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佛?佛學理論正確嗎?怎麼入門?

我想學佛,可是,一方面感覺佛教可以凈化心靈、引人向善,另一方面又對好多佛學理論無法相信、感覺太玄乎,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了解學佛究竟學什麼

佛教是一位沒有煩惱的人關於煩惱和解脫煩惱的教育,每個人通過自己身口意的練習可以離苦得樂,自利利他。也就是說,Buddhism is a life style that leads to happiness. (學佛是修習導向快樂的生活方式。)」


關於學佛
2014-03-09 09:46:58

世尊的教示,其目的並非為宇宙人生,提供一種系統性的解說,而是欲使聞者得以擺脫本能驅力以及成見的束縛,臻於心靈完全自由自在的境況。所以世尊的教法,都是由認知的本身切入的,藉由深思熟慮以及實踐力行,方得以契入。

這種「深思熟慮」,不單只是日常口語中思考的意思,而是以幾年、幾十年的時間,就極微小的問題開始,反覆盤索,層層深入展開,以致於認知本身的解構。這種「實踐力行」,並非單純的服膺教條,展開對於本能的徹底逆反,而是對於本能驅力的反覆導引及檢視。

那麼,契入佛法後到底能獲得什麼呢?
Just be a Happy guy!


=========================


其次,做點功課,畢竟現在……

observer (因緣合會,皆歸於磨滅,不得久住) 2014-02-12 00:52:41

師兄若得便,不妨先依序讀下這幾本有趣的小書,雖不包大悟,但都免費。^_^
先有一些基礎知識,再來討論比較好。

這是南傳法師寫的入門書
《佛陀的啟示》 羅侯羅?化普樂法師
羅侯羅?化普樂法師

這是漢傳禪師寫的入門書
《佛教入門》 聖嚴法師
佛教入門(聖嚴法師)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
正信的佛教 - 聖嚴法師
正信的佛教 有聲書下載 聖嚴法師 有聲書 有聲讀物 在線收聽

《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
學佛群疑 - 聖嚴法師
學佛群疑 有聲書下載 聖嚴法師 有聲書 有聲讀物

這是藏傳瑜珈士寫的入門書
《正見:佛陀的證悟》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819569/

=======================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練習,和四眾僧團一起。檢看自己是否越來越平和喜樂,周圍人是否因為你的練習而受益,也越來越平和喜樂。

                  【絕無版權,敬請轉發】


受師兄啟發,再推薦一本佛陀的傳記,它由享譽世界的一行禪師根據二十四本巴利文、梵文、中文佛經編寫,從師徒關係入手,文字優美、簡潔,適合現代人理解、練習。在十多年中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印度文等等多種語言文字,僅僅中文版本就有香港大學佛學中心翻譯的、法鼓山出版的、國內多家出版社引進,目前最新為河南文藝出版社佛陀傳 (豆瓣)。

最後廣告時間:

上海的同學們,有吃有喝,更有難得的梅村傳統正念練習外加MBSR遊戲,周三正念草木間

豆瓣的同學們,老師們,一起來考慮一下正念【讀】書的問題吧。
喜馬拉雅的同學們,喜馬拉雅,重新發明電台FM,在線聽小說 音樂 郭德綱 糗事百科


我也是初學佛者,提供一些意見,僅供參考。

學佛機緣是因為前公司有幾個我認為值得尊敬的同事,都是有法號的俗家底子。其中一個,從小有陰陽眼,閉眼即能看到漂浮女形,不知道是中陰身還是他物。【此話真假我並未考證,也無從考證,但我這位朋友一向無虛言】。他見我有善根,送我許多光碟和書籍,但我生性浪蕩,並不在意,光碟和書籍也在搬家時弄丟,現在想想實在是罪過。

相隔有一年半後,一次突然夢到他,夢很無厘頭,就不詳說。但他在夢中打坐,持一種特別的手印。我就問他是何故,他告訴這手印是准提印,但他不但沒結過此印,而我也從來沒見過!這是很奇怪的事,在我心裡留下了個結。然後他與更有修為的朋友聊了一下,覺得我應機緣合適,可以修持准提咒。

這大概是我修行的第一步了。然後就是打坐吐納之類的工夫,開始看佛經。最先看的是金剛經,配合南師的註解,但因為是理論性的經文,並未盡信,只是被動接受而已。然後斷斷續續看了不少經文,理論倒是知道不少,但卻始終處於朦朧的狀態。

直到看完楞嚴經。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一定也不假。這部經從宇宙成因開始,到有情世界眾生形成的點點滴滴,佛都進行了極為細緻的描述。我的朦朧意識和所有的問題一下子都明朗清晰起來,才發現原來那些理論絲毫不虛。

關於楞嚴經,還有很多爭議。但我相信除了具備如來智慧,世間不可能有人會如此透徹。你現在應該處於我之前的狀態,所以我建議你可以先去看看楞嚴經。


學佛首要的就是把人做到位,人道圓滿,佛道自成。人應該盡的責任要更好的完成,學佛人是覺悟的人,智慧的人,更會做人做事,更會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等等。

佛法涵蓋了人生文化,人性文化,人文文化,普世文化,核心文化,生命文化。又超越於這些,佛法涵蓋萬法,又一法不住。

學佛就是學做佛,學佛的心胸心量,無盡的慈悲,廣袤無垠的智慧,崇高的思想境界。學佛難,學佛要徹底的放下自我意識,完全的融入整體,用使命感,責任心,奉獻精神來締造經營自己的生命質量。


以前我比你更排斥一切宗教,特別是佛教,我對佛教的評價就是太迷信了!!直到因為工作上的迷惘,朋友介紹了這本書給我,宗薩欽哲寫的《正見》,通俗易懂。你去亞馬遜買一本。
我買的是這個版本,覺得更舒服:


玄乎,因為你未得其門。用已有的經驗去判斷自己看不明白的東西,得出的結論是玄乎二字,一點也不希奇。
比如,一個剛上一年級的七歲小學生,看見1減2等於負1,你以為他會有什麼反應?最大的反應是,這是錯的,這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的知識量使他只能理解2減1等於1,還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使他能理解1減2等於負1。


不要把佛法當做世間的學問去逐條研究,容易去法甚遠。得魚忘筌,在生活中修習佛法,在學習佛法中認識世界。因果律和成住壞空、三法印是認識世界的武器。


很正常。作為中國人,處於末法時代,對佛學感興趣時,肯定只能先接觸到大乘偽法。
本人去年也是被大乘吸引,讀了幾本偽經。可是,越讀越不是味,那是一個亂七八糟無法自洽的系統。幸得本人從不迷信權威,果斷拋棄。
後來接觸到上座部佛教,本人相信,這是最接近佛法原貌的。當然,這也無法向別人充分證明。
釋迦牟尼原始的說法,本人相信都是正確的。這也同樣無法證明。在這一點上,你可以說我是迷信。但,起碼,這是一個能夠自洽的系統,無法證偽。

想入門,建議去上座部佛教網站先隨便逛逛。不過,一般人是很難被其吸引的。隨緣吧。如果你能夠被留住,理解一些之後,回過頭來再看那些「玄乎」的東西,你會發現,都是很簡單的事情繞著彎子說罷了,淺薄至極!

題主的目的若是僅在於「凈化心靈、引人向善」,那麼,選擇任何宗教都可以,世間雞湯也可以。在這個方向上,思考不思考都行,應該說迷信更高效。就事論事,沒有褒貶之意哦。

========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認同、反對,與我無關。迷信某些大德沒用,迷信我個凡夫當然也沒用。
也請勿試圖改變我的觀點,請相信,你沒那個能力。本凡夫嗔心、慢心還是足夠的,哈哈。(也別以為抓到了把柄,你噴我「世間修養都不高,算不得修行人,更談不上見地」可以,這個成立。但這與分辨正法的能力無關。世間修養,只是修行的基礎,或者修行必然的副產物。修養不高肯定沒啥修行,修養再高卻也未必懂一絲佛法!)

釋迦牟尼鼓勵實修之前獨立思考、懷疑一切!佛法不是宗教信仰!正信必須建立在思慧的基礎上!
佛法的目標——覺悟、智慧、解脫、涅槃,是必須放下一切,放下思考,實修實證的。佛法講的是這個修行的方向、方法、原理,當然是任何凡夫都可以努力思考分辨理解的。故弄玄虛,禁止思考的,就是耍流氓,附佛邪說!


為什麼學佛這要問你了,每個人出發點都不同。

為什麼覺得理論玄幻難理解,因為你學的不夠深入。你可以抱著疑問去學習,去求證,去證明它的真實性,並不玄幻。

怎麼入門的話,還是多看書,多看原版經書。可以從長阿含經開始,我不建議看金剛經,心經,這本作為早晚課讀誦很好,作入門,有點深。

多看,你就會自己找到自己的機緣。


複次難陀。生死有海。苦哉痛哉。猛焰燒然極大炎熱。無一眾生不被燒煮。
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熾盛猛火。貪求前境色聲香味觸法。

難陀。云何名為熾盛猛火。謂是
貪瞋痴火。生老病死火。憂悲苦惱毒害之火。
常自燒然無一得免。

難陀。懈怠之人多受眾苦。煩惱嬰纏作不善法。輪迴不息生死無終。
勤策之人多受安樂。發勇猛心。斷除煩惱。修習善法。不舍善軛。無休息時。
是故汝今應觀此身。皮肉筋骨血脈及髓不久散壞。常當一心勿為懈怠。未證得者勤求證悟。如是應學。


應該先了解佛法的核心思想,對佛法建立一個正確的認識。
佛法的核心並不玄,相當合理,相當理性,而且實際可操作。
最簡單的,就是佛法帶來的效果或終極目標,並不如其他宗教般是在來世才能兌現,而是當下就有機會體證。
佛法的實踐宛如科學實驗一般,佛陀就反對盲目的迷信,而是要求人們用理性的思考及親身體驗來認證真理。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中印度恆河流域。佛滅二百多年(公元前3世紀),佛教由印度向南傳入斯里蘭卡、緬甸等地,形成了南傳佛教。南傳佛教也叫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大約在佛滅500-1500年(公元前1-10世紀)期間,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其間佛教陸續由印度往北經中亞細亞,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國漢地,稱為「漢傳佛教」。
佛滅1100-1600年(公元7-11世紀)期間,印度本土的佛教發展為「大乘密教」。當時,佛教越過喜馬拉雅山傳到西藏,故稱為「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因為是由印度往北傳播而成,故合稱為「北傳佛教」。
因此,南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佛教早期形式的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藏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

早期佛教比較簡單樸素,後期佛教則融合了各種思想,發展出許多新的經典和教義。看過印度佛教史的人就知道,印度本土的佛教是在不斷的演變中傳播和發展的。
對於佛陀,南傳佛教只尊奉我們的果德瑪佛陀(Gotama Buddha)一位,所信仰的只有佛、法、僧三寶。而北傳佛教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還有十方諸佛之說。
對於佛陀的解釋也有所不同:南傳佛教只把果德瑪佛陀視為導師,他是教導佛法的人天導師。北傳佛教除了認為佛陀是導師之外,還有法、報、化三身之說,如「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認為釋迦牟尼是「化身佛」。
對於菩薩,南傳佛教通常把我們的佛陀在成佛之前、圓滿巴拉密期間稱為菩薩,或者說現在還有一位菩薩,即未來成佛的美德亞(Metteyya)菩薩。北傳佛教除了彌勒菩薩之外,還有很多菩薩,以及羅漢、祖師、金剛等。
從經典來說,上座部佛教傳承在阿首咖王時代(公元前3世紀)即已經定型的巴利語三藏聖典,以及解釋這些聖典的義注和復注。而北傳佛教除了《阿含經》等聲聞三藏之外,還有大量的大乘經典。同時,佛教在印度和中國流傳的2500多年期間,歷代祖師大德撰寫了很多經論,發展演繹佛陀的教法,形成名目繁多的論典。在數量上,北傳經典要比南傳多出至少十幾倍。
從見地來說,南傳佛教遵循巴利三藏中的教導,以四聖諦、緣起等為根本教義。而北傳佛教除了緣起等以外,還有空性、自性、真如、如來藏、唯心、唯識、頓悟、他力等見地。
從修行方法來說,南傳佛教注重八聖道、戒定慧、修止觀。而北傳佛教多依各宗派而有所不同,例如禪宗的參禪——祖師禪、分燈禪、話頭禪等,凈土宗的念佛,密宗的持咒等等。
南傳佛教的特點是保守;北傳佛教的特點是圓融。南傳佛教比較強調斷除煩惱,最好能夠在今生證悟聖道聖果、證悟涅槃。北傳佛教比較強調利樂眾生;根據每個人所發的願不同,有人希望明心見性,有人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人希望即身成佛,有人希望「世世常行菩薩道」等等。
現在,南傳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亞、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漢地、韓國、日本、越南等國。藏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藏蒙地區、尼泊爾、不丹等地。
當然,無論南傳還是北傳,大家都是佛教。無論選擇哪種傳統,我們都應該尊重。如果想佛化生活,可以選擇北傳佛教;如果想解脫生死,可以選擇南傳佛教。如果想普度眾生,可以選擇北傳佛教;如果想斷除煩惱,南傳佛教可以為您提供一條明確的道路!


為了本來成佛,拋棄虛妄,放下心結。
我是不可知論,我把佛當作哲學學習,如果能得以入門開釋,也不失為緣分。


因為釋迦牟尼的理論正確,所以學習。
從聞思修入門。


哲居士提問具有典型和普遍性,對哲居士的提問可以簡單總結為一句話:學佛有什麼用?為了明晰問題,下面我們先看什麼是佛?

高月明老師:

第一節、什麼是佛

如果一位古印度人用手指著一隻蘋果說:「貢西耶」。你就會明白,原來這位古印度人把我們叫「蘋果」的東西叫做「貢西耶」。當這位古印度人指著一個人說「佛陀耶」。突然我們就會迷惑,不知道「佛陀耶」指的是個什麼東西?

實際上,如同我們不能說「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東西一樣,「佛陀耶」指的也不是一個東西,「佛陀耶」表達的是一個意思。什麼意思?當把「佛陀耶」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一個覺悟的人」。

簡單就是美,古人直接就把「佛陀耶」這個發音簡化為一個發音「佛」;把「佛」所表達的意思也簡化為一個字「覺」。所以就出現了最簡單的翻譯:「佛者覺也」。

所以佛指的不是一種「神」,而是擁有一種特質的人。這個特質就是「覺悟」。所以清楚說,學佛學的不是要成為一位「神」,而是要成為「覺悟」的人。

問題是,佛覺悟到了什麼?這種覺悟對人有什麼實際用處?

古印度一位叫做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在看到世界人生處處都是各種「苦」後,就開始尋找一個方法解脫人生的這些痛苦。在經過多年艱苦修行後,最終他認識到了一個大秘密,由於他悟到了這個大秘密也就脫離了人世間諸多的苦,獲得了徹底解脫,由此他就成為了「覺悟」的人,即成為了佛。

那麼,這個大秘密是什麼?

這個大秘密就是喬達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悟到這個秘密時——也就是成為佛後說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執著妄想而不能證得」。

如果精簡這個秘密就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再精簡一下這個大秘密就是「智慧德相」。這個「智慧德相」是什麼呢?

這個智慧德相就是:「性空緣起」。佛覺悟到的就是性空緣起。性空緣起就是心物一體。悟到這一點就是般若。

總的來說,數不盡的佛學經論,核心的大秘密就是為了說明這個智慧德相,即說明「性空緣起」是個什麼東西。所以如果誰悟到了這一點,誰就成為了覺悟的人,即成為了佛。

那麼到底是怎麼個性空緣起呢?

佛在菩提樹下悟到這個大秘密後,馬上就要入涅槃回歸本質。當時帝釋天人都下來跪求佛祖不要涅槃,要留在世界上普渡眾生。佛祖說:「止!止!我法妙難思!」。

所以另一個大問題出來了:為什麼這個用語言說起來是極為簡單的大秘密這麼難思呢?

佛祖的回答是:「只因執著妄想而不能證得」。

那麼執著妄想是怎麼導致人們不能證得的?

最精簡地說,就是執著妄想產生的誤解和誤導,讓人們迷失了領悟那個「本質心」的正確方向。

問:人們的執著妄想產生了對什麼的誤解?

答:性空緣起的意思是,因緣而生的萬物皆由「性空」發起,這個性空既是本心。性空緣起等同於「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進一步等同於「唯心所造」。所以清楚地說,是人們對「唯心所造」的誤解。

問:誤解在那裡?

答:人們一聽到「唯心所造」立刻就會想到如何用「心」去憑空造出個什麼東西,比如造出個金元寶。結果就用這種貪慾的執著妄想心去考量、比對那個本質的真心,由此也就迷失了領悟那個終極的、本質「心」的正確方向。

問:領悟本心的正確方向是什麼?

答:即是,人們通過日常邏輯會認為:既然一切唯心所造,那麼這個「心」就應該能夠造出個金元寶。實際上「唯心所造」造出的是「緣起」——這個是正確的方向。執著妄想是本心所顯發出的功能,所以不能稱其為「心」,而人們以為這個就是「心」。

問:為什麼是這個方向?

答:為了更清楚說明,我先問一個大家共同關心和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本心造不出——或者說不能造出金元寶?

原因是這樣的:性空緣起等同於唯心所造。

性空=本心。

緣起=因果。

以上即是說,由本心顯發,製造出了因果。

下面,用一個比喻說明一下:

假如你是一位製作遊戲的編程人員,而你要製作一個遊戲,你會如何安排遊戲呢?或者說製作遊戲最關鍵的內容是什麼?

回答是很明確的,在遊戲中最關鍵的是你必須制定出一個遊戲規則。遊戲中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不能違背這規則。這規則就是因果定律。

如果違背規則,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比如,在遊戲中,一個人要想得到一個可以噴發火焰的槍,那麼他就必須要殺死10個魔獸,或歷經艱難闖過三道關口才能得到這件武器。

假如沒有因果定律的話就會出現,一個位有「神通」的人用手一指,他就獲得了一件可以噴發火焰的槍。而本來可以用這槍噴射一次火焰就可以殺死的魔獸,結果被這個人用槍噴射了100次魔獸竟然沒有死,反而因為這個魔獸有了另一個神通,即越被噴射火焰就越增長了自己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厲害的現象。

結果可想而知,遊戲將變得一團糟,這個遊戲也就失去了「遊戲」的意義,同時,也不會有任何人會對這個亂七八糟的遊戲感興趣。

所以,佛祖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指的不是一個可以「覆手山倒,抬手海嘯」的一個「神心」,而是指的那個創造出這由因緣和合而生虛空大地的「真心」。

所以再清楚說一遍,「唯心所造」絕不是一個神通似的、可以改變因緣果報的那個「唯心所造」。而是創造出因緣果報本質的那個唯心所造。一切皆是「性空緣起」。。

對於因緣果報的定數連佛祖也不能改變——佛祖也不能憑空「造」出一座金山,或去用「神力」去阻止一場戰爭。比如,當佛祖的家鄉迦毗羅衛國被琉璃王屠城時,佛祖也沒有「神力」能夠解救自己祖國的人民。就算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將500個迦毗羅衛國的民眾保護在缽里,在三天屠城結束目犍連將缽攤開後,這些人也都化為了血水。就是說沒有人能夠違背因緣果報。

所以,本質的心造出的是緣起。

那麼這個本心是什麼?又在那裡?還是以程序員做比喻說明。

真正的大秘密就在這裡了:

有許多人會認為那個程序員應該是上帝,或者一位終極的神,這種認識都是錯誤的。只有佛祖悟到了宇宙的終極奧秘。什麼奧秘?這個奧秘就是:這個程序員就是你。

性空指的是你,緣起也是由你所發起。所以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如同人人都在騎驢找驢。

也許你又會說:既然是我,為什麼我用心造不出個金元寶?---佛祖說:止!止!我法妙難思!

既然你知道了你就是佛,那麼學佛又有什麼用?

第二節、禪定與健康

為什麼我會去學佛?我是為了挽救生命而去努力修習禪定而信佛的,結果我竟然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禪定是自佛祖出世2500年以來,人類歷史上經過無數高僧大德驗證為可以激發出不可思議心靈力量的訓練「技術」。所以通過科學地修習和運用禪定力量,你就會獲得健康。

你為什麼會去信佛?或者說在證悟到山河虛空大地皆是「性空緣起」後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好處呢?

第三節、離苦得樂

佛祖創建佛教的目的就是使世人離苦得樂。那麼世人的苦在那裡?且看下面一段話:

終日忙碌只為飢,才得飽來便思衣。綾羅綢緞買幾件,回頭看看房屋低。高樓大廈蓋幾座,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嬌妻並美妾,恨無田地少根基。置得良田千萬頃,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不願做,想要朝中掛紫衣。五品六品他嫌小,三品四品還嫌低。當朝一品為宰相,還想面南去登基。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種善根費心機。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一夢西。

從以上可以看到,是連綿不絕的慾望讓人們每天生活在「苦思、恨、嘆、嫌、失望」之中的。所以世人的苦不是慾望沒有達到,而是無盡的貪慾。由「欲而不達」引發的僅是小苦。更大的「苦」則是由人們為了滿足不斷升級的貪慾而不擇手段的作惡多端所進一步引發的惡的果報。是這報應將人們拖入了連綿不絕的厄運之中的。這些人雖然活在世上,卻如行屍走肉,在「人間地獄」中受苦。

如何離苦得樂?請問你聽說過有誰因為做了一件壞事而欣喜若狂嗎?恐怕沒有。那麼你看到過有人因為做了一件大好事而痛苦得要死嗎?恐怕也沒有。所以只有行善才能讓人在本質上獲得快樂。

佛祖說離苦得樂的方法時並沒有直接說「離欲得樂」,實際上只有死人才能無欲,因為情與欲是一體的,所以假若真有人可以達到無情無義無欲也就等同於木頭。請問誰想做根「木頭」?所以不要簡單和粗暴地將「欲」與「惡」、「苦」聯繫在一起。比如大慈大悲也是一種欲,佛祖發心普渡眾人也是欲。悟道也不是直接要通過「滅欲」來悟道。

所以離苦的方法絕不是要滅欲,而是「諸惡莫作」。這樣就獲得了對苦的解脫。如何得樂?答:眾善奉行,順應因緣果報去追求快樂,這樣你生活的現在這個世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便是帶鞭騎驢不傷他人田。

第四節、改變命運

性空緣起引發的一個現象是「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所以佛學並不是宿命論,而是命運自造論。為什麼呢?

「今生」就是今天、此時此刻、當下;「前生」就是上一秒鐘、昨天、上一個月、去年、十年前和上輩子;「來生」就是下一秒鐘、明天、明年、十年後和下一輩子。所以無論如何在你看到本段文字,或者說在意識到這一點的當下,請環視一下你身邊的一草一木、你所遇到的所有你評價為惡或善的人、一陣清風、一個抬手、一個眼神等等,無論你喜不喜歡或願不願意,這一切都是你過去——即一秒鐘之前所有時間裡所創造出的「因」導致出來的「果」。

時間過去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也就是說,你永遠不可能改變過去的一切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了。但是,關鍵的一點——也是非常幸運的一點是,雖然過去因果不能改變,而你就在此時此刻完全可以決定下一秒鐘將要發生的事情——即是你能夠通過改變現在、當下,由此時此刻你的認知與行為,進而改變和決定下一秒鐘、下一分鐘、明天、明年以後的將要發生的事情。

所以命運就在當下你的手中。無論你過去做過多少的惡,只要你意識到「性空緣起」,從當下即開始修善,那麼從下一秒鐘,你的惡的果報就會逐步的——注意:是逐步的向善的果報轉換,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從此時此刻,從你看到這段文字開始——記住:開始就永遠沒有太遲,只要開始就永遠都不會太遲,而一切也都將會「佛光普照,萬事大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第五節、解脫生死

請問:有誰不怕死?相信每個人都怕死。當一個人面臨死亡時,金錢、房子、車子、衣服、貪婪和虛榮心等等都瞬間變得毫無意義了。所以人生最大的「苦」不是貪慾沒有得到滿足,而是每個人必須面對死亡。那麼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解脫死亡?

實際上,自古人們一直在尋覓一個可以擺脫死亡的方法。比如有人修鍊希望得道成仙不死,有人懇請上帝赦免罪行然後升入天堂,有人想以神通免於生死輪迴。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解脫死亡?

(一)、至善解脫

佛祖在告訴人們如何解脫時說了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這部經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剛經》。在整篇《金剛經》中,佛祖前前後後,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就說了一件事:如何做到至善而獲得徹底解脫。佛祖在《金剛經》中是如何說的呢?

佛祖開篇即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以上即是說,要發心布施和渡盡眾生,但不要有「有所得」的念想,只有真實地從內心中做到如此的善才能做到至善。只有做到至善後才能得到至善果報,如此才能獲得至極快樂和獲得徹底的解脫。

至善真的會得到徹底的解脫嗎?如何用科學證明呢?

探測山洞深淺的一個方法是,扔一塊石頭到洞里,然後根據叮叮噹噹的聲響延續了多長時間進而對山洞的深淺做出判斷。對於至善會獲得徹底的解脫,有一個人往「性空緣起」的山洞裡扔了這麼一塊石頭(這塊石頭也證明了「你就是程序員」)。

在江本勝《水知道答案》這本書中描述了一個現象:把一張寫有文字(文字可以是任何國家的文字)的紙片貼在有水存在的玻璃器皿上,然後放進冷凍室冷凍3個小時,最後用顯微鏡觀察玻璃器皿內的水所結的冰晶體。這時就會看到,當紙片上寫的是「愛」、「感謝」和「南無阿彌陀佛」等善的詞語時,所結的冰晶體是有序而美麗的。當紙片上寫的是「恨」與「混蛋」等惡的詞語時,水幾乎不能形成有規則的冰晶體,即便有結成的情況也是雜亂無序的。

這種現象簡單用量子力學解釋一下:

1、如果把一滴水放大到地中海那麼大比例的話,一個原子也就如一滴水那麼大。

2、一個大城市是由許多樓房組成的,樓房則是由磚頭磊積起來的。如果任何一塊磚頭的存在與否依賴於意識的觀察而決定的話,那麼微觀決定宏觀,一個樓房直至整個城市的存在都是依賴於意識而存在的。

以以上兩點為理解基礎,首先,用來結晶的水是由氧原子和氫原子組成的;這些原子又是由光子、電子和質子組成的。在量子力學上,這些什麼「子」的存在與否是依賴於人的意識而決定的。那麼,微觀決定宏觀,意識上善的觀察就會形成「善」的有序的冰晶體。「惡」的觀察則會形成惡的無序的冰晶體(別忘了,你身體中90%以上都是由氧原子和氫原子組成的水分子,而且剩下的10%也是各種原子)。也許你會問:紙片又不是一個有意識的人?那麼請問,紙片上的字是誰寫的呢?又是誰賦予了它意義的呢?答案是:一個有意識的人。所以文字可以是任何國家的文字,而關鍵取決於「是一個有意識的人寫的,這文字表達了他要想表達的意思」。

以上實驗真實地說明了「善」一定會引發善的變化,「惡」同樣也會引發惡的改變,而至極的善就會獲得徹底解脫。

(二)、實相解脫

佛祖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能見到「如來」,也就見到了宇宙山河虛空大地、生命、星星與石頭的本來面目,那麼也就徹底解脫生死了。為什麼會徹底解脫生死?還是以遊戲程序來比喻。

一個遊戲程序具備如下特徵:

1、遊戲程序具備一個統一的規則:因緣果報。

2、在遊戲程序中有山河、虛空、大地、樹木、人物、各種牛羊動物等等。程序中的任何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實在」的,他們會因應因緣果報而經歷痛苦、煩惱和快樂,以及生離死別。一個人的出生與死亡只是一段特定的遊戲程序的發起與結束。

3、遊戲中一切生生滅滅的「有為法」,雖然都是程序,但有一個東西,即承載這程序的顯示器是不生不滅的。

生命宇宙的實相是:

1、你是遊戲程序中的一個人物。

2、你是製作遊戲程序的程序員。

3、你是承載這遊戲程序的顯示器。

什麼是悟道?悟道就是悟到了「人物、程序員、顯示器」是一個東西,也是一體的。更清楚地說就是悟到「自己」就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一段遊戲程序。而且這程序就在當下(顯示器)、此時此刻運行著!

以上比喻即是《心經》中所說義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裡的「有」是怎麼個有,「無」又是怎麼個無的情形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般若大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到此性,即除一切苦,得大自在和大圓滿。

悟到「性空緣起」後又該如何解脫地面對世俗生活呢?

1、面對社會道義你也許會貪婪的背信棄義,但面對因緣果報你就無處躲藏,因為你就是「它」。

2、當遊戲中的一個人認識到了「自己就是自己製造出的一段程序」,而這程序是虛幻的。那麼肯定有一個知道這「幻」的東西,否則「幻」相對於誰來說呢?所以必定有一個不是幻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本心,即那個能夠製造出程序的東西是永恆的。當你悟到這一點時,雖然你知道自己最終也得「死」,但你已經十分明晰死亡只是「一段程序的結束」,而那個「不死的東西」還會發起另外一段程序,這樣你就對死亡獲得了徹底解脫。

3、佛祖在整部佛經中並沒有告訴我們「怎麼修鍊而最終能夠在死去的時候死得快樂」——就是說佛祖並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去死的快樂,而是告訴我們了如何離苦得樂——更好更快樂地活著。更進一步說,當你證悟到自己本身就是程序員(雖然是非邏輯的)時,你就會知道一切皆幻,但是幻也是美的,今生在在處處皆是美的。你就不會再被世俗煩惱所流轉羈絆,還可以真空生妙有——「緣起」個西方極樂世界。

相信看過以上的內容你已經對明哲提出的問題有了大部分的答案。另外再簡單說明一下:學佛可以升官發財嗎?答案是:可以升官發財。為什麼呢?

假如你當官可以秉承公正為一方百姓謀福祉的話,那麼你不想陞官,人們都會把你推上去。假如你陞官只為不斷滿足自己的貪慾,那麼你終將被消落馬下成為階下囚。

假如你的發財能夠像李嘉誠一樣,讓更多的人就業和讓更多的家庭獲得快樂和幸福的話,你的財會越發越大。之所以金錢會成為萬惡,只是因為某些人用來做了愚蠢的享受!

讀過本篇文章相信你也悟了一半的「道」了。因為你掌握的了正確的悟道方向。有了這個正確方向,下一次你再去看各種公案和參話頭的內容時就絕不會在暈頭轉向了。你會更加清楚明白「你在幹什麼」了。

而要想悟「另一半的道」就需要你去用「禪定」去「證悟」。為什麼要去「證悟」?

因為「悟」與「未悟」差別只有一個字:信!為什麼是信?

「證悟」就像「品嘗」到蘋果的甜味道,「理悟」就像「談論」蘋果的甜味道,如同「語言文字永遠不可能真實地讓一個人品嘗到蘋果的甜味道」一樣,「真信」必須要去「證悟」,否則只能是「妙難思」!

「信為道源功德母」,如果你能夠在沒有證悟到實相的情況下,真正相信「性空緣起」,那麼此刻你就是「佛」!

請問:你真信嗎?

由以上論述引發的一個最核心中的關鍵問題是:真有那個「本心」的存在嗎?我們生活在的這個世界真是虛幻不實的嗎?

對於追問是否「真的有本心的存在嗎」與追問「心物真是一體的嗎」是一個問題。為什麼是一個問題?因為關鍵的秘密是:因為只有在心物一體的情況下,才可以「性空緣起」,才可以發起因緣果報。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何證明心物一體?也即是說,心物是如何一體的?

借用道居士的一句話:「所謂問題的解決不是簡單的回答,而是要能提供科學證據」。那麼科學證據是什麼?我們從什麼是般若開始談起。。。。。。。。


雞湯還能凈化心靈,引人向善呢,這事什麼時候成了佛教的專利了?


我也想學佛,共勉。


找到永恆不變的東西


修正內心,乃學佛真正目標。


如果有一天,您的健康出問題了,
如果有一天您婚姻觸礁了,
如果有一天您的孩子叛逆了,
如果有一天您懷才不遇,
如果有一天您事業不順,
如果有一天您有無法打開的心結,您需要幫助,其他方法沒有效果的時候,記得還有一位師父,大慈大悲,弘揚佛法。而您正好又願意相信跟隨他,相信我他可以救您。 想學佛請聯繫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不是迷信。佛教不是哲學,不看風水,不算卦相面。
現在我們所見的佛教道場大多供佛,燒香,迎合信眾。「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凈空老法師立身處世不變的原則。「仁慈博愛」,「修身為本、教學為先」是他講經教學的純一主旨。「誠敬謙和」、「普令眾生破迷啟悟、離苦得樂」則為其生命的真實意義。入門書籍推薦凈空法師的《認識佛教》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不知不覺就流下眼淚】的故事?
佛說勸酒500世無手,會不會過分了?
請教佛學師兄 剛才被鬼壓床?
你見過壽命最長的人多少歲?
有哪些讓你受益或是深思的佛偈?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 | 學佛 |