?這是關於父親題材的電影,不要亂入。


隨著父親愛德華多彩的人生故事,125分鐘電影飛速而過,留下了無言的感動,讓我夜不能寐,深受鼓舞,思考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奇幻版的《阿甘》,我想不是。阿甘作為殘疾人展現了如何不屈於命運的捉弄,而愛德華作為正常人則在不斷探求生命的意義。


愛德華一生的精彩畫面不斷敲打著我的心。


如果是我,會勇敢的探尋女巫的秘密嗎?如果是我,會毅然離開美妙如童話般的幽靈鎮而追求生命的未知嗎?如果是我,遇到自認為將會相伴終生的桑德拉,會義無反顧,受盡折磨和屈辱也要娶她嗎?如果是我,會想盡辦法拯救僅有一面之緣的破落小鎮嗎?……


勤奮、勇敢、好奇、真誠、善良、守信、忠誠、堅持、仁慈……

由於這部影片表達了太多的內容和情感,個人認為《大魚》是《Big Fish》眾多翻譯中最好的版本。而《大智若魚》、《大魚奇緣》、《大魚當道》等無法詮釋那夢幻般的色彩。


愛德華用前半生體驗生命的意義,用後半生樂此不疲講述傳奇的人生故事,為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激勵和快樂。


影片中,父子關係的演繹也催人淚下。


孩童時期,兒子認為父親無所不能,喜歡聽父親講各種傳奇的經歷。隨著年齡增長,他覺得父親的故事浮誇而虛假,無法接受父親無休止的重複,並選擇婚後遠離父親生活。


在父親生命的尾聲,兒子重回父親身邊,試圖用行動探求父親真實的一生,隨著對真相的逐漸了解,他理解了父親為何受人尊重以及他的故事為何如此受周圍歡迎。


臨終最後一刻,兒子用最深情的愛完成了父親的遺願,幫父親講完人生故事的結尾場景:在他一生中遇到的所有親人和朋友的祝福與見證下,愛德華被兒子抱到湖中央,演身為故事中多次提到的那條永遠不會被抓到的大魚,自由地游向遠方。


我堅信他真的變成了那條大魚。


在這世界上,只有在你所愛的人之外,才需要辨別所謂真假。生活中的事,有種種說法。所謂真相,可能是最令人乏味最讓人難以接受的。而在生活外表塗上彩虹顏色的人,他們值得尊重和信賴,因為他們的愛。——摘自「和菜頭」《大魚》觀影感


在葬禮上,一個個父親故事中的原型人物陸續出現在兒子的視野中,「巨人」沒有故事中的那麼高大,「雙胞胎姐妹」也不是連體的……大家齊聚一堂,沒有哀傷,都在津津有味講述他們曾經和父親在一起的美妙時刻。


此時,兒子開心地笑了,他明白了父親偉大的一生,體悟到了「誇張」背後的大愛,父親的一生是不朽的一生。

小孫子依然向小夥伴們講述著有關爺爺的傳奇故事,一片祥和安寧。


影片這樣完美收場。


————————————————————

有些笑話你是否因為聽過太多次而忘了它為何好笑了?


後來你又聽到它,突然間它就像全新的笑話。


你想起為何一開始會喜歡它了。

————————————————————


影片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事業、家庭、理想等方方面面的思考。


對不同的人,這部影片一定有不同的心靈觸點,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悟。對未知人生的勇敢執著和對目標的不懈堅持,讓我精神振奮、渾身顫抖。


我們如此短暫的一生,若是自甘墮落、樂於安逸,臨死的時候,將是多麼的遺憾。

人生不必非要輝煌,但必須要活得有趣。


寫完這些,我躲進公司廁所的角落,回憶起自己目前為止做過的讓自己感動的事,眼睛瞬間模糊了……


再次看這部影片,那時的我一定會淚如雨下。


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比《大魚》更讓人覺得溫暖的電影了。所有關係,無論是父親和兒子,丈夫和妻子,母親和兒子,媳婦和公公,陌生人和陌生人……都讓人心生暖意。


電影里的兒子聽著父親所講的奇幻經歷長大,長大後卻覺得講著同樣故事的父親不夠真誠,讓人生厭。「事實上,我沒有在我父親身上看到我,我相信他也沒在我身上找到他自己的影子。我們就像互相了解的陌生人。」


在一次婚禮上的爭吵過後,賭氣的兒子和父親三年沒有說話,再相見父親已經垂垂老去,重病在床。


母親說,「你上樓去,監督你爸把這個喝了。」他應聲「好」,然後轉身上樓對父親說:「說一半,我跟媽說你全喝了。雙贏。」待父親喝完一半,重新躺下,他起身離開,關上門,在門口靜靜地喝完剩下一半。


所有動作一氣呵成,就像父親和母親在浴缸里的相擁一樣,熟稔而自然。


兒子和父親的爭吵始於父親不斷地重複兒子出生時的那個故事:父親為了給出生的孩子一件禮物,決定用結婚戒指去釣那隻從未被人抓住的大魚,結果戒指被大魚吞了,父親成功的奪回了戒指,並決定把戒指作為兒子出生的禮物。


而兒子開始原諒和理解父親,則是在父親病床前,聽到當年的醫生講述同一個故事的真相——不能親自到產房陪伴兒子出生,是父親的遺憾,因為父親當時在外地,而即使父親在醫院,也因為醫院的規定而被禁止進入產房。

老醫生說:「你出生的這兩個故事,你會選擇哪個?要我就選擇後者…」


故事是父親的愛的形態。


就像幽靈鎮的小女孩珍妮弗說的:「別人對父親來說是虛幻,但你是真的。」「對你父親來說只有兩種女人,一個是你媽,一個是其他女人。」


珍妮弗等了父親很多年,第二次相見,她對他說:「第一次你來得太早,第二次你來得太晚。」念念不忘到最後,她在父親的故事裡,只是一個小小的女巫配角,出現在他給兒子講的故事裡。


而父親對母親的愛,現實用一句「他們是在奧本大學相遇的」概括足以,而在父親的故事裡,是無數美麗的情話,是停滯在空中的爆米花,是滿地的水仙,是溫馨的有著白色柵欄的房子……他告訴兒子,「他們說,當你碰到所愛之人的時候,時間停止了。那是對的。」


這些故事又何止是故事而已。


因為身高被城鎮居民排斥的巨人卡爾,父親勸他說,或許不是你太高了,而是這個鎮子上的人太矮了,你這種大人物應該去大城市;通過誤入幽靈鎮的經歷,父親告訴兒子,事情越艱難,到最後得到的回報就越大;和姦詐的馬戲團老闆相處的經歷,父親說,邪惡的東西只是出於孤獨或者是缺乏社交上的分寸。


最後這些美麗的故事和父親的生命一同隕落,兒子濕著眼眶,選擇用延續父親所講故事的方式送別。


在成為父親的關口,兒子原諒了另一位父親,就像導演蒂姆·波頓在一次採訪中說,父母與子女是dynamic的關係。這個英語單詞極妙,本意是充滿活力的,另一個少見的意思是「不斷變化的」。

「我也是在成為父親之後更加理解自己的父親。」導演蒂姆·波頓說。

電影的最後,是兒子對於父親的獨白——「一個講了無數故事的人最終成了故事的一部分,故事在他死後繼續流傳。從這方面看,他永遠不死」,亦如同蒂姆·伯頓這位偉大導演的獨白。


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第十八首里寫「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落/也不會損失你這皎潔的紅芳/或死神誇口你在他影里漂泊/當你在不朽的詩篇里與時同長/只有一天有人類,或人有眼睛/這詩將長存/並且賜給你生命」。


父親講過的那些故事,一部叫做《大魚》的電影,講故事的蒂姆·伯頓,都將在不朽的詩篇里與時同長,永遠不死。


這部電影我高考後的暑假無意間看到的,本來是想看奇幻片的,在PPS上搜出了這部。從此,看一遍就會落淚一次,這是一部前奏不會被感動,但是到最後的時候一瞬間莫名被感動到流淚的電影。後來推薦給很多人看,男生看了多數會覺得感動,但是很多女生都沒什麼感覺,也許男女對父親的情感不一樣吧。
我之所以被感動是因為我有一個挺喜歡吹牛的老爸,小時候聽他吹吹牛覺得他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人,會武功,又會釣魚又會開車又會講故事又會給我買想要的玩具…可是後來我長大了,我發現其實他僅僅是健身愛好者,身強體壯而已,並不會武術,年輕時的確打過好多次架,可是結婚後再也沒有打過~小時候會買很多我想要的東西,可是我上高中的時候特別想要一部能上qq的諾基亞手機他都捨不得給我買…那時我恰好處在青春叛逆期,感覺到他不過是個銀行的基層幹部,我成績不好也不能像別人一樣花錢買個大學讀,我感覺自家沒權沒勢也沒錢,覺得父親不是一個成功人士,工作這麼多年也沒見當上行長,現在這樣子估計也就定了。那時候的自己根本想不到生活的艱辛,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恨自己成績差恨自己出身寒門。就特別的厭煩他說好多年前他幹嘛幹嘛過,多麼多麼的厲害…而我每次都像影片中的兒子一樣,不願意聽還說出傷人的話。
看完這部電影,我彷彿看到了我和父親間的那種對立融化了,影片結束時我坐在電腦前淚流滿面,瞬間我就相信了父親所有的吹牛都是真的,我覺得他能給我現在的生活我已經是生活在蜜糖中了…
我想,每一個父親都會在兒子面前吹噓過自己曾經如何如何,所以我們小時候都會互相吹噓自己的爸爸多麼多麼厲害,會這樣的武功那樣的武功,長大後我們會發現這些都是不存在的,兒子對父親的個人崇拜會慢慢倒塌,甚至會出現厭煩的心態,而父親眼中的兒子總是孩子,他總以為自己是兒子的保護傘,希望能在自己所能做到的範圍內給兒子最好的東西,可是兒子總會有一天發現父親原來並不是最厲害的,甚至,他其實就是一個太普通的人,更甚至,父親是一個在工作上生意上比較失敗的人…
當有一天,父親忽然請教我問題的時候,我一口氣講完了困惑他很久的問題,他一臉茅塞頓開又自豪又崇拜的看著我,我在那一瞬覺得父親老了,他已經把我當成了自豪和崇拜的對象,就如同我小時候崇拜他一樣…
《大魚》我看過了六遍,每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悟,但是每次都會被感動的鼻頭髮酸眼眶發紅,我們的父親在慢慢老去…


李健有一首歌《父親》,裡面有一句話,是我最喜歡的歌詞,沒有之一。

你為我驕傲,我卻未曾,因你感到自豪。

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歌名,直白的不能再直白的歌詞,正如這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電影名,大魚。

和歌詞裡面不同的是,我為我的父親自豪過。

父親最初去新疆的巴里坤擺攤兒賣些小物件,過年的時候帶回大半袋年底的存貨。我至今記得他把一堆色彩斑斕閃閃發光的小東西倒在床上時我的驚喜和幸福。那裡面有紮成捆兒的小湯匙,塑料片疊成的假禮花,還有鐵盒子裡面沉甸甸的小刀,上面畫著齊天大聖、哪吒、聖鬥士,一個個像活的一樣閃著金燦燦的光芒。我像小財主一樣逐個把玩這些小東西,滿足的像掉進了蜜罐。晚上躺在父親身邊聽他講他在戈壁灘鐵路上的奇異故事。父親在這些故事裡似乎都是地位穩定的主角。他從一幫維族混混刀片底下救了一個同去謀生計的老鄉,他在火車上的廁所里躲過了好幾次檢票,他在他鄉肆虐的風沙中幫牧民找回來迷失的群羊......

那時候的父親是探險家,是能以一己之力面對枯敗土地和狂暴風沙的勇士。沒有什麼事是他辦不到的,沒有什麼東西是他得不到的。

後來,我童年的很多時間,我都跟著我的父親在為尋找到一個立足的城市而奔波。我們兩個像極了《當幸福來敲門》裡面的父子,也像極了兩個相依為命的遊俠,在西北那些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之間漂流。我們穿著和城市裡的時尚流行格格不入的布衣布鞋,背著縫了好幾朵花的牛仔背包,在陌生的城市裡,光鮮的面孔中,閃亮的高樓間,樂此不疲地穿梭。我從來沒有覺得委屈和自卑,結實的布鞋是奶奶納的鞋底兒,背包上的紅花是媽媽的針線。我們兩個家裡的男子漢,背負著女人們的期許和牽掛,尋找一片能讓他們自由呼吸的天空。我覺得我長大了,尤其是在單獨照看著背包等父親去買早點回來的時候。站在我們倆唯一的家當旁邊,我覺得我和父親,一起撐起了家裡的脊樑。

那時候的父親是老師,帶我去看這個世界,帶我去感受小山村之外的自由和繁華。沒有什麼地方是他到不了的。沒有什麼知識是他不知道的。

不幸的,我還是漸漸地長高了,我開始上網,開始交女朋友,開始接觸這個時代帶給我的洶湧的信息和雜亂的選擇。父親變得不再神采奕奕,他的眼神開始灰暗,剪影開始佝僂,手掌開始粗糙。他開始在我面前變得唯唯諾諾,變得極不自信,變得小心翼翼。有時候他閃避的眼神,讓我覺得他似乎在擔心自己曾經的夸夸其談會被他逐漸長大的兒子識破,似乎在擔心自己的偉岸和堅持,會在他兒子慢慢豐富的經歷面前,變得不值一提。

或許我們的成長都在蠶食著父親的生命,直到那個堅強的男人最後的一絲榮光,也在我們囂張的生命力面前隱退。我們拋棄曾經的依賴,我們倔強地肯定著自己的選擇,同時也無情地否定著他們的過往。我們覺得我們可以比他走的更遠,飛的比他更高。但他依然是那樣,依然在最初的地方,等待著我們的回歸與和解。

看完《大魚》,突然想好好的抱一下父親。告訴他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堆閃閃發光的小寶貝,我永遠忘不了那些有如傳奇的故事,我永遠忘不了那些在他鄉街頭蹣跚的日子。並且告訴他當初他是怎樣為兒子搭建起整個世界的,我就會怎樣為他保護這個世界。

獻給父親,感謝你。

冬夏恆久,一世溫良。


《大魚》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但當我把它向別人推薦的時候,看過的人總是理解不了這部電影在說些什麼。

然而這部電影我已經看過不下十次了,每一次我都會有新的觸動,處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東西就會不一樣,我一直認為不能把這部電影簡單的概括為父愛或別的主題。我為什麼那麼喜歡《大魚》就是因為看電影給自己帶來的感同身受。

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剛跟ex分手,那時最喜歡的便是父親與母親愛情的那條線,從第一次相遇時間驟然停止,在茫茫人海中只因為多看了你一眼的浪漫,到經歷柴米醬醋鹽後依然一起躺在浴缸里,聽著那些傳奇的故事回憶年輕的經歷的浪漫。遇到一個真正愛的人,是那種可以直擊心靈的熱烈,當看到他的時候連時間也靜止了,然後所有的標準要求都被拋在腦後,僅僅是想要追求那個人而已。男主角為了知道在馬戲團一見鍾情的女生的名字,不惜努力工作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在向老闆詢問。就像我們追求愛人時的那般狂熱,捧上了一顆真心只求那個人能注意到。

當男主來到女生的大學時用各種浪漫的方式追求女生,在黃水仙花田裡的那一幕簡直浪漫到了極致。

「你甚至還不認識我」
「我有一輩子可以認識你」

或許這些場景和話語是浪漫,但這是屬於年輕人的浪漫,我一直最感動的都是當他們老了的時候看對方的眼神都依然閃著火花,直到父親離世的時候,最後親吻的人也是母親 「再見 我的河中女郎」
而在兒子質疑父親的故事的時候,母親也陪著父親一起躺在浴缸里,相信著父親是一條大魚,能夠陪著他去完成他那些天馬行空的故事。在剛分手的時候看到這麼美妙的愛情,一邊心痛自己破裂的戀愛一邊為電影里的父母而感動,看大魚里的愛情就彷彿重溫了一次戀愛,雖然結局沒有那麼美滿。

第二次看的時候是剛到新學校產生不適感的時候,因為以前的同學朋友都選擇待在了熟悉的老地方,只有我一個人孤身來到了新學校。可是在新學校的進展卻不是很順利,陷入了到底我這樣大膽冒險的選擇是不是正確了的糾結里。

這一次看的時候對於前面第一次看不太感興趣的地方有了另一種感覺。當男主在艾許鎮成為了英雄他卻選擇離開這個有過光輝的地方,因為不甘心做小池子里的大魚。到達了舒適美好另一個世外桃源小鎮的時候也選擇了離開,所有人都十分詫異,因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個比這裡還舒適的地方了,可是男主還是要離開小鎮 「或許我找不到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但是我還是要離開,去走那條艱難的路。」

如果人一直待在舒適的環境沒有要離開的衝動,或許可以過的很幸福吧,但如果男主沒有離開小鎮呢?他可以歡聲笑語地和人們一起吃美味的食物,一起在草地上翩翩起舞,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重複著一又一天相同的故事。正是他離開了小鎮才有了後面傳奇的故事,也許並不都是快樂的,但那是屬於他的獨一無二的毫不後悔的人生。

第三次看的時候是和媽媽一起看的,因為強烈推薦了她這電影,所以在她看的時候我又忍不住湊過去看了哈哈。

這次更多共鳴的就是結局,就是兒子對於爸爸的故事傳承的地方。和媽媽一起看的時候她就提到了我的外公,外公已經去世了好幾年了。媽媽說看到兒子把當年不相信的離奇故事告訴自己的兒子的時候,這個故事就會流傳下去的時候,她就想到外公雖然去世了,但外公教會她的做人的道理和外公年輕時候的故事她也會記得,即便外公已經離開了可是精神還在影響著她,而她又會把這種精神傳遞到我身上,這樣就會變得不朽。

父親把他一生的故事說給了兒子,不僅僅是故事的本身更多的是從故事裡領略的精神。而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說了這麼多只是談了談自己看電影時的理解和感悟,個人覺得這部電影為什麼難以理解是因為元素比較多而且有超現實的部分所以如果不能感受到導演的隱喻就會有點混亂,但無論如何都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在我第四次、第五次…第n次看的時候都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就好像結局的那段話那樣吧。
「Have you heard a joke so many times you"ve forgotten why it"s funny? And then you hear it again and suddenly it"s new. You remember why you loved it in the first place.」


關於大魚其實還有很多的話題可以延伸,而我只是簡單說了我最喜歡的三個部分,歡迎也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來一起探討。
引號里的句子是電影原台詞,但是是憑著記憶寫出來的,可能有些許的錯誤。
第一次在知乎答題,超緊張。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做個有趣的人。


講的是人生,而不是父愛。個人認為。


昨天晚上看了蒂姆·伯頓導演的電影《大魚》。


這是一部講述父子關係的電影,很動人,非常適合在父親節這天觀看。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愛德華的父親,他的一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傳奇經歷。

他的兒子威爾從小便聽父親講自己的故事,那些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能預言死亡的女巫、孤獨飢餓的巨人、馬戲團的狼人老闆、從沒有人離開的小鎮……年幼的威爾,為此深深著迷。


但一天天長大後,威爾漸漸明白,這些故事不可能是真實的,它們不過是父親編造出來的謊言。

在成年的威爾眼中,父親愛德華從一個令人崇拜的英雄,變成了一個只知道夸夸其談的老頭。

終於,在威爾婚禮的當天,當父親再次講起「偷吃戒指的大魚」的故事時,父子之間的矛盾爆發了。

此後的三年,父子倆陷入冷戰,沒有再見面。


可「死亡」卻是個無法迴避的話題。

父親愛德華突然身患絕症,時日無多。

得知消息的威爾決定去見父親最後一面,他想聽父親親口說出故事背後的真相。

因為威爾的孩子即將出生,這讓他開始思考:自己該如何扮演「父親」這個角色。

於是,威爾獨自來到父親故事中那個神秘的小鎮——豐都,並由此重新認識了「父親」。


看過這部電影,我首先想到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在《少年Pi》的最後,Pi問那個來採訪的作家:「關於同一個故事,我講了兩個版本,你更喜歡哪一個?」

作家回答:「有老虎的那一個。」

Pi說道:「嗯,上帝也是這麼想的。」

在「殘酷的真相」與「美麗的謊言」中,作家選擇了後者,藉此來說明宗教的意義在於人類對「美好」的嚮往。雖然那美好可能是虛幻的,但對於美好的無可置疑地相信本身,卻是真實的。


既然來自上帝的愛可以是一種謊言,那麼人類的愛呢?

其實,在電影《大魚》中,也有類似的橋段。

影片最後,在父親的病床前,醫生向威爾講述了他出生那天真實的故事。

在真實的故事裡,沒有靜謐的河流,沒有神秘的大魚,也沒有被偷吃的婚戒……

那只是一個平淡的關於嬰兒降生、父親錯過的故事。

醫生說:「如果問我的話,我寧願選擇那個更誇張的故事,你呢?」

威爾回答:「我覺得普通的故事,挺好的。」


不久後,彌留中的父親突然醒來,驚慌地說,「還記得我給你講過女巫的故事嗎,在她的預言中,我不是這麼死的……」

威爾有點錯愕,「可是你並沒有告訴我女巫說了些什麼?」

父親的臉變得痛苦。

情急之下的威爾,講出了「關於父親死亡的另一個版本」:他抱著父親逃出了醫院,來到那條靜謐的河流邊,所有故事中的人都在場為父親送行,最後,威爾鬆開手,父親帶著笑容沉入了河水中,化作一條大魚,向著更深處游去。

故事講完,父親安詳地離世。


那一刻,威爾終於明白了父親的選擇,他用這最後一個講給父親的「虛構故事」,認同了「父親的愛」。

和電影《再見列寧》的結局一樣,曾經的被保護者和保護者,在那一刻互換了身份,彼此守護。

他們都在虛構著美好,卻又不戳穿對方的謊言,於是「愛」便成立了。


影片的最後,在愛德華的葬禮上,我們驚訝地發現,那些出現在他故事中的人物,全都悉數登場。只不過,巨人沒有他說的那麼高,雙胞胎女孩並不是連體人,女巫不會預言死亡,馬戲團老闆也不是狼人……

原來,父親愛德華並沒有真的說謊。他只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誇張了事物好的一面,隱藏了不好的一面。

他希望威爾在一個美好的夢中長大,雖然那並不真實,雖然現實遠比這殘酷得多。

可是,他仍然要講給自己的孩子聽,讓他先認可了世界的美好。唯有如此,當他長大後自己面對真實時,才不會因此絕望。

因為他知道,這世界本質還是好的,只是偶爾也會有糟糕的時候。

就這樣,「愛德華的故事」被威爾講給了自己的兒子,愛也將因此而一代代傳遞下去。


我真的是因為我自己的名字去看了這一部電影。

我在晚上12點看的,看完以後在被窩裡面一直想,一直想。

我先想到了愛德華對自己孩子的愛,偉大的愛。

可能生活太無聊了,愛德華不忍心把一個無聊的世界展示給自己的孩子,很早就告訴孩子事實。於是,愛德華用他最擅長的方式來給孩子編了一個大大的故事。

爸爸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愛自己的孩子,想想我很感動呢。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爸給我做過筆筒,修過桌子——他會這個,這就是我爸「最擅長的愛」吧。片中的愛德華也一樣啊,他最擅長推銷了,正好用自己的口才給孩子編了一個完美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有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有父親想教給孩子的人生哲理,有奇幻色彩的人和故事,還有父親對孩子深深的愛。

影片中有愛德華生活過的小鎮,有愛德華童年時的玩伴,有愛德華年輕時的經歷,有愛德華的妻子……還有愛德華的想告訴孩子的,大魚應該出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 在不需要落腳的時候就不必落腳,等等。

可能愛德華太愛自己的孩子了,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傷心,連自己的死亡愛德華都編成了故事的一部分:變成那一條自己釣起來的大魚——我猜測愛德華希望自己的孩子接過自己手中的魚竿,把這個故事講下去吧。

接下來,關於夢想。

Have you ever heard a story so many times you』ve forgotten why it』s funny?

你是不是因為聽過一個笑話很多次而忘了它為什麼好笑了?

你是不是因為走的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前行了?

你是不是因為愛的太久而忘了為什麼相愛了?

你是不是因為受過了太多的打擊而失去了信心?

你是不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事情而忘了生活的可愛?

我們最可怕的,是習慣。

我們因為對大學生活不滿意而迷茫,嘗試了太多而忘記了當初來的時候是多麼的開心。

我們因為對工作環境不滿意而失落,經歷了越多而忘記了面試成功時的激動。

然後當我們再次靜下心來,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想起來了一部漫畫,呀哆的《那些蛋疼的日子》。故事裡的呀哆在大城市裡打拚夠了,最終選擇了家鄉落腳。不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會再因為害怕失敗而拉一個人一起,不會再彷徨。

我想,這就是這個年紀一定會經歷的吧。

希望看到這句話的你們能夠再次聽到那個笑話,再次知道它為什麼好笑。

最後,我覺得我愛這個故事,我也會是一條大魚的,哈哈。


是不是你也曾有這種感覺:

小時候特別喜歡聽父母講故事,哪怕一個故事聽了無數次也樂此不疲。

但隨著年歲的增長,你不再喜歡父母講的故事,不僅感到厭煩,而且開始懷疑故事的真實性。

在電影《大魚》里,威爾就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自己的父親愛德華是一個愛吹牛的老頭,總是喜歡吹噓著自己年輕時當推銷員所遇到的種種奇妙經歷。威爾從小就聽著這些故事直至他長大。他開始不再相信父親說的話,覺得父親就是一個愛慕虛榮的老騙子。

當他結婚之後,開始與他的父母來往甚少。有一天,他的母親打電話告訴他,他的父親已經病得很重了,不久後可能將離開人世,希望威爾回來見父親一面。於是威爾帶著妻子重返家鄉,在這一次的回程之旅中,他才真正的開始了解他的父親。

電影《大魚》於2003年上映,由蒂姆·伯頓指導,改編自丹尼爾·華勒斯出版的小說《大魚老爸》。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用極其有趣,奇幻荒誕的故事情節帶著我們去了解主人公愛德華的一生。

關於父親,你想說些什麼?

不知道在女孩子的眼裡的父親是怎樣的。但作為一名男孩子,在小時候,父親他將我扛在他的肩上,跟我講著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我覺得他無所不能,他是一座可以庇護我一輩子的大山。可是隨著年齡增長,我也曾與父親開始言談甚少,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再那麼偉岸,他慢慢的從一個巨人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原來他也只是個普通人,他會慢慢老去,並非無所不能。

在電影里,兒子威爾就是這般心態吧,在他長大之後,他聽著他父親愛德華「吹牛」,會開始覺得厭煩,而被父親的故事逗笑的人們發出的笑聲格外刺耳。在他的婚禮上,他的父親依然夸夸其談,這讓威爾感覺非常的難堪。

而威爾的父親愛德華真的就只是一個愛吹噓的糟老頭嗎?

真偽與否,我們先來聽聽他父親講的這幾個故事吧。

父親愛德華有著奇妙的出生經歷,請看下圖。

不用懷疑,圖片里那個浮在半空中的模糊物體就是剛出生的愛德華。

這就是傳說中的騰空而出了吧?除了咱們的大師兄猴哥出生有這傲人的姿勢外,他是第二個。

在父親愛德華的童年裡有不同尋常的冒險經歷,他在黑森林的老房子遇到了年邁的女巫,從女巫那隻瞎了的右眼中他看到了他的未來,他是如何死去的。

有了不尋常的童年,自然長大之後更是非凡。

父親愛德華上學時候不僅是個學霸,而且體育全能,棒球,籃球,橄欖球樣樣拿手,是隊里的主心骨,有了他的比賽就沒輸過。品學兼優的愛德華還是個熱心腸,他救過火,挽救過生命,是小鎮里的英雄。

他的背後迷妹迷弟無數,真是人生贏家的典範。

小鎮十大傑出青年之首非愛德華莫屬啊。

他還曾幫助小鎮度過一次大災難。在一個黑夜,一個巨人來到了小鎮,把小鎮攪得雞犬不寧。這個時候膽識過人的愛德華挺身而出,說他可以跟巨人交涉,讓巨人離開這個小鎮。他機智的完成了小

聽到這兒,大家是否開始覺得這真的只是一個愛吹牛的糟老頭呢。

可就算是真的吹牛,但他講述他的這些故事真的清新脫俗,非常有趣。

他路過傳說中的幽靈鎮,在馬戲團當苦工只為追妹子,與狼人團長結交為好友,追妹子也是追得轟轟烈烈羅曼蒂克,他還當過兵打過仗,說得一口流利的粵語,結識了一對孿生連體雙胞胎姐妹花等等等。

這就是愛德華的如同《阿甘正傳》一般的奇幻人生,當他為父後將故事講給他的兒子威爾聽,小時候的威爾聽得津津有味,而如今即將也要為父的威爾卻開始不把這些故事不當一回事了。

威爾重回久違的家,他在與父親的再次相處中,父子情慢慢的融化過往的心結。

威爾憑藉著父親講過的故事,慢慢的從現實中找到關聯,他開始正視他的父親為他講述的這些故事。

在醫院裡,父親愛德華的主治老醫生與威爾談論起有關於他出生的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在他出生時,父親愛德華正在外地工作,沒能及時趕到家,而就算在家,按照當地的風俗,父親也不該出現在產房。所以,無法第一時間見證兒子出生是愛德華一生的遺憾。

第二個版本是父親愛德華之所以不在產房是因為他要為即將來到人世的威爾準備禮物,他要為威爾釣到那隻艾許河裡最大最精明的那隻魚,他用他的婚戒當做誘餌投下河中,大魚上鉤了,可戒指也被吞了。愛德華設法從魚嘴裡取出了婚戒,放生了大魚,將戒指作為送給兒子的禮物。

老醫生問威爾,你喜歡哪個版本?要是我,我會選擇後者,那個怪魚加婚戒的版本。

兒子終於恍然大悟。

父親所講述的故事真實與否,誇張與否都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在這些故事的背後,是他父親用言語給他建造了一座又一座恢弘華麗的城堡。

在這些城堡里,滿滿的都是父親對他深沉的愛。

在他小時候,就是因為有了這些故事的陪伴,他的童年永遠都比別的小孩子有趣的多。

他看不到生活中的艱難困苦,不會有惹人厭的煩惱。

他只需要安安穩穩的睡在父親給編織的夢中。

這就是《大魚》給我們講述的成年童話。

電影里這個自由樂觀又愛得深沉的父親寫照,也是我們所有父親的寫照。

我們的父親們生活在艱難的現實中,他們沒有將生活可怕的一面揭開給我們看,他們安安靜靜的將苦難隱藏,用詼諧有趣的話語把我們帶到一個奇幻有趣的世界。

他們頂天立地,把我們扛在肩上,不僅背負起生活,還給予我們夢想。

他一步一步走得堅定有力,當我們長大時,他從肩膀上放下我們,我們開始比他走得快,走得遠,可當我們回頭看看背後的父親,他已經老態龍鍾,步履蹣跚。

不管以前現在以後,平凡而偉大的父親依舊是一座大山。

我轉過身,快步走向我的父親,握住了他些許粗糙的手,然後將他抱起,一起前行


不同的人對於這部電影有不同的解讀。
而同一個人,對這部電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看到親情,有人看到愛情,有人看到友情。
有人看到價值觀,有人看到性格,有人看到選擇。
……
《大魚》我看過很多次,每次看完寫的影評都不一樣,甚至對一些細節的解讀與之前的觀點相左。
後來我發現,其實我是透過《大魚》看到了自己。
各位的回答中,反映出的是你自己。


重看《大魚》,我看到了父親身體力行地告訴兒子對於生活的態度:信仰,從來不會因為相信而真實存在,可是那又怎麼樣呢?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只需要自己去定義,自己告訴自己看過最後死的方式,是給自己勇敢地嘗試生活的勇氣,對於過去的事情變成一個個可愛美麗的故事,然後告訴自己生活就是曾經這麼美麗和精彩過,是因為生活實在是在太平淡了。對於美麗的希望和憧憬是生活下去的強大動力,甚至是可以安靜地接受死神來臨。

有些笑話你是否因為聽過太多次而忘了它為何好笑了?

後來你又聽到它,突然間它就像全新的笑話。

你想起為何一開始會喜歡它了

我想到了三傻中的經典台詞:

「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平安無事』

想起了少年派講過的三個故事....


奇幻和現實只在一念間,他們更像是人們心田上長出的兩個果實,通向了不同的地方。 不過想把這種不一樣的感受用電影鏡頭表達出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如果你一不小心或者是能力不夠,那麼奇幻就會變成扯淡,現實就會變得無聊以及庸俗。

蒂姆伯頓顯然不是這樣平庸的導演,從小脫離現實社會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的他,是能夠用最簡單的畫筆表現自己敏感內心的鬼才,他很明白現實是什麼,也很明白自己內心所追求的是什麼,絕不會讓自己在這兩個世界當中錯亂,《剪刀手愛德華》如此,《大魚》也是如此。

影片展示了一個父親向兒子描繪自己年輕時經歷的故事,在父親的講述中,他經歷了無數的奇幻故事,比如從小就在巫婆那看到了自己未來,在年輕的成長過程中遇到過巨人,狼人,連體人,他還參加過朝鮮戰爭,用半個美國的百合鋪滿了愛人的窗前才追到了自己的真愛。

兒子在小時候對父親的故事深信不疑,但是等到長大的時候,兒子被現實所包圍,開始不相信甚至厭倦父親的講述,直到父親的去世。

應該說《大魚&>整個故事看起來是比較累的,因為想把一個父親的一生表現在兩個小時的影像當中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並且這種表達方式還是用可能只有伯頓自己的語言進行的時候,理解起來就會非常不容易。

所以在影片的一開始我們可能會和兒子一樣,對父親所闡述的荒誕無稽的故事感覺到一些無聊。

雖然故事略有些晦澀難懂,好在伯頓是一個非常具有個人鮮明特點的導演,因此在他的電影中是有規律所遵循,這樣的規律讓我們對理解這部電影就會容易一點。在他的作品裡,看上去醜陋的、黑暗的、荒誕的往往就是美麗的、陽光的、真實的,而那些小矮人、怪人、甚至妖魔鬼怪到最後往往都是善良的化身。

知道了伯頓善用這樣和現實世界相反的鏡像,我們就大概能夠理解這部電影,故事當中那個九死一生,遇到無數奇幻經歷的父親其實就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推銷員。就像我們現實當中的任何一個人一樣,只是在我們的心中這個世界是不一樣。

在父親認真努力工作的一生當中,他遇到了一群和他一樣普通的人,可能在別人看來這樣的一生是平淡無奇的,而在父親的腦海里,或者說在伯頓的世界當中,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平淡,鄰居給你講古老童謠的老太太可能就是未卜先知的卧鋪,旅途當中幫你拿一下行李的路人可能就是巨人,而給你第一份工作的老闆就是那個奸詐小氣的狼人。

而現實的人生呢?兒子其實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現實。從小到大生活被逐漸地規律化和平凡化,如果說小的時候還會還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和好奇的話,那麼在逐漸成年的過程中,我們的這種好奇和憧憬會一點點的淡化,我們所剩下的只是對周邊物質的簡單追求,以及對身邊人模式化印象的重複。

在我們的眼中,我們身邊人物都是一成不變的,愛人的面孔,父母的叮嚀,同事的交往,我們不再認為和愛人之間還存在著甜蜜的愛情,我們也不再認為父母的叮嚀是多麼貼心的關懷,對待工作我們已經不會再充滿激情。

我們所處的環境也是一成不變的,擁堵的交通,緩慢的電梯,漫長的車流。我們不會像小時候一樣,遇到稍微崎嶇的道路就把它想像成鴻溝天塹,為踏過一個溝坎而歡欣鼓舞,現在我們面對道路更多的是忍耐和漠視。

這大概就是這部電影給我們最大的感觸和反思。

回到電影本身,我覺得在製作上還有一些問題,可能正如我前面所說,把一個一生的故事用一種不尋常的思維在很短時間內講述其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雖然導演把父親的一生進行了幾個段落的劃分,並且每一個段落都有標誌性人物出現,但是就整體而言還是顯得有些不夠連貫,尤其是每個特殊角色所代表的形象有些不夠明確,大概是因為伯頓太過於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當中,所以說最終呈現出給觀眾的是一部我們知道你的目標以及理想,但是我們很難理解你的細節的感受。

在伯頓大多數的影片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拿他的兩部動畫相比較,比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和《殭屍新娘》相比,前者更加絢麗和哲理性地講述一個豐富的世界,但是我覺得後者更為大多數孩子所理解,因為可愛善良的殭屍故事更加簡單,也更加明確。

不論如何,感受一下伯頓的電影世界吧,畢竟這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大魚,也許代表的是一種充滿奇蹟,精彩紛呈的生活。
然而我們的現實生活哪有那麼多奇幻色彩?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冗長瑣碎枯燥。如同影片反覆強調,沒有人能捕到這條大魚。

愛德華的魅力就在於,他知道生活的無聊,但他不曾屈服於生活的無聊。
他是一個說故事的人,他把枯燥的,無甚特別的生活編織成種種動人心弦的奇遇。他用他的故事,給自己和他人帶去了無限歡樂和希望。

愛德華的兒子威廉兒時也為父親編織的美好世界深深著迷,可當他長大,知道了這一切都只是故事,不是事實,逐漸厭倦父親年復一年用這樣的「謊言」來吸引別人的眼球。他不止一次找父親談話:你不該再對一個二三十歲的兒子說這些故事,而應該展示真實的你。愛德華的回答是:我從來就是我,你看不到真實的我是你的錯,錯不在我。
可想而知,兒子不會因為這句話,理解他的父親。

其實回頭想想,在影片中,除了兒子威廉,其他的每個角色都理解和喜歡愛德華:愛德華的妻子珊卓,醫生班納特,兒媳婦約瑟芬。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愛德華的精彩故事,更因為他們看得到,愛德華的故事後面有一顆怎樣可貴的火熱的心靈。
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妻子珊卓對愛德華的理解,她理解愛德華年輕時的四處闖蕩,她配合愛德華每一句幽默的語言,她懂愛德華和兒子的鴻溝,她用一種無聲的智慧和溫柔做這個家庭的粘合劑,做愛德華的守候者。有妻若此,就算愛德華追求珊卓的經歷和故事中說的不一樣,我相信那也不會是一段簡單的過往。

不知從何時,威廉也開始慢慢理解了父親愛德華。也許是開始於看到父親參軍殉國的信,也許是看到父親年輕時推銷的魔奇之手,也許是到豐都鎮聽那裡的人們講述了父親拯救這個小鎮的故事。
兒子開始理解了,他曾以為夢幻而不切實際的父親,其實活得有多通透。他太知道生活的無聊有多殘酷,他仍然選擇用一種樂觀的英雄態度去面對生活,他用自己的絢爛的幻想來裝點,甚至於對抗,這平淡無奇的人生。

而愛德華,又不僅僅是個說故事的人。
威廉知道,父親說的很多事他都沒有做過,但是他也做過很多事,他從沒有說過。
的確如此,拯救豐都鎮就是其中一件,也許愛德華還有過更多不為人知的美好往事。可是威廉已經意識到的太晚,他已然來不及一一去了解了。
但這不重要了。
認真推敲愛德華的故事的細節,我們不知道具體哪些是真實的往事,哪些是美好的故事。當兒子問起父親是否真的參軍時,愛德華的妻子珊卓並沒有詳細解釋,只是笑笑:你父親的故事並非都是虛構;愛德華的葬禮上,故事裡的每個角色都出席了,似乎那些故事都真實發生過,但這又像是導演設計的一個美好的幻境。讓人更加真假難辨。
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也不重要了。

愛德華這個人是真實的,他的想像力,他的愛心,他的樂觀,他的善於交際,他所散播的樂趣,都是真實的。威廉在愛德華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了這一點,「我們聽一個笑話太多次,逐漸厭倦,直到有一天,偶然聽到它,像是第一次聽到一樣,於是我們想起來曾經為什麼那麼喜歡它」。
所以威廉嘗試著,接著父親的開頭,幫他把美好的故事編完。在父親離開後,威廉把父親的故事告訴自己的孩子們,把快樂一代代傳下去。
這是愛德華留給他的子孫,最好的禮物。
只要笑聲繼續傳播著,愛德華就不曾離開。
所以在電影的最後,愛德華變成了那條大魚,那條傳說不會被任何人補到的大魚——象徵精彩紛呈充滿奇遇的生活的大魚。

我們不要指望生活給我們這條大魚。擁有一顆不老的快樂的心靈,有一份勇於面對生活、創造快樂的態度,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大魚。


This town is more than any man could ask for. And if I were to end up here, I"d consider myself lucky. But the truth is, I"m not ready to end up anywhere.

我把這句台詞當成我一生的座右銘。


古龍有一篇武俠小說叫做《大人物》。大概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子懷揣這著夢想闖蕩江湖,結果發現自己身邊一個貌不驚人、老跟自己拌嘴的歡喜冤家,才是真正深藏不露的高手。

我不禁想,然而高手了以後怎麼辦呢?
掃地大叔給你解了一次方程以後,他還得回去掃地。

《big fish》這個電影的名字,本身就是雙關。big fish,其實就是「大人物」或者「大買賣」的意思。
而故事裡用一條魚,把它坐實了。當觀眾認為「大魚」是指愛德華自己的時候,導演會在觀眾的腦海里升起來說:不,我說的就是那條魚。確實有一條魚。

男人總是更早的學會接受現實。就像片子里的兒子一樣。
幻想,似乎應該是女孩子的專利,比如涼宮團長或者古龍筆下那位我忘了叫什麼的女主角。但是大魚告訴我們,男人也可以。
記得是馬戲團里的戲份吧,愛德華剛換了個髮型(也許是換了個演員?)露出白牙一笑。好個小夥子!
懷揣夢想去生活,誰都知道理論上有這麼一種可能。但是沒有人做個樣子給你看看是不行的。

父親和兒子的矛盾來源——其實父親做了一切該做的,成家立業,養家糊口,他只是沒有符合兒子對「父親「」這個角色的期望。
兒子總是想找個機會和父親談談,而父親總是以講故事的方式來回答「你不要講故事」的要求。真是誰先認真誰先輸。

父親說的話有多少是真的?他自己是否信自己講的那些故事?他是不是為了兒子所講的?

不要問。問就太沒意思了。

愛德華穿過藤蘿來到的那個小鎮,並沒有任何超自然的東西,只不過自帶了一個柔光效果。以及大家都光著腳踩在「地毯一樣的草坪上」。
——怎麼表現「亦真亦幻」這個概念,真是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真是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啊!完了。


以前上學的時候寫過這個片子的觀後感。用我的作文中的話說就是,每一個男人都自命不凡,他們喜歡吹牛,熱愛吹牛。但這不代表他們不夠擔當,沒有責任感和耐心,他們只是喜歡吹牛逼所帶來的那一小會兒的快樂,以及給聽說者帶來的那小小的好奇心。


大魚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關於父愛的故事,更多的是在講述一種人生態度:再平淡的人生,只要你想讓他成為傳奇,他就已經是個傳奇


說故事的人,成為了故事本身。最終,你會理解那個喜歡提起"想當年"的父親。


父親總希望給孩子留下一個偉岸的身影,希望在孩子心裡是一個英雄
然而孩子終究會長大,當他越來越大,就會發現父親只是平凡人中一人
就像童年美麗的肥皂泡在陽光下很容易就破碎,這股失望感慢慢的衍變成欺騙
就這樣,父親成了騙子
然而,就像孩子終究會長成青年,青年也會成為中年,當自己開始扮演那個叫父親的角色時,才會發現,所有的欺騙的源頭叫做愛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大魚美國電影 | 如何理解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