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謀殺似水年華》?

原著黨看了一系列預告片,覺得主題強行在附和情人節啊。楊穎的演技,阮經天的角色定位都讓人堪憂,該不該去看?


影片的英文名字起的真的非常好Kill Time,直譯過來就是浪費時間。


只有電影的結尾字幕很燃,黃家駒、陳百強、鄧麗君、張國榮、梅艷芳……暗黑的屏幕上,他們的代表作和生卒一一划過,像流星一樣短暫又絢爛。
就像陳果北上一樣蒼涼,他用此來懷念追悼香港的黃金時代,可是終究無回天之力。
香港導遊北上也許是一個悲劇的命題,因為他們打破了自己熟諳的風格化,需要迎合大陸市場。
就像陳果的《去年煙火特別多》中有這樣的插曲,好像在暗喻這一批人的命運:
千頭萬緒的心中
已經沒有夢
我告訴我自己
不要衝動
燦爛的煙花也是一場空
前路茫茫的現在
到底誰是我
雨打風吹的年代
不是我的錯
怎麼樣的身份
才能夠解脫

只是近黃昏,而已。
———————————(嘿,我是分割線)
郝蕾已經是一副落魄大媽的扮相了,但還是美得不可方物。她明亮的眼神和微翹的嘴唇還有餘虹的影子。和baby對詞兒的時候,非常漫不經心,但處處艷壓。潘虹呢,一副典型的上海婆婆的精明樣子。中產階級的婦女,高傲地扼殺一切又悲悲切切逝去的年華,她習慣掌控,無論兒子亦或丈夫。
————————(喲,我是第二條分界線)
邏輯零分!台詞負分!
魔女區,紫色絲巾,快遞小哥的出現都太突兀。自帶高能特效飄蕩的日記和絲巾。人物設定極其中二,baby的言行均不符合正常人的言行,爹死閨密死男票失蹤,她都比走趾壓板還平靜。特別是黃覺飾演的老王,高胖大叔,整場戲都在沖沖沖。不知他是否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范柳原。
台詞:黃覺和baby相視一笑(歡喜臉):「好哇,那我們就一起破案吧!」
盛讚和秋收:「我先愛小麥的!」「不,是我先愛上的。」
田粑粑昂著脖子,擺著文革的姿勢說:「我們共產黨不信鬼。我們共產黨不怕鬼。那你需要入黨了。」
還有《101次求婚》的梗實在是太為賦新詞強說愁了,我的尷尬病都犯了。


就像很多去看《美人魚》的觀眾抱著一顆還星爺一張電影票的心,我冒死在情人節孤身看《謀殺似水年華》也只是抱著對陳果的純真的愛。企圖融入主流商業電影圈的陳果,無論是在國外混大陸混又或者在香港混,從來就沒有交出過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自2001年《香港有個荷里活》以後,陳果每況愈下,每一部作品都爛得出塵絕艷,各自奇葩。

但我等真心粉實在不相信能拍出《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榴槤飄飄》、《香港有個荷里活》這五部風格卓越、態度凌厲的電影的導演,有一天會成為一個專拍改編懸疑小說ip的爛片王。所以陳果的真心粉,還是會一遍遍地企圖從陳果的新片子中找出各種政治隱喻,只是無論怎樣讚美都太勉強。進軍國內商業片市場的陳果,隱喻已經隱到我看不見了,還有什麼「共產黨都不信鬼,有鬼也不怕」都是什麼鬼!暴力執法什麼的是在嘲笑我黨嗎!我想應該不是,這不過是一個「香港仔」對內地的想像和填充吧。

毫無意外,《謀殺似水年華》還是一個大爛片,沒看過原著的我一點也不想知道結局看到中途就想走了,好在這部片子比沒頭沒尾的《紅Van》強點,沒有將故事止於小麥和秋收擁吻的那一刻,還是勉強地填完坑。我一直懷疑水果陳到底會不會寫台詞,或者僅僅因為國語不過關,《謀殺》中大多數台詞都讓人尷尬癌(但還是偶有一閃而過來不及消化的金句),但如果除去說台詞的片段,整部電影還是會有幾分唯美夢幻的氣質的。影片邏輯?反正我是不明白幾個高中生是如何搞出這麼多愛恨情仇的,戀人之間關係淡漠到極致,什麼男朋友失蹤了又回來了爸爸還被撞死了全然不知,什麼知名電商什麼都買得到,我不懂。

陳果是一個非常純情的導演,並不擅長愛情,鍾愛懸疑恐怖,最動人的乃是他鏡頭下的迷幻青春。在他尚有大把「青春」可揮霍的時候,他拍出了驚艷的「處女作」《香港製造》(實際他的第一部作品應該是《大鬧廣昌隆》,但《香港製造》是讓他能夠立足香港影壇的作品,多謝指正),可與台灣青春片一比,鮮血泗流,放縱不羈,五光十色,而後來從《餃子》開始吃人肉換青春以後,陳果對待青春的態度就愈加糾結。在《謀殺》里,真正殘忍的不是殺人謀命,而是青春的無端消耗,而在這場最殘酷的悲劇中,人人都是兇手。影片中如果有令人動容的部分,那就是在預告片中也出現的對青春追憶的橋段,雖然不似之前獨立電影中的青春那般決絕剛烈,但好歹也算是純真不造作(不,我指的不是「是我先愛她的」「你先愛她又怎樣」這種非主流台詞,而是憑空學游泳的那段,在無水的游泳池中學習游泳,就好像在一無所有的環境中戀愛,這也算是非常純情唯美的橋斷了)。只是整部影片無論是對愛的描繪,還是對恨得刻畫,都顯得淺薄無力,少男少女的貪嗔痴來得莫名其妙,殺人也如取草芥,缺乏了政治隱喻和真情實感,要陳果來還原一部小說人物的傷痕青春,事實證明,他做不到。

《謀殺》中還殘留了幾分陳果作品中特有的奇幻味道,不信鬼的警察爸爸最後成了縈繞在女兒身邊的鬼魂,是我覺得影片中還算出彩的地方(如果十五年後小麥飄蕩的紫絲巾能回到過去救出秋收,我就承認這部電影還是陳果拍的)。只是當一部電影沒了稜角以後,青春終將消逝,家人之間也終要和解,「愛能戰勝一切」勉強應景情人節。但相比「讓愛停留」,陳果更渴望的是「讓青春停留」吧,唯有死亡能留下青春,唯有在回憶里才能留住愛情,這都是多麼傷感而無力的事情,與之類似的還有:讓陳果在難忘他的迷幻反骨的情形下,還要拍出一部人人都喜歡的愛情懸疑片,都是悖論。

這不是說我覺得陳果是個糟糕的導演,只是他的優長和軟肋都特別明顯,他需要一個讓他的眷戀的家讓他去愛去恨(可能就是香港吧),他需要一個能引起他共鳴的小人物去深刻體會(《細路祥》),如果不能恣意妄為地拍他想拍的電影,他就會拍出個不論不類的四不像。陳果說他拍獨立電影也是為了有一天能融入主流,而事實是主流並不是總值得人去融入,如果失去了本心融入主流又有什麼用。看到現在每次只要是陳果的電影,預告片或者宣傳詞就要強調陳果金像獎金馬獎的榮耀過往,讓我想起了之前有人說陳果太多的得獎經歷乃是限制他發展的屏障,也許是非常有道理的。即使在影片中援引了《我只在乎你》、《風繼續吹》、《一生何求》、《親密愛人》、《我的未來不是夢》、《海闊天空》六首英年早逝的歌者的經典作品(或許這就是陳果心中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記憶),還是引不起觀眾一絲一毫的共鳴(還被指BGM好奇怪),唯有最後一曲《海闊天空》響起的時候,我似乎聽出了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悲壯感,我突然也就諒解了陳果:人人都有所求,「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但我們最後還是會找到自己堅持的人和事,「哪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就像這部電影中,還有諸多愛情電影中所描繪的愛情那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當然繼續喜歡陳果,挖掘他的爛片中那些閃閃發光的動人點,我想人不是因為完美才可愛,而是因為那些恰好符合自己內心所失的稜角才迷人。

情人節快樂。

以及別帶情人看《謀殺似水年華》。


高度劇透,慎入。 情人節和女朋友看完這部電影,作為一個原著黨,我覺得有必要站出來寫這麼一篇影評了。
謀殺似水年華這部小說我很喜歡,那還是高中時候,當時特別喜歡蔡駿的小說,一日看見蔡駿出了新書就馬上買了回來,貓在教室最後面花了一下午看完,其中秋收和小麥冰釋前嫌那段兒我一個大男人還看哭了。如今電影一出馬上買了電影票,也算是圖個紀念。哪想到啊,電影看的沒把我氣死,感覺就是心愛的東西被糟踐了一樣。電影很爛,我這麼說不是因為演員的演技,當然演技也有很多可以吐槽的地方,這些我在看電影之前差不多也想到了,主要要來說說劇情與電影里人物的塑造。
說到劇情,我要感謝我看過原著,不然我一定看不懂這個電影。整個電影就好像是導演拿著小說在那兒瞎翻,翻到哪兒就拍哪兒,搞得整個電影前言不搭後語。很多原著里重要的情節要不就是刪了,要不就是改的亂七八糟。你因為電影時間有限不提女老師我可以理解,但是你總得提提魔女區吧?不然小麥憑什麼傻乎乎的找他買東西啊?買來的東西也根本不說有啥用,不知道導演是不是壓根兒給忘了。導演似乎覺得人人都是原著黨一樣,秋收為什麼一開始住在小麥家不說,反而是讓一個剛看見媽媽被殺掉的小男孩馬上給剛認識的小女孩表白。而且最可怕的改動是把將秋收關在魔女區的人從錢靈改成了盛讚,這樣一下子小麥和秋收之間就沒有誤會也沒有恨了,秋收就從一個愛著小麥卻又恨小麥害死了自己父親的矛盾的男人變成了一個送快遞的傻逼,之後的劇情也就完全說不通了。我覺得謀殺似水年華,愛情與懸疑的成分一半一半,我喜歡這本小說更多是因為裡面的愛情部分,雖然導演很明顯也更注重愛情部分,卻把裡面最感人的內容全部刪除了。我不知道導演究竟有沒有捧著原著好好讀一讀,但願沒有吧,不然就真是腦袋不太好了。
人物先說被毀的最狠的秋收。我的認識里,秋收差不多就是一個沒有武功的悶油瓶,他一定很沉默,因為有太多的感情。他很愛小麥,卻又因為錢靈的陰謀,不得不去恨小麥。他的悲慘的人生給了他太多必須有的情感,必須去恨那個魔鬼,必須去恨小麥,必須要去報仇,而他唯一自己選擇的就是對小麥的愛。就好像白夜行里女主的那段獨白,我的人生沒有太陽,只有黑夜,也許小麥就是秋收漫漫長夜裡唯一的太陽。這樣一個有著複雜情感的人詮釋起來是很難的,於是導演想了一個聰明的方法,把他特么改成了一個情聖!各種肉麻話撲面而來,偶爾還能表演個金雞獨立扯扯黃腔逗女神開心,轉念一想自己的老媽屍骨未寒還有大仇要報馬上就面露凶光到處搞事。在我看來阮經天對於秋收而言太帥了,但也沒辦法,這麼爛的片子,再沒有點俊男美女還有誰看啊。
再來說說小麥,因為身份的原因,小麥在他們的愛情里是主動的一方,從最開始看不起,到後來五年後重逢,被秋收從流氓手裡救下,漸生情愫,而不應該像電影里這樣因為一個衛生巾的小笑話就愛上了吧。AB更多的表現了小麥平靜的一面,說真的沒有什麼感情色彩,也可能是因為整部電影毫無邏輯可言,讓我感受不到她的感情。
至於其他角色,因為劇情的改動,使得這些人物與原著里的人物完全脫離了關係。錢靈從一個滿心糾結痛苦的小三變成了一個單純的小三,盛讚從一個爸媽都是殺人犯的可憐孩子變成了一個哼我也要做殺人犯的不可憐孩子,既然與原著關係甚小,我就也沒啥好說的了。
最後說一句,作為一個懸疑迷,也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失望了。既然打著懸疑的旗號,就希望你有清楚的邏輯,觀眾也不是傻子,不是你瞎糊弄就能糊弄過去的。別說你主打的是愛情,沒有故事的支撐,憑藉男女主兩張好臉是打動不了人的,相反就比如嫌疑人x的獻身,也許石神並不是什麼帥哥,還是打動了我。拍電影,多少還是走點心,你拿來瞎整,拿來圈錢的小說,也是別人心裡的寶。
這可能是我唯一一次寫影評,不知道該寫啥有感而發,沒看過的朋友最好就別看了,看看小說倒是挺好。這部電影我給一星,滿分100我給你59,少一分怕你及格。


這是一部香港導演被「北」給「上」了的作品

香港導演陳果的新作品《謀殺似水年華》改編自蔡駿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自詡為社會派懸疑小說,其實很不咋地。
它既不夠社會派,又不夠懸疑。說社會派吧,小說根本沒有觸及到什麼深刻的社會/人性方面的問題,主要都是些風花雪月,並且無論是故事情節、人物設定,還是對白,都有嚴重的瓊瑤感。說懸疑吧,儘是些神神叨叨的東西,尤其是破案推理一塌糊塗,推不動了就耍賴祭出神棍,利用一些超自然現象。
有一種說法是二流小說才能改編出一流電影,不過我顯然不認為《謀殺似水年華》能改變成一流電影。對影片小有期待的原因是因為導演是陳果,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我欠陳果挺多電影票,得還。
陳果是個挺特殊的香港導演,儘管他也是跟大多數導演一樣,是從片場最底層一步一步爬到導演位置的,也屬於典型的「學徒派」,但是其作品風格卻跟大陸的第六代學院派導演很像。也就是說,陳果是個香港的文藝片導演。其代表作「回歸三部曲」《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都是以底層小人物為視角來探討97回歸之後香港的各種社會問題。在商業娛樂片統治天下的香港影壇,他這些充滿了人文關懷的現實主義作品,是很另類的。

我知道陳果這個導演是通過秦海璐主演的《榴槤飄飄》,我想多數大陸影迷應該也是。作為後97時代才開始拍片的導演,陳果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香港本土創作,基本上是僅剩的一個沒有北上的導演了。但畢竟「香港電影已死」,北上是遲早的事。
《謀殺似水年華》是陳果北上大陸拍的第一部商業片,影片由同名小說改編而來,也算是IP電影吧。或許是第一部商業片的原因,改編才用了最穩妥最保守的方式。所以其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忠實於原著小說了,以至於把小說所有的缺點都原封不動的繼承到了電影中。就說原著小說中那些超自然神棍派推理吧,影片里一旦推不動了就有寫著關鍵破案線索的紙片飄到主角臉上。並且,大概是因為要放在情人節上映,原著小說中那些風花雪月的東西不僅沒有克制,反而進一步放大了,這也太不「陳果」了。
因為影片有個關鍵詞「似水年華」,所以在表現它的時候就用了我們在青春片里最常見的兩種大殺器,一個是電視新聞年度大事件,一個是充滿年代感的流行歌曲。說到流行歌曲,蔡駿的原著小說中本來也涉及很多,還真是忠實於原著。影片最後的主題曲是BEYOND的《海闊天空》,也順便把已經去世的港台歌手全致敬了一遍,大概是想說像水一樣流逝的年華殺死了他們吧。
影片的節奏也不大行,給人感覺就是很溫吞很長。並且因為用了太多的雙時空多線索交叉剪輯,讓人有很強的支離破碎感。有些槽點也很雷人,比如那句「我們共產黨不怕鬼」,比如黃覺飾演的角色那件大毛絨翻領外套+大圍巾,怎麼看也不像是個警察的打扮。說到表演,阮經天/張超,都是小鮮肉級別的演技。有演技的都是配角,雖然還是一眼就能看到功力深厚,但是也就是完成了小配角的任務吧,比如惡婦潘虹/慈母郝蕾。反倒是咱們人見人愛的安吉拉北鼻,雖然還是花瓶著,但是高中校服的形象真實好看,誰不愛看呢~那段高中階段的風花雪月長的都影響影片節奏了,但還是沒看夠!

前面提到香港導演北上,《謀殺似水年華》其實就是一部陳果被「北」給「上」了的作品。還在院線瘋狂刷票房數據的大年初一三部片,也都是香港導演北上的作品。周星馳的《美人魚》,用情懷和老梗把「北」給「上」了,星爺簡單直白的給了大家最想看到的星爺。王晶的《澳門風雲3》,用一堆明星大亂燉把「北」給「上」了,毫無節操瘋狂撈錢;反倒是之前毫無期待的鄭保瑞的《三打》,拍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三打」故事和一個立體的白骨精,算是北上的成功之作。


終於看完了《謀殺似水年華》。
我用了「終於」兩個字,表明了我對這部電影的不耐煩,還有失望吧。真的是挺不容易的,買票的時候發現常去的電影院壓根沒有排片,而我去的電影院一天也只有一場,稀稀拉拉的觀眾顯得大廳特別空曠,多數人看電影之前完全不知道這個電影。
去看電影,完全是因為原著作者是蔡駿。高一的時候,第一次接觸蔡駿,是因為同學借的一本《貓眼》,雖然這一部真的沒有什麼記憶,但是後來看的幾本,包括《地獄的第十九層》《瑪格麗特》《荒村》系列,都是我反覆看了無數遍的。沒有人知道我高三的時候偷偷買《萌芽》看到上面在連載《謀殺似水年華》時候的激動,埋在被子里將雜誌翻了千千萬萬遍也捨不得看,最後被媽媽收走的那種心情。我一直在想,等我大學了一定要買這本書,這一等就是四年。雖然很不好意思,但是我確實在這四年里忘記了當時的豪言壯語。所以看到電影開拍的時候,我就一直在關注,也第一時間買了票。
我可以說,蔡駿是我這麼多年痴迷恐怖片的最初原因,第一部恐怖片獻給了阿嬌主演,蔡駿小說中我最喜歡的《地獄的第十九層》。雖然我也吐槽了片子,但是我還是很喜歡當中具現化的遊戲模式。
這麼多年我看了很多恐怖電影還有恐怖小說,雖然肯定不是什麼大師,但是我還是有著自己一些對於恐怖片的理解。我一直覺得即使是電影,也不應該只是講故事,電影語言的魅力就在於鏡頭的運用,劇本當然很重要。在看電影之前我一直考慮要不要把原著看一遍,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我想在電影里思考,而不是帶著已知,做自己的劇透黨。
《謀殺似水年華》其實講了一個真的不錯的故事,主打牌是懸疑愛情故事,我一開始就沒打算看一部典型的懸疑片,結果不出所料,推理莫名其妙,全片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莫名其妙的風,雖然最後片子里的角色自己做了解釋,說是小麥的爸爸一直在大家身邊幫助他們,不過鑒於廣電總局關於不許有鬼的限制,這應該算是一個擦邊球吧。不過好歹算是自圓其說了,這部電影的主線應該就是秋收的復仇了,但是他的恨意來的有些倉促,烘托太少,秋收和小麥的愛情也是完全沒有鋪墊,如果只是兩小無猜的感情,秋收是因為小麥是他被關在地下室時候唯一的信念,那小麥的感覺卻像是少年時期的叛逆。如果說熱依扎的角色存在的意義就是在電影一開始製造成連環殺人事件的錯覺,那麼秋收合作夥伴的存在就是幫秋收送快遞,擦屁股?
全片四個時間線並行,但是轉換來的太快有的時候又莫名其妙,不是在角落著名時間年份就能夠讓觀眾立即轉換時間的!小麥父親去雲南的部分覺得挺多餘的,特別是其中有一個鏡頭給了坐式馬桶,讓我聯想到了開頭秋收躲著上廁所的部分,還以為會有什麼伏筆,結果就沒了,就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說明了秋收適應了大城市的生活讓他爸把馬桶換了的?
不過,雖然記憶力有限,但是還是有好幾處,看電影的人們笑了的,梗不錯,雖然我都忘了。
再說說不得不提的演員,對AB我是做好心理準備的,表情什麼的真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台詞功力真的不行,一字一頓,感情什麼的都弱,每次念台詞我就齣戲,還好其他人都能將我拉回來。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半個打醬油的潘虹老師,殺死丈夫小情人之後吹著口哨遊刃有餘卻又暴怒的轉換絕對經典~
說回鏡頭,其實在最開頭的時候,有一個鏡頭隨著小麥爸爸轉到貨架的時候我還激動了一下,聯想到了大衛芬奇《七宗罪》裡面那滿面牆的紅色罐頭,結果,同樣不了了之了。另外,羞羞噠的某個鏡頭,雖然壓根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也不至於只拍兩個人接吻吧,完全沒有感覺,雖然小麥在流淚,但是完全不覺得美,要不然咱可以把這個鏡頭省略,直接放結束之後兩個人摟在一起的畫面就好啦,哎喲,捂臉。
我想,全片最莫名其妙的地方應該就是導演的懷舊情結了吧。不斷出現的港式老歌,卻是和電影表現年代很契合,但是和劇本結合起來卻更像是為了懷舊而選擇了劇本,而不是根據劇本去選擇契合音樂,有些……本末倒置了吧,片子在最後加上對梅艷芳,黃家駒的懷念無可厚非,在片子最開始加上鄧麗君去世消息也勉強可以,但是我無法理解的是在年代轉換的時候在電視機里刻意去播放了00年到15年所有災難性的大事件,而且還是說全了的!其實這些大事件沒人會忘,只需要說一句「非典」,就會知道是03年(愚蠢的少女一開始根本就記錯時間了,捂臉重新來),說「汶川地震」,就會知道是08年,為什麼又非要以「今年是几几年,今天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這樣重複令人厭煩的模式播報所有的事件呢?(好吧,可能有我自己的強迫症在裡面的原因,我一直覺得在電影里,浪費時間就是犯罪啊,多下來的時間交代清楚其他劇情不可以么?)電影結束了之後,後排的一個姑娘說了一句話我還是比較認同的「導演就是為了自己的情懷才拍了這部電影吧」。這讓我一個因為自己對於原著作者有些巨大情懷的人有些無地自容了,我也是因為情懷就可以亂來的人啊。


當看到片名時嚇我一跳,我以為要謀殺水木年華呢


昨天我去看了一部電影《謀殺似水年華》,看完我只想說,卧勒個槽,這電影真尼瑪牛逼。我開始一看以為是《謀殺水木年華》,我說這個好,咱去看這個吧。好了,電影開始了。故事的主線情節就是,他到底知道不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到底他是不是你殺的,總之這電影就是牛逼,莫名其妙閨密之間開始撕逼,前一句還說網購的事,然後直接尼瑪開始撕逼,我看不懂。突如其來就告訴你兒子的前女友是他老爸的現任小三,你以為你是匈奴和王昭君呢。沒有防備就沒事直接往牆上撞?你特么是在逗我?我真是日了狗了。總之,這部片子否認了一切的道理和為什麼還有倫理。期間還穿插加入了未成年人教育和共產黨員無神論的普及。這個導演是個高級黑 說完不信鬼的共產黨員,就溺水身亡。正房看見老公給小三買了一柜子的包後,憤怒地把柜子摔了,所以以後還是少買包。 特么網購買個東西,就開始連環殺人了,一條5塊錢買都貴的絲巾,賣4000塊,還有人買?難怪都說再上淘寶就剁手,還是說中國人人傻錢多。看不懂。正房用絲巾殺小三,老爺用絲巾殺小三,老爺的私生子用絲巾殺老爺,尼瑪別叫《謀殺似水年華》了,就叫《一條絲巾引發的慘案》好了。回到主演,我是一個俗人,沒錯,我就是去看angelababy去了,萬萬沒想到啊,baby在裡面真的是得罪了導演啊,臉上全靠打光,衣著打扮就不說了,給負分都怕驕傲,演技不說了,畢竟是演戲是她的業餘愛好,不能要求太多。推進劇情主線前進的的就是女主那個不信鬼的共產黨員父親去世後每次都會隔空扔線索給女主,這也叫破案?wqnmlgbd。這叫尼瑪猜燈謎吧?還有就是配樂,夏洛特煩惱和港囧讓現在的電影全玩起了配樂,玩起了情懷。但是你這樣一部片,和這些配樂有個毛關係啊。看完之後,我覺得我應該去入黨,因為共產黨員不怕鬼。我覺得這個電影名字可以叫《謀殺觀影大眾》《再去網購我是狗》《老爸給兒子當接盤俠》《買包太多罪孽大》《到底誰才是前任》,好了,說了半天了,我寫不下去了,準備在刷一遍這個片子,有想去看的,麻煩再帶我一個。謝謝。哦對,差點忘記說了,這篇影評大部分內容是我今天在看另一部電影時寫下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三打白骨精》


因為這是陳果的導演作品,所以上映之前就很關注。當然看到AB主演,心裡不踏實,很怕是個坑。結果……情人節在萬達的小廳,我一個人包場,太慘了。阮經天,AB,郝蕾,加上陳果,這個CASE不算差,沒想到這麼冷落。

《謀殺似水年華》是導演陳果進軍大陸的第一部電影,而且是一部商業片。從他的電影生涯來看,除了處女作《大鬧廣昌隆》為商業片之外,其餘作品多以獨立電影為主。從《香港製造》開始,《細路祥》、《香港有個好萊塢》、《榴槤飄飄》等一系列獨立作品,立足香港本土社會風土人情,描繪出底層邊緣人群的另類人生,在香港影壇獨樹一幟。尤其是其作品中揮之不去的陸港糾葛,深刻體現出香港這個百年浮沉動蕩的東方明珠,在命運的轉換中,無法遏制的悲情和孤獨。其後的《三更2》有一定商業成分,但由於其類型為恐怖驚悚,而且強調動機推理,重視人物塑造,因而也難以稱為完全的商業片。在《謀殺似水年華》之前,陳果的作品仍舊以獨立電影和紀錄片為主,因此,選擇在情人節檔期上映,愛情、犯罪、推理三個關鍵字混搭,如此強烈的轉型,讓人捉摸不透,他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突破?

觀影出來,心中略失望。如果不是陳果的作品,而是一名新人導演的處女作,以影片的完成度來說,電影還可以接受,是一部合格的院線作品,概念和橋段都到位了。但對於陳果這樣一名老手來說,目前的電影質量差強人意,至少普通導演很難有angelababy、阮經天、黃覺、郝蕾這樣的明星和演員來助陣。一手好牌,最後電影成這樣,只能說有失正常水準。


離開了香港這塊他熟悉的土地,陳果依舊選擇邊緣人群,都市悲劇,《謀殺似水年華》採用雙線索推進,現代都市青春愛情與文革留下的孽債交錯。單親、出軌、謀殺,這些關鍵字彙集在一起,體現了陳果「時代悲劇」的野心,卻在細節缺失和類型尷尬上,將應有的精彩削弱了不少。不過算起來,轉換了市場和社會環境,進軍大陸市場的的陳果也算是一個新人導演,《謀殺似水年華》可以算是他的大陸電影處女作。影片中內容的生硬和脫節,部分原因在於原著作品的薄弱,但作為署名編劇,執筆改編劇本的陳果對大陸社會文化環境,民眾性格以及過往歷史的陌生也顯而易見。影片內容表現不佳,作為香港電影愛好者我覺得可以理解,但麻煩下次找個熟悉大陸文化的編劇,不要動不動讓人在公眾場合跳桌子唱「say yes」,就算年輕人也沒這麼公開中二的。

因為電影改編於大陸暢銷書作家蔡駿的同名小說,所以看完電影,我懷疑是因為原作品的故事單薄,影響了陳果的發揮,特地下載了小說讀了一遍。看完後發覺雖然蔡駿在敘事和人物上的確堪稱中學生級別,但整體故事架構,尤其是一些關節細節上的描述,讓整體的推理和人物關係設想比較堅實(當然我們不能追究那個沒頭沒尾的「魔女區」電商網站,完全不沾邊),驚悚懸疑氣氛塑造的也比較出色。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同樣喜歡懸疑驚悚題材的陳果選擇了這個故事。但在操刀改編的過程中,對一些關鍵細節的修改,讓電影中的人物關係和情節推進受到不小損害。例如影片原本相互冷淡甚至敵視的田小麥與秋收,忽然之間就產生了愛情,原作小說中點明了很重要的情感基礎,就是這兩個孩子當時都失去了母親,與父親又處於對抗,陷入相同的處境,因此在一個偶然的交流之後,隔閡化解,反而增強了認同感。但電影中沒有刻意點出「單親」「反抗父權」這兩個重要的特徵,於是電影里昨天還相互看不順眼的兩個孩子,忽然就有說有笑成了好朋友,產生朦朧的愛情。轉變讓人覺得非常突兀,顯得脫節。另外,原著一些原本單薄的地方(主要是刑偵方面),也沒有得到很好改進,導致在觀看過程中,經常會感覺警方辦案草率,人物過於神經質。例如王隊長莫名就認定送快遞的人是兇手,並在審訊中情緒失控大吼。毫無證據的情況下,這種憤怒完全沒有根基,也讓王隊長這個角色缺少一個老警察應有的鎮定和從容,糟蹋了黃覺這樣一個不錯的演員。後半部分在解謎的過程中對前面的缺憾有一定的回溯和解釋,尤其是對知青過往的解讀,讓故事的局勢驟然提升了一截,悲喜交加的結尾有了合理的根基。


看了電影的首映發布會訪談視頻,陳果對外界談了他這次創作的一些顧慮。懸疑驚悚是他擅長的題材,因此選擇這個角度切入,加上愛情故事,他認為這樣會比較適合大陸的觀眾,畢竟在這個情感上,人性共通。由於大陸電影對於「鬼」的題材審查,讓他很擔心,因此在處理上頗為含糊。因此在「魔女區」這個「會要命」的網站,以及「兇手是鬼」的問題上儘力做解釋,力圖擺脫鬼神的色彩。此外因為內容涉案,對於刑偵手法不能做太多細節表現,無法做太多深入描述,對刑偵過程的表現非常簡單。這種創作上的顧慮動搖了電影的情感動機和細節品質。但審查的結果是一遍就過了,沒有任何修改,這讓陳果自己都驚訝,他的謹慎收到了效果,卻限制了整部電影能達到的高度。早知如此,應該彌補更多的細節,走的更遠一些,這樣會讓整個故事好看許多。不過內地院線對陳果的作品顯然並無太大信心,估計這和他以往的影片定位有關,獨立電影往往在商業上難有足夠號召力。所以不高的排片讓陳果很生氣。賺錢與否其實他並不太在乎,但讓他焦慮的是大陸的電影環境,讓他手足無措。


回到《謀殺似水年華》本身,其實電影還是頗有可圈可點之處。阮經天和郝蕾是片中表現最好的兩個演員,阮經天扮演的秋收,其實和《艋舺》中的蚊子有些相似,單純,倔強,真誠。阮經天眉宇間的執拗和言語上的木訥,讓這個角色的悲劇氣質提升了一大截,彌補了原作中的單薄。郝蕾扮演的計程車司機是新增加的人物,與女主角田小麥父親老田是相知多年的知己,老田犧牲之前已經準備和他結婚。這個人物也是作為田小麥情感上正向發展的動機,讓她在後來擺脫單親陰影,走向正常。

郝蕾的戲份不多,幾次出場卻可以說光彩四射,把「愛卻不得」的另一重遺憾滲透在故事中,讓小麥和秋收後來的轉變有了足夠的理由。很難想像這是《頤和園》中那個憂鬱瘋狂的郝蕾,一晃她也開始演大媽了啊,時間過得好快。另一個我曾熱愛的老影后潘虹,影片開始時讓人期待,畢竟她從前曾經奉獻過那麼多經典角色,陸文婷、杜十娘,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可惜得失,或許是原著的塑造太單薄,又或許是潘虹近年演了太多刻薄婆婆類型的角色,影片中的盛太太只是個自私冷漠的惡人,過於臉譜化。原本她是將「文革孽債」這個深層次愛情悲劇演繹出來的最佳人選,可惜在影片中潘虹完全沒有發揮。「文革」故事從當年媒婆的口中說出,遠沒有當事人最後揭開謎底有力度。

外界對於陳果的這次試水,以批評為主,甚至有「投機」的指責。我倒不以為拍商業片,拍愛情片就是投機,沒有規定拍獨立電影的導演不能轉型商業片,賺錢不是丟人的事情,拍的不用心才丟人。從影片品質看,的確不算陳果應有的水平,他對於電影本身很用力,頗有野心。只是這個作品在情人節上線,實在不合時宜。陳果以往的作品中愛情成分並不少,可一貫沒有圓滿的結局,遺憾和錯過是他常用的愛情主題。此次的故事在驚悚和傷痛上著墨很多,卻在最後生硬扭轉,讓愛情落實,整體上有些尷尬,又不適合情人節的氣氛,難怪當晚影院里只有我一個單身漢走進影廳。

考慮到陳果以往的影片思路以及類型風格,這次描寫大陸人情故事的商業片表現平平,也可以算是他進軍大陸市場交的學費。畢竟他奉獻過那麼多好故事,如果潛心研究大陸市場,做好文本改編和表達,我還是很看好他未來的作品。唯獨需要擔心的,還是在他對於「審查」這個門檻的琢磨,如何把握尺度,應該是他未來最迷惑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不獨是他,差不多是中國電影整個行業都困擾多年的頑疾,僅有少數人能憑藉自身能力獲得大一些的空間。中國電影市場紅紅火火的表面下,根源的問題並沒有得到任何改進,而且目前看還越來越糟。


至於香港電影……還有他的空間么?說實話,我寧可看他繼續拍香港。大陸不缺他一個,但香港真的很缺。


剛看完,我竟然看完了。。。。


原著是我最喜歡的蔡駿的書之一。小說出版的時候是以「社會派懸疑小說」的名頭去做的宣傳,書也確實講了一個社會派的推理故事。相比較蔡駿更加出名的純粹恐怖小說,這部作品沒有怪力亂神的情節和角色,實實在在的講了一個隱藏了十幾年的懸案。雖然小說的缺點很明顯,比如所有線索設計的過於機緣巧合,比如推理稍顯生硬,但在這類風格的國內作品裡也屬於佳作。

蔡駿的書非常適合改編電影,故事線索比較集中,畫面感強,戲劇衝突鮮明,其中這本《謀殺似水年華》又是其中做的最好的之一,我在看的時候就已經腦補出來了一個電影的拍法。那陳果這部電影拍的如何呢?

爛,爛的無以復加。

我有點懷疑陳果是不是沒有看過原著,原著整體風格相當灰暗,字裡行間都是消極和仇恨,兩位主角的感情並沒有讓這個故事變得溫情,而是凸現了故事的殘酷,陳果把這個故事拍的過於青春了。選角上也阮經天的完全失敗的,原著里秋收是一個質樸乾淨的年輕人,阮經天無論長相還是言行都太油膩,AB 演小麥顏值倒是符合預期,只是演技過於不堪。同時對於原著里的「魔女區」和「紫色絲巾」這些關鍵的懸疑點的氣氛渲染也十分失敗。

脫離原著去看這部電影也不值得去看,對節奏的基本把握都沒有做到,製作上也過於粗糙。

PS:李玉指導的《二次曝光》和這個故事有較高的相似度,但兩部片子各有各的爛 ……


看《小時代》,至少還有炫璨的土豪秀奢侈品,
看《九層妖塔》,至少還有值五毛錢的特效,
看國產恐怖片,至少我可以裝嬌弱勾搭身邊的小帥哥。


看《謀殺似水年華》,17:15的場,到現在,18:12,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心疼我那28塊錢的電影票。


值得一小塊榴槤蛋糕,
兩盒新鮮草莓,
再不濟,也買得起28個棒棒糖啊。

每一個人,除了郝蕾,沒有一個在戲裡。
台詞生硬而矯情。
劇情矯情而生硬。
想學習好電影的時空穿插,畫面卻亂成一團。
一下子1995一下子2000一下子2015,給點提示啊大哥!
baby打電話手機屏幕停留在簡訊界面。。


唯一記得的是突兀插進的一幕baby的濕身誘惑。


相如果你想看這部電影,答應我好么,把電影票的錢省下來給我買榴槤蛋糕好么!
(≧▽≦)
倫家可賣萌可暖手!寒冬必備噢~(/≧▽≦/)


你看原著第二部第26章里,田小麥和盛讚吃完小龍蝦,有一段:這部國產片號稱有幾大明星出場,劇情卻乏善可陳,每當主角聲淚俱下時,往往引起觀眾們笑場。原來蔡駿在寫書的時候就寫過影評了


(主要給原著黨看,可能會有劇透敬請諒解)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一部很有情懷的大片。
1.原著的色調是暗黑系,類似《白夜行》那一類(雖說原著差白夜行還非常遠),整體環境基調陰暗,在陰暗的環境下,通過命案和愛情揭露階級的鴻溝,人性的陰暗,和對社會的無奈卻對真愛的守護,以及倆人如何跨越這個鴻溝,守護彼此。電影在奠定基調方面,保留了一半的懸疑,擴大了兩倍的愛情,那「鴻溝」自然找不到地方佔了那就不講吧,講了太陰暗也不大符合情人節主旋律。
2.可能畫面切換得毫無邏輯,但這並不影響影片藝術價值的詮現,這或許是通過展現快准狠的轉場技巧,來表達導演對剪輯這門藝術的最高崇敬吧。
3.原著里的秋收背負著親人陰陽兩隔的命運,至案發起便沉默寡言,貫穿全文來講,秋收的情緒也只有兩種,一種是之前有說的,背負黑暗命運而沉默寡言,另一種是內心隱匿的怨恨,對惡鬼(不是魔鬼喲)的怨恨最大化,最終兇手在線,隱匿的力量徹底爆發。電影里呢,也許是廣電從中作祟,也許是導演慈悲為懷,不願讓秋收的人生在絕望中度過,便加重柔光濾鏡渲染,便生動秋收形象,讓本應背負黑暗命運包袱的秋收,變得油嘴滑舌,讓秋收,甚至秋收的小麥,不必在「白夜」中隱恨艱難前行。
4.小說中,兒時秋收和兒時小麥因為《101次求婚》漸漸融化彼此內心的堅冰,而田躍進和小麥之間的堅冰,因為一場球賽漸漸融化。這些「漸漸」在影片中變成了「直接」——因為秋收斬釘截鐵要看《101次求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秋收發現了兇手,然後,也沒有然後了,這恰恰說明了導演想通過留白的手法給讀者充分想像的空間,充分想像之後的兩人又如何消融彼此的堅冰,雖然大多數觀眾沒這個智商和精力去想。
5.原著中,兒時秋收和兒時小麥徹底消除堅冰是兩人開心放風箏的情景,然而,小麥一隻腳跌入溝渠,成為石膏人,因為秋收的逃跑,而堅冰重塑,對秋收怨恨復生,而秋收給小麥里回信里透露出的內心表達,則是讓小麥明白他的苦衷,漸漸地原諒秋收,而不斷原諒的代價就是遺忘。影片則巧妙地去掉了這一場景,或許也是導演的用意,導演巧妙地去掉這一經典橋段,則是更加隱晦的想讓觀眾知道——愛恨僅在一瞬間,沒有漸不漸漸。
6.「我里難受你」(我心受你)的紙條情書在電影里消失,這堪稱導演改編的特色,原著里反覆強調了小麥與秋收想要通過愛跨越階級,跨越人性的鴻溝,而影片里情書的消失,恰好是影片巧妙地繼承了「跨越鴻溝」這一主題,從而證明真正的愛情,是不需要用言語,用文字表達的,而電影里重複出現的「小麥我愛你」「秋收我愛你」等,這些細節我們就不必在意了。
7.原著的故事發生地是上海,影片的故事發生地是北京。可能是導演考慮到上海物價太貴擔心劇組們伙食差,所以才去了北京吧,這正巧體現了導演對劇組人員的關心,而正是這樣一位重視細節的導演,才會拍出謀殺似水年華這樣的誠心大作,情懷大作…
綜上所述,《謀殺似水年華》真是一部有情懷的電影。


情人節和基友去看的哇咔咔。因為基友喜歡蔡駿,我們才選的這個片,如果是我自己的話。。大概這輩子都不會看這部片吧。
我們兩個的觀影經歷還是很開心的,畢竟我沒看過有哪部懸疑片可以讓我從頭笑到尾,處處是槽點的。

其他回答里,很多人說導演是有情懷的,我覺著這部片里可能只剩下情懷了,裡面電視機里的大事件回放:從馬航失聯,四川地震,非典等,都是大家童年的回憶,片尾也有各時代偉大歌星的懷念,也許導演是為了扣題(似水年華)?
情懷。。情懷頂個卵用,這部片還是爛的一塌糊塗。講真,你故事講成這樣到底是怎麼有臉上映的?在整部片子里我只覺得那個女司機還是個正常人,其他角色全是媽的智障!
秋收住到小麥家裡後莫名其妙就喜歡了小麥,然後男二莫名其妙吃飛醋,秋收爸爸莫名其妙被撞死,小麥爸爸莫名其妙拚死阻攔主角們談戀愛,男二媽媽莫名其妙殺了女兒還對女主進行了毫無意義的關於女人青春。。的說教。
這個電影直接叫《莫名其妙的謀殺》得了。
片子里大篇幅表達的愛情我感受不到真感受不到,女主角和男二談戀愛那麼久也敢哭著說:男一!我這麼多年一直在等你!呃,excuse me?女主和警察在調查女二的死亡,懷疑是男主,結果女主和男主一相見就親來親去加上床。。。拜託,你不是懷疑他嗎,能不能走點心!男一和男二對峙的時候,各自都在拚命地說自己最愛小麥,自己付出最多,拜託!電影里演的你們的感情都太幼稚了好嗎,難道還得讓我們觀眾腦補出一個苦情虐戀?導演又黑了一把我們的 青春。

總之這部主打情人節上映的片子還是很值得情侶們去看的,畢竟男女朋友坐在一起吐槽這部電影的時候,價值觀是無比統一的,這絕對可以增進感情。?(﹒??﹒?)?


一開始因為一些事我遲到了二十分鐘。
我小心翼翼的進去,怕打擾了正在看電影的觀眾。
然後,我貓著腰猥瑣的走到我的座位上時,我才發現,整個影廳只有我一個人!這是被我承包了嗎!


尷尬癌都犯了


瀉藥,雖然看過很多電影,但這一次不是原著黨了。

作者蔡駿的小說我也只拜讀過 荒村公寓和地獄的第19層。

借著題主的問題去搜索了一下相關內容。
個人感覺如下:

1,又是一部披著懸疑外殼的愛情電影

2,關於改編,對不起,除了日漫的改編我從未看過有任何改編電影好過。更不用說國內了,插一句,作為原著黨的鬼吹燈我到時挺滿意的,當然不是指SB一樣九層妖塔而是尋龍訣。要知道即便口碑再好的小說還是要經過廣電的審核,總不能堂而皇之的說所謂的盜墓賊怎麼怎麼樣。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尋龍訣是國內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電影。至於別的改編電影,只能讓原著黨自求多福了,最多就是主角名字和原著一樣罷了,千萬不要帶著期望去看。

3,我最想說的是,既然作為原著黨,不管電影怎麼樣,終歸要去支持一下的。且不說片子很好,就算片子爛,去看了後悔一陣子,不去看後悔一輩子。


說句實在話,真對不起我當年買萌芽的錢了

(圖很多,請注意)
原文是我對這部電影的一大點看法,偏激了點不要介意。

這部小說當年在萌芽還在連載的時候我就開始看了,被小麥和秋收這兩個名字給吸引的。然後,小麥的高中對我而言似曾相識——因為我們學校也是在郊區,但是對面木有雜貨店,也沒有那個地下室一般的魔女區。


記得樓上有人說過,剛讀完小說的時候就大概勾勒出來一個電影的大框架了。
確實,我也曾經勾勒過這部電影的輪廓。印象中的秋收是個特別乾淨的鄉下少年,小麥擁有十八歲少女的靈氣,錢靈則具有點小家子氣的那一種畢竟懷有心事但也是為盆友好。

盜的圖,記得看到這一本的時候我買了,當時還太年輕沒看懂那個「真實的幻覺」,對於那幾個層疊我卻很是著迷(摘選原小說的大結局)

平安夜
大雪紛飛的平安夜

我認出了她
就是她
是她

原小說還有很多吧。這裡就先不列舉了。

以下高能劇透。。。有大圖,不喜者請按返回鍵。。。。

2015年的夏天重新看了小說,然後得知電影要播了。到了2016年的π日才看見新聞以及槍版。
我也是無力吐槽這部電影。

沒有慕蓉老師,多了個計程車大媽
沒有東德的幻覺,卻多了個「盛讚是小麥的高中時期的男盆友」
沒有那個我心裡難受你,這個才是淚點好嗎!!!
你看電影里除了田爸爸和小天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都啥和,,,Excuse me?我不是說AB不好,但是她確實氣質上有些問題,,,
錢靈?海報上的那個黃衣少女還比較符合我心目中的高中時代的錢靈,但是聲音質感怎麼就變了啊啊啊?!

說句實在話,另外我也覺得這個還真的像我印象中的那個高中時期的小麥。

還有,我一定是眼花了,才會把電影里的那條紫色絲巾看成了基佬紫的小布條吧?原著中明明絲滑質感花紋獨特特別大塊如同蟬翼一般(按照原著,這條絲巾都可以給小孩子當床單了,所以束起來應該很大氣的),當我看到電影之後……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吧?

原產地也變了,從伊朗的伊斯法罕搬到了美膩的蘇州,剛好還趕上國企宏觀大改革(如果她不特指明是絲巾,說實話這個分分鐘就齣戲了,某寶買一條都比這個好看),沒有香水味,沒有小麥的失憶。關於錢靈半夜的那一條神秘簡訊,我在電影里沒找到根據。如果她說是她指使的盛讚去關的男主,或者忠於原著,那麼這個紙條「我殺了人」還情有可原。
可是,為什麼這裡錢靈就都洗脫了?另外,錢靈的日記呢?導演你想過這個邏輯不?

即便沒有刺耳的鬧鐘,生物鐘也會強迫小麥醒來,必須在八點半出門,才能趕上那班過江地鐵,以免遲到被老闆臭罵。上班的地鐵中,她打開手機,收到一條簡訊——
「等你來,我們一起把秘密從墳墓里挖出來。」
發信人是錢靈,發送時間是凌晨三點二十分

這一段當時按著一來在喜馬拉雅的那個版本來念,大半夜也是聽的我毛骨悚然。
然而影片到了這兒,不曉得為啥

我為啥會一口水噴出來了,,,是因為她的鈴聲不是那首first love還是因為我看到了熟悉的微信?

哦對,這個故事怎麼從魔都搬到帝都了?是因為魔都搭外景太貴了還是演員們不習慣?
還有那個兩個人一句話前提都沒有,突然就和好了?好了?了?Excuse me?
「共產黨員不信鬼」還有那個什麼巾那一段也是逗。。。

結尾——我再也找不到這麼搞siao的懸疑片了吧?吐槽那麼多也是夠夠的
------------------------------------------------------------------------------------------------------------------------------------
發現了一件事——
錢靈那張字條本來是自己寫的,結果電影里變成了是盛伯母寫的。

看到那條絲巾我還是笑場了……
盛伯母為了聲東擊西代替錢靈寫了那張字條,導演麻煩您能把編劇這個位置換人嗎?
還有最後關於上一代的青春的那一段,說真的,很扯淡


電影還沒放完。。。。已經無聊地玩手機了。四個字。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音效,莫名其妙給一張紙幾十秒的漂浮特效特寫,莫名其妙的劇情,ab莫名其妙的感情戲。。。。。太突兀。

看完了。我發誓以後ab為女一的電影一概不看,謀殺似水年華這部電影刷新了我在電影院看的爛片的最爛記錄,全程尷尬。毫無邏輯,強行認爸爸。搞不懂為什麼要放那麼多粵語歌,落幕時還弄了個張國榮海闊天空什麼的年代表,有一毛錢關係嗎?學港囧嗎?懶得吐槽了,心疼9塊錢。郝蕾女神演技爆表。


推薦閱讀:

《飢餓遊戲》中新政權關於進貢(飢餓遊戲)的規定符合什麼邏輯?這樣不是更容易引起各十二區的暴亂嗎?
《教父》中,如果桑尼沒死,麥克日後會殺了他嗎?
如何评价《美国队长 3:内战》?
《變形金剛4:絕地重生》怎麼樣?

TAG:影視評論 | 懸疑電影 | 改編 | 蔡駿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