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耍一把跟自己身高一樣的刀?


北方某地有俗語:哥你耍大刀呢?源自「關公面前耍大刀」,意思是不自量力、班門弄斧。

那天晚上,路陽和張寧一起邀請我去《綉春刀·修羅戰場》的劇組耍刀的時候,他們連劇本還都沒談,就唾沫星子滿天飛地把各種兵器說到天花亂墜,尤其是對綉春刀的誇口,說怎麼怎麼好,如何如何酷。但是他們失策了,我並不喜歡耍刀,而且又沒耍過,我不願意班門弄斧假門三道地打打殺殺,耍不好就真成耍大刀了讓人笑話。還有就是,我臉盲,偏巧他倆長得特別像。你知道臉盲的人,最恨倆長得像的跟你一起說話,還是晚上烏漆麻黑的,你是會憤怒的。

所以聊完了,在我心裡就是完了,哪怕震哥真的很帥,哪怕他們的《綉春刀I》拍得真的很好。回去之後,我的腦海里出現了他們倆的形象:倆身子,一張臉。我的焦慮症就犯了,趕緊在手機上標記了他們的姓名和職務:「路陽·長得像製片人張寧的導演」、「張寧·長得像路陽導演的製片人」。

自從做過一次全身麻醉,我的記性也不大好,過了幾個月,老路問我什麼時候進組,我已經完全不記得他找我要幹啥了。他可能上次談完也反思了,發現也許沒有解決我的根本痛點,於是這次他答應送給我一套錦衣衛千戶的飛魚服。我也是麵皮兒薄,怕他說我不尊重優秀青年導演,就應了。

老路是個理工男,辦事很認真,知道我沒有任何武術基礎,提前倆月給我派了兩位武術指導弄我。那會兒我正在演《雞毛飛上天》和《我不是潘金蓮》,自此,就被開啟了五重人生:白天我是雞毛陳江河,晚上和申捷桃子聊劇本,然後去健身房習武,也許白天又變成了賈聰明,但是無論如何,凌晨,一定睡成豬。

兩位師傅呢,一位姓高,名瑞剛,一位姓王,單字名磊,都曾經是武術冠軍。他們從基礎的壓腿和握刀開始教,循序漸進。兩位師傅認真負責,對我這個武術白丁的耐心彰顯了他們的人格魅力,他們每一次動作的示範更是徹底地征服了我,讓我開始愛上武術,希望自己最好不用訓練就能擁有他們的身手。

我確實不喜歡訓練。壓腿太疼了,助跑都上不去把桿,第一天就把胯撕了;刀花太難耍了,我的手腕子比他們腳腕子還笨。而且動作太複雜,我記不住,只好每次練完,寫下筆記,我叫它《習武人記》:當敵刀向我的頭哪一側劈來的時候,我的左腳右腳幹了啥,我的左腿右腿去了哪,左手右手怎麼握,左臂右臂怎麼舞,我頭往哪邊閃,肩往哪邊甩,重心怎麼移,眼睛看向哪,下一步要幹嘛,敵人怎麼死……這些都記完了,是一個動作。可是高師傅一秒鐘恨不得編排八個動作讓我做,我光看,眼睛就花了。

左腳上步,雙手推刀於胸前橫擋,向左下方壓刀;左手上+右手下,側刀豎擋左側,向右下方壓刀;雙手推刀於胸前橫擋,刀尖向右掃向正面敵面部,被敵雙刀別開,敵橫掃我頭部,我低頭閃避(別太低,也別太高);抬頭側刀豎擋右側右手上,被敵架住,下左手抬起撩開敵刀;向左側橫掃,以刀柄擊打敵頭面部,被雙刀交叉架住;反轉刀,左掌推出刀身,正劈刀,被敵雙刀架住;運力,定格……

昨天翻開我當初的這本《習武人記》,隨便挑了這一段,看兩天了,楞沒看懂這些動作是怎麼做的。不過現在看不懂,可不代表那時練得不夠好,倆師傅常誇我來著。那時上下課,再累,我都是短衣襟小打扮,周身上下緊襯利落,立著腰、拔著胸、努著眼睛、腳下生風是動如脫兔!電梯間走廊里不論見著誰,都會極其警覺地迅速打量一番,目光如炬,令對方不寒而慄!我的眼神發射著四個字「你、有、嫌、疑」,對方當然要移開視線,因為他「必有嫌疑」。周圍的人則立刻對我生出敬畏之情!最重要的,我的手上總有一把綉春刀,訓練用竹製的,我反把握了,刀背藏身!但是不能藏死了,別人容易看不見。一時間,整座酒店應該都飄蕩著關於我的傳說!

桃子由衷地感慨,你這麼愛跳廣場舞呀。

特別感謝我的兩位恩師,他們成了我躋身武林的第一批師傅,我決定自此仗刀天涯!這綉春刀,一米來長,真耍好了,虎虎生風!為了生風,我手上都磨出繭子了。轉眼,電影開機了!師傅們興奮地告訴我,之前的兩個月,我們非常辛苦,但是成績斐然有目共睹!只是,我們練錯刀了……

陸文昭是錦衣衛千戶,不假,身上平時掛的也確實是一米來長的綉春刀。但是在電影里,他唯一的一場打戲,卻變成了幾乎和我身高一樣的苗刀。

苗刀也是刀嘛,我心想,大差不差。孰料,這玩意那麼老長!要像綉春刀那樣耍,能把我自己給劈死。

如今電影都上映了,有人邀請我回答本題,首先感謝吧,可我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提問者,顯然是做過功課的,這把苗刀長177厘米,我的身高178厘米,所以還真的幾乎是等身長。

苗刀,也被稱為大御林軍刀,據說是因為刀身修長形似禾苗而得名。其前身是唐刀,傳進日本後改進成了日本刀,就是倭刀。將軍戚繼光在與倭軍對戰時發現,倭寇身材矮小,但是倭刀很長,作戰過程中佔盡優勢。一次偶然的機會,戚將軍得到了記錄倭寇刀法的《陰流劍術》,研究之後,將倭刀改良為苗刀,寫成了《辛酉刀法》,也就是「倭刀術」,又叫「抗倭刀法」,適合正規軍正面作戰。刀法疾速凌歷、勢如破竹,殺傷力極強。兵刃本身兼具刀和槍的用法,可以單雙手交替使用,批、斬、刺、撩、擋,用法極富變化。

陸文昭的兵刃和《綉春刀I》中丁修耍的,都是這種苗刀。陸文昭和丁白纓、丁修、丁顯是同門,師從丁白纓之父,修習戚家刀法,丁泰和丁翀是他們的晚輩。那麼說他們是怎麼湊到一塊兒的,陸文昭為什麼不改姓丁,他又是怎麼進入錦衣衛的,這裡邊很亂啊,我捯飭不清楚。可有一節,陸文昭和丁白纓,有一段百轉千回的愛情,令人蕩氣迴腸!具體怎麼回事,我以後編好了告訴你們。

說回耍大刀,在我得知自己耍錯了刀之後,高王兩位師傅,的師傅,出現了。桑林,金馬獎最佳武術指導,我們尊稱桑指。在我短時間內能夠迅速糾偏以適應新刀,滿足實際的拍攝需要這個問題上,桑指力挽狂瀾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深沉地告訴我,你就當它是根大鐵棍子,就都對了。

那場武戲在浙江的山窩子里拍了將近十天,路陽導演為大家精心挑選了夏天裡最溫暖的月份。大太陽地兒下,將近四十度的高溫,我們穿得里三層外三層,帶著頭套,粘著鬍子,滿身是血,耍著大刀……我在戰袍裡邊穿了「冰服」,就是一件小坎兒,前胸後背都是小口袋兒,裡面裝著冰箱里凍好的冰條。但是,十分鐘,冰條就化成了熱水,索性不穿了。那十天里,主要演員和武行兄弟們,每天中午、下午各要中暑一次,藿香、十滴水都不管用。你再看路陽啊,在小帳篷里,嘖,穿件小T恤兒,蹬著小皮拖兒,吹著電風扇兒,呲牙咧嘴地對我嚷嚷:老張,這也太熱了吧!我算徹底認清了他的面目。

自此,開始有人邀請我演武俠片了,這是之前沒有想到的。我老覺得人活著特別像是,一場比一場規模更大的密室逃脫,能走進多大的天地,得看能找到多少扇可能性的門。有些門自己能找到,有些門,你想都想不到。插科打諢只是佐料兒,如果有人願意真心指給你,甚至引你到門前,那還真得謝謝他。武俠片,是我長久以來的盲區,幫我打開武俠片這扇門的人,我回憶了一下:倆身子,一張臉。

現如今,我跟他們倆成了互相黑來黑去的好朋友,當然,我和路陽還是更善良些;

現如今,我想起和幾位師傅學本事耍大刀的時候,還有那麼一種幸福感;

現如今,《綉春刀·修羅戰場》票房也逼近兩億了,難能可貴的是,續作的口碑竟超過了前作;

現如今……現如今……我實在不知道本文該怎麼結尾了,繞了半天,也沒說明白怎樣耍一把和我身高一樣的刀。不過要是能說明白,我就真成了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明早還要拍攝,抱拳拱手,在下陸文昭。


耍一把跟身高差不多的刀

一 起手

二 反擊

三 防禦

四 回殺

五 破騎兵刀法

六 收刀

收刀

來自 戚繼光 《辛酉刀法》


譬如我的苗刀,全長一米六,刃長1.1米,練的是我們門子里傳下來的戚氏八法,有八個單招,無套路,但有32個單招組起來的小串子,裡面大掄大砍的技術反而較少,多為照應身前三尺方圓的技術感覺有點像劍道,攻擊多用 點崩勁,也有幾個手扶刀背護身的招式,另外因為還有些長變短的技術,我們的刀清根有三十公分不開刃。我師父說練越長的傢伙,越要注意近身的變化。


我不知道張譯是誰,而且我的刀比我身高要短點,不知行不行?

明式御林軍長刀,比我身高略矮點。花紋鋼的,柄纏皮繩

刀厚8mm,重1625g。僅從重量來看也知道其實舞起來並不困難。正常成年男子都能掄的動。刀因為刀背無刃有一些擔在肩上的招式還可以手托刀背作為輔助,但我這只是拍照。

我練的起手式大概是這樣,其實刀尖要再低些,指著敵人為準,但拍照畫幅有限,抬高了。

這是一個防守動作,可撩刺對手,也可格擋後反劈對手。總的來說這種長刀表演的話轉起來舞比較好看,刀轉幾圈,然後人也跟著轉,刀光閃爍,刀繞人走。不過想練好還是需要下功夫的,開始練拿個棍子吧,刀太長新手沒有距離感很容易砍地上,傷刀。

我還有個等身劍,這把跟我身高一樣。拍攝角度問題看起來似乎比我還高。

劍跟刀的用法就不太相同了。但是一樣也可以掄圈,不過輪圈的方向就不一樣了,劍下劈繞一圈再上來還可以用靠近虎口那一面的刃再反砍過去。

劍長砍對方腿就比較方便了

------------------------------------------前排廣告位-----------------------------------------------

合作媒體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可以去看看使用野太刀的日本武士


說句公道話,不是張譯矮
同為同門耍大刀的,丁修的演員周一圍183,他的那把刀一米六,張譯178,他的刀177……
感受到導演深深的惡意了嗎,張老師( ? ?ω?? )


建議題主去看一看綉春刀一,那裡邊的丁修。(周一圍 飾)用的也是稍比身高低一些的御林軍刀。

他是綉春刀二里張譯的同門師兄弟。至於二里張譯的刀有等身長,估計是因為他矮吧。

丁修把這把刀詮釋的很好,表現出了濃濃的江湖氣。建議題主去補一補綉春刀一。又或者和我一樣期待三嘍。


不請自來,我覺得可以參考妖刀姬。


戚繼光《辛酉刀法》,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個視頻,一看就全明白了。真心佩服戚繼光……

視頻封面1-辛酉刀法.套路youku.com視頻


不會甩到。。自己嗎?

想當年我玩雙節棍的時候被打的。。

這麼長的刀,拿起來會不會怪怪的,新手會手抖吧。。。

拿起來的時候跟你剛好組成一個正方形的二分之一?

刺人的時候會不會瞄不準啊?

或者說可以一連刺好幾個敵人,把敵人跟烤串一樣串在刀上?

恩。。偏題了。

你看我瞎扯得這麼辛苦不贊嘛?

話說張譯同志也關注這個問題。。難道準備串烤串?


原來海報里是刀斷了,謝謝知友提醒,刀的長度答案里張先生已經說了,確實是等身長,張先生還是挺親和的嘛。
從張先生的敘述來看,他並無武術基礎,為了電影特訓了兩個月,這點時間最多也就熟悉下套路,作為影視拍攝需要一般夠用了,要說成就武林高手那是談也不要談,這個不是瞧不起誰,事實如此,武藝的高低就是和習練者的訓練程度時間成正比。
請不要再拿電影和真功夫比較了,這是對影視工作者和武術愛好者的雙重不尊重。
――――――――――以下原答案 ――――――

題主說的是這位吧

電影沒看過,劇海報怎麼看也沒看出來陸文昭的刀子和他的人一般高啊,還有演電影和真功夫不是一回事,有空去當地拳館走走,交學費練下子就知道我說的了。


你騙你的刀說我請你吃飯...然後你趁刀不注意給它放到飯館門口...溜走...鴿了它...你就耍了這把刀了...


跟身高一樣長基本上都是朴刀了,把長刃短,頭大背厚,可以理解為馬戰大刀的徒步適用版,用法跟馬戰大刀類似,不騎馬就少了些前沖和上挑的動作,這種視頻網上一搜一大把。
既然這個問題是小太爺提出的,問的應該是電影里觀賞效果比較好的雙手刀,首先雙手刀一般沒有人那麼長,只是刃窄顯得很長,如果不是姚明用一點五米就算不錯的了,小太爺的身高耍再長容易磕地板,用法上跟單手刀區別很大,單手刀發力主要靠上肢,腰背為輔助,刀越短越依賴上肢乃至前臂,雙手刀發力主要靠腰背配合下肢的力量,上肢的作用主要是控制方向和支撐,相對前者殺傷性極大,練起來也難度頗大,對相關部位的要求比較高就不展開說了,籠統點說就是刀隨人走人隨刀進,個人建議多來用進步旋劈輪的虎虎生風找一種水潑不進的感覺,再琢磨幾個瀟洒點的定勢做到動靜相宜,唬外行就沒問題了,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就是後手不要總握在把上,沒事托著刀背平推或者下劈就顯得特別專業,以上


最近迷上了太極,並且拜一位高手做師傅,然後吧,同門師兄是耍大刀的,教了我幾招。哈哈,我的表情也是很兇的哦。


今天去看綉春刀,太喜歡陸大人了!張貓奴真棒!


首先,穿一身朋克裝,黑色的皮子的那種,注意,一定要配一個高筒靴,最好有點鉚釘什麼的金屬元素,還要配一個國產大喇叭超長待機的手機。
其次,刀尖向下,猛的跳起來,把刀刃插進土裡。
最後,跟著音樂跳鋼管舞。。


刀:怎樣耍一位跟自己長度一樣的人?


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滾手。相聲里的詞兒,其實有一定道理,單刀主要是眼隨手走,雙刀要平衡,步法很重要,大刀為什麼是滾呢,因為太重,要靠慣性,人要跟著刀走。


這個,練過戚繼光的辛酉刀法,覺得還成吧。其實刀長不一定沉,主要看刀的重心在哪兒。重心的位置對了,人要隨著刀的慣性走還是蠻輕鬆的。

我一米六多點,刀長一米四多,當時貪便宜買了便宜貨,後悔啊,重心太靠前了。

後來又買了吧龍泉貨,也差不多這個長度,結果差點斷了,再也不敢買便宜貨了。

其實長刀刀法,張譯老師說的很對,當個不能換頭的大棍子先試試總是沒錯的。

苗刀說到底也就一句話:刀催身往,刀隨人轉,得用腰背去使。


關二爺?


推薦閱讀:

經常看到所說武器的刀鞘或劍鞘是鯊魚皮鞘是怎樣的一種東西?是真的鯊魚皮古代又如何獲取如此大量的鯊魚皮?
對於料理刀來說磨刀石和磨刀器哪種效果更好?

TAG:武術 | | 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