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人的往事,懷疑一個人的本質,這樣做對么?


個人認為基本可以從過去言行判斷本質。看到這個問題被加上了婚姻和信任危機的標籤,就從兩人關係的角度上說兩句:

出過軌的伴侶一定會再次出軌,劈過腿的情人也不再具備可信任性,欺騙過你的人如果有機會一定還會再次騙你。這不是慣性,這是人性。若對方從心中就是輕視責任的,那婚姻與戀愛必須「一對一」才可行的規則在TA們看來就形同虛設,誠實在騙子眼中也只是需要穿上才能表演得體的外衣。
婚姻不是自由,是「枷鎖」,要承認並接受相互制約規則的人,才算是理解了婚姻本質。任何一場遊戲都有規則,總在試圖打破規則,挑戰規則的人,「打破」才是他們心中的本質,而「維護」不是。

必須要承認,有些人是「沒人性」或「弱人性」的。他們太愛自己,太愛體驗,以至於在做可能會傷害到他人的事情時完全不會考慮對方感受。不管你回頭看多少次,曾經發生過已經定格在人生某處的事件都可歸結為「殘忍的自私」,又或是「只為讓自己得利的欺騙」。至此之後,你便難以再相信對方做出的任何一種看似小心翼翼的表演。

曾經寫過一個關於信任的段落,分享到此處:愛或許可以重新回來,但信任一旦遭損毀就無法再重建。這就是為何諸多情侶反覆複合又分手的原因吧。複合之後的愛或許可以因為珍惜的心情變更多,而信任卻都成為了「小心翼翼的懷疑」,隨時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崩塌。因此有時也會想:真正懂愛的人分開之後是絕不會再回頭的,他知道那隻能是對愛再一次的破壞。

可是,寫到這裡必須要多問一句:你還愛對方么?如果愛,請忍耐,學會妥協。在上述種種讓人感到痛苦的問題之外,我還相信另一個永恆不變的規則,「愛無法解決問題,但愛比任何問題都重要。」愛情是讓人變成瞎子的蒙眼布;愛情不是道理,但它高於一切道理。當你還未能放下愛的時候,就請繼續為各種眼前問題糾結卻不分手,儘可能使關係趨於一種在小心翼翼維護下的積極狀態吧。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用一件事判斷一個人過於武斷,
但用N年的N件事評價一個人,
是忠於事實。

如果不用過去評價一個人,
難道是用未來?
還是聽這個人blabla,
說一通自己是什麼什麼樣的人?


現實中,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用過去預測未來。

未來沒有發生,所以無法得到最優解。人以及動物進化出用過去predict未來的能力。包括很多計算機演算法在predict上也都採用這種策略。。。

說:人是會改變的。
也說:過去延續到未來。

所以,沒什麼錯。


不管是不是往事,用一件事判斷一個人的本質感覺都不謹慎。。


我的觀點是,用一個人的一件往事不能斷定他的本質。除非:
① 此人在財物上有過不良歷史。例如偷盜、貪污、私自挪用公款等;
② 此人在性上有過不良歷史。例如出軌、誘姦、強姦等。
(均在此人道德體系基本健全、行為模式基本固定、有為行為負全責能力的前提下討論)

我的理論依據是:金錢與性是一個人慾望最直接的最底層的反映,如果在這兩方面有過不良歷史,重新改過的可能性非常低,難度也非常大。也就是說,偷竊過一次且成功的人90%都會有第二次,出軌一次且成功的人90%都會有第二次,以此類推。再比如,如果我聘用的會計有一次偷盜行為,我會立刻將其開除。總之,我不願付出很大成本(承擔較大風險)來相信(接受)他會改變在金錢和性上的不良行為,而其他方面上的問題都好商量。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定義「不良」。因為國內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也沒有統一的行為底線,「不良」的定義就因人而異。例如如果同事是一個會在婚外搞小三小四的人,那麼我會相信他本質就是「濫情的人」;而道德底線可以容忍這種行為的人則會將該同事定性為「敢愛敢恨的人」。


可以通過過去的演變趨勢和原因去推測未來發生一件事的可能性,但世事無絕對。


我覺得不對。
說一個真實經歷。

小時候二年級有一次和父母賭氣自己一人上學,路上撿到一張花花綠綠的紙,一開始不了解是什麼,後來才知道是50元錢,花了,也被父母知道了(因為小時候沒有零用錢),父母問了原因也沒收了。

但是從此就讓我幼小的心靈明白了錢的好處,可以買好看的文具好看的書和好吃的零食,不用再眼巴巴羨慕別人,但是我還是沒有錢。

那怎麼辦?
偷。

我用各種障眼法,比如把媽媽買菜後的零用錢先藏在角落,過幾天媽媽都沒發現錢少了,我就拿這一兩元去買零食吃,成功了十幾次後我不滿足了,慢慢從一兩元到十元,終於到一百元,但是父母屬於比較粗心的那種,一直沒發現,我都拿了幾百塊了。最後被發現是因為我請親戚家的孩子吃東西,被說漏嘴了。

父母檢查了錢包,發現是真的,他們當時是真的狠心了,直接拿細竹條抽了我全身,(其實細竹條只是抽起來痛,過後有傷痕不過不痛)我全身都是傷痕,以至於大夏天穿裙子都穿長袖裙子和連體襪才不至於被外人發現。一直抽到爸爸累了,我也知道自己錯了,直哭才沒繼續。

當時被打很害怕,只是單純怕疼,但是如今來看卻是深深害怕父母告訴外人,尤其是現在,許多人都像題主說的用一個人的往事來懷疑這個人的品質,如果周圍人知道,會怎麼說?

令我不解且感激的是,身為沒什麼文化甚至對孩子教育不怎麼懂的父母,卻從來沒有對外人提起過這件事,頂多是奶奶看到我傷痕,他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孩子做錯了點事,而且從此再沒有就此事打罵過我,好像他們都忘了一樣,我沒有問過他們的心理,他們也不再提起。

有些事情,就讓他隨風飄散。可能回答你問題的是我父母還好些,而我,只能給你身為一個曾經做錯事卻被原諒的人的心態,尤其在看過許許多多被人二次懷疑的人走向墮落的遭遇後,

深深感恩。


要看這個「往事」,對於反映他的「本質」是不是有切實的意義。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拿過同學的橡皮擦,那是不是可以懷疑他現在也是小偷?
而且,也要看他自己對於這「往事」的「態度」,不是么?現在的「態度」,可能比「往事」本身更有意義。


監獄,作為國家機器的一種,目的是改造人,當然,實話來說,人性是很難改造的。所以,刑滿釋放後,重新犯罪大有人在,但絕不是所有人。那麼單從過去看,是不是犯罪了的人就該槍斃,這樣還能永絕後患?過去都過去了,現在才是最重要的。活在當下。


不對。這樣的人把自己的判斷轉嫁於過去,而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和現實的情況。不自信和常對事物抱有偏見的人常如此。


從本質上來說, 世界上的本質規律是不會發生改變的,這也是科學與文化發展的基礎。假想過去的規律在明天發生變化,那麼社會將失去發展的基礎。
但是反過來說,一個人的往事更加偏向與事物的現象,或者是表徵。事物的現象只與當時的環境、選擇等各種狀況有關係,在各種規律作用下,表現為外部現象,這與將來沒有關係。
換而言之,如果將來出現同樣的狀況(包括環境、選擇等),歷史重演的概率將非常的大,除非其中的核心因素有所改變。


看事情要看本質,往事只是個現象,了解他在那個時候因為什麼這樣做,基於什麼心理或想法。人是有思想的動物,隨著時間和經歷是會不停變化的。現象容易改變,但本質比較難。無論好的還是壞的。所以根據一個人的本質去判斷他現在的行為,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首先,你聽到的[往事]是他對事件的總體概括,其中的細節、因果關聯你並不知道,你怎麼敢根據這件事去斷定他的本質?有些不合理的做法在特殊情況下是可能存在合理性的。

其次,你得承認人是會成長會改變的。不妨就用你的眼睛你的心,關注他的現在。


用最近看到的一句話吧,"Don"t judge someone just because they sin differently than you."


不要用一個人的過去懷疑一個人的本質!!!


人的一生是由許許多多的事情組成的 因為事情的眾多我們如果從一個人的過去去探究其本質就會片面


關於這樣做對不對,我想歷史已經給出答案了。
詳細內容請參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史。


這隻能作為借鑒,比如他年少的時候,青春叛逆,做了些不成熟的事,隨著閱歷的增多和成長,他總是會變的。但是有些人可能就不同了,因為本性是改變不了的,所以還是多觀察細節,自己判斷


不對。因為你不能了解清楚有關往事的所有來龍去脈。


推薦閱讀:

有沒有某個瞬間 讓你覺得「啊 就是這樣」地下定決心真誠地去做一件事情?
男生如何短時間內讓自己顯得有氣質起來?
你做過什麼樣的堅持或者努力把自己都感動到了?
你有哪些難忘的人生經歷?

TAG:婚姻 | 社交問答 | 經歷 | 洞察力 | 信任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